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智能化施工组织设计.docx(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工程概况2、施工部署及组织管理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4.与其他施工作业的合理安排5.劳动力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6.质量保证措施7.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8.施工场地治安保卫管理计划9.冬雨季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施工措施10. 参与本工程项目经理及主要技术人员资格一览表、制造商授权书、售后服务承诺书一、工程概况1、总体概况1.1、工程名称1.2、工程地点:1.3、交通条件项目区对外交通条件便利,对内交通方便。1.4、施工内容:视频监控系统、对讲系统、一卡通系统、周界报警系统、电梯轿厢、五方对讲系统、能源采集系统、总坪管网系统、背景音乐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室内布线等系统设备的供货安装工程。2、编
2、制依据2.1、相关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12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200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94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T50396-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T50395-2007山东省住宅建筑通信配套光纤入户工程技术规范 2.2、弱电深化设计施工图2.3、线缆、箱柜的施工技术要求规范2.4、各子系统的设计技术参数(指标) 二、施工部署及组织管理1、工程总体布置1.1本工程的施工指导方针本工程作为本公司的重点工程,公司将以顾客的需求为关注焦点,利
3、用本公司的优势和修建过类似工程的丰富经验,以质量为中心,强化管理,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创名牌精品工程、用户满意工程,使质量体系得以有效运行。本工程指导方针是:狠抓质量、工期、安全以及文明施工的目标管理。对工程所用的材料、构配件、机械设备进行优化配置。对项目管理人员采取优化组合。强化工程质量的过程控制和监督管理。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合理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和业主投资。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直至维修服务全过程按ISO9000质量体系运行。1.2施工组织安排进场后积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在施工过程中,积极协调和解决各专业在交叉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为施工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2、施工技术准备2.1本
4、工程开工前将组织好图纸会审,尽量将变动设计的资料及早落实解决,以利加工订货和组织施工。2.2根据本工程材料品种和规格较多的特点,及时提出加工订货数量,指派专人落实货源和供货日期。2.3随施工进度做好分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项施工方案,并在施工前做好审批、贯彻和交底工作。2.4检查核对各专业设备安装图纸有无矛盾,并考虑好施工时交叉衔接的方法,通过熟悉图纸明确场外制备工程项目,确定与单位施工有关的准备工作。3、施工准备3.1按施工平面图做好现场临设。3.2按平面图位置布置好材料、设备。4、施工项目做好与业主的配合措施4.1业主在工程上起主导作用,为业主服务是本公司永远追求的目标。本公司将在整个工程
5、施工过程中,全面了解业主的需求,掌握为业主服务的内容,达到为业主服务的交往果和目的,最终实现工程项目的综合目标。4.2有构成工程实体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器具,均主动向业主提交产品合格证或质保书。4.3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施工方案、月进度计划等文件及时提交给业主方,以便业主方及时进行审查。4.4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经业主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工程质量管理。4.5积极邀请业主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检查,各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工作提前通知业主,对提出的问题立即整改。4.6对图纸中未有明确的部位和作法,与业主取得一致意见,征得同意后,以技术核定单形式加以确定,不得擅自处理。5、施工项目
6、做好与监理的配合措施5.1监理公司的介入体现了建设工程的进步,我公司将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履行他们的所有职责和权力。5.2根据工程图纸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施工方案、月进度计划等文件及时提交给监理工程师,以便监理工程师及时进行审查,也使监理工程师能对工程施工总体的掌握和及时调整。5.3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工程质量管理。在施工项目自检和专检的基础上,接受监理工程师验收和检查,并按照国家及行业标准的要求,予以整改。5.4、认真听取监理对工程施工过程的意见和要求,并严格执行例会纪要所形成的决议。5.5积极配合监理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检查,施工各分部、分项的验收工作提前通知监
7、理,对提出的问题坚决整改,绝不姑息。5.6对图纸中未有明确的部位和作法,一定要与监理取得一致意见,以技术核定单等形式确定下来,不得擅自处理。5.7所有进入现场使用的设备、主要材料等,主动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产品合格证或质保书,按规定使用并需进行物品检测的材料,主动递交检测结果报告。5.8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原则,使监理工程师能顺利开展工作。对可能出现的工作意见不一的情况,经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导后予以磋商统一,在现场质量管理工作中,维护好监理工程师的权威性。6、施工项目做好与设计院的配合措施6.1参加施工图会审,协助业主向设计院提出建议,完善设计内容和设备选型。6.2在施工中
8、,及时会同雇主、设计院按照总进度与整体效果要求,进行部位验收、中途质量验收和竣工验收等。6.3会同设计院、业主一起参加材料设备等的选型、选材和定货,参加新材料的定样采购。6.4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不完善之处,应及时将信息向设计院反馈,并协助设计院妥善处理。6.5积极配合设计院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并提供方便,以确保设计意图在施工中得到圆满实现。7、做好与其他施工单位的配合措施为了保证本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和工期要求,在施工中,我们将主动做好与其他施工单位的配合工作,并采取以下措施。7.1开工前明确规定相互的配合协调关系和施工的范围、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要求,明确双方的职责。杜绝发生纠纷,影响工程进
9、度 。7.2进入现场后,服从统一安排,统一平衡调配,分阶段安排综合进度计划,并互为对方提供工作面创造施工条件。7.3参加协调会,并及时解决交叉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密切与其它专业施工单位的关系,共同按规定完成施工生产任务。7.4在施工组织上服从管理,所有进场材料定点堆放。7.5施工期间的工序穿插,应在碰头会上提出意见及建议,服从统一安排。7.6共同拟定施工成品、半成品的自身保护和互相保护制度,组成成品保护小组,消除交叉污染和成品损伤。7.7做好与施工单位的交接管理,在工序交接时有各有关单位负责人进行检查,并记录备案。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视频监控系统1、视频监控系统施工方案1.1、一般要求1
10、.1.1、施工现场必须设一名现场工程师以指导施工进行,并协同建设单位做好隐蔽工程的检测与验收。 1.1.2、电视监控系统工程竣工时,施工单位提交下列图纸资料: 1.1.2.1、工程竣工图。 1.1.2.2、设计更改文件。 5.2电缆敷设1.2.1必须按图纸进行敷设,施工质量应符合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的要求。1.2.2施工所需的仪器设备、工具及施工材料应提前准备就绪,施工现场有障碍物时应提前清除。1.2.3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选配电缆,尽量避免电缆的接续。必须接续对应采取焊接方式或采用专用接插件。1.2.4电源电缆与信号电缆应分开敷设。1.2.5敷设电缆时尽量避开恶劣环境。如高温热源和化学腐蚀区域
11、等。1.2.6远离高压线或大电流电缆,不易避开时应各自穿配金属管,以防干扰。1.2.7有强电磁场干扰环境(如电台、电视台附近)应将电缆穿人金属管,并尽可能埋入地下。1.2.8电缆穿管前应将管内积水、杂物清除干净,穿线时宜涂抹黄油或滑石粉,进入管口的电缆应保持平直,管内电缆不能有接头和扭结,穿好后应做防潮、防腐等处理。1.2.9管线两固定点之间距离不得超过1.5m。1.2.10电缆应从所接设备下部穿出,并留出一定余量。1.2.11在电缆端作好标志和编号。1.3前端设备的安装1.3.1一般要求1.3.1.1按安装图纸进行安装。1.3.1.2安装前应对所装设备通电检查。1.3.1.3安装质量应符合电
12、气装置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的要求。1.3.2支架、云台的安装1.3.2.1检查云台转动是否平稳、刹车是否有回程等现象,确认无误后,根据设计要求锁定云台转动的起点和终点。1.3.2.2支架与建筑物、支架与云台均应牢固安装。所接电源线及控制线接出端应固定,且留有一定的余量,以不影响云台的转动为宜。安装高度以满足防范要求为原则。1.3.3编码器的安装编码器应牢固安装在建筑物上,不能倾斜,不能影响云台(摄像机)的转动。1.3.4摄像机的安装1.3.4.1安装前应对摄像机进行检测和调整,使摄像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1.3.4.2摄像机应牢固地安装在云台上,所留尾线长度以不影响云台(摄像机)转动为宜,尾线须加
13、保护措施。1.3.4.3摄像机转动过程尽可能避免逆光摄像。1.3.4.4室外摄像机若明显高于周围建筑物时,应加避雷措施。1.3.4.5在搬动、安装摄像机过程中,不得打开摄像机镜头盖。1.3.4.6安装固定摄像机时,可参考以上要求。1.4供电与接地 1.4.1测量所有接地极电阻,必须达到设计要求。达不到要求时,可在接地极回填土中加入无腐蚀性的长效降阻剂或更换接地装置。1.4.2系统的防雷接地安装,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接地安装最好配合土建施工同时进行。1.5监控系统的调试1.5.1一般要求1.5.1.1电视监控系统调试应在系统施工结束后进行。1.5.1.2电视监控系统调试前应具备施工时的图纸资料
14、和设计变更文件以及隐蔽工程的检测与验收资料等。1.5.1.3调试负责人必须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由熟悉该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1.5.1.4具备调试所用的仪器设备,且这些设备符合计量要求。1.5.1.5检查施工质量,做好与施工队伍的交接。1.5.2调试前的准备工作1.5.2.1电源检测。接通控制台总电源开关,检测交流电源电压;检查稳压电源上电压表读数;合上分电源开关,检测各输出端电压,直流输出极性等,确认无误后,给每一回路通电。1.5.2.2线路检查。检查各种接线是否正确。用250V兆欧表对控制电缆进行测量,线芯与线芯、线芯与地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用500V兆欧表对电源电缆进行测量,
15、其线芯间、线芯与地间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 1.5.2.3接地电阻测量。监控系统中的金属护管、电缆桥架、金属线槽、配线钢管和各种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与地连接,保证可靠的电气通路。系统接地电阻应于小40。1.5.3摄像机的调试1.5.3.1闭合控制台、监视器电源开关,若设备指示灯亮,即可闭合摄像机电源,监视器屏幕上便会显示图像。1.5.3.2调节光圈(电动光圈镜头)及聚焦,使图像清晰。1.5.3.3改变变焦镜头的焦距,并观察变焦过程中图像清晰度。1.5.3.4遥控云台,若摄像机静止和旋转过程中图像清晰度变化不大,则认为摄像机工作正常。 1.5.4云台的调试1.5.4.1遥控云台,使其上下、左右转
16、动到位,若转动过程中无噪音(噪音应小于50dB)、无抖动现象、电机不发热,则视为正常。1.5.4.2在云台大幅度转动时,如遇以下情况应及时处理。a摄像机、云台的尾线被拉紧。b转动过程中有阻挡物。如:解码器、对讲器、探测器等是否阻挡了摄像机转动。c重点监视部位有逆光摄像情况。1.5.5系统调试1.5.5.1系统调试在单机设备调试完后进行。1.5.5.2按设计图纸对每台摄像机编号。1.5.5.3用综合测试卡测量系统水平清晰度和灰度。1.5.5.4检查系统的联动性能。1.5.5.5检查系统的录像质量。1.5.5.6在现场情况允许、建设单位同意的情况下,改变灯光的位置和亮度,以提高图像质量。1.5.5
17、.7在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后,可将系统连续开机24小时,若无异常,则调试结束。(二)、对讲系统2.1楼宇对讲系统设计和安装要求2.1.1设计要求2.1.1.1对讲语音清晰。2.1.1.2拨叫准确、操作简便。2.1.1.3主机控制盘对使用者拨发出的地址有明确显示。2.1.1.4主机控制盘应设在住宅单元入口门外。壁挂式可视分机中心距地宜为1.5m。2.1.2安装要求2.1.2.1系统连接电缆(线)宜穿管保护并暗敷。2.1.2.2对主机、总接线盒、户内机(或保护器)等在安装前应先确定其合适的安装位置.各设备安装应端正整齐,各用户房间的安装位置及高度应统一。2.1.2.3施工布线、接线、设备安装
18、等要严格遵守有关施工安装规程,并做好校线、线路复查、调试等工作。2.2电缆敷设2.2.1必须按图纸进行敷设,施工质量应符合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的要求。2.2.2施工所需的仪器设备、工具及施工材料应提前准备就绪,施工现场有障碍物时应提前清除。2.2.3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选配电缆,尽量避免电缆的接续。必须接续对应采取焊接方式或采用专用接插件。2.2.4电源电缆与信号电缆应分开敷设。2.2.5敷设电缆时尽量避开恶劣环境。如高温热源和化学腐蚀区域等。2.2.6远离高压线或大电流电缆,不易避开时应各自穿配金属管,以防干扰。2.2.7有强电磁场干扰环境(如电台、电视台附近)应将电缆穿人金属管,并尽可能埋入
19、地下。2.2.8穿管前应将管内积水、杂物清除干净,穿线时宜涂抹黄油或滑石粉,进入管口的电缆应保持平直,管内电缆不能有接头和扭结,穿好后应做防潮、防腐等处理。2.2.9两固定点之间距离不得超过1.5m。2.2.10应从所接设备下部穿出,并留出一定余量。2.2.11缆端作好标志和编号。2.3系统调试(三)、一卡通系统施工方案31前端设备的安装3.1.1 IC读卡器的安装3.1.1.1读卡器应安装在靠门处,并有足够空间,且高低位置 合适,以方便人员刷卡;3.1.1.2读卡器用螺钉固定在墙上;3.1.1.3读卡器材的安装应使读卡器与控制器之间的电缆连接方便。3.1.2 控制器的选择和安装3.1.2.1
20、控制器的选择由系统设计确定;3.1.2.2控制器的安装应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及可靠性、工艺性、实用性;3.1.2.3门禁控制器安装在受控门内的上方或放在公众不易接近,而又易于工程技术人员维修的地方,与该控制器连接的读卡机安装在门外方便刷卡的地方。控制器用紧固件或螺钉固定在墙上。控制器旁应有交流电源插座。出门按钮安装在门内距地1.2米。3.1.2.4控制器与各部件的连线控制器与读卡机之间的信号线采用0.5mm2或以上规格的带护套的铜芯屏蔽导线联接,最长距离不应超过100M;控制器与键盘间的信号线采用0.5mm2或以上规格的带护套的铜芯屏蔽导线联接,最长距离不应超过5M;系统主控制器至各现场控制器之
21、间、现场控制器至各读卡器之间应采用屏蔽双绞线缆;不应出现两条线缆焊接连通的情况,信号线如超过距离时,必须通过转换器进行连接;所有线缆必须穿管或经桥架敷设,主干线可通过金属桥架敷设,支线采用金属管敷设到位,两接口端用86mm86mm方盒作出线口。3.1.2.5安装控制器时必须注意控制器对电锁的驱动能力,当驱动能力低时,必须选配辅助电源。3.1.3电磁锁的安装3.1.3.1利用电磁铁通电产生磁吸力的原理制成。断电开启,符合消防对门锁的要求;3.1.3.2锁具的安装应按产品更新换代说明书要求安装。3.2门禁系统的调试3.2.1硬件调试3.2.2门禁控制器调试3.2.2.1联接控制器、读卡机、锁及附件
22、。3.2.2.2控制器进行初始化。3.2.2.3对设置房间号。3.2.2.4登陆/删除一张用户卡3.2.2.5判别门禁工作是否正常3.2.3系统功能调试3.2.3.1按系统设计功能对系统功能进行逐项调试。3.2.3.2控制器工作状态设置系统对控制器的工作状态进行多中设置,如:门状态、开门方式(读卡、或读卡+密码等)等。通过系统操作直接发送指令开门。3.2.3.3联动功能调试(与消防报警系统的联动)门禁系统中每一道受控的门禁控制器均能接受系统软件的指令,无须读卡而可开锁或闭锁。当火灾发生时,出入口控制系统能够在工作站的屏幕上显示该区的分布图及报警位置,按照预设程序来定义疏散线路,根据火灾发生的地
23、理位置,将紧急疏散门打开或将防火隔离门关闭。3.3软件调试3.3.1对系统所管理的设备配置、人员权限、操作方式等进行设定。如门禁设定、自动读取卡信息、自动读入卡号等。3.3.2在联网的系统中通过软件对控制器进行设置,如增加卡、删除卡、设定时间表、级别、日期、时间、布/撤防等功能的设置;在控制器独立工作时,可通过控制器面板进行以上编程。3.3.3实时或定时读取存放于现场控制器中的事件数据。3.3.4按各种方式查询系统参数和事件记录,查询方式可按部门、日期、人员名称、门禁名称等查询。3.3.4可在电子地图上定义事件发生的地理位置、门、锁位置等。并在电子地图上点击各门禁设备的活动图标可以查看响应监测
24、点的详细信息,如:门禁状态、报警信息、门号、通行人员的卡号及姓名、刷卡时间、通行是否成功等信息。并可对该点设备进行遥控操作。3.3.5系统维护:密码管理、修复管理、压缩管理、备份、恢复等。3.4 考勤和消费系统 6.4.1 考勤和消费系统,注重于数据库的管理,必须由专业工程师按照说明书来安装调试。(四)、周界报警系统施工方案4.1前端设备的安装4.1.1红外报警探测器的安装吸顶式安装高度一般为2.56M;壁挂安装时应可使探测器能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角度进行小范围调节,以获得最佳探测效果。探测器的安装应对准入侵者移动的方向,并使前面探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安装探测器时,不要使其对着阳光、热源或
25、其他温度易发生变化的设备,如空调机、加热器等。4.2报警系统的测试4.2.1探测器的测试4.2.1.1对室内安装的探测器,必须保证探测器的安装角度,以确保最佳接收探测信号;4.2.1.2在探测范围内的不同位置进行全面的步行测试和调校,确保在探测区范围内的连续有效保护。4.2.1.为防止因探测区域的雨、雾、雪及外罩堆积尘埃而引起信号损失,至少每年应对探测器清洗一次。4.2.2报警主机的调试4.2.2.1检测前端探测器的故障、交流供电失败、直流欠压和探测器的被拆等故障和破坏行为,并当发生该事件时向系统发出的报警信号。4.2.2.2通讯线路故障(短路、开路等)的模拟检查。4.2.2.3对各防区的地址
26、与电子地图上显示的报警的地点和性质的一致性调试。4.2.2.4系统通过自动电话拨号器向设定的电话拨号功能的检查。4.3报警系统的调试(五)、电梯轿厢五方对讲系统5.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5.1.1在设备材料进场后必须进行现场检测验收,检查如下:器材检验一般要求如下: 工程所用缆线、器材型式、规格、数量、质量在施工前应进行检查,无出厂检验证明材料与设计不符者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经检验的器材应做好记录,对不合格的器件应单独存放,以备核查与处理。 工程中使用的缆线、器材应与订货合同或封存的产品在规格、型号、等级上相符。 备品、备件及各类资料应齐全。 缆线的检验要求如下 : 使用的电缆、电线和光缆型式、规
27、格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合同要求。 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电缆外护线套需完整无损,电缆应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如用户要求,应附有本批量电缆的技术指标。光缆开盘后应检查光缆外表有无损伤,光缆封头是否良好,并应检查光缆合格证及检验测试数据。并进行衰减及长度测试,看是否光纤衰减是否符合要求及有无断纤现象存在。光纤接插软线,两端的活动连接头端面应装有合适的保护盖帽。光、电缆交接设备的编排及标志名称应与设计相符,各类标志名称应统一,标志位置准确、清晰。5.1.2在安装工程之前,必须对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具备下列条件方可开工:土建工程的预留暗管、地槽和孔洞的数量、位置、尺寸均应符合工艺设
28、计要求;接地电阻和防静电措施应符合要求。5.1.3弱电间环境要求根据设计规范和工程的要求,对建筑物的垂直通道的楼层及弱电间应做好安排,并应检查其建筑和环境条件是否具备。应留好弱电间垂直通道电缆孔孔洞,并应检查水平通道管道或电缆和环境条件是否具备。5.2线缆桥架施工桥架间连接板两端要有铜芯接地线,并与接地端的镀锌扁钢相连,最小截面不小于4平方毫米,或全长安装大于4*25镀锌接地扁铁。桥架安装时应做到安装牢固,横平竖直,沿桥架水平走向的支架间距1.5至3米,垂直安装支架间距不大于2米,吊支架左右偏差应不大于10毫米,高低偏差不大于5毫米。桥架与支架间螺栓、桥架连接板螺栓固定无遗漏,螺母位于桥架外侧
29、,铝合金桥架与钢支架固定时,要有互相间绝缘的防电化腐蚀措施。支架用膨胀螺栓固定时,选用螺栓适配,连接紧固,防松零件齐全。桥架转弯处的弯曲半径不小于桥架内电缆最小弯曲半径(R=100)桥架不宜与下列管道平行敷设,当无法避免时,桥架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或采取相应措施。1)桥架应在具有腐蚀性液体管道上方2)桥架应在热力管道下方3)易燃易爆气体比空气重时,桥架应在管道上方4)易燃易爆气体比空气轻时,桥架应在管道下方水平敷设的电缆,首尾、转弯及5-10米处桥架内设电缆卡子固定,敷设于垂直桥架内的电缆卡子固定点间距应为1米。应详细填写隐蔽工程记录并归档。2.3管道施工检查进场的管道,管道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
30、定,表面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明显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不允许有锈蚀。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直埋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管煨弯可采用冷煨和热煨法,管径20mm及其以下可采用手扳煨管器,管径25mm及其以上使用液压煨管器;箱体装应牢固平整,开孔整齐并与管径项吻合,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铁制盒、箱严禁用电气焊开孔;在配管时,根据实际需要长度,对管子进行切割。管子的切割可使用钢锯、管子切割刀或电动切管机,严禁用气割。管子进入箱盒处顺直,在箱盒内露出的长度小于5mm;在敷设时,应尽量减少弯头,每根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头不应超过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金属管的弯曲一般都用弯管进行。
31、暗管管口应光滑,并加有绝缘套管,管口伸出部位应为25-30mm。金属管连接应牢靠,两管口应对准。套接的短套管的管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金属管外径的2.2倍。金属管的连接采用短套接时,施工简单方便; 金属管进入信息插座的接线盒后,暗埋管可用焊接固定,管口进入盒内的露出长度应小于5mm。明设管应用锁紧螺母或带丝扣管帽固定,露出锁紧螺母的丝扣为2-4扣。金属管的暗设应符合下列要求:预埋在墙体中间的金属管内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的管径宜为15-25mm,直线布管30mm处设置暗线盒。敷设在混凝土、水泥里的金属管,其它基应坚实、平整、不应有沉陷,以保证敷设后的线缆安全运行。金属管连接时,管孔应对准,接
32、缝应严密,不得有水泥、沙浆渗入。管孔对准、无错位,以免影响管、线、槽的有效管理,保证敷设线缆时穿设顺利。金属管内应安置牵引线或拉线。管路应做整体接地连接,采用跨接方法连接;2.4线路敷设参加施工的人员应遵守以下几点:穿着合适的衣服;使用安全的工具;保证工作区的安全;制定施工安全措施;根据设计图确定出安装位置,从始端到终端(先干线后支线);管内配线要求:管线施工前应消除管内的污物和积水;缆线布放前应核对型号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在同一管内包括绝缘在内的导线截面积总和应该不超过内部截面积的40%;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缆线在布放前两端
33、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监控系统的缆线应分离布放。各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和度,一般为3至6米;工作区为0.3至0.6米;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至10米;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缆线布放,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缆线的支点相隔间距不应大于1.5m;布放缆线的牵引力,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80%,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在以牵引方式敷设光缆时,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在支
34、架上,水平敷设时,直接部份间隔距施35m处设固定点。在缆线的距离首端、尾端、转弯中心点处300500mm处设置固定点;管内缆线应顺直,尽量不交叉、转弯处应绑扎固定。25对或以上主干对绞电缆、光缆及其他信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型、缆径、缆线芯数为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扣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应。应详细填写隐蔽工程记录并归档。完成布线后要采用专用测试设备测试。保证所有信息点达到标准。光缆采用专用测试设备OTDR进行测试。6、能源采集系统6.1、系统功能说明 为了满足物业管理人员通过能源管控平台,实现建筑内部机电运行和节能控制的管理需要,系统通过三方的协议接口软件或者硬件,将其他系统的参数统一
35、采集管理,所集成的功能如下: 6.1.1、第三方系统和设备信息的统一管控 实现将第三方系统和设备管控信息统一到能源管控平台界面,管理人员可通过能源管控平台,掌握大楼的运行状况,在监控中心通过统一的界面显示大厦受控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对其实现相应的节能控制和优化; 6.1.2、集中显示报警信息 各机电设备运行的报警信息,能够集中显示在能源管控集成系统的工作站上,并可以通过集成接口和信息通道,在智慧政务允许的范围内,将报警信息发给相关管理人员; 6.1.3、机电设备联动:能源管控系统通过集成软硬件接口与机电运行控制系统相接,通过发送指令的方式间接控制机电设备的运行,各机电系统之间的联动通过能源管
36、控系统的集成平台实现,联动的过程实时记录,统一管理。联动的方式包括:手动、自动联动、消息联动、预约联动、故障联动等。 6.1.4、运行数据集中备份:能源管控集成系统定时收集各机电设备控制系统的状态数据,形成运行历史数据库。并形成多种历史数据表格向管理人员定期汇报。 6.1.5、机电设备管理:对设备的正常运行时间、停机时间、故障时间进行累计,形成运行周期的数据库,给出设备需维修维护的预测周期,记录设备的维修更换; 6.1.6、资源消耗管理: 对大楼内各种资源消耗(水、电、空调、设备)进行详细记录,形成历史基线数据,对每种消耗的变化进行分析,给出合理的节约意见。 6.2、系统深化设计要求 6.2.
37、1、能源管控集成功能采用B/S架构,通过标准的WEB浏览器进行访问,WEB浏览器的访问数量不应有限制,并应具备标准化的第三方接口,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流双向传递; 6.2.2、集成功能应最大限度的获取被集成机电系统的数据,获取的数据应能完整的体现子系统的运行状态,如子系统开放控制权限,集成系统应能通过软硬件接口完全控制子系统的运行。 6.2 .3、集成子系统状态界面应为图形界面,设备状态图形应与被集成子系统自身控制系统的图形接近或相同,参数调整等控制界面应与被集成子系统的控制界面接近或相同。获取的数据应完全在系统的界面上显示。 6.2.4、能源管控集成功能应满足多种操作角色,保证机电设备的运行
38、不会被误操作,同时又保证系统的正常操作。 6.2.5、能源管控集成应提供报警平台功能,所有的报警信息都需要多种通知方式,如电话、邮件、即时通讯、手机短信等发给相关责任人。7、总坪管网系统7.1线管施工管槽施工是整体施工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整体的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根据我公司长期的工程活动,我们将针对线管施工和线槽安装两个方面论述,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并着重介绍我公司在线槽施工方面的施工方案。 线管施工难点:线管口的保护。解决方法:用管口保护塞。线管施工工艺:管煨弯采用冷煨管径20mm及其以下可采用手扳煨管器,管径25mm及其以上使用液压煨管器;过路盒安装应牢固平整,开孔整齐并与管径相吻合,
39、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铁制盒、箱严禁用电气焊开孔;管路敷设前应检查管路是否畅通,内侧有无毛刺;管路连接应采用丝扣连接;管路敷设应牢固通畅,不做拦腰管或绊脚管;管路应做整体接地连接,采用跨接方法连接。敷设于多尘和潮湿场所的管路,管子连接处均应作密闭处理。进入落地式配线箱的管路,排列应整齐,管口高出基础地面不小于50毫米。箱盒安装,应牢固、平整。箱盒内应保持清洁。箱盒内导线应有适当的余量,铜导线的连接应采用符合规范。明配钢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的距离应均匀,间距符合规定要求,实测应达到: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离允许偏差50mm,垂直度在任何2m内允许偏差3mm。垂直敷设管线,导线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加以
40、固定:所有导线截面50平方毫米及以下为30m;所有导线截面70-95平方毫米为20m;所有导线截面20-240平方毫米为18m;室外暗管采用防腐热镀锌钢管,挖沟埋设,深度700mm。配线与通风、上下水管等之间的最小距离:穿管配线平行为100mm,交叉为50mm,绝缘导线明配平行为200mm,交叉为100mm。配线工程的支持件固定牢靠,线路在经过建筑物的伸缩缝及沉降缝处应有补偿装置,在跨越处的两侧应将导线固定,并留有适当裕量。埋入墙或混凝土内的管子,离表面的净距不应小于15mm。电线管路弯曲半径:明暗配时均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楼板内时,不应小于管外径10倍。电线管路中间加装
41、接线盒,应符合国标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在TN-S系统中,金属电线管和金属盒箱必须与保护地线PE线有可靠的电气联接。钢管进入接线盒及配电箱应顺直,管口露出盒(箱应小于5mm。明配管应锁螺母或护圈帽固定,露出锁紧螺母的丝口为2-4扣。钢管敷设需要外涂防火漆,在钢管穿越墙体或楼板时需要进行防火封堵。钢管与设备连接时,应将钢管敷设至设备内,当不能直接进入时,应在钢管出 口处加保护软管引入设备,金属软管长度不宜大于2m,管口包扎严密。在建物的顶棚内敷设时,必须采用金属管、金属线槽布线,吊顶内金属软管长度不应大于0.8m。7.2弱电手孔井设置包括弱电手孔井及四通井设置7.2.1施工前按设
42、计要求放样,放出井位中心点和浇注位置,并复核基础面高程、平面尺寸是否符合要求。7.2.2井盖安装施工7.2.2.1对井周进行加固:在井筒安装施工完成后,要对井周进行加固。具体做法是:沿井筒周围放加固加固钢筋箍;放置预制钢筋混凝土圈,注意要将预制混凝土圈平面位置及标高调整好;井周浇注无砂大孔混合料进行加固;用临时盖板将井口盖好。7.2.3对检查井井盖标高的调整井盖标高的调整具体做法是:露出预制钢筋砼井圈;确定检查井的井盖标高;将检查井盖放置在预制钢筋砼圈上,井盖沿井周用4-6个铁制楔型塞,将井盖顶面调制放线标高位置;井盖底与预制钢筋砼井圈间用高标号砂浆进行填充;每调整好一座井后,用围护进行隔离,
43、直至砂浆达到强度后方可撤去围护;井周用砼进行补填,并用冲击夯进行夯实。7.2.4检查井施工的质量控制7.2.4.1检查井施工质量应作为管道施工重点质量监控对象,检查井的砼底板浇筑及井周填土,应作为监理旁站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7.2.5当检查井基坑挖好后,基底土质和状态要作为一项必检的隐蔽工程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证。7.2.6检查井底板砼浇筑后在井壁前应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证。7.2.7井周每一层回填土压实成型后,要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证方可进行上一层回填土。7.3其他未尽的施工要求,按有关规范和规定执行。(八)、背景音乐系统8.1背景音乐特点8.1.1背景音乐是指不专心听就意识不到声音从何处来
44、,并不希望为人们感觉出声源的位置,以至要求把声源位置隐蔽起来。8.1.2背景音乐的音量较轻,以不影响两人对面讲话为原则。8.2背景音乐系统实施方案8.2.1背景音乐系统是以听音乐的人意识不到声源的位置,具有刺激性小的使人快感的音质作为设计目标,其设计指标为:要使室外声压级均匀,音量不在于大,平均声压级最大取60-70dB。频带在100-600Hz,重放特性比较平直,频带外希望急剧下降。8.2.2扬声器的选择要考虑额定功率、灵敏度、频率响应范围、口径尺寸等主要技术指标。其中扬声器(尤其锥形纸盆扬声器)的口径大小对声音覆盖角有重要作用,扬声器口径越小,覆盖角或辐射角越大,即辐射角越大,即辐射半径越
45、大。本方案扬声器口径选为16cm。扬声器的安装,要求相邻扬声器之间的音量差要小,相互干扰要少。为此扬声器之间的间距不宜太大。8.2.3节目源及其设备的选择:选取的乐曲应是抒情风格的,或是轻快的。动态范围大、强刺激性的乐曲是不适宜的。一般认为某些民歌、抒情乐曲、室内乐、舞曲或古曲音乐等改编为轻音乐风格的乐曲为宜。对于节目源设备,由于背景音乐放送时的声级一般不用比环境噪声高许多,背景音乐所使用的节目材料的峰值因数一般掌握在6dB即可,与舞台音响设备相比,动态范围指标的要求可以低一些。根据本项目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我们按照“统一规划、讲究实效、安全可靠”的原则,确立该系统的解决方案。本系统扬声器主要分
46、布于小区的绿化带,主干道路区域。而本项目结合了实际的环境条件,我们设计配置绿化带区域+主干道路配置的是15W的石头音箱。能够在自然分区和功能分区的前提下合理划分广播控制子区域,进行总体集中控制和分区独立控制。项目按照功能划分广播区域,每个功能区为一个广播分区,针对本项目对于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的实际使用要求,本项目共可分5个分区(具体分区按照可实际需要,目前按照功能划分广播区域)。广播系统施工应注意事项首先要对图纸进行审核,选出最佳敷线方式,室外主干线应采用不小于2.5平方毫米的多股铜芯平衡线,而支线则采用不小于1. 0平方毫米的多股铜芯平衡线。不同分区的导线采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别,尽量采取加
47、护套或线管处理,主干与分支线的接点应设接线盒。同一分区的扬声器采取并联的连接方法,象接电灯一样。室外如道路,绿化带等地方最好采用多股铜芯平衡线,因为线路距离比室内远很多,所以要防止线路衰减,埋设路由应穿铁管进行保护和屏蔽,尽量减少与其它管路的交叉跨越。敷线完成后还要对线路进行检测,如用万能表或摇表进行短路、开路检测,以确定线路输送正常。 其次在机房安装时要注意机与机之间线材的准备,如莲花对莲花的音频信号过机线,莲花对6.3插头的信号线,两端是25针D型插头的数据连接线。还要注意数据线的接法,一般是1到10是十分区线的热端,而11到25则是并在一起的公共线。 最后安装完成后开始对各分区进行广播测试。应安排一个人在机房里控制设备,另一个人在各场地里检查所有分区里的扬声器广播情况,如有没有不响,或者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