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镇供水新增水源点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1217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67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镇供水新增水源点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某镇供水新增水源点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某镇供水新增水源点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某镇供水新增水源点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某镇供水新增水源点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镇供水新增水源点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镇供水新增水源点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x(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汶川县映秀镇集镇供水新增水源点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二一六年四月0目 录1、综合说明12 项目区概况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2.1 项目建设内容42.2 项目目标42.3 建设条件52.4项目总投资52.5城市介绍52.6.1 国道改建影响62.6.2水质不达标62.6.3水源保证率72.6.4 危害72.6.5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74、工程建设条件84.1 项目区自然条件84.2 区域水资源条件84.3工程地质94.4建材及设备供应94.5 其它条件95、设计原则及规模95.1设计依据95.2 设计原则105.3设计参数115.4 设计规模126 水源选择126.1 水源选择原则126.2 水源确定

2、137 工程总体布置137.1 设计依据137.2 设计原则147.3 工程等级、类型和设计标准147.4 工程总体原则158 工程设计178.2 取水坝设计208.3 沉砂池设计228.4 50m蓄水池设计238.5 300m蓄水池设计258.6 管网设计278.7 闸阀井设计319 工程施工329.1 管道施工329.2施工进度安排和工期3310 环境影响评价及水源保护3310.1 环境影响评价3310.2 水土保持3410.3 水源保护3511 工程管理3511.1 管理体制3511.2 运行机制3511.3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35附件1:37工程投资概算3731、综合说明汶川县映秀镇集镇

3、供水新增水源点建设工程位于映秀镇鱼子溪村西北方,距离桃子坪1.2公里,距城镇8公里。项目区地处低半山,地势西高东低,水泥路与三方路相连,位置适中,交通便利。本项目建设供水水源程序工程,是为了解决汶川县映秀镇地区城镇鱼子溪村的工业和人民生活急需用水,由汶川县映秀镇人民政府兴建。工程按供水到映秀镇集镇水厂,设计供水保证率95%。工程设计主要任务:(1)确定工程供水规模、供水方式、工艺流程;(2)水源选择;(3)管网工程设计;(4)环境、水源保护及工程管理设计等。依据当地水资源条件,按照集中连片发展的思路,经充分踏勘论证,鱼子溪村上游3.3公里处山间山溪量稳定,水量40立方米/小时,水质符合人畜饮水

4、卫生要求,目前供水范围为:映秀镇城镇区0.67万口人及鱼子溪村0.163万口人的生产生活用水,固本次设计以鱼子溪村上游3.3公里处山间山溪为水源,铺设5.179公里管网引水解决映秀镇城镇区及鱼子溪村的工业和人民生活急需用水及安全用水的问题。工程建成后,将彻底解决映秀镇城镇水厂及鱼子溪村群众的饮水问题,对改善项目区群众生活、生产条件,提高群众健康水平,推动该村两个文明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汶川县映秀镇集镇供水新增水源点建设项目特性表序号及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水源1、山间山溪处1原有2、流量 m3/h40二、供水区受益情况1、镇个12、自然

5、村个13、基准年2010年人口万人0.8330其中集镇人口0.67万人,农村人口0.163万人4、设计水平年2020年人口万人0.8843其中集镇人口0.7113万人,农村人口0.173万人三、最高日用水量标准1、居民生活用水定额L/人.d农村70,集镇120四、供水规模1、最高日供水量m3/d1176.952、平均日供水量m3/d784.633、供水制度小时全日制4、年供水量万m3/年28.64汶川县映秀镇集镇供水新增水源点建设项目特性表序号及名称单位数量备注六、水源点至镇水厂沿线主要工程量1、水源地保护区建设设计1)隔离防护m502.42)水源保护标志牌个13)水源地保护区界桩个52、拦砂

6、坝座13、沉砂池座14、50立方米蓄水池座16、输水线路总长km5.1791)、水源处沿山体架空250PE管m9252)、渣洞处跨河架空250PE管m1403)、隧洞处沿道路埋设250PE管m14714)、隧洞出口处沿桥梁架空250PE管m10135)、桥口处沿道路埋设250PE管m6056)、五号桥处跨河架空250PE管m1207)、鱼子溪村处沿道路埋设250PE管m9057、300立方米蓄水池座18、阀门井座9七、经济指标1、总投资万元1)、建筑工程万元2)、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万元3)、金属结构安装工程万元4)、其他费用万元5)、预备费万元2、综合利用经济指标1)、制水成本元/m32 项目

7、区概况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 项目建设内容1、 水源地保护区建设2、 新建5.127KM输送管网3、 新建容量300m蓄水池、容量100m蓄水池及取水坝、沉砂池、各一座。2.2 项目目标由于213国道的建设对原映秀镇水厂水源点的建设造成影响,需重新对水源点建设进行改造,按照映秀镇政府要求,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要达到100%。确保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无排污口、辖区内不发生影响水源地水质的污染事故;在此基础上,要大力推进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今年年底前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实施网格化管理;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重点河段、道路和周边重点企业等设在线监测系统,实时掌握水源地环境状况。水源点建成后,水质需完全达

8、到国家规定的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使人民群众吃上放心安全的水,切实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2.3 建设条件A、随着汶川县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人口逐渐增多,城乡供水满足不到人们的需求,需新建水源地满足人们要求。保护现有水源不被污染、确保饮用水安全的呼声越来越高。B、项目建设单位对水源地污染源分布和污染治理方案进行认真地调查、研究,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明确提出了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解决好饮水安全问题,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国家政策支撑。2.4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400万元,申请国家专项资金。2

9、.5城市介绍 映秀镇镇境内有中央、省、州、县属企事业单位18个,汉族与藏族、羌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交错居住,各民族共同合作,为发展本地经济共谋划策。映秀镇境内水利资源丰富,水质好,落差大,先后修建了映秀湾发电总厂、华能太平驿电厂、福堂水电厂等水电站,有“水电之乡”的美称。 映秀镇地处阿坝州南大门,距成都78km,是进出九寨沟、卧龙、四姑娘山的必经之地,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全镇现有耕地面积1800亩,已退耕地4950亩,映秀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认真实施退耕还林(草)政策,由于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农村经济收入面临重大的难题,为了改变现状,摆脱困境,映秀镇加快了结构调整的步伐,结合镇村实际,在经济发展中

10、狠抓典型走出了一条以养殖业、种植业为主的路子,是映秀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结合退耕还林(草),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下,映秀在黄家院村种植了黑麦草300多亩,到目前为止,已发展养羊1400余头。种草养畜的路子在映秀已基本形成。 2、映秀镇气候温和,经专家考察,映秀适宜种植中药材草本黄连。镇党委、政府领导到彭州进行了考察,并决定在老街村、张家坪村试种草本黄连100亩。此项目35年后将处见成效,给全镇经济带来巨大收益。2.6工程建设的必要性2.6.1 国道改建影响 由于213国道的建设对原映秀镇水厂水源点的建设造成影响,需重新对水源点建设进行改造2.6.2水质不达标造成农村饮水水质

11、不达标的因素有: 地质原因形成的饮用水中有害物质、化学元素严重超标,如溶解性总固体、硝酸盐、氮、等,这部分不安全饮水分布范围广。 在广大农村,人口众多,饮用水源分散,保护难度较大,加上人们长期对饮用水源保护意识淡漠,生活污水和养殖废水任意倾倒,通过下渗进入并污染地下水源,为了追求农作物产量,在饮用水源附近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从而导致水质污染。 2.6.3水源保证率 生活用水量及用水方便程度方面的现状 受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农村饮水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有水源保证率、水量及用水方便程度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有技术方面的,有建设管理方面的,主要表现在:水源条件差,水量不足;有些工程由于

12、资金不足,一次性投入不到位,设计管网管径偏小,不能满足饮水要求;地下水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地表水的未能充分利用等。方便程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农村大部分工程由于配套资金和自筹资金不足而不能合理地配套完善。这些饮水不方便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2.6.4 危害 根据2005年全国统一部署的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和2011年度重新普查复核的结果,映秀镇农村多数溶解性总固体、氯化物及硝酸盐含量超标严重,每个水样主要指标均高于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由于饮水不安全,导致饮水性地方病多发、重发,严重影响着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的健康,同时也阻碍了映秀镇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2.6.5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近

13、年来,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中发20061号文件强调在巩固农村人畜饮水解困成果的基础上,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优先解决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地区和水污染严重、血吸虫病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切实做好饮水安全保障工作,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把以人为本真正落到实处的紧迫任务。因此,映秀镇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尤为必要,势在必行。3、供水目标任务工程设计的目标任务是:根据项目村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当地地形条件,本着便于建设、便于管理、节约投资及确保工程长久发挥效益的原则,按照村

14、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汶川县映秀镇集镇供水新增水源点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要点等规范,对该工程进行初步设计,使工程建成后彻底解决项目区工业和人民生活急需用水的饮水问题,切实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5%,自来水入户率达95以上%。4、工程建设条件4.1 项目区自然条件项目村交通便利,通村道路已拓宽硬化,可通行大型工程车辆;通讯线路沿路排列整齐,新村基本建成,自然条件较好。村内电网已经改造,各村组架有变压器等配电设施,完全可满足工程施工用电;工程施工用水量很少,施工用水问题可解决。4.2 区域水资源条件1、 山溪水。距鱼子溪村西3.3公里处山间山溪水水量稳定,水量40立方米/小时,该水流量

15、大,输沙量小,可利于饮用。2、 水质符合人畜饮水卫生要求,目前供水范围为:映秀镇城镇区0.67万口人及鱼子溪村0.163万口人的生产生活用水,固本次设计以鱼子溪村上游3.3公里处山间山溪为水源。4.3工程地质该项目区地层主要为新近堆积的素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和志留系上统灌口组(S2g)千枚岩构成,层次分明,产状平缓、构造简单,无大型断裂构造,土质属自重湿陷性黄土。工程区属构造相对稳定地区。4.4建材及设备供应建设用的砖、水泥、砂、石灰、管材、钢材等均可以从都江堰市内建材市场购入,机电设备可以从供货厂家订购或从都江堰市场采购。4.5 其它条件建设该工程对于促进群众生活水平

16、提高和项目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广大干部群众对该项目期盼已久,支持率高,项目建设群众基础好,外围环境良好。5、设计原则及规模5.1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川办函20098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通知; 3、四川省城市供水条例; 4、HJ T338-2007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 6、 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沉井结构设计规程(CECS137:2015);7、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8、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

17、准(GB503002013);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5);1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12、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2011)。5.2 设计原则1、工程水源水质须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水源水量满足工程设计要求;2、工程按照供水到户设计;3、调节构筑物位置的确定、输配水管网的布设,应遵循因地制宜、经济合理、有利于水源统一调配;4、水源输配水管道及管理房规划设计应满足整个项目区设计水平年用水量要求;5、 工程设计应坚持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便于管理的原则;6、 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及防洪标准规

18、定,本工程供水对象重要性为一般,相应工程等级为等,次要建筑物及临时性建筑物为级;7、 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及陕西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分布图,工程地点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工程设计按度地震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5g。8、工程防洪标准按10年一遇设计,30年一遇校核。9、根据文件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规定,自治州水资源综合规划及跨县的江河、湖泊的区域、流域规划在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州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经州人民政府批准,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县级综合规划应服从州级规划,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报州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经批准的规划是涵

19、养保护、节约、管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基本依据,应当严格执行。规划的修改应当经原批准机关批准。汶川县映秀镇人民政府需组织对新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的方案进行编制,方案编制完成后,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报相关部门进行备案。根据HJ T338-2007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保护区划分方案如下:一级保护区:以取水点为中心,半径80米范围内的区域,面积为28.5亩,保护边界长为502.4米。5.3设计参数5.3.1 集镇设计人口以映秀镇城镇区及鱼子溪村2010年底农村人口0.163万人为基数,集镇0.67万人;设计基准年2010年,设计水平年2020年农村人口0.173万人,集镇0.7113万人

20、,人口自然增长率6;家畜、家禽数量较少,其用水量不计。5.3.2 用水标准参考室外给水设计规范、村镇供水工程设计规范及当地实际用水情况:1、最高日生活用水标准:农村70L/人d,集镇120L/人d。2、公共建筑用水量按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的5%计;3、最高日用水量按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与公共建筑用水量之和计;4、管网漏失及未预见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15%计;5、最高日供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与管网漏失水量之和计;6、管网日变化系数Kd=1.5;管网时变化系数取Kh=2.5;7、管网静水压力4.0Kg/cm2;5.4 设计规模供水规模(即最高日供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总量 +管网漏失水量及其它未

21、预见用水量。具体见表4-3供水规模计算表:4-3 供水规模计算表表项 目计算说明用水定额(L/d.人)用水量小计(m3/d)居民生活设计用水居民人数乘以用水定额集镇:120974.69农村:70公共建筑公共建筑用水量按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的5%计48.73管网漏失及未预见管网漏失及未预见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15%计153.515合 计1176.95年供水量:Q年=Q365/KdQ最高日供水量;Kd日时变化系数,本工程取1.5;经计算,Q年=28.64万 m3/年日均供水量=Q年/365=784.63m3/d6 水源选择6.1 水源选择原则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和汶川县映秀镇集镇供水新增水源点建设项

22、目初步设计要点,水源选择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水源水量要充沛可靠。以地表水作水源时,枯水期流量的保证率应不低于90%;以地下水作水源时,其取水量应小于可开采量。(2)水源水质或经处理后的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3)水源选择应考虑安全、经济以及便于水源保护等因素。(4)当地下水、地表水均可满足要求时,宜优先采用地下水和泉水水源;(5)符合当地水资源统一规划管理的要求,并按照优质水源优先保证生活用水的原则,合理安排与其它用水之间的关系。6.2 水源确定根据现场勘查情况,按照集中连片发展及有利于水资源的统一调配发展的思路,本着便于管理,工程建设成本用低,效益高的原则,本工程最理想的水源为距

23、鱼子溪村西3.3公里处山间山溪,可扩大供水范围,提高供水效益。7 工程总体布置7.1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川办函20098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通知; 3、四川省城市供水条例; 4、HJ T338-2007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 6、 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沉井结构设计规程(CECS137:2015);7、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8、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10、混凝土结构

24、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5);1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12、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2011)。9)映秀镇城镇水厂及鱼子溪村2012年底人口统计资料;10)映秀镇城镇水厂及鱼子溪村供水工程测量资料;7.2 设计原则(1)工程设计与村建设发展规划农村建设相协调。(2)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保证受益村镇居民饮用水安全的可持续。(4)工程设计应坚持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便于管理的原则。(5)充分利用已成供水工程设施、设备,尽量利用地形差,有效降低工程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6)工程布置应遵循因地制宜、经济合理、有利于水源统一调配的原则。

25、(7)管网最大静水压力不大于60m。7.3 工程等级、类型和设计标准7.3.1 工程等级及类型本工程设计供水规模为9m3/d,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和洪水标准(SL252)规定,本供水工程为等工程,主要建(构)筑物按级建筑物设计,次要建筑物及临时工程按级建筑物设计。7.3.2 设计标准7.3.2.1 水质工程水源水质达到人饮水源水质标准,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7.3.2.2 抗震标准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以及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有关规

26、定,本工程所处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工程的主要建(构)筑物按度采取抗震措施。7.3.2.3 防洪标准本工程属集中式供水工程,依据防洪标准(GB 50201-94)以及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和洪水标准(SL252)有关规定,本工程类型为型工程,主要建(构)筑物防洪按10年一遇洪水设计,30年一遇洪水校核。7.4 工程总体原则7.4.1 总体布置根据水源与供水区之间的平面、高程空间关系,充分利用地形条件,拟定供水方式及工艺流程组合,合理拟定供水线路走向,确定建(构)筑物工程位置。做到充分利用自然地形条件,缩短供水线路,优化建(构)筑物布置,节约土地资源。7.4.2

27、节约投资原则。工程布置应考滤尽可能与现有工程设施相结合,避免不必要浪费,节约投资。7.4.3 运行经济原则。水源取水方式、线路及建筑物布置应有必要的方案比较,尽可能大的供水范围实现重力供水、减少加压供水范围和供水量,降低运行费用。建(构)筑物位置应尽量靠近公路,方便施工和运营管理。根据上述原则确定本工程方案:以鱼子溪村西3.3公里处山间山溪为水源,铺设输水管道总长5.179公里,其中水源处沿山体架空0.925公里;渣洞处跨河架空0.14公里;隧洞处沿道路埋设1.471公里;五号桥处跨河架空0.12公里;鱼子溪村处沿道路埋设0.905公里;从鱼子溪村西3.3公里处山间山溪与主河道交汇处山林间新建

28、 50立方米蓄水池引水,重力向映秀镇城镇水厂供水。工艺流程如下:水源点 取水坝 沉砂池 50m蓄水池 DN250PE输水主管 300m蓄水池 映秀镇城镇水厂 工程总体布置平面图8 工程设计8.1 水源地保护区建设设计根据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需对保护区内建设保护工程,本项工程内容包括:水源地保护区设立界桩,安装标志牌、及在一级保护区内安装防护围栏。标志牌:标识保护区的范围,并警示人们需谨慎行为。界桩:有效的分清保护区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牌内容保护区界标正面的上方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图形标志。中下方书写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名称:“饮用水地下水源一级保护区”。最下方为“监督举报电话:123

29、69”。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牌正面内容的圆形标志示意图如图5.4.2-1。界标背面的上方用文字说明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下方书写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具体的管理要求。具体内容如下:图5.4.2-1水源地保护标志牌正面示意图(单位:毫米):水源保护标志牌背面示意图(单位:毫米):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界桩 界桩间沿保护区边界每隔100米一根,为170*170*600mmC20钢筋混凝土柱,喷涂桩号和红白警戒色。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界限长度502.4米;界桩5个、标志牌1个。界桩及隔离防护做法如下:8.2 取水坝设计8.2.1 设计原则1、 结构按度(0.1g)抗震烈度设防,地震分组第二组。2、

30、必须保证坝体坐落在稳定基岩上。清基时须将表面松散岩石清除干净。3、 为了保证取水质量,在取水管前设滤网。8.2.2 取水坝做法详图8.3 沉砂池设计8.3.1 设计原则1、 结构按度(0.1g)抗震烈度设防,地震分组第二组。2、 为防止雨天沉沙池周围的泥沙及杂物进入池内,须在沉砂池四周开挖简易排水沟。8.3.2 沉砂池做法详图8.4 50m蓄水池设计8.4.1 设计原则1、 结构按度(0.1g)抗震烈度设防,地震分组第二组。2、 该工程设计为方形C20钢筋砼蓄水池。墙体厚度为0.25cm,。其尽寸为池底边长5米,深2.5米,蓄水池容积50m3。蓄水池基础需清至坚硬石盘,并用C19混凝土浇注风洞

31、、底洼处平整。 3、 进水口中设一拦污栅,放水时经常进行清理,出水口中设 一过滤网,以免杂物进去堵塞管道。(详细做法见下设计图)。8.4.2 50m方形蓄水池做法详图8.5 300m蓄水池设计8.5.1 设计原则该工程设计为圆形浆砌块石蓄水池。浆砌石厚度为0.25-0.30cm,使用75#水泥砂浆砌筑,100#水泥砂浆勾缝。其尽寸为池底直径11.5米,深3.9米,其中安全超高0.18米,蓄水池容积300m3。三边为风化岩层及乱石堆放,由装载机开挖,同时清除三边墙体的风化岩层,清除厚度为0.5米,蓄水池基础需清至坚硬石盘,并用C19混凝土浇注风洞、底洼处平整后施工。1、 基础浇筑平整后,铺底板厚

32、0.15mC19砼加0.25m75#浆砌块 石。砼底板设两道伸缩缝,缝宽2cm,用沥青油麻填塞,即4个扇形。 2、 侧墙采用 75#浆砌块石,基础深挖0.5米,墙高8.5米,铺 底宽3.15米 ,顶宽0.6米,坡比1:0.3,100#水泥砂浆勾缝。浆砌石挡墙应设置伸缩缝,以消除或减小其中的温度应力,一般沿其纵向每隔10-15米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2cm,用沥青油麻填塞。四周均采用砾石回填,间隔0.5米。3、 进水口中设一拦污栅,放水时经常进行清理,出水口中设 一过滤网,以免杂物进去堵塞管道,为了安全,池顶设一道围墙高2米,每隔3-5米设0.37米砖墙。8.5.2 300m蓄水池做法详图8.6

33、管网设计8.6.1 设计原则1、 本工程按供水到鱼子溪村新建300m蓄水池设计,引水管道采用DN250PE管。2、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管渠平面位置和高程,应根据地形、土质、地下水位、道路情况、原有的和规划的地下设施、施工条件以及养护管理方便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输水管宜沿城镇道路敷设,并与道路中心线平行,宜设在快车道以外。管渠高程设计除考虑地形坡度外,还应考虑与其他地下设施的关系以及接户管的连接方便。3、 根据输配管线的铺设路线及地形变化和使用要求,管材的抗腐蚀性、抗变形能力、抗破损能力、适应适当变形能力及抗冲击不破坏的能力是衡量管材的主要因素。PE管具有较好耐腐蚀性能,一般使用年限大于50年

34、;钢管耐腐蚀性较差,一般只用20年左右,要视防腐质量而定;水泥管由于易破损,使用年限一般维持在30-40年左右。玻璃钢管耐腐蚀性最好使用年限为50年。但PE管重量轻、施工方便,耐腐蚀,故选择PE管。4、 根据最大冻土深度确定管道埋深: DN250管底埋深0.75米;特殊位置可以适当增加管道埋深。跨河管道采用水下埋设倒虹管。5、 管道铺设顺序及位置 1)50m方形蓄水池起沿山体架空至渣洞处250PE管道长925m,起端高程H=982.45m,末端高程H=967.58m,高差h=14.87m,坡度=1.6%。2) 渣洞处跨河架空至隧洞250PE管长140m,起端高程H=967.58m,末端高程H=

35、959.83m,高差h=7.75m,坡度=5.5%。3) 隧洞处沿道路埋设至隧洞出口处250PE管长1471m,起端高程H=959.83m,末端高程H=918.68m,高差h=41.15m,坡度=2.8%。4) 隧洞出口处沿桥梁架空至桥口处250PE管长1013m,起端高程H=918.68m,末端高程H=884.82m,高差h=33.86m,坡度=3.3%。5) 桥口处沿道路埋设至五号桥处250PE管长605m,起端高程H=884.82m,末端高程H=870.61m,高差h=14.21m,坡度=2.3%。6) 五号桥处跨河架空至鱼子溪村入村主道急弯处250PE管长120m,起端高程H=870.

36、61m,末端高程H=869.58m,高差h=1.03m,坡度=0.86%。7) 鱼子溪村入村主道急弯处沿道路埋设至拟建300m蓄水池处250PE管至300m蓄水池长905m,起端高程H=869.58m,末端高程H=869.29m,高差h=0.29m,坡度=0.03%。6、考虑冻土及耕作影响,管道开槽埋设,管道基础为素土基础,沟槽开挖后,沟底原土夯实密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3。7、管沟底要平整,铺设前消除管沟内的砖块、瓦片、干土块等较硬物,回填管沟要分层轻夯。8、管道连接:塑料管之间连接采用承插式粘接连接。9、汶川县映秀镇集镇供水新增水源点建设项目输水管道共涉及5.179KM,自水源地取水点始

37、沿国道302铺设至新建蓄水池,共计5.179KM。10、管件采用管材同类管件,部分采用钢制管件。11、闸阀选用及设置:干管的首端设置总闸阀,水干管每公里设一排气阀。8.6.2 50m各地形管道安装做法详图8.7 闸阀井设计本工程共设计浆砌块石阀门井9座。做法如下:9 工程施工9.1 管道施工9.1.1 管沟开挖工程输水管道沿公路开挖,管线距公路2米,管沟断面尺寸为底宽B=0.5m,沟深H=0.9m,上宽B=0.95m。管沟底部应平整,并拣去石块、碎砖及其它坚硬物。9.1.2 管沟回填(1)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有机物、冻土、砖块及石子。(2)在管道试压前,管顶以上回填土高度不宜小于0.5m,可留出管

38、道接头处0.2 m范围内不进行回填。(3)管道试压合格后的大面积回填,宜在管道内充满水的情况下进行。回填时应保持管道两边同时分层夯实回填,采用机械回填时,机械不得在管道上方行驶,管道铺设后不宜长期处于空管状态。9.2施工进度安排和工期工程设计施工期2个月。1、利用15天时间,完成施工图设计。2、5天时间现场勘测,施工队伍组织施工准备。3、利用1个多月时间完成管网建设,并完成调试及工程验收。10 环境影响评价及水源保护10.1 环境影响评价10.1.1 工程移民及拆迁问题本供水工程不存在移民及拆迁问题。10.1.2 工程实施对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工程施工期间由于各种机械车辆、施工人员进驻工地、会导

39、致生产、生活废弃物增加,噪声污染加强,车辆运输引起尘土飞扬,这些都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针对该工程对当地环境质量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减轻或避免由于工程施工对当地带来的不利影响。1、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环保计划,合理安排施工企业布局和场内交通网络,避免施工运输与附近交通发生严重干扰,对污染影响程度较大的噪声源应尽量安排在离居住区较远的场所,同时应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减少费气排放量和油类泄露事故,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案,配备相应的处尘、降尘设备,减少工区的粉尘和飘尘量。2、设立弃渣区,施工期产生的生产、生活垃圾混合后集中于弃渣场掩埋。3、在施工人员集中的施工

40、区,建立一个生产废水收集池和一个生活污水降解池,对生产、生活废水及污水作净化处理。4、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定期进行环境监测,以控制工程涉及区的环境污染。5、完善卫生保健体系,加强人群健康监测和施工区的环卫管理,重点注意防止施工人员中各种传染病的发生。6、工程完善后应尽快恢复施工临时占地,恢复被破坏的植被,保持水土平衡,将施工期的不利影响减至最小程度。10.2 水土保持本次项目区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水土流失,主要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土方的开挖挠动了原有土层和表面部分植被破坏,以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若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可能会对项目的水蚀和风蚀创造有利的条件;但是由于工程建设挠动

41、的土层和破坏的植被面积较小,所以发生水土流失的可能性较小。为防止工程建设中可能产生水土流失,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以下水土保持措施。1、管道定线时尽量沿当地道路铺设,注意避免对植被破坏。2、对工程开挖的弃土合理堆放,及时处理严禁随意倾倒,并对松填部分的管沟,特别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管沟要采用水浸泡的形式使松填的土层尽量达到原始的干容重。3、合理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道路和临时房屋尽量避免破坏田地、草场等植被。10.3 水源保护本工程采用地下水为水源,按照国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相关规定,本工程水源地保护采用以下措施:1、水源井处应设立明显标志和告示牌。2、划定水源保护区一、二级保护区范

42、围,并明确责任人,完善监督检查机制。3、在保护区范围内禁止建设与取水设施无关的建筑物;禁止从事农牧业活动;禁止倾倒、堆放工业废渣及城市垃圾、粪便和其他有害废弃物;禁止输送污水的渠道、管道及输油管道通过本区;止建设油库;禁止建立墓地等。11 工程管理11.1 管理体制一是落实管护责任。工程建成后交由辛庄供水管理站管理。二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做到“有组织、有机构、有人员、有制度、有收费”的管护制度和措施。11.2 运行机制按照铁王供水站的运行机制进行执行。11.3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11.3.1 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一是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下设项目筹建办公室,办公室由水利、财政、受益乡

43、镇及项目受益村负责人组成。水利局负责工程的筹建和实施工作、财政局负责资金筹措和资金使用的监督工作,受益乡镇及受益村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土地调剂等工作。二是实行法人负责制,签定目标责任书,责任落实到人。三是严格按照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施工技术规范、财政管理制度等管理办法和制度的落实,做到项目管理程序化、规范化,项目建设标准化,建后经营管理企业化。11.3.2 认真做好项目施工建设,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工程建设要严格实行水利基本建设“四制”, 把好原材料采购关和工程验收关口。11.3.3多方筹措资金,严格报帐制度按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严格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安全。附件1:工程投资概算目录封面总预算表建筑工程预算表施工临时工程预算表主要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次要材料预算价格汇总表施工机械台班(台时)汇总表主要工程量汇总表费用系数汇总表建筑工程单价分析表人工预算单价计算表工程名称:汶川县映秀镇集镇供水新增水源点建设项目编制单位:编 制 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