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机电工程施工规范-报批稿(正文)0623.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52479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1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机电工程施工规范-报批稿(正文)062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公路机电工程施工规范-报批稿(正文)062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公路机电工程施工规范-报批稿(正文)062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公路机电工程施工规范-报批稿(正文)062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公路机电工程施工规范-报批稿(正文)062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机电工程施工规范-报批稿(正文)06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机电工程施工规范-报批稿(正文)0623.docx(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 总则1.1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在二级及二级以上新建、改建公路项目的机电工程施工。1.2 规范性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111 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测中的应用程序 GB 5016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5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312 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 GB 50374 通信管

2、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46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JTG H30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JTG F80/1/2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 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交公路发201065号) 业主招标文件及技术要求等 如果各标准和规范之间有互相矛盾的内容,以上列排序在先者为准。1.3 公路机电工程的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及招标文件要求。1.4 公路机电工程的施工应规范、安全、文明,注重环境保护,在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条件下,应积极稳妥的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落实节能减排的相关

3、规定。2 术语、缩略语2.1 术语122.1.2.1.1 挑纤熔接 Choose fiber welding 在大芯数光缆熔接时, 将需要使用的几芯挑选出来熔接成端,其余纤芯不断开的熔接方法。2.1.2 整车式称重平台 The vehicle type weighing platform 是由称重平台、轮轴识别器、车型分离器及显示仪表等组成的可以一次性计量车辆总重的称重系统,用于公路计重收费。2.1.3 联合设计 Joint designing 公路机电工程施工前,项目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针对公路现场实际情况,共同对原有的招标文件、系统软硬件功能、施工工艺进行优化、细化、完善的过

4、程。2.1.4 外场设备 Outfield facility 在公路机电工程中,公路主线、匝道沿线及管理场站室外的机电设备统称外场设备。2.1.5 多业务光传输平台 Multi service optical transmission platform是采用模块化的结构,统一接入视频、音频、数据、E1、以太网等多种信号业务并进行复用的一种光传输的数字光网络综合传输平台。2.1.6 三大系统 Toll system、monitoring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一般的,公路机电工程中的收费系统、监控系统和通信系统称为三大系统。2.2 缩略语ETC 电子不停车

5、收费系统EIA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TIA 电信工业协会BER 二进制误码率R.H 相对湿度ODF 光纤配线架CO/VI 隧道一氧化碳/能见度检测器GYTA 普通室外松套层绞式光缆OTDR 光时域反射仪 3 设备基础制作33.1 一般规定3.1.1 设备基础宜采用商品砼浇筑,并提交所使用商品砼的配合比试验报告。不具备商品砼使用条件,需要进行人工拌和的,应将所使用的水泥、砂、石料等送到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实验合格后方能使用。3.1.2 在设计未做要求时,有信号屏蔽要求的电缆穿线管宜采用防腐钢制管材或金属软管;无信号屏蔽要求的电缆穿线管可采用强度满足要求的其它材质。33.1.3.2

6、基础定位放样 3.2.1 外场设备基础定位放样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并结合现场情况综合确定设备基础的位置。3.2.2 外场设备基础定位放样时,基础和设备不得侵占公路安全行车界限,不应将基础设在具有安全隐患的位置,安装的设备之间不得有遮挡。开挖基坑时,不宜破坏路基。3.2.3 外场设备基础的标高、结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收费岛设备基础和岛面同标高,但管道口应高出岛面。3.2.4 收费岛上设备基础应结合设计图纸、设备安装高度、设备尺寸、收费亭尺寸、防撞柱安装位置、大棚立柱安装位置、各设备安装间距进行定位放样,避免设备相互遮挡。3.2.5 计重设备基础应结合设计图纸、计重方式、距离收费亭中心线间距、排水

7、、护栏位置等进行定位放样。3.3 基础开挖和回填3.3.1 基础开挖的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或联合设计文件的要求。3.3.2 基础开挖深度无法满足要求时,应报请监理工程师调整基础位置或调整基础结构型式,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同意后再实施。3.3.3 基础开挖时,不得对公路其它工程造成破坏和污染。发现原有隐蔽设施,应采用合理有效方式对其进行迁移或原地进行保护,否则应调整基础位置。3.3.4 基坑完成后,修整坑壁、夯实坑底,复测基础尺寸,做好隐蔽工程记录。3.3.5 基础浇筑后,及时进行基坑回填,并清运施工垃圾。设备基础扩大部分回填夯实强度应和周边一致,或用素混凝土回填。3.3.6 基础回填时,应对原有工

8、程进行恢复处理。3.3.7 对于改扩建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基础位置原有绿化的移栽和恢复工作。3.4 基础钢筋和支模3.4.1 基础钢筋间距和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3.4.2 除了设计文件有特殊要求外,需要支护模板浇筑的设备基础宜采用钢制模板。3.4.3 立模、钢筋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预埋的地脚螺栓和底法兰盘位置要准确。浇筑砼时,应保证底法兰盘的标高及水平度,地脚螺栓保持垂直。3.5 基础浇筑3.5.1 基础浇筑前,应对基础预埋件、穿线管道和模板进行检查和加固,对预埋件的丝扣做好保护。3.5.2 基础浇筑的混凝土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文件没有的,收费岛上设备基础、外场设备基础的混凝土

9、标号不得低于C20。3.5.3 分层浇灌混凝土,应采用振捣棒振捣,快插慢提,保证混凝土混合一致、提浆均匀,防止凝固后出现气泡、蜂窝麻面。3.5.4 基础浇筑时,应做好混凝土试块,保证每天每批次浇筑的基础有一组混凝土试块,当天同时浇筑不同混凝土标号的基础,应保证每种标号混凝土有一组试块。3.5.5 基础浇筑时,除要求二次浇注的基础外,应一次浇筑成型。遇到特殊情况,无法一次浇筑完成时,应做好二次浇筑接口。3.5.6 基础浇筑时,应做好隐蔽工程记录。3.5.7 基础浇筑时,如环境温度低于混凝土浇筑最低温度,应停止浇筑。有特殊需要急需浇筑的,采取保温措施后进行浇筑。3.5.8 基础浇筑完后,应采用黄油

10、、胶带等做好地脚螺栓的保护工作3.6 基础接地3.6.1 外场设备基础应做好接地。设计文件未作要求时,宜采用联合接地,接地电阻1;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分开设置时,则保护接地电阻应4,防雷接地电阻应10,接地极间距应20m。3.6.2 设计文件未作要求时,基础接地体宜采用50505mm热镀锌角钢制作,基础接地引线宜采用404mm热镀锌扁钢制作,接地引线间及接地引线与接地体应焊接牢固、焊缝饱满,并对焊接部位做好防腐处理。如土壤导电率较差,除增加接地体外,可在接地极处使用长效接地增效剂增加导电性。3.6.3 接地导线与接地引线应连接可靠。3.6.4 基础接地体和接地引线埋深应70cm,接地引线截面积不

11、小于10mm2。在严寒地区,埋深应大于冻土层厚度。4 系统安装和调试44.1 一般规定4.1.1 公路机电设备安装应牢固、可靠,外观整齐,在不影响设计功能的前提下,安装位置结合现场情况可做适当调整。4.1.2 公路机电设备立柱、箱体应与安全保护地连接可靠。4.2 收费系统安装和调试4.2.1 收费车道4.2.1.1 根据设计图纸,结合设备尺寸、收费亭尺寸、防撞柱安装位置、大棚立柱安装位置、各设备安装间距等因素综合确定收费岛上设备安装高度,避免设备相互遮挡。4.2.1.2 设计文件未作要求时,各车道收费天棚信号灯宜安装在同一高度的直线上,天棚信号灯下沿与车道路面的净空不小于5.5m。4.2.1.

12、3 设计文件未作要求时,除双向收费岛上的设备外,收费站各入口收费车道或出口车费车道上相同的设备宜安装在垂直行车方向的一条直线上。4.2.1.4 收费岛上设备立柱、电动栏杆机、手动栏杆机、光幕车辆分离器等的垂直度应3mm/m。4.2.1.5 设计文件未作要求时,收费岛设备立柱、电动栏杆机、手动栏杆机、光幕车辆分离器宜采用高强度膨胀螺栓固定牢固。4.2.1.6 收费岛上设备立柱防腐应满足设计文件规定,设计文件未作要求时,宜采用不锈钢立柱或热镀锌喷塑立柱,各种设备立柱颜色应保持统一。4.2.1.7 岛头雾灯安装高度宜高出岛头上沿30cm以上。4.2.1.8 电动(手动)栏杆挡杆上应粘贴完整醒目的反光

13、标记,落下时应处于水平位置,电动栏杆档杆竖起时应处于垂直位置;手动栏杆挡杆应安装禁止通行标志。4.2.1.9 线圈式车辆检测器线圈埋设深度、规格尺寸、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线圈式车辆检测器不应布设在伸缩缝上,线槽应顺直、均匀,线圈不得有直角;线圈敷设的圈数在密封前应进行测试,参数值满足要求后密封,线圈线不应有接头;线圈线敷设后应采用环氧树脂填充平整;线圈引线过收费岛岛缘应处理得当,不得外露。4.2.1.10 收费亭应水平放置在基础上,并安装稳固、端正,收费亭与收费亭基础之间应进行防水封胶处理,不宜采用连接件进行固定。4.2.1.11 收费亭内收费桌上设备应摆放整齐,设备连接线缆(包括信号线和电源

14、线)应至少留有0.5米余量。4.2.1.12 设计文件未作要求时,收费广场设备箱宜安装在收费亭内。4.2.1.13 设计文件未作要求时,自动发卡机宜安装在岛头侧的收费亭前方。4.2.1.14 设计文件未作要求时,车道摄像机宜安装在靠近收费亭侧的自动栏杆机前方。4.2.1.15 收费亭下及人、手井内设备线缆应排列整齐,采用保护套管进行保护,强电与弱电电缆应分开,沿井壁敷设,并加以固定。4.2.1.16 收费亭下及人、手井内穿线管道在穿线后应对管头进行封堵。4.2.1.17 收费车道设备联合接地电阻1。4.2.1.18 设备强电端子对机壳绝缘电阻50M。4.2.1.19 动态秤或整车式称重平台与收

15、费亭的相对位置应满足计重收费的最短距离要求,轮胎识别器、车辆分离器垂直度、设备机箱、线圈等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4.2.1.20 ETC设备的天线安装高度满足设计规定的高度,避免其他设施遮挡。4.2.1.21 费额显示器的安装高度、位置和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2.2 收费站、收费管理所、收费分中心(中心)设备4.34.3.14.3.24.2.2.1 安装前应测试接地电阻,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设备联合接地电阻应1。4.2.2.2 设备应安装整齐、稳固、端正、美观。4.2.2.3 操作台、电视墙、座椅、标准机柜、配线架等应排列整齐、有序、无明显歪斜,标识清楚、牢固。4.2.2.4 监控室内强

16、、弱电线缆应分开布设,并用钢制线槽保护,各线槽之间用金属线联结,并可靠接地。布线应整齐美观、固定可靠、标识清楚;过墙、板、地下通道应采用保护套管,并留有适当余量。4.2.2.5 使用电烙铁焊接的线缆、接口插头和插座,采用松香作为助焊剂,不得用酸性焊接膏作为助焊剂。4.2.2.6 网线插头制作使用专用夹钳制作网络接头,将网线芯线按照EIA/TIA标准568B排列规定的线序,插入网络接头内并用专用夹钳夹紧。4.2.2.7 设备之间连线接、插头等部件应连接可靠、紧密、准确;布线整齐、余留规整、标识清楚;用固定螺丝等紧固,无松动。4.2.2.8 配电箱、设备箱内信号线、电源线及其接、插头应区分明显,标

17、识清楚,有永久性接线图。4.2.2.9 机房内线槽端头、预留孔洞、管道端头在穿线后应对其进行封堵。4.2.2.10 设备强电端子对机壳绝缘电阻50M。4.2.2.11 设备机柜内设备布置整齐,布线美观,设备分类合理,层次清楚。4.2.2.12 机房地板或地面应有静电泄放措施和接地构造,防静电地板、地面的表面电阻或体积电阻值宜为2.51041.0109,且应符合防火环保、耐污耐磨环保性能。 4.2.2.13 等电位联结网格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25mm2的铜带或裸铜线。4.2.2.14 铜排之间连接采用螺丝拧紧,需要焊接的采用氧焊。4.2.2.15 机房应设置汇流排,汇流排应与等电位均压带连接。4.

18、2.3 收费系统调试4.2.34.2.3.1 收费系统功能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4.2.3.2 系统联调前应做设备单机调试,并做好调试记录。4.2.3.3 计算机网络应符合EIA/TIA 568的规定,并符合设计要求。4.2.3.4 收费天棚信号灯和车道通行信号灯的色度和亮度应符合GB14887的要求,红灯和绿灯按规定的触发状态正常工作、响应准确、可靠,并和车道收费软件界面上显示的红灯和绿灯状态保持一致。4.2.3.5 电动栏杆应按规定操作流程动作,与车道收费软件界面上显示的抬杆和落杆状态一致,并具有防砸车和水平回转功能,起落速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4.2.3.6 过车和抓拍车辆检测器响应准确、

19、可靠,计数精度偏差应0.1%,检测器状态应和收费软件界面上显示的状态保持一致;进入调试阶段后,对车辆检测器的技术精度进行检测时,应使用国家标准规定的各类车型进行试验。4.2.3.7 过车车辆检测器、车道通行信号灯、电动栏杆机之间联动应准确、可靠。4.2.3.8 抓拍车辆检测器和车牌识别设备之间联动应准确、可靠。4.2.3.9 室内、广场、车道、亭内摄像机应进行图像精细调节,保证图像清晰、视角合理,图像画面上不得有明显遮挡、抖动。4.2.3.10 读写卡设备响应准确、可靠,响应时间及对异常卡的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4.2.3.11 收费专用键盘标记清楚、牢固,键位划分合理,操作灵活,响应准确、可靠

20、。4.2.3.12 费额显示器响应准确、可靠,显示内容、亮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费额显示器的安装高度、位置和角度应保证大型货车和小型汽车驾驶员均能无遮挡的观察显示屏所有信息。4.2.3.13 票据打印机应迅速正确打印票据,打印内容清晰,打印内容和响应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4.2.3.14 闪光报警器应按规定的触发状态正常工作,报警声音响亮,亮度明显。4.2.3.15 脚踏报警开关和报警主机应按规定的触发状态正常工作。4.2.3.16 字符叠加器叠加的内容和显示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显示内容应清晰、无抖动。4.2.3.17 收费系统局域网连接正常,传输速率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收费站计算机应能监视各车道连

21、接状态。4.2.3.18 收费站与收费管理所或收费分中心(中心)通信正常,可以和收费管理所或收费分中心(中心)交换规定的数据,数据传输准确、可靠,传输速率符合设计文件要求。4.2.3.19 通信故障时,数据应能存贮在本地工作站或服务器上,通信恢复后,数据应能逐级自动上传并存储。4.2.3.20 车道控制器、服务器、管理计算机应能进行数据备份,保证数据安全、可靠。4.2.3.21 监视器、大屏幕投影系统等显示设备的显示分辨率应符合设计内容,显示的图像应清晰,无明显抖动。4.2.3.22 收费站管理计算机应能查看车道每一辆车处理信息及车道状态、操作员信息,监视计算机可监视、显示车道设备及操作情况。

22、4.2.3.23 收费站收费管理计算机应能查询、统计原始数据。4.2.3.24 收费站和收费分中心收费图像管理计算机应能稽查所有出入口车道车辆图像。4.2.3.25 收费站和收费分中心管理计算机应能打印各种报表,报表内容和格式应符合设计要求。4.2.3.26 收费站、收费分中心收费视频监视系统应能按设计要求切换显示各车道、收费广场及收费亭摄像机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实时录像,可调用各车道、收费广场及收费亭录像,录像存储时间和存储格式应符合设计要求。4.2.3.27 收费分中心应能设置、变更费率表、车型分类参数,并下传到收费站。4.2.3.28 收费分中心应能定时或实时轮询各收费站的数据。4.2.3

23、.29 收费分中心应能对收费站计算机的时钟进行统一校准。4.2.3.30 收费分中心应能通过授权正确制作通行卡、公务卡、身份卡,并能记录、统计、查询本中心发行卡的信息。4.2.3.31 计重系统测量精度满足相关技术要求,车辆分离准确,轮轴识别正确,通讯正常。4.2.3.32 ETC设备安装符合设计要求,正常通行车辆的读写正常,与用户、车道控制器通讯正常无误。4.3 监控系统或隧道监控系统安装和调试4.34.3.1 监控外场设备或隧道监控外场设备2344.1.4.2.4.3.4.3.1.1 监控外场设备安装前,应制定安全施工方案。在通车路段施工时,作业区域交通标志、设施的设置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

24、标线(GB5768)、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和道路作业交通安全标志(GA182)的有关规定。4.3.1.2 进行高空设备吊装时,起重操作人员应持有该专业的操作资格证,严格按照设备吊装程序进行作业。4.3.1.3 监控外场设备立柱、机箱及法兰的规格尺寸、材质、防腐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4.3.1.4 监控外场设备安装高度和位置应根据现场构造物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避免构造物和设备间相互遮挡,但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3.1.5 隧道内监控设备安装位置、高度和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出隧道建筑限界。4.3.1.6 隧道内预留洞室和预埋管道与设计位置发生偏差时,在不影响使用功能

25、时,可按预留洞室和预埋管道的位置安装监控设备;在影响使用功能时,应按设计位置重新制作预留洞室和预埋管道,并安装监控设备。重新制作洞室和预埋管道时,不得破坏洞壁铺贴的瓷砖、防水层等原有结构,否则应进行恢复,并按程序进行设计变更。4.3.1.7 隧道光电诱导标应安装在设计位置,设计文件未做要求时,安装位置应符合规定,或按程序进行设计变更。4.3.1.8 隧道火灾报警感温(感光)探测器应采用钢制线卡或耐火尼龙线卡固定在钢绞线上,不得对探测器直接张拉固定。4.3.1.9 监控外场设备立柱的垂直度应5mm/m,立柱地脚螺栓外露部分及裸露金属基体应进行防腐处理,门架和悬臂式情报板立柱、摄像机立柱、监控和测

26、速门架立柱、微波检测器立柱等大型立柱应采用垫圈加双螺母固定。4.3.1.10 机箱内电力线、信号线、元器件等布线应平直、整齐、固定可靠,标识正确、清楚,插头牢固,设备强电端子对机箱绝缘电阻50M。4.3.1.11 防雷部件应安装到位、连接措施符合设计要求,立柱、金属机箱、防雷设备与接地体连接可靠。4.3.1.12 设计文件未作要求时,外场设备立柱上的设备箱距地高度宜为2.5米,机箱应安装异型门锁,防雷接地电阻应10。4.3.1.13 监控外场设备应与安装立柱进行可靠连接,固定紧密,受大风影响或接受变焦、转动等控制时,动作平滑、无抖动。4.3.1.14 可变信息标志各模块间应紧密连接,拼缝整齐、

27、密闭,拼缝不得透光、歪曲。4.3.1.15 线圈式车辆检测器线圈埋设深度、规格尺寸、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线槽应顺直、均匀,线圈不得有直角;线圈线辐射后应采用环氧树脂或乳化沥青填充平整;线圈引线过缘石处应处理得当,不得外露。4.3.1.16 设备防护罩及机箱与立柱应紧密连接,密封良好。4.3.1.17 基础穿线管和机箱预留穿线孔在穿线后应进行密封处理。4.3.2 监控分中心(中心)、隧道监控站设备4.3.2.1 设备应安装稳固、端正。4.3.2.2 操作台、电视墙、座椅、标准机柜、配线架等应排列整齐、有序、无明显歪斜,标识清楚、牢固。4.3.2.3 监控室内强、弱电线缆应分开布设,并用钢制线槽保

28、护,各线槽之间用金属线联结,并可靠接地;布线应整齐美观、固定可靠、标识清楚;过墙、板、地下通道等应采用保护套管,并留有适当余量。4.3.2.4 使用电烙铁焊接的线缆、接口插头和插座,采用松香作为助焊剂,不得用酸性焊接膏作为助焊剂。4.3.2.5 网线插头制作使用专用夹钳制作网络接头,将网线芯线按照EIA/TIA标准568B排列规定的线序,插入网络内并专用夹钳夹紧。4.3.2.6 设备之间连线接、插头等部件应连接可靠、紧密、准确;布线整齐、余留规整、标识清楚;用固定螺丝等紧固,无松动。4.3.2.7 配电箱、设备箱内信号线、电源线及其接、插头应区分明显,标识清楚,有永久性接线图。4.3.2.8

29、机房内线槽端头、预留孔洞、管道端头在穿线后应对其进行封堵。4.3.2.9 设备联合接地电阻应1。4.3.2.10 设备强电端子对机壳绝缘电阻50M。4.3.3 监控系统或含隧道监控系统调试4.3.3.1 监控系统功能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4.3.3.2 系统联调前应做设备单机调试,并做好调试记录。4.3.3.3 隧道环境检测器各项参数和调试应满足如下要求:1) CO/VI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精度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或出厂检验指标;2) 风速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精度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或出厂检验指标;3) 照度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精度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或出厂检验指标;4) 火灾报警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精度偏差应符合设

30、计要求或出厂检验指标;5) 传输性能:24h观察时间内失步现象不大于1次或BER10-8;6) 数据采样周期应符合设计要求。4.3.3.4 隧道紧急电话和有线广播系统各项参数和调试应满足如下要求:1) 在扬声器正前方400mm处,音量应90dB;2) 话音应清晰,音量适中,无噪音,无断字等缺陷,传输衰耗应30dB;3) 呼叫功能响应灵敏,按键提示简明易懂;4) 话机在通话过程及静态时,无嗡嗡、沙沙声及自激、哨声等杂音;5) 同时呼叫或通话时的呼叫,可按优先级处理;6) 控制台应能显示呼叫位置,具备振铃响应功能、自动录音功能、取消呼叫功能和故障报告功能;7) 话机有等待信号或提示音;8) 具备自

31、检功能,能检测到线路连接、电池、传输故障等情况;9) 加电后,控制台应自动恢复到工作状态。4.3.3.5 隧道控制系统各项参数和调试应满足如下要求:1) 传输性能:24h观察时间内失步现象不大于1次或BER10-8;2) 可按设计周期与中心计算机进行通信;3) 可按设计周期或在中心控制采集、处理、计算各下端设备的数据;4) 在中心计算机或通信链路故障时,现场控制器具有独立控制功能;5) 加电或系统重启动后可自动运行原预设控制方案;6) 具备自动控制功能和手动控制功能,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可任意切换;7) 具备数据联动控制功能,即根据检测到环境数据(CO/VI、风速风向、亮度、火灾报警等)通过计算

32、机软件实现对风机、照明、消防、可变标志等的联动控制。4.3.3.6 车辆检测器各项参数和调试应满足如下要求:1) 交通量计数精度误差2%; 2) 平均车速精度误差5%km/h;3) 传输性能:24h观察时间内失步现象不大于1次或BER10-8;4) 能自动检测线圈(探头)的开路、短路和损坏情况;5) 应具有逻辑识别线路功能,即一辆车行驶于两个车道中间时,理器逻辑能正常输出正确的检测信息;6) 应具备数据复原功能,即设备恢复供电后,硬件恢复和重新设置时,原存储数据应保持不变并及时上传;7) 应具备本地操作与维护功能,能够接便携机进行维护和测试。4.3.3.7 气象检测器各项参数和功能调试应满足如

33、下要求:1) 温度误差1.0;2) 湿度误差5%R.H;3) 能见度误差10%或符合设计要求;4) 风速误差5%或符合设计要求;5) 传输性能:24h观察时间内失步现象不大于1次或BER10-8;6) 能检测到降水天气、结冰天气(如果设计有要求)、大雾、大风天气。4.3.3.8 闭路电视系统各项参数和功能调试应满足如下要求:1) 能够监视全程或重点路段的运行状态;2) 监视器画面图像清晰、完整,无条纹、雪花等干扰,无抖动;3) 云台转动灵活,水平转动角度350o,垂直上仰角度15o,垂直下俯角度90o;4) 监视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5) 遥控摄像机受大风影响或接受变焦、转动等控制时,动作平滑、

34、无抖动;6) 当外界亮度变化时,自动光圈能自动调节;7) 遥控摄像机能快速自动聚焦,可手动进行变倍操作,可手动控制雨刷;8) 监控中心可切换任意各个摄像机图像;9) 具备录像功能及录像备份功能,且录像回放清晰完整,录像存储时间符合设计要求。4.3.3.9 可变信息标志各项参数和功能调试应满足如下要求:1) 在行车时速120km/h条件下,视认距离250m;2) 显示屏平均亮度、最大亮度和最小亮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平均亮度应不小于8000cd/m2;3) 传输性能:24h观察时间内失步现象不大于1次或BER10-8;4) 应具备自检功能,能够向中心计算机提供显示内容的确认信息及本机工

35、作状态自检信息;5) 能及时、正确地显示中心计算机发送的内容;6) 应具备亮度自动调节功能,能自动根据环境照度自动调节显示屏的亮度。4.3.3.10 大屏幕投影系统各项参数和功能调试应满足如下要求:1) 拼接缝应2mm或符合设计要求;2) 达到白色平衡时的亮度应150cd/m2;3) 亮度不均匀度应10%;4) 应能正确显示系统切换的图像及图形计算机输出的信息;5) 可对所选择的窗口随意缩放控制;6) 能同时显示多个监视断面的窗。4.3.3.11 监控分中心(中心)、隧道监控站计算机系统各项参数和功能调试应满足如下要求:1) 计算机网络应符合足EIA/TIA 568的规定,并符合设计要求;2)

36、 能正确接收收费数据、收费系统抓拍图像;3) 与外场监控设备通信正常,与外场设备的通信轮询周期30s60s可调;4) 能准确及时采集交通流、交通环境和主要交通设施运行状态的各种信 息;5) 能监测到恶劣气候,并发出告警;6) 能对交通事故作出快速响应,迅速准确地提供事故信息;7) 能根据已掌握的信息,迅速作出有针对性的处理和优化控制方案,并立即执行;8) 能准确及时的向可变信息标志发布信息,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9) 能迅速、正确地统计、查询、打印命令指示、设备状况、系统故障、交通参数等数据;10) 具备数据备份、存档功能,能按设计要求进行数据备份,并带时间记录;11) 具备加电自诊断功能,可循

37、环检测所有监控分中心内、外场设备运行状况,正确及时显示故障位置。4.4 通信系统安装和调试4.4.1 通信管道施工4.44.4.14.4.1.1 通信管道规格型号、材质、数量、敷设路由、位置等应符合设计要求。4.4.1.2 硅芯管敷设时全线任意断面各管孔的色标应保持不变。硅芯管的接续应按照色标对接,严禁将不同色标的硅芯管进行接续。4.4.1.3 硅芯管敷设应排列整齐、顺直、平整,并进行绑扎,绑扎间距不得大于15米。遇到道路转弯,硅芯管排列困难时,可采用固定支架或用竹片分隔对硅芯管进行固定。4.4.1.4 设计文件未作要求时,管道纵坡应保持与道路纵坡一致。4.4.1.5 硅芯管敷设前,应对管道沟

38、进行平整处理,清除沟内杂物和异物。4.4.1.6 硅芯管在敷设之前,应对两端口进行严密封堵,防止水、土及其它杂物进入管道内。4.4.1.7 硅芯管过桥梁或其它构造物时应采用保护管保护,保护管型号规格和防腐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保护管安装应牢固、可靠、线型平顺。4.4.1.8 保护管及管箱接头处应进行打磨处理,保证接头平滑,不得有毛刺、倒钩。4.4.1.9 硅芯管横穿路基时应采用镀锌钢管、钢塑复合管、合金管等强度满足要求的管道保护,保护管道的型号规格和防腐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保护管道应排列整齐并用厚度不小于20cm的混凝土包封。4.4.1.10 硅芯管进入人、手孔壁内时应保证管与管之间至少有2cm

39、间距。4.4.1.11 硅芯管的接口断面应平直、无毛刺,并采用专用的密封接头接续。4.4.1.12 硅芯管敷设和管道沟回填时,不得损坏硅芯管,发现损坏的硅芯管应及时进行处理、更换。4.4.1.13 通信管道在沿中央分隔带敷设时,如有大型基础或排水集水井,应预埋足量的镀锌钢管、钢塑复合管、合金管等保护管,以提供通过路由,预埋保护管的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4.4.1.14 硅芯管在曲线半径较小的位置应按相关规范要求施工,连接件应符合设计要求。4.4.1.15 硅芯管敷设完毕后需进行管道试通,试通应满足如下要求:1) 管道应无损伤,按规定顺序排列,没有相互扭曲;2) 管道须进行清洁,宜采用气吹海绵球

40、法,以清除沿硅芯管方向阻塞的积水和灰尘; 3) 检查管道气闭性能:两端密封后,管内充气0.1MPa,24h后压力降低不得大于0.01MPa; 4) 检查管道耐工作气压:具有承受2MPa压力的能力,应能满足不同工作气压的需要;5) 检查管道抗压荷载:连接件组装后,在2000N侧压力作用下保持1min,基本不变形,撤去作用力后,不影响继续使用;6) 检查管道耐冲击性能:连接件组装后,在其上方0.54m处自由跌落3kg钢球,冲击连接件或按16Nm标准进行冲击,在不同位置冲击3次,连接件无损伤并且不影响使用;7) 采用直径不小于硅芯管标称内径80%、长度为100mm的木梭或硬橡胶棒放入始端,用气吹法应

41、顺利吹出对端。4.4.2 通信机房设备安装4.4.24.4.2.1 安装前应测试接地电阻,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设备联合接地电阻应1。4.4.2.2 通信设备应安装整齐、稳固、端正、美观。4.4.2.3 通信机房所有设备、机架、列柜及配线架等应排列整齐、有序、无明显歪斜,标志清楚、牢固。4.4.2.4 通信机房内强、弱电线缆应分开布设,并用钢制线槽保护,各线槽之间用金属线联结,并可靠接地。布线应整齐美观、固定可靠、标识清楚;过墙、板、地下通道等应采用保护套管,并留有适当余量。4.4.2.5 使用电烙铁焊接的线缆、接口插头和插座,采用松香作为助焊剂,不得用酸性焊接膏作为助焊剂。4.4.2.6

42、网线插头制作使用专用夹钳制作网络接头,将网线芯线按照EIA/TIA标准568B排列规定的线序,插入网络接头内并用专用夹钳夹紧。4.4.2.7 设备之间连线接、插头等部件应连接可靠、紧密、准确;布线整齐、余留规整、标识清楚;用固定螺丝等紧固,无松动。4.4.2.8 配电箱、设备箱内信号线、电源线及其接、插头应区分明显,标识清楚,有永久性接线图。4.4.2.9 机房内线槽端头、预留孔洞、管道端头在穿线后应对其进行封堵。4.4.2.10 设备强电端子对机壳绝缘电阻50M。4.4.3 通信系统调试4.4.34.4.3.1 通信系统功能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4.4.3.2 系统联调前应做设备单机调试,并做

43、好调试记录。4.4.3.3 通信光路正常接通,通信光板平均发送光功率和光接收灵敏度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和出厂检验的规定。4.4.3.4 音频电路、电话电路和低速数据电路正常接通,通路电平、衰减频率失真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4.4.3.5 以太网数据电路正常接通,误码率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4.4.3.6 系统应能配置公务电话,且声音清晰。4.4.3.7 具备用户管理功能,能添加、删除系统用户,修改用户权限。4.4.3.8 具备安全管理功能,未经授权不能进入网管系统。4.4.3.9 具备自动保护倒换功能,出现工作环路故障或大误码时,系统自动倒换到备用线路上。4.4.3.10 具备远端接入功能,能通过网管

44、对远端模块添加或删除,能对网元部件进行增加或删除配置。4.4.3.11 具备网络性能监视功能,能实时采集分析网络误码等性能参数。4.4.3.12 具备告警功能,并能对故障位置进行自动定位,告警类型包括:信号丢失告警、电源中断告警、帧失步告警、输入信号消失告警、参考时钟丢失告警、指针丢失告警、远端接收失效告警、远端接收误码告警、电接口复帧丢失告警、信号劣化(BER110-6)告警、信号大误码(BER110-3)告警、环境检测告警、机盘失效告警。4.4.3.13 具备话务管理功能和电话计费功能,能自动记录话务信息,能修改用户号码,能修改单个用户的号码属性,修改用户数限。4.4.3.14 具备程控交

45、换功能,能进行本局呼叫和出入局呼叫。4.4.3.15 具备指令电话功能,能建立一点对多点的快速通话系统。4.4.3.16 电话接通率99.96%。4.4.3.17 通信电源设备电源电压输出正常,放电、浮冲及免维护等符合要求,具备电源中断报警功能和电池低压报警功能。 4.5 隧道照明系统安装和调试4.5.1 隧道灯具安装4.54.5.14.5.1.1 照明设备及缆线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部件及配件完整;灯具安装前应进行放线定位,灯具应安装稳固、位置准确,灯具整体轮廓线型应与隧道协调、美观。4.5.1.2 照明灯具安装支架的结构尺寸、安装方法、安装间距及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5.1.3

46、照明灯具的安装角度应合理调节,符合设计要求。洞内双侧布设时,应使光线投射到隧道地面车道的角度重叠11.5米。4.5.1.4 照明设备及控制柜应安装牢固、方位正确。隧道洞口路面照明等设施完整、协调。4.5.1.5 照明灯具的接线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每个回路中各相所带负载应合理分配,以确保负载均衡。4.5.1.6 配电箱内信号线、电源线及其接、插头要求明显区分,标识清楚,有永久性接线图。4.5.1.7 照明设备的电力线、信号线、接地线端头应制作规范。4.5.1.8 照明设备强电端子对机壳绝缘电阻50M。4.5.1.9 配电箱内预留孔洞、管道端头在穿线后应进行密封处理。4.5.1.10 照明设备保护接地电阻应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