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纺织行业分析.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初步结论1I纺织行业信贷背景知识2一、行业概述2二、国际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特征分析21II从纺织行业特点看信贷特点32一、从行业PEST分析看信贷特点32二、行业总资产、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与GDP相关性分析54三、从行业生命周期分析看信贷特点55四、从行业增长性与波动性分析看信贷特点57五、从行业进入退出壁垒分析看信贷特点58III从纺织行业财务特点看信贷特点65一、从行业盈利分析与工业平均值对比看信贷特点65二、从行业营运能力与工业平均值对比看信贷特点66三、从行业偿债能力与工业平均值对比看信贷特点67四、从行业发展能力与工业平均值对比(行业潜力)看信贷特点68五、从行业利润率与工业平均
2、值对比看信贷特点69六、从行业亏损系数看信贷特点69七、从行业规模看信贷特点69八、从行业集中度看信贷特点70IV从纺织行业绩效看信贷特点71一、从我国行业中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绩效比较看信贷特点71二、从我国行业中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绩效比较看信贷特点71V从纺织行业市场与消费情况看信贷特点72一、从主要产品市场情况看信贷特点72二、从主要产品生产情况看信贷特点75三、从主要产品价格变动趋势看信贷特点75VI从纺织行业投融资特点看信贷特点77一、从我国行业投融资变化状况看信贷特点77二、从我国行业外资进入状况看信贷特点82三、从我国行业兼并重组情况看信贷特点83VII从纺织行业310年发展趋势
3、预测看信贷特点85一、对行业的市场需求预测分析85二、对行业供给因素预测分析85三、行业发展趋势数据预测分析87VIII从纺织行业子行业特点看信贷特点96一、行业子行业发展情况分析96二、从行业子行业波士顿矩阵分析看信贷特点100三、从行业子行业财务数据及财务能力汇总分析看信贷特点103IX从纺织行业区域发展情况看信贷特点105一、从行业优势区域选择与评价看信贷特点105二、从区域行业营运能力看信贷特点105三、从区域行业盈利能力看信贷特点107四、从区域行业偿债能力看信贷特点109五、从区域行业发展能力看信贷特点110六、从区域行业利润率与工业平均值对比看信贷特点111七、从区域行业亏损系数
4、看信贷特点112八、从区域行业规模看信贷特点113X从纺织企业发展情况看信贷特点115一、行业企业较好值、中间值、较差值指标分析115二、从行业龙头企业财务指标分析看信贷特点115三、从行业龙头企业财务能力分析看信贷特点116XI纺织行业对银行资金需求预测分析118一、纺织行业对银行长期资金需求预测119二、纺织行业对银行短期资金需求预测119三、银行对纺织行业中间业务量预测119初步结论本报告如无特殊说明数据均根据统计局2004年111月份数据数据整理计算而得,单位如无特殊说明均为万元人民币,本报告中全国特指该行业全国统计值,工业特指全部工业行业统计值。报告中涉及的企业以及行业的资金需求数据
5、均为2003年年度数据,单位为为千元,数据来源均为国家统计局。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加工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其中棉纺织行业是我国纺织工业中规模最大的支柱行业,纤维加工量占纤维加工总量的65%左右,生产能力及纱布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纺织行业利润微薄,2003年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比2003年增长0.16、0.18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提高了1.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达444亿元,比2003年增长30.26%。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而限制我国纺织品的出口,不利于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纺织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下游行业关联度较大。目前我国纺织业生产链严重老化
6、,上下游产业之间缺乏协调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纺织行业的发展。2004年纺织行业在棉价涨落浮动很大的情况下仍实现了行业的稳步发展。在平稳增长的同时,中国纺织服装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原料价格居高不下;投资增速过快,竞争进一步加剧;出口退税率降低,人民币的贬值以及海外市场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行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世界纺织工业发展格局发生变化,国际市场面临严峻挑战等。2005年起随着纺织品配额的取消,我国纺织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国内纺织企业正在积极备战无配额时代,银行应关注这一动态。I纺织行业信贷背景知识一、行业概述(一)行业的定义和细分1.行业的定义纺织行业就是把纤维原料最终加工成衣物等
7、纺织成品的生产部门的总称。2.行业的细分纺织行业的分类比较繁多,目前比较流行的行业分类是按照生产用原料来分的,主要分为化纤行业、棉纺织行业、丝织业、毛纺织行业和麻纺织行业等几个子行业,此外作为纺织行业内的下游终端子行业服装行业也是我国纺织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行业产业链介绍1.产业链状况石化工业化纤工业纺织服装工业人造纤维加工业天然纤维加工业服装市场家用纺织品市场产业用纺织品市场2.行业同相关产业的关系分析(1)上下游产业之间缺乏协调印染及后整理对纺织行业上下游依赖性较大,上游纱线、坯布的生产质量和工艺路线会直接影响染整产品的成本和效果,下游服装面料可减少染整产品的盲目开发,提高生产效率。
8、我国纺织行业内上下游产业间缺乏有机的协作,上游为下游服务的意识不强,整个生产链中的脱节现象严重,印染产品与面料脱节,面料和纺织坯布脱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业的发展。(2)纺织生产链严重老化纺织行业上下游产业流程长,具有纤维、纺纱、织造、染整、服装以及其它最终制成品的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并且上、中、下游应具备结合配套的生产能力,对经济影响大。改革开放以前,纺织工业只是满足国内居民的穿衣问题,并且所得的利润全部上缴,企业自身缺乏足够的原始资本积累和技术改造资金。因此,有相当的棉纺设备、毛纺设备、印染设备要淘汰和更新,化纤装备相对于纺织稍新些,但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之下,设备状况老化也十分严重。纺织设
9、备的落后直接制约着我国纺织品的质量和企业产品创新能力。(三)行业的特征分析1.行业技术特征首先,当今纺织业的特点是应用高科技手段,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传统的纺织通过新型的技术加工达到新的视觉和触觉。服用类纺织产品的开发,不仅要适应国内不同的消费层次,还要结合国内外市场的特点和流行趋势。其次,纺织行业是一个上下游产业链紧密相连的工业,上游新型纤维的开发和应用,对下游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最终赢得终端市场,获取更多的利润意义重大,因此,不断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纤维领域一直是国内外业界关注的重点。2.行业经济特征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纺织工业呈现出四大新特征:一是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从原料供应、要素
10、投入到产品销售完全由市场配置;所有制结构中非国有经济占80%以上,企业之间经常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兼并、破产和联合;产业布局呈现资源(资金、技术、人才)向东部演化集中和转移的趋势;政府行政管理“淡出”,行业协会作用凸现。二是产业配套性越来越强。从行业结构看,我国纺织工业已拥有纺、织、染、成衣、家用、产业用等12个子行业,上中下游及装备企业应有尽有,产业链体系比较完整;从产业分布看,大型企业集中于重点城市,而中小型企业密集在县、镇、乡,形成产业集群,基本上形成相互协调配套的格局。三是内需拉动为主。我国人均年纤维消费量8公斤左右,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约10公斤)。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和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
11、,国内对纤维产品的消费需求还有较大增长,将继续成为拉动纺织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四是就业贡献度越来越大。按行业估算,目前我国纺织工业吸纳的从业人口大约1800万,其中1200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有1亿农业人口每年为纺织工业提供约600万吨天然纤维原料。(四)我国行业中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分析1990年来,纺织行业以面料为突破口,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力地推动了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水平的提升。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纺织行业竞争也日益加剧,我国纺织工业要在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优势,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劳动力成本优势和纺织品数量优势上,关键是要进一
12、步提高纺织科技水平,依靠技术创新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全方位提升我国纺织行业在国际的竞争力。为此,我们组织了各专业协会和有关专家对行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目前纺织行业急待解决的四个方面25项关键技术,这些关键技术的解决定将大大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1.纺织新材料及先进加工技术新材料为当今重要的高新技术之一,纺织新材料的应用不仅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还将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际纺织新材料的开发主要是围绕具有优异特性的高性能纤维、功能性纤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新纤维及其新型材料的研究开发。高性能纤维具有高强高模、耐高温、耐强腐蚀和抗燃等性能,广泛用于交通、
13、水利、军事、卫生、建筑、通讯、环保等领域。功能性纤维具有抗静电、阻燃、高吸湿、抗菌防臭、防紫外线等特性,是生产高附加值、高品位纺织品的基础。常规化纤产品生产是以大容量、高效、高速、连续化和网络信息化监控为方向,实现高效低成本生产。产业用纤维未来将成为制造业重要的原材料。目前产业用纤维已广泛地用作金属、塑料、纸张和石棉的替代品。随着工业用材料的轻量化、高性能化、多样化以及美观化的发展趋势,产业用纤维的用途日益广泛,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如美国、日本、欧盟等国的产业用纤维在其整个纤维的生产部门所占的比重有的已达2/3。我国未来10年产业用纤维使用量及市场贸易每年将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具体要开发研
14、究以下10项关键技术:(1)碳纤维、芳纶、芳砜纶、新一代超高强高模聚乙烯及维纶纤维产业化研发碳纤维、芳纶等几种纤维发达国家早已实现产业化,但我国尚处于小、中试阶段,急待进行产业化开发和应用。对国内有一定开发基础的芳砜纶应加大投入开发力度,形成年产500吨的产业化生产线。对性能特别优异、用途广的聚苯并双恶唑(PBO)等纤维应开展预研究,作好技术贮备。同时要对国内已有基础的新一代超高强高膜聚乙烯和K系列维纶等应用技术深化研究,提高产品水平,实现产业升级。(2)新型聚酯多元化技术品种PTT、PEN、CO-PET等产业化研发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聚酯新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以PTT为代表的聚酯大家族多元新技
15、术品种的产业化开发也取得重大进展。PT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染色好、弹性好、挺括、干爽、易加工、抗污性强,兼有涤纶、锦纶及部分氨纶纤维性能特色,不仅可用于面料、地毯、非织造布等,还可用于薄膜、塑料等新型树脂材料,发展前景广阔;PEN(聚葵二酸乙二醇酯)透明性、阻隔性能好,利于聚酯在啤酒瓶等高性能非纤领域的拓展;CO-PET则主要用于海岛纤维的生产,是改性PET中急待优先发展的重点品种。(3)可降解PLA(聚乳酸纤维)及Lyocell(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纤维及制品产业化研发PLA是一类可完全生物降解的高分子物,它是以玉米淀粉等天然生物资源为基础原料开发成功的新型纤维材料,具有光泽靓丽、舒适
16、、耐用、滑糯、快干等优点,特别是它所具有的优越生物降解性和适用性受到世界关注,美、欧、日、台等都在全力进行产业化研究。Loycell是采用新型溶剂、无毒工艺生产的新一代纤维素纤维,兼有人纤和合纤的性能,国内在产品应用开发上已有多项成果,但在纤维产业化大生产上急需发展。(4)大豆蛋白系列化纤维及产品开发技术大豆蛋白纤维是我国自主研制开发、国际上首次取得工业化试验成功的植物蛋白改性纤维。该纤维不仅具有强度适中、比重小,手感柔软,光泽柔和,吸湿和导湿性能等优良,亲肤性好,抑菌功能明显,满足舒适性和健康性要求。目前国内已建成了万吨级的大豆蛋白纤维加工生产线,还需进一步开发大豆蛋白纤维系列产品,提高设备
17、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同时要系统研究大豆蛋白纤维纺纱、织造、印染后整理关键技术,开发纯纺、混纺、交织等各种面料,使大豆蛋白纤维产品的产业化进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5)年产60万吨及以上新型PTA成套国产化技术与装备当前我国聚酯原料PTA缺口大,自给率低,对国际市场依存度过大,严重制约涤纶纤维的生产和发展。由于PTA装置技术含量高,资金投入大,又强调规模效益,故长期以来国内PTA生产装置全部由国外进口。因此年产60万吨及以上新型PTA成套国产化技术装备的产业化研究意义重大。该技术已具有一定的基础,成功实施后,不仅投资成本可大幅降低,而且对推动我国PTA工业的主导发展,缓解原料缺口,提高聚酯涤纶产业链
18、的竞争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6)新一代直纺涤纶超细长丝及高效新型卷绕头研发和产业化国产嫁接涤纶长丝技术装备的成功运行,极大地推进我国化纤工业的迅猛发展,然而国际上围绕涤纶长丝新工艺、新装备、新品种的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必须不失时机地追踪国际最新技术,加快产业升级。当前重点要研发直纺长丝可生产dpf0.30.5超细纤维工艺和新型高速高效卷绕装置等新一代技术。(7)高档复合非织造布的加工技术及其应用我国非织造布工业发展十分迅速,2003年预计可达到80万吨左右,其中纺粘、熔喷、水刺、针刺、浆粕气流成网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单一工艺的非织造布已不能完全满足使用的要求,各种工艺复合弥补了不足,创造了许多
19、新型的非织造布产品。非织造布之间的复合方式有很多,例如纺粘-熔喷-纺粘(SMS)、梳理成网-纺丝成网-梳理成网(CSC)、梳理成网-熔喷-梳理成网(CMC)、梳理成网与浆粕气流成网用水刺复合、纺粘与木浆纤维复合等。我国在非织造布复合技术方面才刚刚起步,因此要加快该项技术的研究。(8)新型医用防护材料的综合研究与开发新型医用纺织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年需求量在10万吨以上,但国产的医用防护用品综合性能较差,特别是防护性能和舒适性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兼顾,进口产品综合性能较好,但价格昂贵。为此,必须开发研制具有高阻隔性、高透湿性、良好过滤效果和低成本的防护材料,以解决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防护问题。(9)膜结
20、构材料及新型蓬盖材料的开发及应用技术膜结构材料及新型蓬盖材料是近年来国外发展极为迅速的新型材料,该材料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可以很好地解决采光问题,材料自重轻可以替代传统的屋盖材料,特别适宜大跨度建筑的体育场馆、仓库等建设,也可以广泛应用于土工、交通、环保、广告等行业。目前国内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预计膜结构材料需求量超过100万米2,新型蓬盖材料需求量在1000万米2,而国内永久性和半永久性的膜结构材料基本依赖进口。国内应对膜结构材料基材、涂层及整理工艺设备以及建筑设计应用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满足国内需求,替代进口。(10)农用非织造布及化纤网的开发及应用技术农用非织造布和农用化纤网是重要的产业用纺
21、织品,市场前景广阔,年需求量达10万多吨。农用非织造布主要包括防寒防冻材料、遮阳防旱材料、防鸟防虫材料、防草膜、保温保湿材料、果树保护材料、育苗播种基材等,可实现农副产品的早熟、高产、稳产、无公害、无污染种植。完全可以取代农用薄膜、塑料等材料,而且性能优越,性价比高。农用化纤网主要有遮阳网、防虫网以及防风固沙网。新研制的银色反光网可有效反射强烈的阳光,使温度降低2-3,有利植物生长,还能有效防止害虫的成虫入侵产卵,可使蔬菜、瓜果、花卉不受化学农药的污染。目前价格因素制约了新产品的推广应用,要进一步研究产业化生产技术,以降低成本,扩大使用。2.先进的纺纱、织造、染整加工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纺织工
22、业的主要手段是研究采用新型纺纱、织造、印染后整理工艺技术和设备,实现纺纱、织造、印染工序连续化、自动化、高效化,使产品品种、质量占有优势,而且劳动生产率成倍甚至十倍的提高,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从而大大提高产品竞争力。重点开发研究以下5项关键技术:(1)现代化棉纺织生产工艺技术研究现代化棉纺生产工艺技术。研究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等单机的多电机独立传动和控制系统软硬件的开发和应用;在线检测和控制研究和开发;单机自动化和工序连续化技术;纺部设备、工艺以及质量的集中监控和管理技术。解决国产清梳联、并条机自调匀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细纱机与络筒机连接的关键技术。紧密纺新技术。紧密纺新技术目的是
23、提高成纱质量和纺高支纱,紧密纺新技术生产的纱线强力高、表面光洁、毛羽大幅度减少,改善了纱线、织物品质,同时使后道加工能顺利进行。引进紧密纺设备投资昂贵,为此必须开发研制适合国内广大企业的紧密纺细纱机及装置。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中高支转杯纺纱工艺技术。20-40S中高支转杯纺纱线可用作高档针织和机织用纱,其织物具有布面平整丰满,条干均匀,疵点少等优良特性。生产中高支纱的转杯纺机必须具有良好的全自动化功能,关键是对纺纱箱组合元件、自动接头生头、换管小车等关键部件的研制,在线检测和质量控制系统的研究,适应中高支转杯纺的前后配套工艺研究,根据中高支纱的不同质量要求来设计最佳的前纺配套设备及
24、工艺参数,使纺纱达到最佳效果。高智能型宽幅无梭织机新技术。无梭织机是国内织造行业技术改造的主要装备。目前各类无梭织机的高档机型全部由国外进口,国产无梭织机由于产品可靠性不高,市场份额正在减少,市场占有率低于10%。因此,应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品种适应性,降低产品成本,加快高档无梭织机国产化进程。开发研制高智能无梭织机,重点要解决设备的自动化水平;提高设备的速度及品种适应性;研制电子多臂及电子提花装置、宽幅整浆等配套工艺技术。(2)毛纺新工艺新技术研究缆型纺纱(Solo-Spun)。产业化技术。为适应市场对轻薄型毛纺面料需求的发展,解决超细羊毛产量难于满足高支轻薄型面料需求并降低
25、产品成本,近年来,采用改变纱线结构以发展毛纺产品技术是一个新趋势,缆型纺纱技术是可织造单纱纺纱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该技术可在环绽细纱机牵伸机构输出部位加装缆型纺装置,上马快,投资少,需进行产业化研究,同时应对纺纱工艺、操作技术和产品进一步开发研究。羊毛防缩可机洗整理技术。羊毛防缩可机洗技术主要应用氯化防缩技术,防缩效果较理想。国内已引进毛条防缩机并且工艺技术成熟,但加工过程排放氯气对环境有污染。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采用生物酶进行防缩整理,但在防缩效果、酶制剂的复配、存活期及加工技术等多方面尚处研究试验阶段,需要进一步开发研究,尽快产业化。稀有动物纤维纺纱技术。我国盛产羊绒、兔绒等稀有动物纤维,这些
26、纤维有“软黄金”之称,但由于纤维长度短,一般用于生产低支的粗梳毛纺纱。为提高稀有动物纤维制品的档次,和适应毛纺面料的轻薄型,国内外都致力于精梳高支纱的纺纱技术研究,有采用精梳毛纺工艺路线、棉纺工艺路线和毛、棉结合型工艺路线,但不论哪种工艺路线,其纺纱工艺技术均不成熟、完善,需进一步调研并综合分析,研究合理适用的工艺流程、设备及其纺纱技术。羊毛细化改性工艺技术。毛纺面料的轻薄化受到了羊毛资源的制约,纺高支纱需80支以上的细支羊毛,仅有澳大利亚能供应,产量不多,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同时因细支羊毛价格昂贵,产品的性能/价格比缺乏竞争优势。拉细羊毛采用新型物理改性技术,使纤维在强度未损伤条件下,细度减少
27、2030%,使开发的产品轻薄细腻、手感滑柔、光泽好,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及高附加值。羊毛拉细技术可提高羊毛的使用价值,大幅度降低高支轻薄产品的原料成本,满足人们对毛纺面料轻薄化的要求,实现毛纺产品的升级换代和可持续发展。(3)麻纺新工艺新技术研究麻类纤维脱胶新工艺技术。目前我国麻类纤维均采用化学脱胶或半脱胶技术,污染严重。国内一直在研究生物酶脱胶和麻纤维可控脱胶技术,并已取得小试成果。应用生物脱胶技术可大量的减少污染排放和环保治理费用,提高产品质量。对亚麻、大麻在纤维状态下进行可控脱胶,制成毛型、绢型、棉型等不同长度的麻纤维,可以满足高支混纺产品的要求,同时处理后的麻纤维柔软、蓬松,并具有良好的
28、丝光感,大大地提高了麻类纤维的纺纱支数,可纺性和染色性能均较传统工艺显著提高,该项技术提高了麻类纤维的附加值,同时给产品开发提供了极大的空间。麻类织物后整理技术。麻类织物染色上色难、易皱折、刺痒感等缺点阻碍了麻类服装服饰发展。研究麻类织物染色及后整理技术,解决苎麻织物刺痒感,将促进麻类纺织品消费品市场的增长,从而推动麻纺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带状精干麻及牵切纺生产工艺技术。麻纺生产工艺流程长、效率低,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国内一直在进行高效短流程技术研究。带状精干麻生产技术可以有效缩短工艺流程,改善劳动环境,大大减少麻粒;牵切纺技术可以减少超长、倍长纤维量,提高纤维长度整齐度,从而提高成纱均匀性。该
29、两项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麻纺脱胶和纺纱技术的升级。(4)丝绸新工艺新技术研究弹力真丝加工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柞/桑弹力真丝和膨体弹力真丝是将普通柞蚕丝和普通桑蚕丝通过特殊的物理加工和分纤膨化处理相结合,加工成具有高弹性、高膨体性和柔软性的全真丝差别化新材料。该加工技术改善了真丝制品易皱、易变形、易纰裂等缺陷,产品风格独特,具有普通真丝制品所没有的弹性、丰满性。该项技术能有效地提高低等级桑蚕生丝和柞蚕丝的附加值,给低等级生丝提供了广泛的消费市场,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丝绸产品印染后整理加工技术。丝绸是我国最具特色的产品,但长期以来丝绸印染产品色牢度和服用性能差制约着丝绸行业的发展。要进
30、一步开发研究丝绸用新型染化料、助剂及配套工艺技术,提高丝绸印染产品的染色牢度;研究易护理高档丝绸产品整理技术,改善产品的服用性能;开发功能性丝绸产品。(5)针织新工艺新技术研究针织物连续前处理工艺技术。目前针织品前处理工艺主要是间隙式的,其缺点是耗水极大,每吨布要300吨水,耗能、占地面积、用工都很不经济,无法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因此研究开发新型的连续式圆筒或平幅针织物连续前处理工艺及设备已成为当务之急。它将对针织能力上规模、产品质量上档次,降低生产成本,节水节能起到重要作用。针织物高档整理技术。针织品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逐步向高档化、时尚化方向发展。针织物的优势在于穿着舒适、富有弹性,其不足
31、在于尺寸稳定性逊于机织物。通过各种高档的整理加工工艺,如双烧毛、双丝光,再加上符合生态的免烫整理、纳米整理技术,使其在保持其优点的条件下,提高产品的尺寸稳定性,以满足高档时装面料的需求。全电脑无缝内衣加工技术。无缝内衣作为新一代的内衣,集成形与花型变化于一身,具有穿着合体、样式时尚新颖的特点。国内进口量已超过2000台,并呈快速发展态势。无缝内衣的出口及内销都处于刚起步的初始阶段,其发展潜力不可低估。该机属CAD、CAM集合的全电脑机型,为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因此开发全电脑无缝内衣设备及工艺,对内衣产品的升级换代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3.生态纺织品和环保加工技术生态纺织品及环保加工技术是我国纺
32、织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保护我国公民身体健康的需要,也是扩大出口、进军国际市场的需要。生态纺织品有以下三个特点:生产过程中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在日常穿着和使用纺织品的时候,不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其有害物质的含量要降低到最低限度,符合有关的国际标准;纺织产品可分解处理,可以循环回收使用,不能释放有害物质,可以焚毁而不污染空气,即在纺织品废弃后,不能对环境造成再污染。当前生态纺织品和环保加工技术要开发研究以下6项关键技术:(1)微悬浮体染色新技术微悬浮体染色新技术是我国的原创技术,该技术从染料分子在染浴中的聚集状态,染料对纤维表面的吸附模式,染料分子向纤维内部的固着均与常规染色有着本质不同
33、。该工艺上染率可达到95%以上,缩短了染色流程,节省染料并明显减少染色废水处理量,染色时间及能源均减少了三分之一,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能耗,符合清洁生产要求。要研究建立一套合理、完整的微悬浮体染色新工艺新技术,并首先在纤维、纱线染色生产中得到稳定且广泛应用。(2)等离子体加工技术等离子体处理技术是一种清洁、节能、快速、适用面广的纺织材料改性新技术。它通过对纤维表面进行刻蚀、交联和化学改性,既可保持纺织品原有的优点,又可赋予其新的特征或消除某些缺点。该项技术可提高纤维可纺性;改变纤维表面自由能,改变其润湿性能;提高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粘结强度;改进纤维染色性能;织物前处理;抗静电、抗皱等功能整理
34、;提高羊毛防毡缩性能。应加大研究开发力度,使等离子体处理这一节能、节水的清洁生产技术早日在生产中广泛应用。(3)生物酶处理技术生物酶整理技术主要应用于印染前处理和纺织品后整理。生物酶前处理技术主要包括退浆、精炼、漂白。生物酶后整理主要包括棉织物的抛光、柔软、仿旧等整理,还可用在靛蓝牛仔服的酶洗和对棉、粘胶、天丝、麻类及混纺织物的生物整理,蛋白酶用于羊毛的柔软、防毡缩整理,经酶处理的织物大大改善了手感,提高了服用舒适性。应进一步研究开发纺织品生物酶整理技术,扩大应用。(4)环保型染料、助剂开发应用环保型染料、助剂开发应用是当前印染行业和企业的当务之急。加入WTO后,绿色技术壁垒正在逐渐成为我国纺
35、织品出口的障碍。发达国家对染化料、助剂的使用作出了严格的规定,由于被禁染料与助剂数量较大,极大限制了印染工艺的发挥,直接影响企业效益和竞争力,已成为阻碍印染业发展的瓶颈。环保型染料、助剂是推动印染行业发展的催化剂,要加快、加大环保型染料、助剂的开发应用速度与力度。(5)自动制网技术目前国内传统印花机基本上都已配备了计算机自动分色描稿系统,但在制网过程中由于胶片积累误差仍会产生接缝不准,网点损失等一系列问题,并且制网时间长,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快节奏的要求。而采用自动制网技术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当前自动制网技术主要有喷墨、喷蜡、激光三类,应用计算机自动分色,直接控制机械部件在花网上打出花型,减少制网
36、时间,提高印制精度,能适应多品种、快交货需求,同时也可减少胶片污染,符合环保要求。需进一步研究提高精度、减少制网时间及配套技术,扩大应用。(6)数码印花新技术数码印花产品的印制质量水平与之具有独特印花风格是当前任何印花技术无可比拟的。它不但有高水平逼真印花效果,且不受图案套数(色)、花型大小的局限,在生产数量上完全适合小批量、多花色、快交货、趋向个性的需求。需进一步研究提高印花速度,解决墨水、喷嘴等国产化技术。4.纺织信息化和快速反应技术信息化建设是纺织行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纺织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建设以先进、高效、稳定的企业信息网络系统为基本单位的行
37、业信息网络,构建结构合理、内容完善、查询便捷的行业信息数据库和注重实效的信息服务体系,建立为行业和企业培养符合信息化要求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定期培训制度,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开发适应国际市场、适合国内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和交易规则。纺织行业信息化和快速反应技术具体要开发研究以下4项关键技术:(1)适合纺织行业的ERP系统的开发研究ERP作为通用软件国内外已经有许多知名产品,但成功应用于纺织企业的很少。棉纺(包括毛纺)、化纤和服装作为重点行业,需要适合其管理要求和生产流程的、具有行业特点的ERP产品。同时,ERP应能对内与
38、生产车间的自动监测、自动控制系统相连接,在线采集数据;对外通过因特网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网络、营销网络和电子商务,形成广义的综合信息系统。通过SCM、CRM等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管理,与ERP等形成配套的企业管理软件,已经引起了许多用户企业的关注。开发出适合这些重点行业特点的ERP等商品化软件,是主要任务。(2)纺织行业电子商务平台按照国际流行的B-B企业电子商务模式,结合纺织行业特点,以纤维、面料和服装等产品为对象,遵循流程简洁、技术可靠、交易规范的要求进行纺织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和应用。其功能包括发布销售信息、发布采购信息、自动撮合、在线询盘与还盘、网上拍卖、反向拍卖(竞价采购)、合作信息发布、
39、贸易助手、市场分析等。重点是统一各大类产品(纱线、面料、家纺、服装)属性,运用符合国际惯例的编码体系,方便用户的发布和查询。纺织行业电子商务平台需要进行论证,进一步完善,注重相互衔接的标准性和安全性。(3)服装企业CIMS系统开发及应用我国加入WTO后服装业将有很大的发展,服装产品趋于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对服装企业设计和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具有快速反应功能的集成制造系统。采用服装CIMS系统可以改变服装企业传统的设计方式、制造方式、营销方式和经营模式,集CAD、PDM(服装设计信息管理)、CAPP(服装工艺信息管理)、CAM(服装设计结果输出)和企业管理、营销网络为一体。各个软件基于通
40、用系统平台、具有数据交换和实时动态的接口是关键技术。(4)纺织工厂生产信息监测和管理系统纺织工厂生产信息监测和管理系统是在生产现场对生产过程中的产量、质量等信息进行在线采集和处理,对象主要为织机、细纱机、落筒机等,也包括实验设备仪器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如对机台转数、停台监测、断头检测;单班、单日及月产量汇总统计、分类信息查询、报表汇总;生产过程分析、织机故障统计等。在采集产量数据的同时,也需要采集棉条、络筒、细纱和布的质量数据。关键技术包括:一是监测系统和传感器件可靠性高,寿命长,抗干扰,价格低。二是标准的联网通信接口和数据格式,可以形成车间或工厂网络,对上能与ERP系统连接并传送数据。(五)2
41、004年行业发展回顾与展望1.纺织行业回顾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加工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2004年以来,在国家银根收紧、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能源电力紧张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前三季度我国纺织经济仍然保持平稳运行,呈现出生产快速增长,产销衔接良好,出口稳定增长,利润率维持合理水平等特点。1-9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400.34亿元,同比增长25.41;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808.16亿元,同比增长27.19;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707.07亿美元,同比增长22.14;实现利润总额336.89亿元,同比增长19.16。2.2005年纺织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全球纺织品
42、配额即将全面取消、我国纺织行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国家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于2004年11月24日在京共同召开了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调查与评价工作启动会。开展对行业的竞争力调查与评价工作,就是通过对重点、敏感产品进出口数量、价格等重要参数变化的监测,分析其对国内产业的影响,发布重要产业受到实质性损害、实质性损害威胁或阻碍发展的预警,为及时、有效地采取包括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在内的应对措施提供资料和依据,实现产业保护工作的前置化。专家指出,纺织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以及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建设工作,使其制度化、经常化。参与这项工作的企业要有光荣感
43、和使命感,只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促进行业和本企业的发展,维护产业经济安全。企业要确保数据质量,及时准确地报送数据。只有这样,对产业的分析预测才是准确和科学的,反馈给企业的信息才是有价值的。同时,企业要学会很好地利用这些信息,着力提高自身竞争力,发展高附加值、高差别化的商品,减少贸易摩擦发生的可能性。根据对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情况及国际市场变化情况的分析,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调查与评价工程第一批选择了美国、欧盟、加拿大、土耳其、日本、印度等六个我国纺织品服装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进行重点研究和对标分析;挑选了八类商品作为第一批重点监测产品,涉及120个海关八位税号;重点跟踪生产这些产品的48家企业。从
44、政府层面来讲,要尽快完善劳动、环保等法律法规,加强对企业执行劳动法、环保法的检查力度,用行政与法律手段为纺织行业、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要促进纺织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纺织业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通过建立产业预警系统,对纺织出口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监测,维护公平的贸易环境。从行业层面来讲,要积极开展行业外交,加强与国际同业组织的沟通交流;努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纺织行业科技进步;营造公平贸易环境,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出口经营秩序。从企业层面来说,就是要加快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尽快提高自身竞争力。二、国际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特征分析(一)国际市场的发展状况及特征
45、分析1.国际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现状堪忧1994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即世界贸易组织前身)的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了纺织品与服装协定,各成员约定于2005年1月1日前彻底废除实行了43年的纺织品和服装配额制度,在纺织品和服装领域进行自由贸易。协定的10年过渡期已到最后一年,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应该像其他货物贸易一样步入正轨,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根据国际纺织品服装局2004年5月向世贸组织提交的文件,在美国、欧盟、加拿大这三个主要纺织品和服装市场,分别有89%、70%和80%的纺织品和服装配额尚未放开。而2004年5月1日欧盟扩大时,虽然距取消纺织品和服装配额的日期仅剩8个月,但欧盟还是将对纺织品和服装贸易
46、的限制措施由原来的15国扩展至25国。美国、欧盟和加拿大已明确表示将按期废除纺织品和服装配额制,但这种到最后一刻才全部放开市场的做法保护了没有竞争力的国家以及发达进口国中已失去竞争力的纺织业,抑制了真正有生产力的国家,使其无法正常生产并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使国际纺织品和服装贸易长期处于扭曲状态。除配额制外,发达国家还用高关税来限制纺织品和服装贸易。据世贸组织统计,2003年美国、欧盟和加拿大进口货物的平均关税为5.2%至6.9%,而进口纺织品和服装的平均关税则为7%至10%;在美国,纺织品和服装的最高关税超过30%,几乎是所有货物中关税最高的。而纺织品和服装的关税升级,即随着加工程度的深入而提高
47、的关税,也高于除食品、饮料和酒以外的其他货物。据国际纺织品服装局统计数据分析,美国2001年货物进口关税收入的42%来自纺织品和服装。此外,美国、欧盟和加拿大还通过双边协议给予非洲和加勒比国家以及最不发达国家优惠贸易待遇,包括免关税、免配额。这种优惠贸易待遇一方面人为扭曲了国际纺织品和服装的生产和贸易格局,扶持了没有生产力的国家;另一方面也是发达国家扩展其面料出口、变相补贴本国纺织业的一种手段。在出口纺织品和服装的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不仅没有在进口国享受到任何优惠,反而受到发达进口国最严格的配额限制。中国只能在提高产品质量、及时交货、完善服务等方面入手,增强自身竞争力。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
48、后,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量有较大增长。因而,有些国家担心明年取消纺织品和服装配额后,中国可能会“挤垮”其他供应国、占据国际纺织品和服装市场。贸易专家认为,这种担忧完全是夸大其辞。首先,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增长属意料之中,因为中国劳动力多,在纺织业这样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优势。发达国家的配额制对中国限制最严,所以配额取消后,中国的出口潜力得到发挥,在贸易放开之初有较大增长也是自然的,但难以预计以后能否维持较快速度的增长。其次,现在的各种预测数据取决于所用的模型、参数和假设,而配额取消究竟会对国际纺织品和服装贸易产生何种影响,现在还不肯定。因为影响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不只这一个因素,质量、客户群体、距离买家和消费者地理位置的远近、以及进口国的贸易政策(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