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美丽乡村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1205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10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美丽乡村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某美丽乡村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某美丽乡村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某美丽乡村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某美丽乡村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美丽乡村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美丽乡村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项 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长武县亭口镇路家村美丽乡村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陕西永安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二一七年五月陕西永安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第一章 概 述1.1 项目名称长武县亭口镇路家村美丽乡村工程建设项目1.2 建设单位长武县亭口镇 1.3 建设地点项目位于长武县亭口镇路家村1.4 项目性质新建1.5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位于长武县亭口镇路家村,项目建设为街道道路工程、给水工程、污水工程、绿化、亮化工程、广场(篮球场、公厕、绿化、亮化、村委会综合楼)。1、给水工程a、东街给水工程给水管道分别敷设在南北两侧非机动车道上,北侧给水管道敷设与北侧绿化带以北1.50米处,设计管径DN10

2、0mm,总长度480米,南侧给水管道与南侧绿化带以南1.50米处,设计管径DN100mm,总长度479米,两侧给水管道在J12和Ja13处相连通,设计管径DN100mm,过街总长度24.10米,管材:给水管道DN100mm-DN50mm选用管材聚乙烯(PE100)。b、南街给水工程给水管道分别敷设在东西两侧非机动车道上,东侧给水管道敷设与东侧绿化带以北1.50米处,设计管径DN100mm-DN150mm,总长度446米,西侧给水管道与西侧绿化带以南1.50米处,设计管径DN100mm,总长度117米,两侧给水管道在J10和Ja4处相连通,设计管径DN100mm,过街总长度24.10米,管材:给

3、水管道DN100mm-DN50mm选用管材聚乙烯(PE100)。其中东侧给水管道北端J11接东街南侧预留给水管道,南端接自市政就近水源地,西侧给水管道北端Ja5接西街南侧预留给水管道。c、西街给水工程给水管道分别敷设在北侧人行道上,具体位于北侧绿化带以北1.50米处,设计管径DN100mm,总长度161米;由于西街给水管道接自南街给水,故在西街南侧绿化带以南1.50米处设阀门井J5接南街西侧预留给水管,西街给水管道在J5和J4处连通,设计管径DN100mm,过街总长度19.50米。2、排水工程a、东街污水工程污水管道分别敷设在南北两侧绿化带内,北侧污水管道敷设于北侧绿化带内1.50米处直埋,设

4、计管径d400mm,总长度500米;南侧污水管道敷设于南侧绿化带1.50米处,设计管径d400mm,总长度465米。南侧污水管道在检查井Wa14处穿过道路排入北侧检查井W16,设计管径d400mm,污水过街管道长度18.40米,矩形检查井700mmx700mm共30座。b、南街污水工程污水管道分别敷设在东西两侧绿化带内,东侧污水管道敷设于东侧绿化带内1.50米处直埋,设计管径d400mm,总长度134米;南侧污水管道敷设于南侧绿化带1.50米处,设计管径d400mm,总长度465米。南侧污水管道在检查井Wb14处穿过道路排入北侧检查井W13,设计管径d400mm,污水过街管道长度18.80米,

5、矩形检查井700mmx700mm共18座。c、西街污水工程污水管道敷设在道路东两侧绿化带以南2.0米处直埋,设计管径d400mm,总长度465米。由西向东在检查井W7处接入北街预留检查井W7处接入预留污水管道中,矩形检查井700mmx700mm共7座。d、北街污水工程北街污水管道接自路家东街与西街污水检查井,最终接至柴厂社区污水检查井中,污水管道敷设在东侧车行道与绿化带之间直埋,设计管径d500mm-d600mm,总长度2350米;其中北街污水管道在检查井W1处接入东侧检查井Wa1,最终接至柴厂社区污水检查井中,钢筋砼排水井1000mmx1000mm共53座。污水管道全部采用d500mm-d6

6、00mm钢筋砼排水管一级承插口管。3、道路工程a、东街道路因东街道路中机动车道已改造完成,宽度12米,本次只实施路侧带和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各3.0米,路侧带各2.0米,总长度541米。非机动车道面层18cm厚C30砼,基层18cm厚二灰稳定碎石,底基层20cm厚10%石灰石。路侧带面层6cm厚透水砖,2cm厚M10水泥砂浆,基层5cmC20砼,底基层18cm厚10%稳定土,一字形路沿石3003米,丁字形路沿石1009米。b、南街道路因南街道路中机动车道已改造完成,宽度12米,本次只实施路侧带和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各3.0米,路侧带各2.0米,总长度440米。非机动车道面层18cm厚C30

7、砼,基层18cm厚二灰稳定碎石,底基层20cm厚10%石灰石。路侧带面层6cm厚透水砖,2cm厚M10水泥砂浆,基层5cmC20砼,底基层18cm厚10%稳定土,一字形路沿石1280米,丁字形路沿石588米。c、西街道路因西街现状车道宽度为4.0米,拟进行改造,改造宽度为12米,本次实施路侧带和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各3.0米,路侧带各2.0米,总长度220米。非机动车道面层18cm厚C30砼,基层18cm厚二灰稳定碎石,底基层20cm厚10%石灰石。路侧带面层6cm厚透水砖,2cm厚M10水泥砂浆,基层5cmC20砼,底基层18cm厚10%稳定土,一字形路沿石850米,丁字形路沿石364米。

8、d、北街道路北街现状车道宽度为4.0米,拟改造,改造宽度为6米,非机动车道采用砼路面,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使用年限为20年。非机动车道各3.0米,路侧带各2.0米,总长度1120米。非机动车道面层18cm厚C30砼,基层18cm厚二灰稳定碎石,底基层20cm厚10%石灰石。路侧带面层6cm厚透水砖,2cm厚M10水泥砂浆,基层5cmC20砼,底基层18cm厚10%稳定土,一字形路沿石5110米,丁字形路沿石1661米。4、照明工程a、东街照明东街照明路灯采用双对称太阳能路灯,数量36套,布置在人行道边,距离道路中心4.50处,采用对称布置,杆距为30米,杆高14米,主灯悬挑长度2

9、.0米,副灯悬挑长度为1.50米,副灯安装高度为8.0米,仰角100,主灯光源为100W,副灯光源35W,均为LED载光型灯。主副灯上半夜全亮照明4.50小时后自动熄灭。b、南街照明南街照明路灯采用双对称太阳能路灯,数量28套,布置在人行道边,距离道路中心4.50处,采用对称布置,杆距为30米,杆高14米,主灯悬挑长度2.0米,副灯悬挑长度为1.50米,副灯安装高度为8.0米,仰角100,主灯光源为100W,副灯光源35W,均为LED载光型灯。主副灯上半夜全亮照明4.50小时后自动熄灭。c、西街照明西街照明路灯采用双对称太阳能路灯,数量14套,布置在人行道边,距离道路中心4.50处,采用对称布

10、置,杆距为30米,杆高14米,主灯悬挑长度2.0米,副灯悬挑长度为1.50米,副灯安装高度为8.0米,仰角100,主灯光源为100W,副灯光源35W,均为LED载光型灯。主副灯上半夜全亮照明4.50小时后自动熄灭。d、北街照明北街照明路灯采用双对称太阳能路灯,数量134套,布置在人行道边,距离道路中心4.50处,采用对称布置,杆距为30米,杆高14米,主灯悬挑长度2.0米,副灯悬挑长度为1.50米,副灯安装高度为8.0米,仰角100,主灯光源为100W,副灯光源35W,均为LED载光型灯。主副灯上半夜全亮照明4.50小时后自动熄灭。5、绿化工程a、北街绿化主要树种为国槐、冬青球、榆叶梅、大花月

11、季、冬青。国槐312株、胸径12-15cm,冠幅3m,榆叶梅105株,十分枝冠幅1.5-1.8cm。冬青球461株,冠径1.2-1.5m高度1.2-1.5m。大花月季1670.27平方米,每平方米25株,冬青3191.89平方米,高度60cm,每平方米16株。b、东街绿化主要树种为国槐、冬青球、榆叶梅、大花月季、冬青。国槐95株、胸径12-15cm,冠幅3m,榆叶梅72株,十分枝冠幅1.5-1.8cm。冬青球176株,冠径1.2-1.5m高度1.2-1.5m。大花月季1108.51平方米,每平方米25株,冬青1123.04平方米,高度60cm,每平方米16株。c、南街绿化主要树种为国槐、冬青球

12、、榆叶梅、大花月季、冬青。国槐65株、胸径12-15cm,冠幅3m,榆叶梅22株,十分枝冠幅1.5-1.8cm。冬青球72株,冠径1.2-1.5m高度1.2-1.5m。大花月季484平方米,每平方米25株,冬青748平方米,高度60cm,每平方米16株。d、西街绿化主要树种为国槐、冬青球、榆叶梅、大花月季、冬青。国槐50株、胸径12-15cm,冠幅3m,榆叶梅25株,十分枝冠幅1.5-1.8cm。冬青球72株,冠径1.2-1.5m高度1.2-1.5m。大花月季304.83平方米,每平方米25株,冬青377.84平方米,高度60cm,每平方米16株。6、村级活动场所新建村级活动场所一个,整体为仿

13、古型建筑,抗震设防裂度为6度,建筑面积42平方米,占地面积243.40平方米,砖混结构两层,设有办公室、便民服务厅,会议室等。7、文化广场建设新建文化广场一座,广场设计有篮球场一个、健身器材7个,景观座椅5个,配套公厕一座,停车位5个,搭配不同的植被,总用地面积3115平方米,其中景观面积2734平方米(铺装面积1997平方米,绿化面积737平方米)公厕面积47平方米。1.6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2681.22万元。资金来源:所需资金全部申请长武县财政投资。1.7 建设期限项目拟建设期一年,2017年7月开始准备各项前期工作和各种手续报批工作,2018年6月建成并通过验收,正式投入使

14、用。1.8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陕西永安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工程咨询资格等级:乙级工程咨询资格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程咨询资格发证书编号:工咨乙13220080001经营范围:编制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及国家规定的与项目可行性分析有关的其他业务1.9 项目依据(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3)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93-2012)(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6)公路工程

15、技术标准(JTG B01-2014);(7)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9)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10)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12)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验收规范(GBJ97-87);(1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13);(14)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5768-2009);(15)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16)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

16、制办法建标(1996)628号;(1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18)公路水泥砼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19)道路水泥砼路面施工验收规范(GBJ97-87)(20)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13)(21)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5768-2009)(2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127-2007)(2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10)(2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25)低压电器设计规范(GB50054-2011)(26)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27)民用

17、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8)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2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30)咸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20)(31)长武县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规划(2014-2030)(32)长武亭口镇总体规划(2017-2030)(33)长武亭口镇路家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2016-2030)(34)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35)编制单位调查、搜集的基础资料。1.10 编制原则与可行性研究范围 编制原则1、亭口镇总体规划依照长武县亭口镇总体规划将形成“一核、一带、两园、三区”的产业空间布局框架。一核:即中心真区综合产业核心区,

18、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全镇提供综合服务。一带:即沿黑河形成的农业旅游观光带。依托黑河两侧优美的自然风光农业景点。发展观光农业设施农业,可配套相关服务业,形成带状观光休闲农业景点。两园:即位于亭口镇区的煤电工业园区和位于柴厂社区的煤化工业园区。三区:即南部种植区,北部养殖区和丝路驿站文化旅游区。规划这三区域主要依托各自然村禀赋及发展条件,发展特色养殖、种植、文化旅游等产业。2、 路家村的总体规划规划构思:按照长武县亭口镇路家村村庄整体布局,规划村庄由传统“居田二元”布局,逐步发展为现代“生产、生活、服务复合体”的生活,生产方式更加丰富而多元,村庄作为现代文明的一部分,其空

19、间结构不可避免的发生着改变,服务功能成为增加的一级,其中包括面向居民生活的公共服务,面向农业生产的一级服务和面向城市市民的三产服务。功能布局:结合路家村现状形成的自然布局,形成“林绕村-田中嵌”规划将形成新的布局即:“一核、两轴、五区”的空间布局。一核:即村域中心公共服务核心。两轴:依托村庄“十”字干道骨架分别形成的南北向和东西向乡村发展轴。五区:综合服务区,乡村生活区,田野采摘体验区,优质果品种植示范区,生态农业种植区。道路交通:规划村庄道路划分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宅前道路,村庄的主要道路和部分次要道路承担消防车道的功能。3、排水工程规划排水现状:村庄现状没有专门的污水管道,除少数建有排水

20、沟设施外,大部分道路均未设置排水设施,排水不成体系,雨污沿道路自然排放。污水预测,村庄污水产生主要是指生活污水,根据规划标准,生活污水按用水量的80%计算,测污水产生量为202m3/d。污水管道敷设应尽量避免穿越场地,出户管的管径不小于200mm,污水干管的最小管径不小于300mm。1.10.2 可行性研究范围本次可行性报告研究范围为:长武县亭口镇路家村美丽乡村道路工程、给排水、绿化、照明、广场、村级活动场所、公厕等工程建设项目。1.10.3研究内容(1)以项目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现状和发展为基础,以长武县亭口镇总体规划、路家村总体规划为依据,进一步研究项目影响区的村庄建设和发展趋势,预测远景发

21、展,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研究和提出村庄建设的技术标准;(3)经深入调查分析研究,通过综合比选与评价,提出美丽乡村工程方案,确定工程建设规模;(4)根据设计方案,计算主要工程数量,进行投资估算;(5)进行国民经济评价;(6)提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本次可行性研究对项目工程涉及的范围进行了实地考察,包括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对路家村调查及发展预测,规范及技术标准。工程建设必要性论证,工程方案比选,环境影响评价,工程进度计划,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经济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等内容。1.11 研究结论本项目的建设对改善亭口镇路家村的整体形象,增强路家村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功能,对吸引人流、物流

22、、资金流和信息流向路家村聚集,促进路家村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将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1、 美丽乡村的建设是顺应农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对完善的公共设施、整洁的生活环境、便捷的出行条件、高标准的生活质量、都有着强烈的追求。农民是村庄的主人,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参与者、受益者。美丽乡村乡村建设是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它在改变农村面貌的同时,使老百姓的人文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美了,人富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就随之而得到改善。所以、美丽乡村建设,是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是一项名副其实的惠民工程,其意义非常重大。2、 美丽乡村的对社会经济有着很大的贡献

23、,一般对乡镇或区域经济发展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利于吸引旅游人气的提升。美丽乡村项目从交通、基础设施上使城村庄布局更加合理,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整体水平会相应提高。总之,此项目的社会效益是显著的。其直接表现是改善了路家村交通、绿化、亮化、基础设施。既加速了路家村建设速度,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又美化了路家村形象,加快了整个亭口镇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观光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以,此项目的建设在经济效益上是可行的。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及可行性2.1 长武县概况1、项目所在地概况(1)、地理位置。长武县地处陕西省关中西边,咸阳市西北部的泾河中游南侧。长武县与彬县相邻,南与甘肃省灵台县

24、相连,西与甘肃泾川县接壤,北与甘肃省宁县、正宁县交界。县境南北最长处30.06公里,东西最宽处27.23公里,全县总面积568.3平方公里。长武县位于县域的西北部,县城距周边县市城区里程分别为:东至彬县39公里,咸阳市165公里,西安市189公里;南至灵台县43公里,宝鸡市165公里;西至泾川县50公里,平凉市120公里,兰州市531公里;北至西峰市80公里,宁县74公里,正宁县109公里。 据考证,亭口因泾、黑两河在此交汇,是汉以来出使西域的必经渡口。又因距彬州(现在彬县)、甘肃灵台县邵寨镇、彬县北极镇、长武县城各40里,古代40里为一亭,故取名为亭口。境内四季分明,光热、水力、煤炭资源丰富

25、,已探明煤炭储量35.3亿吨,占彬长煤田的56%。2002年山东淄博煤业有限集团开发亭南煤矿。地形以沟壑山坡为主,西南少数村为平坦塬面,形成了川塬坡咀相间,沟壑纵横的地貌。2001年11月撤乡并镇时,将原路家乡并入亭口乡。全乡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备,312国道穿越东北部,交通便利,1999年修建的黑河大桥高89米,长962米,为西北桥梁之最。粮食生产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为主,经济作物以苹果、酥梨、核桃、柿子、大枣为主,尤以盛产柿饼远近闻名。境内有县办安华苗圃,乡驻地有中小学、医院、兽医院、农技站、供销社、农业银行营业所、信用社、税务所等企事业单位。粮、果、畜为其主导产业。为新时期长武县重

26、点发展的乡镇,亭口工业园区的建成,将带动第二、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2)、气候条件。长武地处西北内陆腹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又属东南暖式地区与西北干旱地区过渡带。受黄土高原地形和海拔高度影响,明显形成垂直气候特点。受季风影响,四季干湿冷暖分明,冬季长而干冷,夏季短而凉爽。年平均气温10,一月平均气温-4.4左右,七月平均气温22上下。年极端最高气温36.9,最低气温-20,年日照2200余小时,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夕多集中在7-9月份。初霜始于10月初,晚霜终于4月中旬,无霜期170天上下。2、项目实施对象基本情况:亭口镇位于312国道北边,黑河川道,人口居住分散,地形复杂,

27、有山有坡有塬。全镇辖33个行政村,耕地面积6.7万亩,124个村民小组4.2万人,其中农户9910户33312人,外出务工8700人,镇域面积167.8平方公里,长武县煤电工业园区就在镇区。亭口地处彬长煤田腹地,312国道、福银高速、西平铁路穿境而过,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随着亭南煤矿、亭口水库、彬长矿区生产服务中心、大唐彬长发电厂等一批煤、电、水大项目的陆续实施,初步形成了以煤电工业为主,商贸服务、休闲旅游和水上娱乐等产业配套的发展格局。主导产业以煤水电能、粮果林杂、商贸流通、煤炭运输和劳务输出为主,是长武县的一个人口大镇、面积大镇,又是煤电工业基地。2.2 项目提出背景全面改善村庄人居环境,

28、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实现“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建设。以规划引领美丽乡村建设,陕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了陕西省全面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5项任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住房条件、整治村庄环境以及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规划以关中地区为重点,以沿渭及交通干线城镇带为突破口,全面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到2020年,全省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基本完成,形成以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特色村庄为引领,生活条件良好、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的一般

29、村庄为主体的村庄体系。规划同时明确,2015年年底前,完成21个试点镇的全部村庄和其他60%的村庄的道路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并建设1000个新型农村社区、创建6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规划还要求,2020年以前,全省所有村庄都要完成以上整治任务。在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咸阳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为统揽,从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入手,围绕“四项目标”(清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以“十一项工程”(村庄规划体系完善工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农村绿色家园工程、特色产业培育工程、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

30、造工程、农村道路畅通绿化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文明家园建设“十个一”示范工程)为抓手,强化“三项保障”(组织投入机制)措施,科学谋划,统筹实施,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工作取得了新跨越。咸阳市结合全市实际制定了咸阳市加快改善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意见,明确了工作原则、建设内容和推进措施,细化了分工,落实了各职能部门工作线路图和时间表。此外,还通过召开现场观摩推进会等形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强化示范引领。围绕美丽乡村建设,重视发挥示范乡村引领作用,咸阳市今年确定兴平市马嵬镇、武功县小村镇、旬邑县太村镇、长武县亭口镇等7个试点镇,着力抓好新型农村社区、传统村落、古村落及具有

31、特色景观和民俗文化的特色村庄的环境整治工作,确保每年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5个、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5个。在此基础上,重点打造民风建设“十个一”工程,完善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2017年前,咸阳市将完成彬县、武功、永寿、长武、旬邑等示范县的示范村镇建设任务,2018年全面推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2020年全市90%以上的行政村将达到“十个一”建设目标。与此同时,长武县围绕“五美”创新机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紧紧围绕“村貌悦目协调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身心美、村稳民安和谐美”的建设目标,采取“政府引导、农民参与、部门合

32、力、整体推进”的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全面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绘制美丽乡村新画卷。2.3项目建设必要性2.3.1实施本项目是完善亭口镇路家村基础设施、加快实现路家村总体规划的需要亭口镇农业发达、煤炭矿产资源丰富、商贸流通繁荣活跃,交通发达,是一座新兴快速发展的省级重点镇,发展空间较大。依据亭口镇专项规划的规划,要通过改变村庄形象、调整村庄布局、结构,拓展亭口镇路家村整体功能,提高基础设施和环境质量,是实现路家村布局转变的指导思想。但目前该区域的现状道路、基础设施较为滞后。根据亭口镇总体规划,必须改造和新建相应的道路工程,绿化等基础设施使区域内形成一个方便快捷、四通八

33、达的区域性交通干道网,基础设施先进,促进路家村的建设和经济发展。这些道路、绿化、硬化、亮化等基础设施的建成,必将在很大程度上使路家村更加美丽。2.3.2本项目是适应亭口镇建设发展的需要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美丽乡村对加强亭口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民可持续增收具有重大意义。2.3.3实施本项目是扩大开放、加快旅游开发建设的需要道路交通是农村基础设施的载体,必须先行启动建设才可以有效地带动路家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路家及周边地区的土地发展和利用,提升发展区旅游产业。为吸引内、外资参与发展路家重点建设项目,提供必要的交通条件和优美的旅游环境。2.3.

34、4实施本项目可提升村容村貌一个区域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建设和改造的历史,路家村道路等市政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是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发展的依托和根本。道路、绿化、广场等设施的完善,是路家村其他产业发展的保证,特别是提升旅游业迅速发展。处理好村容村貌,对拉动亭口路家乃至其他村经济和地区经济都是至关重要的。本工程项目应采用可持续发展和适度超前的理念,做好排污、道路、亮化、绿化、村委会及文化广场建设。努力打造乡村文化旅游产业链条;开发乡村木器、草编等文化旅游纪念品,组织农民进行产品加工和经营;组织乡村歌舞、乡村风情、乡村婚俗、乡村观光等表演和竞赛活动,提供具有乡土气息的文化服务等。2

35、.4 项目建设可行性2.4.1工程方案技术上可行1、 道路竖向规划:村庄竖向规划结合自然地形,力求最小的土方量和尽可能就地平衡,为满足排水要求,村庄广场坡度采用1.3%-3.%,绿化用地坡度0.5%-1.0%,道路纵坡坡度0.3%-0.8%,运动场坡度0.2%-0.5%,局部较短道路可可虑平坡设计,道路建筑室内地坪标高一般比室外地坪标高高出30cm。2、 排水工程 排水现状:村庄现状没有专门的污水管道,除少数建有排水沟设施外,大部分道路均未设置排水设施,排水不成体系,雨污沿道路自然排放。3、污水预测,村庄污水产生主要是指生活污水,根据规划标准,生活污水按用水量的80%计算,测污水产生量为202

36、m3/d。污水管道敷设应尽量避免穿越场地,出户管的管径不小于200mm,污水干管的最小管径不小于300mm。4、给水:通过给水供水量的预测村庄人口1560人,远期给水工程总规模252m3/d,水来源来自南侧支村,水源充足。从工程方案角度上讲,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当地各级主管部门对该工程全面实施进行了充分研讨论证,为指导下一步工作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2.4.2工程施工上可行工程所需的主要建筑材料:沥青、砂石、砂砾等均可以从本地区和周边地区购进;其它成品材料可根据价格直接到产地购置。由于工程项目位于亭口镇路家村,施工所需的水、电均可以得到保障。长武县亭口镇有多年的乡村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成功经验,具有一

37、批技术水平高、实力雄厚的建设队伍、工程监理和管理人才,在施工和管理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项目工程拟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施工队伍的能力、经验和资金均有保证。2.4.3政策上可行长武县亭口镇及县政府党政各部门高度重视本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对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长武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已被许多事实所证实。近年来,亭口镇人民在县委、县政府各级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前面临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必将为迎接历史性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章 项目方案3.1设计原则1、在亭口镇路家村整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该片基础设施工程的发展,统一规划、合理安排

38、,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近期、远期的关系。2、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既要体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又要安全可靠。3、贯彻基础设施为人民生活服务,为发展生产服务,为改善路家村村容村貌,美化村庄形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方针,确定合理的排污、人行道硬化、亮化、绿化及广场建设实施方案,尽量减少拆迁和占地,节省造价。4、考虑建设村庄环境与亭口镇总体发展计划。排水渠等级的确定,主要依据其在村庄中路网地位、作用、功能和适应的远景交通量以及在村庄总体发展中的作用,再结合本项目的建设特点、资金、施工技术、建设条件等因素在需要与可能间综合考虑确定。5、根据自然条件、建设工期,做好最优的

39、设计,根据设计做好分期投资的实施方案,以及社会、经济效益分析,从而节省工程造价,使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带来更直接,更巨大的作用。3.2设计标准(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3)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93-2012)(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7)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9)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

40、B50688-2011);(10)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12)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验收规范(GBJ97-87);(1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13);(14)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5768-2009);(15)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16)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标(1996)628号;(1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18)公路水泥砼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19)道路水泥砼路面施工验收规范(GB

41、J97-87)(20)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13)(21)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5768-2009)(2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127-2007)(2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10)(2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25)低压电器设计规范(GB50054-2011)(26)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2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8)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2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30)咸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2

42、0)(31)长武县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规划(2014-2030)(32)长武亭口镇总体规划(2017-2030)(33)长武亭口镇路家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2016-2030)(34)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35)编制单位调查、搜集的基础资料。3.3道路工程 3.3.1设计原则路家村基础设施建设年代久远,大多数设施年久失修,且配套设施匮乏,不适应建设美丽乡村的需要。科学规划美丽乡村建设、提高美丽乡村品味和档次,修建东西南北街道、路侧带、绿化、亮化、给排水、休闲广场。1、街道排污(1)服从村庄排水、防洪等综合规划;(2)街道水应排泄迅速,防止街道形成水膜,影响行人安全;(3)街道污水必须按照从

43、高到底的原则进行设计,保证坡度不小于0.5%,防止建成后污水无法排出。(4)污水根据服务范围,合理设计,满足新建城区的要求。3.3.2路侧带硬化路侧带是乡村道路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路侧带道路休闲活动的重要基础设施。路测带主要供步行之用,同时也是绿化带、地上公用设施、地下管线的布置场所、路侧带的设计是否规范,合理和科学对乡村行人的安全有重要影响。3.3.3非机动车道应结合交通安全,环境保护、村庄美化等要求,合理布局,其采用砼道路。3.3.4绿化(1)功能性原则:道路的景观构成与城市道路的性质、功能相适应,起到实现交通,组织街景,改善小气候的三大功能。在满足道路的功能与技术的前提下,以生态学原

44、理为基础,组织各式景观。(2)生态性原则:在道路景观组织的同时,充分考虑道路绿化在净化空气、减弱噪音、减尘、改善小气候、防风、防火的环境功效,采取不用的措施和手段进行绿化栽植,构成以绿色软景观为主的绿色带状生态环境。(3)便利性原则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客观分析人的生理及心理视觉感受、行为规律,根据美学特征和人的行为游憩学原理来进行植物配置,体现各自的特色。植物配置应视地点的不同而有各自的特点设计成不同尺度,不同心理要求和人性化的空间区段。(4)观赏性原则注重现代人的审美感受和时代特色,结合艺术设计成美的构成规则,以自然流畅的曲线或简约时尚的色块组织道路绿化景观,创造赏心悦目的城市道路景观

45、。(5)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充分考虑道路绿化的后期养护,尽力降低养护成本。利用生态学原理,使植物自然更新,最终达到稳定的道路绿化景观效果。结合设计路段的立地条件进行植物选择,注重常绿与落叶植物的相互搭配,运用合理的配植方式,形成优美、自然的绿化景观,突出城市特色,反映城市形象,成为一道美丽的村庄风景线。3.3.5亮化主要以美观靓丽为宗旨,采用中华灯单挑,杆高度9.0米。3.3.6村级活动场所以经济实用为主,采用砖混结构、层高3.60米,建筑面积420平方米两层楼房。3.3.7文化广场(公厕、篮球场、给排水、绿化、亮化)依据用地条件,广场设计采用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手法,强调广场中心,整个

46、广场设计构图简洁大方,刻意追求广场的开阔环境和文化内涵。 3.2建设规模项目位于长武县亭口镇路家村,项目建设为街道排污工程总长度3860米,人行道硬化9416.70平方米,非机动车道建设12529平方米,绿化18163平方米,村级活动场所420平米砖混结构两层,安装路灯212盏,文化广场2195平方米。3.3项目方案1、给水工程a、东街给水工程给水管道分别敷设在南北两侧非机动车道上,北侧给水管道敷设与北侧绿化带以北1.50米处,设计管径DN100mm,总长度480米,南侧给水管道与南侧绿化带以南1.50米处,设计管径DN100mm,总长度479米,两侧给水管道在J12和Ja13处相连通,设计管

47、径DN100mm,过街总长度24.10米,管材:给水管道DN100mm-DN50mm选用管材聚乙烯(PE100)。b、南街给水工程给水管道分别敷设在东西两侧非机动车道上,东侧给水管道敷设与东侧绿化带以北1.50米处,设计管径DN100mm-DN150mm,总长度446米,西侧给水管道与西侧绿化带以南1.50米处,设计管径DN100mm,总长度117米,两侧给水管道在J10和Ja4处相连通,设计管径DN100mm,过街总长度24.10米,管材:给水管道DN100mm-DN50mm选用管材聚乙烯(PE100)。其中东侧给水管道北端J11接东街南侧预留给水管道,南端接自市政就近水源地,西侧给水管道北端Ja5接西街南侧预留给水管道。c、西街给水工程给水管道分别敷设在北侧人行道上,具体位于北侧绿化带以北1.50米处,设计管径DN100mm,总长度161米;由于西街给水管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