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运动员压力应对模型与干预策略研究.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29700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水平运动员压力应对模型与干预策略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水平运动员压力应对模型与干预策略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水平运动员压力应对模型与干预策略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水平运动员压力应对模型与干预策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水平运动员压力应对模型与干预策略研究.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水平运动员压力应对模型与干预策略研究(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1075SS07032)摘 要美国学者格鲁波曾经说过:“对初、中级运动员来讲,80%靠生物力学因素,20%靠心理因素;而对高级运动员则相反,80%靠心理因素,20%靠生物力学因素。”奥运会十项全能冠军鲁纳曾说:“在奥运会水平的田径比赛中,心理问题占80%,体能问题占20%。”英国游泳队总教练甘里尔也说过:“心理训练使游泳运动员的良好成绩增加10%20%。”这些说法的科学性和精确性虽然还有待于实证研究予以考证,但其表述的客观事实和现象却是有目共睹的。亦即,现代竞技体育发展呼唤高水平运动员,而高水平运动员的竞技成绩

2、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则需要提高运动员的压力应对技能,因为运动员是高应激群体之一。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本研究确立了探讨高水平运动员的压力源和应对方式这一主题。压力与应对在许多学科中都是一个倍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心理学研究不仅已揭示压力对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影响,而且就压力源、压力感和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的解释已提出了许多理论,如Cannon提出的战斗或逃避理论,Selye提出的压力加工三阶段理论,Holmes和Rahe提出的生活事件理论,以及Lazarus提出的压力认知交互作用模型等。由于理论依据不同,导致不同研究取向,特别是存在“特质论”与“过程论”二种取向之争:前者强调人格因

3、素对应对方式的影响,认为个体有两种基本的应对模式:趋向应对和逃避应对;后者则强调压力反应的评估过程对应对方式的影响,认为个体主要有两种应对策略:问题应对和情绪应对。此外,还有应对认知研究取向(强调认知思维和过去经验对应对方式的影响)、应对能力研究取向(强调个体的应对能力对应对方式的影响)、以及应对情境研究取向(强调特定情境与生活事件对应对方式的影响)。由于高水平运动员在重大赛事中的失利情况累有发生,对运动员在运动竞技中的压力应对研究更加引人关注,且已有的研究已发现优秀运动员与普通运动员使用的应对策略是不一样的。尽管关于应对过程仍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但众所公认的是: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于取得良

4、好的运动成绩是不可缺少的,而不良的应对方式则会降低运动成绩和运动员的满足感。然而,已有的压力应对研究都只是考察了普遍意义上的压力源和应对方式,而忽略了运动员在特定压力情境下的应激水平和应对方式。基于应对方式的情境研究取向,本研究假定:运动员采用的应对方式与其所面临的特定压力源是密切相关的,即随着压力情境下的变化,运动员可能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本研究将运动员的压力情境分为训练压力(如训练强度太大、教练指责、训练进度不佳等)、比赛压力(如重大比赛前、比赛失利后、对手实力强等)、学习压力(如学业负担、考试压力)、生活压力(如经济问题)、人际压力(如与队友、教练相处不和谐等)、前途/

5、就业压力(如担心以后的出路等)和身心压力(如受伤、心情不佳等)等七种,并假定运动员采取的应对方式是受这七种压力情境影响的,即随着压力源的变化而变化。同时综合有关应对方式研究的不同理论取向,假定运动员的应对方式主要有主动应对(指想办法解决面对的问题,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支持应对(指遇到问题时,会利用人际支持,向他人寻求帮助)、逃避应对(指个体远离压力源)、情绪应对(指通过发泄情绪来缓解压力)和超越应对(如“船到桥头自然直”,“退一步海阔天空”等)等五种。基于以上假设,并结合访谈研究结果,本研究自编运动员压力应激问卷和运动员应对方式问卷,在省级专业运动队考察了203名不同级别运动员在不同压力情

6、境下的应激水平及应对方式,通过回归分析和模型建构,着重探讨了高水平运动员的应对方式与其压力源的关系,并提出了提高运动员压力应对技能的心理训练方案。结果发现:高水平运动员和一般水平运动员的应激水平及应对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具体表现为:1)不同级别的专业运动员所感受到的压力源及应激水平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就共性而言,他们的最大压力都来自就业/前途压力和训练压力;就差异而言,高水平运动员感到应激水平较高的压力源是身心压力,而普通运动员感到应激水平较高的压力源则是比赛压力;2)不同级别的专业运动员所采取的应对方式也不一样:高水平运动员比普通运动员更多地采用主动应对;而普通运动员比高水平运动员更多地采用

7、超越应对;3)无论是高水平运动员还是一般水平运动员,他们所采用的应对方式都是随着压力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对高水平运动员而言,在比赛压力情境下一般采用直面应对;在人际压力情境下一般采用情绪应对;而在训练压力情境下一般采用这二种应对;在就业压力情境下则采用寻求支持应对。对普通运动员而言,在训练压力情境下一般采用逃避应对;而在生活压力和身心压力情境下则一般采用主动应对。据此,本研究构建了高水平运动员的压力应对路径模型(如图所示)。由上述路径图可清楚地看出:不同的应对方式分别被用于不同的压力情境,但不是所有的压力情境都有与之相适合的应对方式。对高水平运动员而言,在训练压力下,达到显著性预测水平的应对方

8、式是情绪应对和直面应对(逃避应对的标准系数为-0.202),二者可解释在训练压力情境下应对方式的10.5%的变异量;在比赛压力下,达到显著性预测水平的应对方式只有直面应对(逃避应对的标准系数为-0.225),这一因子可解释在比赛压力情境下应对方式的5%的变异量;在人际压力下,达到显著性预测水平的应对方式只有情绪应对,这一因子可解释在人际压力情境下应对方式的8.1%的变异量;而在就业/前途压力下,达到显著性预测水平的应对方式只有支持应对,这一因子可解释在就业压力情境下应对方式的5.4%的变异量;但在生活压力和身心压力下,没有发现达到显著预测力的应对方式。对普通水平的运动员而言,在训练压力下,逃避

9、应对具有显著的预测力(这一因子可解释在训练压力情境下应对方式的11.0%的变异量);在生活压力和身心压力下,主动应对具有显著的预测力(这一因子可分别解释在生活压力和身心压力情境下应对方式的5.6%和6%的变异量);但在其它压力情境下均未发现预测力高的应对方式。这一结果符合“应对方式的情境理论”构想。已有的研究只从应对方式本身的性质出发,将其划分为问题应对和情绪应对、或主动应对和逃避应对,而忽略了运动员采用什么样的应对方式是随着压力情境而变化的。因此,本研究结果为应对方式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以上结果还表明:学习压力尚未成为运动员的主要压力源,超越应对则没有被运动员用于主要的应对方式。此外,本

10、研究进一步考察了田径队、皮划艇和赛艇队、羽毛球队、跳水队和射击队等不同项目运动员压力源和应对方式的特点。结果发现:1)不同项目运动员在不同压力情境中(尤其在生活和就业情境中)的应激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如皮划艇和赛艇队运动员在许多压力源上的应激水平都显著高于田径队、羽毛球和射击队运动员;总体来看,运动员在训练、比赛和就业方面的应激水平较高,且明显高于在人际、生活、学习和身心方面的应激水平。2)不同项目运动员使用的应对方式也有显著差异,如跳水运动员使用主动应对的得分显著低于田径运动员和皮划艇及赛艇队运动员;但其情绪应对得分则显著高于其它项目运动员;总体来看,运动员使用主动应对的得分明显高于其它任何应

11、对方式;而使用寻求支持应对的得分则明显低于其它任何应对方式。3)不同项目运动员在不同的压力情境下采用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例如,羽毛球运动员在训练压力情境下,很少使用支持应对;而在学习情境下,却和其它运动队一样,一般使用支持应对。而田径运动员在人际和身心压力情境下较多使用主动应对,在就业压力情境下则较多使用超越应对等最后,针对高水平运动员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以羽毛球运动员备战全运会为例,在前期一个月的蹲点观察与心理训练基础上,分别按照冬训、预赛和决赛三个重要阶段,设计了旨在提高运动员压力应对技能、以调节运动员竟技心理状态的心理训练方案,以期提高运动员的抗压能力,增强竞技实力,在全运会上取得好

12、成绩。研究认为,首先要熟悉运动员,确定可能使运动员感到应激水平较高的压力情景,并建立针对这些压力情景运动员有效应对的应对方式库;然后采用模拟心理训练方法(包括模拟关键局、关键分的情境),通过个案心理训练与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对运动员进行压力应对技能的心理训练。鉴于运动心理技能的训练应遵循一般技能训练的规律,必须坚持长期、系统训练才能获得显著效果。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自编问卷的维度与题项还需修改完善;压力应对预测路径模型中没有反映主动应对对于训练和比赛压力情境的显著预测作用;心理训练方案由于时间紧迫尚未实施。因此,在后续研究中,不仅要进一步修订调研问卷、扩大调研样本,探明高水平运动员的应对方式和压力源的内在关系;同时需要明确区分不同的应对方式,探明具体的应对技能,构建路径更为明晰的压力应对模型;而且要长期蹲点在运动队,将有关压力应对技能的心理训练方案付诸实践,真正为高水平运动员提高压力应对技能、调控竞技心理状态、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和成绩等提供科学指导。本课题成果不仅对于丰富和发展运动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和运动训练学关于压力应对和运动训练的有关理论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帮助高水平运动员在各种压力情境下有效地应对各种压力、调控最佳心理状态和发挥最佳竞技水平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专业运动员 高水平运动员 压力源 应对方式 压力应对模型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