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策略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01639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0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策略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策略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策略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策略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策略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策略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策略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确定的策略,主讲:青龙二小张太国 2014年8月24日,. 阅读改革的新思考,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确定的策略,内容提纲:,一、对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二、现状分析;,三、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年段阅读教学的要求;,四、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确定;,五、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应对策略;,中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的实际效果,明晰、合理的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高耗低效”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其主要的症结之一在于我们的语文教师大多忽视了对阅读教学目标的深入思考与建构。,一

2、、对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与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好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从而为学生终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1.教学中的拓展阅读进行得不够深入和广泛。,2.学生阅读兴趣不高,学校或班级中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3.由于部分教师对“主题单元”的编写意图不理解,对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缺乏研究。,4.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二、现状分析,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已经明确制订出语文教学总目标和各学段阶段目标,它有助于教师明确学生“学什么”和检验学生“学”得怎么样,明确学生“怎么学”和教师“怎么教”的问题。,1、导向功能,

3、指引着教学活动的方向;,2、评价功能,是评价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3、调节功能,影响并制约着教学程序的设定和教学策略的选择等一切具体的课堂教学环节;,4、激励功能,教学目标的实现对师生双方都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三、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年段阅读教学的要求,1、第一学段(12年级),(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

4、与人交流。,(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原10条,现7条,更紧凑),2、第二学段(34年级),(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原属第一学段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

5、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原10条,现9条),3、第三学段(56年级),(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调整,原第8条),(3)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调整),(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

7、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删原第6条: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原11条,现8条),四、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是一节课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一节课中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边活动要达到的目标,同时也是学习、检查、评定教学活动效果的参照物。语文课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着十分

8、重要的指示意义,犹如茫茫大海中的指南针,只有目标明确,才有教和学的方向,才能到达知识的彼岸,完成教学内容所需达到的要求。,1、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来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新的理念教育的核心,就是“把以学科旧有知识为中心变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这两个指导思想确定了语文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案例1: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少年闰土一课的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2.有感情地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全文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4.了解闰土是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

9、少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5.朗读说话训练:“我”的外貌描写。这些目标的设计都体现了“学生”这一中心,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基础到运用,从字词到句子,从课文到想象,从课内到课外,“人”是这一活动的主线,很好地体现了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2、以体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来设计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从理解重点词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3.能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激起对资本主义社会里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同情。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最后三个自然段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

10、感情。这样设计目标涵盖工具和人文的内容,把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工具中体现着人文,在人文追求中运用着工具,如人的灵魂与肉体一样不可分割。,3、以突出语文实践性、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来设计 如人教版中小学语文六年级综合性学习鸟的天堂一课的教学目标:1.利用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2.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3.在自主探究的网络读写活动中培养兴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祖国河山之美。4.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果集体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5.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6.通过活动,培

11、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4、以铺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石来设计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勇于创新、敢于质疑的精神品质是我们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教育理念。中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就要秉承这一理念,要充分体现这一思想。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铺设基石,让学生有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和时间。,案例3:人教版中小学五年级语文军神一课的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掌握并会运用新词。2.理解课文,体会“军神”一词所包含的含义。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军神”惊人的毅力、钢铁般的

12、意志。4.继续培养自学课文的能力,通过人物神态、情绪的变化把握事情的发展变化,深入体会感情,渗透相关写作知识。教学设计可以不规定学生必须如何理解什么样的主题思想,让学生摆脱各种预先设定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去自由地探究和评说。,5、课程目标的落实。 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的。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学中,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6、突出学段教学特点 通过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可知,阅读教学目标都是从朗读与默读、词句理解、表达方式、内容把

13、握、情感体验、标点符号、积累运用、课外阅读等方面提出来的,各方面的年段目标具体明确。,案例分析4: 在朗读训练方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是中小学各学段的共同目标,只是学段不同,在能力要求上有所差异: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朗读;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朗读;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朗读。“学习用”、“用”、“能用”,是一个从“学”到“用”再到“会”的过程,体现了各个学段之间相互联系、逐步提升的特点。,案例分析5: 理解词句方面的教学目标,第一学段是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

14、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三学段是能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说一说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7、落实单元训练重点 围绕专题组织单元教材是人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的突出特点。中高年级单元教材编排思路有两条线:一条是明线,以课文的人文价值取向为线索安排课文,这是确定课文人文素养教育目标的依据;一条是暗线,以语言训练重点项目为核心落实语文能力训练,这是确定单元语文基本功训练目标的依据。,8、抓住课文表达特点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得意又得形。这里的“意”是课文的内容与人文价值;这里的“形”是课文的结构和语言表达

15、方式。篇篇课文如同个个人物,其特点是十分鲜明的,阅读教学必须重视文本独特的人文价值和语言形式,尤其要重视课文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抒发情感等表达方式的学习与运用。教师要通过解读文本,钻研教材,找出课文在语言方面带有规律性和可迁移运用的表达方式,作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加以落实。,教师解读文本时要抓住以下几点:,1、要研究课文的体裁特点。,2、要研究文本的结构特点。,3、要研究文本的语言特点。,9、符合学生实际水平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学目标说到底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制订阅读教学目标必须考虑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人文素养以及学习能力。目标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

16、到桃子”。具体来说,制订教学目标要做到两点:一是对学生学习课文的现有水平要做到心中有数。二是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注意“学生已经掌握的,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老师教了也不会的”一般不纳入教学目标。,五、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应对策略,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教学理念上,建立在对学生学习需要的科学分析上,建立在对教材的准确把握上,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教学目标陈述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因为教学目标的指向是全体学生通过学习后所达成的结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学目标应该是学生在学习中的变化或结果,而不是教师的行为。,2、教学目标的陈述必须

17、明确具体,可观察,可检测。,陈述教学目标是为了使教师把握教什么和怎么教,学生明确学什么和怎么学。如果是公开课,还应该使听课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来评价教学过程。因此,教学目标的表述应该是明确具体,可观察,可检测的。,3、教学目标要体现“三维”融合,层次清楚。,新课程语文教学目标分为三类: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因此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也必须体现这三个维度,但是这三者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不能单独分列出“知识与技能目标有哪些”、“情感态度目标有哪些”。此外,工具性是多方面的,人文内涵也是十分丰富的。课文不同,特点不同,学生学习的重点也不同。,4、教学目标必须立足学情

18、,体现学段目标。,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就要既着眼于学段目标的达成,又考虑原有目标的基础,兼顾与下一个学段目标的接轨,提倡“学期备课”、“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相结合,对课程目标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对学段目标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有助于我们了解编者意图,明确所教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从而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准确制订教学目标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实现目标才是教学活动的最后归宿。因此,还要正确处理好教学目标与课堂实施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的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课堂教学中要落实教学目标,必须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来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另一方面,要从教学目标的角度制订真正促进师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