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25134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新课程标准对学习本章内容的要求1了解区域的含义。2举例说出区域特征3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分析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4以某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5了解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一般原理,数字地球含义。6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以下一些活动建议)(1)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4)用电子地图(网络或光盘形式)查询交通、旅游等信息,模拟赴热带雨林、

2、热带草原、 热带荒漠、高山地区等的旅行,描述在不同地区所能观察到的主要地理景观和地理现象,说出到 上述地区旅行应携带的主要生活用品。(5)开展一次模拟活动(如南水北调“调出区”居民与“调入区”居民的对话),扮演角色, 交流看法。(6)调查家乡一片荒废(或利用不合理)的土地,探讨这片土地荒废(或利用不合理)的原因。 如果这片土地让你来规划开发,你将作何打算?为什么?(7)调查本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所产生的危害,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保护、治理措施。(8)收看相关电视节目,如“DISCOVERY”(探索)等,了解在野外探索与考察中GPS的功能。(9)运用网络电子地图,查找某城市主要旅游景点的分布,并查询从

3、市中心某地到某几个景点的公共 交通线路。本章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1学会描述区域特征2学会对比区域差异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实践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难点:实践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本章的知识结构 课本中的部分“活动”答案和解析第一节P4 “活动”答案:1本活动要求学生了解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南北方建筑物特点的不同,并由此认识地理环境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比较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于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

4、顶坡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水);随着对保温要求的降低和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民居的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2)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2略 解析:活动1以生活住宅为例,让学生亲自分析一些生活事实,材料包括传统民居和现代城市住宅楼,以更贴近学生的生活,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对生活的深刻影响。活动2以模拟考察形式综合比较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差异。第二节P14 “活动”答案:1在图15和图16所示的洪水监

5、测和统计中,除运用了遥感技术外,还运用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提供了信息源(信息搜集),地理信息系统则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统计)。2(1)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2)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3)还要用到摄像和视频传输技术。如果存在严重交通堵塞,需要另外找较近的且有条件较快赶到出事 地点的巡警车(需要综合运用上述技术)。(4)接警确认出事地点的位置 (在显示各巡警车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中)了解其周围巡警车的位置 分析确定最近(或能最快到达)的巡警车通知该巡警车(5)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商业组织和管理、城市规划、卫生救护、物流等部门,都可利用地理信息技 术。解析:本活动联系实际并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认识

6、地理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综合应用:一方面,地理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另一方面,有些看起来比较简单的事,往往是应用了多种地理信息技术及其他现代化技术的结果。重难点知识分析1区域的分类与基本特点按照划分标准不同,区域可以分为各种类型。按照性质划分为自然区域、经济区域、社会、文化区域;按划分方式分为区划区域、景观形态区域;按照内部分布状况分为均一区域(如:地貌类型区、植被类型区、人口密度区、文化区)、功能区;按照结构划分为单相区(如:坡度、农田等)、多相区(如:农业区等)、总和区(如:自然、社会综合区);按照规模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区域。区域具有层次性(最高层的地球表层区域、自然

7、区域、工业区域等)、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区域界线往往是过度带,具有模糊性,因此具有可变性,如,海岸线因海水的涨潮、落潮变动而变化;农牧交错带因农恳活动的强弱发生变化)。2区域差异比较方法比较两个差异性区域,首先要选择区域等级大体相当、要素属于同类(如都是地形图等)的两个区域 ;第二要选择差异性大、有较强对比说明性的两个区域。进一步作对比,要从自然要素差异和人文要素差异两方面比较。最后对比较的结果做评价分析。3遥感技术的应用分析遥感技术应用范围很广,如:农业、林业、地质、矿产、水文、水资源、海洋、环境监测等方面。农业方面利用遥感识别各类农作物,计算种植面积,并根据作物生长情况估计产量。在林业

8、方面,利用遥感技术可以清查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地质矿产方面,可以探矿、找矿、为堤坝和厂矿选址、道路选线提供科学依据,可以进行火山、地震、沙丘移动等灾害监测。此外水文、水资源、海洋、环境监测等方面也有同类作用。4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应用功能课本中的部分“插图”及阅读材料解析P16页问题研究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解析)1描述新加坡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扼马六甲海峡”是新加坡地理位置的突出优势。新加坡是马六甲海峡的最重要港口,马六甲海峡是连通印度洋、太平洋的咽喉要道,是欧洲、非洲、西亚、南亚与东亚、大洋州之间海上贸易的必经之路。2新加坡哪些地理条件对工业发展不利?哪些地

9、理条件对工业发展有利?地域狭小,劳动力缺乏,自然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对工业发展不利。海上交通要道和重要的港口条件,世界海上石油贸易的发展,促使新加坡发展与海上石油运输和港口服务相关的工业部门。东南亚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也为新加坡的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3新加坡农业发展的不利地理条件有哪些?新加坡怎样解决农业问题?土地有限,农产品依赖进口。4哪些地理条件促使新加坡大力向海外投资?本国经济发展空间和市场狭小,迅速发展的经济和积累的资本需要找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新加坡大力向海外投资。典型例题及解析1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正确的是( ) A都属平原地形,但长江三角洲的地势较高 B都

10、属季风气候,但松嫩平原的大陆性较强 C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长江三角洲的商品率较高 D都是我国重要的糖料基地,但长江三角洲以生产甘蔗为主 解析:理解本题可以参考教材P2、3两幅图。A错:松嫩平原的地势高B对:松嫩平原的气候大陆性比长江三角洲稍强C错:松嫩平原的商品率较高D错:长江三角洲并不是我国的甘蔗产区【答案】B2下列不同发展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采猎文明阶段自然界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对人类生息影响不大B农业文明阶段能源、矿产资源和交通状况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基础C工业文明阶段地形、土壤、水源、气候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基础D后工业文明阶段原料、资源对人类

11、活动影响整体下降,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 解析:采猎文明阶段自然界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对人类生息影响很大农业文明阶段地形、土壤、水源、气候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基础工业文明阶段能源、矿产资源和交通状况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基础【答案】D 3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回答问题。对1985年与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答案】C 解析:RS、GIS、GPS即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常被称为3S,在现代地理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GIS是地图的延伸,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以借用。土地利用图层的变化,只能了解土地利用和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无法完成A、B、D三项的认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