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迟、仲弓问仁》教案本科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41061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4.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樊迟、仲弓问仁》教案本科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樊迟、仲弓问仁》教案本科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樊迟、仲弓问仁》教案本科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樊迟、仲弓问仁》教案本科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樊迟、仲弓问仁》教案本科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樊迟、仲弓问仁》教案本科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樊迟、仲弓问仁》教案本科ppt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zu y)人。今山东曲阜。,孔子的贡献,我国传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诗经,由孔子整理成书我国第一部史书春秋的作者首创私人讲学(教育上的贡献)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首创私人讲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影响,康有为:“中国一切文明,皆与孔教相系相因。”梁启超:“苟无孔子,则中国非复二千年来之中国。”柳诒微中国文化史:“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孔 庙,孔 府,孔 林,孔子的思想,孔子思想体系的主体: 仁 礼,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

2、沛必于是。,仁者,爱人,刚、毅、木、讷( n),近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克己复礼为仁。,孔子的思想,刚、毅、木、讷( n),近仁。(刚强、果断、质朴,不花言巧语,有这四种品德的人就是具有仁德之人。)夫仁者,己所立而立人,己所达而达人。克己复礼为仁(克制自己的欲望,规范自己的行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论 语,论语,论(轮声),论纂;语,语言。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南宋以后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论语选樊迟、仲弓问仁,(一

3、)樊迟问仁(二)仲弓问仁,背景资料:孔子的弟子,相传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其中最著名的还是孔门十哲: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 德行方面:颜渊、子骞、伯牛、仲弓; 言语方面:宰我、子贡; 政事方面:冉有、季路; 文学方面:子游、子夏”,1、仲弓(冉雍),冉雍,字仲弓。 出身寒微,但极有德行。 冉雍求学孔子,2、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亦称樊迟。孔子七十二贤弟子内的重要人物。 有谋略,并具有勇武精神。 樊迟问仁 樊迟问知(智) 樊迟问稼,3、子夏,春秋时晋国人(今河南温县),孔子的学生。孔子后期学生中之佼佼者。 才思敏捷,以文学著称,被孔子许为其文学科的高才

4、生。,(一)仲弓问仁,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仁?,(一)仲弓问仁,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大宾:贵宾大祭:重大的祭祀。陈设供品向祖先或神佛等致礼,祈求护佑。使民:使唤、管理百姓。承:承办。邦:指诸侯国。家:指卿大夫家。敏:聪明。,(一)仲弓问仁翻译,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孔子说:出门办事时要象会见贵宾一样庄重,使唤百姓就

5、像承当重大祭祀一样(严肃认真)。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在诸侯国做官没有怨恨,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一)仲弓问仁分析,本段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1)做人做事要恭敬谨慎、严肃庄重。(2)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宽以待人。(3)不管在那里做官(或做事)都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被人怨恨。 前面两项是“仁”的两个内容。拓展思考:己所欲,勿施于人?,(二)樊迟问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于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

6、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知1:智慧。知2:了解、辨认。达:明白。错:通“措”,废置,不用。乡:通“向”,刚才。富:丰富。皋陶:中国上古传说中的贤臣。伊尹:商朝初年著名贤相。,(二)樊迟问仁翻译,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 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善于识别人。” 樊迟没有明白。孔子便说:“选拔正直的人,罢免邪恶的人,以正压邪,能使邪者归正。” 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这话是什么意思?” 子夏说:“这些话含义很深刻啊!舜管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任用皋陶,那些不仁的人

7、也就远离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任用了伊尹,那些不仁的人也就远离了。”,(二)樊迟问仁分析,第二段谈了两个问题:“仁”和“智”。 论语集注:“举直错枉者,知也。使枉者直,则仁矣。如此,则二者不惟不相悖而反相为用矣。” 原来知(智)与仁是一致的。 评: 此段文字表达很有特点, 既通过不同的人物阐述了“仁”和“智”的内涵,又彰显了人物个性。,(三)樊迟问仁,仁?,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三)樊迟问仁,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居处恭:处,音“楚”。居处,日常起居。恭,端正庄严。执事敬:执事,担任工作,执行任务。敬,严肃认真。与人:与人交往。之:

8、动词,到。夷狄:古时指荒蛮未开化之地。,仁?,日常起居要端庄,担任工作要严肃认真,与人交往忠心诚意。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六、“仁”的含义概括 论语中“仁”字出现109次,其含义宽泛而且多变。“仁”实际上是各种美德的总称,亦即人的价值标准,也就是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学问的“君子”应当遵守的准则。,仁,爱,恭、敬、忠,恕,仁者爱人,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与人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之道,七、“仁”的现实意义,1、“仁”是儒家所提倡的一切美德的集中体现,比如“恭” 、“爱”、“敬”、“忠”。2、仁就是做正确的事,宽以待人,工作要严肃认真。在家恭敬有礼,办事严肃谨慎,待人忠厚诚实。3、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会责任。,八、论语语言特色,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的某些特征; 语句简洁、含蓄 ;口语化,通俗平实。,有两件事情,我愈是思考愈觉神奇,心中也愈充满敬畏, 那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与我内心的道德准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