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小衔接指导手册--家长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832793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幼小衔接指导手册--家长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幼儿园幼小衔接指导手册--家长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幼儿园幼小衔接指导手册--家长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幼儿园幼小衔接指导手册--家长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幼儿园幼小衔接指导手册--家长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幼小衔接指导手册--家长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幼小衔接指导手册--家长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园幼小衔接指导手册一家长篇四十一、为什么孩子满六周岁才能上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不足龄的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不如学龄儿童成熟,由于年龄小,大脑的兴奋和抑制机能还不够完善,调节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差,很难坐在教室听一节3540分钟的课,况且还需承担正常的作业。过早上学的孩子由于心理发育不成熟,不能很快进入小学生的角色,有些方面适应过程较慢,产生挫折感,自信心受损,会逐渐产生胆怯、自卑、不喜欢上学等状况,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及人格发展。四十二、“幼小衔接班

2、”到底该不该上?幼儿入学前,一些家长往往担心幼儿的知识储备不足,难以应对小学的学习,提前让幼儿学习小学知识,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如不遵循幼儿成长的年龄特点,很容易损害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此外,幼儿提前掌握了小学的学习内容后,如:拼音、百以内的加减等,容易使其变得不爱倾听、影响其专注力,降低学习质量。所以说,幼儿的学习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阶段该学什么、怎么学都是有方式方法的,而不应强加于幼儿,否则会适得其反。四十三、面对幼小衔接家长应该持怎样的态度?上小学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件大事,家长要理性看待孩子上小学的问题,不能单纯以上小学可以背书包、戴红领巾等表面现象吸引孩子,要通过参观、交谈等活动,正

3、确帮助孩子了解小学及小学生的生活,激发孩子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从而形成正确的入学动机与学习态度。要以积极的态度去感染孩子,既不要过于紧张,也不要松懈,要激发孩子上小学的热情,全面关注孩子的发展,面对问题时积极与孩子沟通。在幼小衔接这一特殊发展阶段,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鼓励,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成长过程。四十四、如何激发孩子上学愿望?家长可以常带孩子到附近或将要就读的小学实地参观,与孩子一起熟悉学校的环境,如:教学楼、图书室、微机室、操场等,激发对学校的向往。可邀请周围认识的小学生来家做客,让他们讲讲学校的事情,如:学习、考试、活动等,让孩子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前有所了解,消除对小学的陌生感。家长要

4、以积极的态度去影响孩子,正面引导帮助孩子了解小学生的生活。通过参观、交谈,激发孩子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从而形成正确的入学动机与学习态度。四十五、如何减轻孩子对家长的依赖心理?孩子进入小学以后,将开始独立处理周围的事情,部分孩子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因此在孩子入学前,家长就要试着让孩子从心理上“断乳”,可以有意识地延长离开孩子的时间,增加孩子独立活动的时间。要有意识地给予孩子决策权,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做力所能及的事。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根据课程表带好相应的学习用品等,只要是积极参与,即便是微小的进步也要作出充分的肯定。另外,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学会对自己的事情

5、负责,避免诸事都求别人帮忙的现象。四十六、如何引导孩子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孩子每天在学校都有相当长的活动时间,同学之间一起学习、交流和活动,彼此间难免会产生一些小矛盾,加之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因而往往只按自己的想法考虑问题,这就容易造成和同学相处时产生矛盾和摩擦。但孩子之间的小矛盾只需一点点时间就会自然而然地化解,当孩子遇到矛盾解决不了而回家告诉家长时,家长应认真倾听孩子的叙述,客观地分析问题,引导孩子尝试自己想办法解决矛盾,不要进行过多的干涉,更不能采取过激的态度和方法,反之,将会影响孩子之间的交往,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四十七、家长应如何与教师进行沟通?家长应做好与教

6、师的沟通:1 .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多种方式与教师保持联系。家长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学校的各项管理措施积极提出合理的建议。2 .向教师客观地反映孩子在家中学习、饮食、娱乐和休息等各种表现,以便教师更多地了解孩子在家中的情况,有助于教师形成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3 .倾听教师对孩子的评价,并正确看待教师的批评。教师出于对孩子的关心爱护,往往会直截了当地向家长反映孩子的问题,家长应真诚地和教师一起进行分析,使双方在教育方法上取得一致。四十八、孩子做作业遇到困难时家长该怎么办?一年级新生完成作业时,可能会遇到困难,直接向家长寻求答案。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千万不可代替孩子解答难题,直接告诉答案,也不可

7、置之不理,漠不关心。建议家长鼓励孩子积极动脑筋,敢于克服困难,同时可以给出一些好的建议,帮助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当孩子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作业和任务后,要给予适当奖励。四十九、如何指导孩子安排好自己的课余生活?合理、有序、丰富的课余生活,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最好的调节剂。建议孩子的课余生活可作如下安排:1.定时、有选择地让孩子收听收看新闻、动画片、科学教育等节目,以开阔眼界,培养广泛的兴趣。2 .陪孩子一起完成“听、说、读、背”等口头作业,帮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 .保证每天有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间,让孩子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舒缓眼睛,放松心情。4 .根据孩子的兴趣,适当安排文化、艺术

8、、科技等方面的活动,培养其爱好和特长,但活动内容不宜过多,不要强迫孩子。五十、怎样引导孩子学会感恩?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动手制作小礼物或画一幅画送给幼儿园的老师留念;可以陪同孩子一起参加大班毕业典礼活动;可以在家中开展感恩活动,如为家中长辈倒水、捶背、洗脚等;可以协助孩子参加献爱心活动,让孩子亲身感受每个人都需要关爱,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关爱别人。五十一、孩子入学前应该具备哪些基本能力?学习能力:能自己整理书包、书籍、学习用品,做到有条理。会使用学习用品,用完及时归位。生活能力:能自行处理入厕、盥洗,能主动喝水,会系鞋带、穿脱衣服等。知道身体不舒服时要及时寻找老师帮助。交往能力:愿意主动跟别人交流,结

9、交新朋友,能正确书写自己的姓名,知道家里的联系电话等。五十二、需要和孩子共同准备哪些学习用品?学习用品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要保证使用安全方便又不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既不能购买一些多功能、玩具化的学习用品,以防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也不能盲目的追求名牌、相互攀比。基本学习用品:书包、垫板、笔袋、木质铅笔、塑料直尺、橡皮、文件袋(用于放练习卷或练习本)等。这些基本学习用品,一般每天上学都要携带。特殊学习用品:卷笔刀、剪刀、固体胶、记号笔(粗细各一支)、油画棒一盒、水彩笔一盒(颜色无需太多,体积不宜过大)。这些学习用品,可以根据每日课程表的安排携带。生活用品方面,可以为孩子准备一块小抹布、一个密封

10、好的水壶、一小包纸巾。五十三、如何帮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可以和孩子一起按照小学的标准,制定作息时间表,早晨按时起床,上学不迟到;晚上固定睡眠时间,早一些休息,减少看电视的时间。监督孩子执行,让孩子慢慢有时间概念,形成有张有弛的生活节奏,孩子做得好时要适当给予鼓励。最重要的是,家长要带头按新的作息时间生活,为孩子树立榜样。五十四、如何在家中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1 .为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孩子学习的地方应远离过道,避免他人的来回走动影响孩子;墙面布置不应过于花哨;电视、糖果等可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物品要摆放

11、在较远的位置。2 .在孩子专注于学习时,大人不宜随便打搅,应在告一段落时,再提出要求。3 .在家中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当事情完成后,家长要及时进行鼓励评价,让孩子产生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培养孩子形成有始有终做好每件事的良好习惯。五十五、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对孩子信任、尊重,多以正面鼓励为主,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盲目的拿自己的孩子同别的孩子比较,逐渐树立对孩子的正确评价。4 .有意识地让孩子承担一些责任。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些任务,如让孩子动手收拾玩具、书包及文具,整理床铺,洗洗碗筷,这样做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能力,还能使他们从中

12、得到自信,知道有许多事情“我能做好,、“我有能力”。5 .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就要主动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引导孩子学会正确面对失败,树立再次尝试的信心。6 .做孩子的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孩子从家长自信的表现中将会获得良性的暗示。五十六、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家长要掌握正确的书写要求,注重培养孩子画画、书写时的正确坐姿,要坚持做到三个一,即一尺、一寸、一拳头,书写时要注意:头不得左右歪斜,上身要坐端正,胸部与桌边保持一拳的距离,两臂自然平放在桌面上,两脚自然平放在地面,以与肩等宽为宜。五十七、如何培养孩子注意用眼卫生?用眼卫生是

13、指合理用眼,避免眼睛疲劳、酸痛或其它症状的发生,以免导致视力衰退。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 .孩子的写字台要安放在室内采光好的地方,光线不能太强或太弱。2 .读书写字时应坚持姿势端正,不要躺着、趴着、走路或在晃动的车厢内看书。连续长时间读书时,应休息片刻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3 .注意营养,多食蔬菜、海产品、动物肝脏,限制甜食。4 .正确做眼保健操。做眼保健操穴位要准,手法要柔和缓慢,做完后最好闭目一分钟,然后再望望远处。同时要注意做操时,手一定要清洁,不然,反而会让眼睛感染上病菌。5 .控制缩短孩子玩游戏机、电脑及看电视的时间。五十八、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作业习惯?在孩子

14、刚入学时培养他们良好完成作业的习惯,帮孩子形成责任意识、任务意识非常重要。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给孩子创设一个静心学习的环境,准备一个学习的空间,有桌椅、台灯、小书架等,孩子回到家后可以在这个区域安静学习。2.帮助孩子养成回家后先做作业再玩耍的习惯,督促孩子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切忌边做作业边玩,提醒孩子做作业是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任务完成了再去做其他事情。3建立“亲子学习”关系,适当陪同做作业,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必须逐步放手,慢慢让孩子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五十九、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家长和孩子长期不懈地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采用以

15、下方法:1.鼓励孩子自己选择读物,定期带着孩子去买书或借书,提供孩子喜欢的图文并茂、浅显易懂的图书。2 .创设静心阅读的环境,合理安排阅读的时间,家长每周可为孩子安排一次或数次专门用于阅读的时间,进行亲子阅读。3 .爱惜图书,保持图书整洁。六十、如何帮助孩子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培养孩子运动的兴趣。让孩子通过多种方式了解体育常识,感受运动给人带来的活力,从中获得熏陶和感染。4 .给孩子创设参加运动的机会。鼓励孩子多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接受阳光照射,帮助孩子选择适合的锻炼形式和项目,尝试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或有趣的游戏任务,鼓励孩子循序渐进有计划地进行锻炼。5 .

16、多种锻炼方式相互结合。灵活选择锻炼的地点、时间、伙伴,互相鼓励监督,形成锻炼意识,养成锻炼的好习惯。六十一、如何引导孩子养成自我服务与为家人服务的习惯?尊重并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有些问题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解决,这样会不断提高孩子自我服务的意识。采用多种趣味形式,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鼓励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洗手帕、洗袜子等;每个月和孩子一起做家庭大扫除,让孩子在亲子活动中享受到劳动的快乐。家庭成员对孩子的要求要保持一致性,自我服务与为家人服务的良好习惯需要长期保持。六十二、如何帮助孩子记住家庭住址和父母联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要给孩子渗透有关家庭信息,引导孩子观察家庭住址附近的

17、主要建筑物等,加深对家庭附近环境的认识,知道所在城市、街道或小区名称。教会孩子记住家庭成员的名字,熟记家庭电话号码,知道家长的工作单位。家长要有意识地为孩子提供练习的机会,加深印象。同时提醒孩子树立安全意识,不能随便把家里的信息告诉陌生人,以免带来危险。六十三、孩子上学、放学期间应注意些什么?对于刚上学的孩子家长一定要亲自或指定专人接送,防止犯罪分子乘虚而入。让孩子熟悉上学、放学要走的路线,记住关键的地点、路标。要提前给孩子讲解上学、放学期间的安全常识,如:不能跟别人走;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要看信号灯,走人行横道线,紧跟家长,行走时还要注意防范周围来往的车辆,注意自身安全。不能在马路上游

18、戏、奔跑等,以免发生意外。上学、放学时家长应自觉遵守学校规定,在家长止步线以外接送孩子,以保障上学、放学期间的正常秩序。六十四、应该对孩子进行哪些饮食安全教育?教育孩子不随便在路边或者商店购买小食品,不吃小摊上的食物。学会认识包装袋上的标识,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告诉孩子不能吃过期或标识不明的食品,学会拒绝陌生人的饮料、小食品和礼物。记住用自己的杯子喝水,饭前便后要及时洗手。六十五、应该对孩子进行哪些身体部位的自我保护教育?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对自己身体部位的保护意识,对孩子进行直观、形象的性健康教育,利用绘本、动画视频等形式,让孩子了解自己身体哪些地方应该被特别保护。告诉孩子“背心和裤衩覆盖的地方”是身体的隐私部位,不允许别人触摸,如果有人动了自己的隐私部位,应该立即告诉家长和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