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张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张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表.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张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表中国教育报2001年6月8日第1版有着百年历史的晋元高级中学是上海市11所现代化寄宿制高中之一。走进校园,绿色的植被和宽敞大气的建筑群浑然一体,使人置身其间,顿有一种愉悦释然的感受。而唤起我们极大兴趣的,还是学生的“走班制”上课方式。 每天上课铃一响,晋元中学各个班的学生便会根据自己各科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去相应不同层次的班级上课,而原有的行政班则保持不变。这就是所谓的“走班制”教学。 原来,晋元中学对每年初进校门的高中生都要举办学习方法、学校课程、自主选择方法、研究性学习等内容的讲座,并在拓展型、研究型、社会实践课程中正式开设走班教学。在学生逐步熟悉、适应高
2、中学习环境的基础上,在期中考试后,对数、理、化、英语、计算机、体育六门基础型课程进行选择走班教学。根据学生的选择,学校将4至5个班级的学生看成一个“班级”,分成ABC层,几个班同时开展同一科目的教学活动,其余教育教学活动则在原行政班进行。各学习层次和教学班级动态组合,一个学期微调一两次,保证学生在一个较适合自己的层面学习。 这一表面看似简单的操作形式后面深含着的是现代教育的深刻理念。按校长赵凤飞的话来说,过去,由于学校“批量生产”的是“标准件”,扼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能适应社会需要。而知识经济时代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个性化。高中是一个人个性形成的黄金时期,要发展个性,必须承认学生
3、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承认学生有选择和发展权,承认学生有选择课程的权利。在此思想指导下,晋元构建了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实现个性发展和充分学习的“套餐式”学校课程结构,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张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表。 在晋元,每个学生的课程套餐分四个部分:按要求弹性完成国家规定的基础型课程,对学生基础、发展趋向等分化较大的学科,分层教学并设立部分学科专用教室;有校本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则在学校、同学和导师提供的丰富多彩的课程菜单中,选择研究课题;另外,还包括以自理、自立、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生活经验课程。学生在师长指导下,依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潜能和国家需要,按照学校
4、“套餐式”课程的目标和教学方式,选择走班,从而形成一张张富有个性特色、符合自己发展的课程表。 “套餐式课程、走班制运作”的设置与实施,为晋元中学在探索和实现素质教育个性化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案例点评:创建个性化课程,是实现个体独特发展的重要前提。课程表,也许是学校最为重要的文件课程,它决定着个体行走在怎样的“发展历程”之中,决定着学校主要遭遇什么样的经验。该学校通过探索个性化的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个性化的发展。“走班制”教学突破了原有的行政班级的规限,让各个班的学生根据自己各科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到相应的不同层次的班级上课,为满足不同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提供了条件。要发展学生的个性
5、,就必须承认和科学对待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保证学生的选择和发展权,承认学生有选择课程的权利。“套餐式”学校课程结构的构建,旨在让每位学生拥有一张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表,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发展要实现个性化,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与实施上,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践行尊重具体个体发展需要的教育。(石迎春,谢翌学校课程大大超过预期效果摘自2000年12月2日中国青年报1999年9月起,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开始“中学自主选择性课程研究”试验,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任意选修课,突破以前某一学科的必选、某一年级的限选。校长林华玉说:“目的是要进一
6、步优化学校课程结构,给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的时空”。学校课程强调师生全员参与。学校每周为每个非毕业班学生提供了4课时的自主选择性课程,统一安排在班课表中,约占周教学时数的10%。一年多来,学校共计开设任选课110余门次,一些教师还利用校外自由指导学生进行了由学生自己自报课题的研究性课程学习。学校鼓励教师尝试跨学科的联系和综合,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利用校内外资源和信息,包括互联网、图书馆、阅览室和访问校内外有关人士,鼓励本校教师与外聘教师、专家合作教学。从该校已开设任选课程的一些名称可窥见一斑,如以案学法、“畅通工程”钓鱼、语文学习与创新、模拟股市、环保行动、经历求职、“西部论坛”调研等。这些课程强调
7、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体验,充分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提高科学研究的意识和创新精神。据调查,93%的学生认为开设这样的课程很有必要或有必要,45%的学生对课程感到很满意或较满意,55%的学生认为这样的课程对必修课的学习有积极作用,34%的学生认为拓宽了知识面,25%的学生认为满足了兴趣爱好,36%的学生认为提高了综合素质。调查结果大大超出了学校的预期。 -案例点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和内容上,均有了较大的调整,注重了课程对于社会和学生的适应性,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生活性,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局面。这一案例向我们说明的是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将课程设置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
8、系,为学生留出了更多的自主发展时空,这一切的落脚点在于促进学生主动的、个性化的发展。对传统课程结构的改造,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课程结构的设置上,需要体现 “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的原则。(石迎春,谢翌)专题一 新课程理念、目标与结构第一节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与目标 夸美纽斯说过:“真正的教育不只在学校中,通过学校而且将在一生里洋溢和传播着教育。”这也是我们新课改力求达到的最终目的。通过学校,使学生获得健全的人性和完整的人格,为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提供一个平台。这就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高的要求,究竟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有哪些创新之处?通过教育应当达到怎样的目标?对此
9、,我们将作出具体阐述。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围绕这一核心理念,以下将从四个维度进行具体分析:(一)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学生的整体发展从本质上说,就是指智力与人格的和谐发展,以形成学生丰富自由的个性。这就要求学校课程能为其提供整体的内容和时空。而现行的课程一方面过分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忽视对学生基本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另一方面过分追求学术化、专门化,专注于呈现抽象的知识符号,忽视了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也过分强调整齐划一,规模效应,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课程一定程度上异化为限制学生精神发展的障碍,个体的知识学习与
10、精神建构产生了质的断裂,学生被动地过着成人为其预设的生活。据此,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人发展,反对权威主义和精英主义,要求所有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新课改倡导整体发展,把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统整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精神建构作为具体改革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新课程首先力图通过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形式代替一直沿用的教学大纲,国家课程标准是对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结果作出最低的共同的要求,而不是仅仅提供由专家认定的知识点,这就为学生经验的进入提供了方便之门。其次,新课
11、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把学生本位取向、学科本位取向和社会本位取向辩证的整合起来,弘扬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设计理念。(二)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整合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是紧密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具有内在的、历史的统一,而审视现实,却发现科学世界对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起着主宰作用,这就导致了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割裂,于是在学校教育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出现了空前的危机,教育过程丰富的社会历史被冷冰冰的知识接受和机械的理智训练所代替,生活世界里那种“生动的主观性”荡然无存,人的主体性失落了。因此,为了寻找现代人已经失落的精神家园,克服科学世界带来的人的生长危机、教育危机,学校课程必须重返生
12、活世界,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作为重要的改革目标之一,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确立课程改革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另外,在增强课程生活化的同时,新课程也强调课程的综合化,改变过去课程结构注重学科本位的倾向。因此,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课程对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建,强调综合性,加强选择性并确保均衡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规定:“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课程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
13、合的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通过这些努力,以期学生所建构的不再是分科的割裂的学科知识,而是跨学科的、统整的知识体系。因此,新课程实现了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整合,保证了每位学生全面、均衡、和谐的发展。(三)倡导建立新型的知识观知识观既是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又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因此,确立新型的知识观,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知识从本质上讲,是内在于人的主观创造,是基于客观性之上的主观建构,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它的获得是一个积极的内化过程,是一个主动的生成过程。而传统的知识观视知识为静态的认识成果,知识外在于主体,与此对
14、应的课程本质观把课程视作是由固定知识组成的预先存在于主体之外的封闭、静态的知识体系。这就造成课程与学生的对立,异己于学生而存在,远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世界,因此新课程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个体与知识不是分离的,而是构成一个共同的世界,进而恢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不断进取、谋求改变的人生取向和精神境界。(四)建构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课程改革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平台,为学校文化重建提供了契机,可以说课程改革本身也是学校文化重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另一方面,学校文化是课程改革的载体,课程改革的根本依托在于学校文化重建,甚至可以说,学校文
15、化重建是新课程最深层次的改革。现代学校文化,是对现代社会文化反复选择、提炼后加以吸收和统整,并融合了学校科学人文精神和个性特色的一种特殊的现代文化结构,是现代学校教育内在本质的集中表现形式和生存方式,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钟启泉、崔允漷,2003)由此可见,学校文化本身的特点是经营与积累,而不是对外在文化的诉求。因此应当立足本校,从制度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环境文化等方面,建构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 1建设人本民主与科学规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发展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以提
16、升人的生命价值为根本目的,通过科学管理手段建设富有特色制度文化体系。2建设合作的教师文化。新课程倡导加强课程综合化,综合课程的实施使教师之间的合作成为必须。任何教师不可能具备所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实施综合课程需要教师之间的互补与合作,这有助于培养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使教师之间形成合作的文化,让学校拥有合作的教师文化,这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3建设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的学生文化。学生文化是学校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是学生的主体精神,是一种个体间不断传递着的信息流,是受教育者的“学习能”所辐射的文化时空,是一种群体意识圈。学生文化包括德育文化、学习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文化、文娱
17、体育和审美文化、生活与心理卫生文化等。在学生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应坚持“育人为本”,坚持发掘人的创新潜能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相结合。4建设丰富的环境文化学校营造丰富的文化环境,需要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创造一种宽松宽容的、富有活力的教育气氛和校园文化氛围,使教育与管理浑然一体,在思想理念、价值规范上,在制度、模式、结构上,在物质环境、校园建设方面形成办学特色。 二、新课程目标(一)新课程的总体目标纲要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可见,本次课程改革
18、的指导思想是“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也对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和时代的精神,从根本上保证了课程改革的方向。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19、总体目标具有完整性,从学生发展的视角,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置于核心位置,强调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科学与人文素养的结合,同时强调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这表明学校课程将更加关注人的个性教育和生活教育,从而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二)新课程的具体目标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体现在各项具体目标中并通过具体目标来实现,因此纲要提出了六项具体目标: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
20、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能力,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
21、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与以往的课程目标相比,本次新课程的目标实现了重大的突破,首先我们可以看出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转变,改变了以往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其次,对学生的发展要求重新进行了界定,改变以往课程目标过于强调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学生发展的重要指标,而是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界定为“适应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再次,在具体内容上紧贴时代脉搏,将当代社会对未来人才的发展要求转化为新课程的目标,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专题一 新课程理念、目标与结构第二节 义务教育课程结构解析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
22、整合的现状,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这是课程改革针对现行课程的弊端所做的重大调整,不仅注重了课程对于社会和学生的适应性,增强了课程的实用性和生活性,而且也注意了学科的内在逻辑性、系统性。可以说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是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显著创新之处。一、设置原则(一)均衡性原则为保证课程的均衡性,此次课程设置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增加了曾经被忽视或淡化的课程类型或科目的比重,适当减少了原有部分科目的比重,以使所有科目保持合理的比例结构,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
23、同需求进行适度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二)综合性原则课程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课程的综合化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完成:第一,开发并设置学科性的综合课程,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艺术、历史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这些课程实现了对特定学习领域内容和教育价值的统整。第二,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该课程由国家制定开发指导纲要并规定课时比例,其具体内容由学校自行开发。第三,在分科课程中实现课程内容的统整,即以综合的方式处理并实施分科课程的内容。(三)选择性原则为加强课程的选择性,在课时的
24、分配上,划定适当的比例给地方和学校,为地方、学校和学生选择课程提供了可能。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在达到九年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农村普通中学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形成有农村特点的学校课程结构。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二、课程结构(一)课程设置方案(参见表一、表二)(二)课程设置说明1表二中每门课的课时比例有一定弹性幅度。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课时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共占总课时的1620。2、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复习考试时间2周(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寒暑
25、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3具体科目设置说明。1-6年级设体育课,7-9年级设体育与健康课,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7-9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健康知识,应在学生进行相关体育活动时,使学生了解,但不得组织笔试。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结合实际,确定本地区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工作目标和步骤。初中阶段开设外语课程的语种,可在英语、日语、俄语等语种中任选一种。外国语学校或其他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第二外语。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外语课程的设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决定。 初中阶段的学校在选择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时,若选择科学、历史、地理,可相应减少自然地理的内容;
26、若选择历史与社会、生物、物理、化学,则应参照相关课程标准安排自然地理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门课程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学校在做学年教学安排时,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内容,统筹合理安排。4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教育也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5.晨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学校自主安排。6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地区社会、经
27、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课程计划;学年课时总数和周课时数应控制在国家所规定的范围内;根据教育部关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指导意见,提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的具体要求,报教育部备案。民族学校、复式教学点、简易小学等学校的课程设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自主决定。三、特点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在课程结构上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这些特点正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与成果。(一)体现了全新的课程设置原则如前所述,强调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是本次课改的显著创新。它既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
28、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二)形成了严谨的课程综合与分化的体系结构新课程总体结构是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结合。它们之间的衔接并不是突变式的,而是渐进式的,这使得新课程的体系结构呈现出严谨、合理的特点。既体现了课程综合化的要求,又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生在形成关于自我、自然和社会整体认知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具体科学领域的专门知识。(三)对传统课程进行改造或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据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要求,对一些传统课程进行了改造和整合。经过改造或整合后开设的课程有: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以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
29、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三至九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精神;一至九年级设艺术课,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多种艺术,提高审美情趣。同时,增设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专题一 新课程理念、目标与结构第三节 普通高中课程结构解析一、设置原则(一)时代性原则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二)基础性原则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注重学生掌握必需的
30、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注重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高中课程内容既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三)选择性原则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学生发展潜能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二、课程结构(一)课程设置方案(参见表三)(二) 课程设置说明1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
31、的课程修习状况。2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3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一般按周4学时安排,可在一个学段内完成。4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技术的8个必修学分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4学分。5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
32、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此外,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6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从表中可以看出新的高中课程在课程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层次分明的三级结构:学习领域、科目、模块。1学习领域高中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设置学习领域能更好地反映现
33、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研制各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教学;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避免并学科目过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2科目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等12-13个科目。其中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择。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两种或多种外语。3.模块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
34、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与建议。 模块的设置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并便于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三、特点纵观我国高中课程的发展历史,本次课改在固本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体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第一,学科改革以调整为主要策略,追求相对的稳定性,基本形成了以
35、各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的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 第二,比较重视课程统一,强调学生的共同学习经历和结果,但也开始逐步追求课程的多样性,努力增加高中课程的选择性,以期实现学生共性和个性发展的统一。 第三,尝试淡化文理分科的课程发展模式,并努力探索富有弹性的课程结构,寻找必修课与选修课、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合理比例。 第四,逐步形成了以国家高度统一性为基本特点、探索课程权力不断分享为基本趋势的课程政策,特别是逐渐关注到了学校层面的课程权利问题,以期更好的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专题一 新课程理念、目标与结构第四节 新课程改革的创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一个具有中国特色、适应时代要求和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基础
36、教育课程新体系正在逐步得以确立。与过去相比,这个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教学、评价、管理、课程开发等方面都有不少创新之处,需要我们加以探讨。一、新课程教学的创新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因此教学创新就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自主地、探究性的进行学习,以达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因此,总的来说,本次课程改革在教学方面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一)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新课程
37、发展必须处理好的一对关系。在这对关系中,课程往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观是主导因素。当我们把课程仅仅理解为官方文件(即所谓制度课程)的时候,课程与教学就成为彼此分离的两个领域,课程是“专制”的一方,而教学则成为被控制的一方,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的传递课程的过程,于是,二者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单向的线性关系。这样,可课程不断地走向孤立、封闭和萎缩,而教学也变得死板和沉闷,于是,师生的生命力、主体性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新课程强调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课程不只是“制度课程”,而更是“经验课程”,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成为课程知识的建构与开发的过程
38、。这样,课程与教学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才真正成为师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发展过程。(勒玉乐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93页)(二)注重探究性教学纲要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改变以往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
39、的能力,大力开展探究性教学。值得注意的是探究教学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要把少数学生培养成科学精英,而是要使学生成为有科学素养的公民,它既重视结果又强调知识获得的过程,既关注意义建构又注重应用,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和全体参与,因而它特别有利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有效实施。(三)关注体验性教学新基础教育课程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各种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四)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纲要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
40、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因此,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倡导合作学习,并因此建立起新的“学习共同体”,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把教学定位为交往,强调师生交往、生生交流,建构互动的教学关系,不仅在理论上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以及现实中的“特殊认识论”,而且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五)走向自主创新学习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主的学习者,使他们能够不断更新自我,超越自我,应对挑战。于是,走向自主创新学习,便成为新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自主学习”可理解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
41、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学生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说到底,“自主学习”是一种建立在学习者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基础上得以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品质。由此可见,自主学习高于学习方法、学习策略,从其过程来看,是一种学习模式;从其本性上说,是学习的一种内在品质;从其内在隐含的意义来分析,则反映了一种崭新的学习理念。(蔡铁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教程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45页)六)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鼓励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教学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
42、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加强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已经成为各国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纲要中特别强调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二、新课程评价的创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为了创设适合新一代儿童自主发展、自主成长的教育,其直接目的就是要建立新的即与时代要求相符合,同时又能体现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特点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否达到了初衷,是
43、否在健康地发展,这些都迫切需要新型的评价制度来评鉴,即发展型课程评价制度。1.在评价理念上,发展型课程评价是强调课程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强调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创生的过程,评价课程不只是看课程成功与否,还要看特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课程本身的适应性、发展性和创生性。布鲁纳指出:“评价通常被看做是对教材、教法或者别的什么东西是否有效的一种检验,可是,这是它最不重要的一面。最重要的是它应该提供智慧的指导来改进这些方面。”因此, 课程评价的真正目的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2在评价主体上,发展型课程评价强调多元主体参与,多元主体不只包括教育系统内部的主体,还包括多
44、方面的社会主体。多元主体的参与有利于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保证课程的代表性,这本身就是一种民主。多元主体参与可以是分别参与评价、背靠背评价,也可以是共同参与评价。这样既有内部评价,又有外部评价;既有独立评价,又有共同评价,可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发展性。3在评价对象上,既有对学生发展的评价,又有对教师发展的评价和对课程体系发展的评价。在对学生的评价上,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在对教师的评价上,不仅要对教师教育专业素养进
45、行评价,还要对教师教学工作、科研工作、教学态度等进行评价;在对课程的评价上,要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4在评价内容上,发展型课程评价强调,要对课程活动的全程进行全面评价,具体包括课程设计评价、实施评价和效果评价。设计评价包括课程目标、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编制等方面的评价;实施评价包括师生关系、课程管理、学校制度建设、社会或社区的支持与配合等方面的评价;效果评价包括学生发展状况、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和课程开放水平、学校的课程管理与开发能力、学校与社区的联系方面的评价。综合上述
46、四个方面,我们认识到要建立发展型课程评价制度,需要作出以下几方面的努力:第一,要有广阔的课程评价视野。发展型课程评价制度的建立,必须立足于提高国民素质,在指导思想、评价目的、评价标准、参与主体、评价结果的解释与使用上必须跳出教育的圈子,要有广阔的评价视野。第二,要唤醒多元主体的课程意识,树立发展性课程观与评价观。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教育科学体系框架内,课程只是教学的一个下位概念,而且仅局限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的狭窄范围内,有人甚至把课程仅仅理解成某一具体学科。人们的头脑中更多的是教学意识和观念,少有课程意识和观念。要建立发展型课程评价制度,参与课程评价的多元主体必须有明确的课程意识,树立
47、发展性的课程观和评价观。第三,要建立相对独立的课程评价机构或组织,这种组织应是一种教育或课程评价的中介组织。过去,我国的课程评价直接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课程管理部门进行的,这实际上是一种以行政或管理部门为主体的自我评价,尽管也邀请教育专家、教育一线教师等人员参与,但总体上属于单一的内部评价。这种评价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必须要有中介组织的介入。这种中介组织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运作,遵循课程发展和课程评价的规律,遵循基础教育的发展规律,自主开展课程评价工作,定期收集、分析、处理评价信息资料,定期向教育行政或课程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学生、社会或社区反馈评价信息,使与课程发展有关的人员或群体及时了
48、解课程发展过程中的情况,从而不断促进学生、教师、课程的发展。发展型课程评价制度的建立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一方面,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国还处于推进阶段,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一个逐步探索过程。另一方面,旧的评价制度及其思想的改造也需要一个过程。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特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入发展,科学的人才观、就业观、质量观会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也会逐渐科学起来,新型课程评价制度也一定会建立起来。三、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创新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纲要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