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20-63交流接触器的工艺与工装.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37416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5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j20-63交流接触器的工艺与工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cj20-63交流接触器的工艺与工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cj20-63交流接触器的工艺与工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cj20-63交流接触器的工艺与工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cj20-63交流接触器的工艺与工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j20-63交流接触器的工艺与工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j20-63交流接触器的工艺与工装.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毕 业 设 计题 目: CJ20-63交流接触器的工艺与工装 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 电气工程 班级: 0402 学号: 学生姓名: 导师姓名: 完成日期: 诚 信 声 明本人声明:1、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2、据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毕业设计(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公开发表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3、我承诺,本人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设计(论文)题目: CJ20-63交流接触器工艺及工装设计

2、 姓名 系别 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专业 电气工程班级0402学号 指导老师 教研室主任 一、 基本任务及要求:本课题主要设计内容是以CJ2063交流接触器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工艺设计。 1、基本任务 1)、线圈结构分析,工艺设计,质量检验方法及设备。 2)、磁軛结构分析,工艺设计,质量检验方法及设备。 3)、触头的结构分析,连接工艺质量检验方法及设备。 4)、接线座的工艺分析,成型参数的确定。 5)、底座工艺分析。 6)、接触板工艺设计。 7)、设计接触板弯曲模。 2、课题要求及工作量 1)、画产品总装配图一张,零部件图六张。 2)、对六个典型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3)、完成全套弯曲模的设计。 4

3、)、编写说明书。 二、 进度安排及完成时间: 1月21日,布置任务,下达任务书。 1月22日3月15日,查阅资料,撰写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3月16日3月29日,毕业实习,撰写实习报告。 3月30日5月31日,毕业设计。 6月1日6月7日,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6月8日6月14日,修改、装订说明书。 6月15日 答辩。 目 录摘要1ABSTRACT1第1章前言11.1 CJ20产品现状和发展趋势11.1.1产品的现状11.1.2产品的发展趋势11.2 CJ20系列接触器结构和性能指标2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2第2章 主要零件工艺分析32.1线圈结构分析、工艺设计、质量检验方法及设备32

4、.1.1线圈的结构分析32.1.2 线圈的结构工艺性42.1.2.1线圈绕制的工艺42.1.2.2线圈的绝缘浸漆处理工艺52.1.3 线圈的质量检验方法及设备52.1.3.1 外观和外型尺寸的检测52.1.3.2 短路测试52.1.3.3 匝数测试52.1.3.4 绝缘性能测试62.1.3.5 线圈的温升测试72.1.3.6浸漆质量检测82.1.3.7 湿热带型线圈的检测82.2磁轭的结构分析、工艺设计、质量检验方法及设备92.2.1磁轭的结构分析92.2.2磁轭的制造工艺流程92.2.3磁轭制造工艺分析102.2.3.1零件加工102.2.3.2组装压铆112.2.3.3 装环112.2.3

5、.4 极面加工122.2.3.5清洗122.2.3.6极面强化工艺122.2.4质量检测方法及设备132.2.4.1质量标准132.2.4.2 极面平面度的检测132.2.4.3噪声值的检测132.2.4.4铆紧程度的检测142.2.4.5去磁气隙的检测142.3触头的工艺分析152.3.1焊料和焊剂162.3.1.1焊料162.3.1.2焊剂172.3.2火焰钎焊172.3.3电阻钎焊172.3.3.1电阻钎焊的原理182.3.3.2电阻钎焊时的主要工艺因素192.4接线座的工艺分析192.4.1压制成型工艺过程202.4.2压制成型的工艺参数202.4.2.1成型压力202.4.2.2成型

6、温度202.4.2.3压制时间212.4.2.4技术要求212.5底座工艺分析222.5.1如何装配底座222.5.2装配底座时所需注意事项222.6接触板工艺设计222.6.1选材及板材剪裁222.6.2冲裁232.6.2.1排样232.6.2.2 搭边232.6.2.3 排样图242.6.3弯曲242.6.3.1中性层的位置242.6.3.2 最小弯曲半径242.6.3.3曲件的直边高度242.7 接触板弯曲模的设计242.7.1 图纸资料252.7.2弯曲的工艺性252.7.2.1常见的弯曲模有四种252.7.2.2弯曲件的回弹252.7.3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262.7.3.1弯曲力

7、的计算262.7.3.2 凸、凹模宽度尺寸的计算272.7.3.3凸、凹模圆角半径与凹模深度282.7.3.4 凹模深度l282.7.3.5 定位板29参考文献30总结与致谢315湖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CJ20-63交流接触器的工艺与工装摘 要:CJ20系列交流接触器,主要用于交流50Hz (或60Hz),额定工作电压至660V,额定工作电流至630A的电路中,供远距离接通和分断电路之用,并可与适当的热过载继电器组合,以保护可能发生操作过负荷的电路。CJ20-63交流接触器为直动式,双断点,立体布置,结构简单紧凑,外形安装腔尺寸较老产品大大缩小。其结构有电磁系统、触头系统、灭弧装置、弹簧和支架底

8、座等部分组成。本次工艺设计包括线圈结构分析,工艺设计,质量检验方法及设备;磁軛结构分析,工艺设计,质量检验方法及设备;触头的结构分析,连接工艺质量检验方法及设备;接线座的工艺分析,成型参数的确定;底座工艺分析;接触板工艺设计和设计接触板弯曲模。关键词:交流、接触器、结构、工艺CJ20-63 exchanges and contacts with the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ABSTRACT:CJ20 series of exchanges and contacts, mainly for the exchange of 50 Hz (or 60 Hz), rated

9、 voltage to 660 V, rated current of 630 A to the circuit for remote access and breaking circuit use, and with the appropriate thermal overload following Electric portfolio, to protect the possible operation of circuit overload. CJ20-63 exchanges and contacts with the straight-and double-break point,

10、 three-dimensional layout, a simple compact structure, shape install cavity size much smaller than the old products. Its structure electromagnetic system, contact system, interrupter devices, such as spring and support base components. The process design, including the coil structure, process design

11、, quality testing methods and equipment; magnetic yoke structural analysis, process design, quality testing methods and equipment; contact the structure, connecting the quality of tests and equipment; wiring of the Block Analysis, determine the parameters of molding; base of analysis; contact plate

12、design and the design of contact plate bending mode.Keywords: Exchanges, Contactor , structure , craftIICJ20-63交流接触器的工艺与工装第1章 前言CJ20系列交流接触器(以下简称接触器)主要用于交流50HZ,电压至660V,部分可连额定电流至4000A的电力线路中,主要用于无芯工频感应电炉控制设备和其它类似的 电力线路中,作远距离接通和分断电力线路之用。1.1 CJ20产品现状和发展趋势1.1.1产品的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电能的需求和依赖不断增大。因此承担电能的传输与分配、用电设备保

13、护与控制任务的低压电器显得更为重要。低压电器通常是指用于交流电压1000V、直流电压1500V及以下的电路中起通断、保护、控制或调节作用的电器产品,它是量大面广的基础配套元件,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世界各国十分重视低压电器的发展,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研究开发。我国已加入WTO,我国低压电器产品要打入国际市场,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提高产品的技术经济指标就越来越重要。接触器作为一种用来频繁的接通和切断主电路和大容量控制电路的电器。由于依靠电磁系统来操作主触头,主触头串接于主回路中,用于接通和分断大电流,电磁系统的线圈接于控制电路中,用较小激磁电流即可控制。这样便可以实现控制电路的功率放大和对

14、主回路设备进行远距离的自动控制。1.1.2产品的发展趋势随着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为提高系统可靠性,要求延长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对各种控制设备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交流接触器是低压电器主要产品,是基础元件,量大面广。用于规定电压电流下电力线路中供远距离频繁接通和分断电路以及控制交流电动机,并适宜于热继电器或电子保护装置组成电磁起动器,以保护电路或交流电动机可能发生的负荷及断相。它的结构先进行,寿命与可靠性的提高,既影响企业生产的竞争能力,又影响企业生产的竞争能力,又影响国家经济建设,CJ20系列交流接触器是我国目前正在应用的新一代交流接触器,它已成为电气化、自动化设备中不可缺少的元器件,正广泛

15、地应用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2 CJ20系列接触器结构和性能指标由于交流电的使用场合比直流电广泛得多,为满足不同使用要求,交流接触器的品种规格繁多,型号不断更新。CJ20系列交流接触器是70年代至80年代初设计投产的、具有国际水平的新产品该系列产品为直动式双断点结构,采用了优质银合金触头、新型耐弧塑料、新型硅胶材料,因而结构较为合理,产品体积小、重量轻、噪声低,性能指标达到IEC158-1国际标准,其机械寿命高达1000万次,电寿命为120万次。主回路电压为380V至660V,部分可达1140V,规格齐全。该系列产品主要用于交流50Hz、电压至660V、电流至630A

16、的电力系统,供远距离接通和分断线路、以及频繁地起动及控制电动机之用。CJ20-63交流接触器为直动式,双断点,立体布置,结构简单紧凑,外形安装腔尺寸较老产品大大缩小。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对CJ20-63交流接触器进行工艺分析及工装,零件主要包括线圈、磁轭、触头、接线座、底座、接触板,对这些部分要进行结构分析,工艺选择,和质量测量。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大的设计部分是设计接触板弯曲模,这是本次设计的核心内容,也是难度所在。所以对产品要有一定的认识之后才可以完成本次的设计。要完成本次毕业设计,首先要对产品的结构和零部件有一定的了解,对产品内部结构和性能都要进行了解。再对产品

17、实体进行解析,做到对产品相当的熟悉之后再进行设计和工艺工装的分析。第2章 主要零件工艺分析交流接触器是低压电器主要产品,是基础元件,量大面广。它的结构、先进寿命与可靠性的提高,既影响企业生产的竞争能力,又影响国家经济建设。其性能指标、功能都将影响低压配电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的运行水平与质量。CJ20交流接触器的结构设计上特别注意了良好加工工艺性。所有零件均采用压制成型,注射和冷冲压等高效加工方式,没有机加工零件。各容量等级的交流接触器均为可分解成几个组件的积木式结构,即由零件组装成组件再由组件组装成产品。接触器在接通和分断过程中产生的电弧不仅造成触头的磨损,降低了电寿命,而且是触头熔焊的主要原因

18、之一,从而使接触器工作的可靠性大幅度下降。因此,作为国内外电器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接触器智能化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实现无弧接通和分断。2.1线圈结构分析、工艺设计、质量检验方法及设备各种电器的电磁系统都离不开线圈,由于线圈的设计、制造水平直接影响到电器的性能指标和电器的可靠工作,因此,人们认为线圈是电磁系统的核心部分。线圈线圈的作用是将电能转换成磁能,在电磁力的作用下,电器完成预定的机械动作。2.1.1线圈的结构分析按电气参数性质,分为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电压线圈使用时与电源并联,承受电源电压,所以他具有导线细、匝数多、绝缘水平要求高的特点;电流线圈使用时与负载串联,负载电流通过线圈导线,具有

19、导线粗匝数少的特点。按有无骨架,分为有骨架线圈和无骨架线圈。有骨架线圈是将导线直接绕在骨架上,线圈大多数是塑料压制而成,也有用塑料层压板制成。无骨架线圈是将导线绕在垫有绝缘衬垫,即内层绝缘的模子上,绕完后取下再包扎外层绝缘,并把引出线固定好。按照结构工艺特点,分为电磁线圈和大电流线圈。所谓电磁线圈是用电磁线绕制而成,它包括了电压线圈和一部分小电流的电流线圈。大电流线圈是用较粗的裸铜线绕制而成的。按照绕组的数量,可以分为单绕组线圈和多绕组线圈.线圈结构主要是线圈骨架、绕线、垫圈、螺母、螺钉、固定板等。CJ20-63交流接触器采用热固性塑料骨架,具有机械强度好,耐热,但易碎裂的特点。线圈的绕线采用

20、聚脂漆包圆铜线,聚脂漆薄膜具有耐热性好的性能,用做线圈层间绝缘、包扎材料等作用耐热等级浸B级绝缘。线圈所用导线则采用聚酯漆包圆铜线(QZ),线径0.360mm。2.1.2 线圈的结构工艺性线圈的工艺设计主要包括线圈的绕制和线圈的绝缘浸漆理。2.1.2.1线圈绕制的工艺线圈的绕制工艺设计主要有线圈绕制的工艺原则、导线焊接、线圈绕制工艺过程和线圈绕制设备的设计和选用;(1) 线圈的形状和骨架选择主要取决于电磁铁铁心的结构与形状,交流电磁系统由于铁心由叠片铆压而成为矩形截面,故其线圈形状及其骨架为矩形。此处采用方形线圈。匝数较多、线径较细。采用有骨架型式。(2) 排线方式产品的线圈所用导线则采用聚酯

21、漆包圆铜线(QZ),线径0.360mm。可采用全自动绕线机进行绕制。(3) 层间绝缘及浸漆处理 用普通的漆包线绕制的线圈,一般要加层绝缘或进行浸漆处理。此处需要处理。(4) 绕线速度 绕线速度的选择应根据线径的粗细而定。直径在0.06mm以下的漆包线,一般控制在8000-10000r/min(5) 引出线的形式 线圈导线粗细适中时,可以直接引出;导线细时,要焊接专门的引出线引出,以防断线。线圈的引出线分为软引出和硬引出。采用软出引出线形式,软出引出的接端应固定,否则会松动。长期松动会使引出线根部断裂。最好是将引线导电片固定在塑料骨架上。(6) 外层包扎 是否进行外层包扎,取决于电器的结构及运行

22、条件的要求。采用一层薄的绝缘膜包扎,最好用有自粘性的塑料薄膜进行包扎。(7) 设备选择导线较细,匝数较多的线圈,宜选用速度高的数量显示自动或者半自动绕线机。线圈绕制设备有:半自动绕线机、数显半自动绕线机、车床式绕线机、环形绕线机及国外的一些先进设备。此处选择全自动绕线机.2.1.2.2线圈的绝缘浸漆处理工艺线圈的绝缘浸漆处理工艺设计主要有线圈浸漆用绝缘漆的选用、浸漆工艺过程(含预烘、浸漆、烘干和防霉处理四个个过程)等的设计。2.1.3 线圈的质量检验方法及设备2.1.3.1 外观和外型尺寸的检测用观察的方法进行外观检测,一般用长度计量器具进行外型尺寸的检验。二者均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2.1.3

23、.2 短路测试判断线圈是否有匝间短路,通常采用短路测试仪测试。当被测试线圈套入振荡线圈的铁心中,如果被测线圈有匝间短路,就有感应电流产生,它对振荡线圈发生互感作用,使振荡回路中电流发生变化,变化电流经电容器反馈到放大器的基极,经放大器放大的电流经过微安表中指示表针而反映出来。否则,反之。若线圈受潮后,需烘干后再检测,确保检测的正确性。2.1.3.3 匝数测试线圈匝数测量一般是用已知标准线圈作比较来测量被测线圈。比较法有两种:a比较两个线圈中由相同的磁通量变化感应出来的电动势,称为“电势比较法”。线路图如下:其中,S1、S2、S3为开关WS可调标准匝数Ws被检测线圈匝数P检流计当NS= NX时,

24、检流计P无指示。b比较通过同样大小电流对两个线圈产生的磁通势(亦称磁压)称为“磁势(压)比较法”或“磁压法”。如图所示:其中,Ne可调匝数的标准线圈。由于磁动势1N相等,磁通为零,检流计为零,检流计P无指示。2.1.3.4 绝缘性能测试线圈的绝缘性能是一项重要指标,绝缘性能差的电器,不仅影响电器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危及电器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各种电器产品在出厂试验中必须进行绝缘试验,以检查电器的绝缘性能。通常,线圈的绝缘试验是通过测量绝缘电阻和抗电强度来检查电器线圈的绝缘材料及其结构的绝缘性能。 a绝缘电阻检验 任何绝缘材料都不可能做到绝对绝缘,其中总是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自由电荷,这些电荷在一定的电

25、压下会由电介质分离出来而形成泄露电流。泄露电流的大小,反映了绝缘材料的绝缘电阻的大小,绝缘电阻越大,标志着绝缘材料对电的绝缘能力越强。绝缘材料即使在很高的电压作用下,也只能通过少量的泄露电流,所以绝缘电阻值通常以兆欧为测量单位。用来测量绝缘电阻的仪器称为兆欧表,亦称摇表。测量时,要把兆欧表放平稳,摇动手柄时尽量不使指针摆动,以免造成测量误差。另外,绝缘电阻的数值与通电时间有关,这是因为在测量绝缘电阻时,两电极间夹着绝缘材料,具有电容充电和放电的效能。当开始加压时,除有泄露电流通过外,还有电容的充电电流(吸收电流),因此电流较大,绝缘电阻值较低。过一段时间后,电容充电结束,这时只有泄露电流存在。

26、因而绝缘电阻升高。这种现象叫做绝缘体的吸收特性。b抗电强度检验(耐压实验) 抗电强度表明了绝缘材料所能承受电压的能力,并与环境温度、湿度、测试时间、电源波形和频率有关。无特殊要求时可在常温下进行测试。施加的电压为工频正弦电压(有效值)其数值根据主电路的绝缘电压而定,见电器工艺与工装表7-12,对应实验时间为1min。为提高效率,实验时间缩短为1s,但实验电压提高25%,检测部位按规定,试验时要防止过电压闪络出现。实验变压器的要求:每1000V试验电压变压器容量应不小于0.5kVA,但其最小容量不小于0.5kVA。 试验变压器的电感很大,为了防止感性过电压造成的不应有的绝缘击穿,标准中规定,试验

27、时应从小于试验电压的一半开始逐渐升高电压。且应从达到规定试验电压时算起,到降低电压时为止。在试验中,可能出现虽未被击穿但有闪络出现的情况。出现闪络是否构成不合格的判据,要根据产品的要求而定。有些产品,特别是含有电子元器件的产品,是不允许出现闪络的,因为闪络是瞬间高电压发生的标志,瞬间高电压极易损坏敏感的电子元器件。通常,抗电强度的检测部位为:无电气连接的两回路之间,如两绕组之间;导电回路与地之间。所谓“地”是指电器安装时与地或设备外壳连接的导电体或绝缘体。因此,有些情况下线圈的抗电强度检验需要在产品组装完毕后进行。2.1.3.5 线圈的温升测试线圈的温升指的是线圈温度与周围介质温度之差,是衡量

28、线圈设计及散热性能的指标,允许温升应与环境温度和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相对应。由于沿线圈厚度的温度分布不均,内部温度高,外侧温度低(散热性能好),不易测得准确数据,因此,一般都用电阻法测定线圈的平均温升。电阻法是根据金属导线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高而增大的特性,来间接确定线圈温升的方法。当采用电桥测量线圈的冷态电阻R1和热态电阻R2后,再按下式计算出线圈的平均温升。 =1-02=(R2-R1)/R1(1/+01)+(01-02)式中 2线圈在热态时的平均温度,单位为;01测量线圈冷态电阻时的环境温度,单位为;02测量线圈热态电阻时的环境温度,单位为;0时线圈导线材料的电阻温度系数,紫铜的=1/234,

29、铝的=1/245。电器上的电流线圈,特别是大电流线圈,导线粗、匝数少、电阻值很小,用电阻法测量不准确,通常是用热电偶、电位差计的方法测量。把热电偶的测量头直接粘贴在测温部位,也可同时测几个点,取其平均值。要注意,应使热电偶冷端的温度等于环境温度。如果线圈电阻不能在热稳定时直接测量,因线圈在产品上通电,只能在断电后测量,或不能在断电后立即测量,则应在断电后经过几个相同的时间间隔,测出线圈热稳定时的最大温升。这种方法已经为大家所熟悉,在次不多做介绍。现在可以用计算机进行对试验数据的处理,用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求出冷却曲线的温升表达式,进而求得线圈的最大温升。2.1.3.6浸漆质量检测1)外观检测 经浸

30、漆处理后的线圈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气泡和漆瘤等缺陷。引出线外皮不能有裂纹,不应当变硬发脆。2)性能检测 经浸漆处理后的线圈不应短路和断路。可分别短路测试仪和万用表测量。3)抽样解剖 抽样解剖主要是检查浸漆、烘干情况。线圈内应完全浸透漆和胶,且固成一个整体,还应达到基本干燥,以不粘手为合格。当改变工艺或材料时,对首批产品应进行抽样解剖检验。2.1.3.7 湿热带型线圈的检测对湿热带型线圈,还应增加耐热、防霉性能的检验,具体检验方法及合格判断标准要按照有关的技术条件的规定执行。最后指出,上述检验项目,有些属于100%检验的项目,如外观、电阻值、匝数、匝间短路等;有些则属于抽样式形式检验的项目,如

31、绝缘电阻、温升、浸漆质量的检验等。制造时还可以根据质量保证的要求,制定其他检验项目。2.2磁轭的结构分析、工艺设计、质量检验方法及设备2.2.1磁轭的结构分析开关电器是利用铁心的动作带动触头系统实现电路的断开和闭合的,因此铁心是电器元件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它作为导磁体与励磁线圈组成电磁系统,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转化为电信号,实现电器元件的性能要求。磁轭属于运动式铁心的静铁心,它在工作中处于频繁吸合与释放的状态,其极面承受反复碰撞。因此,要求磁轭具有良好的磁性能外,还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冲击韧性和耐磨性等,以保证电器可靠运行。磁轭的结构形式各异,但基本组成相同。常见的叠片式磁轭由心片、分磁环(短路环)

32、、铆钉、夹板等四部分组成。该设计的产品中的磁轭选用叠片式磁轭。冲制的心片叠合后,用夹板和铆钉紧固,使铁心成为坚固的整体,可消除反复磁化时心片间的振动和噪声,同时提高铁心的机械强度,使铁心在反复碰撞过程中极面不容易变形。夹板起压紧力均匀分布的作用,一般用Q235、10、15低碳钢制造。为减少剩磁和磁滞损耗,铁心的夹板宜用剩余磁感应和矫顽力小的硅钢片制造。铆钉应选用塑性和韧性高,抗拉强度不小于380N/mm2的材料制造,如铆螺钢M12、M13、M10、M15、M20等。分磁环是套压在交流铁心极面上的短路圈,阻碍交变磁通的变化,减少铁心吸合后长期工作时的振动和噪声。分磁环一般采用纯铜T2或黄铜H62

33、,H68以及锆铬铜合金、铜铋合金等新型耐热铜合金来制造。分磁环的工作温度约为120,纯铜或黄铜在热态下力学性能要降低,而新型的耐热合金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在热态下力学性能基本不变,要利于提高分磁环的机械寿命。2.2.2磁轭的制造工艺流程2.2.3磁轭制造工艺分析2.2.3.1零件加工铆钉打帽 铆钉应选用冷拉铆螺钢丝,经校直后在冷镦机上按图样要求打帽成型。1) 分磁环加工分磁环一般用条料经复合模冲裁而成冲制分磁环的复合膜的凹凸模系薄壁冲模。在设计冷冲模的时候,为保证模具寿命,模具的厚度一般在冲制材料的1.3倍以上。当分磁环的厚度大于环边宽度时,使用复合膜时冲制不仅凹凸模易于断裂,而且分磁环易于挠曲

34、,虽采用整形加以校正,但不可避免的产生局部应力,甚至出现局部裂纹。2) 加工分磁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a、 的厚度为材料厚度的1.5倍以上;b、 压或切割之后要去毛刺,并经300、保持3h的退火处理。c、 模材料可选用T10A高碳钢,并用箱式电炉800、保温5min,出炉油冷2h后回火,并再次进行油冷的热处理工艺。冲模硬度以RC5557为宜。d、 内废料下向排出。e、 料板的硬度与冲模硬度相同,并有适当的配合间隙。3) 冲片和理片磁轭的叠片采用硅钢片。硅钢片为扎制铁硅合金,铁内掺少量硅可以增大值及电阻率,并明显减弱磁老化现象。磁轭冲片应根据生产批量和工艺装备的条件选用适当的工艺方案组织生产。一般

35、情况下,磁轭冲片可采用普通冲床配置送料装置,进行条料复合冲压。冲片时所用的条料和带料均是按工艺要求分别采用剪板机和滚剪线剪切而成的。备料时,要特别注意材料的扎制方向,使磁轭的磁路方向顺着材料的扎制方向,以充分发挥材料的最佳磁性能。此外要严格控制带料的宽度及表面质量,且要求带料的镰刀弯曲每两米不超过一毫米,以满足自动冲压的需要。在剪切和冲压过程中,由于冲简刃口磨损,模具间隙和压料力不当,冲片便产生毛刺。磁轭组装时,毛刺往往会造成片间搭接短路,致使涡流损耗增加,同时也降低了磁轭压铆或卷绕质量,还可能导致退火过程中片间粘接。因此在冲剪加工时,必须有效地控制毛刺高度在0.03mm范围内,采取措施尽量减

36、小或除去毛刺。根据生产经验,冲模的合理间隙为材料厚度的6%-12%,剪切的合理间隙为材料厚度的5%-7%。压料力要适当,压料力小易产生毛刺,可在脱料板上加工凸出0.02-0.03mm的台肩,以增强局部压料力。在冲剪线上可设置辊压去毛刺装置。理片方式有人工理片及自动理片两种。前者效率低,已逐渐被淘汰。自动理片要设置理片滑道。冲片自冲模内逐一挤出并进入滑道,工人只需要用金属棒将一定数量的冲片逐串穿起,再置于专用箱内待用。采用自动理片方式。理片时要保证冲片的认向缺口记号成一条槽,以保证组装磁轭时冲片扎制纹向和毛刺方向一致。检测方法:目测。2.2.3.2组装压铆经叠片、称重、插钉预铆后的磁轭,在液压机

37、上用专用压模压铆。压铆方式双动压铆。所谓双动压铆,就是用两个动力,两次动作,先压紧心片,再压铆铆钉。压铆后要进行质量检测,即磁轭尺寸和铆钉铆成头应符合图样要求,且应以专用仪器检测磁轭的铆紧程度,即检测磁轭的变形量,当变形量小于0.1mm时表示合格,而当变形量大于或等于此值时,其机械寿命减半。还有,压铆背面与极面平行度应符合图样规定。2.2.3.3 装环分磁环的材料有:铜、黄铜、铬锆铜。分磁环的结构有:封闭型、半封闭型。加工方法有:薄壁模冷冲压;先进的加工方法是采用型材并用自动切割机切割;分磁环一般采用条料经合模冲制而成。分磁环是磁轭机械寿命的薄弱环节。分磁环处在重复冲击力作用下易于产生疲劳断裂

38、,因此分磁环必须紧固于叠片极槽中,并将其粘牢。通用的粘环工艺有高温环氧树脂粘接和室温硅橡胶粘接两种。粘接前,应用汽油或丙酮等有机溶剂将压好分磁环的叠片极槽清洗干净,并风干,以保证粘接质量。1)高温环氧树脂粘接:预热:将铁心放入烘箱内预热至60100,保温1020min,以去处铁心中残留的水气,保证涂胶时流淌均匀。涂胶:手工或用压注器将调配好的粘接济涂布于铁心极槽内及分磁环两外侧,室温自然晾干。固化:粘接晾干后的铁心放入烘箱或转动式烘炉呢,加热至200并保温0.51h固化干燥。2)室温硅橡胶粘接:准备:与高温环氧树脂粘接法相同。固化:室温下经15180min后即可固化。视所用胶的种类而异。选用第

39、二种方法,优点是硅橡胶耐高温和耐低温性能好(-100+350),耐老化、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无毒、无臭,操作方便,被日益广泛采用。2.2.3.4 极面加工磁轭极面的平面度是衡量磁轭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极面不平不仅使产品吸合时噪声过大,还将导致磁轭吸合的极面接触不良、加速极面磨损,气隙很快消失,严重影响开关电器的机械寿命。为了保证正常吸合与释放,通常要求极面粗糙度为1.6,极面平面度不大于0.015mm。中柱去磁气隙低于两侧边柱极面0.10-0.15mm。铁心极面通常采用普通机床进行磨削或铣削加工,先进的加工方法是采用专用加工机床和贯穿式磨床,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2.2.3.5清洗清洗的

40、目的:清除前述各工序加工过程中留在铁心上的油污和杂散微粒,改善铁心的清洁状况,降低铁损,并使添加抗磨油路畅通。清洗工艺常采用气相清洗、超声气相清洗、喷淋清洗。2.2.3.6极面强化工艺1)铁心渗抗磨油:抗磨油并非一般的防锈油。同时,要采取适当的工艺方法使抗磨油自然浸润与叠片间,并借毛细作用使油在极面形成一层油膜,且能源源不断渗入补充,使极面始终附有油膜。它能起到防锈,缓冲后降低噪声。2)渗氮处理渗氮处理的设备:用开式气体渗碳炉改装成的气体氮碳共渗炉、制丸机和送料机。材料:农用尿素及甲醇。渗氮处理的工艺过程:3)喷丸处理 即是将高速弹丸喷射到磁轭极面,借弹丸对极面的冲击作用使极面产生一层显微几何

41、形状、组织结构及应力状态均异于磁轭基体的硬化层,以提高极面的硬度和它对塑性变形的抵抗力。2.2.4质量检测方法及设备2.2.4.1质量标准叠片式铁心加工质量标准有9项:冲片毛刺、压铆铆紧程度、压铆垂直度、压铆背面平面度、极面磨削平面度、极面粗糙度、衔铁气隙、振动值和噪声值。2.2.4.2 极面平面度的检测极面平面度可以用浮标式气动量仪进行检测,但稳定性及重复性较差。较好的方法是采用电子式千分表检测。检测时,将磨削后的极面向下与标准平板贴和,缓慢地移动。此时,压电式测量头则与铁心背面接触,由仪器显示测得值。由于检测部位是在铁心的背面,构成了间接测量,测量值包含了背面不平造成的误差,因此对检测精度

42、有一定的影响,故最好用压电式传感器与极面直接接触,进行直接检测。2.2.4.3噪声值的检测在生产线上,不可能设置消音室来检测大批量生产的产品。试验表明,振动速度值与噪声值有一定的内在关系。试验装置示意图如下:本试验是声级计与振动测试仪的同步互配试验,环境条件按噪声测定要求(30dB),声级值按GB280681标准进行修正。检测点应选择在产品上能敏感显示振幅之处。2.2.4.4铆紧程度的检测此种测量为破坏性检测,属抽查项目。铆紧程度测量仪如下图,测量时,将被测铁心置于夹具中,斜向加压力,用千分表测量铁心的变形量,即可知铆紧程度如何,具体数值视产品而定,如某种铁心在加100N的力时,其变形量为40180m之间,则认为合格。变形量也可改用电感测微仪来测量,测量前要先接通电源预热10m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