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行为和态度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18709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5.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行为和态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社会心理学行为和态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社会心理学行为和态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社会心理学行为和态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社会心理学行为和态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行为和态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行为和态度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做什么样的事,他做什么样的事就是什么样的人。Robert Musif,Kleine Prosa. 1930,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主要内容,态度决定行为吗行为何时决定态度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态度决定行为吗,我们都是伪君子吗?态度何时能预测行为?,我们都是伪君子吗,“每个行为都源于一个想法。”(爱默生,1841)态度(attitude)可以界定为个体对事情的反应方式,这种积极或消极的反应是可以进行评价的,它通常体现在个体的信念、感觉或者行为倾向中(Olson & Zanna, 1993)。态度ABC理论

2、:感觉( affect )行为倾向(behavior tendency)认知(cognition,想法),我们都是伪君子吗,最初,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研究人们的态度就是为了预测他们的行为。19名劫机犯对美国的仇恨令他们制造了9.11自杀性恐怖事件,这说明了极端的态度可能会导致极端的行为。,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也有研究显示:没有证据表明改变态度会导致行为的变化。社会心理学家艾伦威克(Allan Wicker)的研究更表明人们表现出的态度很难预测他们的各种行为。如:1)学生对于作弊的态度与他们的实际作弊行为几乎没关系。2)自我描述的种族观与真实情境中的行为几乎不存在什么相关

3、。,实验:道德伪善,丹尼尔巴森特等人(Baston & others, 1997, 1999)所说的“道德伪善”(表现出有道德水准,但实际上拒绝付出任何的代价)证明了态度和行为的分离。给被试布置了两个任务,一个十分诱人(被试能够挣到可能中30美金奖的彩票),而另一个却无聊且没有奖。要求被试必须给自己安排一个任务并把剩下的一个任安排给别人。20个人中仅仅有1人认为给自己安排有吸引力的任务是最道德的,而尽管80%的人是这样做的。接下来关于道德伪善的实验中,研究者给被试一些硬币,并且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愿意的话可以通过私下抛掷硬币的方法来决定任务的分配。即使他们选择了抛掷硬币。但还是有90%的人把自己

4、安排在好的任务中!,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态度何时能预测行为,行为和我们表达出的态度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二者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一个社会心理学家找出了40个令他们之间关系复杂的因素(Triandis,1982;Kraus,1995)。如果我们能够控制影响行为的其他因素让其他所有条件恒定那态度可以精确地预测行为吗?,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什么时候社会因素会对我们所说的话影响最小,外在的表现受制于外部因素的影响。在2002年底,美国许多立法者,由于感受到了9.11事件之后的恐俱、愤怒和爱国热情,公开投票支持布什总统对伊拉克动武,但同时私下里却持保留意见

5、(Nagourney,2002)。我们有时也称之为见风使舵。“内隐联想测试”(IAT),用反应时来测量人们概念联想的速度(Greenwald & others,2002,2003)。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测量人们是否会花更多时间将积极词汇与冒险词汇(不怕失败、不惧危险)联系起来与将积极词汇与保守词汇联系起来的时间比较,以测量内隐的冒险态度。,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内隐联想测试”(IAT),用反应时来测量人们概念联想的速度(Greenwald & others, 2002,2003)。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测量人们是否会花更多时间将积极词汇与黑人面孔联系起来(与将积极词汇与白人

6、面孔联系起来的时间比较)以测量内隐的种族态度。,其他因素何时对我们的行为影响最小,在任何场合下,引导我们做出反应的不仅仅是我们内在的态度,同时还有我们面对的情境。研究的例子:人们对于宗教的总体态度很难预测他们下周末是否会去做礼拜(因为天气、传教士、每个人的感觉等等都会影响做礼拜行为)。但是,宗教态度能够很好地预测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个体总体的宗教行为(Fishhein Kahle & Berman,1979)。综合原则:当我们观察个体总体的或通常行为而非单独的某一次行为时,态度对于行为的预测效应会变得更明显。,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何时能检测到影响行为的特定态度,有研究指

7、出,当测量的态度非常笼统时比如,对于亚洲人的态度并且行为非常具体的时候比如,是否去帮助某个具体的亚洲人我们的确无法得出言行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但是当测量的态度直接与情境相关时态度确实能预测行为。对于废品回收的态度(但并非对环境问题的总体态度)能预测个体在废品回收中的参与行为(Oskamp, 1991)。要通过说服来使个体养成健康行为习惯,我们最好改变个体对于具体习惯的态度。(吸烟有害健康!),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当我们的行为是自发做出的时候,我们的态度经常是潜在地起作用。我们将熟悉的原型付诸实施,并不深入思考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当我们在大厅里遇到熟人时,会下意识地打招呼(

8、Hi)。当餐厅服务员询问“吃得如何”时,我们下意识会回答说“很好”,即使我们觉得饭菜并不怎么好吃。这种无意识的反应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它可以使我们腾出精力去做别的事情。就像哲学家怀特海所说:“随着不假思索下意识即可操作的事情的增加,人类文明就提高了很大一步。”像习惯性行为系安全带、喝咖啡、上课意识很难被激活(Ouellette & Wood,1998)。,态度何时是有效的,态度何时是有效的,如果人们考虑好自己的态度再行动,那人们能否更真实地表现自我呢?当我们思考自己的态度时,态度才会影响我们的行为。爱德华迪纳和马克沃尔伯(Diener & Wallborn, 1976)注意到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认

9、为作弊是不道德的。他们让华盛顿大学的学生猜一个字谜(说是测智商),并且告诉他们当屋里的铃响的时候就停止猜谜。在让他们各自单独做题的情况下,71%的学生在铃响后继续做题。而在那些可以自我觉知的学生中让他们在一面镜子前做题同时听录有自己说话声音的磁带只有7%的学生作弊。,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小结,流行的大众观点强调态度对行为的影响作用,但令人惊奇的是,态度通常被认为是对一些事物或人的感情经常不能很好地预测行为。这些发现让社会心理学家急于去寻找我们经常言行不一的原因。最终得出的答案是:我们所表露的态度和做出的行为各自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的态度能够预测我们的行为:(1)如果

10、把“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小化;(2)如果态度与预测的行为(比如对投票的研究)紧密相关;(3)如果态度是强有力的(以某一些事提醒我们牢记这点)。在这些情况下,我们的所想所感与我们的所为会紧密相关。,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行为何时决定态度,角色扮演语言何时变成信念登门槛现象,角色扮演,角色(role)这个词来源于戏剧,正如在戏剧中一样它指的是那些处于特定社会位置的人被期望表现出的行为。当我们扮演一种新的社会角色时,起初我们可能觉得虚假,但很快我们会适应。在一项研究中,斯坦福大学心理系教授菲利普津巴多(Zimbardo, 1971; Harvey & Zimbardo, 199

11、8)设计了一个模拟的监狱实验,要求大学生志愿者在其中呆一段时间。津巴多想知道到底是邪恶的犯人和恶毒的狱卒导致了监狱的残酷性,还是狱卒和犯人在制度上的角色令即便富有同情心的人也会变得十分怨毒和冷酷。是人们使这个地方变得暴力了,还是这个地方使人们变得暴力了?,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实验,津巴多用抛硬币的方式,指派一些学生做狱卒。他给他们分发制服、警棍和哨子,并且命令他们按规则行事。另一半的学生则扮作犯人,他们穿着令人羞耻的衣服,并被关进单人牢房里。在经过了一天愉快的角色扮演之后,狱卒和犯人,甚至研究者,都进人了情境。狱卒开始贬损犯人,并且一些人开始制造残酷的污辱性规则。犯人

12、崩溃、造反,或者变得冷漠。津巴多(1972)报告说,“人们越来越分不清现实和幻觉、扮演的角色和自己的身份这个创造出来的监狱正在同化我们,使我们成为它的傀儡。”随后,津巴多发现社会病理学症状正在出现,他不得不在第六天放弃了这个本来计划为期两周的实验。,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小贴士社会病理学,社会病理学就是研究社会因素所致疾病的发生、发展、结局和转归的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社会医学(包括社会生理学、社会病理学、社会治疗学和社会卫生学等)的一大分支。现代医学的研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生与社会因素有荐密切的关系,而影响人体健康的社会性致病因素又很多,诸如,政治、法律、婚姻、职业、劳

13、动、家庭、经济、社交、社会心理等因素,而人格因素又是社会因素中致病的中介因素。我们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社会因素是与其他各种致病因素共同对人体的作用,而造成人体发病。单纯的社会性因素致病情况较少见,只要是以社会性因素为主的,就应看作是社会性因素致病的。,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语言何时变成信念,托里希金斯与其同事(Higgins & Rholes ,1978;Higgins & McCann, 1984)证实了语言是如何变为信念的。他让一些大学生阅读有关某人的人格描述,然后让他对另一个人总结该描述,这个听众或者喜欢此人或者不喜欢此人。当听众喜欢此人时,这些学生会总结一个更

14、积极的评价。说过好话以后,他们自己也会更喜欢这个人。让他们回忆自己读过的内容,他们会记起比实际更多的积极描述。简而言之,我们似乎会倾向于根据自己的听众来调整我们的讲话内容,并且在说过以后也会相信这歪曲的信息。,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聚焦:语言变成信念,心理学家雷一海曼(Ray FIvxnan, 1981)描述了一个看手相的人是如何来说服自己相信手相术有用的。我十多岁的时候开始看手相,以贴补魔术表演和心灵感应的收入。开始时我并不相信手相术。但我知道要顺利“叫卖”我就必须首先相信。几年来,我成了一个手相术的虔诚信徒。一天晚上斯坦利.杰克斯一个我尊敬的专业心相大师巧妙地建议我

15、,如果故意将手掌上的掌纹与书上描述的相反,那将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我照这样接待了几个客户。令我惊奇和恐惧的是,我的解释像以前一样成功。从那时起我对这种说服我们(包括“看手相”者和客户)的巨大力量产生了兴趣。当事实并非如此的时候,这种力量会让我们说服自己它的确就是这样的。(p.86),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登门槛现象,实验表明,如果想要别人帮你一个大忙,有效的策略就是:先请他们帮一个小忙。这一登门槛现象(foot-in-the-door phenomenon)被证实十分有效。,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其他实验,柏特里夏普利纳与其合作者(Pliner

16、 & others , 1974 )发现,在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多伦多郊区46%的住户会乐意向癌症群体捐款。而如果在一天前让他们戴着一个翻领别针宣传这项活动(他们都愿意这么做的话),那募捐者的数量可能会是前者的两倍。在互联网上的聊天室里,保罗马基与其同事( Markey &others , 2002)发出了求助的请求(“我的电子邮件出问题了。你能帮我发一封电子邮件吗?”)。如果先请对方帮一个小忙(“我刚刚开始学习电脑,你可以告诉我怎么来看别人的文件吗?”),那么其获助次数会由2%增加到16%。尼古拉斯吉根和塞琳雅各布(Gueguen & Jacob,2001)通过邀请法国的互联网使用者签署反地雷的

17、请愿书,从而使他们为儿童地雷受害者保护组织募捐的比率达到原来的3倍(从1.6%到4.9%)。,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小结,态度行为之间的关系也以相反的方向起作用:不仅态度会影响行为,行为也可能影响态度。当我们做事时,我们往往会夸大事情的重要性,特别是当我们为该事负责时。社会角色规定的行为铸造了角色扮演者的态度。登门槛现象的研究说明,对一个小行为的承诺可以让人们更愿意做一件更大的事。,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自我展示:印象管理自我辩解:认知不协调自我知觉理论比较,我们已经看到许多研究证实了行为对态度的影响作用。这些现象中有没有什

18、么线索可以说明行为影响态度的原因呢?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者提出三个可能性原因。自我展示理论认为,出于某些重要的原因,我们会表现出一定的态度,以使我们看起来一致。认知不协调理论则认为,为了减少自己的内心不适,我们说服自己某些行为是合理的。自我知觉理论假定我们的行为可以揭示自我(当对我们的感觉或信念不确定的时候,我们会观察自己的行为,就像其他人那样)。下面让我们逐个分析这些理论。,自我展示:印象管理,自我展示(self-presentaeion)是指我们想要向外在的观众(别人)和内在的观众(自己)展现一种受赞许的形象。我们致力于管理自己营造的形象。我们通过推脱、辩护和道歉等方式来支撑我们的自尊并检验我

19、们的自我形象。,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我们当中有谁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吗?我们在衣服、食品、化妆品和整形手术上花费了大量的金钱那都是因为我们在意其他人的看法。给别人一个好印象常常能给自己带来社会和物质的报酬,能让自我感觉良好,甚至能让我们的社会身份更有保障(Leary,1994,2001)。,没人愿意让自己看起来自相矛盾。为了避免这一点,我们表现出与自己行为一致的态度。为了看起来一致,我们也许会假装表现出某种态度,虽然那意味着有些做作或虚伪,但为了给他人留下好印象那是值得的。这就是自我展示理论大概的意思。,我们希望自己看起来一致的愿望,能够解释我们表达出的态度趋向与行

20、为保持一致的原因吗?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这样的如果虚伪的方式不能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的话,人们往往会表现出自己真实的态度(Paulhus,1982;Tedeschi & others,1987)。但是,我们发现自我展示理论不能解释所有的态度变化,因为当面对一些根本不知道自己过去行为的人时,人们甚至也会改变自己的态度。,自我辩解:认知不协调,另一个理论的解释是,我们的态度改变是因为我们想要保持认知间的一致性。这就是利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提出的著名的认知不协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ce theory) 。,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2003年

21、伊拉克战争之后,负责国际政策态度项目的研究者开始意识到,一些美国人试图减少他们“认知不协调的体验”(Kull, 2003 )。这场战争主要起因于推测萨达姆可能拥有威胁美国和英国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战争伊始,仅有38%的美国人认为即使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场战争也正义的(Gallup, 2003)。大约五分之四的美国人相信他们的军队会找到这些武器,并且支持这场刚刚发动的战争(Duffy, 2003; Newport & others, 2003 ) 。,而在战争中伊拉克没有动用这种武器,并且其武器的并不足以对他们构成威胁,因而战争的大多数支持者感到了不协调。为了减少这种不快的体验,国际政

22、策态度项目记录到,一些美国人修正了政府对外开战的主要原因的记忆。这些原因现在被解释为从残暴的和种族灭绝的统治下解放被压迫的人民,并为中东的和平与民主打下基础。战后一个月,曾经少数的支持性观点变为了多数观点:58%的美国人在即使没有找到宣称中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况下仍然支持这场战争(Gallup , 2003)。,理由不足,想像你自己正在参加一个由费斯廷格和学生梅里尔卡尔史密斯(Carlsmith, 1959)设计的一个著名实验。在一个小时中,给你分配一些无聊的任务,比如反复地转木头把手。在你结束实验后,研究者解释说这个实验关注期望如何影响绩效。同时,研究者希望在外面等着的另一个被试会认为将要

23、做的实验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让你告诉他。因为这是一项科学研究并且还会付给你报酬(两种标准:一半1美元,一半20美元),所以你答应告诉下一名被试(真正的实验助手)你所经历的实验过程是多么地令人兴奋。最后,其他一些研究会让你完成一份关于你对转动把手喜爱程度的问卷。,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预测,在什么情况下你最可能相信自己的小小谎言并且说实验真的很有趣?是当你像其他被试一样因此获得1美元时?还是当你像其他人一样获得慷慨的20美元时?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高报酬会产生好的效应。但是恰恰相反,费斯廷格和卡尔史密斯作出了非常规的预测:那些仅仅得到1美元(撒谎的理由不充分)的被试将更可

24、能调整他们的态度以适应这种行为。在他们行为的理由不足(insufficient justification)时,他们更可能会感到不舒服(不协调)并因此更要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不协调理论预测:如果我们的行为不能完全用外部报酬或强迫性因素来解释,我们就会体验到失调我们可以通过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来减少不协调。,决策后的不协调,也许你也有这样的体会,当你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后,开始痛苦地感到认知不协调你所拒绝的那样东西的好的方面,你所选择的东西的不好的方面。当做出重要决策以后,我们经常会过高地评价自己的选择而贬低放弃的选择,以此来减少不协调。在最早发表不协调

25、的实验中(1956),杰克布雷姆(Jack Brehm)让明尼苏达大学的女生评价8种物品,例如烤面包机、收音和吹风机。然后布雷姆让她们看自己评价非常接近的两物品,并告诉她们可以拿走两个中的任何一个。最后,她们重新评价这8件物品时,她们提高了对自己所选物的评价并降低了对放弃物品的评价。,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自我知觉,想一想我们如何推断他人的态度。我们可以观察在特殊情境下人们如何行动,然后将其行为归因于个体的特性和态度或者归因于环境的压力。自我知觉理论(self-perception theory)由达里尔贝姆(Daryl Bem, 1972)提出,它假设当我们观察自己的

26、行为时我们会做出类似的推断。当我们的态度摇摆不定或模糊不清时,我们就会处在局外人的位置上,从外部观察自己。,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威廉詹姆斯指出,我们通过观察自己的身体和行为推断自己的情绪。,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表情和态度,面部表情也会影响我们的态度。在一个设计巧妙的实验中,加里韦尔斯和理查德佩蒂(wells & Petty,1980)要求艾伯塔大学的学生在收听广播社论时上下或者左右摆头以“测试耳机装置”。谁最有可能同意那篇社论?研究发现是那些曾经上下点头的人。为什么?韦尔斯和佩蒂猜测积极的想法与上下点头一致,而与左右摆头相反。当听他人说话的时

27、候你可以自己试试:当你点头而非摇头的时候你是否觉得自己更赞同他的观点呢?,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自然而然的模仿和情绪感染。人们通过保持一致而彼此感到和善可亲。“情绪感染”,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过度合理化和内部动机,回想理由不足效应即最小的刺激能够最有效地促人们对一个活动产生兴趣并乐于继续做下去。认知不协调理论对此做出了一种解释:如果外部刺激不足以证明我行为的合理性,我们会通过内部心理活动证明自己行为合理性以减少不协调。自我知觉理论则提供了另一种解释:人们通过关注周围情境来解释自己的行为。想像一下如果某人收下20美金后,他会开始宣传学费上涨的合理

28、之处。毫无疑问,与毫无报酬相比,他的这种宣扬似乎显得不那么真诚。也许当我们自我观察时也会做出类似的推断。,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进一步结论,与报酬总会增强动机的观点相反,自我知觉理论认为不必要的报酬有时会带来一些隐性的代价。给人们报酬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会让他们将其行为归因于报酬,这样就会削弱他们的自我知觉因为兴趣而去做。(过度合理化效应)给钱让人们玩智力游戏,他们以后继续玩游戏的行为就会少于那些没有报酬玩游戏的人。答应给孩子报酬来让他们做自己心里喜欢的事情(例如,玩魔术牌),孩子们就会将这种游戏变为工作。,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对过度合理化效应

29、证明的故事,一位老人独自一人住在某一条街上,每天下午都有一群吵闹的男孩在这儿玩耍。这种喧嚣惹烦了他,于是他把这些男孩叫到了家门前。他告诉男孩们他喜欢听他们那令人愉悦的声音,并且许诺如果他们明天再来的话他将给每人50美分。第二天下午,这群孩子又跑来了并且玩得比以往更加放肆。这位老人又给了他们钱并许诺下次来还有报酬。第三天,他们又来了,大肆庆祝,而这个老人又给了他们钱,这次是25美分。第四天孩子们仅得到了15美分,老人解释说他那干瘪的钱包已经快被掏光了。“求求你们,尽管这样,你们明天还能以10美分的价格来玩吗?”这些孩子失望地告诉他他们不会再来了。他们说,这样得不偿失,因为在他房子前玩整整一个下午

30、才只有10美分。,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当人们在没有报酬或强迫的情况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他们会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对这种活动的兴趣。而外部报酬引导人们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激励性因素,从而破坏了内部动机。,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理论比较,小结,三种不同的理论可以解释行为对态度的影响。自我展示理论假定人们适当调整自己的态度以使其看起来与行为一致,尤其是那些为了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而控制自己行为的人。另外两种理论认为我们的行为会促使真实态度做出改变。不协调理论的解释是,当我们的行为与态度相反或者很难做决定时,我们会感到紧张。为了降低这种情绪的激活,我们会通过一

31、系列的心理活动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此理论进一步认为,我们不当行为的外在理由越少,从而会产生越多的不协调,态度也改变得越多。,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小结,自我知觉理论则假定,当我们的态度不很坚定时,我们就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及其环境来推断我们的态度。自我知觉理论的一个有趣的推论是“过度合理化效应”:付给人们报酬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能将他们的这种乐事转化为苦差(如果这些报酬使他们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报酬)。研究都证实了这两种理论的预期,这表明它们分别描述了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结果。,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附:态度的测量,一、瑟斯通量表二、李凯特量表三、语

32、义差异量表四、投射测验五、内隐态度测验六、态度的实证测定,态度的测量,一、瑟斯通量表 瑟斯通(Thurstone,1929)量表是由其本人提出的“主观外显相等间距法”量表。它认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态度是可以概念化并且被测量的。二、李凯特量表 1932年,心理学家李凯特(Likert)为了避免瑟斯通量表编制过程过于复杂,提出了一种类似于瑟斯通量表,但更为简便的方法。,态度的测量,三、语义差异量表 语义差异量表是由心理学家奥斯古德(Osgood)等人于1957年发展起来的,是等级量表的另一种形式。其基本方法,是用成对的两极性的形容词,如好坏;聪明愚蠢等来评价态度对象。四、投射测验 投射测验的方

33、式,通常是给予人们一定的刺激物,让人们据此进行联想,并用口头或书面方式报告出来,然后通过分析人们联想的内容,来推测人们的态度与个性。主要有默里主题统觉测验(TAT)和罗夏墨迹测验两种,主题统觉测验,罗夏墨迹测验,态度的测量,五、内隐态度测验 目前,测量内隐态度的方法主要有启动技术和内隐联系测验等。 启动技术被大量研究证明是内隐记忆的良好测定方法。 内隐联系测验(IAT,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的另一个名字是内隐联想测验。基本原理是,如果一个人概念中关于某一对象与某一特定属性之间的联结紧密(如花-美丽),则辨别归类加工的自动化程度就高,反应时也较短;反之产生认知冲突,反应时也会较长。,态度的测量,六、态度的实证测定(1)距离测量:交往的接近程度和融合程度(2)生理反应测量:测谎仪,后记,通过行为改变我们自己。如果我们想在某个重要的方面改变自己,最好不要等待顿悟或灵感。有时真的需要我们做出行动开始去写论文,去打那个电话,去见那个人尽管我们非常不情愿那么做。行为的巨大力量。,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思考:,你能回忆起一次行动改变态度的经历吗?描述一下这次经历。你是否想改善对某个人或某门课程的感觉?如果是的话,假装一开始就喜欢他们,在行动上表现出来,那是否会对你有所帮助?,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