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讲 凯恩斯模型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875955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讲 凯恩斯模型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第讲 凯恩斯模型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第讲 凯恩斯模型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第讲 凯恩斯模型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第讲 凯恩斯模型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讲 凯恩斯模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讲 凯恩斯模型ppt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亚当.斯密: (国富论) 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看不见的手”经济哲学思想:“每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更大。”,2,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萨伊定理:“供给自动创造需求”一种产品的生产给另一种产品创造了需求货币交换的实质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的交换某种产品过

2、剩是因为另一种产品供给不足,所以造成生产过剩的原因是供给不足局部的产品失衡可以通过价格来调节,3,国家干预主义与凯恩斯定理,4,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通论)1936年,凯恩斯定理:需求自动创造供给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人们“心理上的流动偏好”,5,宏观经济模型,产品市场:IS曲线货币市场:LM曲线劳动市场:ADAS模型国际市场:IS-LM-BP模型,ISLM 模型,6,第9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凯恩斯模型,重点:1.消费与储蓄2.二部门、三部门、四部门国民收入水平的确定的均衡条件;3.二部门、三部门、四部门国民收入水平的确定;4.各种乘数及其经济效应,7,第1节 消费理论,

3、重点1.消费函数2.储蓄函数3.影响消费的因素,8,消费与储蓄,一.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 APC=C/Y(C:消费 Y:收入)边际消费倾向 MPC=C/Y二.消费函数(线性)短期消费函数 C=Y 式中 代表自发消费 代表边际消费倾向即MPC Y代表可支配收入,9,长期消费函数 C=Y 图形如下:,Y,C,0,C=Y,C=Y,短期消费与储蓄函数,长期消费与储蓄函数,S=-(1-)Y,400,400,-,300,400,S=(1-)Y,100,10,三.储蓄倾向与储蓄函数,1.储蓄倾向 平均储蓄倾向 APS=S/Y(S:储蓄)边际储蓄倾向 MPS=S/Y2.储蓄函数 因为Y=C+S, C=Y S=

4、-(1-)Y (短期) S=(1-)Y (长期) (图形见上一页),11,12,13,测算消费储蓄函数,假定一经济社会有如下表格:(单位:10亿美元),14,四.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社会消费函数不是家庭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约束条件国民收入的分配政府税收政策公司未分配利润所占的比例永久性收入与暂时性收入消费心理,15,五.影响消费的因素,可支配收入利率价格水平与价格预期收入分配消费品存量流动资产政策,16,消费函数理论,1.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 绝对收入指现期绝对实际收入水平MPC递减规律APC下降,17,凯恩斯分析的决定消费的因素,凯恩斯在通论第九章中,分析了储蓄的动机,并把它作为决定

5、消费的主观因素:(1)建立准备金,以防止未来预期不到的变化;(2)为未来的消费作好准备,如子女教育费;(3)获取利息及其他收益;(4)出于一种人的本能,希望未来的生活水平比现在高而储蓄;(5)即使没有特殊用途,也想进行储蓄来维护个人的“独立感”或“有所作为”;(6)获得从事投机活动或发展事业的本钱;(7)给后人留下遗产;(8)满足纯粹的吝啬欲。,18,凯恩斯提出的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有:(1)工资单位的变化,即每单位劳动所得到的工资量的变化;(2)收入和净收入之间差额的变化。决定消费的不是收入而是净收入;(3)财产的货币价值的意外变化;(4)时间贴现率的变化。时间贴现率并不完全等于利率,它还包括

6、货币购买力的改变,各种风险等;(5)财政政策的变化。主要只所得税、遗产税等的变化;(6)个人对未来收入预期的变化。凯恩斯认为,以上客观因素除工资单位的变化外,其他因素在短期内不会变化很大,对消费影响很小,可以不予考虑。,19,2.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1949年创立相对收入指相对于别人和自身过去收入的影响“ 示范效应”“ 棘轮效应”长期消费函数短期消费函数,Y,C,Y1,Y2,C2,C1,Yt1,ct1,cs1,cs2,CL,0,20,3.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1985年),消费支出决定于一生的预期收入人生的三个阶段: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收入,时间,消费,退休,0,21,生命周期消费

7、函数理论: C=aWR+cYL其中,WR为实际财富, a为财富的MPC;YL为工作收入, c为工作收入的MPC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的意义,22,4.弗理德曼的持久(永久)收入理论,1957年在提出;家庭收入分为暂时性收入和持久收入,持久收入YP由若干年收入的加权平均获得;YP=Y+(1- )Y-1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取决于持久收入:假定C=cYP,则当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仅为c ;为什么短期消费倾向比较低?,23,美国短期消费函数(剔除19411945年战争资料) 19291940年:C = 33.9 + 0.80Y 19471956年:C = 41.2 + 0.82Y 19571966年:C = 1

8、5.3 + 0.89Y 19671976年:C = 8.0 + 0.90Y,24,中国的几个消费方程:,毛蕴诗等(南开): 19531986年: C = 95.17 + 0.65Y张风波(中国社科院): 19521985年: C = 69.33 + 0.66Y毕吉耀(北京大学): 19781989年: C = 333.7 + 0.72Y,25,第2节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重点:1.均衡产出的概念;2.二部门、三部门、四部门国民收入水平的确定的均衡条件;3.二部门、三部门、四部门国民收入水平的确定;4.各种乘数及其经济效应,26,均衡产出,简单凯恩斯模型基本假设1.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

9、,只有家庭、企业部门。消费与储蓄发生在家庭部门,生产与投资发生在企业部门。企业投资是自主的(数值为一常量),不随着利率和产量的变动而变动。2.产品市场:二部门模型、三部门模型、四部门模型3.利率、投资水平、价格不变4.总支出函数:AE = F (P0 ,Y),27,均衡产出的概念45。线,28,通过45线,可以考察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情况。所以,我们首先说明45线。,45线上任意一点有:AE=Y,29,在图中可以看到,由于45线上每一点都代表计划支出(E)和实际支出(Y)相等,计划支出线与45线在B点相交,因此在B点上整个社会的计划支出正好等于实际支出,此时宏观经济达到了均衡,由此决定的均衡国民

10、收入为Y0。,存货调节机制保证了经济在B点实现均衡。在B点左边,支出大于收入,也就是人们愿意购买的数量大于企业在正常情况下提供的产品数量,企业存货减少,存货量小于正常情况下的存货量。非合意存货小于零,企业会增加生产。,30,计划投资等于储蓄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E=Y,也可以用I=S表示。因为这里的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投资,即E=C+I 。而生产创造的收入等于计划消费加储蓄,即Y=C+S,因此,就是:C+I=C+S,即 I=S,31,产品市场两部门模型,一.两部门经济的均衡条件从支出看: GDPC+I+D从收入看: GDP+D 总支出=总收入 +D=C+I+D Y=C+I 均衡条件一 又因 Y

11、=C+S I=S 均衡条件二,32,二.两部门均衡收入水平的决定,(一).消费-投资法(函数分析、图形分析) Y = C + I C = a + bY I = I0 Y =1/(1 - b)(a + I0),33,Y,I = I0,AE=C+I,C = a + bY,C,I,450,Y0,34,(二).投资-储蓄法决定收入,35,乘数原理,一、乘数理论的起源1929年 Lloyed George竞选诺言财政部的观点:挤出效应1929年5月 凯恩斯:劳埃德.乔治能做到吗?1931年 R.F.Kahn提出概念1936年 凯恩斯:通论,36,假设: b=0.8=MPC,Y=I+Ib+Ib2+Ib3+

12、Ib4+ (0b1),1+b+b2+b3+b4+=,37,图解乘数效应,Y,C+I,0,Y,I,38,乘数的简单推导,Y =1/(1 - b)(a + I0) (1)Y+ Y=1/(1 - b)(a + I0+I) (2)(2)(1): Y =1/(1 - b) I乘数:K = Y/ I = 1/(1 - b),39,三、乘数原理基本假定,边际消费倾向已知社会存在大量闲置资源总需求增加不会引起价格及利率变动,40,四. 乘数效应的经济含义,“ 节俭悖论”如何理解“节俭对个人是一种美德,但对社会却是一种恶行”?期望与自我应验的预言,41,蜜蜂王国的衰亡 过去有一个蜜蜂王国,一度因繁荣昌盛而名震天

13、下。开始,王国的蜜蜂贪图享受,任意挥霍。为了满足一部分蜜蜂无穷无尽的欲望,大批蜜蜂日夜劳作,制造了很多精巧的产品。街上商品琳琅满目,行人摩肩接踵,一片兴旺景象。王国国库充盈,国力强盛,天下无人敢敌。 后来,旧国王死去,新国王继位。蜜蜂崇尚节俭,鄙弃奢侈。商人们不再去远方追逐利润,工人们因商品无人购买而告别倒闭的工厂。人们赞美节约,赞美家中的储蓄。街道越来越冷落,经济越来越萧条,王国越来越衰弱。最后,外敌入侵,蜜蜂国破家亡、四处逃遁。 故事蜜蜂的寓言强调了有效需求的重要性。开始,王国推崇挥霍,故总需求旺盛,均衡国民收入增加,经济走向繁荣。后来,王国推崇节俭,故有效需求不足,均衡国民收入减少,经济

14、走向衰退。,42,产品市场三部门模型,一.三部门经济的均衡条件从支出看: GDPC+I+G+D从收入看: GDP+D 总支出=总收入 +D=C+I+D+G Y=C+I +G 均衡条件一 又因 Y=C+S+T(税收) I+G=S+T 均衡条件二,43,二. 三部门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一)消费-投资法已知 Y=C+I+G I=I0 G=G0 C=+Y , Y=Y-T1. 当T为定量税时, T=T0 Y=(+I0+G0-T0)/(1-)2. 当T为比例税时,T=T0+Y Y=(+I0+G0-T0)/1-(1-)如果有转移支付TR,则 Y=Y-T+TR(二)储蓄-投资法(略),44,三.乘数,1.

15、当 T=T0时政府支出乘数 Kg = Y / G = 1 / ( 1 - b )税收乘数 Kt = Y / T = -b / ( 1 -b)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K= b / ( 1 -b)平衡预算乘数 K平=K= 12. 当 T= T0+Y时Kg = 1 / 1 - b(1-)Kt = -b / 1 -b(-)K= b / 1 -b(1-)K平-/-(-),45,除了自发支出乘数(包括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等),乘数还有: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出乘数:平衡预算乘数:,46,Y=C+I+GC=a+b(Y-T)T=T0I=I0, G=G0,乘数推导1:政府支出乘数,47,Y=C+I+GC=a+b(Y-

16、T)T=T0I=I0, G=G0,乘数推导2:税收乘数(固定税):T= T0,48,乘数推导3:税收乘数(比例税):T= tY,Y=C+I+GC=a+b(Y-T)T=tYI=I0 ,G=G0,49,50,Y=C+I+GC=a+b(Y-T+TR)T=T0 , TR=TR0I=I0, G=G0,乘数推导4:政府转移支付乘数,51,乘数推导5:政府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52,平衡预算,1、平衡预算的含义2、平衡预算乘数KB = Kg + Kt = Y / G + Y / T = 1 / ( 1 -b ) + b / ( 1 - b ) = 13、赤字的计算 d = G + TR - T0 - t Y,53,本章小结,消费函数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C + I 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C + I + G 四部门国民收入决定:C+I+G+(X - M)乘数:投资乘数、税收乘数、 转移支付乘数、 自发进口乘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