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07846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22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docx(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52020)(讨论稿)二OO五年五月目 录一、现状与挑战1(一)现状问题11、协调发展严重失衡12、环境污染形势严峻23、环境管理能力薄弱3(二)未来压力31、环境压力不断加大32、资源瓶颈日益凸现33、环境污染转移加快4二、总体目标4(一)指导思想4(二)基本原则4(三)目标5三、战略任务6(一)三区控制,优化产业布局61、严格控制区72、有限开发区73、集约利用区8(二)一线引导,贯彻循环经济81、推进工业生态化转型82、加强农业生态化建设123、大力发展生态旅游134、培育绿色生态文明14(三)五域推进,构筑协调发展平台151、系统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152

2、、综合整治水环境193、强化大气污染防治214、加强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能力235、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24四、保障体系26(一)政策保障:强化环境管理261、健全环境保护法规262、创新环境管理机制263、完善环境管理政策274、提升环境管理效能27(二)工程保障:落实八大重点工程28附表30附图79一、现状与挑战广东省位于我国大陆南部,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与广西接壤,南临南海,西南端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全省陆地总面积17.7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85%;大陆海岸线长度3368.1公里,占全国岸线的1/5,近岸海域包括河口、港湾和近海浅海水域,面积5.02万平方公里(

3、附图1)。全省共有21个地级以上市,分成珠江三角洲地区、粤东地区、粤西地区及山区四个区域。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江门、佛山市及惠州、肇庆市的部分县(市、区),面积4.1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23.4%;粤东地区包括汕头、潮州、揭阳和汕尾市,面积 1.5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 8.7%;粤西地区包括阳江、茂名和湛江市,面积 3.26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 18.3%;山区包括梅州、河源、韶关、清远、云浮市及惠州、肇庆市的部分县(区),面积 8.81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 49.5%。(一)现状问题1、协调发展严重失衡广东是经济大省,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1

4、3.3%的速度快速增长,2004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34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面积仅占全省的23%,经济总量却占全省的80%。近年来,粤东地区、粤西地区及山区整体经济实力虽有较大提高,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差距仍在扩大。广东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依然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三高两低一不协调”的特征明显,与我国中东部发达省市及发达国家相比,资源能源消耗强度、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仍处于较高水平。2、环境污染形势严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口的急剧增加,广东环境污染形势日趋严峻。水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全省江河干流

5、水质总体良好,部分流经城市的河段和内河涌水环境污染严重,生活污染特征明显,17%的省控段面属劣类水质,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偏低,入海河口及近岸海域水环境污染加剧,珠江三角洲和粤东地区水质性缺水比较严重。大气环境质量总体下降。全省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持续增加,酸雨频率居高不下。珠江三角洲地区空气污染较为严重,机动车尾气污染日渐突出,呈现复合污染特征。粤东、粤西地区和山区空气质量相对较好,部分地区污染加重。固体废物污染负荷加重。全省固体废物产生量快速增长,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水平低,废旧电子电器无序、简单处理严重污染环境。局部地区生态破坏加剧。城镇化大量挤占生

6、态用地,部分地区水土流失强度大,森林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红树林湿地破坏严重,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明显,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加重,农村生态环境普遍较差,土壤污染加剧,矿区生态环境恶化。3、环境管理能力薄弱环境管理能力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距很大。环境管理法制、体制和机制不完善。环境监测、监察、信息和宣教等机构不健全,人员不足,素质偏低,设备落后。核安全和辐射环境管理能力滞后。(二)未来压力1、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广东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委九届二次全会确定了未来的奋斗目标,到2010年全省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20年,全省人均GDP比

7、2010年再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奋斗目标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任务更加繁重。根据预测,2010、2020年生化需氧量(COD)排放量将分别比2002年增加11%和23%,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45%和104%,氮氧化物增加153%和304%,固体废物产生量将分别增加58%和159%,这些都将对未来广东的环境造成巨大压力。2、资源瓶颈日益凸现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持续增长,粤东、粤西地区及山区也将形成新的城镇聚集区。全省耕地资源流失量不断增加,人地矛盾逐渐加剧,水资源和能源进一步紧缺。到2010年,全省生产生

8、活用水量将增加18%,占本地水资源量的27.3%;到2020年,将增加34,占本地水资源量的30.9%。到2010年和2020年,能源需求量将分别增加45%和89%。3、环境污染转移加快广东经济由偏轻型向适度重型化发展,重大产业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推动部分产业向粤东、粤西地区和山区转移,这些地区的环境污染负荷将明显增加。粤东、粤西地区和山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生态保护能力较差,污染转移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以建设和谐广东、实现富裕安康为目标,因地制

9、宜,分类指导,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循环经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保护,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经济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基本原则(1) 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合理规划、布局城镇和产业,从区域整体的角度解决环境问题,切实改善环境质量,确保区域环境安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2)节约资源,循环高效遵循循环经济理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生态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3)分类指导,分区控制根据不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资

10、源环境条件的差异,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实行分类指导,分区控制。珠江三角洲地区实行环境优先的战略,山区实施保护中发展的战略,粤东、粤西地区实施发展中保护的战略。将全省划定严格控制区、有限开发区和集约利用区,进行生态分级控制管理。(4)创新机制,强化调控强化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主导作用,明确职责,落实分级目标、任务,创新机制,采取措施,合理有效配置公共资源,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三)目标(1)总体目标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筑山区生态屏障,把粤东、粤西地区建设成广东未来快速协调发展的新跳板,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全国具有示范意义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经

11、济持续增长、社会和谐进步、生态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的绿色广东。近期(2005-2010年):总体布局,重点建设。构筑生态安全体系,实施治污保洁和珠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推行清洁生产,初步形成循环经济框架,基本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力争不欠新账、还清旧账。50的城市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要求,若干城市率先达到生态市建设要求。远期(2011-2020年):全面建设,维护提高。全面落实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程,形成生态安全格局,建立循环经济社会体系,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80的城市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要求,50%以上城市达到生态市建设要求。广东省环境保护目标见附表1。(2)分区目标根据全省环境保护

12、总体目标的要求,结合区域差异,确定珠江三角洲、粤东、粤西地区和山区的分区控制目标(附表2和附表3)。三、战略任务为实现绿色广东,未来15年要加快实施“三区控制、一线引导、五域推进”的总体战略。三区控制以优化空间布局为突破口,分类指导、分区控制,将全省划分为严格控制区、有限开发区和集约利用区。一线引导贯彻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主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生态化,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水平和污染物排放强度,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五域推进重点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水污染综合整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以及核安全管理和辐射环境保护五大领域的建设,全面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构筑环境与经济协

13、调发展的平台。(一)三区控制,优化产业布局根据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差异性等,划分6个生态区、23个生态亚区和51个生态功能区(附图2和附表4)。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将全省陆域划分为生态环境严格控制区、有限开发区、集约利用区,实行生态分级控制管理(附图3和附表5)。1、严格控制区严格控制区总面积32320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域面积的18.3%。包括两类区域,一是自然保护区、典型原生生态系统、珍稀物种栖息地、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及后备水源地等具有重大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区域;二是水土流失极敏感区、重要湿地区、生物迁徙回游通道

14、与产卵索饵繁殖区等生态环境极敏感区域。严格控制区原则上禁止所有开发建设活动,同时要开展天然林保护和生态公益林建设,有效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及其生境、原生生态系统。2、有限开发区有限开发区总面积约82000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域面积的46.5%。包括三类区域,一是重要水土保持区、水源涵养区等重要生态功能控制区;二是城市间森林生态系统保存良好的山地等城市群绿岛生态缓冲区;三是山地丘陵疏林地等生态功能保育区。有限开发区可适度进行开发利用,但必须保证开发利用不会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和生态功能的损害,同时要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区域生态功能的改善和提高。3、集约利用区集约利用区总面积约62000平方公里,占全省

15、陆域面积的35.2%。包括农业开发区和城镇开发区两类区域。农业开发区要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降低化肥和农药施用强度,控制面源污染。城镇开发区要强化规划指导,控制对生态用地的占用,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二)一线引导,贯彻循环经济1、推进工业生态化转型(1)构建生态工业体系改进生产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生产技术水平,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以九大支柱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链构建和延伸,提高产业加工深度和产品附加值。珠江三角洲地区要以电子信息业为先导,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粤东地区重点发展纺织服装、电子、水产养殖、陶瓷和医药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粤西地区重点发展化工、机械、五金、现代农业和旅游业

16、等;山区重点发展特色资源加工业、电力、食品加工、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等。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采取政策和经济手段,树立环保示范企业,推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带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降低资源消耗水平和污染物排放强度。(2)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强化工业园区管理,编制环境规划,制定产业准入制度,规范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和管理措施,建设集中的供能设施和环境基础设施。广州南沙开发区:南沙是生态脆弱区和环境敏感区,开发时要充分体现“生态优先、协调发展”的原则,原则上禁止建设大型炼油石化基地和钢铁基地。珠海西区:填海造陆对生态环境影响

17、较大,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陆域及周围海域的生态环境。以PX、PTA、PET、纺织化纤为核心,延长产业链。惠州大亚湾开发区:依托炼油、乙烯等龙头项目,延伸产业链,按照化工流程科学布置上下游加工装置,实现原料直供和互供。大亚湾海域污染物扩散条件限制较大,大亚湾石化区的排污口应适当向外延伸。茂名石化工业区:依托炼油、乙烯等龙头项目,延伸产业链,按照化工流程科学布置上下游加工装置,实现原料直供和互供。污水集中处理后可单独排海。东莞松山湖生态产业科技园和东部工业区:科技园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生物制药、光电信息、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东部工业区现有纺织加工、食品加工、电子机械和化工

18、等产业,产业关联度不高,要加大产业调整力度,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深圳龙岗大工业区:重点发展轻型工业,要全面分析评价污水排海对大亚湾、大鹏湾的环境影响。江门银洲湖区域:物流业仓储基地建设要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节约用地。造纸业要提高中水回用率,降低水耗,实施企业初级处理、园区集中处理、人工湿地处理三级治理方案,提高污水集中处理水平,减少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可利用双水发电厂实现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供汽。同时,加强滩涂湿地保护,减轻对银洲湖水生生态的影响。清远高新技术工业园:纺织印染业要重点提高印染及漂洗废水处理水平及中水回用率,控制水污染物排放。陶瓷业要严格控制燃料及工艺废气排放,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同

19、时提高陶瓷废物回用利用水平。废旧电子电器处理要提高资源化技术水平,整合分散资源,加强监管。湛江港口工业区和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港口工业区造纸业要引进木浆和蔗渣浆混合造纸技术,建立种蔗-制糖-制浆-造纸的生态产业链,要提高中水回用率和污水集中处理水平。火电厂要使用含硫率低的燃料,加快脱硫进程,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同时采取措施充分利用海水资源,减轻本地淡水资源压力;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港口、仓储基地建设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港口、生产区与旅游区之间建设生态隔离带。钢铁产业要提高生产工艺水平,降低能耗水耗。汕头南区石化工业区:依托炼油、乙烯等龙头项目,延伸产业链,按照化工流程科学布置上下游加工装置

20、,实现原料直供和互供。(3)加强产业生态化建设重点加快电力、石油化工、钢铁、非金属矿物制品、造纸及纸制品和纺织等6个行业的生态化转型。电力工业:要调整优化电力能源结构和空间布局,大力发展水电、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珠江三角洲地区原则上不再规划新建燃煤电厂,宜布局在粤东、粤西沿海地区。已规划的新建电厂要配套烟气脱硫装置,限制未进行烟气脱硫火电厂的生产,实行烟气脱氮氧化物,并采用清洁能源和洁净燃料发电技术。同时,要降低发电能耗、新鲜水消耗和废水排放。石化产业:采用热电联供和工业气体联产组合的公用工程,推广加氢、干式蒸馏等清洁生产工艺,采用先进的污染防治技术及资源回收技术,使石化工业达到清

21、洁生产先进水平。钢铁工业: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优质薄型板材和特种钢材类产品。优化钢铁制造流程,发展综合节能技术。发展降低烧结机废气排放量与废气循环技术的资源化技术、粉尘回收技术、废钢加工处理技术,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硫和烟尘等污染物排放。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重点发展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非金属矿深加工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煤矸石、粉煤灰和陶瓷废料等废物为原料的新型建材。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新型产品。禁止在城镇近郊区及风景名胜区新建扩建水泥厂,鼓励发展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禁止生产实心红土砖。珠江三角洲地区原则上不再规划新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要提高现有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和大气污染

22、物排放标准。造纸及纸制品业:关闭设备落后、环境污染大的小纸厂。对蒸煮废液进行碱回收和木质素提取,采用无氯或少氯漂白纸浆新技术,发展机械浆或化机浆、回收废纸制浆、生化法制浆。提高中水回用率,采用高分子絮凝剂与生物法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废水。山区及水环境容量较小的地区原则上不得规划布设纸浆生产项目。纺织业:使用低污染、无污染的原材料。开发和应用无害染料和助剂,禁止使用偶氮染料或其它致癌、致敏染料,避免使用含重金属盐、游离甲醛等功能整理药剂和固色剂。开发和应用绿色前处理技术。淘汰用含氯有机载体作为分散染料载体的染色技术,开发和应用生物酶、无水或非水染整加工工艺、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染色、低温及低浴比染色工

23、艺。2、加强农业生态化建设(1)推广生态农业逐步扩大生态农业覆盖面积,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加强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及农产品认证工作。到2010年,生态农业建设面积占全省农田总面积的50%以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占30%以上,综合防治病虫害农田面积占50%以上,化肥流失率小于60%;到2020年,生态农业建设面积占全省农田总面积的70%以上,综合防治病虫害农田面积占90%以上,化肥流失率小于40%。(2)强化农业生态建设到2010年,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扩大到县(区)级,初步形成对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抓好基本农田建设,完成中、低产田改造达60%,综合治理25度以下坡耕地50%

24、;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水处理率达100%,废弃物资源利用率达80%以上;加快农村能源建设,增建户用沼气池15万户,推广集中式沼气池10万个;推广“猪沼果(菜、茶)鱼”生态模式、庭院生态模式10万户。到2020年,健全覆盖全省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全面监控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扩大高产稳产农田的建设,农田标准化率达到80%,耕地旱涝保收率80%以上,完成中、低产田改造达80%以上,农业现代化建设扩大到全省40%的地区;农村能源实现高效化、优质化、清洁化,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3、大力发展生态旅游(1)建设生态旅游景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重点加强现有旅游景点、景

25、区的环境管理和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粤东地区以汕头市为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以潮汕文化为主题,突出民俗文化特色,优先发展滨海生态游和温泉生态游,同时加强与福建、江西省旅游资源的整合。粤西地区以湛江市为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突出海滨海岛、热带农业、温泉和岩溶地貌特色,优先发展滨海生态游,温泉游和农业生态游,同时加强与海南、广西省的旅游合作。山区以韶关市为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发展山水风光游、森林游、民俗文化旅游和温泉游,同时加强与湖南、江西及广西的资源互补。到2007年,广州、深圳和珠海市率先建设成“中国最佳旅游城市”;2010年,梅州、茂名、汕尾、云浮、揭阳、河源和佛山市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

26、加强旅游服务业环境管理认真贯彻与生态旅游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旅游服务员的管理。同时,加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和旅游从业人员、游客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到2010年,4A级和3A级旅游景区、5星和4星级旅游宾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完成环境管理体系认证,5星和4星级旅游宾馆按国内先进标准实行清洁生产。到2020年,所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星级旅游宾馆,50%的2A和1A级旅游景区完成环境管理体系认证,5星和4星级旅游宾馆按国际先进标准、1至3星级旅游宾馆按国内先进标准实行清洁生产。4、培育绿色生态文明(1) 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实施企业环境行为公开;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

27、等实行公示或听证制度;建立健全群众参与环境监督的激励机制。(2)推进绿色学校和生态示范区建设加强绿色学校建设。制定“创绿”工作的计划和目标;宣传生态理念;开展带动社会生态建设的实践活动;通过校园绿化、卫生保洁、垃圾分类收集等活动改善校园环境,2010年,10的中小学建成绿色学校;2020年,40的中小学建成绿色学校。推行生态示范区建设。新建居民区应在建筑设计、建设过程中加强污水处理再利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等环保设施配套,老居民区逐步实施垃圾分类。大力推行生态示范村、镇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3)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推广“绿色”机动车,严格控制摩托车的增长。推行公交优先,鼓励发展电车、燃气

28、车等绿色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严格执行轻型汽车和重型柴油机(发动机)达标车型目录,制定高排放车型目录。实行新车准入制度,在用车推广采用I/M制度。采取措施合理控制高峰期市区机动车上路的数量。交通网络路线要避免通过生态环境脆弱地带,提高道路建设过程的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严格控制交通噪声。(4)推广清洁能源发展清洁能源。大力发展核电、水电、风力发电,适度开展LNG电厂、太阳能、潮汐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5)倡导绿色生活提倡节约用水的生活方式,制定多途径强制性的节水法规,研究开发发展节水生活用具。制定和实施包装物强制回收政策,鼓励企业使用绿色包装,引导消费者购买绿色包装产品。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29、,培育人们选择对环境负责的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环境道德和生活习惯。(三)五域推进,构筑协调发展平台1、系统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1)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建设七个一级结构性生态控制区和“一带五江,四横八纵”的一级生态廊道体系,以及点、线、面结合的二级生态控制体系。一级结构性生态控制区包括4个陆地一级结构性生态控制区和3个海域一级结构性生态控制区(附图4)。其中,陆地一级结构性生态控制区包括粤北南岭山地区、粤东凤凰-莲花山区、粤西云雾山区和珠三角环形屏障区,是生态公益林的主要建设区域,要提高区内生态公益林的比例,控制林木开发,优先选用乡土物种,维持自然生境,维护控制区内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保存良好的

30、自然生态系统,在空间上形成广东省陆域生态屏障;海域一级结构性生态控制区包括大亚湾-稔平半岛区、珠江口河口区、韩江出海口-南澳岛区,必须严格控制陆源污染,限制海洋捕捞、旅游业发展,严格保护近岸海域红树林等湿地,并采取措施促进生态恢复,保护水生生物繁衍生息的良好环境,在空间上形成广东省海域生态屏障。一级生态廊道体系为“一带五江、四横八纵”的空间结构,“一带五江”指沿海防护林带、西江、北江、东江、韩江、鉴江,“四横八纵”为重要的交通廊道(附表6和附图4)。一级生态廊道体系要建立完善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体系,形成灌丛、草地、疏树组成的自然错落景观,控制城镇居民点沿路带状蔓延,引导沿线城镇呈组团式发展,加

31、强一级结构性生态控制区间的生态联系。二级生态控制体系重点建设21处区域性生态控制区、各主要公路及河流等次级生态廊道、10处城市绿核、10个关键自然生态节点和21个城镇生态节点等(附表7和附图4),要利用道路绿化、宅间绿化、组团绿化等多种类型,建设功能完善的绿地系统。(2)完善自然保护区体系系统建设国家、省、市、县(区)级等多层次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区、自然遗址保护区和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区。国家、省重点建设的自然保护区见附表8和附图5。到2010年,陆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占全省陆地面积的比例达6.5%,海域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占全省近岸海域面积的比例达5%,80%以上的自然保护区配备专

32、职管理机构和人员,基本具备保护和管理设施。到2020年,陆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占全省陆地面积的比例达10%,海域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占全省近岸海域面积的比例达6%,所有自然保护区配备专职管理机构和人员,80%以上的自然保护区具备完善保护和管理设施。(3)加强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到2010年,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治理率达90%,森林覆盖率达70%,生态公益林面积占林业用地面积的比例达60%。到2020年,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治理率达95%,森林覆盖率保持70%以上,生态公益林面积占林业用地面积的比例达70%。水源涵养区指主要河流水系上游及重要水源地的集水区。重点包括北江、东江、西江、韩江、潭江、绥江、鉴江、

33、漠阳江,以及流溪河、增江、沧江河、西枝江、连江等支流中上游的集水区,以及主要水库的集水区。各地水源涵养区面积见附表9,主要饮用水库见附表10。严格控制水土流失,严禁采伐水源涵养林,保护饮用水源地及其上游地区的自然植被;加大生态公益林比重和保护力度,加大低效林改造和退耕还林力度,坡度大于10度以上耕地要尽快实现退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立体农业和节水农业,降低农药、化肥的施用强度,推广使用生物杀虫剂和天敌,控制面源污染,积极发展无公害安全食品,建设高标准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控制畜禽养殖场规模,推广利用沼气,实现养殖废物资源化利用。(4)加强海岸带生态保护到2010年,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得到重点

34、保护,红树林面积达到1.8万公顷;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和海洋生物资源衰退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到2020年,重要生境得到恢复并保持完整,红树林面积达到4.03万公顷,海洋生态系统呈良好状态。 为了加强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保护,针对大亚湾-大鹏湾、广州-万山群岛、珠海一台山赤溪半岛东部、川山群岛、汕头港-拐林湾、海陵岛-沙扒港、博贺-水东、湛江港口、雷西南等九个重点控制区域,明确管理对策(附表11)。(5)加强水土流失区生态保护到2010年,自然水土流失治理率达80%以上,水土保持设施建设达到防御10年一遇的标准;人为水土流失全部得到治理,大于25度陡坡开垦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所有新建项目必须申报并

35、实施水土保持方案;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执法队伍建设,建立水土流失监测网络和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到2020年,自然水土流失治理率达90%以上,水土保持设施建设达到防御20年一遇的标准;人为水土流失现象得到完全控制;实现水土流失的动态监测,水土保持管理走上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轨道。重点预防区:为北江和东江上游地区,包括韶关、清远市,广州市的从化,惠州市的龙门,河源市的和平、连平、东源、龙州以及河源市东江流域部分。要以保护现有植被为重点,做好封山育林育草,禁止无序砍伐林木,做好局部治理工作。重点监督区: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包括深圳、珠海、汕头、佛山、东莞、中山、江门、阳江、揭阳、汕尾市,

36、以及广州市的增城、花都、番禺,惠州市的惠阳区、博罗,湛江市的徐闻、遂溪、吴川、雷州,潮州市的潮安,肇庆市的高要,茂名市的茂南区、电白,云浮市的云城区、云安等。要加强建设项目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和“三同时”制度,城市开发区水土保持要与郊野公园、风景区、水源林保护区建设结合起来,改善城市整体生态功能。重点治理区:包括梅州、河源、云浮、茂名市及肇庆市的广宁、封开、怀集、四会、德兴,惠州市的惠东,湛江市的廉江、雷州,潮州市的饶平;韶关市的南雄、始兴,清远市的连州,汕尾市的陆丰,揭阳市的惠来、普宁,汕头市的南澳等。要加强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采取措施综合治理水土流失。2、综合整治水环境全

37、省市界断面水质控制目标见附表12,各主要河流水质控制目标见附图6。到2010年,80%国控省控断面按功能达标,85以上的跨市交界断面按功能达标,90%的近岸海域水质达到环境功能区要求;到2020年,所有国控省控断面按功能达标,90以上的跨市交界断面基本按功能达标,95%的近岸海域水质达到环境功能区要求。(1)优化水环境功能分区按照功能明确,适应发展的原则,制定全省水环境功能区划调整方案(附表13),实现高、低水功能区之间的有序协调。各地要结合排污口优化,制定区划方案,确立水环境总量控制目标,作为水环境保护的技术依据。(2)调整流域供排水格局以充分利用支流环境容量、严格控制干流为原则,制定全省四

38、大流域片供排水格局调整方案(附表14),系统分离供排水河道,确保区域持续性供水安全。(3)严格产业污染控制推行清洁生产,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生产工艺的技术手段,降低单位工业产值废水和水污染物排放量。鼓励产业废水集中处理,严格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工业产业废水及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到2010年,工业废水达标处理率不小于95,2020年实现工业废水完全达标处理。(4)大力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到2010年,全省城镇污水处理规模达1803万吨/日,到2020年达2800万吨/日。全省城镇污水处理重点建设规划及重点工程分别见附表15和附表16。优先建设近海城市污水处理厂,并配套建设污水输送管网;污水处理厂尾水

39、应严格执行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并排入指定的纳污河道。(5)综合控制面源污染加大城市路面清扫力度,严格建设工地环境管理,加强裸露地面绿化,控制城市面源污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进生产技术,推进集约化农业清洁生产,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业面源污染。(6)综合整治污染河道通过物化及生化处理技术,加强河道生态修复,重点整治污染严重的河道,改变黑臭现象,全面改善水环境。到2010年,完成区域河道整治工程(附表17),削减生物需氧量(BOD)76万吨。 3、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到2010年,各城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日均值的95%分位数达到国家空气质量

40、二级标准。酸雨污染控制在“十五”末水平,酸雨控制区内降水酸度小于4.5的地区不再扩大,酸雨频率控制在35以下。到2020年,各城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均优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日均值全部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酸雨控制区内降水酸度小于4.5的地区进一步缩小,酸雨频率进一步下降。(1)明确行业重点和分区重点重点控制行业为火电、水泥制造等行业,以及机动车尾气排放等。重点控制的大气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珠江三角洲地区重点治理可吸入颗粒物,其次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重点控制城市为东莞、广州、佛山、江门和深圳市。粤东、粤西地区以防为主,着重治理可吸

41、入颗粒物,重点控制城市为汕头、湛江和茂名市。山区着重治理降尘和可吸入颗粒物,其次是二氧化硫,重点控制城市为韶关和清远市。(2) 调整能源结构加大西电引进,逐步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小型发电机组,提高水电和核电的比例,扶持LNG电厂和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推广水煤浆清洁能源发电。(3)削减二氧化硫积极发展热电联联产和集中供热,逐步淘汰容量为0.77MW的中小型燃煤、燃油锅炉,城市市区内逐步淘汰所有1.4MW(含)以下的燃煤锅炉和使用8年以上的2.8MW(含)以下各种炉灶。到2010年,淘汰所有2.8MW(含)以下和使用8年以上的7MW(含)以下的燃煤锅炉。大力推进现有火电厂烟气脱硫和在线监测,脱硫工程

42、规划见附表18。酸雨控制区内各城市的城区和近郊区不再规划新建燃煤燃油电厂。所有新建、扩建和改建燃煤火电机组,要采用低硫优质煤或安装高效烟气脱硫设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并安装烟气自动监测装置。(3)控制可吸入颗粒物大力治理水泥行业颗粒物污染,现有水泥厂逐步安装袋式除尘装置(附表19),关停或搬迁生产规模小和工艺落后的水泥企业(附表20)。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再扩建、新建水泥厂。粤东、粤西地区和山区严格禁止新建5万吨以下的小水泥厂,发展大型新型干法生产工艺,同时配备除尘设备。控制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扬尘污染;适当控制摩托车数量,逐步限制摩托车在城市市区行驶;所有电厂和工业锅炉要安装烟尘净化装置;餐馆逐

43、步安装油烟净化器。(4)关注氮氧化物污染提高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标准,提高车用油品质量,推广和提升机动车I/M制度,严格旧车淘汰制度,加快在用车改造,建立科学的交通管理和臭氧浓度常规预报系统。到2010年,已建燃煤燃油电厂安装低氮燃烧器(附表21),并推广采用烟气脱硝技术,控制其控制措施如图4-1所示。电站锅炉、工业锅炉、茶浴炉等固定源的氮氧化物排放。4、加强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能力(1)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强化源头控制管理:推行工业固体废物重点产生企业清洁生产审计,促进企业加强技术改进、降低能耗和物耗,减少固体废物产生。到2010年,单位工业产值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当量由0.09吨/万元降低到0.06

44、吨/万元;到2020年,降低到0.05吨/万元。拓展资源化利用途径:继续加强粉煤灰炉渣的综合利用,如配置水泥、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等,并加大在筑路和回填等方面的应用。建设废物安全处置中心:到2010年,建设12座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基地,新增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规模6800吨/日,投资9.0亿元(附表22)。(2)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建立分类收集系统: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垃圾分类收集的示范区,逐步向粤东、粤西地区和山区全面推广。到2010年,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60%。完善回收网络体系:在全省建立垃圾回收站,各区、镇回收站建设数量不少于1个,分别在广州、深圳、揭阳、湛江、韶关等城市建立区域性废纸、金

45、属、玻璃、塑料和橡胶分拣加工集散中心。建设无害化处理系统:到2010年,新建生活垃圾处理厂(场)43座,新增垃圾处理规模达到43750吨/日(附表23),全面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加强对现有处理处置设施的监管力度,逐步淘汰规模偏小、难以达标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重点扩建、改造现有大型生活垃圾处理厂(场)23座(附表24),全面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要求。(3)危险废物与电子垃圾处理处置建设工业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大力推进工业危险废物重点产生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和实施。初步建立起危险废物交换网络体系,促进危险废物的循环再利用。建设工业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基地6座,全面提高工业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率和

46、无害化处置率,处理规模达到70万吨/年(附表25)。(4)电子垃圾处理处置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厂:到2010年,新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厂12座,新增处理规模165吨/日(附表26)。组建废旧电子电器收集网络:组建成废旧电子电器的收集网络。到2010年,建设废旧电子电器收集网点450个,各区、镇至少设置1个收集点,废旧电子电器收集率达70%。建设废旧电子电器集中处理中心:分别于惠州市、广州市、佛山顺德、深圳市、清远市、汕头市和湛江市,共建设7座废旧电子电器集中处理中心,总处理规模55万吨/年(附表27)。到2010年,废旧电子电器集中处理率达70%,资源化利用率达60%。5、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

47、1)健全核安全管理与辐射环境保护监管机构各地级以上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需要和有关规定设立相应的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担负核安全管理与辐射环境保护工作的任务,形成全省的监督管理与应急指挥网络。对于经济发达、核技术应用单位较多、管理任务较重的地市,要设立专门机构,其它可以不设专门机构,但应设2-3个专职管理人员。(2)建设核安全管理与辐射环境保护监测网络强化省级环境辐射监测中心在全省辐射监测人才培训、技术研究、质量保证方面的核心作用,配备完善先进的辐射监测仪器和设备(附表28),建设成为全省核辐射事故应急监测中心和核安全与辐射环境保护公众宣传教育基地。各地级以上市在现有环境监测站内设立辐射监测科(室),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监测仪器(附表29)。确实有需要的地级市,可考虑单独设立辐射环境监测机构。其他涉及辐射环境保护的部门,如卫生、商检、海关等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监测设备,共同构筑全省辐射环境的安全防线。(3)建设基础信息调查与辐射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开展全省环境放射性水平调查,彻底摸清放射性生态环境质量,尤其是存在重点放射性污染源地区和高背景值地区的放射性生态环境状况。建设全省辐射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动态反映全省辐射环境质量,为辐射环境管理决策服务。包括建立环境辐射日常管理与监测数据库、核电站和省内主要辐射污染源环境监测数据库和放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4)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