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精选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68283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7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精选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精选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精选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精选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精选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精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精选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本办法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精选PPT,手术切口相关知识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指证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方法我院现阶段预防用药各项指标情况,手术切口相关知识,手术切口相关知识,手术切口相关知识,1.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SSIs),指围手术期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如切口感染、脑脓肿、腹膜炎。 SSI约占全部医院感染的15,占外科病人医院感染的3540。SSI的概念比“伤口感染”要宽,因为它包含了手术曾

2、经涉及到的器官和腔隙的感染;又比“手术后感染”的概念要窄而且具体,因为它不包括那些发生在手术后不同时期,但与手术操作没有直接关系的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等。,1.手术部位感染指围手术期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2.手术切口分类,分类标准I类(清洁)切口 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及,按上述方法分类,不同切口感染率有显著不同清洁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清洁污染切口为7,污染切口为20,严重污染感染切口为40 确切分类一般在手术后作出,但外科医生在术前应进行预测,作为决定是否须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重要依据。,按上述方法分类,不同切口感染率有显著不同,右侧直疝加左侧复合疝无张力修补术SS

3、I约占全部医院感染的15,占外科病人医院感染的3540。指围手术期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如切口感染、脑脓肿、腹膜炎。52h使用抗菌药物病例(F) 6 份52h使用抗菌药物病例(F) 6 份腔镜下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氨基糖苷类有耳肾毒性,不主张预防用药确切分类一般在手术后作出,但外科医生在术前应进行预测,作为决定是否须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重要依据。胸外 科碳青霉烯类不适用于手术预防用药甲乳 外科切口的感染与失活组织多、残留有异物、血块、死腔等关系密切。某院现阶段预防用药各项指标情况选择相对广谱、有效(杀菌剂)、能覆盖大多数SSI病原菌、安全、价廉的药物耳鼻 喉科某院现阶段预防用药

4、各项指标情况,3. 手术部位感染的细菌学,常见病原菌: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道杆菌科细菌(大肠杆菌、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等)。SSI的病原菌主要来自病人的皮肤、粘膜及空腔脏器内的细菌。皮肤携带的致病菌多数是革兰阳性球菌,但在会阴及腹股沟区,皮肤常被粪便污染而带有革兰阴性杆菌及厌氧菌。手术切开胃肠道、胆道、泌尿道、女性生殖道时,典型的SSI致病菌是革兰阴性肠道杆菌,在结直肠和阴道还有厌氧菌(主要是脆弱类杆菌),它们是这些部位器官腔隙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在任何部位,手术切口感染大多由葡萄球菌引起。,右侧直疝加左侧复合疝无张力修补术3. 手术部位感染的细菌学常,围手术期预防

5、用药指证,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指证,类清洁切口大多无需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依靠无菌技术和手术操作)需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1)手术范围大、出血多、时间长 (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 (3)有异物植入 (4)其他感染高危因素:年龄 多年糖尿病控制不佳 恶性肿瘤放化疗中 免疫低下者 营养不良者,1. 类清洁切口用药指证,类清洁切口大多无需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依靠无菌技术和手术操作,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中明确规定,以下七种手术患者原则上不得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

6、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中明确规定,以,类清洁-污染切口大多需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污染较轻的类污染切口手术需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严重污染的类切口,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除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应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属于预防,2. 其它类型切口用药指证,类清洁-污染切口大多需预防使用抗菌药物2. 其它类型切口用,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方法,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方法,药物选择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选择应视预防用药的目的而定预防术后切口感染主要针对金葡菌选用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感染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污染菌种选药选择相对广谱、有效(杀菌剂)、能覆盖大多数SSI病原菌、安全、价廉的药物,药

7、物选择,头孢菌素列为首选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38号文件)二代头孢对G+球菌和G-杆菌都具有强效杀菌活性,适用清洁-污染手术的预防氨基糖苷类有耳肾毒性,不主张预防用药一般不用喹诺酮类药物(仅可用于泌尿系统手术)大环内酯类属于抑菌剂,一般不作为手术预防用药糖肽类一般不作为手术预防用药。MRSA发生率高的医院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碳青霉烯类不适用于手术预防用药,头孢菌素列为首选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38号文件),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38号文件),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38号文件)颅脑手术一、二代头孢颈,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38号文件),常见手术预

8、防用抗菌药物表(38号文件)肝胆系统手术二代头孢,,2. 使用方法,应在手术开始前0.5h2h给药,保证在发生污染前血清 及组织中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在手术室给药而不是在病房应召给药剖宫产手术应夹住脐带后给药应静脉给药,20-30 min滴完常用-内酰胺类抗生素半衰期为12h,若手术超过 h,或失血量1500ml,应术中给予第剂。,2. 使用方法应在手术开始前0.5h2h给药,保证在发生污,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

9、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原则上最多不超过72小时,延长用药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 肌注、口服存在吸收上的个体差异,不能保证血和组织的 药物浓度,不宜采用结直肠手术前用抗菌药物准备肠道,应有手术前1天给,不宜连用3天,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3. 预防SSI的其他措施,尽量缩短手术前住院时间,减少医院内固有致病菌定植于病人的机会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使病人处于最佳状态,如控制糖尿病、改善营养不良状况、积极治疗原有感染等传统的术前一日剃毛已证明是外科领域中的一个误区。剃毛后细菌会在表皮创面上定植,成倍地增加SSI

10、的机会。在毛发稀疏部位无须剃毛。在毛发稠密区可以剪毛。,3. 预防SSI的其他措施尽量缩短手术前住院时间,减少医院内,严格遵守手术中的无菌原则,细致操作,爱护组织,彻底止血。切口的感染与失活组织多、残留有异物、血块、死腔等关系密切。可放可不放的引流物尽量不放,能用密闭式引流的不用开放式引流,不起作用的引流物尽早拔除。长时间放置引流物不是持续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指证。局部用生理盐水冲洗创腔或伤口有助于清除血块、异物碎屑和残存细菌,但抗生素溶液冲洗创腔或伤口并无确切预防效果,不予提倡。,严格遵守手术中的无菌原则,细致操作,爱护组织,彻底止血。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抗菌药物

11、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 钟至2小时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某院现阶段预防用药各项指标情况,某院现阶段预防用药各项指标情况,类清洁切口大多无需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依靠无菌技术和手术操作)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原则上最多不超过72小时,延长用药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一、二代头孢,头孢曲松某院现阶段预防用药各项指标情况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

12、下一、二代头孢/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涉及阴道可加甲硝唑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可放可不放的引流物尽量不放,能用密闭式引流的不用开放式引流,不起作用的引流物尽早拔除。二代头孢对G+球菌和G-杆菌都具有强效杀菌活性,适用清洁-污染手术的预防微创 外科,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点评表(2012年07月),类清洁切口大多无需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依靠无菌技术和手术操作,住院号科室手术 时间术前术后 第1天术后 第2天术后 第3,住院号科室手术 时间术前术后 第1天术后 第2天术后 第3,2012年7 月份大外科系统I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调查,2012年7 月份大外科系统I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调查科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