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解析ppt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15937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PPTX 页数:17 大小:15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解析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解析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解析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解析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解析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解析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解析ppt课件.ppt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提纲:,1.引言2.“异化”概念的由来3.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3.1 马克思“异化”概念的逻辑演进3.2 “异化劳动”的具体内容4.思考题5.参考文献,1. 引言,“异化劳动”(alienation of labour)概念是贯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一个经济学哲学范畴。它是马克思在这一时期批判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理论表现所获得的最重要的成果。作为经济学范畴,它揭示出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劳动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反人道性质,反映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尖锐对立。作为哲学范畴,它揭示出私有财产的本质、起源和发展规律,论证了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作用和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2.“异化”概念的由

2、来,“异化”起源于商品经济生活中形成的货物出售及财产转让的日常观念,是一种经济学概念。异化的客体并不是与主体相对立的,反而 是为主体服务的。后来,在近代自然法则理论和社会契约论中引申为人们自然权利的让渡,成为了法学和政治学理论概念。,(1)缘起,2.“异化”概念的由来,私有制出现以后,人们自然权利的让渡形成了社会和国家权力,但这种权力会变成一种与出让权力的人相分离的、相对抗的独立力量,反过来压制和剥夺他们。,(2)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第一个将“异化”概念从无批判的实证概念转变为批判的价值概念。,让-雅克卢梭,2.“异化”概念的由来,在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中,整个世界都成了绝对观念自我异化的否

3、定之否定过程。人不过是处于扬弃异化阶段上的绝对概念(即“自我意识”)自身,其本身也经历了异化和扬弃异化的过程。 作为绝对观念和“自我意识”自行生成的必然环节,“异化”是黑格尔哲学整个体系的核心。,(3)把“异化”真正提升为一个哲学概念来运用始于黑格尔。,黑格尔,(4)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1841)中用“异化”来分析宗教的本质,并提出“上帝”观念是人类特征的异化。,“上帝越是万能,人就越是无能。上帝越是无所不知,人就越是愚昧无知。总之,为了使上帝成为一切,人就成了无。” 主体所产生的对象物、客体,不仅同主体本身相脱离,成为主体的异在,而且,反客为主,反转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主体。,费尔巴哈

4、,3.“异化”概念的由来,3.“异化”概念的由来,(5)真正使异化概念流行起来的人是马克思。,工人不可避免地失去对自己工作的控制,从而失去对生活及自我的控制。工人从来都不是自主、自我实现的人类存在,他只能以资产阶级欲其所是的模式而存在。 此时,“异化”是指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将自己的本质外化出去,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客体),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转过来反对主体自身。,马克思,3.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3.1马克思“异化”概念的逻辑演进: (1)政治异化:克罗茨纳赫笔记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市民社会本身的分裂导致了政治异化。 (2)经济异化: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与犹

5、太人问题私有财产使本来是“类”的人分裂为“原子主义”的“利己主义者”。 (3)劳动异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财产是人的劳动的产物,所以经济异化的根源在于人的生命活动的分裂即劳动的异化。,3. 青年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3.2 “异化劳动”的具体内容:四个规定,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工人自身并不能够占有其劳动产品,其劳动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支配的对象就数量越少,他受自己产品的统治就越厉害。一句话,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自己就越贫穷。“按照国民经济学的规律,工人在他的对象中的异化表现在: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

6、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钝,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因此,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3.2 “异化劳动”的具体内容:四个规定,(1)劳动产品和劳动者相异化。,(2)劳动活动和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本来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是人的需要,因而它具有自觉性。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工人不得不出卖他的劳动。劳动对他来说不是一种自愿的而是被强制的活动,它不是为了满足劳动者的需要,而是满足资本增殖的一种手段。“首先,劳动对工人说来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

7、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与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异化劳动首先发生在生产过程本身中,然后才发生在产品的分配中。产品异化的根源在于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3.2 “异化劳动”的具体内容:四个规定,(3)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 通过把人和动物相比较,马克思分析了人的“类本质”。他指出人是“一种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纯粹是为了满足肉体需要;而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这种活动包含肉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内容。 “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人不仅能够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

8、,而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3.2 “异化劳动”的具体内容:四个规定,(3)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劳动行为本身变成了异化劳动,人不再是占有自然界和把它按照自己的方式加以改造,而是脱离了这个自由活动的领域。在私有制条件下,工人必须出卖自己的劳动,这意味着人先前自由的生命活动反而变成了维持肉体的动物般生存的手段,从而把人与他的类本质对立起来。由此可见,劳动对象中的异化和生产过程中的异化,必然导致人的类本质的异化。,3.2 “异化劳动”的具体内容:四个规定,(4)人与人相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既然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同他自己的劳动活动是异己关系,这些

9、产品和活动不再属于他自己,那就一定属于一个在他之外的存在物。这个存在物“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只有人本身才能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如果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并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那么,这只能是由于产品属于工人之外的另一个人。如果工人的活动对他本身来说是一种痛苦,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给另一个人带来享受和欢乐。”这个人就只能是资本家。工人不仅被剥夺了自己的劳动产品与劳动自由,也就被剥夺了人的类本质,还受到那本身不生产而以主人身份对待工人的劳动产品并支配他的生产活动的资本家的奴役和剥削,因而工人就与资本家之间就表现为一种格格不入的对立性。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和劳动活动间的异化关系,归根结

10、底就是工人和资本家彼此间的异化关系。,3.2 “异化劳动”的具体内容:四个规定,小结: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阐述的异化劳动理论主要是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通过政治经济学研究与哲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这为他后来创立唯物史观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奠定了基础。,3.2 “异化劳动”的具体内容:四个规定,4 思考题:,(1)异化劳动的根源是什么?(2)“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之间的关系如何?(3)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在当代的意义何在?,5 参考书目:,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阮青: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导读。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3姚顺良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从创立到第二国际。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张建林 王立柱编著: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原著英汉对照选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