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枢纽水下爆破安全技术应用.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62779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枢纽水下爆破安全技术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铁路枢纽水下爆破安全技术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铁路枢纽水下爆破安全技术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铁路枢纽水下爆破安全技术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铁路枢纽水下爆破安全技术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枢纽水下爆破安全技术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枢纽水下爆破安全技术应用.docx(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明月峡长江大桥2#、3#墩承台开挖专项施工方案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水下爆破安全技术应用 中铁二局工程有限公司1 编制依据、原则1.2 编制原则 (1)合同规定的内容、顺序及安全、工期、质量等要求得到有效保证。 (2)现场布置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减少干扰、避免污染环境,充分考虑当地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积极利用既有条件,合理安排临时设施,保持生态平衡,减少固体废弃物产生,满足生态、环保要求。 (3)从管理制度、施工方案、资源配备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4)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2 编制范围本方案适用于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DHZQ-4标明月

2、峡长江大桥2#及3#墩承台基坑爆破开挖。3 工程概况3.1工程简介明月峡长江大桥位于长江上游重庆市南岸区广阳镇玉泉村,大桥南北走向一跨过江,桥北为重庆市江北区鱼嘴镇井池村,桥南为重庆市南岸区广阳镇玉泉村。桥梁地理位置见“图3-1 明月峡长江大桥地理位置图”。图3-1 明月峡长江大桥地理位置图桥式为双层四线钢桁架斜拉桥,孔跨布置为(62.5+125+425+175+75)m,中心里程为DK64+555.4,桥梁全长877.8m。共设2塔2台2辅助墩,两主塔位于长江南、北岸边,桥台和辅助墩位于山坡上,框架式桥台紧接隧道明洞。下层为时速160km/h的重庆东环线客货共线双线铁路,上层为预留时速250

3、km/h的达渝城际双线铁路。桥位布置见“图3-2 明月峡长江特大桥桥位布置示意图”。图3-2 明月峡长江特大桥桥位布置示意图主塔基础为群桩承台。承台为圆端形,2#塔承台底标高162.959m,平面尺寸44.728.8m,厚度为6m,采用C40钢筋混凝土,混凝土方量为7068.78m。3#塔承台底标高155.458m,平面尺寸45.834.3m,厚度为6m,采用C40钢筋混凝土,混凝土方量为8504.58m。2#、3#墩基础详见“图3-3 2#墩基础平面布置图、图3-4 2#墩基础立面布置图、图3-5 3#墩基础平面布置图、图3-6 3#墩基础立面布置图”。图3-3 2#墩基础平面布置图图3-4

4、 2#墩基础立面布置图图3-5 3#墩基础平面布置图图3-6 3#墩基础立面布置图3.2 气候条件 区域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水热充足,冬暖、春早、夏热。降水充沛,湿度大,云雾多。具有层次分明的山地立体气候和明显的盆地气候特征。重庆为多雾地区,尤其以冬春两季为甚。其中1月雾天最多,年平均雾日3040天,雾多发生在凌晨,一般上午10时12时消散,个别浓雾可延续几天。年平均出现雷暴天气37.48d,雷暴日最多年份出现在1961年(57d),最少年份出现在1999年(22d)。3.3 地形地貌明月峡长江大桥桥位属低洼河谷地貌,地面高程155.52404m,相对高差50200m

5、,长江两岸自然边坡较陡3050间。2#承台位置由于修人工码头地貌改造较大,存在公路和陡坎,交通方便。2#承台大部分位于南岸砂场码头的坡道上,标高为169175m,小里程侧位于陡峭边坡上。边坡开挖涉及2座房屋拆迁,右前下角(约180)位于河堤挡墙外水面上。对承台右下角伸出河堤外悬空部分,设计采用在河中设置18根直径1.5m的钢筋混凝土钻孔桩,在桩上安装后33.50.4m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后,灌注水下混凝土到标高160m,作为承台的基础。具体情况见“图3-7 2#承台位置现场照片”3#承台位于北岸边河床内,附近地势为自然斜坡,植被较发育,交通不便,无道路。3#承台左前上角位于山坡上,右后下角(约4

6、00)位于低水位时水中、河床面比承台底高25m。具体情况见“图3-8 3#承台位置现场照片”图3-7 2#承台现场照片 图3-8 3#承台现场照片3.4 地质条件2#承台基坑处主要为人工填土和砂岩,其中人工填土主要位于靠江侧,呈楔形状布置,厚度约05m。砂岩位于人工填土以下,多为弱风化性质,厚度约08m,靠岸侧最大厚度24.5m。3#墩基坑处主要为卵石土和砂岩,其中卵石土主要位于河床表面,层状分布,厚度约12m,砂岩位于卵石土以下,多为弱风化性质,厚度约310m,靠山侧最大厚度约14m。山体植被较为发育,地表多为裸露强风化砂岩。3.5 水文条件桥区水位同时受三峡蓄水、消落和长江洪水三方面影响,

7、蓄水和消落的水位变化大、但涨跌速度缓慢;每年内各月水位差和各年度的29月相同月份水位差也较大。4 总体布置及工期安排4.2 人员配置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施工进度情况及各施工工序情况拟定一支水下爆破施工队伍负责承台基坑爆破和承台基坑开挖,项目部设生产副经理及各职能人员进行施工组织和管理。人员具体组织情况见“表4-1 施工人员配置表”表4-1 施工人员配置表序号人员配置人数备注1项目经理2负责现场施工指挥和协调2土石方技术员2负责现场土石方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3安全工程师2负责指挥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4领工员4对现场施工生产和物质机械调配5机电员2负责施工现场机械维修及用电管理6爆破技术员2负责

8、施工现场爆破技术指导7爆破员4负责施工现场爆破施工8爆破安全员2负责施工现场爆破安全9爆破监理员2负责施工现场爆破施工监督和指导10爆破库管员2负责施工现场爆破器材管理11爆破防护员10负责施工现场爆破安全警戒和防护12作业人员40负责现场施工机械操作及其它工序施工4.3机械设备配置表4-2 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序号名 称型 号单位数量备 注1钻爆船280T艘12交通船59KW艘13挖泥船渝路港抓6、8号艘24泥驳船渝路港驳2、5号艘25锚艇艘16挖机钻150台17潜孔钻阿特拉斯D7台38空压机13m3台29手风钻YT24台510起爆器MFB-1000台311全站仪NTS-302B台112测深仪

9、HCD330台113GPSHCT5台114发电机300KW台4备用2台15抽水机15KW台6备用2台16挖掘机卡特320台317破碎锤小松300台24.4 工期安排根据现场地理位置及作业条件等情况分析,现场施工作业面较小,为保证安全,采取先钻孔爆破后清碴的施工工艺。根据总体进度安排及节点工期要求,预计2个月完工。5 施工技术和组织方案5.1总体施工方案本工程属于涉水工程,施工期间水位变化大,要根据施工时不同水位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还要考虑施工机械设备的性能及必备的条件(钻爆船吃水深度,挖泥船和泥驳满载吃水深度,钻机、挖机以及运输等情况综合考虑),本方案按施工时水位以上部分为水上爆破,水位以下部

10、分为水下爆破。本方案按照设计施工水位165m进行编制,施工时应根据实际水位进行方案调整。(1)爆破开挖施工方法 2#承台基坑爆破开挖施工方法首先使用破碎锤和浅孔爆破方法进行边坡开挖,保证承台基坑的开挖尺寸和边坡坡率。2#承台为了保证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均采用40mm浅孔和70mm中深孔爆破施工,根据设计施工水位165m分为三层爆破开挖。第一层为水位高程166m以上部分,采用水上浅孔控制爆破,台阶高度为2m3m。第二层166m163m部分采用水下中深孔微差控制爆破,采用潜孔钻机钻孔,挖掘机配合碴车挖运至指定弃碴地点。第三层163m159.959m部分采用水下中深孔控制爆破,根据水位情况采用水下钻爆

11、船施工,挖掘机开挖一部分后再采用挖泥船配合泥驳挖运至指定的弃碴地点。2#承台爆破临空面在靠江侧,为获得较好的爆破效果,爆破顺序为从靠江侧向岸边爆破。总体开挖顺序为从上到下按2m分层,靠江侧至岸边施工。具体见“图5-1 2#承台爆破开挖示意图”图5-1 2#承台爆破开挖示意图为避免炸药爆破时产生的飞石和空气冲击波,影响沥青罐、周边居民生活及航道安全,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单孔、单段药量及每次总装药量,采用逐孔延期爆破,降低单段药量。挖掘机及碴车运输根据施工需要进行调配。由于2#承台基坑离沥青罐和民房距离近,在靠近2#承台基坑边缘打三排减震孔,孔径为90mm,孔距排距均为300mm,减震孔孔深超过爆

12、破孔50cm,必要时进行覆盖防护。具体情况详见“图5-2 2#承台基坑减震孔布孔示意图”。图5-2 2#承台基坑减震孔布孔示意图(单位为cm) 3#承台基坑爆破开挖施工方法首先使用破碎锤和浅孔爆破方法进行边坡开挖,保证承台基坑的开挖尺寸和边坡坡率。3#承台基坑大部分位于设计施工水位165m水位线以下(岸侧及边坡除外),166m以上采用水上中深孔(孔径为70mm,机械设备为阿特拉斯D7潜孔钻)钻孔爆破、挖掘机及泥驳运输至指定的弃碴地点;166m以下部分分为两层爆破开挖,即166m160m、160m150.958m两层,166m160m部分采用水下70mm中深孔微差控制爆破,采用阿特拉斯D7潜孔钻

13、机钻孔爆破,挖掘机配合渣车将可以开挖的部分开挖运输至指定的弃渣地点,剩余部分采用抓斗挖泥船进行清渣,泥驳装载运输弃渣。当水位发生变化时,不能进行水上钻孔时,采用钻爆船钻孔爆破,孔径为100mm;160m150.958m部分采用水下钻爆船进行钻孔爆破,抓斗挖泥船进行清渣,泥驳装载运输弃渣至指定的弃渣地点。3#承台爆破临空面在下游侧,为获得较好的爆破效果,爆破顺序为从下游向上游进行爆破。总体开挖顺序为从上到下按2m分层,江中至岸边施工。爆破采用非电或者电雷管起爆系统。爆破时必须控制爆破地震波和个别飞散物,同时加强警戒,施工的船舶、机械、人员、设备必须撤离到警戒线外,由于施工区域离航道较近,过往船舶

14、较多,施工作业时势必会影响到船舶的安全通行。为保障通航的安全,在爆破施工前,应通知相关单位进行封航管制。具体见“图5-3 3#承台爆破开挖示意图”。图5-3 3#承台爆破开挖示意图5.2 工艺流程5.2.1 施工流程施工准备场地清理测量放样炮孔钻设控制爆破基坑开挖基坑清理扫床检测浅点处理完工验收5.2.2 工艺流程(1)水上浅孔及水下中深孔爆破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5-4 水上浅孔及涉水中深孔爆破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2)水下钻爆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5-5 水下钻爆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3)基坑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5-6 基坑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5.3 施工准备 (1)认真审阅施工图纸,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

15、审,针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提出修正意见。 (2)复测控制桩并制定测量方案。 (3)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进行技术、安全、防火培训,做好技术、安全交底,安排好有关的试验工作。 (4)全面检修进场施工的机械设备,以保证施工前设备运转正常。 (5)编制施工计划,安排施工顺序,协调各工序及各专业间的配合工作。 (6)落实相应的施工人员,并进行岗前培训和教育。 (7)做好材料和工艺设备的计划安排工作,使之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 (8)落实施工场地的征拆工作。 (9)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宣传,使全体员工了解本项目的情况,能全力以赴,支持本工程的施工。, (10)组织工程机械设备

16、和材料进场。 (11)办理施工许可证及其它有关手续。5.4 场地清理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清理开挖区域内的树根、杂草、垃圾废碴及监理工程师指明的其它有碍物。砍伐的树木或清理具有商业价值的材料运至指定地点堆放。按设计要求进行刷坡,确保基坑开挖尺寸。采用破碎锤对承台范围较高位置进行开挖,减少承台爆破方量。5.5 施工测量(1)测量依据 设计院提供的测量基线控制点(网)、水准点,经报批的现场加密控制点。 DK64+555.4明月峡长江大桥设计施工图纸。(2)测量放样 测量组根据明月峡长江大桥设计施工图纸计算出承台坐标及高程数据并上报测量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 主要控制标志均应计算出坐标编号绘于设计图纸上,

17、并注明各有关标志坐标,相互间的距离,角度高程等,以免弄错,并便于寻找。 测量监理工程师审核无误后,进行现场测量放样,对于地形变化复杂区域,应加密纵横断面图的测量。对所测量的结果进行记录、整理,绘制纵横断面测量图。 测量时,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旁站,测量成果双方签认,并以此作为工程施工和进度安排的依据。(3) 施工过程测量 测量仪器的配备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工期及作业需要,调配先进的施工监测与检验仪器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跟踪、检测,仪器均经检验合格后使用。配备一台单频测深仪、全站仪一台、水准仪一台。 船舶定位测量钻爆船施工定位采用全站仪,以保证定位精度,达到设计的孔距和排距。 水深测量A、测图比例1

18、:500。B、测量前应对平面控制点、水准点进行检查复核。C、测量的方法和精度以及所用仪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D、测量结果应及时交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单位认可。 钻孔深度控制A、施工前在施工区域附近设立水尺。B、水位通报应达到及时、准确,通报读数应准确到不低于0.1m;C、钻爆船的钻孔深度:根据设计底高和当时的水位由套管或钻杆的入水深度确定,并由下式计算:钻孔深度=水位-设计底高-水深+超深。5.6 炮孔钻设5.6.1 陆上钻孔陆上钻孔采用阿特拉斯D7潜孔钻机和手持YT-24风动凿岩机两种设备。爆破区域小、不易设钻机平台的地方采用手持YT-24风动凿岩机钻孔,其余地段均采用阿特

19、拉斯D7潜孔钻机钻设。爆破技术人员根据测量资料、地质资料等进行炮孔设计并绘制炮孔布设施工图,施工图经爆破工程师审核后进行现场布孔,并洒灰线和插小旗进行孔位标识。布孔完毕后清理孔口周围的松散物,开始钻进,孔口岩石破碎不稳段,在钻进过程中进行泥浆护壁,避免孔口形成喇叭状或出现堵孔现象。钻孔完毕进行清孔,清孔采用空压机接高压风管向孔内吹风的方式,吹出孔内的积水、石碴等杂物。清孔结束检查孔位、孔深、倾角是否符合施工图要求。完成钻孔以后,将炮孔按炮孔布设施工图进行相应编号,并将孔口堵好,防止雨水浸入。5.6.2 水下钻孔首先对水下爆破区域进行探摸,确认岩面是否有松散层。松散层采用抓斗挖泥船定位清挖,并将

20、其运到碴场弃卸。 钻爆船定位钻爆船采用六缆定位,船首、尾左右侧各布置两根横缆。定位时钻爆船先布设好主缆,其后移动钻爆船,待钻爆船进入预定的施工区域时,接上左右横缆,按施工要求移船定位。具体见“图5-7 钻爆船定位示意图”。图5-7 钻爆船定位示意图 测量定位先采取导标初步定位,其后用全站仪实测船位,根据船舶测量数据移船,精确定位。 钻孔船舶定好位后就可进行钻孔,待钻孔钻到爆破深度后,立即装药,防止泥沙及碎石堵孔影响成孔率。a、钻孔布置钻机可在船舷边上布置的轨道上移动。根据爆破设计,首先在轨道上规划好孔位,钻机移动到预先设计的孔位后就可钻孔。b、钻孔工艺采用潜孔钻机钻进,钻孔时一次钻至爆破深度,

21、拟采用一管一钻法,即钻孔前先下套管,再下钻具钻孔,为提高工效钻孔一次钻至爆破孔深,至爆破深度后反复洗孔,在确定无障碍现象发生后,说明已成孔,这时才可拆卸钻具。具体见“图5-8 钻爆船施工示意图”图5-8 钻爆船施工示意图5.7 控制爆破本工程共有两个爆破区域,分别为南岸2#承台和北岸3#承台基坑开挖,南岸2#承台基坑爆破区域在东港船厂附近,紧靠长江,东面为空坝,离条石挡墙最近距离为98m;南面离待拆迁厂房最近只有5m,离民房最近距离为60m,公路72m,民房群80m;离重庆市安道沥青有限公司沥青罐最近只有30m,厂房60m;西面为沙石堆场及空坝;西南面为采砂船及运砂船,最近距离为63m;北面为

22、长江,过往船舶较多,条件比较复杂。北岸3#承台基坑爆破周边环境比较好,南面靠长江,过往船舶较多,北面为山林,周边300m内无建构筑物。具体情况见“图5-9 2#承台平面示意图”、“图5-10 3#承台平面示意图”。图5-9 2#承台平面位置示意图图5-10 3#承台平面位置示意图5-12 离东面条石挡墙 图5-18西北面采砂船及运沙船位置5.7.1 控制爆破施工工艺流程图5-19 爆破施工工艺流程图5.7.2 爆破设计5.7.2.1 爆破参数选择与装药量计算(1)水上爆破参数选择与装药量计算1)40mm浅孔爆破参数 布孔方式浅孔爆破区域主要是3#承台基坑部分边坡(面积小,不能采用深孔爆破的区域

23、)、2#承台基坑边缘靠近沥青罐及民房附近的爆破区域(主要是西南面)、零星检底等爆破,采用40浅孔爆破,炮孔直径=40mm,炮孔布置成梅花形,见“图5-20炮孔平面布置示意图”及“图5-21 炮孔剖面及装药结构示意图”。图5-20炮孔平面布置示意图图5-21 炮孔剖面及装药结构示意图 爆破参数爆破参数按以下公式计算:底盘抵抗线 W1=(0.41.0)H m炮眼超深 h=0.30.5 m炮眼深度 L=H+h m填塞高度 L1=0.91.5 m装药长度 L2=L-L1 m孔间距 a=(11.5)W1 m排间距 b=(0.81.0)a m单孔药量 Q=qabH kg炸药单耗 q=0.200.35(页岩

24、取小值、砂岩取大值)kg/m3按上述公式计算得到=40mm的爆破参数值列于“表5-1 浅孔爆破参数表(砂岩)”。表5-1 浅孔爆破参数表(砂岩)H(m)W1(m)h(m)a(m)b(m)L(m)L2(m)L1(m)q(kg/m3)Q(kg)1.51.00.31.41.01.80.61.20.30.621.20.31.61.22.30.91.40.31.12.51.30.41.71.32.91.41.50.31.6注:二次破碎炮孔直径40mm,单位炸药消耗量控制在0.1kg/m3以内。装药量根据爆破效果分析,在施工过程中调整爆破参数,以达到高效优质的爆破效果。2)水上70mm中深孔微差控制爆破参

25、数 布孔方式2#承台基坑部分边坡及高程166m以上部分、3#承台基坑部分边坡及高程166m以上部分采用70mm中深孔微差控制爆破,2#承台基坑爆破台阶高度小于3m,3#承台基坑爆破台阶高度一般为2.58m,炮孔垂直或者倾斜布设,平面布置成梅花形或矩形,台阶高度按3m进行布孔,具体布置方式见“图5-22 炮孔平面布置示意图”和“图5-23炮孔剖面及装药结构示意图”。图5-22 炮孔平面布置示意图图5-23炮孔剖面及装药结构示意图 参数选择70mm中深孔微差爆破参数按以下各式计算:最小抵抗线 W1=(2035)D (孔径) m钻孔超深 h=(0.250.5)W1 m炮孔深度 L=Hh m填塞长度

26、L1=(0.81.5)W1 m装药长度 L2=L-L1 m孔间距 a=(1.01.5)W1 m排间距 b=(0.81.0)W1 m单孔药量 Q=q.a.b.H kg炸药单耗 q=0.200.40(页岩取小值、砂岩取大值) kg/m3其爆破参数值列于下表 (砂岩),当断面、岩石、地形变化较大、开挖深度发生变化时,爆破参数也应随之变化。具体参数见“表5-2 70mm中深孔控制爆破参数”表5-2 70mm中深孔控制爆破参数H(m)W1(m)h(m)a(m)b(m)L(m)L2(m)L1(m)q(kg/m3)Q(kg)2.52.20.42.52.02.81.81.00.33.753.02.30.42.

27、62.13.42.01.40.35.254.02.40.52.72.24.52.12.40.38.255.02.40.52.82.35.52.23.30.310.56.02.50.52.92.46.52.34.20.312.57.02.50.52.92.57.52.45.10.3158.02.50.53.02.58.52.560.318注: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爆破效果分析,可适当调节药量及爆破参数,以达到最佳效果。(2) 水下70mm中深孔微差控制爆破参数选择与装药量计算水下70mm中深孔微差控制爆破主要有两种布孔方式,一种布孔方式按台阶爆破布孔(有临空面),主要是2#承台基坑爆破(靠长江面有临空

28、面);另一种布孔方式为承台基坑掏槽爆破(无临空面),主要是3#承台基坑爆破;采用70mm中深孔微差控制爆破。1)水下70mm中深孔台阶控制爆破参数选择与装药量计算 布孔方式 有临空面的按台阶爆破方式布孔,主要施工部位为2#承台基坑高程为166m163m及163159.959m。炮孔垂直或者倾斜布设,平面布置成梅花形或矩形,台阶高度按4m进行布孔,见“图5-24炮孔平面布置示意图”及“图5-25炮孔剖面及装药结构示意图”。图5-24 炮孔平面布置示意图图5-25 炮孔剖面及装药结构示意图 参数选择70mm中深孔微差爆破参数按以下各式计算:最小抵抗线 W1=(2035)D (孔径) m钻孔超深 h

29、=0.30.5W1 m炮孔深度 L=Hh m填塞长度 L1=(0.81.5)W1 m装药长度 L2=L-L1 m孔间距 a=(1.01.5)W1 m排间距 b=(0.81.0)W1 m单孔药量 Q=q.a.b.H kg炸药单耗 q=0.500.80 kg/m3 (由于水的阻力,炸药单耗较高)其爆破参数值列于下表 (砂岩),当断面、岩石、地形变化较大、开挖深度发生变化时,爆破参数也应随之变化。具体参数见“表5-3 70mm中深孔控制爆破参数”。表5-3 70mm中深孔控制爆破参数H(m)W1(m)h(m)a(m)b(m)L(m)L1(m)L2(m)q(kg/m3)Q(kg)2.51.51.02.

30、01.53.52.11.40.64.53.01.61.02.11.642.31.70.664.01.71.02.21.752.32.70.695.01.81.02.31.862.43.60.612.756.01.91.02.41.972.54.50.616.5注: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爆破效果分析,适当调节药量及爆破参数,以达到最佳效果。 爆破药量(最大)计算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每排布孔10个,每次爆破4排,计40个孔,按照最深6米台阶计算,钻孔深度7米,超深1.0米,堵塞2.5米,单孔最大药量16.5公斤,采用逐孔延期爆破,故单段最大药量为16.5公斤。2)水下70mm中深孔楔形掏槽爆破参数选择与装

31、药量计算 布孔方式适用于3#承台基坑爆破高程为166160m部分;具体按施工时水位进行布孔。台阶高度按照6m进行布孔,楔形掏槽孔:对称布置,两边各10个,共布置20个,左右掏槽孔上眼间距2.0m,掏槽孔下孔口间距0.6m。辅助掏槽孔:对称布置,两边各10个,共布置20个,左右掏槽孔与楔形掏槽孔上眼间距1.2m,下孔口间距1.7m。一般孔:按照台阶爆破布孔方式布孔,孔距2.2m,排距1.7m。布孔形式见“图5-26 承台基坑楔形掏槽布孔平面示意图”及“图5-27 承台基坑楔形掏槽布孔剖面示意图”图5-26 承台基坑楔形掏槽布孔平面示意图图5-27 承台基坑楔形掏槽布孔剖面示意图 参数选择70mm

32、中深孔微差爆破参数按以下各式计算:最小抵抗线(一般孔) W1=(2035)D (孔径) m钻孔超深(一般孔) h=0.30.5W1 m炮孔深度 L=Hh m填塞长度 L1=(0.81.5)W1 m装药长度 L2=L-L1 m孔间距 a=(1.01.5)W1 m排间距 b=(0.81.0)W1 m单孔药量 Q=q.a.b.H kg炸药单耗 q=0.500.80 kg/m3 (由于水的阻力,炸药单耗较高)其爆破参数值列于下表 (砂岩),当断面、岩石、地形变化较大、开挖深度发生变化时,爆破参数也应随之变化。具体参数见“表5-4 70mm中深孔控制爆破参数”。表5-4 70mm中深孔爆破参数表炮孔孔数

33、(个)孔深h(m)装药长度L(m)填塞长度L1(m)单孔装药量Q(kg)装药量Q(kg)雷管段位楔形掏槽孔(第1排孔)206.13.82.313.52701辅助掏槽孔(第2排孔)206.03.62.412.752553第 3排孔206.03.62.412.752555第4排孔206.03.62.412.752557第5排孔206.03.62.412.752559合计1001290 注: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爆破效果分析,适当调节药量及爆破参数,以达到最佳效果。 爆破药量(最大)计算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每排布孔10个,每次爆破10排,计100个孔,按照爆破高度为5米计算,钻孔深度6米,超深1.0米,堵塞

34、2.5米,单孔最大药量13.5公斤,每排同段别的雷管,共计5个段别,合计100个孔,总药量1290kg,单段最大药量为2013.5=270公斤。(3)水下100mm中深孔爆破参数选择与装药量计算 布孔方式3#承台160m150.958m部分水下爆破采用100mm的中深孔爆破,炮孔直径=100mm,炮孔布置成梅花形或矩形,见“图5-28 炮孔平面布置示意图”及“5-29 炮孔剖面及装药结构示意图”。图5-28 炮孔平面布置示意图图5-29 炮孔剖面及装药结构示意图 参数选择爆破参数按以下公式计算:底盘抵抗线 W1=(0.31.0)H m炮眼超深 h=1.52.0 m炮眼深度 L=H+h m填塞高

35、度 L1=0.61.5 m装药长度 L2=L-L1 m孔间距 a=(11.5)W1 m排间距 b=(0.81.0)a m单孔药量 Q=qabH kg炸药单耗 q=1.32.0(页岩取小值、砂岩取大值)kg/m3按上述公式计算得到=100mm的爆破参数值列于下表。装药量根据爆破效果分析,在施工过程中调整爆破参数,以达到高效优质的爆破效果。具体参数见“表5-5 中深孔爆破参数表”。表5-5 中深孔爆破参数表(单耗1.5kg/m3)梯段高H(m)孔深L(m)超深h(m)最小抵抗线W底(m)炮眼间距a(m)炮眼排距b(m)单位炸药消耗量kg/m3装药量Q(kg)堵塞长度Ls(m)1.53.02.02.

36、02.01.81.591.02.03.82.02.02.01.81.5121.03.05.02.02.02.02.01.5181.04.06.02.02.02.02.01.5241.05.07.02.02.02.02.01.5301.06.08.02.02.02.02.01.536.01.07.09.02.02.02.02.01.542.01.08.010.02.02.02.02.01.548.01.09.011.02.02.02.02.01.554.01.0注:长江水位涨落较大,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爆破效果分析,适当调节药量及爆破参数,以达到最佳效果。 水下爆破药量(最大)计算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37、每排布孔10个,每次爆破4排,计40个孔,按照最深9米台阶计算,钻孔深度11米,超深2.0米,堵塞1.0米,单孔最大药量54公斤,每排布两个段别的雷管,共计8个段别,故单段最大药量为270公斤。5.7.2.2 装药、堵塞及起爆网路设计(1)水上40mm浅孔及70mm中深孔爆破装药、堵塞及起爆网路1)装药结构水上浅孔及中深孔爆破:采用32mm及60mm的条装乳化炸药作为主爆药和起爆药,起爆药包置于炮眼底部或中下部见装药结构示意图。2)堵塞方法采用黄泥或细砂堵塞,要捣实。有积水的炮孔要用粗砂堵塞一段后再用黄泥或细砂堵塞30cm以上。3)起爆方法起爆方法:采用电雷管和非电-电混合起爆方法。4)起爆网

38、路电雷管起爆方法:采用1、3、5、6、7、8、9、10段毫秒延期电雷管,每个炮孔内置一发雷管,孔外大串联,形成串联起爆网路,见“图5-30 电雷管排间串联微差起爆网路布置示意图”。非电-电混合起爆方法:2#承台基坑爆破采用非电起爆网路,孔内装1、3、5、6、7、8、9、10段5m非电导爆雷管,孔外用瞬发电雷管或同段毫秒电雷管激发起爆;也可以采用逐孔起爆方法,即孔内同段(7段或者9段)非电导爆雷管,孔外用3段或者5段非电导爆雷管连接,最后用电雷管激发起爆,见“图5-31 非电起爆网路布置示意图”。图5-30 电雷管排间串联微差起爆网路布置示意图图5-31 非电起爆网路布置示意图(2)水下70mm

39、中深孔爆破装药、堵塞及起爆网路1)装药结构水下70mm中深孔爆破:采用60mm的条装乳化炸药作为主爆药和起爆药,起爆药包置于炮眼底部或中下部见装药结构示意图。2)堵塞方法采用黄泥或细砂堵塞,要捣实。有积水的炮孔要用粗砂堵塞一段后再用黄泥或细砂堵塞30cm以上。3)起爆方法起爆方法:采用电雷管和非电-电混合起爆方法。4)起爆网路电雷管起爆方法:采用1、3、5、6、7、8、9、10段毫秒延期电雷管,每个炮孔内置一发雷管,孔外大串联,形成串联起爆网路,见“图5-32 电雷管排间串联微差起爆网路示意图”。非电-电混合起爆方法:2#承台基坑爆破采用非电起爆网路,孔内装1、3、5、6、7、8、9、10段5

40、m非电导爆雷管,孔外用非电导爆雷管连接,用瞬发电雷管激发起爆;也可以采用孔内同段(7段或者9段)非电导爆雷管,孔外用3段或者5段非电导爆雷管连接,最后用电雷管激发起爆,见“图5-33 电雷管排间串联微差起爆网路示意图”及“图5-34 承台基坑水下非电起爆网路布置示意图”。图5-32 电雷管排间串联微差起爆网路示意图图5-33 非电起爆网路布置示意图图5-34 承台基坑水下非电起爆网路布置示意图(3)水下100mm中深孔装药、堵塞及起爆网路1)装药结构水下100mm中深孔爆破:采用70的条装乳化炸药作为主爆药和起爆药,超过4米以上的柱状药包需装2个起爆药包,分别分布在1/3和3/2处;超过8米以上的柱状药包需装3个起爆药包,分别分布在1/4、1/2和3/4处。同时起爆体还要满足以下两个要求: 起爆体必须具有足够的抗水、抗压能力。 每个起爆体应安放2发并联雷管。装药前,应先用装药杆检查孔壁的质量和孔深。为便于装药,需要进行药包加工,首先对雷管进行防水处理,一般用防水胶把雷管口封好,雷管脚线只留20cm,其余剪断,雷管和连接线接好后插入药卷内,水下连接线不能有接头,根据钻孔深度确定药包长度,把炸药装入82.6pvc管内(定做),药包制作好后用提绳提起,沿套管将药包装入孔底。为防止泥沙淤积,每钻一孔后立即装药。见“图5-35 装药结构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