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性关节炎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71731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1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布氏杆菌性关节炎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布氏杆菌性关节炎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布氏杆菌性关节炎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布氏杆菌性关节炎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布氏杆菌性关节炎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布氏杆菌性关节炎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布氏杆菌性关节炎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布氏杆菌性关节炎,1,.,布氏杆菌性关节炎1.,英文名称,brucellar arthritis,2,.,英文名称brucellar arthritis2.,别名,布鲁氏杆菌性关节炎,3,.,别名布鲁氏杆菌性关节炎3.,类别,风湿科/关节滑膜炎及其周围组织病/感染性关节炎,4,.,类别风湿科/关节滑膜炎及其周围组织病/感染性关节炎4.,ICD号,M01.3*,5,.,ICD号M01.3*5.,概述,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是布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传染病。布氏杆菌性关节炎(brucellar arthritis)是布氏杆菌病的一部分。布氏杆菌为小的革兰阳性菌,通过动物传染给人。国内

2、以牛、羊为主要传染源。病菌存在于病畜的组织、尿、乳液、胎儿等。布氏杆菌病可以是急性、自限性疾病,关节痛延续数天,关节炎持续数周后消退,无后遗症。也可是慢性、感染性疾病。需要用抗生素治疗。,6,.,概述6.,流行病学,布氏杆菌为小的革兰阳性菌,通过动物传染给人。国内以牛、羊为主要传染源。病菌存在于病畜的组织、尿、乳液、胎儿等。主要通过口进入体内,亦可由损伤的皮肤或呼吸道侵入机体。多见于牧区农民、肉类包装者或其他接触肉类的工人、兽医等,也可见于实验工作者。在许多落后地区是患者食用了未用巴斯德消毒的牛奶和奶酪所致。男性多于女性男女发病率的比例为21。多见于2040岁。急性布氏杆菌病患者中10%20%

3、并发关节炎。,7,.,流行病学7.,流行病学,亚急性或慢性感染病例中,特别是感染超过6个月者,50%65%的患者有关节炎。,8,.,流行病学亚急性或慢性感染病例中,特别是感染超过6个月者,50,病因,布氏杆菌病性关节炎是布氏杆菌感染所引起。布氏杆菌经消化道入体内后多数被消化,少数在淋巴、骨髓及脾内繁殖。布氏杆菌为微小的多形球状杆菌,革兰染色阴性。分为羊、牛、猪、鼠、绵羊、犬6个生物种,我国以羊为主。通过羊、牛、猪、犬传染源,传染给人。病原菌主要存在于病畜的组织、尿、乳汁、胎儿等处。多数通过口进入人体内,亦可由损伤的皮肤、呼吸道黏膜等侵入机体。食用未经巴斯德消毒方法消毒的牛奶和奶酪,很容易感染布

4、氏杆菌。,9,.,病因9.,病因,接触畜、畜肉的工人、兽医等,为易感人群。,10,.,病因接触畜、畜肉的工人、兽医等,为易感人群。10.,发病机制,1.布氏杆菌经由黏膜和皮肤损伤处进入机体,由淋巴管到达淋巴结,条件允许时,布氏杆菌开始增殖并突破淋巴结防护进入血液,出现菌血症、毒血症,细菌及内毒素。从感染病灶进入血流后即出现急性症状。因多次进入血流引起症状反复发作和过敏反应,并可在脏器内广泛形成病理改变。病人体温升高。杆菌由血循环,进入网状内皮系统,如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并在这些脏器内形成病灶。致病菌同样也进入关节腔内并在关节腔内形成病灶。,11,.,发病机制11.,发病机制,病灶处发生充血

5、、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及形成肉芽肿。病灶处的巨噬细胞吞噬布氏杆菌,杆菌可在细胞内增殖,一定时间后,再次释放入血液,又形成菌血症和毒血症,病人就会再次发热。细菌反复释放入血液,产生临床上的波状热。晚期病灶萎缩、硬化。 2.病理 基本病理变化在网状内皮系统,如肝、骨髓、淋巴结等处。急性期充血、水肿、细胞浸润。亚急性及慢性期弥漫性增生、肉芽肿形成。晚期病灶萎缩、硬化。在关节中也出现同样病理过程。,12,.,发病机制病灶处发生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及形成肉芽肿。病灶,临床表现,布氏杆菌病可以是急性、自限性疾病,关节痛延续数天,关节炎持续数周后消退,无后遗症。也可是慢性、感染性疾病。需要用抗生素治疗。慢

6、性或复发性的布氏杆菌病常由马尔他布鲁菌引起。 感染常见于单关节或不对称的少数周围关节。膝、髋、肩为好发部位,其次为骶髂、腕、踝、肘关节,还可侵犯脊柱。骶髂关节常见于单侧。某些患者既有周围关节炎又有脊柱关节病。患者感到背部及肢体疼痛,有热病症状。,13,.,临床表现13.,临床表现,关节炎发病前数周患者有头痛、乏力、出汗等全身症状。累及的关节表现为肿胀、疼痛、发热及红斑,关节内有渗出。热型为波浪热,有时为弛张热或间歇热。,14,.,临床表现关节炎发病前数周患者有头痛、乏力、出汗等全身症状。累,并发症,可并发或形成菌血症和毒血症。,15,.,并发症15.,实验室检查,布氏杆菌需要复杂的生长条件,因

7、此滑膜液培养的阳性率仅50%65%。滑膜液中白细胞总数为10109/L50109/L,单核细胞更多见。血清学试验中最常用的是凝集试验。较新技术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可能更精确。补体结合试验及2巯基乙醇试验常用来诊断慢性布氏杆菌病。急性布氏杆菌病患者的血培养一般是阳性。慢性病例的血培养阳性率却小于10%,而骨髓培养的阳性率较高。,16,.,实验室检查16.,其他辅助检查,X线检查常见肩、骶髂关节和脊柱有所改变。肩峰、喙突等肌腱韧带附着处的骨骼呈局限性表浅的小囊性骨质破坏和边缘硬化。肌腱、滑囊处出现钙化。关节腔正常,无死

8、骨及窦道。骶髂关节的骨质结构紊乱,关节间隙狭窄或模糊不清,关节面呈不规则硬化,邻近的骨质疏松,小范围破坏,彼此融合,破坏区周围硬化。腰椎受侵犯时,可见韧带钙化或骨化、椎间软骨炎。病变局限于12个椎间盘。椎间隙变窄,相邻椎体上、下缘骨质破坏,明显骨质增生,小关节炎,关节间隙不规则,关节腔狭窄等。,17,.,其他辅助检查17.,诊断,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分析 1.病原接触史 在疫区,与病畜有接触史。或饮用过未经巴帮德消毒方法消毒的乳品。 2.病史 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布氏杆菌感染病史。 3.培养 急性布氏杆菌病血培养阳性率很高。慢性感染的患者血培养的阳性率只有10%。骨髓培养阳性率高。关节液培

9、养阳性率50%65%。 4.实验室检查 关节液的白细胞总数常在1010950109/L之间,分类以单核细胞多见。补体结合试验及2-巯基乙醇试验常用于诊断慢性布氏杆菌病。,18,.,诊断18.,诊断,血清学试验最常用的是凝集试验。 5.X线检查 肩关节: 肱骨大结节、肩峰、喙突等肌腱韧带附着处,骨骼呈局限性表浅的小囊性骨质破坏和囊壁硬化。肌腱、滑囊处出现钙化。关节间隙正常。骶髂关节: 关节间隙狭窄或模糊不清,关节面不规则硬化,邻近骨质疏松,小范围骨破坏,彼此融合,破坏区周围硬化。腰椎: 韧带钙化或骨化或表现为椎间软骨炎,即病变局限于12个椎间盘,椎间隙变窄,相邻椎体上下缘骨质破坏,明显骨质增生。

10、,19,.,诊断血清学试验最常用的是凝集试验。19.,诊断,或出现小关节炎性改变,表现为关节间隙不规则和关节腔狭窄。,20,.,诊断或出现小关节炎性改变,表现为关节间隙不规则和关节腔狭窄。,鉴别诊断,布氏杆菌病性关节炎与沙门菌及耶尔森菌等引起的关节炎很相似。要注意鉴别。,21,.,鉴别诊断21.,治疗,1.注意休息、关节制动,加强营养,补充液体、维生素B1、B6以及大剂量维生素C。 2.抗生素治疗 四环素族疗效好,如多西环素(强力霉素)0.1g,2次/d,服用1个月。利福平和头孢三代抗生素疗效也较好。有人提倡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合并使用。如庆大霉霉素、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链霉素。脊柱患病者

11、疗程应延长。慢性者和对抗生素有抵抗力的布氏杆菌关节炎,需联合应用左旋咪唑(左旋四咪唑),增强免疫功能。,22,.,治疗22.,预后,布氏杆菌病可以是急性、自限性疾病,关节痛延续数天,关节炎持续数周后消退,无后遗症。也可是慢性、感染性疾病。需要用抗生素治疗。预后良好。,23,.,预后23.,预防,1.消除和减少或避免发病因素,改善生活环境空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感染,注意饮食卫生,合理膳食调配。 2.注意锻炼身体,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不要过度疲劳、过度消耗,戒烟戒酒。 3.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持治疗。 4.食用牛奶和奶酪用巴斯德消毒方法消毒,接触畜、畜肉的工人、兽医等,为易感人群,做好劳动保护。,24,.,预防24.,谢谢大家!,by 大头医生,25,.,谢谢大家!by 大头医生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