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专题:炼字炼句题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29163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专题:炼字炼句题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三专题:炼字炼句题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三专题:炼字炼句题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三专题:炼字炼句题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三专题:炼字炼句题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专题:炼字炼句题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专题:炼字炼句题ppt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3古诗词鉴赏炼字篇,何为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题型变体:,把某某字改为某某字好不好?为什么?这首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1)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手法 (2)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 怎样的感情。(4)点出改字在本诗中的表达效果或好处作 用等,答题步骤,1、炼动词,2012、湖北卷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2、)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夏灵武县),(2)贾岛注重用字的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 (1分) 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1分) “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 (1分)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 (1分),2、炼形容词,2012辽宁卷 阅读这首宋诗,完

3、成89题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5分),9.“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精神内涵?(6分),高俊的山峰在一片积云之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1分)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 (1分)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 (1分)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1分) “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 (2分),3、炼动词+形容词,、四川卷 2012安徽卷 阅读下面

4、这首诗,完成89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二绝句中的一 首,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4分),“软”字以触觉写视觉, (1分)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 (1分)“涌”字运用比拟手法, (1分)形象地描绘出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化静为动,赋予画面以动态之感,增添情趣 (1分),2008【全国卷】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

5、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注】潘大临 :字邠老,黄州 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1)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拳”和“退”.(1分)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 (1分)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1分)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1分),4、炼色彩词,2008年【上海卷】(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壬辰寒食 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

6、泪,欲涨冶城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注】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4分),“雪”隐喻了白发(1分)。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1分)。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1分),5、炼叠词,2010年山东卷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寄远 杜牧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答 “

7、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1分)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 (1分)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打下了铺垫。 (1分),6、炼数量词,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诗中第二句连用了三个“一”字,有何表达效果?(3分),三个“一”字连用,极言诗人饮酒之多。 (1分)诗人一杯又一杯地喝酒,让人仿佛看到了他和幽人开怀痛饮的情景, (1分)表达了诗人与幽人对酌时,无限的豪情快意。 (1分),7、炼副词,闺怨 王昌龄闺中少妇不曾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

8、夫婿觅封侯。8、“忽”字在诗中有何表达效果?,作者用一“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 (1分)使她联想起千里悬隔的夫婿和当年折柳赠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 (1分) “忽”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 (1分),炼句,【答题思路】1、简析句意,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2、结合文意赏析,或抓住最突出的一点:或鉴赏字词,或抓住诗眼,或鉴赏表达技巧。3、分析作用、效果(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的主旨、情感.,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9、。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有人认为本诗最后一联为喜幸之词,你同意吗?为什么?,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只是靠着老朋友帮助才能维持生计,对世事也不再有何追求了。(步骤一)本诗前三联渲染出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诗人闲适地享受着妻子儿女的家室之乐。经历长期离乱后,重获家室儿女之乐,诗人怎能不感到欣喜满足。(步骤二)但最后一联表面仍是喜幸之词,实则包藏了多少悲苦与无奈。眼前的闲适生活是建立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的。此刻寄人篱下,艰难辛酸溢于言表。(步骤三)因此不同意“喜幸”之说。,简析句意,结合文意赏析,分析作用、效果、表达的主旨、情感,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

10、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本诗堪称白居易“用常得奇”的佳作。请结合全诗,对颈联“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进行简要赏析。,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的千里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风飘飞。(步骤1)诗人用比喻的手法,以“雁”、“蓬”比喻离散的手足。(步骤2)从而营造出一种孤苦凄凉的意境,抒发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步骤3),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抓住最突出的一点(或诗眼

11、或写法)简析,点出该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鉴赏关键词句(诗眼),1、什么是关键词句关键词:凝练传神的字。表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主旨句。多是诗中的议论句或抒情句。技巧句。运用了表达技巧的诗句。1、诗眼有全诗诗眼、数句之眼、一句之眼。2、全诗诗眼、数句之眼往往是表达主旨的关键词句。而一句之眼(凝练字)多被归为炼字类题型;赏析技巧句则归到技巧类题型。,请判断下面诗歌中的诗眼。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西 楼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请判断下面诗歌中的诗眼。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

12、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答题技巧(1)鉴赏凝练词:即炼字类题型(复习)(2)鉴赏技巧句:分析表达技巧类题型(略)(3)鉴赏主旨词、主旨句第一步:找出诗眼(必要时应做作简要解释)。第二步:点明该词的作用:统摄全诗、充当线索、点明主旨、奠定全诗感情基调。第三步:分层叙说诗句的内容如何体现诗眼: 依照原诗的顺序,采用逐句、逐联、逐层的方式叙说,即每一句、每一联、每一层写什么内容,这个内容怎样体现诗眼的。对于绝句,可以逐句分析;对于律诗,可以逐联分析;对词曲,可以逐层分析。,江楼

13、夕望招客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问: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个字词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案一】(1)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诗眼”。(2)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之江楼,能够消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的“招客”。,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问: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个字词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案二】(1)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诗眼”。(2)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