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课件第78章.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72885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7.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课件第78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教育心理学课件第78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教育心理学课件第78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教育心理学课件第78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教育心理学课件第78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课件第78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课件第78章.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教学心理,目 录,第一节 课堂教学心理,一、课堂教学程式的心理分析,(一)课堂教学程式,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式可分为三类:系统传授知识的程式: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在活动中学的程式:设置问题情境提出并确定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实施方案检验与评价;综合型程式:提供学习材料进行活动、分析、归纳推导规律、获得结论。,课堂教学程式指的是教师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而采取的一定的教学组织与操作形式。,第一节 课堂教学心理,(二)课堂教学程式的心理要素,认知指导,第一节 课堂教学心理,二、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效应及对待,(一)首因效应,心理效应是指由于某种刺激或作用的影响使得人产生相应于这种

2、刺激或作用的心理效果或反应。 首因效应是指最先获得的信息资料对人形成的印象有重要作用。实验: 卢钦斯的首因效应实验说明:由“先入为主”所形成的第一印象在社会知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教师每次教学中最初所讲授的材料给学生学习带来的“黄金位置”作用,使学生对最初材料的印象最深,最后的材料次之,中间的最差。,第一节 课堂教学心理,二、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效应及对待,(一)首因效应,机制 在记忆过程中最先获得的记忆材料不受前摄抑制影响,因而比记忆后面获得材料效果要好。 如:当我们英语单词时,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汉语拼音对我们的记忆有干扰,这就是前摄抑制。,第一节 课堂教学心理,(一)首因效应,发挥教学中首因效应

3、的作用:1.做好第一印象的管理2.充分发挥教学中“黄金位置”的作用 教师应做好如下方面工作:在向学生讲授新材料时,要善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使新材料第一次就给学生以强烈、深刻的印象。要注意前后材料的性质,避免相互间的干扰,克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在记忆中的负作用,增强首因效应的效果。,第一节 课堂教学心理,罗森塔尔效应是指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抱以的期待和热爱而使学生出现相应发展的现象。1.罗森塔尔实验及其机制 实验 心理机制: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是以对学生的总体印象为基础的,这种印象一旦形成,就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其他方面的行为表现产生相应的期望,期望的行为引导教师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对不同的学生实

4、行区别对待。,(二)罗森塔尔效应,第一节 课堂教学心理,2.教师积极期望的建立,(二)罗森塔尔效应,第一节 课堂教学心理,(三)认知失调效应,“被迫依从”实验及其机制 “被迫依从”实验机制:认知失调是人的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费斯廷格 (1919-1989),第一节 课堂教学心理,(三)认知失调效应,人的认知常常在以下情况处于失调状态: 逻辑上不一致; 与社会风气不一致; 个人的一贯行为倾向与他的特殊行为不一致; 新出现的事物与自己过去的经验不一致。,第一节 课堂教学心理,(三)认知失调效应,利用认知失调转化学生的工作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要善于激发学生产生认知失调,使学生产生心理震荡,寻找转化

5、学生思想的突破口。 要善于及时地帮助学生实现“心理平衡”。 降低学生原有认识或行为的重要性; 增加学生新的认识与行为的重要性; 寻找新旧认识与行为之间的一致性。,第一节 课堂教学心理,(四)蔡加尼克效应,1.什么是蔡加尼克效应 人们把由于中止而未被完成的事反而记忆效果更好的现象,称之为蔡加尼克效应。如教学中适度间隔地停止讲解,要比滔滔不绝地讲解更易于学生记忆。心理机制: 结束工作后所引起的心理张力系统业已松弛,而那些未完成的工作所引起的张力系统仍在持续。,第一节 课堂教学心理,(四)蔡加尼克效应,2.蔡加尼克效应在教学中的应用课堂讲授中要营造“心理张力”氛围适度、紧张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课堂

6、结束时制造“未完成任务”。鼓励学生课下给自己提出问题。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第一节 课堂教学心理,(五)反馈效应,1.反馈实验 学习者需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这种了解会起到强化作用,进而提高学习效率。罗斯与亨利的实验显示了反馈的作用。,实验说明: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果对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即时反馈比远时反馈效果更大。,第一节 课堂教学心理,(五)反馈效应,2.反馈效应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学习结果的反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活动中利用反馈效应时应当注意:学习中要及时反馈。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进行批改。在动作技能训练中,也要及时地反馈结果,以便学生及时调整动作。 把反馈作为帮助学生取得进步

7、的重要方式。,第二节 课堂教学的组织心理,一、课堂教学组织的心理分析,(一)课堂教学组织的概述 课堂教学组织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有效地实现预定教育目标的过程。有效的课堂系统,需要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有效的学习条件,并引导学生做出适当的行为;把教学目标中提出的对学生的期待转化为课堂活动的秩序和规则;创设一定的情境条件,保证良好的课堂环境。,第二节 课堂教学的组织心理,课堂教学组织的基本功能:1.促进功能 指教师在课堂内创设对教学起促进作用的组织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激励学生发挥自身的潜能以促进学习。途径:形成尊师

8、爱生、和睦相处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和学的相互支持;培养良好的课堂风气,促进学生遵从课堂规范;强化群体的内聚力,促进和提高班集体对学生的吸引力。,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第二节 课堂教学的组织心理,课堂教学组织的基本功能:2.维持功能 指在课堂教学中持久地维持良好的内部环境,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始终保持在课业上,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表现:有助于调节气氛,使学生适应教学中的各种情境变化;有助于缓和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冲突,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所实施的课堂行为准则,有助于强化课堂教学秩序,维持课堂教学纪律;有助于调节教学过程中的紧张和焦虑,维持学生身心健康。,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第二节

9、课堂教学的组织心理,(二)课堂教学组织的条件,1.掌握课堂教学组织的理论和观点 职能观点,侧重于管理标准,探索有助于达到有效管理标准的行为; 行为矫正观点,强调使用强化和奖惩的办法来肯定、维护或排除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 人文主义相互作用的观点,以心理疗法为依据,重视教师特定行为,如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第二节 课堂教学的组织心理,(二)课堂教学组织的条件,2.明确课堂教学组织的三个目标,第二节 课堂教学的组织心理,(二)课堂教学组织的条件,3.控制影响课堂教学组织的因素,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学生的定型期望,班集体的特点,民主管理方式,教师就能够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敢于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

10、改革,课堂气氛就会是活跃的良好的;监督式的管理方式,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关系会紧张、冷淡,课堂教学管理气氛也会比较沉闷。,如果教师的实际行为与学生的定型期望不一致,班内就会产生不满。教师接受教学任务后,必须先知道学生对自己的期望是什么,尽量使自己的课堂组织与学生的期望相一致,这样才能使师生关系更协调,从而产生更好的课堂学习管理效果。,掌握班集体的特点,运用适当的技巧,获得理想的管理效果。班集体大,情感纽带弱,师生间、同学间交往频率低,建立集体规范困难,易形成各种非正式的小群体,同学之间难免产生磨擦与冲突,直接影响课堂学习管理的效果。,第二节 课堂教学的组织心理,(二)课堂教学组织的条件,4.分析课

11、堂教学组织任务 核心包括两类重要活动: 教师必须确立能阻止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准则。 为吸引学生参加课堂学习活动创设条件,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第二节 课堂教学的组织心理,二、课堂心理氛围的营造与调适,(一)课堂心理氛围概述1.课堂心理气氛与学习课堂心理气氛是指课堂内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情感和社会的氛围。,2.课堂心理气氛的类型和特征,第二节 课堂教学的组织心理,(二)良好课堂心理氛围的调控,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的移情、教师的期望、教师的焦虑是营造课堂心理气氛主要条件。,1.教师的领导方式利皮特和怀特权威专制型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服从命令,学生没

12、有自由,教师完全控制学生的行为。民主交往型 教师以民主的作风与学生进行交往,引导学生共同谈论问题。放任自流型 教师缺乏教育目标、自信心和责任感,既不鼓励学生,又不严格要求学生。,第二节 课堂教学的组织心理,(二)良好课堂心理氛围的调控,2.教师的移情 移情,又叫情感移入,是指个体把自身的情感或情绪投射到其他人或事物之中,并感受其结果。教师要善于设身处地领会教材里的知识、感情,体验学生的认知、情感和需求。教师要善于感染学生。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对教材的体验,唤起学生的体验。,第二节 课堂教学的组织心理,(二)良好课堂心理氛围的调控,3.教师的期望 教师须努力创造一些条件,进而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教

13、师的期望须具备可行性与发展性。教师的期望须与机会的创设结合在一起。教师的期望要通过评价来强化与指导。,第二节 课堂教学的组织心理,(二)良好课堂心理氛围的调控,4.教师的焦虑 焦虑是个体面临当前的或可能出现的某种威胁、危险时产生的紧张、不安、痛苦的情绪体验。教师在实际的工作中,为维持适度的焦虑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认识与接纳自己。认同自己的职业角色。,第二节 课堂教学的组织心理,(二)良好课堂心理氛围的调控,教师职业角色的自我认同,是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内化了的自律取向,是个体主动的、有意识的、积极的心理体验。教师的职业境界有四个层次: 把教育看作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规范、要求; 把教育看作出于职业

14、责任的活动; 把教育看作出于职业良心的活动; 把教育当作幸福体验。,第二节 课堂教学的组织心理,三、课堂问题行为的控制,(一)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行为,奎伊:品行性行为性格性行为情绪上、社会上不成熟行为我国心理学家的分类:外向性攻击型问题行为内向性退缩型问题行为,第二节 课堂教学的组织心理,(二)引发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第二节 课堂教学的组织心理,(三)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标题文字,文字内容,第三节 学生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一、学生的认知差异与指导,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表现在认知方式差异与智力差异两大方面。(一)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一般是指学生在理解、储存、转换、提取和使用信息时习惯采用的方

15、式。特征:认知方式是学生表现出来的理智特征;认知方式描述的是那些在时间上相对稳定的过程;学生在完成类似的任务时始终表现出这种稳定性。 认知方式差异主要有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整体性和系列性、反思性和冲动性、聚合式与发散式等。,第三节 学生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一)认知方式差异1.场依存与场独立性 赫尔曼威特金 场独立性指很容易地将一个目标从他的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能力。 场依存性是指在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时感到困难的知觉特点。,场独立性学习者与场依存性学习者在学习上的不同特点比较,第三节 学生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一)认知方式差异1.场依存与场独立性 嵌图形测验。也叫隐蔽图形测验。这是

16、目前研究中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令被试在较复杂的图形中用铅笔勾画出镶嵌或隐蔽在其中的简单图形。在测验中,能排除背景因素的干扰从复杂图形中迅速地、容易地知觉到指定的简单图形者为场独立型;而完成该项任务较为困难者为场依存型。,第三节 学生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一)认知方式差异2.整体性与系列性 戈登帕斯克 系列性策略是指把精力集中在一步一步的策略上,提出的假设一般说来比较简单,每个假设只涉及一个属性的策略。一般把重点放在解决一系列子问题上,十分注重其逻辑顺序。 整体性策略是指倾向于使用比较复杂的假设,每个假设同时涉及若干属性的策略。倾向于对整个问题将涉及到的各个子问题的层次结构以及自己将采取的方式进

17、行预测。,第三节 学生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一)认知方式差异3.反思性和冲动性 杰罗姆卡根 冲动型:在简短地考察各种可能性后迅速地做出决定。反思型的儿童表现出更成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反思型:在进行反应前进行深思熟虑的思考,仔细考虑所有的可能性。比起冲动型的儿童表现出更多可能去考虑不同的假设。,第三节 学生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一)认知方式差异4.聚合式与发散式 吉尔福特 聚合式是在处理具有常规答案的问题时表现出较强的能力,答案可以从给定的条件中推导出来的一种认知方式。聚合思维者在解决问题时需要从提供的信息中找到一个明确的传统的正确答案 发散式是在处理具有不同答案的可能性问题时表现出高度的熟练

18、性的一种认知方式。发散思维者善于解决多个同等可接受答案的问题,这些答案强调多样性和创造性。,第三节 学生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1.智力的个体差异 大量研究表明,学生的智力水平呈常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即中常者最多,低常、超常儿童各占0.13%左右。,(二)智力的差异,第三节 学生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2.智力的群体差异男女智力的发展在总体上是平衡的 男性智愚较为悬殊,女性的智力发展比较均匀。男女智力发展有年龄差异 学龄期开始,女性智力明显高于男性;到青春发育期,女性的智力优势开始下降,到了男性发育高峰期,男性的智力开始优于女生。男女两性各自存在自己优势领域 男性的空间知觉能力明显优于女性;男性偏

19、于逻辑思维,理解记忆和抽象记忆较强,女性偏于形象思维,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较强。,(二)智力的差异,第三节 学生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三)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指导,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指导可从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三方面入手。,1.创设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第三节 学生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一)人格特质上的差异,二、学生的人格差异与教育策略,阿尔波特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1. 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如林黛玉的多愁善感。2. 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

20、,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中心特质。3. 次要特质是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如有些人虽然喜欢高谈阔论,但在陌生人面前则沉默寡言。,第三节 学生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一)人格特质上的差异,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认为人格是一个人的性格、气质、智力和体格的稳定的持久性组织,它决定一个人对环境独特的顺应方式。,艾森克(19161997),第三节 学生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一)人格特质上的差异,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外倾性,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艾森克认为人格特质存在两个基本维度,情绪稳定性神经过敏

21、性;内倾外倾。,第三节 学生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二)适应人格差异的教育策略,1.设置各类选修课程,适应学生全面发展 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兴趣、个性和能力的发展倾向。2.提倡非指导性教学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着重于创造促进经验学习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完成自我指向的学习。3.强调合作学习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养成集体感、友谊感等良好的人格特征。,谢谢聆听!,第八章 学生群体心理,目 录,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一、学生群体心理的概念,(一)群体、学生群体与群体心理,群体是指人们基于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以特定的方式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而产生相互作用的个体的集合。四个特点:

22、群体成员之间具有共同的需要和目标并以此进行共同活动; 群体有一定的组织形式,使其成员处于一定的关系中; 群体成员心理上具有相互依存关系和自己的规范; 群体成员对同属于一个群体的认知。,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辨一辨,哪些是群体,哪些又不是?,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一)群体、学生群体与群体心理,学生群体: 在学校群体中,除教育者和学校的其他工作人员以外的学生个体的集合。 群体心理: 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共同性心理活动。如模仿、从众、暗示、士气、氛围等。,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二)研究学生群体心理的意义,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二、学生群体的类型,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

23、理概述,三、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一)社会促进和社会懈怠,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在工作时因为有他人在场而使工作效率提高,或者与别人一起活动时其行为效率会提高的现象。,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一)社会促进和社会懈怠,社会懈怠(也称社会抑制):个体在工作时因为有他人在场,或者与别人一起活动时其行为效率会降低的现象。,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社会促进和社会懈怠产生的条件,1.任务难度 简单活动-社会促进 复杂活动-社会懈怠 2.活动能否表现优势行为 优势行为-社会促进 非优势行为-社会懈怠,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从众是个人由于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在认知或行动上不由自主地

24、趋向于跟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 其本质: 是个体受到社会某种影响之后产生的一种适应行为或反应。,(二)从众,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二)从众,想一想,生活中的从众,1.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如利他行为等。2.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如风俗、习惯、传统等3.现场对多数人意见的赞同。如开会形成决议时进行举手表决,少数派会由于多数人举手的压力转而也举手赞成多数人的意见,表现形式:,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二)从众,著名心理学家阿希(S. Asch)于1956年做过一个有名的实验,实验程序:实验中,共有7名被试,其中6人是实验者的助手(即假被试),只有一人是真

25、正的被试,而且总是安排在倒数第二个回答。几个被试围桌而坐,面对两张卡片,依次比较判断a、b、c 三条线段中的哪一条线段与标准线段等长。实验要求被试大声说出他所选择的线段。18套卡片共呈现18次,前几次判断,大家都作出正确的选择,从第7次开始,假被试故意作出错误的选择,实验者观察被试的选择是独立的还是从众的。,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二)从众,实验结果,阿希在1951年开始实施这一实验,在1956年,1958年又重复了这项实验,发现:1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保持了独立性,每次选择反应无一次发生从众行为。2约有15的被试平均作了总数的四分之三次的从众行为,即从众反应平均每12次中就有9

26、次。3所有被试平均作了总数的三分之一次的从众反应,即每12次中就有4次发生从众行为。,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二)从众,“信息压力”和“规范压力”行为参照:大部分人都这样做,那我也可以这样做偏离恐惧:群体更喜欢与群体保持一致的人,并努力影响与群体不一致的人,抛弃不改变的顽固分子人际适应:人都希望在所处群体中获得认可,故常常权宜从众以获得好的人际关系,对从众现象的解释:,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二)从众,2.从众产生的原因,1.群体的内聚力程度 2.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 3.个体需求和个性特征4.群体的规模 5.刺激物的性质,学生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是采取从众行为还是保持独立,大致受以下因素的

27、影响:,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二)从众,在保证学生群体规范正确的前提下,创造条件促使学生个体从众。在发现学生群体压力不妥的情况下,要支持学生个人的正确意见而防止从众行为的发生。引导学生克服盲目从众。,3.从众行为与教育,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三)服从,定义:指按照社会规则、群体规范或别人的意愿作出的行为的社会心理现象。分类: 1.在一定的有组织的群体规范影响下的服从。 如一个国家的公民遵守本国的法律。 2.对权威人物或事物的服从。 如下级服从上级。,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三)服从,基本原因:1.合法权力。指社会赋予了卷入社会角色的一方更多的影响力,从而使另一方认为自己有服从的

28、义务。2.责任转移。指人们在明白自己的行为对别人有伤害后果时,由于是服从上级或权威的指挥,自己不对行为后果负有责任。,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三)服从,服从产生的四个重要条件:1.权威人物的权威性(权威性越高的人越易使人服从)2.权威人物与服从者的空间关系(空间距离越远越易造成盲目迷信的情绪性服从)3.他人支持与服从(他人或社会对服从者的支持会提高反抗权威的意识与程度,从而降低权威者的命令效力)4.服从者的个性特点(习惯于绝对服从上级者易服从),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点:,(三)服从,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四)去个性化,指的是个体在

29、群体影响下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失去了个体感,产生一些与群体一致的行为。,阿根廷球迷闹事,群众围观起哄,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产生的原因,(四)去个性化,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概念,(五)个体社会化,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通过学习社会经验和社会行为规范,获得社会生活的能力,成为一定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强调的是社会对个体的影响和个体对社会的适应。,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学生群体在促进个体社会化中的心理功能,(五)个体社会化,第二节 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1.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班具体条件所制定的目标系统。 班级教育目标(如学业成绩合格率、优秀率、体育达标率等)

30、班级管理目标(如早操出勤率、作业完成率、到课率等)2.为满足本班学生需要而制订的有特色的目标。,一、班级群体目标与学生个体目标,(一)班级群体目标的内容,第二节 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一、班级群体目标与学生个体目标,(二)班级群体目标的作用,导向作用 (可以让大家拥有共同的追求)凝聚作用 (凝聚整个班集体的力量)调控作用 (调整学生学习的状态)激励作用 (激励学生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教育作用 (有助于学生集体责任感的形成),第二节 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班级群体目标的方向性与合理性。即班级群体目标要符合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反映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科学组织班级群体目标制订的过程。使学生尽可能

31、多的参与群体目标的制订过程,在充分的讨论中交流思想,达成对群体目标的共识。,一、班级群体目标与学生个体目标,(三)群体目标和个体目标如何协调,第二节 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班级群体规范是指由班级群体所确定的、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标准或行为准则。它是在班级群体成员的共同活动中形成的。,二、班级群体规范与学生个体自由,(一)班级群体规范的内容,文本,第二节 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1.积极作用 维系和巩固群体的纽带作用和支柱作用; 统一认识的标准化作用; 约束引导成员行为的指向作用; 促进学生社会化与人格成熟的教育作用,还具有使学生产生安全感的保护作用。2.消极作用 压抑作用 惰性作用 离心作

32、用,(二)班级群体规范的作用,第二节 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三)维护班级群体规范与学生个体自由的统一,第二节 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一)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特点,三、非正式学生群体与正式学生群体,第二节 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二)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三、非正式学生群体与正式学生群体,积极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成员在正式学生群体中难以满足的一些心理需要和提供物质上的帮助。 消极作用:非正式学生群体成员之间具有重感情轻理智的特点,因而容易思想和行为产生偏激、冲动和极端,对班集休、学校的正常活动造成损害。,第二节 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三)正式学生群体与非正式学生群体

33、的协调,三、非正式学生群体与正式学生群体,培养一个坚强的积极向上的学生集体,是协调好学生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之间关系的根本保证。,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地进行分析,因势利导、发挥其积极作用。,使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目标与班级目标一致,形成合力。,第二节 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四、竞争与合作,竞争是指不同的个体或群体为一个目标展开争夺,促使某种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分类:1.积极的竞争。即通过改革创新、扬长避短等手段来增强自身的实力,从而使自己处于竞争的优势。2.消极的竞争。即通过破坏对方或打击、贬低对方等手段使自己处于相对优势。,(一)竞争,第二节 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

34、特点,(一)竞争,第二节 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一)竞争,积极作用: 适当竞争能激发个人的潜能 提高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消极作用:诱发本位主义和不道德动机使一部分学生产生过度的紧张和焦虑对班集体中的同学关系造成不良影响,第二节 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合作是指不同的个体或群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调活动,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二)合作,分类:,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第二节 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合作的作用,第二节 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三)竞争与合作的引导,竞争合作工作任务比较简单,而且团体中每个成员都能独立完成全部工作

35、程序时。若团体成员的态度与感情是属于自我定向的,对工作又缺乏兴趣时。,竞争合作若工作比较复杂,有的成员又不能独立地完成全部工作时。若团体成员的态度与情感属于团体定向,又有明确的团体目标时。,第二节 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在班级管理中,教育者在组织竞争与合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竞争不能太频繁。2引导学生采用积极的竞争手段。3在竞争中强调合作。,(三)竞争与合作的引导,第二节 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五、班级学生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以及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相互协调、相互团结的程度和力量。,高凝聚力班级学生群体的特征,1.有祥和欢快的群体心理氛围2.有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和统

36、一坚定的集体意志3.具有团结向上的集体舆论和集体情感,第二节 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1.群体目标的正确性2.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竞争3.群体成员心理满足程度4.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5.群体内冲突的解决状况 此外,师生关系、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教育思想、领导方式、教育艺术以及教师的人格等,对班集体凝聚力有着重要影响。,影响班集体凝聚力的基本因素,五、班级学生群体凝聚力,第三节 班级群体的人际关系与指导,一、班级群体中人际关系的特点,第三节 班级群体的人际关系与指导,二、班级群体中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班级中最重要的和主要的人际关系。,(一)影响师生关系的心理因素,第三节 班级群体的人际关系与指导,1教

37、师方面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没有反映学生的需求,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或者脱离实际。要求过于频繁,且不严格检查执行,“言而无信”。偏爱学生。不尊重学生的人格,甚至采取压制学生个性的教育工作方式。不尊重学生家长。陈旧的教师权威心理。,(二)师生关系对立的常见原因,第三节 班级群体的人际关系与指导,幼稚无知。学习甚础差,意志薄弱,不能自律,因而产生失望心理。社会的、家庭的不良影响给学生造成的庸俗心理。猜疑心理。,2.学生方面,(二)师生关系对立的常见原因,第三节 班级群体的人际关系与指导,三、班级群体中的同伴关系,1.影响其社会性发展(早期同伴关系不良将导致以后社会适应困难,在班上没有朋友的学生,比其

38、他儿童更容易出现孤僻、冷漠或产生心理障碍。)2.影响其学习(无论是学习志向、学习态度,还是学习方法、学习成绩,都会受到同伴的影响。)3.影响其心理健康(在同伴关系中,个体或认同、或抵制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会起到成人无法替代的作用。),(一)同伴关系对学生的重要价值,第三节 班级群体的人际关系与指导,(二)影响同伴关系的因素,第三节 班级群体的人际关系与指导,(三)同伴关系的指导与协调,第三节 班级群体的人际关系与指导,人际沟通指发生在两个人或数人之间的传达思想、交流情报、信息的过程。四种功能:,四、班级内的人际沟通,(一)班级内的人际沟通概述,第三节 班级群体的人际关系与指导,1要

39、遵循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同理心、真诚、接纳与尊重)2. 传递的信息必须准确、具体、完整,能引起学生关注。(深入浅出、入情入理)3. 要注意倾听。(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及时搜集学生的反馈信息。)4. 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和沟通环境。(对表扬性、不点名性谈话,可选公众场合进行,对点名批评性、选择个别谈话、网络沟通等其他沟通方式。),(二)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时应注意的事项,第三节 班级群体的人际关系与指导,(三)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了解是理解的前提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寻找共同话题,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真诚沟通交流。,教师要对家长不卑不亢、不俯不仰,平等相待,以真诚的态度取得家长的信任,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教师要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家长会能增进教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相互信任,及时沟通学生动态变化信息,有利于教师调整、改进教育举措,促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使之更具一致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并且能够形成校内校外共同育人的良好环境。,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