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码头堆场施工技术标(22).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55589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05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港口码头堆场施工技术标(2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港口码头堆场施工技术标(2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港口码头堆场施工技术标(2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港口码头堆场施工技术标(2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港口码头堆场施工技术标(2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港口码头堆场施工技术标(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港口码头堆场施工技术标(22).docx(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港一航局二公司193码头改建工程项目部1.编制依据1.173201部队船队码头大修改建工程施工合同;1.273201部队船队码头大修改建工程施工图;1.373201部队船队码头大修改建工程设计说明;1.4交通部颁发的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254-98);1.5交通部颁发的港口工程桩基动力检测规程(JTJ249-2001);1.6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T066-98);1.7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1.8交通部颁发的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96);1.9交通部颁发的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J269-9

2、6);1.10交通部颁发的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1.11交通部颁发的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局部修订;1.12交通部颁发的水运工程砼试验规程(JTJ270-98);1.13交通部颁发的海港工程砼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2000);1.14中港一航局颁发的施工技术及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标准汇编2.工程概况2.1 工程地理位置73201部队船队码头位于东经1192716,北纬344407,南距上海380海里,北距青岛105海里,与韩国、日本等国家主要港口相距在500海里的近洋扇面内,地处海防线的 “脐部”,东涉黄海,西接徐邳,北控齐鲁,南蔽江淮

3、,历有“海防要塞,中原门户”之称,在对台应急作战中承担着南京军区海上北大门的侦察与巡逻警戒任务,同时该码头还将直接成为兵员集结、武器装载、后勤供给的主要散地,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2.2工程规模、结构型式及主要尺度本工程新建1直立式登陆艇靠泊泊位总长度为104m,码头宽度为16m,水工结构为高桩梁板式,码头面标高+7.10m(连云港高程),桩基为预应力砼方桩;新建引桥全长152.42m,结构形式同码头。新建码头及引桥疏浚合计15万m3。包含原直立式登陆艇靠泊泊位的改建、原斜坡式登陆艇靠泊泊位的修复。主要项目技术指标序号项目指标1码头泊位吨级100吨级、50吨级登陆艇2泊位数扩建直立式泊位2个,新

4、建浮式泊位1个,修复斜坡式泊位1个3设计船型100吨级登陆艇:549.24.452.4m(长宽型深吃水)50吨级登陆艇:28.415.42.81.4m(长宽型深吃水)4设计水位设计高潮位:5.36m(高潮累积频率10) 设计低潮位:0.45m(低潮累积频率90)5靠船平台10416m(长宽)(预应力砼打入桩)6汽车引桥1526m(长宽)(预应力砼打入桩)7浮式泊位钢制趸船5010m(长宽);人行钢桥142m(长宽), 系缆墩44m(预应力砼打入桩)8斜坡泊位5620m(长宽)9疏浚土方15万m32.3主要工程数量2.3.1直立式泊位平台序号工程项目单位数量1现浇砼板,C30m329.222现浇

5、板钢筋t3.723预制砼板,C40m3368.44预制聚丙烯纤维砼板,C40m3263.525预应力钢筋t23.056预制板钢筋t28.57安装板,运距50km件1358预制砼横梁,C40m3208.79预制聚丙烯纤维砼横梁,C40m3115.2210预制横梁钢筋t47.5711横梁预埋件制安t0.3512现浇砼横梁,C30m370.513现浇横梁钢筋t4.6614预制砼纵梁,C40m362.515预制纵梁钢筋t8.9216纵梁预埋件制安t0.1517现浇砼桩冒,C30m3101.318现浇砼桩冒钢筋t19.2819现浇砼节点,C30m399.9320现浇节点钢筋t11.6621节点预埋件制安

6、t0.1822外购60*60预应力方桩C50m3597.8323桩预应力钢筋 t92.7324桩非预应力钢筋t22.0425钢桩尖制作t10.7826打桩船打桩,运距:50km根7027打桩船打桩,斜桩,运距:50km根3628现浇聚丙烯纤维砼面层,C30m3331.529现浇面层钢筋 t11.6230面层预埋件制安t3.1731假缝m 27232排水隔栅个4233现浇砼护轮坎,C30m312.434现浇护轮坎钢筋t0.1935防腐处理(LSW-2型)m26714.2736系船柱(450KN)个637橡胶护舷,H300mm,L1500mm套8438爬梯制作安装t0.842.3.2直立式泊位引桥

7、序号工程项目单位数量1现浇砼板,C30m331.12现浇板钢筋t4.93预制砼板,C40m3172.84预制聚丙烯纤维砼板,C40m3120.485预应力钢筋t9.26预制板钢筋t20.587安装板,运距50km件728现浇砼盖梁,C30m3141.19现浇盖梁钢筋t9.9210外购60*60预应力方桩C50m3212.7411桩预应力钢筋t32.712桩非预应力钢筋t8.7613钢桩尖制作t4.8814打桩船打桩,运距:50km根4815现浇聚丙烯纤维砼面层,C30m3137.716现浇面层钢筋 t5.4217面层预埋件制安t2.1718假缝m159.7519现浇砼节点,C30m315.12

8、20现浇砼节点钢筋t1.0721现浇砼护轮坎,C30m310.322现浇护轮坎钢筋t0.1923防腐处理(LSW-2型)m22218.224现浇砼桥台,C30m32.825现浇片石砼桥台,C20m334.926现浇砼桥台钢筋t0.227抛石m37002.3.3斜坡泊位工程序号工程项目单位数量1现浇砼聚丙烯纤维面层,C40m32902斜坡道碎石垫层m3347.33浆砌块石护坡m3224.64干砌块石护坡m31265护坡碎石m332.96护坡砂垫层m3537斜坡码头水下抛石m3363.58现浇砼系船环,C30m314.49系船环碎石垫层m31.4410系船环钢筋t0.1411接缝钢筋t0.852.

9、3.4浮式坡位平台工程序号工程项目单位数量1现浇砼系缆墩,C30m319.22现浇砼钢筋t1.313预埋件制安t0.134系船柱(450KN)个15钢引桥制作t6.276钢引桥安装榀17外购60*60预应力方桩C50m322.38桩预应力钢筋t3.469桩非预应力钢筋t0.8310钢桩尖制作t0.4111打桩船打桩,斜桩,运距:50km根412防腐处理(LSW-2型)M273.92.3.5老码头维修改建工程序号工程项目单位数量1拆除码头(钢筋砼)m3118.012凿毛m24707.43清表m215894防腐m27090.45拆除系船柱个96D100PVC管m1647C40喷浆砼m3148.98

10、预制砼板,C30m38.169预制板钢筋t1.8210安装板,运距:50km件411现浇砼基座,C30m323.412基座钢筋t0.413支架制作安装t0.8814预埋螺栓安装 t0.315现浇砼面层,C30m3114.416护轮坎钢筋t0.1117引桥现浇砼面层,C30m311018面砖m2297.219砼管沟,C25m330.5220管线沟钢筋t3.4121管线沟护边角钢t2.0522假缝m333.82.4现场自然条件2.4.1气象根据位于连云港西连岛海洋站(地理位置:3447N,11926E,观测场海拔高度为26.9m)19702003年气象观测资料分析.2.4.1.1气温累年平均气温:

11、15.0极端最高气温:38.0(2002年7月15日)极端最底气温:-11.9(1970年1月5日)各月平均气温介于1.527.4之间,其中8月最高,1月最低。各月平均气温29.9、平均最低气温-1.4。连云港19702003年温度统计()月份123456789101112平均1.52.97.113.419.323.527.127.423.918.311.04.5平均最高4.06.510.615.821.726.029.928.825.520.313.97.1平均最低-1.4-0.04.811.516.721.924.925.822.316.08.02.2最高15.321.024.232.53

12、5.536.538.036.433.828.825.719.4最低-11.9-9.1-5.10.38.612.717.416.912.24.3-4.5-9.22.4.1.2降水累年年平均降水量:895.1mm年最大降水量:1380.7mm年最小降水量:520.7mm最大一日降水量:432.2mm(1985年9月2日)累年平均降水日:1.0mm 62.4天10.0mm 24.1天25.0mm 8.8天50.0mm 3.4天2.4.1.3风况2.4.1.3.1风频风速根据连云港海洋站19742003年定时实测风资料统计,本地区常风为偏东风,ESE向出现频率为11.4,E向出现频率次之为10.29。

13、强风向为偏北向,六级以上(含6级)大风NNE向出现频率为1.90,N向出现频率次之为1.53。累年平均风速为5.5m/s,累年最大风速30.0m/s(1997年8月),风向为E。连云港海洋站累年风速、风率统计表风向NNNENEENEEESESESSE平均风速(m/s)7.47.66.15.55.15.54.75.3最大风速(m/s)29.727.025.026.330.026.025.022.0频率()7.08.16.76.110.311.46.86.5风向SSSWSWWSWWWNWNWNNW平均风速(m/s)4.74.74.45.34.64.75.16.5最大风速(m/s)24.021.31

14、8.024.020.025.027.029.0频率()4.33.14.27.87.53.33.04.02.4.1.3.2大风日数采用连云港海洋站19822003年实测风日最大风速(10分钟平均)统计大于等于7级风(13.9m/s)年出现的日数62天,各月出现的日数见下表连云港年各月7级(含7级)以上大风日数月份123456789101111年平均日数(天) 65655444467762连云港的地形风多发生在晴天夜间,风向主要为偏南风。2.4.1.3.3台风根据中央气象局编印的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19491969、上海台风研究所编印的197902002年台风路径图单行本的台风路径和连云港海洋站实测

15、风资料的普查,19562002年的46年中对连云港有直接影响(6级风)的台风计46次,平均一年1次。从台风路径来看连云港基本上是受台风边缘影响。2.4.1.3.3寒流根据19662001年中央气象局编印的历史天气图和连云港海洋站实测气温资料普查对24小时内降温达10以上的寒流影响次数统计,达到该标准的寒潮约有32次。连云港受寒潮影响的时间在每年的23月和1112月,87.5以上过程伴7级的大风,风向为NNW-NE占93.7。2.4.1.3.4雾况累年平均雾日共有18.4天。一年中雾日主要出现在36月共有10.9天,占年雾日的59,其中四月最多,为3.1天,另外出现在11月至翌年的2月共有5.9

16、天,占年雾日的32,810月基本无雾。2.4.1.3.4湿度累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1.5%。各月平均相对湿度介于6484%之间,其中7月最高,12月最低,一年中68月相对湿度较高,均值为81,11月到翌年1月相对湿度较低,均值为65。累年最小湿度为8,出现在2002年2月23日。2.4.2水文2.4.2.1基面系统本项目高程均采用理论最低潮面(即连云港零点),当地基面间的关系见下图:2.4.2.2潮汐性质连云港地区潮汐和潮流运动受黄海旋转潮波系统控制,无潮点位于海区东南方(地理坐标34N,122E),港湾外属正规半日潮海区,湾内属非正规半日潮海区,海湾内潮波呈驻波状。经潮潮汐调和常数计算,M2分

17、潮在本区的潮波运动中占有支配地位;(Hk1+ H01)/ Hm20.260.5,属于半日潮性质,但M4分潮振幅较大Hm4/ Hm2接近0.1,浅海效应显著,故连云港海湾的潮汐性质当属非正规浅海半日潮。2.4.2.3潮位特征值据连云港庙岭潮位站19972000年潮位预测资料统计,本港区潮位特征值如下:多年最高高潮位:6.48m(1997.8.19)多年最低低潮位:-0.38(1999.2.3)平均海平面: 2.97m年平均高潮位: 4.84m年平均低潮位: 1.18m多年最大潮差: 6.11m多年最小潮差: 1.4m平均潮差: 3.69m2.4.2.4设计潮位设计高潮位:5.36m(高潮累积频率

18、10)设计低潮位:0.45m(低潮累积频率90)极端高潮位:6.70m(50年一遇)极端低潮位:-0.73m(50年一遇)2.4.2.5乘潮水位根据连云港油码头20012003年实测潮位资料计算获得不同历时各累积频率的乘潮水位值如下表:不同时间各累积频率的乘潮水位值(m)频率 乘潮时间9080706050403020102小时3.974.154.304.424.524.624.724.855.043小时3.743.924.044.154.244.344.434.544.682.4.2.6波浪西大堤的建成,封堵了海峡西口,形成半封闭的狭长海峡,外海来浪对虚沟港区的影响基本消除,港区主要受小风区浪

19、的影响,根据莆田法计算得到工程位置设计波要素如下: 波浪要素表(50年一遇值)波向 波要H1%T(s)L(m)E1.464.025.1NE 1.584.227.3N1.273.821.8 NW1.033.417.82.4.2.7潮流弯内潮流运动为典型的驻波形,潮流段表现为涨潮西流和落潮东流,涨、落潮位时出现,高低潮时流速趋最低值,并存在憩流时刻.流场平面形态上表现为湾口至湾低,潮流流速严程减小。据1994年8月份实测潮流资料统计见下表:站位涨 潮落 潮最大流速(m/s)流向()平均速度(m/s)最大流速(m/s)流向()平均流速(m/s)虚沟航道0.393240.210.201550.152.

20、4.3 地质2.4.3.1地层及分布特征根据73201部队船队码头大修改建及配套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及上更新统海积层,以淤泥和粘土为主,基岩为浅变质的片麻岩、砂岩和石英岩。从上到下依次为:1层淤泥:灰黑色,流塑状态,饱和,含少量贝壳及黑色油渍,分布于码头区域海底表层;2层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状态,层状结构,层厚0.62.65m;3层粘土:黄色、褐灰等色,硬塑状态,颗粒状致密结构,含铁锰质结核,层厚1.154.60m;4层粘土:分化残积粘土,灰白、灰黄等色,硬塑局部软塑,顶部有风化碎石,层厚1.205.15m,局部缺失;5层全风化岩:褐色夹灰白色,成砂状结构

21、,粒间粘结力很弱,局部有少量未完全风化块石,质地坚硬,仅出露于后方营房场地;6层强风化石:以砂岩为主,层间有片麻岩,石英岩,灰白、黄紫红等色,强风化,局部中风化,主要矿物成分石英、长石、金云母及变质矿物绿泥石等,碎屑状结构,层状和片状构造,产状走向东西,倾向南,倾角25。,岩体中发育两组节理,一组平行于基岩产状,一组为垂直方向。裂隙间为铁质浸染或为粘土充填,分化极不均匀,岩石大多风化成碎石状,局部为碎块状,岩石层间局部有花岗闪长岩侵入体。2.4.3.2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地基容许承载力、钻孔桩和预制桩极限摩阻力表层号土名土的状态容许承载力(KPa)预制桩桩侧极限摩阻力(KPa)预制桩桩端极限摩阻力

22、(KPa)灌注桩桩桩侧极限摩阻力(KPa)1淤泥流塑60/2淤泥质粘土流塑10010/粉质粘土可塑22040/40粘土硬塑硬2806580060粘土硬塑3007090065砂岩强风化10002008000160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层号岩石名称质量密度P g/cm3天然含水量()土粒比重Gs天然孔隙比 e干密度Pd g/cm3液限L ()液限P ()塑性指数IL液性指数Ip内摩擦角c度 (固快)粘聚力Cc K Pa (固快)a 0.1-0.2 1/MpaEs 0.1-0.23 MPa最大值1.6192.82.712.588 0.9457.5353.0023.81.650 1.94最小值1.45

23、69.82.711.870 0.7647.227.71.5519.51.550 1.76平均值1.5478.0 2.712.137 0.8753.331.42.1521.91.603 1.85变异系数0.0240.1190.000 0.128 0.082 0.024 0.031 0.255 0.069 标准值1.5384.22.712.322 0.8253.231.22.5220.9最大值1.95282.720.785 1.5737.620.80.4316.821.0 50.0 0.320 5.78最小值1.9524.62.720.738 1.5233.920.00.3313.911.531.

24、0 0.310 5.42平均值1.9526.32.730.762 1.5435.820.40.3815.416.340.5 0.315 5.6最大值2.0527.22.720.765 1.6740.125.10.3317.724.0 66.0 0.270 11.36最小值1.9622.72.720.634 1.5431.719.50.0412.216.0 20.0 0.140 6.1平均值2.0124.52.720.688 1.6136.721.60.2015.119.0 45.4 0.210 8.43最大值1.96292.740.813 1.5446.326.40.1819.918.5 48

25、.0 0.230 8.1最小值1.9527.12.730.770 1.5139.924.20.1315.713.0 38.0 0.220 7.81平均值1.9628.12.740.791 1.5243.125.30.1617.815.8 43.0 0.225 7.962.4.3.3地下水工程范围内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受海水影响呈弱酸性,地下水和海水均对混泥土有腐蚀性。2.4.3.4岩土工程评价勘探深度范围内揭示的地层主要为全新统淤泥、粘土和上更新统粘土,下伏基岩为太古界地层,岩性复杂,受连云港断裂影响,基岩被强烈挤压和揉皱,发育两组节理,基岩普遍发生浅变质,风化极不均匀,基岩裂隙面为铁质浸

26、染或粘土充填,具典型的硬质岩石的强风化特征,且风化厚度较大,码头建设适合用桩基础。桩基持力层可选择层砂岩,桩基施工可采用钻孔灌注桩。码头岸坡主要受海水波浪影潮汐冲刷,岸坡为抛石和混泥土加固,目前岸坡稳定。2.4.4泥砂2.4.4.1泥沙运动分析连云港海湾东口海域由淤泥质浅滩构成,淤泥质天然重度15.516.5KN/m3.。总体水平含沙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近海岸破波对浅滩沉积物的掀沙作用的强弱,而潮流是造成悬浮泥沙运移的主要动力,因此水体中含沙量在时间颁上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既冬半年的风浪作用频繁,为含沙量的高值季节;夏半年的风浪静稳,则是含沙量的低值季节,近岸水体年平均含沙量一般在0.210.

27、24kn/m3左右,含沙量由西向东逐步减少。大堤的建成以后,内外泥沙交换由两口门双向交换较湾为单向东口门的交换,导致输沙量的减少,同时进出潮量和输沙量由湾口向湾顶方向眼沿程变化,形成向湾内方向为微淤的平衡态势,并很快达到相对平衡。2.4.4.2泥沙回淤及估计根据 连云港西大堤工程后港区自然环境观测分析 (1997年12月)中的分析结果,通过单一东口门年净进入内港区水域的泥沙量约为60万方,远低于西大堤建成前,目前浅滩甚少淤泥。老港区、庙岭港和虚沟港区以及庙岭甲、乙航港的年回淤量均比封堵前偏少,其中庙岭港区在西大堤封堵前,港池一般在1.5m/a以上,积淤槽平均达2.0m/a. 西大堤封堵后港池降

28、为1.0m/a左右,积淤槽降为1.5m/a,普降0.5m/a。虚沟港区年回淤量更低,西大堤内测两端北藜咀与江家咀处三角海域位于回流区内,流速较小,淤积较为严重。连云港淤泥质浅滩水域基本处于冲淤平衡状态,根据刘家驹港池泥沙回淤强度计算公式,K0取1.4,取0.0005m/s,S取0.21kg/m3,0取800kg/m3,估算泊位港池调头区年回淤量为0.65m/a,停泊区年回淤量1.1m/a。2.4.5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场地地震烈度为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连云港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

29、震加速度速度为0.10g。根据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22589),场地土类型总体为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为类。3.工程特点分析3.1工程特点分析3.1.1本工程工期紧,工程项目繁多,工序复杂。3.1.2本工程进场道路只有一条,且老码头因年久失修,承载力不足,大型的物资设备必须从水路运输。3.1.3施工水域狭窄,且靠近渔码头,施工船舶进出作业受到影响。3.1.4考虑减少疏浚土方量和避免垮台滑道损坏,浮式泊位系船墩和引桥临岸处桩基应在中、高潮位施工,从而减少有效施工时间,而且引桥靠近岸处的桩需要陆上施工难度较大。4.施工总体安排工程开工后,在进行必要的施工统筹准备工作后,工程施工将从水、陆两个

30、方面陆续展开。陆上:建设预制场临时设施、进行码头预应力砼方桩和各种梁板等的预制;斜坡式码头、老码头及老引桥的下部维修等工作水上:先进行泥驳进出航道挖泥,再进行新建码头港池挖泥,接着进行斜坡式码头港池挖泥,最后进行浮码头港池挖泥;挖泥原则是由外而内进行,接着进行沉桩的施工及后续安装、现浇等工序。5.工程质量目标5.1 局质量方针及其内涵5.1.1局质量方针质量是本局的生命,优良的质量是企业永恒的追求。5.1.2内涵5.1.2.1该方针阐明了质量的重要性。工程质量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企业的命根子,工程质量好、顾客满意,企业就会有信誉,有竞争力,有市场;5.1.2.2该方针确立了质量管理的地位

31、。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但在企业各项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在安排各项工作中居重要位置,在考核管理者时具有否决权;5.1.2.3该方针明确:保证质量是全员的概念,质量产生于施工生产的全过程,优良的工程必须以全体职工的工作质量来保证;5.1.2.4质量需要不断地改进和提高,这是企业永恒的主题。5.2质量目标5.2.1局质量目标施工的工程满足规范和顾客的要求,合同履约率达100%;单位工程交工一次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优良品率:水工:70;路桥70%,房建40%,安装85%。5.2.2本工程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达到交通部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的优良等级,确保局优,争创部优。具体指标为:a、单

32、位工程竣工优良率100%;b、分项工程优良率100%;c、砼优良率95%以上;d、质量事故杜绝四级以上重大事故,一般事故返工损失率0.3以下;e、合同履约率100%。6.施工方法6.1 工程施工总流程图工程开工后,首先从大小临时设施的建设、泊位、航道挖泥、构件预制及码头维修等几个方面同时展开施工,并根据各建筑物的自身工序特点依次展开。施工总流程见附图。6.2主要分项工程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法和要点6.2.1施工测量本工程具有施工工期短、所建工程距离海岸近的特点,施工前及施工中对测量控制的标准要求也较高。施工难度较大的项目是预应力砼方桩的沉桩。在工程施工中测量工作需主要做好以下两点:一是配备高素质

33、的测量人员和精密先进的仪器,二是要加强过程控制和检测,确保测量工作满足工程施工要求。由于该工程施工作业区仅靠离岸线,加上工程量小、施工放线以老码头A、B两点连线放样,采用常规的测量就可以满足工程需要,故除预应力砼方桩的沉桩使用GPS设备定位外,其余工程都采用常规测量方式。6.2.1.1工前测量工前测量是掌握工前水下地形变化情况,以确保工程顺利展开。工前测量采用已经成熟的无验潮水深测量软件进行。6.2.1.1.1工前水深测量的时间及步距根据业主和设计要求确定工前水深测量的时间及步距,工前测量施工时,由监理工程师参加,测量成果经监理工程师确认。6.2.1.1.2工前水深测量的范围根据业主和设计要求

34、确定工前水深测量的范围。6.2.1.1.3工前水深测量的技术要求 为了便于水深测量的数据统计,工前水深测量的航迹线与引桥轴线平行布置。布设间距报监理和业主批准确定。 实测航线与设计航线的偏差控制在3m以内。 测量数据格式、测图比例均按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 由于测深仪与GPS接收机数据输出的时间延迟不一致,为了确保测深数据的准确度,工前测量开始之前,必须采取措施找出两者之差,确保GPS测的水深测点坐标和测深仪的水深值必须同步。 根据当地多风的气象条件,综合考虑,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在风浪较大的天气进行水深测量作业。6.2.1.1.4水深测量需要的船只、设备如下: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测

35、量船艘1350hp2GPS接收机台1双频接收机3测深仪台1SDH-13D4便携机台1装配有双串口5无验潮水深测量软件套16.2.1.2施工测量定位预应力砼方桩沉设由安装在打桩船上的GPS配合陆上全站仪来实现,上部结构,例如梁板安装等通过常规测量进行控制。6.2.1.2.1沉桩测量定位及检验沉桩定位测量系统的选择本工程紧靠岸线,沉桩定位采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上GPS打桩定位系统,该系统的平面定位及高程控制精度已达到cm级,能够满足本工程测量定位的精度要求。它具有定位准确、迅速、全天候、远距离、测站与测点无需通视等特点。该系统定位精度已许多已建工程中到了验证,其科研成果已通过天津市科委组织的专家

36、委员会鉴定。沉桩定位使用的GPS接收机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具有RTK功能的双频接收机。RTK仪器测量标称误差不大于:水平10mm+D1ppm;垂直20mm+D2ppm。仪器定位输入输出频率为:1HZ、2HZ、5HZ、10HZ;数据输入标准CMR;数据输出标准NMEA-0183;标准串口RS-232。流动站接收机的接收频率与固定基准站播发频率一致。沉桩定位方式用布设于打桩船上的两台GPS流动站及两台倾角传感器实时监控船体的位置、方向和姿态,另外利用两台免棱镜激光测距仪和桩架倾角传感器实施校正基桩的位置,与设计标高处基桩设计坐标进行比较,在计算机屏幕上给出打桩船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量。据此指挥打桩船调

37、整锚缆移动船位,直至桩位偏差达到允许范围。桩位校核:在沉每一区的第一根桩时,要利用另外一台GPS手持机实时检测桩的位置。如果两次GPS定位偏差在GPS定位误差范围内,则开始下桩;否则要及时分析处理偏差过大的原因,只有两次GPS定位偏差在允许范围之内才可以下桩。桩身的倾斜坡度由桩架控制。桩顶标高由安装在桩架上的“高程感应系统”实时测定,同时配合由“锤击计数器”记录打桩时的锤击数,进行打桩贯入度的计算,并反映在系统计算机屏幕上。打桩结束后,系统能自动储存或打出“打桩记录表”。定位系统设备配置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GPS接收机台2双频接收机2倾角传感器台23激光测距仪台24台式电脑台2带双串口5

38、专用定位软件套16.2.1.2.2常规测量控制工作 码头上部结构的梁板安装、面板现浇等的测量控制,主要通过常规测量控制,主要采用常规测量仪器(全站仪和水准仪)。支导线要定期进行检核。放样工作时由一人为主,另外一人检核。在确认无误的情况下,才可以结束放样工作。6.2.1.3 沉降、位移观测6.2.1.3.1沉降、位移观测综述 施工期间的沉降、位移观测,要根据相关规定并结合施工状况,确定相应的观测周期,如遇到特殊情况要加大观测的密度:在大型构件如横梁的安装和大规模现浇施工之后。 沉降、位移观测点的首次观测值,是以后沉降、位移观测的基础,特别要求精确。 在整个工程的沉降、位移观测工作中做到四个固定:

39、固定的人员,使用固定的仪器,固定的控制点和观测点,固定的路线和方式进行观测。每次观测之后,应进行记录、计算的检查,在确认观测资料的正确性后,及时输入计算机,绘制出时间与位移量、高程量的关系曲线图。6.2.1.3.2 沉降、位移观测点的设立 桩冒浇筑以后,立即进行初次沉降、位移观测工作,并设立沉降、位移观测点。观测点拟设立在桩冒的中间,共计3个点。梁板安装以及上部砼现浇后也要进行沉降位移观测。随着上部结构的建造,观测点依次往上移动,最后码头的沉降将是各部分沉降值的总和。从而可以确定在整个施工期间码头的沉降变化情况。6.2.1.3.3沉降、位移观测的方法沉降观测拟采用DSZ2水准仪,两次仪器高的方

40、式进行相应的观测工作;位移观测将采用全站仪进行。6.2.1.3.4沉降、位移观测的周期桩冒浇筑以后,立即进行沉降、位移观测,并设立观测点,前3d每天都要进行相应的观测,3d后,进行一周两次的观测。两周后,一周一次进行观测。一个月后,视具体情况决定观测周期。梁板安装完毕以后,前3d每天都要进行相应的观测,3d后,进行一周两次的观测,直到现浇码头面层。码头面层现浇完成后,还要进行一定时期的沉降观测工作。直到码头面长时间没有变化。6.2.1.4测量仪器设备配备及管理6.2.1.4.1测量仪器设备配备表序号设备名称类型单位数量用途1GPS定位设备双频套4测量定位2台式电脑P4品牌台2测量定位3便携式电脑PM品牌台1GPS检核与测深用4全站仪1.5台1常规平面高程测量5经纬仪J2台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