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美国上世纪百年的住宿业发展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纵观美国上世纪百年的住宿业发展史.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纵观美国上世纪百年的住宿业发展史,我们不难追寻到近年来中国酒店行业似曾相似的发展轨迹。经济型连锁品牌酒店的崛起代表了中国酒店行业品牌时代的到来,这一现象也正在印证着这一相似的发展足迹。本文将通过对美国酒店业百年发展历史的分析,引发我们对中国酒店业发展的深入思考。首先,我们通过表一来对比中美两国一些酒店行业显著特征出现的时间点表一:中美两国行业特征里程碑美国出现年份中国出现年份特征第一个酒店集团19291997锦江之星诞生行业协会开始介入19312007中国饭店协会经济型饭店专业委员会成立第一套酒店预定系统19472004如家第一家国际酒店集团19492010锦江并购州际第一宗酒店并购19542
2、007如家收购七斗星推出免费预订电话19582000锦江之星第一家酒店集团向房地产企业转型1967开始提供品牌客房用品1975酒店接受信用卡19831998锦江之星第一次进行市场细分19842005汉庭商务预定系统连通所有酒店19862005如家商务房诞生19932004如家第一家酒店网站19942004如家网上预订酒店开始19952005如家通过表一的比较我们清楚地发现,中国酒店行业的发展基本是步着美国的后尘,尽管我们的品牌酒店集团出现比美国晚了70年,但面向客人的服务随着社会公众服务的升级却大大提前了,我们有效地将我们的差距缩短到十年左右。可以预期,我们的酒店行业还将迎来更迅速的发展。但是
3、,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跃然纸上。尽管我们的发展是加快了,但我们的意识差距还是很远,我们来看一下图一:图一:1920-1990美国酒店行业经营数据美国的酒店行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在1960年左右开始对收益的关注明显提升,每间可用客房收入(RevPAR)和出租率则呈现了截然相反的走势。中国的品牌连锁酒店行业虽然只走出了十几年的时间,但我们必须将我们的意识迅速提升上去,必须由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出租率、平均房价迅速转化到每间可用客房收入和经营毛利(Gross operating profit,简称GOP)方面,不然我们还是将长期的走在“出力不赚钱”的道路上。其次,我们关注一下酒店物业的典型特征,请看表二
4、:表二:美国酒店物业特征如表二所示,美国酒店的发展在地理布局上以郊区和公路为主,占整体数量高达76.8%,这与整个美国高速公路发达,连锁经济型酒店的数量庞大有密切关系。反观市区酒店仅占11.7%,这跟国内的差异是很大的,国内的大部分高端酒店集中在市区范围,而连锁经济型也以一线、二线城市为发展主攻方向,我们可以预见,三四线城市的区域性连锁必然大有可为。值得关注的是机场周边的酒店数量占到7%的份额,是不容小觑的。随着国内各大城市机场的外移、新兴机场的兴建,这一趋势是值得引起各酒店集团选址的人员引起重视的。酒店规模上的占比与前述分析基本相当,美国150间以下客房的酒店占87.2%的绝对优势,小而多的
5、格局远胜于大而全的格局,这对于降低经营风险、快速回笼资金、迅速扩大规模有很大的帮助。当然,不是说规模小就要做连锁经济型酒店。最近考察了一些特色酒店,喜达屋旗下的Aloft、北京本土的HotelG,都是相当有竞争力的,而且可以吸纳高端酒店的很多个性化客人,未尝不是一种趋势。最后,我们从整个美国酒店业百年的发展史中提炼一些要点:1. 先重数量,再重质量这是一个典型的特征,整个行业早期处于圈地阶段,都在大肆发展对于整体的收益关注并不高,达到量变到质变的时候,大家几乎同时专注于收益的提升,从20世纪60年代起,整体收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随之而来的是,进入21世纪后,各大酒店集团再次将视角不约而同的转向
6、有历史、有特色的品质酒店上去了。2. 服务不断升级对于可人的关注和服务不断的提升,无论是从预订上、还是内部组织上,包括品牌客用品的提供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那么我们现在热衷讨论的六小件的取消,是不是要好好的思考一下,怎样更为妥当呢?3. 市场意识的领先酒店的经营者始终是跟着消费者的需求走的,无论是在选址上、还是消费者的关注点上都是如此,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的酒店行业经常是做一个东西让消费者去用,而不是消费者真正需要一个东西我们去满足他们。连锁经济型酒店的高速发展正是抓住这一市场那个空间获得了突破。4. 经济危机影响巨大酒店行业是典型的第三产业特征,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必受影响,美国的经济衰退带来的影响对全球酒店业在中国都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印证。5. 酒店行业兼并重组不断随着规模的壮大,高速扩张以及资本市场的要求、消费者需求的满足,各大品牌间展开同档次以及跨档次的收购来服务于自己的忠诚消费者和扩大市场规模是一条必经之路,相信在5年之内,中国的酒店集团间也将上演着精彩的一幕。美国酒店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