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1080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4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54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54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54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54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4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4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浦项中心项目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浦项中心项目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编制: 审核: 审批: 浦项建设(中国)有限公司2012.11.1125目录1. 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2.1 总体概况12.2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概况13施工准备23.1技术准备23.1.1 配合比设计23.1.2 进场检验试验33.1.3 图纸审查及技术交底43.1.4 现场准备43.2资源准备43.2.1 劳动力准备43.2.2 物资准备53.2.3 机械设备准备54混凝土浇筑能力计算64.1 混凝土输送泵需用台数计算64.2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需用台数计算74.3 场内交通组织和浇筑路线图74.3.1 泵管布置及交通

2、组织74.3.2 泵管布置原则85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125.1 浇筑工艺125.2 混凝土输送135.3 表面处理145.4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试验146 大体积混凝土热工计算146.1 混凝土拌合温度的计算146.2 混凝土的出机温度156.3 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156.4 混凝土的绝热温升156.5 混凝土的内部最高温度166.6 混凝土表面温度166.7 保温材料所需厚度计算公式:167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养护177.1 混凝土测温系统177.2 测温点布置177.3 测温记录187.4 养护197.4.1 养护方式197.4.2 保温养护目的197.4.3 混凝土养护198 大体积

3、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209 大体积混凝土防止温度裂缝措施229.1控制内约束温度裂缝的措施229.2控制外约束温度裂缝的措施2210成品保护措施2311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2311.1 安全文明施工2311.2 环保措施231. 编制依据(1)北京浦项中心项目施工图;(2)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混凝土抗硫酸盐类侵蚀防腐剂

4、(JC/T1011-2006)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09)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JGJ55)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2工程概况2.1 总体概况浦项中心北京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大望京村。基坑东面及南面邻近五环路和京密路,西侧毗邻望京社区。依据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本工程共包括两幢办公楼、配套裙房及纯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约16.225万m2,基坑面积约1.67万m2。室内地面标高(即0.00)为36.53m。2.2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概况本工程地下室底板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A塔核心筒底板厚3m,外框底板厚1

5、.8m;B塔核心筒底板厚2m,外框底板厚1.2m,裙房及地下车库部分底板厚1m。采用商品混凝土,标号为C40,抗渗等级P10。根据施工总进度安排,以后浇带为界,分为六个区域,进行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分区浇筑板厚及分区平面图见下图。各分区基础底板概况区域平面面积(m2)总方量(m3)计划施工日期A12520580011.22A22284221011.25A33358330012.8B11825310011.22B22353215011.27B32250230012.5各区域采用商品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完成。3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3.1.1配合比设计(1)混凝土的自身收缩除和材料质量有关外,还和配合比的

6、设计有很大关系,必须对配合比设计进行优化,掺加I级粉煤灰取代一部分水泥,可以改善拌合物的和易性、可泵性、减少泌水、降低水化热。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JGJ55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序号内容1采用混凝土60d强度做指标时,应将其作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依据。2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不宜大于200mm。3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40%;粉煤灰和矿渣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50%。4水胶比不宜大于0.55。5砂率宜为38%42%。(2)在混凝土配备前,应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并应进行水化热、泌水率、可泵

7、性等对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要的技术参数的试验;必要时其配合比设计应当通过试泵送。(3)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混凝土的绝热升温、温控施工方案的要求等,提出混凝土制备时水泥、粗细骨料和拌和用水及入模温度控制的技术措施如下:序号名称内容1水泥配制混凝土所用的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本工程选取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大体积混凝土所用水泥应进行水化热测定,水泥水化热测定按现行国家标准进行。2粗骨料粗骨料选用525mm连续级配石子,含泥量1%,泥块含量0.5%,针状、片状颗粒含量10%,粗骨料的空隙率小于40%;必要时应进行人工级配优化,控制空隙率小于40%,压碎指标不大于7%,吸水率不大于2

8、%,针、片状颗粒含量应小于5%;粗骨料粒径宜为20mm左右,不宜超过25mm,且不应超过保护层厚度的2/3,根据结构不同部位具体调整。粗骨料应满足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本工程石子选用碎卵石。3细骨料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砂,含泥量控制在1%1.5%,细度模数宜为2.8,平均粒径宜为0.38mm,同时应满足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4拌制水拌制混凝土的水,其质量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并应严格控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3.1.2进场检验试验(1)交货检验混凝土试样的采取及坍落度试验应在混凝土运到交货地点时开始算起15

9、min内完成,试件的制作应在40min内完成。坍落度检验试样的取样频率应与混凝土强度检验的取样频率一致。(2)交货检验的试样应随机从同一运输车中抽取,混凝土试样应在卸料过程中卸料量的1/4至3/4之间采取。(3)每个试样量应满足混凝土质量检验项目所需用量的1.5倍,且不宜少于0.02m3。(4)预拌混凝土交货验收后,在工程监理、建设单位的见证下,按规范要求在混凝土浇注的工程部位随机取样并制作试块,由各方签字认可,按规范要求对试块进行标准养护和同条件下养护。试块应在监理单位见证下,送至有见证取样检测试验资格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5)混凝土强度检验试样的取样频率,应按GB50204-2002混凝土

10、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7.4.1条规定留置标准养护试件和一定数量的同条件养护试件作为评定混凝土结构强度的依据。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进行抗渗检验的试样,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但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1次。3.1.3 图纸审查及技术交底及时组织现场有关人员认真审图,了解设计意图,参与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举行图纸会审,解决好施工中设计未明确的问题。做好施工专项技术方案的编制与批准工作,对工程中重点部位应采取详细的技术措施,并对我方管理人员及工人作好技术交底,并形成书面技术交底记录。3.1.4 现场准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在混凝土的模板和支架、钢筋工程、预埋管件等工作完成并验收

11、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施工现场的供水、供电应满足混凝土连续施工的需要。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设备,在浇筑前应进行全面检查和试运转,其性能和数量应满足大体积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需要。混凝土的测温按照规范进行布置,保温用材料应齐备。3.2资源准备3.2.1劳动力准备根据混凝土浇筑量的情况,组织2班人员轮流施工作业,进行不间歇施工,明确人员分工,各行其责。 工种 部位泵管安装及拆卸振捣抹面普工合计2A11210121190A2868860A38610660B1868860B2868860B386106603.2.2物资准备(1)混凝土搅拌站选择不少于2个,两个搅拌站所用的水泥、外加剂必须使用同一厂家、同一品

12、牌、型号的材料,使用相同的配合比,粗细骨料使用前必须检验,除常规检查外,必须检查碱骨料、氯离子等的含量,使用级配良好的骨料。搅拌站储备的原材料充足,满足浇筑要求。搅拌站设备提前检查,所使用的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泵车都有备用设施,不能与其他混凝土混合搅拌。还需准备塑料薄膜,进行混凝土表面保湿,草帘被,进行混凝土防冻、保温。3.2.3 机械设备准备序号机械名称数量图示1混凝土输送泵42混凝土运输车123混凝土振动棒124混凝土面磨光机45泵管系统4套4混凝土浇筑能力计算 4.1混凝土输送泵需用台数计算采用公式N=qn/(qmax)进行计算,式中符号意义如下:qn混凝土浇筑数量(m3/h),根据工期

13、要求(72小时内浇筑完成),取每小时浇筑方量最大主楼区底板进行计算,为80.56m3/h;qmax混凝土输送泵车最大排量(m3/h),取60m3/h;泵车作业效率,一般取0.50.7,取0.6。则混凝土输送泵需用数量为:N=80.56/(600.6)=2.24台,取3台。4.2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需用台数计算采用公式n=qm(60l/v+t)/60Q进行计算,式中符号意义如下:qm 泵车计划排量(m3/h),按公式qm =qmax计算,取600.60.8=28.8m3/h;取qm=29m3/hQ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容量,取9m3;l 搅拌站到施工现场的往返距离,取20km;v 搅拌运输车车速,按平

14、均取为30km/h;t 客观原因造成的停车时间,取30min;则每台混凝土输送泵需配备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辆数为:n= 29(6020/30+30)/(609)=3.76辆,取4辆;则A1区共需34=12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考虑到设备故障及其他特殊情况,除要求混凝土泵的使用状况良好外,还要求施工现场放两台备用泵,搅拌站需另配备35台备用搅拌运输车。4.3场内交通组织和浇筑路线图4.3.1 泵管布置及交通组织根据现场环境,为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路途道路交通情况提前了解,保证道路畅通,如可能与高峰期交通堵塞时,提前进场混凝土运输车,并降低浇筑速度,避免底板混凝土出现施工冷缝,施工现场合理布置混凝土运输

15、车停靠区及会车区。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在不同区段底板施工时,混凝土输送泵位置相应调整。4.3.2泵管布置原则1)对于混凝土浇捣施工,为最大可能降低输送管道的总压力,在管路设计时尽量减少弯管、锥形管的数量,尽量采用大弯管。2)由于管道压力较大,泵管应与结构牢固连接。3)为减少水平布管的长度,在输送泵出口处安装特制液压阻断阀。布管路线图如下:东北角混凝土浇筑流向及泵管布置:用一辆汽车泵进行混凝土浇筑。按从南向北的顺序进行浇筑。A1区混凝土浇筑流向及泵管布置:用三台车载泵进行浇筑。先浇筑核心筒,然后浇筑外框,中间一台泵从南向北进行浇筑,两边两台泵向两边进行浇筑。B1区混凝土浇筑流向及泵管布置:

16、用两辆汽车泵进行浇筑。按照先核心筒后外框的顺序进行浇筑,两台泵分别向两边进行浇筑。A2区混凝土浇筑流向及泵管布置:用两辆汽车泵进行浇筑。按照从北向南的顺序进行浇筑。A3区混凝土浇筑流向及泵管布置:用两台车载泵进行浇筑。按照从南向北的顺序进行浇筑。B2区混凝土浇筑流向及泵管布置:用两辆汽车泵进行浇筑。南边的汽车泵从北向南进行浇筑,西侧的泵从东向西浇筑。B3区混凝土浇筑流向及泵管布置:用两辆汽车泵进行浇筑。按照从东向西进行浇筑。5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5.1 浇筑工艺遵循“同步浇捣,同时后退,分层堆积,逐步到顶,循序渐进”的工艺。采用斜面分层的浇筑方法,每层厚度500mm方式浇注,提高泵送效率,简化

17、混凝土的泌水处理,保证上下层混凝土不超过初凝时间,一次性连续浇筑完成。每根泵管配备三台插入式振动棒,分别布置在斜面的坡顶、坡中和坡脚。振捣时,重点控制两头,即混凝土流淌的最近点和最远点,振动点振动定时,不能漏振,尽可能采用两次振捣工艺,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除钢筋稠密处采用斜向振捣外,其他部位均采用垂直振捣,振捣点的间距为400mm左右,插点距离板底200mm。高频振动棒要垂直插入,快插慢拔,插点交错均匀布置。在振捣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一层5cm左右,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5.2 混凝土输送为防止商品混凝土在运送过程中坍落度产生过大变化,混

18、凝土罐车在运送途中,搅拌筒不得停止转动,混凝土熟料从装料到卸料包括途中运输的全部延续时间尽量要缩减,混凝土罐车卸料前,应使搅拌筒全速(1418r/min)转动12分钟,并待搅拌筒完全停稳不转后,再进行反转出料。混凝土罐车卸料时,应先低速出料,观察其质量,如大石子夹着水泥浆流出,说明罐内物料已发生沉淀应立即停止出料,再高速顺转搅拌23分钟,方可出料,其情况仍未好转,不得再向料斗中卸料。混凝土泵机料斗上要加装一个隔离大石块的筛网,其筛网规格与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相匹配,并安排专人值班监视喂料情况,当发现大块物料时,立即捡出。混凝土应保证连续供应,以确保泵送连续进行。不能连续供料时,宁可放慢泵送速度,

19、以确保连续泵送。当罐车供应脱节时,泵机不能停止工作,应每隔45分钟使泵机反转两个冲程,把物料从管道内抽回重新拌和,再泵入管道,以免管道内拌和料结块或沉淀。泵管铺设:对泵送混凝土的效果有很大影响。必须坚持“路线短、弯道少、接头严密”的原则。接管:泵管必须架设牢固,输送管线宜直,转弯宜缓,接头加胶圈,以保证其严密,泵出口处要设一定长度的水平管,须搭设专门的支架支撑。为防止操作者随意踩踏钢筋和钢筋移位,还要求铺设脚手板作为施工人员的通道。泵送前,应先用适量的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润滑混凝土输送管内壁。泵送时,应随时观察泵送效果,若喷出混凝土系一根柔软的柱子,直径微微变粗,石子不喷出,证

20、明泵送效果较好,若喷出一半就撒开,说明和易性不好,喷到地面时砂子飞溅严重,说明坍落度偏大。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应有足够的混凝土,以防止吸入空气产生阻塞。在现场随时抽查坍落度,若发现坍落度超过规定要求则退回混凝土搅拌站。5.3 表面处理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浇筑后须在混凝土初凝前用刮尺抹面和木抹子打平,可使上部骨料均匀沉降,以提高表面密实度,减少塑性收缩变形,控制混凝土表面龟裂,也可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闭合收水裂缝,促进混凝土养护。在终凝前再进行搓压,要求搓压三遍,最后一遍抹压要掌握好时间,以终凝前为准,终凝时间可用手压法把握。5.4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试验由技术部门组织,试验员

21、在浇筑时进行取样,7天标养每各区取一组,28天、60天标养每200m2取一组,抗渗按每500m2取一组,600d、冬转常温每区取一组,4Mpa同条件试块每区各取一组,各区需取的组数见下表:7天标养28天标养60天标养600d抗渗冬转常温同条件4MPa同条件A112929112131A21121215131A31171717131B11161617131B21111115131B31121215131在标养室内设置架子,用来放置试块,试块做好后,立即放入标养室内。室内温度要求为202,湿度要求为95%。6 大体积混凝土热工计算考虑到核心筒底板处基础混凝土厚度最大,且强度等级为C40,理论上该处混

22、凝土内部温度最高,所以取该处的混凝土底板进行热工计算。根据搅拌站提供的数据,本工程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C40P10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280kg,水165kg,石1057kg,砂735kg,粉煤灰80kg,防冻剂11kg,膨胀剂34kg,矿粉30kg。相关数据:水温取40,水泥温度40,砂子温度5,石子温度5,粉煤灰温度10,矿粉温度10,外加剂温度5,本配合比采用材料均为干材料。搅拌棚内温度10、平均环境温度5、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从混凝土出站到工地所需时间约为40分钟。6.1 混凝土拌合温度的计算T0混凝土拌合物温度();Tw水的温度();Tce水泥的温度();Tsa砂子的温度(

23、);Tg石子的温度();mw用水量(kg);mce水泥用量(kg);msa砂子用量(kg);mg石子用量(kg); sa砂子含水率(%);g石子含水率(%);C1水的比热容(kJ/kg.k);C2冰的溶解热(kJ/kg);取C1 =4.2,C2=0计算得:T0=17.606.2 混凝土的出机温度 T0-混凝土拌合物温度,为17.60(); Ti-搅拌机棚内温度,取10();由上式计算得:T1 =16.386.3 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T2=T1- (at1+0.032n)(T1-Ta); T2-混凝土拌合物运输到浇筑时温度(); t1-混凝土拌合物自运输到浇筑时的时间为1h;n-混凝土拌合物运转次

24、数(罐车-混凝土泵-入模,故n=2);Ta-混凝土拌合物运输时环境温度,取5();a-温度损失系数(h-1),当用混凝土搅拌车输送时,a=0.25由上式计算得: T2=12.816.4 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实际最高温度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有关。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式中:式中T(t)混凝土不同龄期的绝热温升;Th混凝土最终绝热温升;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Q0每公斤水泥水化热量,取Q0=288KJ/kg; C混凝土比热,取0.92K J/( kgK);混凝土密度,取2390kg/m3;m随水泥品种、比表面及浇筑温度而异,取值为0.333;t龄期(d)最终绝热温升Th=(280+

25、97+46)288/(0.922390)=55.4各龄期绝热温升龄期3d7d10 d15 d25 d28 d60 d绝热温升35.0050.0253.4255.0255.3955.4055.406.5混凝土的内部最高温度T1(t) =Tp+T(t)式中T1(t)t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Tp混凝土浇筑温度();取12.81;t龄期降温系数3m板厚各龄期内部最高温度为龄期371015252860最高温度36.6145.8245.437.5726.123.8913.467m板厚各龄期内部最高温度龄期371015252860最高温度42.9155.3355.0147.4736.0733.8615

26、.366.6 混凝土表面温度T2(t)=Tq+4(H- h)hTH2H=h+2h;h=K/式中T2(t)-混凝土表面最高温度();Tq -大气的平均温度(),取5;H混凝土的计算厚度;h-混凝土的虚厚度;h-混凝土的实际厚度;T混凝土中心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的最大值;-混凝土的导热系数,此处可取 2.33 Wmk;K-计算折减系数,根据试验资料可取0.666;-混凝土模板及保温层的传热系数(W/m2K),由于是大体积混凝土如未采取保温措施时此处取空气的平均传热系数5 Wm2K;以11月施工为例:Tq取5,h取3m,h=0.31m,H=3.62m3m板厚各龄期中心与大气温差龄期3710152528

27、60中心与大气温差31.6140.8240.432.5721.118.898.463m板厚各龄期混凝土表面温度龄期371015252860表面温度14.917.7917.6515.211.6110.927.657m板厚各龄期中心与大气温差龄期371015252860中心与大气温差37.9150.3350.0142.4731.0728.8610.367m板厚各龄期混凝土表面温度龄期371015252860表面温度16.8720.7627.7518.314.7314.048.246.7 保温材料所需厚度计算公式:按3m板厚计算。=0.5hx(T2-Tq)Kb/(T1-T2)x保温材料导热系数麻袋或

28、草帘取0.14w/m.k,塑料薄膜取0.035 w/m.k;h混凝土实际厚度,取3m;混凝土导热系数取2.33w/(m.k);T2混凝土表面温度;Tq室外平均气温取5;T1计算得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Kb传热系数修正值1.3;各龄期内外最大温差龄期371015252860内外温差21.7128.0328.1522.3914.4912.975.81计算结果: 保温材料所需厚度i = 53mm。现场混凝土施工中,考虑到各种因素,采用一层塑料薄膜+两层草帘被进行覆盖养护,来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可满足要求。现场保温施工时根据具体测温数据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7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养护7

29、.1 混凝土测温系统大体积混凝土便携式测温系统系统的组成电子测温仪、数据传输线、传感器等。系统工作流程7.2 测温点布置1)为了保证测温点所测的温度曲线能全面反映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的变化情况,本工程基础底板混凝土测温点布置,平面按底板相同厚度具有代表的测温点,在基础底板中心部位、截面变化部位等处需布置测温点;2)竖向测温点布置,按照顶表面温度、中心温度、底表面温度的检测要求进行布设,每组点沿混凝土厚度在底部、中部和表面均匀布置3个测点,上测点距表面、下测点距底面均为100mm,并对保温层和大气层中的温度进行监测。测温点布置图3)测温元件按不同测定的深度定位,将其引出线绑扎在一起,固定在基础底板

30、上下层钢筋绑在一起的竖向钢筋上,测温线的插头露出混凝土表面300500mm用塑料布包扎保护好。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下料时避免混凝土直接冲击热敏传感器及其数据传输线,振捣时防止振捣棒直接振捣在热敏传感器及其数据传输线。7.3测温记录测温时间从混凝土入模开始到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值基本稳定,并继续检测一周后,确保表面保温保湿覆盖层拆除不会导致内外温差值急聚上升时停止。测温频率测温时间测温频率强度未达到4MPa前2小时/次达到4MPa后延续48小时6小时/次强度达到4MPa后延续48小时后停止测温,如发现温差超过规范要求,及时增加覆盖保温,并继续加强温度观测。在每次测温时须记录所有监测数据,并绘制成测

31、温曲线,对测温曲线进行成果分析,以预测温度发展的趋势。当测得上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差20,采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不让混凝土与空气直接接触,不得使混凝土表面不得有外露部分;当内外温差25时,采用草帘被进行覆盖,以保持表面温度。根据每次测温结果,对草帘被进行调整。当内外温差25时,应加盖草帘被。7.4 养护7.4.1 养护方式养护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主要是通过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和温度陡降来防止混凝土发生温度裂缝。为保证养护质量,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养护采取保温养护。保温层采用一层塑料薄膜+两层草帘被的组合方式。7.4.2 保温养护目的(1)通过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从而降低大体积

32、的混凝土浇筑体的例外温差值,降低混凝土浇筑体的自约束应力。(2)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延长散热时间,充分发挥混凝土强度的潜力和材料的松弛特性,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提高混凝土承受外约束应力时的抗裂能力,达到防止或控制温度裂缝的目的。(3)在养护过程中,保持良好温度和防风条件,使混凝土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养护。7.4.3 混凝土养护(1)安排专人负责保温养护工作。1)检查防冻剂的质量及掺量;2)检查水、骨料的温度;3)检查砼从出罐到入模时的温度;4)检查砼从入模到拆除模板时的温度,每2小时检查一次,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后每6小时检查一次。5)检查砼表面是否受冻、粘结、收缩、裂缝,边

33、角是否脱落,施工缝处是否有受冻痕迹。6)模板和保温层必须在砼达到要求强度后方可拆除,拆模后砼表面应及时再次覆盖保温材料以使砼强度继续稳定增长。(2)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覆盖塑料膜和覆盖草帘被养护,以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在25以内。(3)养护期内(含撤除保温层后)混凝土表面应始终保持温热潮湿状态(塑料膜内应有凝结水)。(4)混凝土养护期间需进行其他作业时,应掀开保温层尽快完成随即恢复保温层。(5)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在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最大温差小于20时,可全部拆除。(6)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自混凝土浇筑开始计算,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d,应经常检查塑料薄膜的完整情况,保持混凝土表

34、面湿润。(7)现场实际施工时将根据公式0.5hx(T2Tq)Kb/(TmaxT2)进行混凝土所需保温隔热材料厚度的计算,确定保温材料的厚度。保温层是否需要增加或撤除由测温结果决定。(8)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覆盖厚度应在是混凝土施工时根据其施工时的气候条件、混凝土配合比重新复核计算确定。(9)冬期混凝土初凝时间一般为12-14个小时,终凝时间为16-18小时。在浇筑完混凝土后1小时内进行混凝土覆盖养护。8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主要注重原材料、掺和方法、和易性、配合比、运输、浇筑、养护几个方面。原材料本工程选用标号为4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合料掺量为25-30%。掺

35、合料采用级粉煤灰,不得采用高钙粉煤灰。碱含量应小于0.6%。骨料采用天然水洗河砂和525mm的连续级配碎石。含泥量1%,泥块含量0.5%,针状、片状颗粒含量10%,粗骨料的空隙率小于40%;细骨料用区中粗砂,含泥量1%,低含泥量可以减少混凝土自身的收缩,防止混凝土因收缩太大出现裂缝,级配好的骨料除可以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外还可以降低单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可防止混凝土出现温度应力裂缝,避免因水泥水化热大使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产生温度裂缝。双掺技术掺加具有一定活性的矿物掺和料,即在混凝土内掺加一定量的级粉煤灰(不得采用高钙粉煤灰),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具有一定活性的级磨细粉煤灰

36、取代一部分水泥,不但可以降低单方水泥的水化热防止出现温度裂缝,还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增大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加入掺合料还可以降低拌合物中的C3A的浓度和碱的浓度,减少混凝土拌合物的泌水现象和坍落度损失,抑制混凝土中的碱骨料反应。此外使用磨细矿渣粉和粉煤灰等工业废渣不仅可以取代部分水泥减少因水泥生产而消耗的能量和资源,还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因工业废渣的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有保护环境的作用。和易性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求大体积混凝土的入泵坍落度为180mm20mm,严禁在施工现场对混凝土加水,控制混凝土的单方用水量,天气变化时应根据砂、石的含水率的变化、气温的变化及时对混凝土的施

37、工配合比进行调整。要求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凝时间不小于9小时,坍落度经时损失1小时小于20mm,2小时小于40mm,不离析、不泌水。配合比设计在配合比设计中充分考虑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既要减少混凝土的收缩,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又要降低混凝土内部水泥水化反应产生的巨大热量。为降低水泥反应水化热,设计采用普通硅酸盐42.5MPa水泥,掺加大量粉煤灰应尽量降低单方水泥用量(采用60天强度标准),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和收缩。入模温度为了防止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产生温度裂缝,对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必须严格控制。为了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最有效的方法是控制原料温度,混凝土中石子比热较小,但每立方米混凝土

38、中石子所占重量最大,所以最有效的办法是控制石子温度。生产运输搅拌站在生产混凝土时要严格执行同一配合比,混凝土开盘前应对搅拌楼的所有计量设备进行校验,确保计量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根据气温条件、运输时间(白天或夜天)、运输道路的距离、砂石含水率变化、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等情况,及时适当地对原配合比(水胶比)进行微调,以确保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能够满足施工生产需要,混凝土不泌水、不离析,确保混凝土供应质量。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每次清洗后注意排净料筒内的积水,以免影响水胶比,同时还要注意将混凝土的运输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根据天气及路程计算),以免坍落度损失过大,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确保混凝土的连续供应,防止

39、间隔时间过长混凝土出现冷缝,影响基础的质量。浇注大体积混凝土前对混凝土运输车辆的行驶路线进行勘察,绘制行驶路线图,制定应急方案,确保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运输车辆不会受交通的影响。现场要合理安排调度混凝土运输车辆及混凝土浇注的人员,防止混凝土运输车在现场等待时间过长,影响混凝土的质量。确保入模混凝土的坍落度一致。严禁在现场对混凝土拌合物加水。试验员对每车的坍落度进行取样试验,对于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严禁使用。浇筑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法进行浇筑。浇筑工作由下层端部开始逐渐上移,循环推进,每层厚度500mm,通过标尺杆进行控制。夜间施工时,尺杆附近要用手把灯进行照明。浇筑时,要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

40、捣上一层混凝土并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避免上下层混凝土之间产生冷缝,同时采取二次振捣法保持良好接槎,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混凝土浇筑至设计标高后,在初凝前用刮尺刮平和木抹子收光,终凝前进行二次收光,防止由于应力集中而导致的沉缩裂缝的出现。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每根泵管配备三台振动棒,分别布置在斜面的坡顶、坡中和坡脚。振捣手要认真负责,仔细振捣,防止过振或漏振。养护为了防止混凝土因内部温度过高产生温度裂缝,保证混凝土在一定时间温度、湿度的稳定,使胶凝材料充分水化,前期主要是潮湿养护,可防止表面脱水,产生干缩裂缝,潮湿养护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但不得少于7天。在后期降温阶段要减少表面热扩散,缓慢降

41、温可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提高抗拉性能,防止裂缝产生,注意混凝土内外温度变化,实时监控,进行养护覆盖物的调整。铺塑料薄膜和草帘被时,要事先在楼板上搭设脚手板,以便人员来回走动。9 大体积混凝土防止温度裂缝措施为达到本工程底板混凝土施工质量,针对本工程处于冬期施工特点,对项目的冬期施工工作做出如下部署:1、物资准备塑料薄膜:16700m2阻燃草帘被:16700m22、组织机构总负责人:琴东万A区负责人:曹春秋B区负责人:金昌杰实验员:刘朝晖技术员:唐在征3、本工程处于冬施阶段,采取以下措施控制混凝土质量:(1)优化配合比: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2)混凝土中掺防冻剂:掺加JY-PS-2防冻

42、剂。(3)测温:根据测温记录,调整覆盖材料厚度。浇筑完毕后,覆盖一层塑料薄膜+2层阻燃草帘被,根据最大内外温差,覆盖到7天后,去除一层草帘被,12天后将草帘被及塑料薄膜去除。9.1控制内约束温度裂缝的措施(1)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表面与外界温差,防止混凝土表面急剧冷却,采用混凝土表面保温措施,通过以往工程实践表明,草帘加塑料薄膜养护可较好的控制温度裂缝。(2)加强混凝土养护,严格控制升温速度,使混凝土表面覆盖温差小于8-10C。9.2 控制外约束温度裂缝的措施(1)从采取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温升、减少温差等方面,以及改善施工操作工艺。(2)合理安排施工工序进行薄层浇捣,均匀上升,以便于散热;(

43、3)加强混凝土的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使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模板通常具有保温和保湿的作用,过早拆除模板会使混凝土迅速失水,内外温差加大,从而产生裂缝,施工中要求班组不得因拆模容易而过早拆除模板。10成品保护措施(1)浇筑混凝土时,由我方值班工长监督,劳务队负责派专人检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模板、预埋件以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发现偏位应及时校正。(2)混凝土浇筑后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养护和保温,应及时用塑料薄膜覆盖、裹严,并覆盖草帘被保温。(3)浇筑完毕后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4MPa以后,方准在其面上进行施工操作。(4)钢构、安装工程等后续工序不得随意剔凿混凝土结构。(5)混凝土浇筑后,

44、严格控制拆模时间,严禁过早拆除模板,尤其是吊模模板,应履行审批手续,确认混凝土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拆除。11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11.1 安全文明施工(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配戴胸卡、安全帽;(2)振捣工必须配戴绝缘手套、穿绝缘胶鞋;(3)一切前台作业人员严禁站在料口的正前方,防止混凝土喷出伤人;(4)前后台应派专人指挥,指挥信号要求灵敏有效,一切作业人员务必做到令行禁止,严禁有不听从指挥人员的现场指挥现象;(5)所有电缆不得拖地,应架设在临时的绝缘支架上,临边应设防护栏杆;(6)夜间作业,必须具有足够照明工具,否则停止施工;(7)堵泵时严禁将被堵泵管朝向人群;(8)混凝土浇筑时严禁使用塔吊吊泵管浇筑混凝土;(9)运输车辆必须按照指定的路线行使,并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