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县城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可研.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1440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38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县城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可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理县城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可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理县城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可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理县城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可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理县城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可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县城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可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县城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可研.docx(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阿坝州理县城镇生活收运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元国际投资咨询中心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二0一二年三月目录第一章 总 论61.1 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61.2 研究依据61.3 研究原则71.4 研究范围71.5 项目服务对象81.6 研究结果概要81.7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81.8 结论9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102.1 理县概况102.2乡镇概况10第三章 垃圾处理现状及建设必要性143.1 垃圾处理现状143.2 工程建设必要性14第四章 工程总体设计164.1 工程规模164.2 垃圾转运方案的选择184.3 垃圾转运站场址选择224.4 垃圾转运站路线建议24第五章 垃圾转运系统工艺设计255

2、.1 设计依据255.2 垃圾转运站设计255.3 收运车辆配置285.4 道路建设28第六章 公用工程设计306.1 建筑设计306.2 结构设计316.3 供水工程316.4 排水工程326.5 强电设计33第七章 项目管理、实施与定员357.1 项目管理357.2 项目建设工期安排和施工进度357.3 劳动定员36第八章 项目招标方案388.1 项目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388.2 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388.3 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39第九章 环境保护409.1 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409.2 污染物排放源41第十章 节能4610.1 概述4610.2 节能原则4610.

3、3 节能措施46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4711.1 概述4711.2 设计依据4711.3 安全卫生防范措施4811.4 劳动保护措施48第十二章 工程投资估算5012.1 工程概况5012.2 投资估算编制依据5012.3 编制方法5012.4 其它费用说明5112.5 总投资5112.6 资金筹措53第十三章 社会及生态效益分析5413.1 社会效益分析55 13.2 生态环境效益分析.55第一章 总 论11.1 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11.2 研究依据11.3 研究原则21.4 研究范围31.5 项目服务对象31.6 研究结果概要31.7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41.8 结论4第二章 项目区

4、概况62.1 理县概况62.2乡镇概况72.1 自然条件9第三章 垃圾处理现状及建设必要性113.1 垃圾处理现状113.2 工程建设必要性11第四章 工程总体设计144.1 工程规模144.2 垃圾转运方案的选择164.3 垃圾转运站场址选择204.4 垃圾转运站路线建议22第五章 垃圾转运系统工艺设计235.1 设计依据235.2 垃圾转运站设计235.3 收运车辆配置265.4 道路建设26第六章 公用工程设计286.1 建筑设计286.2 结构设计286.3 供水工程296.4 排水工程306.5 强电设计31第七章 项目管理、实施与定员337.1 项目管理337.2 项目建设工期安排

5、和施工进度337.3 劳动定员347.4 人员培训34第八章 项目招标方案368.1 项目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368.2 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368.3 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37第九章 环境保护389.1 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389.2 污染物排放源及治理措施39第十章 节能4410.1 概述4410.2 节能原则4410.3 节能措施44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4511.1 概述4511.2 设计依据4511.3 安全卫生防范措施4611.4 劳动保护措施46第十二章 工程投资估算4812.1 工程概况4812.2 投资估算编制依据4812.3 编制方法4812.4 其它

6、费用说明4912.5 总投资4912.6 资金筹措50第十三章 社会及生态效益分析5213.1 社会效益分析5213.2 生态环境效益分析53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5414.1 结论5414.2 建议54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1.1.1 项目名称阿坝州理县城镇生活收运系统建设项目1.1.2 项目承办单位理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中元国际投资咨询中心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1.2 研究依据 1.2.1基础资料 (1)理县县城总规用地布局局部调整及控制性详细规划 (2)薛城镇规划简介 (3)理县甘堡乡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4)理县古尓沟镇总体规划

7、说明书(5)理县米亚罗镇规划(6)理县朴头乡灾后重建总体规划(7)理县通化乡灾后重建总体规划(8)四川省阿坝工业园区下孟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2.2主要标准与规范 (1)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 (2)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 (3)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 (4)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1092006) (5)城市环境卫生专用设备(CJ/T181999) (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CB1455493) (7)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9)

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3 研究原则1、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作为城区环境卫生治理和环境保护项目,应在理县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使工程建设与城市的发展相协调,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合理选择转运站的站址和处理工艺,逐步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以发挥本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遵循我国城市城区垃圾收集技术政策和环保政策,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规范,确保对城市生活垃圾实行卫生处置,防治二次污染产生。 3、从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近期为主,因地制宜,选

9、择合理的技术路线,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及工程实施计划。 4、结合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和今后的发展,在设计中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上成熟的设备,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安全可靠,使站区环境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5、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力求场区布置合理,环境优美,建筑美观,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做到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良好统一。 6、妥善解决垃圾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渗沥液,填埋气体、恶臭和蚊蝇等,避免产生二次污染,确保环境质量不受破坏。 7、优化设计,降低工程投资,确保施工及运行安全。 1.4 研究范围 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本报告在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

10、行了实地查勘,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垃圾转运站站址、收集运输方案确定、工艺设计、环境保护、公用工程配套设施、投资估算及实施计划、财务及经济分析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重点研究和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内容及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为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了可靠和准确的论证。 1.5 项目服务对象 本工程服务的对象包括理县县城和理县管辖的十二12个乡镇。分别为:理县县城、米亚罗镇、古尔沟镇、薛城镇、夹壁乡、朴头乡、甘堡乡、蒲溪乡、上孟乡、下孟乡、木卡乡、通化乡、桃坪乡。 1.6 研究结果概要1.6.1 设计内容与规模本项目工程为理县县城和12十二个乡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工程,工程以收集和转运各乡镇生

11、活垃圾、保护环境为主要目的。处理的对象为:各乡镇生活垃圾,不包括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医疗垃圾,并严禁混入任何有害、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固体废弃物。 根据本工程的服务对象,采用各乡镇人口预测及垃圾产生量预测数据,并考虑乡镇建成区周边的村落,确定建设8个垃圾转运站。 1.6.2 环境保护本项目在建设运行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可能产生的污染因素均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1.6.3 人员编制工作天数为365 天/年,一班工作制,人员编制18人。 1.6.4 建设进度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为加快建设进度,缩短建设工期,各阶段工作应尽量提前进行,允许有一定程度交叉。1.6.5 工程投资 项目

12、总投资1771万元,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补助。 1.7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据备注I技术数据1处理垃圾851.1县城吨/日151.2乡镇吨/日10II经济数据1总投资万元1771其中:建设期利息万元02资金筹措万元1771其中:自有资金万元?1.8 结论 本工程采用小型压缩式转运站对理县县城和理县管辖的十二个乡镇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收集运输,总投资1771万元。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和四川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通过改善乡镇的环境卫生,可有效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同时也减轻垃圾对河流水系的污染,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建议:1、尽快完善转运

13、站的工程地质的详勘工作,以便开展下一步工作; 2、组织有关部门对各乡镇的生活垃圾成份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包括不同季节,不同地带的调查分析),为设计阶段最终确定垃圾综合利用方案提供依据; 3、城市垃圾清运系统尽快将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装运输,以便于运送至填埋场填埋处置时可为填埋场提供覆盖土源; 4、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是社会公益事业,其运行初期管理需要政府部门的权利支持;同时,依据国家有关政策,适时制定垃圾收费制度,是垃圾转运填埋的运作逐步走上自我维持、良性发展的循环。 5、着手制定垃圾分类收集的产业政策,为垃圾的源头减量和综合利用打下创造条件。 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2.1 理县概况理县位于四川省

14、西部,青藏高原东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缘。国道317线沿杂谷脑河贯穿全境,东北与茂县、黑水接壤,西南与小金相连,东南与汶川相通,西北与马尔康、红原毗邻。全县总幅员面积为4313.42平方公里,距离省会成都202公里,距州府马尔康193公里。全县总幅员面积为4318平方公里,距离省会成都200公里,距州府马尔康190公里,2011年年末人口总数4576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48。县内居民结构以藏、羌、汉为主,其中:藏族23895人,占总人口的52.2%;羌族15152人,占总人口的33.1%;汉族6451人,占总人口的14.1%;其它民族263人,占总人口的0.6%。农业人口3.50万人,

15、耕地面积3.7万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400元。截止2011年年底,全县累计实现地方生产总值39.4亿元,年均增长18%。2011年,全县预计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2.64亿元,同比增长2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8亿元,同比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8.25亿元,同比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3.01亿元,同比增长25.3%。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11.959.628.5调整到2011年的10.965.323.8,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城乡群众收入大幅提高,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5%,累计增加2153元,达到42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16、配收入年均增长18.8%,累计增加9845元,达到17100元。先后荣获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和“三农”工作先进县等多项殊荣。2.2乡镇概况1、甘堡乡 甘堡乡位于成阿公路193公里处,距县城8公里,国道317线纵贯全境,是内地进入嘉绒藏区的第一站。全乡幅员面积101.1平方公里,耕地3958亩,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1.8,降雨量513.4毫米。全乡辖6个行政村,18个村民小组,26个自然寨,聚居住着藏、羌、汉民族3509人。2、米亚罗镇 米亚罗镇位于四川阿坝州,岷江支流“杂谷脑”河谷地带,鹧鸪山南部,距理县县城西北61公里,幅员面积67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735米,年均气温6.2

17、摄湿度,全镇辖7个行政村,14个村民小组,一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1868人,米亚罗镇地处高丰山,属丰农丰牧区,主要种植大白菜,莲花白,莴笋等经济作物,自然资源丰富。3、古尓沟镇 古尓沟镇位于理县县城西部杂谷脑河上游,镇域东与杂谷脑镇相邻,西界夹壁乡,南连朴头乡,北靠上孟乡。全镇幅员面积512.89平方公里(其中,林地6910.8公顷,草场11100公顷,可用草场8400公顷),下辖1个镇,6个行政村,13个村民小组,无街道居委会。2007年底全镇人口2362人,其中户籍人口2073人(非农人口145人),寄住人口近400人(半年);流动人口约900人;常年外出经商人员88人。耕地面积2242亩

18、,人平耕地面积1.03亩。4、朴头乡 朴头乡位于理县西南部,东临县城驻地杂谷脑镇,西接小金县达维乡,南毗邻汶川县映秀镇,北靠古尔沟镇,全乡总人口4035人,其中农业人口3561人,849户,非农业人口474人。5、通化乡 通化乡位于理县县城东北38公里处,东连桃坪乡,南与汶川县绵池镇交界,西与通化和薛城两乡相连,北与茂县毗邻,成阿公路顺杂谷脑河纵穿全境,距省会成都167KM。2007年末,通化乡有7个行政村,20个村民小组,全乡总人口为3209人。其中农村人口为2985人,集镇人口182户,约546人(包含通勤人口)。6、下孟乡下孟乡位于川西高原,阿坝州理县东部的孟屯河边,由回龙桥河坝(以下简

19、称东区)和三家河坝(以下简称西区)组成,东、西区在东西方向由一条长约2.6公里的碎石公路连接,全长约4公里,南北宽约0.3公里,沿孟屯河呈带状分布。该工业集中距317国道15公里,距理县县城40公里,距成都188公里,09年全乡人口规划达10000人。7、薛城镇 薛城镇是县域东部的中心城镇。2005年底城镇聚集人口1257人,其中城镇居民392人。城镇建成区面积11.45公顷,人均城镇建设用地91.09平方米。城镇行政服务单位配置齐全,缺乏完善的城镇基础设施。镇内饮用水是未经处理的自来水;雨污混流并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附近水体;使用电力和柴草取暖、做饭;无垃圾处理设施。城镇旅游接待设施不完善,旅游

20、项目缺乏统一开发。8、桃坪乡桃坪乡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县治东部约40km处,东南邻县,西北接本县通化乡。乡治地处东经10326,北纬3133,海拔1500m,年均气温13oC,无霜期225天,年降雨量386.7mm左右。全乡面积95.8k,以乡驻地桃坪得名。全乡辖5个村,1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54户,总人口2,860人,其中羌族占总人口的99%,是羌族聚居乡。9、木卡乡木卡乡位于县沼东北25公里处,东连通化乡,西南接蒲溪乡,西北靠薛城镇。乡沿地处东径10320,北纬3134,海拔1600米,年平均气温12.17,降雨量460.5mm,无霜期221天,全乡幅员面积43.1平方公里,是羌民

21、族聚居乡,2004年全乡辖4个行政村,1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13户,总人口1720人,现有耕地面积1595亩,全年农村总收入404万元,人平纯收入1296元。10、蒲溪乡蒲溪乡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东部,沿成阿公路下行15km,向南进沟4.5km为乡政府所在地,海拨1,900 m,位于北纬31o29,全乡幅员面积118.5km2,乡辖5个村,13个村民小组,有388户1,882人,是纯羌族聚居区。 11、夹壁乡夹壁乡,位于川西高原东南缘,地处理县县城西北部,杂谷脑河上游,国道317线两侧,距县城56公里,东南与古尔沟镇相邻,北与米亚罗相连,西以红桥山脊与小金县两河乡为界。在幅员面积为31

22、8km2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共有12个自然村。 12、上孟乡上孟乡,地处中国阿坝州理县,是孟屯河谷发源地,属嘉绒藏族聚居地,该区年平均日照1672小时,平均气温10摄氏度,面积715平方公里,人口6000余人。2.1 自然条件 2.1.1气象理县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缘,地处北纬305443311212,东经10232461033030。候属山地型立体气候,春夏承降水量多,冬季无霜期短,五、六、九、十月为雨季,七、八月为伏旱季节。气候属山地型立体气候,春夏季降水量多,冬季无霜期短,年降雨量在650毫米1000毫米之间,河谷地带年均气温6.911 2.1.2 地质结构

23、地质结构属龙门山断裂带中断,地形呈蜿蜒起伏的立体单元,地表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类型为低中山-中山-高山-极高山,是典型的中高山峡谷区。境内群山连绵,峰峦重叠,海拔1,4225,922m,平均海拔2700米,高差悬殊,沟谷纵横。2.2.3 水文条件理县沟壑纵横,水资源丰富,河流落差大,水电可开发量达104万余千瓦。杂谷脑河(史称沱水)由西北流向东南,横贯全境,至汶川县注入岷江,水流湍急,切割强烈,县境流长146km。2.2.4 抗震烈度根据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理县基本地震烈度为VII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5g。2.2.5 地形地貌理县地形呈蜿

24、蜒起伏的立体单元,地表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类型为低中山-中山-高山-极高山,是典型的中高山峡谷区。境内群山连绵,峰峦重叠,海拔1,4225,922m,高差悬殊,沟谷纵横。第三章 垃圾处理现状及建设必要性3.1 垃圾处理现状理县西区垃圾处理场于2003年开工建设,2006年正式投入使用,垃圾处理方式为无害化填埋。由于乡镇的人口较少,每个乡镇自建垃圾卫生镇埋场在经济上不可行,所以目前大多数地区并没有乡镇垃圾卫生镇埋场。同时乡镇相对于县城较为分散,垃圾收运设备并不完善,没有或者只有少量的垃圾收运设备,大多数靠农用三轮车清运,收运设备简单,运输距离也很短,采取就近填埋方式。所以目前对于乡镇的生活垃圾

25、处置方式仍处于简单掩埋阶段,没有达到国家规范要求的卫生镇埋。 3.2 工程建设必要性 3.2.1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农村基础设施方面,指出必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加快乡镇基础设施建设。要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条件。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从国情上,要求乡镇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加强自身的环境卫生的建设。未来几年,将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时期,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根据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四

26、川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大主要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围绕村容整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形成农村新面貌。从省情上讲,也要求乡镇要加强农村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理县新建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将投入运营,对理县各临近乡镇来说提供了一个治理本镇环境卫生的契机。通过改善本镇的垃圾转运系统,将理县内的垃圾转运至卫生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这种方式也变得可行。3.2.2 加快理县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建设的需要理县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以旅游经济为主导地位,特色农业为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区域资源优势为依托,以产业结构的非农业化推动地域结构的城市化和现代化,从城镇体系的现状出发,优化城镇体系空

27、间格局和等级、规模、职能结构,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加快经济战略性调整步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县城经济的全面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增长,垃圾的产出量也是增长的态势。然而理县目前垃圾的收集方式十分欠妥,由与缺乏垃圾转运站,使得垃圾处理场利用率低,垃圾并未进行分类收集,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混合后直接进入垃圾处理场倾倒,而很多乡镇更选择就近掩埋垃圾。随着城市垃圾量的与日俱增,垃圾不能够有效处理,对城市环境和形象造成不良影响,与城市建设的步伐不协调,严重阻碍了经济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要改善基础设施的

28、现状,强化和提高城市的服务功能,消除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改善投资环境,加快理县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才能把理县建成一个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外向型城市。建设工艺先进、技术成熟、可靠的垃圾转运站是十分必要的。3.2.3 治理城市环境、保护人民健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持续发展,理县环境治理却未得到同步发展,特别是城市垃圾量的与日俱增,未经处理的垃圾乱堆、乱放,卫生条件较差,不但对城区大气环境、地表水、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而且由于目前垃圾处理场只有一个,距离一些乡镇较远,因此这些乡镇选择就近掩埋垃圾,这种简易的处理方式,没有达到环境卫生标准,可能

29、导致水、土地、土壤等污染,而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及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实施本项目,是治理城市环境、保护人民健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实施理县城镇生活收运系统建设项目,建设垃圾转运站,使县城和各乡镇的垃圾都能集中运往填埋场处理,使城市垃圾实现一次性无害化处理,杜绝城市垃圾无序堆放造成城市周边生态环境恶化。综合上述,本工程的建设是符合国家和四川省对乡镇政策要求,同时本工程的建设很好的依托了城市已经建成的卫生填埋场,工程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第四章 工程总体设计4.1 工程规模转运站的设计规模的确定应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服务区域内,以转运站设计接受垃圾量为基础,并综合城市区域特征

30、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变化因素来定。垃圾转运站设计规模计算方法: Q nq/1000 式中:Q转运站的日转运量,t/d; n服务区域的人籹; q服务区域居民垃圾人均日产量kg/cap.d; 垃圾产量变化系数,可采用1.31.5,本工程取1.3。本工程的服务对象为理县及12个乡镇。人口预测采用县城及各乡镇城镇发展规划的人口预测的数值。4.1.1 垃圾产生量预测 按照理县城镇发展规划,到2020年理县县城人口达到1.2万人,到2020年各乡镇人口都不到4000人。目前人均日产生活垃圾量1公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产生活垃圾量将会增多,到2020年预计人均日产生活垃圾量达到1.3公斤。到202

31、0年预计理县县城日产生活垃圾量不到15吨。各乡镇日产生活垃圾量不超过5吨。4.1.2 建设规模 根据城镇发展的需要和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垃圾中转站的规模为小型的V类转运站。考虑到有的中转站需满足2个乡镇的垃圾收集,因此建设的乡镇垃圾中站为10吨/日。该项目在理县县城建设1个15吨/日的生活垃圾中转站,在米亚罗、古尔沟、薛城、下孟乡、桃坪乡、朴头乡、甘堡乡建设7个10吨/日的生活垃圾中转站。结合目前的环卫工人工作强度大的实际情况,为提高环卫工人的工作效率和改善工作环境,以及减轻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本工程考虑取消人力收集垃圾的方式进行垃圾收集;本工程拟购置垃圾收集车以代替人力三轮车,同时增加垃圾运

32、输车来加强收集转运能力,满足乡镇周边村落的垃圾收集。 4.1.3 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征地1.8亩,每转运站各征地150平方米。建设八8座垃圾中转站,新购置小型垃圾转运车(载重2t)14台,压缩式运输车4台,ZLJ5162ZLJE3垃圾转运车(载重8吨)2台,建设主干道到中转站的道路6.5公里,中转站到填埋场的道路43.5公里,以及配套设施建设。由于填埋场之前没有配备压路机、挖掘机、装载机,因此在这次建设中将给予购置。表? 主要设备一览表垃圾站设备数量备注垂直式垃圾压缩机压缩系统8套压实力100t垃圾箱总成8套污水收集排放系统8套喷雾冲洗除臭系统8套防箱体堕落装置8套液压锁紧、打开液压

33、系统8套22KW,21MPa电气控制和操纵系统8套地坑冲洗系统8套空气除臭系统8套SLJ130上料机8套一台压缩机配一台上料机一台压缩机配一台上料机SLJ130上料机ZLJ5162ZLJE3垃圾转运车(8吨)2台小型垃圾转运车14台压缩式垃圾车4台压路机1台填埋场装载机1台填埋场挖掘机1台填埋场4.2 垃圾转运方案的选择4.2.1 垃圾转运站工艺方式概述1、集装箱压缩式垃圾转运方式即各种不同类型的垃圾收集车辆到达转运站内,将垃圾卸倒垃圾地坑里,地坑内装的推板均匀的将垃圾推到垃圾压缩机内,通过压缩机边压边进入垃圾处理场去,本身集装箱半挂车带有液村推板装置;由牵引车提供动力源,将垃圾自行卸于处理场

34、。 2、预压块装箱式转运方式即各种不同类型垃圾收集车辆到达转运站内,将垃圾卸到垃圾地抗里,地坑内装有推板或钢板带式输送机,将垃圾均匀地推到或输送到垃圾压缩机内,被压成一大整块后,再被整块推进集装箱内,最后由牵引车将集装箱拉到垃圾处理场去。 3、预压打包式转运方式垃圾在转运站被压实打包,以铁丝捆扎码垛,最后由转运车运往处理场。这种形式转运站要求垃圾含水量低,只能处理袋装垃圾。4、传送带式转运方式即各种不同类型的垃圾车进站后,在抗道型地坑边将垃圾卸于坑底传送带上,垃圾被传送带送至垃圾转运车集装箱内,最后运至处理场,这种形式的最大不足是运行费用高,故障率高,而且垃圾露天存放,环境污染和蚊蝇,臭气问题

35、较严重。 5、开顶直接装载式转运方式该种形式是直接在集装箱上开顶,垃圾收集车直接在顶上卸料,在一些中,小型转运站有时应用;其主要缺点是垃圾几乎没有压实,运输效益低,不能容许数辆收集车同时卸料,而且装载过程不密封,环境污染和蚊蝇,臭气问题较为严重。 6、抓斗直接式转运方式收集车从三层向二层倾倒下垃圾,由推土机推至转向抓斗附近,再由转向抓斗抓起装入转运车集装箱内。该种形式的最大不足在于二层空间环境极为恶劣,效率也较低。7、机碎式垃圾转运方式 垃圾送到转运站内,经过机械将垃圾搅碎,后运去处理场,这样的转运站投资昂贵,处理垃圾较慢,除特殊的要求外,目前较少地方采用。 从上面介绍的七种垃圾转运方式来看,

36、前两种为压缩转运,采用高效、迅捷的垃圾处理设备是必然的选择,为提高垃圾转运的净载率,现代化的垃圾中转站均采用将垃圾压缩后转运的方式。同时也节省了垃圾转运的运行费用,以及缓解城市的交通拥挤状况,压缩垃圾封闭式大容量转运的运行费用,以及缓解城市的交通拥挤状况,压缩垃圾封闭式大容量转运方式也是国外应用较多的一种形式,代表着垃圾转运的方向。采用大容量集装箱转运是最为适宜的。目前,国内也正越来越多地采用这种形式。例如:厦门后坑,北京五路居,北京大屯,青岛太原路,天津潘楼,沈阳老虎冲,长沙等地的转运站均采用压缩转运的形式。通过考察分析,并结合本工程对象属于乡镇这一的特点,本工程推荐理县县城及各乡镇生活垃圾

37、转运站也采用垃圾压缩后转运方式。 4.2.2 垃圾转运站压缩工艺方式目前,国内新建的垃圾转运站的垃圾压缩工艺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垂直填压式和水平压装式。 1、垂直填压式 垂直镇压式垃圾压缩工艺采用垃圾镇压装置与垃圾集装箱垂直竖立布置形式,在进行垃圾镇压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垃圾收运车辆到达转运站后,将垃圾直接倒入垂直放置的垃圾集装箱顶部,待集装箱内垃圾到了一定高度后,由放置在集装箱上的液压填压装置对垃圾进行压襱,直至垃圾装满垃圾集装箱后,再由链式专用转运车将垃圾集装箱放倒在车辆底盘上,运至垃圾处理场卸空后送回(详见图一)。 图 4.2-1 垂直填压式2、水平压装式 水平压装式垃圾压缩工艺采用垃圾压缩

38、装置与垃圾压缩集装箱水平卧式布置形式,在进行垃圾压缩过程中,由液压系统将两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同类型的垃圾收运车辆到达转运站后,将垃圾卸入垃圾料斗里,料斗装有液压倾翻装置将垃圾翻人垃圾压缩机的压缩仓内,然后由压缩装置将垃圾直接压入垃圾压缩集装箱内。装满后,垃圾压缩装置与垃圾压缩集装箱分离,由专用拉臂车将满载的垃圾压缩集装箱专用拉臂车本身有液压动力源,可独自完成集装箱的卸载和垃圾的卸空作业(详见图二)。 根据上述两种方案比选,本工程转运系统均采用水平压装式垃圾压缩装置。 4.2.3 垃圾转运方案的选择确定1、垃圾转运选择原则生活垃圾的收集与运输是连接发生源和处理处置设置设施的重要环节,在生活垃

39、圾管理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垃圾从产生的处置的全过程管理中,收集和运输的费用往往占总费用的一半以上。因此如何改进生活垃圾的收运系统对于减少垃圾在收运过程中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降低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成本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垃圾转运方案应以近期为主,兼顾中远期。 2、垃圾转运方案的确定结合理县及各乡镇的实际情况,本工程在理县及各乡镇设置小型压缩式转运站来收集处理各乡镇的生活垃圾。小型压缩式转运站基本特点如下: (1)转运站采用小型压缩式转运站,日转运量为50吨,其标准配置为2辆运输车,配置3个压缩转运箱。能有效提高转运效率,保证垃圾填装的连续性。(2)转运站设备集机、电、液一体化,用液压举升机构

40、升降箱体,用专用底盘导向定位装置快捷定位底盘,用锁销锁紧系统,使箱体与底盘能迅速分与结合。同时还设有动力快速转换装置,如有停电,就可利用底盘发动机提供系统动力源,保证垃圾不被滞留于转运站。 (3)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相比于非压缩转动方式,具有转运效率高,转运量大,无亏载。经济效益显著。 (4)理县县城及各乡镇转运站的数量确定 根据54.1章节分析与结论,本工程新增垃圾转运站的数量如下表: 序号建设地点转运站规模转运站数量1县城15(t/d)12桃坪乡10(t/d)13米亚罗镇10(t/d)14古尔沟镇10(t/d)15薛城镇10(t/d)16下孟乡10(t/d)17甘堡乡10(t/d)18朴头乡

41、10(t/d)14.3 垃圾转运站场址选择4.3.1 场址选择原则根据生活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CJJ27-2006)、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等相关标准,城市生活垃圾转动站场地选择需满足下列条件: 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的要求; 2.综合考虑服务区域、转运能力、运输距离、污染控制、配套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3.选址应满足供水、供电、污水排放的要求。 转运站不应设在下列地区: 1.立交桥或平交路口帝 2.大型商场、影剧院出入口等繁华地段。若必须选址于此类地段时,应对转运站出通道的结构与形式进行优化或完

42、善。 3.邻近学校、餐饮店等群众日常生活聚焦场所。 根据选址原则和各项目乡镇总体规划及其相关标准,结合城市环卫设施现状,转运站选址分别如下:4.3.2 县城及乡镇垃圾转运站选址1、县城在选址原则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并结合垃圾收集方式选在县城的污水处理厂附近,邻近317国道,交通方便。2、米亚罗镇在选址原则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在场镇下方,污水处理厂的附近,交通方便。3、甘堡乡在选址原则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在场镇附近3里路处,邻近卫生填埋场,且交通方便。4、下孟乡在选址原则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在工业园区,5、薛城镇在选址原则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在317国道边

43、上,薛城的垃圾通过桥运输到中转站6、朴头乡在选址原则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选择在317国道边上,邻近场镇。7、桃坪乡在选址原则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在通化乡与桃坪乡交界处,原老加油站附近。8、古尔沟镇在选址原则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在场镇下方污水处理厂旁。4.4 垃圾转运站路线建议由于已建成的理县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位于理县城东部。运输路线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收运系统的运输成本,且由于运输车车底不密闭,运输过程中难免有垃圾渗沥液沿途滴洒,从而污染地面,散发臭味,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运输线的合理安排将很大程序的减少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 本工程建议合理安排运输

44、时间,错开车辆进入理县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进场时间,减少填埋道路及周围区域的交通流量。其次,交通拥挤地区、垃圾产量大的地区也应尽可能的安排在一天的清晨收集运输,避开拥堵。 同时,建议对运输路线进一步论证,遇到集中居民点,尽量绕道而行。 第五章 垃圾转运系统工艺设计5.1 设计依据1.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 2.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GJJ272005) 3.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 4.工业建筑防腐馈设计规范(GB5004695) 5.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1092006) 6.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GJJ272005) 5.

45、2 垃圾转运站设计5.2.1 转运站配置及规模本工程每座转运站日垃圾产生量不超过15吨,因此,推荐转运站的规模为15吨/天,推荐八座转运站配备运输车2车,每个转运站集装配置箱1箱。据调查,各镇生活垃圾主要由厨余、果皮、渣石、废塑料、废玻璃、废纸张、废金属、竹木等成分组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同,生活垃圾中天然有纲成分将减少,废塑料、废玻璃、废纸张、废金属等包装材料的含量将有所增加,使其规程密度降低,本工程取垃圾堆积密度为0.3t/m3,要求压缩机达到的垃圾压实密度不小于0.64 t/m3,则压缩系数不小于2.1,据此,在选用集装箱装载垃圾量为8t时,集装箱箱体体积应为12.5m3。转运站转运量与转运次数相关,能免满足各乡镇垃圾转运的要求。 转运站基本配置如下表5-1:表5-1 压缩垃圾转运站基本配置表 垃圾站设备数量备注垃圾压缩机8套垃圾箱8套12.5m3 液压系统8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