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仁华织造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创新项目.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71302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40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仁华织造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创新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江西仁华织造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创新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江西仁华织造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创新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江西仁华织造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创新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江西仁华织造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创新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仁华织造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创新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仁华织造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创新项目.docx(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江西省仁华织造有限公司纺织品创新50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江西省仁华织造有限公司纺织品创新50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南昌米迅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2016年6月目 录第1章 总论31.1项目概况31.2承建单位概况41.2编制依据51.3编制范围91.4编制原则10第2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112.1项目背景11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2.3项目建设可行性12第3章 市场分析和预测153.1我国纺织工业发展情况153.2我国纺织业发展情况173.3江西省纺织产业发展情况19第4章 项目选址和建厂条件264.1项目选址264.2项目选址地自然环境概况264.3工业园区环境条件294.4

2、其他建厂条件30第5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325.1建设规模325.2产品方案32第6章 技术方案336.1生产方案336.2工艺技术336.3主要生产设备48第7章 主要原料及燃料供应497.1主要原、辅材料的供应497.2燃料及动力供应50第8章 工程方案518.1总图布置518.2土建工程528.3公用工程558.4运输及仓储工程578.5污染治理工程59第9章 安全生产、消防和节能629.1安全生产629.2消防设施639.3节能64第10章 环境保护6610.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6610.2项目污染源分析6710.3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7110.4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7710.5环境风

3、险防范措施7810.6绿化7910.7清洁生产80第11章 工程项目实施进度与项目招标方案8311.1建设进度计划8311.2招标计划83第12章 组织机构、劳动定员、运行管理8512.1企业组织和工作制度8512.2劳动定员8512.3人员培训85第13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8713.1估算说明8713.2项目投资概况8713.3固定资产总投资估算8713.4流动资金估算87第14章 经济评价及效益分析8814.1经济评价8814.2效益分析90第15章 结论和建议9215.1结论9215.2建议92第1章 总论1.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江西省仁华织造有限公司纺织品创新50吨项目(2)建设

4、单位江西省仁华织造有限公司(3)法人代表应雅文(4)建设地点江西省宜丰县工业园(5)建设规模正常生产时年生产纺织品50万件。(6)建设内容包括生产主体工程、辅助工程、水、电、汽配套工程及污染治理工程。(7)项目总投资和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为70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由江西仁华织造有限公司自筹。(8)建设期限项目建设工期为1年。(9)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1-1)表1.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总规划用地面积m21333420亩二总建筑面积m26012三建筑占地面积m25023四绿地率%30五劳动定员人45六工作制度h330天,每天三班,每班8小时七主要产品1毛巾万件/年5

5、02棉布万件/年15八原辅材料1原料t/a1440棉纱、棉型混纺纱、化纤纱2辅料t/a502活性染料、分散染料、纯碱、双氧水、精炼剂、皂洗剂等九供电年耗电量万kWh16十年用新水量万m3/a320十一项目投资总额万元700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5002铺底流动资金万元200十二资金来源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7002自有资金万元700十三总成本费用万元/年370达产期平均十四年收入万元/年280达产期平均十五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年32十六利润总额万元/年100达产期平均十七所得税万元/年3.7十八投资利润率%53十九全投资回收期年2.81.2承建单位概况本项目由江西仁华织造有限公司组织承建。江西仁华织造

6、有限公司始建于2014 年,经过几年的发展变革,已经发展成为了初具规模的专业化中档巾被系列产品、浴袍,家居服生产和畅销的新型家用纺织品、服装的多元化集团公司。 公司产品品种齐全,可生产多色纬、缎档、提花、印花、割绒、绣花等毛巾系列产品,如毛巾、面巾、浴巾、茶巾、地巾、沙滩巾、毛巾被、毛巾床单、毛巾布、浴袍等各种工艺、各种原材料包括天然彩棉、新疆长绒棉、无捻纱、莫代尔、竹纤维巾被系列,特别是竹纤维产品手感柔滑、色泽艳丽、天然抗菌,具有防螨、消除异味、嫩化皮肤、滋颜美容等绿色呵护功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工厂自创建以来,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赢得了广大客商的信任。公司集中全部人力物力财力研发生产

7、竹纤维的毛巾、浴巾、浴袍系列产品和高档竹纤维衬衫系列。随着纺织品贸易的全球一体化,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公司将更加注重了解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公司始终遵循“做客户满意的产品、做国内最好的产品、与国际同类产品竞争”的经营理念。发扬“求实、创新、敬业、奉献”的企业精神,用细心感动客户,用专心赢得客户。 公司董事长携全体员工竭诚欢迎新老客户真诚合作,共谋发展,共创辉煌灿烂的明天。1.2编制依据 主要设计标准和规范 给排水部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

8、78-199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22:2001) 室外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工程设计规程(CECS17:90) 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TJ32-78) 室外给水排水工程设施抗震鉴定标准(GBJ43-82) 水处理工程典型设计实例(化学工业出版社) 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 建筑及电气部分1.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6) 2.站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6-86) 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4.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 5.建筑制图标准(GB/T501

9、04-2001) 6.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1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13.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GB50365-2005)14.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8)1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 16.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IEC-4

10、39) 结构部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钢筋砼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201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建筑桩基设计规范(JGJ94-2008)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108-2008)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200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

11、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8:2002)给水排水工程砼构筑物变形缝设计规程(CECS117:2000) 主要政策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1.1)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4.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3.1);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1.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8.29);7.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9.1);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10.中华人民共和

12、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1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7.1);1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国家发改委令2013第21号);13.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96第31号,1996.8.3);14.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第15号)15.建筑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建科2006231号)16.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国家发改委发改环资20042505号)1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96.3)18.建设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1987.3)19.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13、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关于印发江西省环境保护禁止和限制建设项目目录(第一批)的通知(赣环督字200545号,江西省环境保护局);21.江西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2001.7.1);22.江西省环境污染防治条例(2009.1.1);23.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24.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5. 国家计委投资(1993)530号文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26.江西纺织服装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1.3编制范围在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过程中,我司有关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项目拟建地区的自然现状、区域规划、周围环境现状等进行系统调研与分析,最

14、终确定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如下:(1)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2)项目市场前景分析和预测;(3)项目选址和建厂条件;(4)项目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5)项目技术方案;(6)项目主要原料及燃料供应情况;(7)项目总图布置、土建工程、公用工程、运输及仓储工程、污染治理工程设计;(8)环境保护;(9)建设工期安排和实施方案研究;(10)项目投资估算;(11)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初步评价。1.4编制原则根据我国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及相关要求,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将遵循以下原则:贯切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当地地方法规,充分体现当地政府部门对该项目

15、的具体要求。对项目全面规划,使项目建设与企业发展相协调,既保护环境,又最大程度地发挥项目自身的效益。结合企业本身的长远发展,制定的建设目标应有前瞻性,并对企业日后发展起指导作用,同时将该项目建成先进的示范工程。通过技经论证,优化设计方案,力求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第2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2.1项目背景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对繁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的进步、平衡对外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江西纺织服装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江西纺织服装行业重点发展服装、棉纺织、针织、化纤及特色家纺五大产业。为抓住“十二五”这一重要契机,江西仁华织

16、造有限公司通过市场调研以及经济、社会效益分析,经充分考虑后决定投资建设江西仁华织造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项目,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也解决了企业发展受限的燃眉之急。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江西纺织行业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及日渐凸显的结构性矛盾的影响,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比较优势逐步减弱,劳动力的紧缺、成本的上涨、土地的局限等因素成为纺织经济发展的瓶颈。“十五”期间,江西纺织工业紧紧抓住加入WTO的历史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预定目标,在中部地区所处位置全国前移。但江西纺织业发展仍存在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品牌缺少,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结

17、构不相适等问题,实施“品牌战略”和“集群战略”是江西纺织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江西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2)是加快企业自身发展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项目承建单位江西仁华织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门生产棉布、毛巾的纺织厂,现有厂区占地面积13334m2(20亩)。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厂区用地已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实施江西仁华织造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创新项目,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增强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本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公司自身的发展,也将为企业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奠定坚实基础。(3)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扩充就业增量的需要本项

18、目采取自产自销的方式,项目上游联接原料纱生产企业及物流业,下游联接纺织精加工和零售业。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促进以纺织品创新为核心的产业配套和产业集群,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当地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数百个,为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将发挥重要作用。2.3项目建设可行性(1)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本项目以棉纱、棉型混纺纱、化纤纱为原料,采用高速机电一体化无梭织机、细针距大园机等先进工艺和装备,生产高档毛巾,生产过程采用酶处理、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冷轧堆前处理及染色、短流程湿蒸轧染、气流染色、小浴比染色、涂料印染、数码喷墨印花、泡沫整理等染整清洁生产技术和防水防油防污、阻燃、抗静电及多功能

19、复合等功能性整理技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有关条款的决定,本项目属于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按照江西纺织服装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江西纺织服装行业重点发展服装、棉纺织、针织、化纤及特色家纺五大产业。本项目符合江西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本项目选址位于江西省宜丰县工业园,属于园区主导产业,符合园区发展总体规划。(2)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江西仁华织造有限公司市场营销、生产管理、技术研发和原材料采购等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经验。经过多年发展,与原料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项目生产所需原料提供有力的保障。江西省宜丰县工

20、业园以食品、纺织、服装、电子、建材为产业特色,产业配套条件完善,在水、电、劳动力等领域所拥有的丰富资源,可全面保障本项目需求。(3)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江西仁华织造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其生产工艺技术、环保技术和企业管理等均处于同行业先进水平。(4)产品销售市场稳固江西仁华织造实业有限公司现有一支经验丰富的销售团队和自己的销售网络。本项目产品现实与潜在市场的发展前景看好。(5)拥有较强的经济和管理能力江西仁华织造有限公司拥有一套完善的现代化企业管理体系,从企业制度的建立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从生产现场的规范到ERP系统的运行,从新产品的研制到市场体系的构架,都实行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在业务流程

21、、工艺技术、品质保证、原料采购、设备设施等方面都有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公司建立了一直技术创新能力强、分工明确、配置合理的开发队伍,建立健全了企业内部的能源管理机构和制度,保证了公司节能工作的开展。公司具有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良好的企业基本素质,较强的经济和技术实力,较强的项目实施能力、工程建设能力。作为项目承建单位,江西仁华织造有限公司的实力可以保障本项目的顺利实施。第3章 市场分析和预测3.1我国纺织工业发展情况纺织工业作为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我国纺织

22、行业基本实现平稳运行,经济增速整体呈缓中趋稳走势。2012年全国3.7万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57810亿元,同比增长12.3%;1-11月利润总额达到2457.5亿元;2012年全行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7793亿元,同比增长14.6%;全社会口径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到2625.6亿美元,同比增长3.3%。我国纺织工业现阶段的生产力布局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逐步发展形成的,主要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产业在东部沿海地区高度集中,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福建五省是我国纺织生产力布局的主体区域;二是生产力布局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趋势显著;三是产业集

23、群化发展特征突出,目前纺织工业共有产业特色鲜明、规模效益显著、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突出的成熟产业集群170多个。“十二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发展潜力仍然很大。从国际看,美、欧、日等经济体仍旧是我国纺织服装的主要出口市场,新兴经济体的需求潜力将进一步释放,这将有利于我国纺织工业开拓多元化市场;从国内看,“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国内消费者对纺织品服装消费需求将不断升级,国内市场对纺织工业的发展将提出更高要求。(1)针织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启动纺织产业集群地区试点工作以来,针织工业取得长足进展。“十一五”期间,针织行业产业集群快速稳步发展,生产技术不断提

24、高,产品全面覆盖服装、服饰及产业用品等领域。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经济实力有所加强。与此同时,江西、河南、湖北等中部地区独具特色,产业链配套的针织产业集群呈现快速发展趋势。2012年我国针织行业在谨慎中稳步前行。2012年1-12月,全国针织服装的产量达132.19亿件,同比增长4.68%。2012年12月,我国生产针织服装12.67亿件,同比增长6.74%。由于纺织业对劳动力依赖性很大,使得我国的低工资成本占有明显优势,再加上中国巨大的市场份额和成熟的技术配套,未来全球针织业将会大部分集中在我国发展。而作为纺织、成衣业的中上游产业,随着海外先进技术的不断引入,针织业正

25、加快实现产业升级,并形成区域性针织基地,总体发展前景良好。(2)纺织业纺织行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传统产业,棉纺织业又是中国纺织行业的基础产业。建国之初,我国纺织工业以棉纺织产品和服装为主,随后的几十年,化纤、针织、印染、产业用、家用纺织品等分行业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纺织产品的多样性,但棉纺行业的基础地位依然不变,棉纺企业为下游的针织、印染、家纺、服装提供大量原料和基础产品。2012年,我国棉布产量累计为382.8亿米,同比增加1.99%。据了解,我国研究人员在除棉花以外的天然纤维的工业化生产、新型纺纱原理、新型印染原理等方面,正在酝酿或者已经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可以预见,新的高品质原料、全新的

26、制造原理和方法,将提升我国纺织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促进我国纺织业的产业升级。(3)印染“十一五”时期,我国印染行业经历了应对危机的特殊状态,克服了危机的冲击影响,逐步回归到正常增长轨道。2012年,全国印染布的产量达566.02亿米,同比下降2.06%。其中,浙江省印染布的产量达334.88亿米,同比下降3.79%,占全国总产量的59.16 %。紧随其后的是福建省、江苏省、广东省分别占总产量的10.50%、8.82%、8.22%。“十二五”时期,经济全球化将继续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将在调整中逐步恢复增长,同时,十二五”时期依然是中国经济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总体上看,国际国内环境有利于印染行业继续

27、保持稳定持续发展,是印染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期间,印染行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实现关键共性技术的重点突破,进一步提高工艺、装备、技术水平,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取得实质性进展,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3.2我国纺织业发展情况我国是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纺织品消费国和生产国。近几年中国的纺织业有着较大的发展,纺织业的发展大大推动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国内外市场回暖,纺织行业生产和投资明显恢复,行业发展模式从规模扩张向效益扩张转变,运行质量显著提高。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产量增速放缓,规模以下企业产量有所减少,纺

28、织品总产量与2011年基本持平。东部地区增速较慢,中西部地区增速较快,东北三省快速增长,产业呈现出由东部逐渐向其他地区转移的趋势。全年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纺织品产量267.28亿件,同比增长6.20%;其中梭织纺织品135.10亿件,针织纺织品132.19亿件,分别比2011年同期增长7.73%和4.68%。“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纺织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国内的品牌服装消费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以及中西部地区的高速发展将成为纺织品消费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未来国内的纺织品消费将迎来黄金增长期。毛巾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毛巾行业已经成为纺织业中最为成熟的一个子行

29、业,在生产、管理、营销等各个环节上都是日趋合理和完善。中国毛巾产业已经形成了包括以江浙沪地区的上海、宁波、温州为代表的“浙派”毛巾产业集群,以闽东南的晋江、石狮为代表的“闽派”毛巾产业集群,以及借助港、澳等海外优势而独立成长的粤南珠三角毛巾产业集群。目前毛巾产品消费市场正处于一个变化的过渡期,消费周期日益缩短,各地新品牌不断出现,行业竞争相当激烈。同时,随着国外品牌的大量涌入,国产自有品牌的崛起和繁荣,国内毛巾市场的竞争将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上升到品牌综合实力的竞争。政策因素加上贸易环境的变化让OEM企业发展渐露颓势,更加衬托出品牌毛巾企业的竞争优势。当前,毛巾市场发展趋向于个性化,毛巾品牌将进

30、一步细分市场和消费群,毛巾企业市场差异化竞争进一步加剧,毛巾产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随着毛巾个性化消费需求的不断膨胀,量身定制日益受到一些时尚消费者的青睐。另外,毛巾发展将日趋多元化,跨界合作与联名经营、快时尚与慢生活等新趋势,将给毛巾市场带来新机会。比如相关纺织企业正是凭着跨界发展,似乎在更短的时间内积累了更多的财富,企业整体也获得了快速发展。3.3江西省纺织产业发展情况2013年江西省纺织行业努力克服市场需求不旺、原料成本高等不利因素影响,积极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着力开拓新兴市场,行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势头。(1)行业运行情况1-9月,全省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80亿元,

31、同比增长1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50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利税总额104亿元,同比增长19.1%;实现利润68.7亿元,同比增长19.4%。其中,服装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5亿,同比增长15%;纺织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9亿,同比增长14.2%;化纤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亿,同比增长4%;纺机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5.3%。预计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可完成工业增加值418亿元,同比增长18%;主营业务收入1760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利税168亿元,同比增长22%。能够全面完成年初预定目标。其中,服装产业占全行业比重从51%升至53%,主营业务收入过30亿元的企业由去年的

32、1户增至4户。从1-9月的数据看,全省纺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均居全国同行业第九位。其中,利税总额和第八位的河北省差距较小。预计全省纺织行业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可保持全国同行业第九位的位次,利税总额有望前移至第八位。(2)行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亮点1-9月,江西省纺织行业运行总体呈现“三稳、两快”的发展特点。多数设区市平稳增长。11个设区市中,除景德镇外,南昌、九江等10个设区市保持产销同步增长,抚州、赣州等8个设区市销售增幅在10%以上,宜春、吉安、鹰潭等4个设区市增速超过20%,表现尤其突出的是萍乡市,近两年来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销售、效益同比增幅分别高达34

33、.8%和50.2%。1-9月,九江市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0亿元,同比增长9.4%;南昌市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同比增长14.5%;宜春市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22%;抚州市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17.8%。骨干企业平稳增长。1-9月,一批重点骨干企业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不利形势,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如,鸭鸭股份实现主营收入30亿,同比增长10.5%,在中国纺织服装协会发布“2012年纺织服装行业产品销售收入百强企业”名单中,鸭鸭股份公司排名第23,是中西部省份中排名最靠前的企业;金源纺织公司为了有效规避内外棉价差巨大的不利影响,着力研发非棉产品,减少棉花用量,实

34、现主营业务收入22.3亿元,同比增长34.4%;深傲服装公司着力研发新品,积极开拓电子商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29.1%;凤竹纺织着力加强企业管理,主攻纱线高端市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41%。产业基地平稳增长。1-9月,六大省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均实现产销同步增长。其中,共青城羽绒服装产业基地依托国检中心,加大公共平台建设,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7.3亿元,同比增长16.2%;青山湖区针织服装产业基地不断完善产业配套,推动企业从代工向品牌经营转变,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9亿元,同比增长9.6%;奉新纺织产业基地产业承接成效显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3

35、3.6%;瑞昌纺织产业基地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亿元,同比增长31.9%。纺织品服装出口快速增长。1-9月,全省纺织服装实际出口38.4亿美元,同比增长39.8%,出口额占全省16.96%,为2010年以来新高,形成了对全省外贸的有力支撑。出口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同行业和全省平均水平27.8、21.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1-9月,全省纺织行业固定投资突破500亿元,居全国同行业第五位,占全国纺织总投资的8%。列入全省百项重大工业项目调度范围的四个项目顺利推进,其中,投资10亿元的江西卓成纺织有限公司一期化纤坯布项目已于今年7月竣工;投资10亿元中国高新织材有限公司三幢厂

36、房主体工程全部完成,一期3万锭涤纶纱已开始试产;总投资10.2亿元的九江恒生化纤有限公司一期10万吨粘胶项目主体工程的原液车间和纺炼车间建设已完工;投资13亿元的江西丰华涤纶有限公司年产17.5万吨差别化短纤维项目的办公楼、宿舍正在建设中。(3)促进产业升级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2013年以来,纺织工业处围绕“1+8”文件精神,重点开展了以下五方面工作:引导推进产业整体承接。为创新产业承接方式,我处以奉新棉纺织产业基地为试点,与中国家纺协会以及江苏海门、浙江海宁、浙江绍兴等家纺产业集群地加强联系对接,从产业链延伸角度推进奉新县以整体承接模式引进家用纺织品企业及市场,促进提升奉新产业基地抗风险能力。

37、深入推动品牌建设。一是建立了品牌企业调度制度,每月对鸭鸭、回圆等18个品牌企业进行调度,了解企业生产运营情况,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提高品牌运营能力;二是着力推进产学研合作,积极组织江西服装学院等专业院校与省内品牌企业联合设立研发设计中心,促进省内品牌服装提高设计水平。启动江西服装创意产业园先行先试工作。为推动全省纺织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我委将昌东工业区作为首个试点,启动江西服装创意产业园创建工作,旨在以针织服装创意产业为特色,打造“全国服装转型升级示范区”。目前,已确定“中国针织服装创意产业园”项目由昌东工业园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下属的中国针织协会联合实施,园区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已

38、初步完成。培育发展产业基地。从2005年开展培育产业基地工作以来,我省已培育南昌青山湖区、九江共青城、宜春奉新县、赣州南康市、新余分宜县、九江瑞昌市六个省级产业基地,其中,前三个已先后顺利晋级为国家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瑞昌市为今年新增省级产业基地。目前,省级产业基地对全行业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全方位做好产业跟踪服务。一是优选了20户重点企业、10个重点项目、18个重点品牌、6个产业集群进行重点跟踪,及时了解动态,开展帮扶。二是联合省环保厅对南昌福德隆实业、南昌华远针织等两户印染企业准入公告申请进行现场核实,争取两户企业能列入第二批达标公告企业。三是争取到今年的中小企业培训资金用于纺织行业培

39、训,提高纺织企业管理者素质,“江西纺织服装创意产业总裁高级研修班”将于近期开班。(4)下一步重点工作着力承接产业转移。以共青城等五大省级基地和昌东工业园等41个重点园区为主要承接载体,根据产业基础及发展条件,研究提出各有侧重的承接重点。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产业招商,分门别类引导企业、项目向适合发展的特色园区和产业基地集中,在壮大经济总量的同时,培育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发展前景好的特色园区和产业集群。着力引建配套市场。鼓励在南昌、九江、赣州等地选择有产业及市场基础的地方高起点建立集原辅料供应、专业设计、品牌孵化及物流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纺织专业市场。利用专业市场的辐射功能,提高关联产品配套能力,实现

40、全省纺织服装原辅料及配件就地采购,缩短产品研发及生产周期,提高企业快速反应能力和生存能力。着力培育自主品牌。努力构建“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创品牌工作机制,以服装、家纺品牌建设为突破口,着力培育产品品牌、制造品牌和区域品牌。力争出台品牌扶持政策,促进现有“鸭鸭”、“回圆”、“深傲”、“绿冬丝科”、“恩达”等自主品牌提高市场份额,引导鼓励有实力的内销企业和以ODM形式的加工企业转型品牌运营,鼓励加工经验丰富的OEM企业联合打造制造品牌,引导现有四个服装家纺类省级产业基地注册集体证明商标,创建区域品牌,培育形成一批在国内外较具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着力推进技术进步。把技术进步作为推

41、动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国家有关优惠政策支持,采取鼓励技改引进等措施,切实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步伐。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多形式开展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合作,形成“产、学、研”互动互利的新型关系,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依托省内服装院校前沿设计力量及品牌企业的市场信息优势,培育发展一批规模较大、研发设计能力较强的服装家纺设计服务机构、品牌推广中心和服饰文化创意产业园。鼓励产业基地或骨干企业自主打造电子商务平台,或与第三方电子商城合作建立网上交易平台,构建“传统与现代”、“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的新型营销模式。着力构建优势群体。引导五大省级产业基地立足实际,进一步完善

42、设计研发、人才培训、商贸展示等功能建设,不断完善产业配套,促进形成产业集聚,提升产业特色;加大骨干企业扶持力度,精心培育旗舰企业,带动省内和基地中小企业及配套企业共同发展;鼓励五大省级产业基地分别打造“共青羽绒服装”、“青山湖针织服装”、“奉新纱线”、“南康西服西裤”区域品牌,促进提升产业层次。着力开展产业服务。做好“五个一批”跟踪服务,即优选一批骨干企业、一批原创品牌、一批重大项目、一批产业基地和一批特色园区进行重点跟踪,从产业政策、行业指导、协调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帮扶服务,稳住产业发展根基。充分发挥省纺织工业协会及各产业基地纺织行业协会作用,组织开展行业自律及相关信息服务,促进行业健康有序

43、可持续发展。此外,江西纺织服装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江西纺织服装行业重点发展服装、棉纺织、针织、化纤及特色家纺五大产业。到2015年,全省服装经济总量占全行业四成以上,在中部六省同行业位次从第二位移到第一位,重点企业技术装备80%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2015年,江西省规模以上纺织工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亿元,利税总额150亿元,年均增幅均在20%以上。其中,规模以上服装工业增加值24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800亿元,利税总额60亿元,年均增幅均在25%以上。全省规模以上纱、服装、化纤产量分别达到120万吨、20亿件和28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0%

44、、10%和15%。由此可见,本项目产品具有良好的成长空间和市场发展潜力。第4章 项目选址和建厂条件4.1项目选址本项目选址位于江西省宜丰县工业园。4.2项目选址地自然环境概况地形、地貌、地质项目所在地宜丰县位于江西省西北九岭山脉南麓。东临高安、上高,西与铜鼓接壤,南连万载,北毗奉新、修水。县城所在地即首府新昌镇距省会南昌136公里,距市政府宜春94公里,离最近铁路道口13公里。介于东经114至115、北纬28至29之间。宜丰县始建于三国吴大帝黄武年间(公元222229年),已有1780多年的历史。在春秋战国时期,先属吴国、继属越国,再属楚国。秦始皇二十年(前26),宜丰属九江郡。汉高祖六年(公

45、元前201年)九江郡一分为三,其一为豫章郡,领辖18个县,宜丰则属其中的建城县。到三国吴大帝黄武年间(公元222229年),始建宜丰县,以后兴废多次,到宋太平兴国六年(981)以宜丰旧地立新昌县。民国3年(1914年),因与浙江省的新昌县同名,又复名宜丰县,至今已有1770多年的历史。在这1935平方公里的空间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万物宜生。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艰辛奋斗,创造出丰厚的物质文明。宜丰是当代中国的竹子之乡,猕猴桃之乡,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百强县,优质米生产基地县,稀有金属重点县。全县总面积1935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2。东西长71公里,南北宽51公里,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度在45米至1480米之间,全境状似一个东西向的“棱形”。全县常态地貌构成大致是“七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格局。该地区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气候四季分明,炎凉适宜,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全年平均气温为17.2,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800毫米,1998年降水量2370毫米,为建国以来最多的一年。平均无霜期260天,年总积温6255,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气候特色。年平均气温17.1,年降雨量1720.6毫米。 宜丰县地质构造形迹主要有皱褶构造、断裂构造及裂隙构造发育为其特征。由中元古界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组成基底构造,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