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校园介绍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12494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PPT 页数:112 大小:75.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交通大学校园介绍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上海交通大学校园介绍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上海交通大学校园介绍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上海交通大学校园介绍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上海交通大学校园介绍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交通大学校园介绍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交通大学校园介绍ppt课件.ppt(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海交大建筑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 曹永康主任,三个世纪的跨越从徐汇到闵行,一、学校整体概况,上海交通大学地处上海,一个国际化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东方都市。,上海交大前身南洋公学创建于1896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MIT”。学校自创立伊始便坚持“求实学,务实业”的宗旨,以培养“一等人才”为目标,精勤进取,笃行不倦。抗战时期,广大师生历尽艰难,移转租界,内迁重庆,坚持办学,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广大师生积极投身民主革命,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上海交大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七五

2、”、“八五”重点建设、全国首批7所“211工程”和首批9所“985工程”建设的高校之一。截至2011年12月31日,学校共有24个学院/直属系(另有继续教育学院、技术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19个直属单位,12家附属医院。,1. 历史发展,2. 人才培养,学校共有全日制本科生16802人、研究生2449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059人);有专任教师2979名,其中教授83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0名,中组部“千人计划”49名,“长江学者”95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0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4名,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9名,国家基金委创

3、新研究群体6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7个。,前国家主席江泽民,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吴文俊,著名校友,学生,基地,学科,师资,2. 人才培养基本数据,本科生 20400 人,硕士研究生 18600 人,博士研究生 5600 人,留学生 700 人(学位生),博士后流动站 23 个,本科专业 65 个,国家重点学科点 49 个,学院(系) 23 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 22 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 142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41 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232 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9 个,附属医院 12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6 个,国家工程

4、研究中心 5 个,中国科学院院士 15 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18 名,“973”首席科学家 14 名,“长江学者” 62 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49 名,专任教师 3018 人,教授 725 人,国家实验室 1 个(筹),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2 个,部门重点实验室 34 个(部委13,上海市21),将“研究性“纳入人才培养体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精品课程建设(质量工程),建立更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创造“国际化”环境,突出知识传授到重视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的转变,2. 人才培养,2. 人才培养,把基础课程作为课程建设的核心19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其中5门公共

5、基础平台课程,9门学科平台课程5位“国家教学名师”中4位从事基础课程教学,2.人才培养,精品课程建设(质量工程),院系设置,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交大-密西根联合学院航空航天学院塑性成形工程系,工科版块 (10),3.学校介绍院系设置,院系设置,理学院数学系理学院物理系,理科版块 (2),院系设置,医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药学院,生命医学版块 (4),院系设置,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媒体与设计学院体育系,人文版块 (7),学生规模(稳定规模、提高

6、质量),研究生,20400,留学生,5600,本科生,18600,学生总数:44600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1:1,4.学生规模,与密西根大学的合作(共建机械学院,成立联合学院)与GIT的合作(双学位、物流中心、暑期项目)与MIT的合作(中国制造业领袖项目启动,双学位)与UC System 合作(10+10 项目,食品安全中心)中法44、99项目中法联合博士研究院多层次、多模式、多区域、全方位合作,多层次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5.国际化,密执安大学加州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乃尔大学乔治理亚大学明尼苏达大学马里兰大学加州洛杉矶大学 维多利亚大学滑铁卢大学,柏林工业大学斯图加特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海德堡

7、大学里昂中央大学巴黎中央大学法国高等矿业大学伦敦大学伯明翰大学卡迪夫大学Delft大学马达拉大学,莫斯科动力学院早稻田大学东京大学工学院大阪大学横滨国立大学名古屋大学命立馆大学宫崎大学韩国科学院技术大学汉阳大学高丽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新竹交通大学,悉尼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德肯大学塔斯马尼亚大学昆士兰大学维多利亚技术学院麦考里大学,与国际知名大学签订校际协议,交大学生在沃顿商学院交流学习,交大学生在UCLA取得成绩认可单,包括联合培养双学位(或双文凭)项目、交流交换生与海外实习项目、暑期实习项目,已有17.4的本科生具有海外游学经历。,海外游学计划,二、

8、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园,19,老校区校史简介,交大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896年(光绪22年),时任清政府铁路司督办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是中国早期现代高等教育的数个发端之一。近代风雨百年,南洋公学数易其名,经商部高等实业学堂、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大学堂、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堂多个阶段,于1921年改组为交通大学(Chiao Tung University);而后复遭波折,历交通部南洋大学、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国立交通大学(上海本部)。抗日战争时期,学校一部分留守上海并搬入法租界坚持授课,另一部分迁至重庆,直至1945年战争结束又迁回上海与之会合。至1949年上海解放,校名剔去“国立”二字,

9、径称“交通大学”。1959年7月31日,国务院批准交通大学上海部分、西安部分分别独立为两所学校,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定名为“上海交通大学”。,20,交大近代历史沿革,南洋公学创立,曲折发展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发展末期,老上院、中院,图书馆、体育馆,执信西斋、工程馆、新校门、总办公厅、铁木工厂、工程馆,文治堂,阶段,建筑,年代,21,交大近代历史沿革,1917年校园范围,1934年校园范围,1949年校园增加部分,现在的校园范围,上海交大最初只有现在一般大小,随着不断的发展一直到今天这个规模。中国近代几次较大规模的国内战争没有对交大老校园造成破坏,除抗日战争时期,学校一直坐落在徐汇,没有任何搬迁,这

10、也是其能顺利发展的原因。,交大校园规划史,第二次规划师上世纪30年代邬达克受孙科校长之托进行设计的,这次规划首先决定把操场西移至体育馆西侧,并将之前的福开森体育场变为开敞的绿地,之后建造的建筑围绕着绿地将其围合,形成一种传统的西方大学的平面形式。此时交大校园的面积已扩大了一倍。,1917年校园范围,历史上上海交大的较重要的校园规划一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创办南洋公学时福开森选址、购地、设计教学楼时的规划。当时福开森强调学生的体育教育,所以在学院中心留出来一片开敞空间作为操场用地。当时为了解决校园的排水问题,还在校园四周挖了水渠。,第三次在解放之后,规划中提到要将操场南面的棚户区拆除,与校园西面直到

11、虹桥路(今淮海西路)的地区一起划入学校,在南侧与北门对称之处开一处新的大门,与操场等开敞空间形成一条校园中轴线,并在操场西侧建立与东侧对称的教学楼。然而由于校园西迁闵行的计划,是的此次规划没有实现。,1949年校总平面,1934年校园鸟瞰,交大校园历史风貌,上海交大校园鸟瞰旧照,中院旧照,老上院旧照,校门旧照,图书馆旧照,校园景观旧照,工程馆,文治堂,总办公厅,体育馆,饮水思源,东校门,中院,新中院,新上院,执信西斋,图书馆,老建筑一览,中院,中院建成于1899年(即光绪二十五年)夏,是上海交大现存最古老的教学楼,也是在交大的前身南洋公学创办后不久完成的第一座教学楼。中院最早是一栋3层砖木结构

12、建筑建筑,在后来的修缮中改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4950m。建筑为文艺复兴风格,清末美国传教士福开森设计。福开森本身并不是建筑师,但从建筑中体现了其一定的专业素养。,中 院,中院坐北朝南,建筑的平面基本为长方形,左右对称,东西两端有翼略微突出,东西长60米,南北深30米,高21.48米,建筑面积为4950平方米。建造中院的目的是用作中院(供当时的师范班及中学部使用。)学舍,故以院命楼,名曰“南洋公学中院”。建成之初,它集教学、办公、食宿等功能于一体,是交大初创时期的见证和参与者。, 中院,新 上 院,新上院建成于1954年,是解放初期建造的第一座教学楼。新上院建在老上院的原址上,是一栋4层砖混结

13、构建筑,建筑面积9746平方米。建筑为民族社会主义风格风格,与周边建筑风格迥异,具有浓厚鲜明的时代感。,今天上海交大徐汇校区最老的建筑,大多数围绕在校园中心绿地周围,它们有中院、图书馆、老校门、医院、体育馆、总办公厅,还有一栋比较独特就是位于绿地西北角的新上院,这座建于解放初年的教学楼,明显受到当时“社会主义建筑风格”的影响,体现出清晰的时代特征。, 新上院,新 中 院,新中院建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校园建筑。新中院建筑面积为1250平方米,是一幢两层的砖木结构小楼。建筑风格是脱胎于上海开埠早期流行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是今天上海保留了为数不多的这种殖民地外廊式

14、建筑中的一个。,新中院位于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东北角、中院北侧,是一幢两层的砖木结构小楼。新中院建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校园建筑。新中院建筑面积为1250平方米,是一个小体量的建筑,结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木构梁柱体系的做法,以木制梁柱代替敦实的砖柱,简化结构,使之更加适合实际要求。两柱之间再用细小的木拱装饰。所以整座建筑的外立面显得通透轻巧。而枋及栏杆等建筑构件饰有丰富的卷草纹样,具有强烈的装饰作用,表现出艺术装饰主义风格。, 新中院,新 中 院,新中院建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校园建筑。新中院建筑面积为1250平方米,是一幢两层的砖木结构小楼

15、。建筑风格是脱胎于上海开埠早期流行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是今天上海保留了为数不多的这种殖民地外廊式建筑中的一个。,老校门,老校门于1934年在南洋公学牌坊木门原址上重新修建,1935年春落成。当时建造校门选择了中国传统的宫门式样,而非校内建筑主流的欧式古典风格,体现了这一时期的主流建筑思潮。,交通大学地处上海市区西南隅,华山路(原名海格路)西边,与广元西路北边(原名虹桥路),而在靠近两条路交汇处,对着华山路一侧,就是上海交大的正门。这座位于校园东南角的大门前,流淌着徐家汇三条主要河道之一的法华泾,它使校区与外界之间形成一条天然的地理分界线。相信当时南洋公学在选址上是精心考虑过的,这条天然的“

16、护校河”使学校与外面纷繁的社会环境相隔离,校门桥成了内外两个世界之间重要的过渡空间。, 老校门,图书馆,图书馆是任何一所大学最必要,也重要的场所,所以在大学创办之初,图书馆总是最早被建造的建筑之一。上海交通大学老图书馆早在1919年落成,并幸运地保留至今。很长时间里,她是交大的藏书、阅览之地,成千上万的学子曾在这座知识的殿堂里孜孜不倦。这座建筑因为富于建筑艺术美的形式,成为沪上高雅文化的象征,出现在许多影视和摄影作品之中。,老图书馆位于徐汇校区中心绿地的东侧,东临华山路,南面紧贴着徐汇校区的华山路大门,是进入校区后看到的第一幢建筑。老图书老馆设计于1917年,始建于1918年,建成于1919年

17、。砖、砼、木混合结构,共三层。初建面积2678平方米,而后又于1934年加建一座550平方米的书库;1995年,因为使用功能不完备,在该图书馆西侧加建卫生间。图书馆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使用功能也经历了几次变化:1985年,由于包兆龙图书馆的投入使用,老图书馆转为校档案馆办公之用;又于1995年大修之后,作为学校的校史博物馆和校友活动馆。, 图书馆,体育馆,体育馆与北侧容闳堂毗邻,同样东向中央绿地(当年的福开森田径场),南邻新建楼,西侧为其毗连的裙房,于1925年建成,总建筑面积2957平方米建筑主体二层,局部三层。底层设有台球房、卫浴设施等;,体育馆裙房内地坪以下设置室内游泳池,四周为走道

18、,南端还设置了50座的小看台,紧凑而实用。设施如此齐全的体育馆,在当时中国高校中实属首屈一指。游泳池延用至1960年代,由于当时在泳池西侧挖掘防空洞导致池底渗漏,数次维修未获成功,只好将其填埋改建成乒乓球馆(其横向尺寸正好适应乒乓球运动)。今天已完全想象不出泳池当年的场景了,仅靠漂亮的手绘施工图和几张翻黄的黑白照片,兴许还能找回些当年的影像感觉。, 体育馆,总办公厅,“总办公厅”就是学校的中枢所在,其建筑的位置也恰好坐落在今日徐汇校园的中心,东立面正对中央大草坪,北立面与包兆龙图书馆隔街相望,南立面与体育馆毗邻,虽历经80年风雨沧桑,依旧庄严典雅。,总办公厅于1933年建于体育馆北侧,在校园平

19、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的大草坪四周的老建筑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闭合的方院形式。总办公厅立面为三段式,下部勒脚墙基采用素混凝土斩假石的做法,稳定而坚实;中部赭红色毛面墙砖上开出二段式拱券窗洞,再配以灰绿色实腹细料钢窗,虚实有序;短小的古典出檐上覆盖着平缓的四坡屋顶,透出中国传统韵味。整体式样延续了其南侧建于1925年的体育馆风格,但更加简洁。, 总办公厅,工程馆,工程馆,曾用名工业馆、工程馆、恭绰馆,位于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北部,靠近淮海西路次入口,西侧是机械楼与科学馆,南边为包兆龙图书馆及新上院。1932年落成,占地6651平方米,原始设计建筑面积为12507平方米,主体两层,到1960年时

20、学校将工程馆加盖为三层,建筑面积达13044平方米。,工程馆平面大体规整,呈“口”字型,东北角突出的附属建筑打破了完型。“口”型以内是宽敞的内庭。建筑体积巨大,造型平实,细部简约,外墙饰以钢钎状的装饰肋,采取竖线条划分,富有动感,有视觉延伸的效果,渐进的方框门廊与拱形门窗与拱形门窗相互衬映,厚重中又不失轻盈,敦实中又见英挺。, 工程馆,工程馆,“总办公厅”就是学校的中枢所在,其建筑的位置也恰好坐落在今日徐汇校园的中心,东立面正对中央大草坪,北立面与包兆龙图书馆隔街相望,南立面与体育馆毗邻,虽历经80年风雨沧桑,依旧庄严典雅。,文治堂,文治堂,于1949年基本完工,是上海解放前交大建造史的收官之

21、作,建筑的风格已接近现代主义,完成了老校区建筑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文治堂坐落在今日校区体育场的隔街西侧,面向东,与北面的教工食堂相隔一小块绿地,西邻西大楼,再往西就是学生宿舍区了,建筑地处校区教学办公与后勤服务的枢纽地带。,文治堂,总建筑面2913平方米,新建时最多可容纳近2000人,属于多功能的大礼堂,可作开会、演出、放映之用,这也是当时高校普遍的会堂形式,经济而实用。建筑平面呈丁字形,门厅与厢房沿正立面一字排开,后部池座上空部设楼厢;池座升坡平缓,面对舞台三面围合的楼座,布置在高差不大的台阶上;这样的设计策略可以效地降低建筑总高度,降低造价,以缓解各方校友多次筹资的困难。, 文治堂,“总办

22、公厅”就是学校的中枢所在,其建筑的位置也恰好坐落在今日徐汇校园的中心,东立面正对中央大草坪,北立面与包兆龙图书馆隔街相望,南立面与体育馆毗邻,虽历经80年风雨沧桑,依旧庄严典雅。,执信西斋,该宿舍始建于1929年8月1日,1930年1月20日完工,3月28日举行落成典礼。执信西斋原名为西新宿舍,为纪念1920年在反对桂系军阀战争中英勇就义的资产阶段民工革命战士、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朱执信先生的革命精神,就将其定名为执信西斋。,执信西斋建筑面积为4362平方米,平面布局整体近U字形,围成一个朝南的三合院,院子前是对称布置的花坛和小径,学生可以在此做一些户外活动。三合院的中间立着一个小的喷水池。

23、此为1930年夏,时应届毕生为念母校教育之恩,并作为入住宿执信西斋的第一批学生,决定在执信西斋中央筹建喷水池一座,赠送母校,以作纪念。喷水池于1933年春动工完成,水池中央建有一水泥石磴,蹬上除用大理石四块前面刻“饮水思源”四字、左刻民“十九级建赠”小字、后面刻民国十九级全体同学姓名,石磴顶上还竖一立体校徽,由齿轮、铁砧、锤链和书本组成,寓交大工科特色,理论与技术并用,服务社会之意。, 执信西斋,45,校园历史景观,饮水思源,五卅纪念石柱,史、穆烈士墓,英烈群雕纪念,五卅纪念石柱,三、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如诗如画的交大春日景象就在上图清明上河图交大版之中!,目录1

24、、闵行校园整体介绍2、校园景色3、校园生活4、相关机构5、主要教学院系区域6、教学区域7、服务设施,1、闵行校园整体介绍,1.校园区位介绍,我们在这儿!,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位于上海市西南角的闵行区,头枕申城母亲河黄浦江,是一个绿树葱郁、景色秀丽的花园单位。校区毗邻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2.校外交通介绍,闵行校区位于地铁5号线剑川路与东川路之间,校区四面分别是莲花南路(对面是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东川路、沪闵路、剑川路。,3.校园格局分布,西区(老区),东区(新区),闵行校区以S4公路为界限,分为西区和东区。 西区为闵行的老校区,有教学楼、学院楼、体育馆、游泳馆、学生宿舍区、图书馆、老行政

25、楼、学术活动中心、餐厅等设施。,东区为闵行的新校区,有教学楼、学院楼、体育馆、游泳馆、学生宿舍、行政楼、新图书馆、餐厅等设施。,校园规模大!,学校占地面积约309.25公顷(4638.75亩),相当于62个足球场。在寸土寸金的上海,闵行校区占地4638.75亩。如果4638.75这个数字不够有冲击力,那么不如来做一道计算题。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占地4638.75亩,1个交大(注意单独算闵行校区,据不完全统计)1.3个同济大学1.5个复旦大学1.7个华东师范大学1.8个上海大学2个华东理工2.7个东华大学4.0个华东政法大学4.2个上海外国语大学6.4个上海财经大学!闵行校区有学生 宿舍94栋,

26、合计住宿的本科生、研究生2万多人。校区内有医院、邮局、银行、影院、学生活动中心、各类 体育场所等设施,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社区。,2、校园景色,闵行校区令人感觉最深的大概就是无所不在的绿色。平坦的草坪,青翠的树木,放眼望去,没有一处没有绿的身影,甚至连清澈的思源湖都好像荡漾着绿色的涟漪。,1、西区美景,南苏园的石舫,南苏园的新建筑,菁菁广场,校园是个绿色的大花园,绿地和湖泊占50%以上。,思源湖畔,且行且思,思源湖取自校训“饮水思源,爱国荣校”,为交大校园一大标志性景点。于湖畔信步,只见波光粼粼,对岸上中下院古朴的砖红色房子与垂柳相衬成趣。,西区美景,草木扶疏,曲径通幽,凝阳春之菁华兮,育万千

27、之俊彦。,2、东区美景,路灯,草坪、湖景,闵行东校区中央绿地,滨水宿舍和教学楼,2、东区美景,图书馆周边鸟瞰,凯旋门日出,2、东区美景,在交大校园中,有许多值得一逛的阡陌大道,其中尤以宣怀大道和文治大道为佳。宣怀大道以南洋公学创始人盛宣怀命名,道旁遍植法国梧桐,别有一番情调。,交大涂鸦墙,交大涂鸦墙位于梅花桩隧道桥洞两侧,已被列为“沪上新时尚景点”。在涂鸦墙前,聆听最直接的内心声音,感受校园的呼吸,定格年轻的跳跃的别样风景。,学校夜景,致远游泳馆,新体育馆,二餐,思源门,四季交大春,思源湖大草坪,思源湖梅花,交大樱花,交大油菜花,将春风揣满胸怀将阳光从相机里倒出来将四月里的无数双眼睛融进这十里

28、烂漫将她的微笑在油菜花里播散笑出金光灿烂嗅一嗅这金黄花海如何在蓝天下盛开春风十里不如你与你共赏交大油菜花海,油菜花海,四季交大夏,涵泽同德,湖光春色,三餐“时光咖啡”边的荷花,思源北路与文俊路交汇处,同德湖荷塘在左,涵泽湖在右,清风徐来,一片湖光美景。,四季交大秋,四季交大冬,3、校门,思源门,北一门,北二门,北三门,东大门(庙门),南大门(凯旋门),南二门,东二门,西一门,西二门,思源门,1987年建成闵行校区新校门,因建在校园内的思源路尽头,称为“思源门”。思源门是校园西南部主要的大门,人流量最大,最为繁忙。出门即为东川路,门口有公交站台,交通便捷。 时逢“科学的春天”,校门上方建造了穹形

29、的白色线条,酷似原子结构,象征了学校的科学元素。然而当地的老百姓称其为“拖鞋门”,因为该校门使人联想到人字形拖鞋上的搭攀。,南大门凯旋门,南大门的建筑外墙和校门外的广场均采用花岗岩铺面,显得分外庄重。中间为一座高矗的凯旋门,看上去有五、六层楼高,实高18.96米,象征交通大学建校于1896年。这样的校门设计不落俗套,敢于创新,门中无门,门不像门,倒似一座牌坊。凯旋门东西两侧有对称的柱廊,呈合抱之势,为各方来宾张开欢迎的怀抱,体现了一流大学校园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胸怀。,东大门,2006年4月8日,在迎来交大110年校庆的大喜日子里,交大闵行校区落成一座“克隆”交大华山路老校门风格的东大门,外号

30、 “庙门”。东大门参照交通大学老校门以1:4的比例放大,仍是中国古典建筑形式,结合现代建筑方法建成。建筑主体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校门屋顶为歇山九脊顶,红墙绿瓦。为求神似,新校门“克隆”老校门前有河有桥的细节,内侧建造了月牙形的泮池,上面架设金水桥。,四、校园生活,在新体育馆典礼、仪式、演唱会,菁菁堂,菁菁堂作为交大闵行校区的大礼堂,为丰富校园生活,营造文化氛围,陶冶师生情操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也见证了闵行校区20多年来的发展,给一批又一批学子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放映室里的师傅,舞台顶上的灯,室外运动场地,东区的慢跑道,南体操场,各式狂欢,荧光跑,交大“世界杯”,交大运动会,交大美食嘉年华

31、,时光咖啡屋,东区三餐边的时光咖啡屋,室内安静温暖,室外沿湖赏景,听着流水的声音,自由自在。,曦潮书店,浓郁的书香生态系统本然如初,当下即是,它就是“曦潮书店”。木色温暖、灯光柔和,取一本世界奇妙物语,思维火花在这里碰撞,人文情怀在这里成长。,校园巴士、校车,免费的校园巴士穿梭于校园各个主要的教学楼、宿舍楼、食堂、院系之间。让出行变得非常便利。往返于闵行校区和徐家汇校区的校车,只要40分钟便可从闵行到达徐汇。,学在交大,图书馆,室内健身场地,温馨的校园关怀,卖力推移自行车的大叔,一半在光,一般在影。光与影细密地交织,翩然缝出他们的轮廓。感恩他们,为在有我们或没我们的岁月,他们始终如一地替我们爱

32、护这里。,蒸腾的热气,呛人的烟雾中,生出出了学堂后难见的足斤足量与真真的呵护。他们像是在完成一件艺术品般的认真摸样,成了我们心中最为帅气的剪影。,多年之后你兴许还会记得,记得那些满怀期待的赴约,包图、华联、学服、菁菁堂,快件上满满的热度与温暖,从他们的指尖分明地传到我们的心底。,当镜头对着这位大爷时,大爷说:“别来拍我们这些扫垃圾的多拍拍那些体面的人。”可是大爷你不知道,每一个清晨与傍晚,你站在交大的校园内扫走每一片落叶的情境,美得如诗如画。,五、相关机构,1、图书馆,包玉刚图书馆,图书信息楼,包玉刚图书馆(西区),包玉刚图书馆门前石狮,包玉刚图书馆入口大厅,思源湖边的包玉刚图书馆,图书信息楼

33、(东区),2005年,学校整体战略开始向闵行校区转移,在闵行校区兴建新馆。位于闵行校区中心位置的新馆于2006年3月11日奠基,建筑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于2008年9月正式启用。主馆座位近3600席。,图书信息大楼中庭,图书信息大楼东立面,图书信息大楼阅览室,图书信息大楼南立面,2、行政楼,行政A楼北立面,行政A楼北立面,行政B楼,行政B楼远眺,六、主要教学院系区域,主要教学院系区域,闵行校区是交大的主校区,所有的工科院系、数学物理系、人文学院、外语学院、农学院、药学院、媒设学院等等系科都在闵行校区。多数院系裙楼位于东区。,1.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船建学院海洋深水试验池,木兰船建学院大

34、楼,设计别致、具有现代气息的教学楼,外表的砖色继承了徐汇交大老校区的传统。下设船舶与海洋工程系、 工程力学系、土木工程系、建筑学系 、国际航运系和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系,涵盖了六个一级学科。,2.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是上海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发展史上,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中国最早的内燃机、第一台自动扶梯、新中国的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架超音速民航客机许多都是在学院校友的主持和直接参与下完成的,在1999年国务院表彰的两弹一星功臣中,钱学森、王希季等均毕业于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学院地图,3.

35、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裙楼,电子信息楼群东立面,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12月,其前身可溯源至百年前的电机专科,具有中国电气工程师“摇篮”之美称。学院目前下设电气工程系、自动化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电子工程系、仪器科学与工程系、微纳电子学系、信息技术与电气工程研究院、软件学院、信安学院、电工与电子技术中心和先进电子材料与器件校级平台。,电子信息楼群前的水面,农生医药裙楼片区,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玻璃温室,4.农生医药裙楼片区,农生医药裙楼片区主要包括农学大楼、文选医学大楼、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药学院、综合实验楼等,农业与生物学院,5.人文学院片区,人文学院

36、片区位于东区南片。包括人文学院、凯原法学院、密歇根学院、媒体与设计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学院地图,媒设学院,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从东中院远眺密歇根学院,七、教学区域,教学区域,东下院,东中院,东上院,研究生院,下院,中院,上院,闵行校区共有7座教学楼。校区中部东上院、东中院、东下院,与西校区的上院、中院、下院相对应,除此外还有专门用于研究生教学的陈瑞球楼。这些教学楼同时与徐汇校区有某种继承关系。,上、中、下院(西区),上中下院的一角,上中下院的夜景,从思源湖边看上、中下院,鸟瞰上、中下院,这里有通宵自习教室。一般上中下院及DE楼均有个别教室开放到12点左右。期待你的光临。,陈瑞球

37、楼(研究生院),陈瑞球楼(研究生楼)北立面,陈瑞球楼南立面,陈瑞球楼内院,从东中院眺望陈瑞球楼,东上、东中、东下院,东中、东下院,东中院,这里是本科生、研究生平时上课考试的地点。它们在校园的中心位置,分布在图书馆的对面。从北往南依次是东下、东中、东上院。建筑具有现代气息,开敞明亮,外表为砖色。,九、服务设施,1.美食之旅吃在交大,1.校园餐饮,校园内主要有7个用餐地点。第二餐饮大楼为校园内就餐位最多的餐饮楼(2552位)。,第四餐饮大楼,第三餐饮大楼,第一餐饮大楼,哈乐餐厅,第二餐饮大楼,第五餐饮大楼,第六餐饮大楼,第五餐饮大楼(东湖餐厅),交大食堂,涵盖了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各式菜系,“校园十大

38、美食”诞生其中。位列榜首的三餐“外婆桥”土耳其烤肉饭,还有五餐东湖面馆的福建瓦罐煨汤,四餐二楼岭南美馔汇的果木烤鸭饭,二餐西餐厅台湾囱肉饭,总有一款让你想起家的味道。,吃在交大,交大美食“天堂”华联生活中心,位于香樟树荫下的思源西路。铁板上滋滋作响的培根,蒸笼里白嫩可亲的包子,还有撒着腌萝卜和蛋皮丝的珍珠米你准备好大快朵颐了吗?,在春日和煦的午后,不妨去思源西路上的Timo咖啡厅小坐,点上一份甜品,摩挲着咖啡杯,享受难得的下午茶时光。,2.学生公寓住在交大,宿舍区,西1区,西2区,西3、4、5区,东4区,东3区,东1、2区,闵行校区有学生 宿舍94栋,总计建筑面积30.9万平方米,分为东西两个

39、区域,合计住宿的本科生、研究生2万多人。校区内有医院、邮局、银行、影院、学生活动中心、各类 体育场所等设施,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社区。,宿舍区,校园宿舍区中,随处可见绿茵的草地和葱葱的树木,附近体育场、网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体育运动场所也不少。,2.服务设施健身,致远游泳馆,游泳馆室内,致远游泳馆选址于上海交大闵行校区光明体育场旁,外观典雅大方,内有国际标准泳池,一流设施,健身房、体操房及乒乓球室更是样样齐全。,新体育馆,新体育室内,3.其他服务设施,程及美术馆,菁菁堂(大礼堂),学术活动中心(餐饮+住宿),留园,张杰校长在演讲中说引用了一位同学的毕业感言,说出了所有经历过这个故事的交大人的心声:“以往觉得交大校园走也走不完,如今却希望这段路再长一点。”因为,这个让我们慌忙追赶上课铃的校园,已经教会了我们从容;这曾经让我们迷路的地方,已经为我们指明了人生的方向。它满载着回忆和感动,尽管面积很大,却不曾减少过分毫的美丽和温暖。所以,你愿意来交大看看么?从思源湖的落日里出发,不多不少四年光阴,便可与大草坪的星空,不期而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