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至武汉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方案2_secret.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991941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家庄至武汉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方案2_secret.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石家庄至武汉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方案2_secret.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石家庄至武汉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方案2_secret.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石家庄至武汉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方案2_secret.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石家庄至武汉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方案2_secret.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家庄至武汉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方案2_secret.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家庄至武汉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方案2_secret.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目 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及主要设计标准12.1、工程概况12.2、主要设计标准23、总体施工方案34、施工准备34.1、临时工程布置34.2、技术准备44.2.1、技术培训44.2.2、施工测量44.2.3、试验准备工作54.2.4、桥面验收及交接工作54.2.5、沉降观测及评估工作95、主要施工方案95.1、施工顺序95.2、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方案95.2.1、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准备95.2.2、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布置105.2.3、测量复核125.2.4、滑动层施工125.2.5、铺设硬泡沫塑料板155.2.6、钢筋工程155.2.7、无砟轨道底座板混凝土施工215.2.8、 临

2、时端刺的施工255.2.9、底座板连接施工266、施工进度安排346.1、施工计划346.2、工期安排347、资源配置357.1、模板配备357.2、劳动力配置357.3、主要机械及测量仪器配备368.其它技术组织措施3736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XX铁路客运专线公司筹备组2XXX年7月17日下发的XX客专筹工程2XXX72号关于印发XX铁路客运专线及石武铁路客运专线(XXX段)调整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的通知。(2)铁道部第三勘察设计院石家庄至武汉客运专线(石家庄至郑州段)修改初步设计文件和相关图纸、工程数量及相关标准图、参考图,如CRTS型无碴轨道桥梁地段设计图(石武客专石郑

3、施轨-03-01-0124)等。(3)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国家、铁道部有关规范、规程和验标、指南等。(4)我单位参建武广客专线工程的施工经验及设备情况。(5)XXX局集团有限公司依据GB/T19001-2000质量标准体系、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建立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2、工程概况及主要设计标准2.1、工程概况我分部无砟轨道施工管段位于XXX省XX市XX县、成安县境内,施工起讫里程为DK442+333DK466+340,即XX河特大桥0#-744#墩,管段有32m双线简支箱梁685孔、26m双线简支箱梁1孔、24m双线简支箱梁42孔、20m双线简支箱梁4孔,(3

4、2+48+3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4联。我分部负责全长24007m的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C30混凝土约17705 m3。桥梁上部CRTS型板式无砟轨道系统其层次构成自下而上依次为: 2mm厚喷涂防水层、5mm厚两布一膜滑动层及5cm厚硬泡沫塑料板滑动层(用于梁端区域)、20cm厚度C30钢筋混凝土底座、20cm厚轨道板,其中轨道板两侧分别布置C、D型侧向挡块。其结构组成见图2-1。图2-1 桥梁上板式无砟轨道构造2.2、主要设计标准铁路等级:客运专线;正线数目:双线;正线线间距:5.0m;速度目标值:350km/h,初期运营速度300km/h;最小曲线半径:7000m;最大设计坡度:20;到

5、发线有效长度:650m;牵引种类:电力;列车类型:动车组;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3、总体施工方案根据架桥机架梁的进度情况,我分部管段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需要等架桥机调头返回才可进行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模板采用同一厂家、统一设计的模板厂制作,其线形、外观质量精度要求高。底座板采用现场现浇,严格按照测量技术人员的测量进行定位,然后按照验标要求绑扎钢筋,架立及加固钢模板,经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混凝土罐车从施工便道运送至桥下相应位置,采用汽车泵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土工布和塑料薄膜覆盖洒水养护。4、施

6、工准备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开始前,根据施工段落划分情况和施工工期要求,配备相应的工装设备,按时组织上场,在相应的地段准备,待工作面提供后,立即展开施工。4.1、临时工程布置(1)施工便道原五分部、六下部结构施工时的施工便道,沿线路纵向基本贯通布置(邯济铁路处断开),与地方交通网连成一体,利用原有施工便道及地方交通网完成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2)施工用电原五分部、六下部结构施工时沿线均架设了临时施工用电线路。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用电可继续采用已有临时动力线路。为此,本桥梁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供电采用临时动力线路供电为主、自发电为辅的措施。(3)施工用水桥梁所经XX市XX县及成安县境内水源紧缺,无砟轨道

7、底座板施工用水均采用前期下部结构时施工的水井取水施工。 (4)施工驻地、场地DK442+333.18DK466+340段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由六分部施工,各作业点驻地沿线布置,主要布置在沿线既有钢筋棚内。(5)混凝土搅拌站本桥梁段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由5、6#混凝土搅拌站供混凝土,混凝土搅拌站均采用电子自动计量系统,经标定后投入使用。4.2、技术准备4.2.1、技术培训施工前根据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区段划分和施工组织安排,按专业和施工工序对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参建人员熟练掌握无砟轨道底座板操作工艺和技巧,掌握技术标准,确保施工正常进行。4.2.2、施工测量无砟轨道铺设前依据CP精测网在

8、线位旁布设标网,桥梁上的设标网(GVP)设于防撞墙上的固定支座正上方,见图4.2.2-1。其精度要求为二等水准,三级导线。一个工作面必须保证有8个以上的测量人员,平面组5人,水平组3人,每个工作面配置全占仪TCA1800 1台和天宝DINI03电子水准仪1台。图4.2.2-1 桥面防护墙上设标网CP点4.2.3、试验准备工作试验工作主要有原材料的报验、现场混凝土的试验、配料站的试验等工作。每个作业面的试验人员至少需要配置混凝土试验员2人,搅拌站协调人员1人。4.2.4、桥面验收及交接工作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前,必须提前进行梁面的验收交接,交接工作由监理组织进行。验收内容主要包括桥梁平面位置、桥面

9、高程、桥面平整度、相邻梁端高差及梁端平整度、防水层质量、桥面预埋件(包括梁端剪力筋、侧向挡块预埋筋)、剪力齿槽几何尺寸的规范性、桥面清洁度、桥面排水坡等。(1)桥面高程梁面设置加高平台,梁端设置高强度挤塑板的1.45m范围加高平台厚度为15mm,平整度要求为2mm/1m,不允许出现正误差。不能满足要求时,打磨处理,直至符合要求。其它部位加高平台厚度为65mm,加高平台顶面平整度为3mm/4m。使用精测网进行复核检查。对不能满足要求的应进行打磨和采用聚合物砂浆填充处理。(2)桥面平整度桥面平整度要求3mm/4m。使用4m靠尺测量(每次重叠1m),每桥面分四条线(每底座板中心左右各0.5m处)测量

10、检查。对不能满足3mm/4m要求,但在8mm/4m范围内的,可用1m尺复测检查,应满足2mm/1m要求。对仍不能满足要求的,对梁面进行整修处理。 图4.2.41 相邻梁端高差检查 图4.2.42 梁面平整度检查(3)相邻梁端高差相邻梁端高差不大于10mm。采用0.5m水平尺进行检查(在底座板范围内对观感较差处进行量测)。对大于10mm处应进行专门处理,或一侧梁端采取落梁措施或较低一端用特殊砂浆修补。 (4)底座板绝对公差要求:底座板:顶面高程5mm,中线位置10mm,宽度015mm,顶面平整度为7mm/4m。(5)防水层防水层不允许破损及空鼓现象的存在。防水层空鼓检查可采用拖拽铁链的方法进行。

11、检查时沿桥面纵、横向拖拽铁链,以拖拽时桥面发出的空鼓声音初步确定空鼓范围,用记号笔画出范围。破损及空鼓的防水层部位必须整修。 (6)桥面预埋件要求预埋件平面、高程位置要准确。对不能满足无砟轨道施工要求的,视情况按技术转让方提出的桥面缺陷补救措施方案进行处理。(7)剪力齿槽几何状态根据实际情况,按设计尺寸修凿并清理干净,齿槽内应修理方正并凿毛出新面,确保底座板混凝土与其结合良好。底座板内齿槽剪力钉螺纹要与预埋螺纹套筒相匹配,螺纹拧入长度至少为套筒长度的二分之一。(8)桥面清洁度桥面不能有油渍污染,否则应在底座板施工前清洗干净。桥面排水坡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对排水坡存在误差的桥面,应保证设计的汇水

12、、排水能力,不允许反向排水坡的存在,特别是两线中间部位。对可能造成排水系统紊乱的桥面应打磨整修处理。(9)伸缩缝状态的检查确认主要检查伸缩缝安装是否到位且牢靠,并对缝内积存物进行彻底清理。(10)梁面验收检测项目及标准表4.2.41 梁面验收主要检测项目与标准序号检测项目检测标准检测数量及方法1梁顶面高程0-71孔梁检测9点,梁端支座上方对应4点,两支座之间对应2点;对应跨中3点,采用水准仪或全站仪测量。2梁面的纵向平整度3/4m;8/4m且2/1m4m及1m靠尺,每孔梁随机抽检3梁末端1.45m范围内的平整度2/1m1m靠尺,每个梁端随机抽检4梁端的相对高差101m靠尺,每个梁端随机抽检5剪

13、力齿槽及侧向挡块预埋件的位置及卫生清理设计图纸,预埋件结构尺寸、位置正确,保护措施得当;混凝土表面凿出新鲜面,并清理干净。目测,逐个检测6梁面防水层干净整洁无破损、无空鼓目测,逐个检测7梁面伸缩缝设置预埋件位置应准确,边压块榫口密贴,橡胶止水带与边压块无缝隙,橡胶止水带外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目测,逐个检测8泄水孔安装牢固,排水通畅,管盖无丢失,无破损目测,逐个检测4.2.5、沉降观测及评估工作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前,必须严格按照观测方案和频率对桥墩进行观测,对桥梁进行徐变观测,及时向评估单位提供详尽的观测数据资料,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评估,符合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要求后,确定无砟轨

14、道底座板的施工时间。5、主要施工方案5.1、施工顺序为了便于控制无砟轨道底座板的外观质量和整体线型,无砟轨道底座板现场浇筑采用定型钢模。为了不影响架梁作业,一般地段先施工遮板、边竖墙,然后施工防护墙,再施工电缆槽竖墙,同时进行栏杆及声屏障、伸缩缝施工以及安装电缆槽盖板等。待架桥机调头后再进行管段内的无砟底座板施工。5.2、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方案5.2.1、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准备(1)钢筋加工场无砟轨道底座板混凝土钢筋加工分跨梁缝钢筋、后浇带钢筋和普通钢筋骨架三部分。跨梁缝钢筋、后浇带钢筋在桥下制作,在桥上绑扎和连接,普通钢筋骨架制作采用桥下分部钢筋加工场集中制作,在桥上安装。钢筋加工场直接利用

15、现有沿便道旁边布置的原钢筋加工场,基本能满足底座钢筋加工要求。制作绑扎钢筋骨架(或成型钢筋),用14m长度的平板车将钢筋骨架(或成型钢筋)运输至作业现场临时存放,施工时用25T汽车吊车起吊至施工具体位置,采用25T汽车吊车安装。(2)上桥通道为了方便上桥施工,沿线路方向每处钢筋加工场修建上人通道一座,上人通道由型钢制作,要稳定牢固,确保上下人员的安全。通道宽度不小于100cm,踏步高度不大于20cm, 踏步宽度不小于25cm,每段爬梯设有休息平台。通道四周挂网封闭,通道入口安装门和锁,并安排专人看管。前期在401#403#墩之间、536#537#墩之间以及730号墩各设置一个车辆上桥通道,共计

16、三个车辆上桥通道,采用填土成型,通道两侧采用钢筋混凝土浇注加固。(3)混凝土搅拌站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时,需要大量的混凝土供应,现场使用5#、6#搅拌站负责混凝土供应。水泥、粉煤灰、矿粉采用散装罐车注入拌和站储料罐,砂石料采用普通拖挂车运输至搅拌站,成品混凝土用混凝土罐车运至工地,采用混凝土泵车泵送入模施工。为防止施工中发生中断供料情况,影响工程正常施工,作为应急预案,设专人专车在搅拌站间调拨材料,确保混凝土浇筑连续进行。5.2.2、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布置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前应根据施工管段的具体情况进行施工平面设计。平面设计方案依据总工期计划、桥面验收移交进展情况、施工管段划分及资源配置等因素确

17、定。主要内容包括底座板施工单元段划分、临时端刺设置、常规区和后浇带位置确定,以及各浇筑段先后施工顺序的确定。具体根据设计详细文件确定。底座板施工单元段划分底座板施工单元划分应统一筹划,认真设计,每个单元施工段(可以独立开展精调施工的段落)长度以45km为宜,具体以设计要求为准。临时端刺布设左右线临时端刺起点位置应相应错开两孔梁以上,避免桥墩承受由于底座板温差引起的较大水平力,临时端刺区的选择尽量避开连续梁,以免进行特殊设计。图5.21 桥上底座板施工区段划分示意图后浇带(BL1)布设简支梁上的后浇带(BL1)一般设在梁跨中间,后浇带缝与轨道板缝不能重合,连续梁上的底座板两固定连接区间必须设置1

18、个后浇带,后浇带与任一固定连接处的距离不大于75m。混凝土底座板浇筑段的划分简支梁上常规区底座板每次浇筑长度最少为1孔,一般为34孔较为适宜。临时端刺区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应分段完成。分段时,按LP1LP5规定长度分段(LP1、LP2为220m,LP3为100m,LP4、LP5为130m)。连续梁范围底座板的最小浇筑长度=连续梁前的两个浇筑段+连续梁长度+连续梁后两个浇筑段(整个浇筑段混凝土施工应在24h内完成)。5.2.3、测量复核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前必须对所有设标网进行复测,对梁面高程、梁面平整度、中线线位、相邻梁端高差等几何要素进行测量复核,对不能满足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要求的,及时进行整修、

19、处理。5.2.4、滑动层施工 滑动层自下至上由土工布塑料薄膜土工布组成,简称为“两布一膜”。每孔箱梁上滑动层的铺设范围为桥梁固定端的剪力齿槽边缘至桥梁活动端,在梁缝处配合硬泡沫塑料板的安装局部调整滑动层的铺设。滑动层铺设见图片5.2.414。梁面涂胶5.2.4-1图片 梁面涂胶5.2.4-2图片 铺底层土工布剪力齿槽钉5.2.4-3图片 铺聚乙烯薄膜5.2.4-4图片 铺好的两布一膜表5.2.41 滑动层铺设主要检测项目与标准序号检测项目检测标准检测数量及方法1梁面洁净度干净无污渍,无颗粒。目测,逐孔检查2测量放线精确放样出两布一膜的铺设宽度线,以及粘结剂的涂刷线,并在梁面弹好墨线。尺量,逐孔

20、检查3ULTRASET粘结剂在涂刷线范围内涂刷均匀、一致。目测,逐孔检查4两布一膜铺设位置、方法、细部做法两布一膜铺设宽度3m,无破损,与梁面粘结洁平整,无皱褶。目测,逐孔检查5硬泡沫塑料板的铺设结构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接缝应位于梁端缝的中央,并且成阶梯形,不得出现通缝;与梁面的粘结应牢固,不得出现破损,顶面覆盖一层塑料布。目测、尺量,逐孔检查6保护层垫块的摆放间距60,呈梅花形布置。尺量,逐孔检查5.2.5、铺设硬泡沫塑料板硬泡沫塑料板(弹簧板)设于桥梁接缝处,硬泡沫塑料板规格尺寸按桥面拼接需要确定,硬泡沫塑料板的拼接应满足相关要求。两布一膜和硬泡沫塑料板的铺设见图5.2.5-1。图5.2.

21、51 两布一膜硬泡沫塑料板结构5.2.6、钢筋工程 无砟轨道底座板钢筋网片的加工、运输与吊装根据工期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无砟轨道底座板钢筋网片在钢筋加工棚内集中预制,拖车从便道运输至相应施工部位桥下,吊机吊装至桥面组装联接。以下图片5.2.6-15图片为底座板钢筋骨架加工、运输、吊装流程。 图5.2.61 钢筋网片的制作 图5.2.62 钢筋网片存放5.2.6-3图片 成型钢筋片运输5.2.6-4图片 成型钢筋片运输 5.2.6-4图片 钢筋笼吊具5.2.6-5图片 钢筋笼吊机吊装剪力筋的安装桥梁固定齿槽内剪力筋因架梁运梁的需要,分为梁内和无砟轨道底座板内两部分。桥内部分(含套筒)在梁场制作时

22、预埋在箱梁顶板的齿槽内;底座板内部分在底座板施工时用套筒连接,伸入底座板钢筋内,详见图5.2.6-6。剪力筋制做长度应根据底座板超高设置及现场预埋套筒高低情况“量身定做”,以避免安装后过高或过低,影响剪力筋受力。安装时应将剪力筋拧进到位,确保安装质量。图5.2.6-6 剪力齿槽钉钢筋笼的安装。根据无砟轨道底座板钢筋笼方向和位置安放钢筋笼并进行连接。检查钢筋绝缘情况,清理底座板范围内杂物,准备浇筑混凝土。测温电偶的安装在每个底座板浇筑段安装(距梁缝10m避免安装后过高或过低问题。安装时应确保剪力筋拧紧到位。)温差电偶(Nickel镍一Chrom 铬一Nickel 镍),用于结构的温度测量。装钢筋

23、连接器钢筋连接器在桥下预制,安装时整体吊装上桥,在钢筋笼安装时初期安放到位。钢筋连接器安装见图5.2.67。图5.2.67 钢筋连接器与钢筋的连接钢筋及模板检查验收主要是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模板水平位置及高程的符合性,使用测量仪器逐点检查。检查模板安装的稳固性,应满足摊铺整平振捣机操作需要。检查后浇带预留缺口宽度与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钢筋连接器安装是否与主筋连接牢固,各接触点绝缘隔离是否符合要求。综合检查验收后,应对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范围进行清理,同时采用强力吹风机吹除模板范围内的灰土或其他轻质污染物。无砟轨道底座板钢筋加工与安装主要检测项目与标准见表5.2.61。表5.2.61 底座板钢筋

24、加工与安装主要检测项目与标准序号检测项目检测标准检测数量及方法1钢筋加工与安装钢筋笼的绑扎应稳固,缺扣、松扣的数量不得超过应绑扎数量的5;钢筋绑扎、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钢筋间距:允许偏差20mm;保护层厚度+5mm,0 。尺量2钢板连接器的焊接焊接材质符合设计要求,焊接没有咬伤钢板、钢筋,焊缝在0.4d以上。目测、量测,逐个检查3锚固螺栓的连接安装锚固螺栓的转动力矩不低于140N.m,螺栓旋入深度不少于42mm,锚固板与锚固筋焊接牢固。逐个检查4钢筋绝缘检测测试值一般为1XX1012殴姆。目测、仪器测量支立底座板模板 无砟轨道底座板模板采用型钢加工专用而成的钢模,并满足普通地段和曲线超高地段的

25、模板拼装需要,模板组合高度宜略低于底座板设计厚度(一般20mm 左右),以适应线路曲线超高变坡和梁面平整度调整情况。底座板侧模安装见图5.2.68。检验项目和标准见表5.2.6-2。图5.2.68 底座板侧模支模示意图表5.2.62 底座板模板主要检测项目与标准序号项 目检测标准检测数量及方法1模板的安装质量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2中线位置10 mm全站仪3顶面高程5水准仪4内侧宽度10,0尺量5.2.7、无砟轨道底座板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浇筑无砟轨道底座板混凝土浇筑施工采用混凝土泵车泵送入模。混凝土入模后,前面混凝土振捣采用人工插入式振捣器捣固,后面采用混凝土摊铺整平机摊铺并整平混凝土面

26、。 超高地段底座板施工,混凝土摊铺整平过程中须用人工不断补充超高范围混凝土,最后用摊铺机来回两遍整平压实。混凝土的养护须紧跟底座板施工,整段混凝土完成后再正式进行覆盖土工布和塑料薄膜以实现保湿养护。 无砟轨道底座板混凝土浇筑与成型见图5.2.714。图5.2.7-1特制钢模及支撑系统图5.2.72 摊铺机摊铺成型 图5.2.73 底座板混凝土浇筑 图5.2.74施工完成钢筋混凝土底座无砟轨道底座板混凝土的检查验收 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查及中线和高程测量检查,根据检查验收结果进行相应处理。其中,对高程误差8mm的底座板区域表面要进行削切处理(宜使用混凝土削切机。如使用打

27、磨机,则须进行表面再刷毛操作),确保CA砂浆厚度至少满足20mm 厚的要求。底座板混凝土验收标准见表5.2.71。表5.2.71 底座板及后浇带混凝土主要检测项目与标准序号项 目检测标准检测数量及方法1混凝土拌合质量检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5160文)。同“检测标准”2中线位置10 mm全站仪3顶面高程5水准仪4厚 度10%设计厚度尺 量5.2.8、 临时端刺的施工 临时端刺区长度约为800m,具体布置里程根据设计文件确定,其施工工艺与常规区底座板的施工工艺要求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平面及结构布置上。BL1后浇带设置位置及形式与常规区相同,BL2后浇带只有临时端刺区才有

28、,设置于梁上固定连接处。连接方式的区别,常规区底座板一次性连接;临时端刺区底座板分4次连接,且各次连接时间间隔较长。临时端刺区底座板连接有严格的顺序要求。底座板施工基本段长度有所区别,常规区底座板以1 孔梁为一个基本段,设一个BL1后浇带;临时端刺区分5段,两个220m段(LP1及LP2)、两个130m段(LP4及LP5)、一个100m段(LP3),共设4个BL1后浇带(J1J4)。临时端刺区底座板结构布置见图5.2.81。图5.2.81 临时端刺区的布置图5.2.8-2 临时端刺固定端5.2.9、底座板连接施工 板连接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20MPa,连接操作是围绕并确保板内20时零应力状态而

29、进行的连接筋张拉施工。所有类型单元段底座板的连接施工均须在温差较小的24h内完成。图5.2.91 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连接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连接常规区两端及两临时端刺后浇带按单元段中心对称原则和顺序进行连接施工,其工艺、工序如下:图5.2.9-2 浇筑后浇带临时端刺LP2LP5的基准测量基准测量时间尽可能安排在与底座板连接时间靠近时(即连接温度尽可能与测量时的温度接近)进行。首先进行长度测量:测量 J2前方(向J1方向)第一个固定连接后浇带J2间的距离;再测量LP3LP5段的长度,准确记录各分段长度值;其次进行温度测量,使用预埋在混凝土底座板中的测温电偶测量。一般

30、在中午时分进行,相邻板温不一致时,按两板长度及温度加权平均计算。 各段长度与对应温度测量于底座板连接前进行一次,测量结果应准确记录并保存(以备邻段底座板连接时使用)。此项测量直接关系到后续底座板连接筋张拉距离的确定,非常重要。 常规区板温测量与临时端刺区板温测量同时进行,并据此计算连接筋张拉值。 底座板钢筋连接(张拉)工序 底座板钢筋连接在板温30以下的条件进行。张拉连接时按照规定顺序操作,先部分连接,再完成全部连接。连接要求用手拧紧与用扳手拧紧有着重大区别,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掌握。 A、临时端刺中的BL1(共4 个)的预连接,按J4J3J2J1的顺序将钢筋连接器螺母用手拧紧(临时端刺开始能够

31、承载时进行)。 B、首批连接施工,先连接与临时端刺接壤(K0处)的前10个常规区后浇带钢筋,后依次连接K0、J1、J2、J3后浇带钢筋(J4后浇带钢筋于相邻单元段底座板连接时张拉,同时J2、J3需进行张拉调整)。连接分3 种情况进行。 当板温为T 20时,通过计算确定连接钢筋的张拉距离。(J3范围内钢筋张拉距离按J2的1/3计,其余直接按计算结果采用)。此时的拧紧操作应是先用手拧紧,在此基础上,钢筋连接器中的非拧紧端螺母松开张拉距离(按计算结果),再用扳手拧紧(张拉)。 当板温为20T30时,钢筋连接器螺母用手拧紧螺母即可,即张拉距离为0。 当板温为T30时,不允许拧紧螺母,且底座板应采取降温

32、措施。待板温降到30以下时再连接。 C、补充连接施工,连接常规区其余后浇带连接筋,此工序在连接K0、J1、J2、J3之后接续进行。BL1 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后浇带钢筋连接完成后应随即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浇筑范围应包括常规区所有后浇带及两临时端刺中的K0、J1后浇带。浇筑工作24 h以内完成。此工序与后浇带连接应接续施工,不出现间隔施工。J2、J3、J4后浇带于相邻单元段底座板连接后再施工。 BL2 后浇带混凝土施工BL2 后浇带设于临时端刺的固定连接处(每孔梁上1个),分为早期固定连接和后期固定连接,早期固定连接在单元段底座板钢筋连接完成35 d后(底座板内的应力调整期)进行,位置在LP2范围内与

33、LP2相邻的两个固定连接后浇带(左右线要错开两个梁段位置),两临时端刺后浇带对称施工。后期BL2 后浇带混凝土在相邻单元段底座板连接后再施工。图5.2.93 固定端刺+常规区+临时端刺连接固定端刺+常规区+临时端刺连接 连接工序、工艺与“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模式类同,区别是不再存在两端刺范围对称连接施工问题。既有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连接 图5.2.9-4 既有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连接此类平面布置中的常规区与新设临时端刺的连接与“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模式中的相关要求类同。既有临时端刺与常规区的连接有其独特要求,两类临时端刺与常规区的连接施工要对

34、应施工,同步完成。图5.2.9-5 临时端刺固定连接留空既有临时端刺与常规区的连接施工 A既有临时端刺后浇带(J4、J3、J2)张拉值的确定此工作在既有临时端刺LP2LP5段首次“ 基准测量”的基础上进行。需要再次测量既有临时端LP2LP5各基段长度及板体温度,并于底座板连接之前进行(尽量与连接时间靠近)。根据LP2LP5段第二次测量结果(温度及长度),对比该临时端刺的首次“基准测量”数据,计算LP2LP5各板段温度荷载下的变形值,以此确定J4后浇带连接钢筋张拉值并修正J3、J2后浇带钢筋张拉值。 B常规区底座板温度测量常规区与临时端刺温度测量同时进行,并据此计算连接筋张拉值。测量原则与“新设

35、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同。C底座板连接钢筋的张拉工序连接筋张拉预连接施工。连接范围为K1及所有常规区BL1 后浇带。连接方式为用手拧紧钢筋连接器螺母。另一端常规区与新设临时端刺的连接对应施工。首批连接施工。连接范围为邻靠K1的10 个(至少)常规区BL1 后浇带。张拉连接方式及张拉距离根据底座板温度确定,即按T20 、20T30、T30三种情况区分。各类情况下的连接工艺类同“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相关要求。 补充连接施工。连接范围为K1及常规区所有剩余BL1 后浇带。具体工序要求同“首批连接施工”(前B 条)。另一端常规区与新设临时端刺的连接对应施工(具体要求后述)。既

36、有临时端刺J4、J3、J2的调整张拉。按计算确定的调整张拉值以J4J3J2顺序进行张拉连接。张拉施工应在连接器螺母原有紧固基础上单端调整螺母(即不破坏板内已产生的应力状态,以防造成临时端刺失效并破坏下部结构)并张拉,不可解开重张。常规区与新设临时端刺的连接施工A、既有临时端刺与常规区进行“连接筋张拉预连接施工”时,另一端常规区与新设临时端刺的连接则应顺序完成J4、J3、J2、J1的钢筋预连接,其连接器螺母用手拧紧。B、既有临时端刺与常规区进行“首批连接施工”时,另一端常规区与新设临时端刺的连接则应完成邻靠K0的前10 个常规区后浇带钢筋。张拉连接原则及方式同“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

37、”相关部分。C、既有临时端刺与常规区进行“补充连接施工”时,另一端常规区与新设临时端刺的连接则应顺序完成K0、J1、J2、J3的钢筋连接。其后配合既有临时端刺与常规区的连接施工,一同完成剩余常规区后浇带的钢筋连接。张拉连接原则及方式同“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相关部分。BL1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既有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模式完成钢筋连接施工后,立即进行既有临时端刺中的J2、J3、J4及常规区所有BL1 后浇带(包括K1)混凝土浇筑施工。连接与混凝土浇筑工序不出现间隔时间。所有混凝土浇筑施工24 小时间内完成。新设临时端刺中的J2、J3、J4待与后续施工单元段连接(包括调整张

38、拉)施工后再浇筑混凝土。 BL2 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新设临时端刺中部的两个固定连接后浇带(BL2)施工类同“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有关要求;既有临时端刺中的剩余固定连接后浇带(BL2) 混凝土应于单元段钢筋连接完成10 天后进行。D、既有临时端刺+常规区+既有临时端刺连接图5.2.96 既有临时端刺+常规区+既有临时端刺连接、既有临时端刺后浇带(J4、J3、J2)张拉值的确定同前述“ 既有临时端刺与常规区的连接施工”有关要求。 、常规区底座板温度测量同前述“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部分有关要求。 、底座板钢筋张拉连接施工此类布局条件下的底座板连接施工类同“ 既有临时端刺

39、与常规区的连接施工”有关要求,需要强调的是两端开展的“既有临时端刺与常规区的连接施工”应相对于单元段中心对称、同步进行。 、BL1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按上述工序要求完成钢筋连接施工后,立即对两个既有临时端刺中的J2、J3、J4及常规区所有BL1 后浇带(包括K1)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从两端向单元段中心部位相向对称进行。钢筋连接与混凝土浇筑工序不出现间隔时间。所有混凝土浇筑施工24 小时间内完成。后浇带端头模板推荐采用钢模,专门加工制作,模板固定采用特制钢夹(可调节长度的),钢夹横跨底座板(宽度),通过调节装置拧紧并固定端模。 亦可采用拉筋将侧模固定。拆除时将模板取下后再将拉筋端头截断即可。、BL2

40、 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既有临时端刺中的剩余固定连接后浇带(BL2)混凝土于单元段钢筋连接完成10 天后进行。两既有临时端刺BL2混凝土宜对称浇筑施工,当天完成。 后浇带施工检验标准见表5.2.91。表5.2.91 后浇带施工主要检测项目与标准序号项 目检测标准检测数量及方法1后浇带卫生清理混凝土露出新鲜面,后浇带范围内干净、清洁,无杂质,两布一膜无破损目测,逐个检查2螺栓检查无损坏,干净、清洁,螺杆根部涂了黄油目测,逐个检查3后浇带张拉要求30,不允许张拉;2030按照扭矩力450N.m控制;20,按照扭矩力和张拉距离双控制测量混凝土温度4张拉及混凝土浇筑时间要求张拉时间不超过24h,从张拉到混凝

41、土浇筑结束不超过48 h时间统计5张拉顺序按照技术交底过程检查6、施工进度安排6.1、施工计划由于XX梁场架梁方向从跨邯济铁路连续梁向大里程铺架,待2XX年4月下旬架至六分部与七分部接头处(744号墩)墩调头,运架设备开始向XX梁场方向返回以后,才可进行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6.2、工期安排根据最新架梁计划,XX河特大桥第261#梁745#梁架梁计划完成时间为2XX年4约24日,铺架完成后架桥机掉头铺架260#梁1#梁,完成时间为2XX年7月31日,XX河特大桥第0#墩744#墩无砟轨道底座板具体施工进度计划见表6.2-1。根据现场施工组织安排,防护墙、竖墙、按照每月浇筑90孔(双向)进度安排,

42、平均5孔/3天,紧随距离架梁后3孔现场浇筑施工,计划2XX年10月底全部浇筑完毕;无砟轨道底座板计划2XX年5月1日先施工起点261#墩向大里程方向线路左侧(施工便道在线路右侧)单线浇筑1000m,其目的是待底座板C30混凝土强度达到100%以后,便于吊机上桥作业。然后按照平均300m/3天(双向)进行现浇,因冬季不能施工,满足总体工期要求,就必须在2XX年冬季前底座板浇筑完毕。表6.2-1 DK442+333DK466+340段底座板施工计划序号日期时间设计长度(m)每日完成量(m)总完成量(m)备注12XX.4.302XX.9.3015024007400 (双线)15646施工前的方案、模

43、板、材料、设备、技术培训,等待架梁至六分部管段结尾返回后进行底座板施工。22XX.10.12XX.11.30608361按照架梁工期4月底架梁至标尾,后掉头自260#墩向北架设至0#台,冬季停工。注:底座板浇筑按照双侧考虑。7、资源配置7.1、模板配备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及结构物的结构特点,无砟轨道底座板模板选用钢模,模板统一由同一专业厂家直接加工而成,根据工期要求,订制无砟轨道底座板模板单线长度800m。7.2、劳动力配置根据本工程特点,XX河特大桥第0#墩744#墩之间无砟底座板由我分部承担,由于工期极其紧张、施工任务重,考虑场地、用电、用水等因素,初步设想按段落划分工作量。全线无砟轨道底座

44、板施工作业队暂定人数为200人。作业队下设3个班组,分别为钢筋加工班组、混凝土班组、安装班组:钢筋班组60人,负责遮板钢筋骨架的加工、运输、安装、定位,底座板钢筋的半成品加工、运输、梁上帮扎成型、定位;混凝土班组80人,负责混凝土浇筑、拆模、养生等;安装班组60人,负责模板的运输、安装定位。具体配置详见表7.2-1人员配备表。表7.2-1 管理人员及作业队人员配备表序号班组名称施工内容工班人员配置(人)备注管理人员技师和技工普工合计4无砟轨道底座板钢筋班3204060模板班3204060混凝土班3305080搅拌站358165合计1275138216说明:暂定人数,在施工高峰期适时增加施工人员。7.3、主要机械及测量仪器配备主要机械及测量仪器配备见表7.3-1主要机械及测量仪器配置表。表7.3-1主要机械及测量仪器配置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全站仪NIKON DTM-352-C台2桥面系用2全站仪TCA1800台1底座板用3电子水准仪天宝DINI03台14水准仪DSZ2台25防护墙模板m800单边6竖墙模板m800单边7遮板模板m1608底座板m800单边9搅拌机HZS120套27、8#10混凝土输送车8立方米套1011汽车吊25t台512汽车吊16t台513汽车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