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8 钢筋翻样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26545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3.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8 钢筋翻样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项目8 钢筋翻样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项目8 钢筋翻样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项目8 钢筋翻样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项目8 钢筋翻样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8 钢筋翻样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8 钢筋翻样ppt课件.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项目8 钢筋翻样,8.1 钢筋翻样概述,8.1.1钢筋翻样的定义 钢筋翻样是钢筋工程的施工技术人员根据建筑结构施工图纸中各种各样的钢筋样式、规格、尺寸以及所在位置,按照国家相关的规程、规范要求,计算出各个构件中每根钢筋的制作装配数据、数值,形成文字材料或填写在配料表单中,再画出组装简图,作为操作人员、作业班组进行生产制作装配的依据。,8.1.2钢筋翻样的作用 钢筋翻样成果(钢筋下料单)主要用于钢筋加工和绑扎,而本书前面我们学习的钢筋算量,同样是计算钢筋长度,但是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钢筋算量如果用于工程预算、投标报价、标底、竣工结算,那钢筋工程量的计算结果允许有一定的误差,但是钢筋下料长度要求

2、计算准确,如果钢筋下料大了,可能模板里放不进去而需要重新加工;如果钢筋下料小了,那钢筋构造要求不符合规定,也需要返工。所以钢筋翻样工作技术性高,计算过程复杂烦琐,是一种高级的技术性脑力劳动。一个优秀的钢筋翻样师往往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能够准确地提出钢筋下料单,减少钢筋浪费,提高钢筋施工质量,为企业创造价值和可观的利润。,8.1.3对钢筋翻样人员的要求 过去用传统方式表示的结构施工图上附有钢筋翻样表,由设计人员翻样,而且当时我国的建筑高度、建筑规模都不大,又以砖混结构居多,钢筋用量不多,钢筋构造简单,也无抗震设计,所以没有专业的钢筋翻样师。具体施工时,由钢筋班长或钢筋工长带领钢筋工施工,基本上照

3、图施工即可。但是现在不同,全国都在执行“平法”制图,不仅施工图上没有钢筋翻样表,也没有混凝土构件的立面图和剖面图,这就对钢筋翻样人员提出了很高的专业要求。,由于钢筋工程本身的复杂性、隐蔽性和工程量的浩大及工期紧等因素,钢筋工程往往具有不可逆转性,钢筋工程造成的损失有时是不可估量的。钢筋翻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钢筋翻样人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例如: (1)要有钢筋工程的专业基础,具备比较过硬的平法知识与操作技能。 (2)要求计算准确,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要做到计算准确,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和CAD基础,造型复杂的图纸需借助于计算机计算。 (3)要精通图纸,深刻领会设计意图,具有一

4、定的空间想象力。对图纸一知半解,是不可能完成钢筋翻样任务的。,(4)要熟悉设计规范、施工规范、相关的国家标准和一些常用做法,并且要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5)制作的钢筋下料单,要求能够指导施工,方便施工,且满足施工实际情况。这就需要熟悉施工现场,对施工要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现场实践经验。 (6)钢筋翻样时,不仅能发现图纸上不尽合理的地方,进行优化,使做出来的钢筋翻样单既能方便施工又能满足规范,还要尽可能节约钢筋,这些都需要长期的工作经验、技术积累和智慧。,8.2 钢筋量度差值,8.2.1几个概念 (1)外皮尺寸:结构施工图中所标注的钢筋尺寸,是指加工后的钢筋外轮廓尺寸,称为钢筋的外皮尺

5、寸(外包尺寸),见图8-1。 (2)内皮尺寸:在钢筋弯折处,沿着钢筋内侧衡量的尺寸,称为钢筋的内皮尺寸(内包尺寸),见图8-1。 (3)钢筋下料长度:钢筋下料长度就是钢筋中心线的长度(施工下料尺寸)。由于结构受力上的需要,大多数钢筋需要在规定的位置弯曲。钢筋弯曲时,其外壁伸长,内壁缩短,而中心线长度不变,我们需要计算的就是钢筋的中心线长度,即钢筋下料长度,见图8-1。,结构施工图上所示受力主筋的尺寸界限是钢筋的外皮。实际上,钢筋加工下料的施工尺寸为,式中,ab为直线段;bc为弧线段;cd为直线段。钢筋加工前直线下料时,如果下料长度按外包尺寸的总和来计算,则加工后钢筋尺寸大于设计要求的外包尺寸,

6、要么弯钩太长造成浪费,要么造成保护层厚度不够而影响施工质量。因此,按外包尺寸下料是不准确的,只有按轴线长度下料加工,才能使钢筋形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图8-1钢筋各种尺寸示意图,(4)钢筋度量差值:钢筋材料明细表的简图中,所标注外皮尺寸,或设计图中注明的尺寸,是根据构件尺寸、钢筋形状及保护层的厚度按外皮尺寸计算的,显然外皮尺寸大于钢筋中心线的长度,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值,我们称之为钢筋量度差值,简称差值。 差值又分为外皮差值和内皮差值两种。,8.2.2钢筋弯曲半径 钢筋弯折的量度差值与钢筋弯曲角度、弯曲半径和钢筋直径有关。实际工程施工时,根据钢筋规格和钢筋用途,钢筋加工时的弯曲半径是不同的,按现

7、行施工及验收规范,常用钢筋加工弯曲半径见表8-1。,表8-1常用钢筋加工弯曲半径R,注HPB300级、HRB335级、HRB400级钢筋就是工地上习惯说的级、级和级钢筋。,8.2.3外皮差值 1.外皮差值 图8-2是结构施工图上90弯折处的钢筋,xy+yz是沿钢筋弯折处外皮量取的,是钢筋弯折处的外皮尺寸,而弯折处的钢筋下料长度是钢筋中心线的长度,即ab弧线的弧长。因此,折线xy+yz长度与弧线的弧长ab之间的差值,称为外皮差值。,图8-2钢筋外皮尺寸,钢筋下料长度是钢筋中心线的长度,不是设计图中标注的钢筋长度,钢筋下料长度计算时,一定要考虑量度差值,即 钢筋下料长度=钢筋外皮总长-量度差值,外

8、皮差值通常用于受力主筋弯曲加工下料计算,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外皮差值: 外皮差值=钢筋外皮尺寸之和-钢筋中心线的长度,2.弯折角度为90时外皮差值计算公式 图8-3是推导等于或小于90弯曲加工钢筋时,计算差值的例子。钢筋的直径大小为d,钢筋弯曲的加工半径为R,设钢筋弯折的角度为。,图8-3钢筋弯折90时尺寸,钢筋加工弯曲后,钢筋内皮pq间弧线,就是以R为半径的弧线。推导公式如下: 自o点引线垂直交水平钢筋外皮线于x点,再从o点引线垂直交倾斜钢筋外皮线于z点。xoz等于。oy平分xoz,得到两个/2。 前面讲过,钢筋加工弯曲后,钢筋中心线的长度是不会改变的。xy加yz之和的展开长度,同弧线展开的长度

9、之差,就是所求的差值。,式中角度; 弧度。同样可得以角度和R为变量计算外皮差值公式:,应用式(8-1),则以角度、弧度和R为变量计算外皮差值公式:,【例8-1】非框架梁主筋,HPB300级钢筋,d=22mm,=45,求外皮差值。 解查表8-1,R=1.25d,应用式(8-3),得【例8-2】非框架梁主筋,HPB300级钢筋,d=22mm,=90,求外皮差值。解查表8-1,R=1.25d,应用式(8-3),得,【例8-3】平法楼层框架梁主筋,HRB335级钢筋,d=20mm,=90,求外皮差值。解查表8-1,R=4d,应用式(8-3),得,3.弯曲角度90、180时外皮差值计算公式 用图8-4来

10、推导弯曲角度90、180时外皮差值计算公式。钢筋直径大小为d,钢筋弯曲的加工半径为R,具体推导公式时,设钢筋弯折的角度为(90+)。,图8-4钢筋弯折90、180时尺寸,外皮线的总长度=wx+xy+yz弯曲(90+)钢筋中心线弧长=(R+d/2)(90+)/180应用式(8-1):,当弯曲角度135,R=2.5d时,取=45。应用式(8-4):,即钢筋弯曲角度90、180时外皮差值计算公式:,当弯曲角度135,R=1.25d时,差值=2.24d 当弯曲角度180,R=2.50d时,差值=4.575d 当弯曲角度180,R=1.25d时,差值=3.502d 以上即为表8-2中数字。 4.钢筋外皮

11、差值表 由式(8-3)、式(8-4)可知,外皮差值是钢筋加工的弯曲半径R和弯曲角度的函数。常用钢筋的弯曲外皮差值见表8-2和表8-3。,表8-2常见钢筋弯曲外皮差值表(一),注1.135和180的差值必须具备准确的外皮尺寸值; 2.平法框架主筋d25mm时,R=4d(6d);d25mm时,R=6d(8d)。括号内数值用于框架顶层边节点。,表8-3常见钢筋弯曲外皮差值表(二),8.2.4内皮差值 图8-5是结构施工图上90弯折处的钢筋,(xy+yz)是沿钢筋弯折处内皮量取的,是钢筋弯折处的内皮尺寸,弯折处钢筋的下料长度为ab弧线的弧长。因此,折线(xy+yz)长度与弧线的弧长ab之间的差值,称为

12、内皮差值。,图8-5钢筋内皮尺寸,内皮差值通常用于箍筋或拉筋弯曲加工下料计算,可表示为 内皮差值=钢筋内皮尺寸之和-钢筋中心线的长度 (8-5),内皮差值随角度的不同,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通常计算箍筋和拉筋下料长度时,用内皮尺寸计算更方便,常用钢筋内皮尺寸的差值见表8-4。,表8-4钢筋内皮尺寸的差值表,8.3 弯钩增加值,为了增加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钢筋弯折后还要有一定的锚固长度,此段长度加量度差值,我们称之为弯钩增加值。如:光圆钢筋端头做180弯钩,平直段为3d。箍筋做135弯钩,平直段为5d、10d或75mm等。 HPB300级钢筋作为受力主筋时,末端做180弯钩,平直段长度

13、=3d,我们可以利用差值表,求弯钩增加值(含量度差值),见图8-6。,查表8-1,R=125d,查表8-2得,差值=3.5d 弯钩增加值=3(R+d)+3d-3.5d=3(1.25d+d)+3d-3.5d=6.25d 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级钢筋末端做180弯钩时,弯钩增加长度6.25d。,图8-6钢筋端部带180弯钩时的尺寸,8.4 箍筋和拉筋的 下料长度计算,8.4.1箍筋下料长度计算 箍筋的形式有三种,端部弯钩90/180、90/90和135/135,后一种最常见,这里只讨论端部弯钩为135/135的箍筋。 2002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定义是受力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

14、离,而2010版规范定义为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下面用新版规范的定义,以梁箍筋为例,讨论箍筋下料长度的计算。“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也就是说梁中箍筋是最外层钢筋,所以梁中箍筋下料长度按外皮尺寸计算。此内容也适用于柱箍筋。,图8-7和图8-8是放大了的部分箍筋图。由于是外皮尺寸,所以混凝土的保护层里侧界线,就是箍筋的外皮尺寸界线。箍筋的四个边尺寸中,左边的外皮尺寸和底边的外皮尺寸好标注,因为它们就是梁高或梁宽减去二个保护层厚度得到的。,箍筋的左边l1=h-2c,箍筋的底边l2=b-2c,而箍筋的上边l4外皮尺寸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箍筋左边外皮到钢筋弯曲中心的长度,加上

15、135弯曲钢筋中心线长度,再加上末端直线钢筋长度。 箍筋的右边l3外皮尺寸也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箍筋底边外皮到钢筋弯曲中心的长度,加上135弯曲钢筋中心线长度,再加上末端直线钢筋长度。,图8-8箍筋尺寸(二),图8-7箍筋尺寸(一),式中c混凝土保护层厚度;R弯曲半径;d箍筋直径;h梁截面高度;b梁截面宽度;m箍筋弯135后的平直段长度,考虑抗震时,m=max10d,75mm,不考虑抗震时m=5d。,由图8-7和图8-8得知,可以把箍筋的四个边外皮尺寸的算法,归纳如下:,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如下:查表8-2,箍筋弯曲90时外皮差值2.288d,R=2.5d。由式(8-6)得,箍筋的弯曲半径R=2

16、.5d,代入上式,即箍筋弯曲135后平直段长度为m的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把m=max10d,75mm代入式(8-7),对不同的箍筋情况计算下料长度公式见表8-5。,表8-5各种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mm,【例8-4】已知:抗震框架梁bh=300mm500mm,保护层厚度c=25mm,箍筋直径d=8mm,弯钩135。 求:箍筋下料长度。 解查表8-5,计算公式:故此框架梁箍筋下料长度为1562mm。,【例8-5】已知:某次梁bh=200mm450mm,保护层厚度c=25mm,箍筋直径d=6mm,弯钩135(不考虑抗震)。 求:箍筋下料长度。 解查表8-5,计算公式:,故次梁箍筋下料长度为11

17、62mm。,8.4.2拉筋下料长度计算 两端为135弯钩的拉筋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拉筋形式,梁侧面受扭钢筋、侧面构造钢筋以及剪力墙身钢筋中均要设拉筋。平法图集要求“拉筋要同时钩住纵向受力钢筋和箍筋”,现以梁侧面钢筋处的拉筋为例,讨论拉筋的下料长度计算,图8-9是放大了的拉筋图。,图8-9拉筋尺寸,拉筋的弯曲半径R=2.5d,代入上式,得即拉筋弯曲135后平直段长度为m的拉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为,式中d箍筋直径;,d拉筋直径,当梁宽350时,d=6mm;当梁宽350时,d=8mm。,应用式(8-8),对不同的拉筋情况计算下料长度公式见表8-6。,表8-6各种拉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mm,【例8-6】已

18、知:抗震框架梁截面尺寸bh=300mm600mm,保护层厚度c=25mm,箍筋直径d=8mm,拉筋直径d=6mm,弯钩135。 求:拉筋下料长度。 解查表8-6,计算公式: 故框架梁拉筋下料长度为455mm。,【例8-7】已知:剪力墙墙厚300mm,保护层厚度c=15mm,水平分布筋和竖向分布筋直径均为d=12mm,拉筋d=6mm,弯钩135(考虑抗震)。 求:拉筋下料长度。 解查表8-6,计算公式:故此剪力墙拉筋下料长度为475mm。,8.5 梁纵筋下料长度计算,8.5.1次梁纵筋下料长度计算 【例8-8】已知:次梁上部钢筋HPB300,214,保护层厚度c=25mm,求其下料长度,见图8-

19、10。,图8-10次梁钢筋尺寸及构造,解次梁上部钢筋要满足11G1011图集第86页非框架梁L配筋构造要求,还要满足12G9011第2-41页主次节点构造。 查表8-2,R=1.25d,弯曲90时,差值=1.751d,末端弯曲180时,弯钩增加值=6.25d。 故钢筋下料长度为,8.5.2悬挑梁弯起筋下料长度计算 【例8-9】已知:某抗震屋面框架梁,一端带延伸悬挑梁,悬挑梁上部有一根钢筋在端部弯起,钢筋为HRB335,22,梁保护层厚度c=30mm,求其下料长度,见图8-11。,图8-11悬挑梁弯起筋尺寸,此部分内容要符合11G101-1第89页悬挑梁配筋构造要求。当梁d25时,R=4d。查表

20、8-2,R=4d,弯曲45时,差值=0.608d。,8.6 平法梁图上作业法,钢筋计算一般指下料钢筋计算和预算钢筋计算,二者对计算精度要求不同,所用公式也不同,在项目5我们曾做过平法梁的预算钢筋计算,下面我们再做平法梁的下料钢筋计算。 8.6.1平法梁图上作业法简介 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释疑解惑(陈达飞编著)一书中,介绍了“平法梁图上作业法”,此法简单易学,思路清晰,科学合理,值得学习推广。 所谓“平法梁图上作业法”就是一种手工计算平法梁钢筋的方法。它把平法梁的原始数据(轴线尺寸、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中间的计算过程和最后的计算结果都写在一张纸上,层次分明,数据关系清楚,便于检查,提高了计算的可

21、靠性和准确性。,8.6.2普通框架梁实操训练 下面结合一个框架梁工程实例来介绍“平法梁图上作业法”的操作步骤,并制作钢筋下料单。 1.工程信息 某办公楼的施工图中KL-4是一个3跨的框架梁,无悬挑,共10根。框架梁的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见图8-12所示。作为支座的框架柱截面尺寸500mm600mm,在框架梁的方向上柱宽度为600mm,支座偏中情况见图。,图8-12KL-4平法施工图,2.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均在图8-13上进行。刚开始学习平法梁图上作业法时,如果想象不出梁中钢筋,可参见项目4中4.6.2中的KL-4立面钢筋排布图和截面钢筋排布图。 (1)多跨梁柱的示意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只要表示

22、出轴线尺寸、柱宽及偏中情况即可。 (2)梁中钢筋布置的“七线图”(一般为上部纵线3线、下部纵线4线),要求不同的钢筋要分线表示,计算箍筋和构造钢筋时可增加几条线,以便表示出箍筋加密区和非加密区位置及构造钢筋或抗扭钢筋的情况。(说明:这样表示就能避免出现在梁的配筋构造详图中同一层面的钢筋互相重叠看不清楚的现象),图8-13KL-4图上作业法,图8-13KL-4图上作业法,(3)在每跨梁支座的左右两侧画出每跨梁ln/3和ln/4的大概位置。 (4)图的下方空地方用作中间数据的计算。如果有条件,可以把图中的原始数据、中间数据和计算结果用不同颜色的数据表示,便于观看。 3.操作步骤 (1)按一道梁的实

23、际形状画出多跨梁柱的示意图,包括轴线尺寸、柱宽及偏中情况,每跨梁ln/3和ln/4的大概位置以及梁的“七线图”框架。,(2)按照“先定性、后定量”的原则,画出梁的各层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的形状和分布图,同层次的不同形状或规格的钢筋要画在“七线图”中不同的线上,梁两端的钢筋弯折部分要按照构造要求逐层向内缩进。(注:缩进的层次由外向内分别为:梁的第一排上部纵筋、第二排上部纵筋;或者是梁的第一排下部纵筋、第二排下部纵筋),(3)标出每种钢筋的根数。 1)在集中标注中声明上部通长筋为222。 2)注意到第一跨右支座和第二跨左支座的原位标注均为6224/2,除了2根为集中标注中表明的上部通长筋以外,余下的

24、第一排222与第二跨的222形成局部贯通。又因为第一跨净跨长度大于第二跨净跨长度,所以计算端支座和中间支座的ln/3和ln/4时,均采用第一跨ln(6600-250-350=6000mm)计算。ln/3=2000mm,ln/4=1500mm,大于中间跨的一半,同样,第三跨的情况与第一跨相同,因此,第一跨右支座第一排除两根通长筋以外,余下的222伸入第二跨,一直贯通再伸至第三跨左支座;余下的第二排222与第二跨的222及第三跨的222形成贯通。这里的第一排和第二排的局部贯通筋由于ln/3和ln/4而形成长度差别。,3)第一跨的左支座和第三跨的右支座的上部纵筋伸入端支座,伸到柱纵筋内侧后弯直钩15

25、d,这些15d弯钩在端支座外侧形成了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垂直层次。 4)第一跨的下部原位标注为422,表示一排下部纵筋422,它们向右伸入中间支座的长度为0.5hc+5d和laE的最大者,向左伸至梁上部纵筋弯钩段内侧或柱外侧纵筋内侧后弯直钩15d。 5)第二跨下部纵筋原位标注为322,表示第一排下部纵筋322,它们向左、右伸入中间支座的长度为0.5hc+5d和laE的最大者。 6)第三跨的下部原位标注为422,表示一排下部纵筋422,它们向左伸入中间支座的长度为0.5hc+5d和laE的最大者,向右伸至梁上部纵筋弯钩段内侧或柱外侧纵筋内侧后弯直钩15d。,(4)在梁下方标出轴线尺寸、柱宽及偏中数据

26、。 (5)计算并标出每跨梁的净跨尺寸、ln/3和ln/4等数据。 第一跨和第三跨的净跨长度=6600-250-350=6000(mm) 第二跨的净跨长度=2400-2502=1900(mm) 由于第一跨和第三跨的净跨长度大于第二跨的净跨长度,所以计算端支座和中间支座的ln/3和ln/4时,均用6000mm计算,即 ln/3=6000/3=2000(mm) ln/4=6000/4=1500(mm),(6)在图下方,计算“所有的弯折长度15d”、labE和laE、“直锚部分长度”等数值。labE、laE按普通HRB335级钢筋、C30混凝土、三级抗震等级查表取值。 22钢筋的labE=31d=31

27、22=682(mm), laE=30d=3022=660(mm) 0.5hc+5d=0.5600+522=410(mm) hc-c-柱箍直径-柱纵筋直径-净距=600-20-10-22-25=523(mm)见图8-14。,图8-14柱钢筋示意图,因max(0.5hc+5d,laE)=max(410,660)(hc-c-柱箍直径-柱纵筋直径-净距),即660523,故需要弯锚。 0.4labE=0.4682=273(mm)(hc-c-柱箍直径-柱纵筋直径-净距)=523mm,符合要求,即端支座上部钢筋支座内的水平段长度取523mm。 22钢筋的15d垂直段长度=1522=330(mm) 第一排上

28、部纵筋的直锚长度=600-20-10-22-25=523(mm) 第二排上部纵筋的直锚长度=523-22-25=476(mm)第一排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600-20-10-22-25-22-25-22-25=429(mm),(7)计算“0.5hc+5d”的数值,并把它与“laE”比较,取其较大者作为中间支座锚固长度。 以22为例:0.5hc+5d=0.5600+522=410(mm)laE=660mm 所以,取laE为纵筋伸入中间支座的锚固长度,对于22为660mm。,(8)根据已有的数据计算每根钢筋的长度,并把它标在相应的钢筋上。 (以下计算的是水平段的尺寸,原始数据由左向右列举)上部通长筋

29、:523+6000+600+1900+600+6000+523=16 146(mm)第一跨支座负筋:(第一排)523+2000=2523(mm) (第二排)476+1500=1976(mm)第三跨支座负筋:(第一排)2000+523=2523(mm) (第二排)1500+476=1976(mm)跨越中间支座的上部纵筋: (第一排)2000+600+1900+600+2000=7100(mm)(第二排)1500+600+1900+600+1500=6100(mm)第一跨下部纵筋:(第一排)429+6000+660=7089(mm),第三跨下部纵筋:(第一排)660+6000+429=7089(m

30、m) 第二跨下部纵筋:660+1900+660=3220(mm)。 (9)计算箍筋:画出箍筋的形状,计算并标出箍筋的细部尺寸。 箍筋起步距离为50mm(开始布置箍筋的位置),计算箍筋加密区尺寸、箍筋非加密区尺寸、箍筋根数。 箍筋的标注尺寸为b和h,计算外皮尺寸。 KL-4的截面尺寸为250mm600mm,梁保护层厚度为20mm,所以箍筋外皮尺寸:l1=250-40=210(mm)l2=600-40=560(mm),(10)计算“1.5hb”的数值,并把它与“500”比较,取其大者作为箍筋加密区尺寸。本工程为三级抗震,所以加密区长度为max(1.5hb,500)。 1.5600=900(mm)5

31、00mm,考虑第一道箍筋离支座50,故实取950mm作为箍筋加密区尺寸。 (11)逐跨计算箍筋根数: 1)在柱侧面标出“50”(箍筋起步距离); 2)标出“箍筋加密区”的数值; 3)计算并标出“箍筋非加密区”的数值; 4)计算箍筋根数。每一跨的箍筋根数分别计算,对每一个(范围/间距)的数值取整数,小数位只入不舍。,第一跨的箍筋根数:梁的两端有箍筋加密区,中间为非加密区,故箍筋根数计算如下:,第二跨的箍筋计算:整个第二跨均为箍筋加密区,其箍筋根数为(1900-50-50)/100+1=19(根) 第三跨的箍筋根数:同第一跨,40根 整个KL-4(3)的箍筋根数=40+19+40=99(根)。,(

32、12)计算梁的侧面构造钢筋(G410),其锚固长度为15d。 光圆钢筋是成盘状的,可以做的很长,从节省钢筋、节省劳力方面考虑,可以从梁的最左端布置到最右端,端部再做180弯钩。 故侧面构造钢筋长度:(6000+600+1510+6.2510)2+1900=15 525(mm) (13)计算侧面构造钢筋的拉筋(6); 拉筋要同时钩住侧面构造钢筋和箍筋,因此拉筋的弯钩在箍筋的外面。 拉筋的根数:第一、三跨:(6000-502)/400+1=16第二跨:(1900-502)/200+1=10 考虑两排布置,故总根数=2(162+10)=84,4.钢筋下料单 图8-14中清楚地表示出各种钢筋规格、形状

33、、细部尺寸、根数(包括梁的上部通长筋、支座负筋、架立筋、下部纵筋、侧面构造钢筋、箍筋和拉筋)的信息。下面结合此图计算钢筋下料长度,计算过程见表8-7钢筋下料长度计算表。由于此框架梁对称,计算顺序是第一跨、第三跨、第二跨进行。,表8-7钢筋下料长度计算表 mm,钢筋下料单是工程施工必需的表格,钢筋工尤其需要这种表格,因为它用来指导钢筋工进行下料。 钢筋下料单的内容包括下列项目:构件名称、钢筋编号、钢筋简图、钢筋规格、下料长度、构件数量、每构件重量、总重量等内容。其中:每构件重量=每构件长度该钢筋的每米重量 总重量=单个构件的所有钢筋的重量之和构件数量 依据表8-7,绘制KL-4的钢筋下料单,见表8-8。,表8-8钢筋下料单,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