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民培训实用技术丛书.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879154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118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牧民培训实用技术丛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农牧民培训实用技术丛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农牧民培训实用技术丛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农牧民培训实用技术丛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农牧民培训实用技术丛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牧民培训实用技术丛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牧民培训实用技术丛书.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牧民培训实用技术丛书马铃薯与蔬菜生产实用技术蒙美莲 刘杰才 编著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办2008年12月 武川县目 录第一章 马铃薯生产实用技术1第一节 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技术1第二节 中棚马铃薯栽培技术35第三节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40第二章 中棚蔬菜栽培实用技术47第一节 蔬菜育苗技术47第二节 保护地蔬菜栽培技术61第一章 马铃薯生产实用技术第一节 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技术马铃薯具有高产、分布广泛、适应性强、营养成分全、产业链长,加工转化能力强等特点,是重要的宜粮、宜菜、宜饲和宜做工业原料等具有多种用途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

2、、玉米的第四大作物。我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第一大生产国家,年播种面积7000万亩以上。平均单产1000公斤左右。高产省区如山东、辽宁等单产可达2500公斤以上。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生产省区之一,年播种面积在900万亩左右。但单产较低,不足1000公斤/亩,低于我国高产地区的山东、辽宁等省区,更低于世界马铃薯高产的国家,如荷兰每亩可产马铃薯约3000公斤。分析单产低的原因主要是投入少,栽培耕作技术粗放,病害严重。栽培粗放是我区马铃薯低产的主要原因。马铃薯是高产需肥多的作物,要求较高的投入和精耕细作。但我区多行粗放的旱作栽培,广种薄收,粗放管理,加之投入不足,病害蔓延,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生产的

3、发展和产量的提高。因此了解马铃薯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选用优良品种和优质脱毒种薯,合理施肥灌水,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是提高我区马铃薯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一、马铃薯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一)温度马铃薯性喜冷凉,不耐高温,生育期间以平均气温17-21为宜。块茎萌发的最低温度为4-5,但生长极其缓慢;芽条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3-18,在此温度范围内,芽条生长茁壮,发根早,根量多,根系扩展迅速。温度超过36,块茎不萌发并造成大量烂种。茎的伸长以18最适宜,6-9伸长极缓慢,高温则易引起茎叶徒长。叶生长的最低温度为7,在低温条件下叶片数少,但小叶较大而平展。总的来说,茎叶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

4、1,土温在29以上时,茎叶即停止生长。块茎形成的最适温度是16-18,低温块茎形成较早,如在15下,出苗后7d形成块茎,在25下,出苗后21d才形成块茎。2732高温则引起块茎发生次生生长,形成各种畸形小薯。块茎增长的最适土温是15-18,20时块茎增长速度减缓,25时块茎生长趋于停止,30左右时,块茎完全停止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块茎膨大,特别是较低的夜温,有利于茎叶同化产物向块茎运转。马铃薯抵抗低温的能力较差,当气温降到-1-2时,地上部茎叶将受冻害,-4时植株死亡,块茎亦受冻害。(二)光照马铃薯的光饱和点为3-4万Lx。光照强度大,叶片光合强度高,块茎形成早,块茎产量和淀粉含量均高。光

5、周期对马铃薯植株生育和块茎形成及增长都有很大影响。每天日照时数超过15h,茎叶生长繁茂,匍匐茎大量发生,但块茎延迟形成,产量下降;每天日照时数10h以下,块茎形成早,但茎叶生长不良,产量降低。一般日照时数为11-13h时,植株发育正常,块茎形成早,同化产物向块茎运转快,块茎产量高。早熟品种对日照反应不敏感,在春季和初夏的长日照条件下,对块茎的形成和膨大影响不大,晚熟品种则必须在12h以下的短日照条件下才能形成块茎。日照长度、光照强度和温度三者有互作效应。高温促进茎伸长,不利于叶片和块茎的发育,特别是在弱光下更显著,但高温的不利影响,短日照可以抵消,能使茎矮壮,叶片肥大,块茎形成早。因此高温短日

6、照下块茎的产量往往比高温长日照下高。高温、弱光和长日照条件,则使茎叶徒长,匍匐茎伸长,甚至窜出地面形成地上枝条,块茎几乎不能形成。因此幼苗期短日照、强光照和适当高温,有利于促根、壮苗和提早结薯;块茎形成期长日照、强光照和适当高温,有利于建立强大的同化系统,形成繁茂的茎叶;块茎增长期及淀粉积累期短日照、强光照和适当低温和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同化产物向块茎运转,促进块茎增长和淀粉积累,从而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开花则需要强光、长日照和适当高温。因此,马铃薯基本属于长日照作物,但不典型。(三)水分马铃薯蒸腾系数为400-600,是需水较多的作物,生长季节有400-500mm的年降雨量且均匀分布,即可

7、满足马铃薯对水分的需求。整个生育期间,土壤田间持水量以60%-80%为最适宜。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芽条生长期,种薯萌发和芽条生长靠种薯自身贮备的水分便能满足正常萌芽生长需要。但是,只有当芽条上发生根系并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后才能正常出苗。所以,该期要求土壤保持湿润状态,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60%左右。苗期由于植株小,需水量不大,约占一生总需水量的10%-15%,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左右为宜。当土壤水分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0%时,茎叶生长不良。块茎形成期,茎叶开始旺盛生长,需水量显著增加,约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30%左右,为促进茎叶的迅速生长,

8、建立强大的同化系统,前期应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后期使土壤水分降至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左右,适当控制茎叶生长,以利适时进入块茎增长期。在我区于幼苗期结束和进入块茎形成期浇一水,具有临界水的作用。可使叶面积扩展进程加快,块茎数增多,块茎体积增大。块茎增长期,块茎的生长从以细胞分裂为主转向细胞体积增大为主,块茎迅速膨大,茎叶和块茎的生长都达到一生的高峰,需水量最大,亦是马铃薯需水临界期。这时除要求土壤疏松透气,以减少块茎生长的阻力外,保持充足和均匀的土壤水分供给十分重要。早熟品种在初花、盛花及终花阶段;晚熟品种在盛花、终花及花后一周内,如果这三个阶段土壤干旱,田间最大持水量在30%

9、时再浇水,则分别减产50%、35%和31%。所以,该期土壤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85%。若水分供给不均匀,就会形成各种畸形薯。淀粉积累期需水量减少,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10%左右,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65%即可。后期水分过多,易造成烂薯和降低耐贮性,影响产量和品质。(四)土壤马铃薯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但要获得高产,以土层深厚、结构疏松,排水通气良好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为最适宜。冷凉地方砂土和砂质壤土最好,温暖地方砂质壤土或壤土最好。这样的土壤上栽培马铃薯,出苗快、块茎形成早、薯块整齐、薯皮光滑、薯肉无异色,产量和淀粉含量均高。马铃薯要求微酸性土壤,以pH5.5-6.5为最适宜

10、。但在北方的微碱性土壤上亦能生长良好。一般在pH5-8的范围内均能良好生长。马铃薯耐盐能力较差,当土壤含盐量达到0.01%时,植株表现敏感,块茎产量随土壤中氯离子含量的增高而降低。(五)营养马铃薯正常生长需要十多种营养元素,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氮、磷、钾,其次是少量钙、镁、硫和微量的铁、硼、锌、锰、铜、钼、钠等。在生育过程中,如果缺乏其中任何一种元素,都会引起植株生长发育失调,最终导致减产和降低品质。马铃薯是高产喜肥作物。每生产500kg块茎所吸收的氮、磷、钾数量,因土壤、品种、施肥种类、施肥方法等不同。根据内蒙古农牧学院(1992)的研究,每生产500kg块茎需吸收纯氮3.33kg、纯磷3.2

11、3kg、纯钾4.15kg。对肥料三要素的需要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马铃薯生育期间对氮和钾的吸收规律基本相似。幼苗期植株小,需肥较少,吸收速率较慢,此期氮、钾的吸收速率分别为1.68/hm2d和1.43/hm2d,氮、钾的阶段累积吸收量分别占全生育期累积吸收量的6.77%和4.62%;块茎形成期至块茎增长期,由于茎叶的旺盛生长和块茎的形成和快速膨大,养分需要量急剧增多,是马铃薯一生中氮、钾吸收速率最快,吸收数量最多的时期,此期氮、钾的平均吸收速率分别为5.4/hm2d和7.6/hm2d,氮、钾的阶段累积吸收量分别占全生育期累积吸收量的69%和78%;块茎增长后期至淀粉积累期,吸收养分速度减慢

12、,吸收数量也减少,此期氮、钾的平均吸收速率分别为3.31/hm2d和0.14/hm2d,氮、钾的阶段累积吸收量分别占全生育期累积吸收量的24.2%和17.4%。马铃薯生育期间对磷素的吸收利用与对氮、钾的吸收利用不同。幼苗期吸收利用较少,此期的吸收速率仅为0.99/hm2d,阶段累积吸收量仅占全生育期的4.09%;块茎形成期吸收强度迅速增加,直到淀粉积累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吸收强度。从块茎形成期至淀粉积累期的吸收速率变化在2.98-3.99/hm2d之间,期间各时期的阶段累积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比例变化在19.05%-27.02%之间。马铃薯对氮、磷、钾的累积量是随着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而增加,至

13、淀粉积累期达到最大值。马铃薯对钙、镁、硫的吸收,幼苗期极少,吸收速率也缓慢;块茎形成期吸收量陡增,直到块茎增长后期又缓慢下来。钙、镁、硫在各个生育时期主要用于根、茎、叶的生长,块茎分配比例较少,尤其是钙。整个生长期,钙、镁离子在根、茎、叶中的浓度都趋向增加,这主要是因输导系统限制钙、镁运行的缘故。每生产1000块茎,吸收氧化钙68,氧化镁约32。马铃薯吸收微量元素极少,应根据土壤中含量合理施用,方能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二、马铃薯优良品种的选用(一)马铃薯优良品种选用的原则选用优良品种首先要以当地无霜期长短、耕作栽培制度、栽培目的为依据。我区虽然幅员辽阔,但自然气候较复杂。为了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和

14、天然降水,要因地制宜的选择生育期较长的、休眠期较长且耐贮藏的中熟或中晚熟品种;还应适当搭配部分早熟或中早熟品种,以适应早熟上市或间、套作与复种的要求,或供应二季作地区所需种薯的要求;作淀粉加工原料时应选择高淀粉品种;作炸薯条或薯片原料时应选择薯形整齐、芽眼少而浅、白肉、还原糖含量低的食品加工专用型品种。其次应根据当地生产条件、栽培技术选用耐旱、耐瘠或喜水肥抗倒伏的品种。第三应根据当地主要病害发生情况选用抗病性强、丰产性和稳产性好的品种。(二)内蒙古主栽马铃薯品种简介目前我区的主栽品种较多,丰产型的品种有克新1号、底西瑞、内薯3号、中心24号、台湾红皮、呼薯1号、内薯5号等,早熟型品种有费乌瑞它

15、、克新4号、早大白、尤金、东农303、郑薯5号、郑薯6号等,油炸型品种有大西洋、夏波蒂等,淀粉加工型品种有内薯7号、克新12号、晋薯7号、花525等。各地区可根据本地区自然条件和生产水平,以及栽培目的等选用适宜的品种。现将主要的几个品种进行简要介绍。1.大西洋(Atlantic)大西洋是美国于1969年从B5141-6(Lenape)望西(Wauseon)中选育的。1978年由中国农业部和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引入我国。该品种因具有薯型好、芽眼浅、还原糖含量低等特点,深受马铃薯加工企业的欢迎,是目前国外主要的马铃薯炸片加工用品种。近年来随着我国马铃薯加工业的兴起,对适于食品加工的马铃薯品种的需

16、求量与日俱增,特别对大西洋品种的需求量逐年增大,因而该品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中熟品种,生育日数90d左右。株型直立,分枝数中等,株高50厘米左右,生长势较强,茎秆粗壮,基部紫褐色。叶绿色,复叶肥大,叶缘平展。茸毛中等。花冠淡紫色,天然结实性弱。块茎圆形,顶部平,表皮光滑,有轻微网纹,鳞片密,芽眼浅,淡黄皮白肉。块茎大小中等而整齐,结薯集中,休眠期中等,耐贮藏。干物质含量24%,淀粉含量15%-18%,还原糖含量0.03%-0.15%,粗蛋白2.24%,Vc17.5mg/100g。蒸食品质佳,有香味。对PVX免疫,较抗卷叶病,植株不抗晚疫病,薯块抗性弱,感环腐病、束顶病。一般亩产10001500

17、kg,最高亩产可达3000kg以上。商品薯率70%-80%。该品种喜水肥,适应性较广,土质以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为好,但不适宜在干旱的沙质土上种植。采用优质脱毒种薯播种。种植密度一般以4000-4500株/亩为宜。密度低则空心率高。深施肥,每亩可施尿素5kg,二铵20kg,硫酸钾10kg。适当多施有机肥可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遇到高温干旱必须及时浇水,否则薯肉易出现黑斑,影响品质。播前进行催芽处理,待长出5-10的健壮芽,进行切块。切口最好用滑石粉或草木灰处理,防止播后烂种。适时播种。若播种时地温过低,易导致出苗缓慢而烂种,若地温过高,易造成切口腐烂影响出苗。种薯生产可适当增加密度,以防产生过大薯块

18、。要定时喷防蚜药,如功臣、氧化乐果、一遍净等。雨季前喷防晚疫病的药,如代森锰锌、安克锰锌、瑞毒霉等,每亩45-50kg液。入窖前必须剔除病烂薯和机械损伤薯。于2-4温度和良好通气条件下贮藏,高温缺氧或低温均能引起块茎生理病变,内部组织出现褐斑或腐烂,失去商品价值。2.费乌瑞它 (Favorita)荷兰用“ZPC-35”作母本,“ZPC55-37”作父本杂交育成,1980年中央农业部种子局由荷兰引入,经南京市蔬菜所等单位鉴定推广。又名荷兰薯、荷7、荷15、鲁引1号、津引8号等。适合鲜薯食用和鲜薯出口。早熟品种,生育日数65天左右。株型直立,茎秆粗壮,分枝少,株高65厘米左右,茎紫褐色。生长势强。

19、叶绿色,茸中等,复叶大,下垂,叶缘有轻微波状。花冠蓝紫色,天然结实性强。块茎长椭圆形,商品薯率极高,芽眼数少而浅,表皮光滑,外形美观,皮淡黄色,肉鲜黄色。食用品质极好。休眠期短,较耐贮藏。早期叶片扩展迅速,块茎形成早,膨大快,结薯集中。干物质含量17-18%,淀粉含量13%左右,还原糖含量0.03%,粗蛋白1.55%,Vc13.6mg/100g鲜重。蒸食品质佳,有香味。对PVX免疫,植株易感晚疫病,块茎中感病。轻感环腐病和黑胫病、青枯病。中抗YN和卷叶病。一般亩产1700kg,最高亩产可达4000kg以上。该品种耐水肥,适于水浇地高水肥栽培。种植密度可根据土壤水肥条件增加到35004500株/

20、亩,并采用优质脱毒种薯,播前晒种催芽。块茎对光敏感且易露于地表,应及早多次中耕高培土,5-6片叶时即进行第一次,25-30cm时进行第二次,以免绿化影响品质。该品种因具有明显的早熟高产和品质优良等特性,受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普遍喜爱。出口港奥极受欢迎。是大中城市郊区种植者提早上市占领市场的一个非常理想的品种。同时也是进入南方和东南亚市场的一个优良创汇品种。3.克新1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于1958年用“374-128”作母本,疫不 加(Epoka)作父本杂交,1963年育成。1984年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级品种,1987年获国家级发明二等奖。主要作鲜薯菜用。中熟品种,

21、生育日数95天左右。株型开展,分枝数中等,株高70cm,茎绿色,生长势强,叶绿色,茸毛中等多,复叶肥大,侧小叶4对,排列疏密中等,花冠淡紫色,有外重瓣,雄蕊黄绿色,无天然结果。块茎椭圆形,淡黄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较多,深度中等,块大而整齐,结薯集中,块茎休眠期长,耐贮藏。干物质含量18.1%,淀粉含量13-14%,还原糖含量0.52%,粗蛋白0.65%,Vc14.4mg/100g鲜重。植株较抗晚疫病,块茎感病。高抗环腐病,抗PVY和PLRV,较耐PSTVd。一般亩产1500kg,高者达2500kg 。该品种抗旱,耐涝,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尤其是黑龙江、内蒙、河北 等地种植面积大,水旱地均可

22、种植。适宜密度3500株/亩左右。采用优质脱毒种薯。亩施尿素5kg,二铵15kg,硫酸钾10kg。晚疫病发生地区,收获前先将地上部茎叶割掉,再收块茎。4.夏波蒂 (Shepody)1980年加拿大用“F58050”为母本,“Bakeking”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1987年从美国引进我国试种。中熟种,生育日数95天左右。株型开张,茎绿粗壮,多分枝,株高60-80cm,叶片卵圆形交替覆盖且密集较大,浅绿色,花冠白色(有的株系为浅紫色,花瓣尖端伴有白色),开花较早,多花且顶花生长,花期较长,结薯较早且集中。块茎倾斜向上生长,块茎长椭圆形,白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极浅且突出。大薯率(超过280g)高

23、。干物质含量19-23%,还原糖含量0.2%,商品率80-90%。是马铃薯薯条加工的理想品种。中小薯块也可作炸片替代品种。不抗旱,不抗涝,对早疫、晚疫、疮痂病敏感,易感PVX、PVY病毒,块茎感病率高,一般亩产1600kg,最高可达3000kg以上。选择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排水通气性良好砂壤土水浇地种植。采用脱毒种薯。密度3000-3500株/亩,大芽块种植,生育期间加强水肥管理,在薯块形成期和膨大期及时中耕培土。应严格防治晚疫病。5.底西芮(Desiree)荷兰用Urgenta Depesehe杂交育成。1977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自引入。中晚熟品种,生育日数110天左右。分枝较多,分

24、枝长、粗,生育后期株型开展,茎粗,褐红色,叶小而坚实,暗灰绿色,初生叶较小,卵圆形,叶脉较深。花序多而繁茂,花冠紫红色,天然结实性强,块茎椭圆形,红皮黄肉,芽眼浅。品质坚实,口味甜棉。干物质含量23.52%,淀粉含量16.6%,还原糖含量0.4%,粗蛋白2.15%。抗旱性强,茎叶中感晚疫病,块茎轻感晚疫病。易感PLRV,抗PVY病,产量高,商品率高。是一个非常好的鲜食和出口创汇的马铃薯品种一般亩产1700kg,最高可达2500-3000kg。该品种水旱地均可种植,特别适合旱地种植。采用脱毒种薯,播种密度2800-3500株/亩。由于该品种出苗快,结薯早,块茎膨大快,应及早中耕和施肥浇水,开花后

25、不宜浇水,以防次生薯形成,影响薯形美观。三、马铃薯播种技术(一)播前种薯准备1.种薯出窖与挑选 种薯出窖的时间,应根据当时种薯贮藏情况,预定的种薯处理方法以及播种期等三方面结合考虑。如果种薯在窖内贮藏的很好,没有萌芽,则可根据种薯处理所需的天数提前出窖。采用催芽处理时,须在播前40-45天出窖。如果种薯贮藏期间已萌芽,在不使种薯受冻的情况下,尽早提前出窖,使之通风见光,以抑制幼芽继续徒长,并促使幼芽绿化及稍稍萎蔫坚韧,以减轻播种时的碰伤或折断。马铃薯块茎形成过程中,由于植株生理状况和外界条件的影响,不同块茎存在着质的差异。因此,种薯出窖后,必须精选种薯。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表皮光滑、柔嫩、皮色

26、鲜艳、无病虫、无冻伤的块茎作种。凡薯皮龟裂、畸形、尖头、皮色暗淡、芽眼凸出、有病斑、受冻、老化等块茎,均应坚决淘汰。如出窖时块茎已萌芽,则应选择具粗壮芽的块茎,淘汰幼芽纤细或丛生纤细幼芽的块茎。2.催芽 催芽是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能保证种薯达到适宜的生理状态,并且保证萌发的芽长度适中、强壮。刚出窖的块茎,有时处于被迫休眠状态,若立即播种,往往出苗缓慢而不整齐,因此必须进行催芽晒种。催芽晒种可促进种薯解除休眠,缩短出苗时间,促进生育进程,淘汰感病薯块,减少播种后田间病株率或缺秒苗断垄,有利于全苗壮苗。催芽的常用方法:(1)出窖时若种薯芽长已至1cm左右时,将种薯取出窖外,平铺于光

27、亮室内,使之均匀见光,当芽变绿时,即可切块播种。(2)层积催芽 将种薯与湿砂或湿锯屑等物互相层积于温床、火炕或木箱中,先铺砂3-6cm,上放一层种薯,再盖砂没过种薯,如此3-4层后,表面盖5cm左右的砂,并适当浇水至湿润状况。以后保持10-15和一定的湿度,促使幼芽萌发。当芽长1-3cm,并出现根系,即可切块播种。(3)室内催芽 将种薯置于明亮室内,平铺2-3层,每隔3-5d翻动一次,使之均匀见光,大约经过40-45d,幼芽长至1-1.5cm,再严格精选一次,堆放在背风向阳地方晒5-7d,即可切块播种。如果幼芽萌发较长但不超过10,也可采用此法而不必将芽剥掉,芽经绿化后,失掉一部分水分变得坚韧

28、牢固,切块播种时稍加注意,即不致折断。(4)赤霉素浸种催芽 将块茎浸泡在浓度为5-10毫克/升的赤霉素中10-20分钟,然后风干,再置于18-25下发芽。新的、小的块茎可以用高一些的浓度,但不可超过100毫克/升。3.种薯切块 切块种植能节约种薯,提高繁殖系数,降低生产成本,并有打破休眠、促进发芽出苗的作用。但采用不当,极易造成病害蔓延。切块时应特别注意选用健康的种薯。切块大小要适当,若生产技术水平较高,投入多,则可切的块大一些,相反可切的小一些。一般以不小于20-30g左右为宜。每个切块带1-2个芽眼,便于控制密度。单作每公顷用种量22500,间套作每公顷用种量1500-1800。切块时,若

29、种薯比较小,应采取自薯顶至脐部纵切法,将每个块茎切成两块或四块,使每一切块都尽可能带有顶部芽眼,以充分利用块茎的顶端优势;若种薯大时,切块时应从脐部开始,按芽眼排列顺序螺旋形向顶部斜切,最后再把顶部一分为二。切块时应使用刀口锋利的刀具,切块人员每人准备两把刀具进行切块。切到病薯时应进行切刀消毒。消毒方法常用75%酒精浸蘸或用沸水加少许盐浸泡切刀8-10min,或用0.5%高锰酸钾浸泡切刀5-10min进行消毒。最好随切随种,也可在播种前1-2d进行,不可过早切种,以防失水萎焉造成减产。切好的薯块稍经晾晒即可播种,也可将切块拌上草木灰,使伤口尽快愈合,防止细菌感染,同时又具种肥的作用。还可用滑石

30、粉或滑石粉加4%-8%的甲基托布津均匀拌种,避免切块腐烂。4.小整薯做种 若种薯小,可采用整薯播种,具有避免切刀传病,减轻青枯病、疮痂病、环腐病等病害的发病率,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种薯的顶端优势和保存种薯中的养分、水分,抗旱能力强,出苗整齐健壮,生长旺盛,结薯数增加,增产幅度可达17%-30%。还可利用失去商品价值的幼嫩小薯。整薯的大小,一般以20-50g健壮小整薯为宜。在我区粗放的旱田栽培条件下,整薯播种不失为一项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二)播种1.播种期我区属北方一作区,一般应根据下列原则确定播种期。(1)把块茎形成期和块茎增长期安排在适宜块茎形成和块茎增长的季节,即7、8月份平均气温在17-2

31、1以内,每天日照时数不超过14小时,并有充足的降雨,即应把块茎形成期和块茎增长期安排在当地的雨季。(2)播种后土壤温度、水分能满足种薯发芽出苗的需要,而且出苗后不会受晚霜危害,秋霜降临前又能够成熟。(3)适宜的播种期还应考虑品种生育期的长短、栽培的目的以及栽培制度等。我区无霜期短,春季风沙大且干旱,降雨量多集中在7、8月份。主栽品种多为中熟或中晚熟品种。适当早播有利于早出苗、早结薯、早成熟,避免秋霜危害。当10土温稳定在7-8时,就是该区适宜的播种期。我区西部地区在4月下旬,东部地区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完比较适宜。2.播种方法我区东部地区温度较低,生育期间降水较多,马铃薯采用垄作栽培方法。我

32、区西部区主要采用平作栽培方法。在秋耕耙耱的基础上,播种时,先开出10-15cm深的播种沟,点种施肥后覆土。一般行距50cm左右,播后耱平保墒。3.播种深度播种后覆土厚度应视气候、土壤条件、种薯大小而定,过深过浅都不适宜。当土壤温度低、土壤含水量较高时,应浅播,覆土厚度3-5厘米。如果土壤温度较高、土壤含水量较低时,应深播,覆土厚度10厘米左右。种薯较大时,应适当深播,而微型薯做种时,应适当浅播。土壤较粘时,播种深度应浅一些,而沙性较强的土壤上播种时应适当深一些。4.播种密度密度是构成马铃薯产量的基本因素,增加种植密度,可使单位面积上的株数增加,结薯数增加。因此,在密度偏低的情况下,增加密度可有

33、效的提高单位面积上产量,但在密度过大时,单株产量低,总产量和商品薯率反而会降低。因此要有合适的密度。马铃薯的播种密度取决于品种、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及栽培方式等因素。晚熟品种或单株结薯数多的品种、整薯或切大块作种、土壤肥沃或施肥水平高、高温高湿地区或有灌溉条件的地区等,种植密度宜稍稀;反之,早熟品种或单株结薯数少的品种、种薯切块较小、土壤瘠薄或施肥水平低、干旱低温地区或无灌溉条件的地区等,由于单株生长量不够,株小叶面积小,均不利于发挥单株生产潜力,种植密度宜适当加大,靠群体来提高产量。脱毒种薯生产时,播种密度应比商品薯生产大一些。一般可达到5000株/亩以上。同样进行商品薯生产时,早熟品种播种

34、密度应比晚熟品种大一些。早熟品种应当在4000-5000株/亩之间;晚熟品种应当在3000-3500株/亩之间。炸片原料薯生产应比炸条原料薯生产的密度大一些,可分别达到4500株/亩和3500株/亩。在相同种植密度下,采用大垄双行、宽窄行和放宽行距、适当增加每穴种薯数的方式较好,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提高光合强度,使群体和个体协调发展,从而获得较高产量。大垄双行的垄距为80,双行间距25,株距23-25,每亩种植3600-5200株(穴);宽窄行的宽行距70,窄行距30,株距30,每公顷种植3600株(穴)左右。四、马铃薯的施肥技术(一)施肥量的确定马铃薯是高产作物,要发挥其高产潜力,首先必须要

35、给予高投人,特别是肥料的投入。因为马铃薯产量高,而且在生产同样多的干物质产量时,其总耗肥量比小麦、玉米、谷子都高,因而它的需肥量也就更大。我区目前产量水平之所以较低,这与我们的施肥量不足有很大关系。不少先进农业生产国,马铃薯每亩生产2000公斤水平时的投肥量:纯氮在1525公斤,P2O5和K2O为2535公斤,有的还更高。马铃薯具体施肥量的确定通常有两种方法。1.根据土壤基础肥力和目标产量估算施肥量土壤基地肥力是指在不施任何外来肥料的情况下,能收获的马铃薯块茎产量。此法除了应了解基础肥力外,还要确定其目标产量。例如,某一地块的基础肥力可生产500公斤马铃薯块茎,如果我们想在此地块上生产2000

36、公斤块茎时,可以按以下方法确定其氮、磷、钾肥的需要量。一般氮肥当年利用率为50%,磷肥当年利用率为15%,钾肥当年利用率为55%。根据每生产500公斤马铃薯块茎需要从土壤吸收N2.5-3公斤;P2O50.81公斤;K2O4-5公斤。基础肥力为500公斤,因此另外的1500公斤块茎的氮、磷、钾养分需要通过施肥来补充。基础肥力以外生产1 500公斤马铃薯块茎需要从土壤中吸收N的量是: 3(2.53)7.59公斤,按氮肥的利用率为50%计算,则需要施入N:(7.59)0.515-18公斤。如果是施用尿素,其含氮量为46%,则需要施用尿素(1518)0.4632.639.1公斤。同样基础肥力以外生产1

37、500公斤马铃薯块茎需要从土壤中吸收P2O5的量是:3(0.81)2.43公斤,按磷肥的利用率为15%计算,则需要施入P2O5:(2.43)0.151620公斤。如果是施用过磷酸钙,若其含P2O5量为18%,则需要施用过磷酸钙:(16-20)0.1888.9111.1公斤。同样基础肥力以外生产1500公斤马铃薯块茎需要从土壤中吸收K2O:3(45)1215公斤,按钾肥的利用率为55%计算,则需要施入K2O:(1215)0.5521.8-27.3公斤。如果是施用硫酸钾,其含K2O量为50%,因此需要施用硫酸钾:(21.827.3)0.543.654.6公斤。以上数据有一个浮动范围,主要是因为马铃

38、薯的品种不同,或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土壤、气候条件下,其需肥特性也不同。实际应用时,应当考虑到当地土壤的养分状况,适当调整各种肥料的用量。钾肥如使用硫酸钾最好,但价格较贵,一般氯化钾也是比较好的钾肥,其有效成分比硫酸钾略高,且价格便宜,在施用量较少的情况下,如每亩50公斤以下,特别是磷肥充足的情况下,是没有问题的。氯化钾中的氯也是马铃薯体内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它在马铃薯体内与磷是成对的关系,二者以总量平衡在体内存在,即占各种无机元素总量的15%左右,其中氯多了,磷就会少,而磷多了,氯就会少。在施用过量的氯化钾时,马铃薯吸收氯多了,就排挤了磷,磷在体内减少了,影响磷的代谢功能,也就影响碳水化

39、合物的运转、积累,淀粉含量就会降低。相反,磷肥充足,体内吸收了充足的磷,氯也自然不会过多。因此,在施用氯化钾作钾肥时,应注意增施磷肥。目前生产上对磷肥重视不够。磷肥在马铃薯需肥三要素总量中所占比重虽不高,但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马铃薯生产发育和产量形成,碳水化合物运转和淀粉积累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之磷肥施入土壤中常易形成难溶解的磷酸盐类,且移动性小,当年利用率非常低。所以施用量要大,要早施、要施在种薯附近,不能与种薯隔开施用,可与腐熟的有机肥或腐殖酸肥混合施磷肥一定要做基肥使用。有条件时,还可在基肥中混合施用硫酸锌、硼酸、硫酸镁等肥料,促进马铃薯植株健康生长,提高块茎产量。2.根据土壤

40、速效养分测定结果和目标产量估算施肥量以上方法虽然可以估算马铃薯的需肥量,但土壤中各种养分含量差别很大,基础肥力生产500公斤块茎时,土壤的某种养分可能过剩。例如,富钾土壤中可能钾素过剩,要生产2000公斤的块茎不再需要施用钾肥,因此上一种方法不是很准确的。因此,科学确定施肥量的方法是通过测定土壤中各种有效养分的含量,准确的计算出土壤中能提供多少养分,还需要通过施肥补充多少养分,这种方法称之为测土施肥法,亦称之为配方施肥法或平衡施肥法。当土壤某种有效养分的供应量达到或超过了目标产量所需要吸收的养分量时,该种养分就可以不施。肥料施用量(目标产量养分吸收量土壤养分供应量)(肥料含有效养分含量肥料利用

41、率)以上计算式中目标产量的养分吸收量计算和上一种方法一样。只是需要确定土壤养分的供应量,这需要通过土壤有效养分分析后才能得到。土壤养分供应量(公斤/亩):土壤养分测定值(毫克/公斤)0.15校正系数土壤养分测定值分别指土壤速效氮(碱解氮)、土壤速效磷(P2O5)和土壤速效钾(K2O)的含量,单位为毫克/公斤。0.15是将养分换算成每亩耕层可提供养分数量的一个系数。校正系数是马铃薯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利用率,需要进行多年的试验才能得到可靠的校正系数,一般可将马铃薯的校正系数定为0.8(即马铃薯可利用80%的土壤速效养分)。例如,当土壤速效氮(N)为50毫克/公斤、速效磷(P2O5)20毫克/公斤、速

42、效钾(K2O)为80毫克/公斤时,亩产2000马铃薯块茎时,需要补充的氮(N)、磷(P2O5)、钾(K2O)数量如下:氮(N):4(2.5-3)500.150.84-6公斤;磷(P2O5):4(0.81)200.150.80.81.6公斤;钾(K2O):4(4-5)800.150.86.410.4公斤。如果以尿素(含N:46 %)、过磷酸钙(P2O5:18%)和硫酸钾(K2O:50%)为肥料,氮、磷钾肥当年利用率分别按50%、15%、55%计算,则每亩应施:尿素:(4-6)(0.46 0.5)17.3926.09公斤;过磷酸钙:(0.81.6)(0.18 0.15)29.6359.26公斤;硫

43、酸钾:(6.410.4)(0.50.55)23.2737.82公斤。(二)施肥方法1.沟施无论是作基肥还是作追肥,沟施都是一种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有效方法。在用机械播种时,一般都带有施肥器,能将肥料自动施到播种沟里,并与土壤混合,避免直接与种薯接触,合垄后就可以将肥料和种薯同时埋在地里。这样肥料离种薯近,便于根系的吸收利用,可促进植株的快速生长。由于肥料深施到土壤中,不易挥发损失,可提高肥料利用率。沟施一定要注意避免肥料与种薯接触,特别是施肥量较大的时候。追肥时可按行的方向开一条施肥沟,施肥后用土覆盖好,或者在施完肥料后立刻进行中耕培土,将肥料覆盖好。2.叶面施肥作物除了通过根系吸收养分外,叶片也

44、能吸收养分,叶面施肥又称根外追肥或叶面喷肥。它的突出特点是针对性强,养分吸收运转快,可避免土壤对某些养分的固定作用,提高养分利用率,且施肥量少,适合于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增产效果显著,尤其是土壤环境不良,水分过多或干旱低湿条件,土壤过酸过碱等因素造成根系吸收作用受阻或作物缺素急需补充营养以及作物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衰退时,采用叶面追肥可以弥补根系吸肥不足,可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叶面施肥也是马铃薯生产中常用的施肥方法之一。(1)叶面肥的种类:叶面肥的种类繁多,全国范围约有数百种乃至千种之多。根据其作用和功能等可把叶面肥概括为以下四大类。营养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中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养分含量较高

45、,主要功能是为作物提供各种营养元素,改善作物的营养状况,尤其是适宜于作物生长后期各种营养的补充。调节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中含有调节植物生长的物质,如生长素、激素类等成分,主要功能是调控作物的生长发育等。适于植物生长前期、中期使用。生物型叶面肥:此类肥料中含微生物体及代谢物,如氨基酸、核苷酸、核酸类物质。主要功能是刺激作物生长,促进作物代谢,减轻和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等。复合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种类繁多,复合混合形式多样。其功能有多种,一种叶面肥既可提供营养,又可刺激生长,调控发育。马铃薯生产上常用于叶面喷施的化肥品种主要有尿素、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硫酸钾各种微量元素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稀土元素

46、等。(2)叶面施肥的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养分进人叶片的速度和数量,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浓度过高容易发生肥害,尤其是微量元素肥料,作物营养从缺乏到过量之间的临界范围很窄,更应严格控制;还有含有生长调节剂的叶面肥,亦应严格按浓度要求进行喷施,以防调控不当造成危害。不同作物对不同肥料具有不同的浓度要求。以尿素为例,在马铃薯的喷施浓为0.5%0.8%,磷酸二氢钾0.2%0.6%、过磷酸钙1%3%、硫酸钾1%、各种微量元素肥料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膨大素)0.1%0.3%或按使用说明进行。(3)叶面施肥的使用时间和次数:叶面施肥时叶片吸收的数量与溶液湿润叶片的时间长短有关,湿润时间越长,叶片吸收

47、养分越多,效果越好。一般情况下保持叶片湿润时间在30-60分钟为宜,因此叶面施肥最好在傍晚无风的天气进行;在有露水的早晨喷肥,会降低溶液的浓度,影响施肥的效果。雨天或雨前也不能进行叶面追肥,因为养分易被淋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若喷后3小时遇雨,待晴天时补喷一次,但浓度要适当降低。喷施要均匀、细致,尤其要注意喷洒生长旺盛的上部叶片和叶的背面,因为新叶比老叶,叶片背面比正面吸收养分的速度快,吸收能力强。喷施次数不应过少,应有间隔,作物叶面追肥的浓度一般都较低,每次的吸收量是很少的,与作物的需求量相比要低得多。因此,叶面施肥的次数一般不应少于23次。至于在作物体内移动性小或不移动的养分(如铁、硼、锌

48、等),更应注意适当增加喷洒次数。在喷施含调节剂的叶面肥时,应注意喷洒间隔时间,间隔时间至少应在1周以上,喷洒次数不宜过多,以面造成危害。叶面肥混用要得当,叶面追肥时,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叶面肥、或将叶面肥与农药合理混用,可节省喷洒时间和用工,其增产效果也会更加显著。但混合后必须无不良反应或不降低肥效,否则达不到混用目的。另外,肥料混合时要注意溶液的浓度和酸碱度,一般情况下溶液pH值在7左右的中性条件则有利于叶部吸收。五、马铃薯的灌溉技术马铃薯全生育期如能始终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对获得高产最为有利。在灌水时,除根据需水规律和生育特点外,对土壤类型、降雨量和雨量分配时期,以及产量水平等应进行综合考虑,以便正确的确定灌水时期、方法和数量。幼苗期,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左右为宜。块茎形成期至块茎增长期,则以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80%为宜。在淀粉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