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业心理状况调查分析.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998575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教师职业心理状况调查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校教师职业心理状况调查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校教师职业心理状况调查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校教师职业心理状况调查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校教师职业心理状况调查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教师职业心理状况调查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教师职业心理状况调查分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校教师职业心理状况调查分析云南财经大学葛长敏内容提要: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进行高校教师职业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通过问卷调查及文献资料的收集、筛选和比较分析,窥斑见豹,对我国高等院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维护教师心理健康提供实证性依据和理论支持。关键词:职业心理 高校教师高校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令人堪忧,英年早逝的现象时有发生。因心理因素而导致的健康问题更为普遍,有些身心疾病己经成为危害高校教师身体健康的主要杀手。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对高校教师的要求逐渐提高,其职业压力越来

2、越大,甚至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因此,关注、研究高校教师这一重要、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为其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生活空间,是新时期高校管理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无论是对教师自身、学生还是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都有重要意义。2008 年7月, 作者对某大学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为维护教师心理健康提供实证性依据和理论支持。一、研究的对象与方法1、对象本文从2008年7月该校工会发出的教职工问卷调查收回的1一五0份有效问卷中随机选取390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2、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被调查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从个人基本信息、职业压力类别、职业压力来源、职业压力处理、心理健康状况等

3、5 个方面设计调查问卷。3、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 统计软件输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所用统计方法为频数统计、卡方检验、相关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二、研究的结果分析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调查样本中,男性一八3人占47%;女性207人占53。35 岁以下的教师128 人,3645 岁的教师一八7 人, 4655 岁的教师53 人,55 岁以上的教师22 人。受教育程度: 博士82人, 硕士一五8 人, 本科一三7 人, 其他一三 人。职称:教授31 人, 副教授143 人, 讲师178 人, 助教38人。2、性别情况分析图2.2.1 不同性别教职工的职业态度小于0.05,通过显著性检验,说

4、明不同性别教职工对本职业的态度存在差异。从图3.2.1可知,女性比男性更愿意终身从事本职业,职业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男性,比男性高出10.3。3、年龄情况分析图2.3.2 不同年龄教学中的工作压力现状为0.001说明在较小的显著性水平下年龄与教学中的工作压力两变量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从表3.2.2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最大工作压力为业务能力的比例逐渐下降而工作压力表现为工作环境的比例则呈上升趋势。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经验、能力不断提高,而由于该校办学规模、水平的不断上升,对教师要求日益高端化,使得该校教师自身的紧迫感即焦虑感日益增强,从而表现为最大工作压力为工作环境的比例不断提高。4、学历

5、情况分析卡方检验小于0.05,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不同学历教师对本职业态度存在差异。对本职业喜爱程度与学历呈v字形趋势,即两端层次学历的教职工对本职业比较热爱,而中间学历的教职工在从事本职业工作中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图2.4.2 不同学历教职工的职业态度5、职称情况分析图2.4.4 不同职称教职工的职业态度小于0.05,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不同职称教师对本职业的态度存在差异。从调查结果显示,其中选择“热爱,愿意终身从事”比例都比其他选项的比例高。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初级以下五个层次的职称选择这个选项的比例分别为:61.2%、45.3%、36%、40%,显然职称越高越热爱本职业,正高职称选

6、择此项的比重高出初级以下选择此项的比重21.2个百分点。三、讨论社会角色冲突社会角色冲突是引发高校教师心理压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表现这么几个方面:一是中国高校教师传统以来在人们的心理中,一直是社会精英,灵魂工程师,具有极高的社会声誉。孰料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实行高收费以后,让高校教师的经济身份和利益追求却日益凸显,有些甚至就以 “打工者”自喻。而学生作为服务的购买者,心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心理,这种师生关系的颠转,是对传统师生关系前所未有的颠覆,给高校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二是重科研轻教学的冲突。在高校,教师的科研成果直接关系到个人的成就和职称晋升,与经济利益和社会地

7、位息息相关。而作为教师的责任却是传道授业解惑,“取悦于”学生。但现实中却鲜见教学好的教师能评上高级职称,正像该校教师嘲喻的“教学是公鸡,科研是母鸡”。高校评估的游戏规则,迫使教学与科研发生矛盾,造成又想当官、又想当教授;又想上课、又不得不搞科研的利益矛盾,使得教师不愿其为而为之、无暇其为亦为之,其结果势必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最后一个冲突来自于“传统的知识分子良心”和“面对市场经济的物质诱惑”,是面对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的难解之结。本研究结果显示,该校教师的职业心理问题,有职业倦怠、人际交往障碍、焦虑、躯体不适等症状,但并不严重。究其心理刺激源,主要是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和高校快速发展的评估规

8、则,对学校、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难以两全的要求,教师面临着社会角色与市场价值冲突、创造性与常规性冲突、传道授业解惑与沉重的科研负担冲突、工作负荷与个人价值冲突、职业要求与个人能力冲突等更多的心理挑战,故而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迭出。1、从性别方面来看男教师的心理问题程度要高于女教师。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其一,教师职业本身属情绪性的助人行业,要求个体具有较强的共情能力,并对其受众倾注大量的感情,而女性较之于男性更为细致、耐心并具有良好的共情能力,她们更容易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得到满足;另外,社会赋子男性更多的责任,他们肩负着更多的负担,而高校教师非高收益职业。再加之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对男性的事业

9、期望值远高于女性,故对男性教师而言,其压力感更为强烈。2、不同教龄的教师在职业心理压力这个维度上的差异显著年龄在35-45岁的教师是学校各方面工作的骨干和顶梁柱,其对自我工作的认同感更高,更能从工作中体会到成就感从而保持工作热情。但由于学校办学规模扩展、办学层次上升,对教师的要求日益高端化,他们所面临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甚至管理工作任务, 所面临的个人学历提升和职称晋升的竞争及家庭负担的过重等问题, 相比于其他年龄段更为繁多而集中, 而自我期望更为强烈。3、学历和职称这两个背景变量均在心理问题维度上的主效应显著目前在高校,学历与职称直接挂钩,职称、学历、业绩考核是高校教师面临的三大压力,获得

10、较高的职称需要教师付出更大的努力,一边教学、一边苦学历,一边教学、一边搞科研,保证教学工作量和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还要挣个硕、博学位,这无疑会给教师带来较大的压力而产生心理问题。四、建议与对策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高校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为此,要研究教师的压力管理方法,释解其心理源压力。就该校目前情况,可制定员工帮助计划。1、加大培训投资, 转变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 实行情感管理其核心是激发高校教师的积极性,消除其消极情绪。首先应对全体高校管理者进行培训, 帮助他们树立人本管理理念, 转变管理方式, 提高管理水平。其次, 要加强高校环境建设。建设“高效、健康、幸福”的高校教师队

11、伍,通过改善工作的硬环境( 如改善工作条件) 和软环境( 如组织结构改革、团队建设、领导力培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等) , 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给教师提供一个健康、舒适、团结、向上的工作环境, 丰富教师的工作内容, 指明教师的发展方向,最大程度地消除外部环境因素对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2、进行职业心理健康评估通过问卷、访谈、座谈会等方式, 进行职业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了解教师的压力、人际关系、工作满意度等, 并聘请心理学专家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分析导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3、加强职业心理健康宣传、培训和疏导利用海报、内部网站和健康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 加强职业心

12、理健康宣传和培训, 使教师增强对心理问题的关注意识, 树立对心理健康的正确认识, 并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心理帮助, 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获得帮助等; 通过压力管理、挫折应对、保持积极情绪等培训, 帮助教师掌握提高心理素质的基本方法, 增强对心理问题的抵抗力; 聘请心理专家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及时消除教师的垃圾情绪及心理压力;另外要加强管理人员培训, 使其了解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 掌握心理管理的技术, 提高沟通、冲突管理等方面的技巧, 在教师出现心理问题时, 能够科学、及时地进行缓解和疏导。4、重视沟通沟通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人际沟通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效的人际沟通是释放

13、和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营造良好人际关系、提高团队凝聚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实现良好的沟通效果, 高校管理者要做好两方面工作: 一是通过提供专门培训来提高管理者和教师的沟通能力和技巧;二是完善高校内部沟通机制。良好的沟通机制应该是多角度、双向的、多级的。形成高校管理层与部门领导、部门领导与教师、高校管理层与教师、以及教师之间的多层次交流对话机制, 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 增强管理者和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理解、相互尊重和感情交流。5、注重工作和生活的协调人类的生活大体上可以分为工作、家庭和余暇三方面。人们将全部的精力耗费在这些方面, 并且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而给予适当的分配, 藉此获得身心的平衡

14、和稳定。教师的一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就是因为没有协调好这几方面的关系,比如工作狂,不仅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可能对家庭产生不良影响。因此, 高校管理者要通过培训、讲座、旅游、休假等各种形式, 指导、帮助教师协调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使教师懂得珍惜对自己非常重要却被自己忽视的东西, 让教师拥有更多关爱、快乐、健康。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21 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 组织文化将成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尊重人性是优秀校园文化的核心和基础,强调高校管理应以教师为中心, 把教师视为高校中最重要的资源, 一切管理活动围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展开。尊重人、信任人, 使教师在工作

15、中体验到归属感、成就感、价值感, 在工作中享受快乐。高校管理者为保护教师职业心理健康而在情感、物质、人力等方面的投入, 表面上看,是增加了管理成本, 但却能给高校带来极其丰厚的回报一支“高效、健康、幸福”的教师队伍及高校的发展、壮大。参考文献1 张西超. 员工帮助计划( EAP) : 提高企业绩效的有效途径 J . 经济界, 2003 ( 3 ) .2 周志成, 朱月龙. 员工帮助计划( EAP)提高员工绩效的有效途径 J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4( 4 ) .3 陈树林,李凌江. SCL - 90 信度效度检验和常模的再比较J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 ,29 (5) :3

16、23 - 327.4 濮宁镇,蒋春雷.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J . 中国初级卫生健,2002 ,16 (10) :44 - 45.5 胡锦涛.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 .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 - 06 - 27 (1) .6 俞吾金. 人文关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个维度 N . 光明日报,2001 - 02 - 06 (理论周刊版) .作者简介:葛长敏,云南财经大学党委委员、校长助理、工会主席、副教授。12.30.202202:1702:17:1022.12.302时17分2时17分10秒12月. 30, 2230 十二月 20222:17:10 上午02:17:102022年12月30日星期五02:17: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