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剪力法分解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26804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底部剪力法分解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底部剪力法分解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底部剪力法分解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底部剪力法分解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底部剪力法分解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底部剪力法分解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底部剪力法分解ppt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程抗震原理Principles of Seismic Engineering,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专业课,主要内容,第一章 工程抗震基础知识第二章 场地与地基基础抗震原理第三章 建筑结构抗震原理第六章 桥梁结构抗震原理第七章 工程结构减震控制原理,第三章 建筑结构抗震原理,1 概述2 单自由度体系地震反应分析3 单自由度体系水平地震作用4 多自由度体系地震反应分析5 地震分析振型分解反应谱法6 水平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7 考虑扭转的水平地震作用8 结构竖向地震作用9 建筑结构抗震验算10 结构自振周期和频率的实用计算方法11 工程结构地震反应的时程分析方法12 地基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效应,第三章

2、 建筑结构抗震原理,1 概述2 单自由度体系地震反应分析3 单自由度体系水平地震作用4 多自由度体系地震反应分析5 地震分析振型分解反应谱法6 水平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7 考虑扭转的水平地震作用8 结构竖向地震作用9 建筑结构抗震验算10 结构自振周期和频率的实用计算方法11 工程结构地震反应的时程分析方法12 地基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效应,6 水平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6.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底部剪力法1.建筑结构的底部剪力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建筑结构,或满足下述条件的建筑,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其水平地震作用效应: (1)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 (2)高度不超过40m; (3)水

3、平地震作用下结构变形以剪切变形为主; (4)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扭转效应可忽略不计。,6 水平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满足上述条件的建筑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反应通常以第一振型为主,且第一振型接近为直线。,6 水平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按振型分解反应谱法,j振型i质点的最大水平地震作用为:j振型结构底部的总水平剪力为: 式中,1相应于结构基本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GE结构总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 其中Gi为质点i的重力荷载代表值。,6 水平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按SRSS法的振型组合原则,结构底部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 式中,q高振型影响系数,即,6 水平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研究表明,当结构

4、体系各质点质量相等、并在高度方向均匀分布时, q=1.5(n+1)/(2n+1) ,n为质点数。如为单质点体系,q=1;如为无限多质点体系,q=0.75。为简化计算,当n1时取q=0.85。因此,上式结构底部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可简化为: 式中,Geq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单质点体系应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多质点体系可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85%; GEk建筑结构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6 水平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2.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按照结构的地震反应以第一振型为主的假定,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可近似地取为对应于第一振型各质点的地震作用,即再根据第一振型近似为直线(倒三角形),取 式中

5、,比例系数;Hi质点i的计算高度。由此可得:,6 水平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因此,将上式代入可得: 式中,Fi质点i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i所求水平地震作用的质点序号。,6 水平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3.房屋建筑顶部附加地震作用按上式计算得到的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可较好地反映刚度较大的结构,如砌体结构的地震作用。当结构的基本周期较长,场地特征周期Tg较小时,由于高振型的影响,按上式计算出的结构顶部地震作用偏小。因此,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当建筑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11.4Tg时,在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取:,6 水平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式中,Fn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 n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

6、数,多层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房屋可按下表采用,多层内框架砖房可采用0.2,其它房屋可不考虑。注:T1为结构基本自振周期。,6 水平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而将余下的水平地震作用按下式分配给各质点:此时,结构顶部的水平地震作用 为按上式计算的Fn和Fn之和, 如图所示。,Fn+Fn,FEk,底部剪力法应用举例,例1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已知结构的基本周期T1=0.467s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解:,(1)计算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2)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查表得,6 水平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解:,(1)计算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7、例1: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已知结构的基本周期T1=0.467s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2)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3)计算结构总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6 水平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例1: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已知结构的基本周期T1=0.467s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解:,(1)计算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2)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3)计算结构总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4)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5)计算各层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6 水平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6 水平地

8、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5)计算各层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例1: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已知结构的基本周期T1=0.467s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解:,(1)计算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2)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3)计算结构总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4)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6)计算各层的层间剪力,6 水平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5)计算各层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例1: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已知结构的基本周期T1=0.467s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解:,(1)计算结构等效

9、总重力荷载代表值,(2)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3)计算结构总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4)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例2六层砖混住宅楼,建造于基本烈度为8度区,场地为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根据各层楼板、墙的尺寸等得到恒荷和各楼面活荷乘以组合值系数,得到的各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G1=5399.7kN, G2=G3=G4=G5=5085kN, G6=3856.9kN。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各层地震剪力标准值。,由于多层砌体房屋中纵向或横向承重墙体的数量较多,房屋的侧移刚度很大,因而其纵向和横向基本周期较短,一般均不超过0.25s。所以规范规定,对于多层砌体房屋,确定水平地震作用时采用 。并且不考虑顶部

10、附加水平地震作用。,6 水平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例2基本烈度为8度,场地为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G1=5399.7kN, G2=G3=G4=G5=5085kN, G6=3856.9kN。计算各层地震剪力标准值。,解:,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6 水平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各层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各层水平地震作用,67320.9,21328.82,33815.25,47544.75,61274.25,75003.75,306269.72,884.5,985.7,805.3,624.8,444.4,280.4,4025.1,884.5,1870.2,2675.5,3300.3,3744.7

11、,4025.1,29596.6,6 水平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例2基本烈度为8度,场地为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G1=5399.7kN, G2=G3=G4=G5=5085kN, G6=3856.9kN。计算各层地震剪力标准值。,解:,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例3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造于基本烈度为8度区,场地为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层高和层重力代表值如图所示。结构的基本周期为0.56s,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各层地震剪力标准值。,解:,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6 水平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6 水平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例3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造于基本烈度为8度区,场地为类,设计

12、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层高和层重力代表值如图所示。结构的基本周期为0.56s,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各层地震剪力标准值。,解:,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6 水平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例3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造于基本烈度为8度区,场地为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层高和层重力代表值如图所示。结构的基本周期为0.56s,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各层地震剪力标准值。,解:,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各层水平地震作用,各层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6 水平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例3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造于基本烈度为8度区,场地为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层高和层重力代表值如图所示。结构的基本周期为0.56s,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各层地震剪力标准值。,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