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旅管陆明玲等的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3624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8旅管陆明玲等的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08旅管陆明玲等的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08旅管陆明玲等的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08旅管陆明玲等的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08旅管陆明玲等的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8旅管陆明玲等的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旅管陆明玲等的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08旅管陆明玲、桑佳、贡亚辉的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表单序号 19 单体名称 旌忠寺 行政位置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资源代码1F资源代码2FA资源代码3FAC地理位置江苏省扬州市市中心仁丰里35号性质与特征(单体性质、形态、结构、组成成分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因素,以及单体生成过程、演化历史、人事影响等主要环境因素)1、单体性质、形态、结构:旌忠寺为佛教律寺。旌忠寺山门殿坐北朝南,呈八字形、屏风状,彰显高耸庄穆。入内山门殿、大雄宝殿(大殿中央供毗卢佛,两旁是帝释、梵王二天王;大殿左右两侧供二十诸天王;大殿梁架上塑一千尊小佛,“千佛绕毗卢”;佛坛后是“海岛观音”群像。殿后新置两座砖砌三层小宝塔。念佛堂内供“

2、西方三圣”,即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对大殿现场认真测绘查勘,大殿面阔五间,通面阔为15.10米,进深12.96米,建筑面积195.69米。殿内重檐歇山式。下檐高3.35米,上檐高4.95米,屋脊高1.60米,总高度为12.83米。)、藏经楼(藏经楼的下层是法堂,供释迦牟尼玉佛一尊,系缅甸佛教徒所赠)。2、其内在性质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历史原真性的史证和史艺价值。主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其中大雄宝殿历史最久、最具特色。二是在1988年修复时整体大殿撑高技术的运用,及楠木空柱化学浇注填充补强技术运用在扬州古建筑修建史上尚属首次。3、其建筑特色主要表现在 :一是大殿柱梁取材珍贵楠木。二

3、是至今乃存宋代宋式建筑遗构。这在扬州其他遗存古建筑中难见。三是楠木柱下鼓磴不是常见石材作鼓磴,而是用木材做鼓磴,古代称之为“櫍”。木材为珍稀铁犁木制作。称之铁犁木的木材非同一般木材,其特点是下水沉而不浮,遇火不易烧着。四是大殿翼角挑出深远,反宇向阳,翼角端两侧渐起如鸟翅展示翘椽檐头呈斜面形,亦状似象牙顺势而就,突出翼角轻盈柔和缓曲之美,这是扬州本地传统古建筑中翼角椽头造型独具特色,与北方传统古建筑中翼角椽头呈秃圆呆板之形不同。五是殿内原历史遗存金砖(大方砖)铺就地面,其中在正间偏西一块金砖面呈深凹僧人脚形印记,传说是历史上僧人因长年坚持练功磨擦所致。在1988年修复大殿时乃按原地原位原状铺就。

4、但可惜的是在数年前有人将原金砖地面全部拆光改铺现代砖饰,美其名“好看”,殊不知失去真古董的价值。六是大殿随着历史年轮而低于室外道路地面,这反而见证大殿存世之久远。因为随着历史变迁,室外道路因人为破损,交通、排水因多次整治而多次垫高,而寺内大殿一直未动,亦未随历史变迁而垫高,反之更低于其外地坪,这就更见证大殿年代的历史价值。4、人事影响:1981年12月,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旌忠寺为扬州市开放寺庙之一。僧众已陆续回寺修持,佛事活动亦已恢复,经多方募化,自1984年起已开始全面修建。大雄宝殿已重修升高,于1988年12月竣工;殿内佛像,全部重塑,1991年9月完工。旌忠寺1962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

5、位。今为扬州佛教协会驻地。5、其环境背景主要表现在:扬州地处江淮之间,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风,以东北风和西北风居多;夏季多为从海洋吹来的湿热的东南到东风,以东南风居多;春季多东南风,秋季多东北风。冬夏季较长,春秋季较短。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无霜期长,自然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为14.8,与纬度地区相比,冬冷夏热较为突出。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为7月。扬州的城市特色就是“人文、生态、精致、宜居”,扬州人正围绕这一定位,做好文化的传承与挖掘,努力把扬州打造成一座更具有国际美誉度的名城。6、单体生成过程、演化历史:清顺治八年(1651年)

6、造楼五楹,中礼文昌帝君,下礼昭明太子。今楼前古银杏一株,绿荫如盖。据扬州揽胜录载:“文选楼在小东门北旌忠寺内,相传为梁昭明太子萧统文选楼故址。太子选录秦汉三国以下诗文凡六十卷,名曰文选,楼以是名。炀帝游江都,常幸此楼。民国初年,楼将圯,寺僧法权募资重建大楼五楹,备极壮丽。楼上中楹供太子塑像,首戴角巾,俨然儒者气象。楼前题梁昭明太子文选楼额,楼下题六朝遗址额。千余年文化古迹焕然一新,其功不可没也。”文选楼亦名藏经楼,今楼上贮有清代重要的佛教经典乾隆版龙藏一部,共七千余卷,按千字文顺序排列,分装于21只樟木经柜内,保存完好,为扬州珍藏的古文物之一。关于旌忠寺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多有记载。据明代杨洵、陆

7、君弼等撰修万历扬州府志载:“梁文选楼,大业拾遗记,有梁昭明太子文选楼,炀帝当幸焉,相传今太平桥北旌忠寺乃其故址。”陈大建中(569-582年),天台僧智顗大师来扬弘法,兴建寺庙,就文选楼遗址建寂照院。隋大业间(605-618年),其弟子智藻宏扬天台教义于寺中,隋炀帝亲临听讲,使寂照院成为当时名刹。南宋隆兴中(1163-1164年)祀忠武王岳飞,改名为功德院,至咸淳间(1265-1274年),赐名旌忠寺。元重建大殿,明、清屡经修建。寺额旧题兼有“文楼旌忠”四字。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疏理沟道时,得宋人隶书“旌忠寺”石额,易之。又于寺外立圈门,额“古文选里”。经过近年来的扩建重修,近代扬州八

8、大寺之一的旌忠寺整洁干净,实现了儒佛合一。旌忠寺文革初曾为扬州扬剧团占用,文革后为佛教协会办公和佛事场所。旅游区域及进出条件(单体所在地区的具体部位、进出交通、与周边旅游集散地和主要旅游区点之间关系)1旌忠寺地处扬州市市中心仁丰里35号。2、进出交通:坐公车:从西站乘33路到文昌阁站下,再步行至文昌广场再向东步行至仁丰里往右向前至仁丰里35号。还可从东站乘26路至文昌阁下,再步行至文昌广场再向东步行至仁丰里往右向前至仁丰里35号。因旌忠寺地处小巷内,出租车无法入内。3、因旌忠寺地处市中心,所以与车站、火车站之间都有公车方便到达,但不是直达入口,还需步行一段路。4、旌忠寺周边的酒店有石塔宾馆,扬

9、州人家大酒店,豪斯顿酒店等。5、旌忠寺东至秦淮河,西至汶河南路,南至甘泉路,北至文昌中路,周边既有代表扬州市形象的文昌广场,又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如有旌忠寺、仙鹤寺、阮家祠堂、怡庐等,还有全国唯一的鱼刺形建筑群。仁丰里是鲫鱼背,毓贤街、旌忠巷、大三巷、头巷至七巷、兵马司巷等15条小巷是鱼刺,有序地穿插在鱼背上。从剖面上看,仁丰里呈弓状隆起。6、旌忠寺因地处市中心,因而周边交通相对发达,方便游人到其他景区,其中到仙鹤寺最近,与双东街,富春茶社的距离也不远,游人在逛完旌忠寺后既可以逛其他景点,也可以在市中心逛逛扬州著名的商场,丰富游人的游玩选择。7、旌忠寺附近的知名旅游景点a) 何园 简介:何园又称

10、寄啸山庄,建于清光绪年间,是晚清园林建筑代表作,被称为晚清第一园。何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首批全国重点园林。b) 石塔 简介:建于唐代的五级六面石塔,原在古木兰院,现立于新辟的文昌路街心绿地内,是扬州时候总新的标志。 c) 仙鹤寺 简介:该寺为南宋德佑元年(1275)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第十六世裔孙阿拉伯人普哈丁来扬州传教时募款所建。与杭州 凤凰寺、广州怀圣寺、泉州麒麟寺齐名,并称我国四大清真寺院。 d) 御码头 简介:天宁寺为扬州名刹,始建于晋代。康熙帝五次南巡,每次都在天宁寺西园的行宫内居住,寺下是他上下龙舟的码头。而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在此四次接驾。曹寅也曾在

11、西园奉命刊刻全唐诗。e) 朱自清故居 简介: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县,成长于扬州,所以自称扬州人。他也是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保护与开发现状(单体保存现状、保护措施、开发情况)1.、1981年12月,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旌忠寺为扬州市开放寺庙之一。僧众已陆续回寺修持,佛事活动亦已恢复,经多方募化,自1984年起已开始全面修建。大雄宝殿已重修升高,于1988年12月竣工;殿内佛像,全部重塑,1991年9月完工。2、1988年根据佛教协会和市文管会对大雄宝殿进行修复,修复的要求和原则主要有两点:一是将原大殿在原有地方连同台基整体向上增

12、高0.50米,以便和前后左右建筑高低错落有致,突出其殿宏伟之势。二是要符合文物法“在进行修缮保养的时候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为原则”。 当时对大殿现场认真测绘查勘。大殿面阔五间,通面阔为15.10米,进深12.96米,建筑面积195.69米。殿内重檐歇山式。下檐高3.35米,上檐高4.95米,屋脊高1.60米,总高度为12.83米。殿内设16根楠木柱。其中金柱直径达0.50米、高7.14米,柱下鼓磴为铁犁木制作。 大殿历经沧桑,历史上屡经修建,部分改变了原样,有些檐柱、桁、枋更换为松木。位势低洼,殿内阴暗潮湿、通风不畅、白蚁侵蚀、柱根糟朽,加之文革破坏和年久失修、瓦顶、飞檐、翼角局部破损塌落、

13、漏雨,致使有些桁、枋弯曲,伴随游闪脱榫、墙体开裂倾斜,整个大殿向北倾斜度达0.15米。 为此,一方面召开专题研讨会,特邀时任文管会主任晏炳森、专家丁乐云指导,及听取佛教界高旻寺德林大师、观音山如浩大师、旌忠寺印光大师等相关人员建议,一方面反复实测、查勘绘图、摄影录像细致分析大殿现存状况,虽破损较严重,但整体木构架接点榫卯大部完好,结合多年砖木结构旧房修缮积累经验,设想除瓦旺落地、木构架不落架,采取整体像“抬轿子”形式撑高0.50米。(一)大殿整体撑高技术具体作法 首先在殿内外搭设满堂钢管脚手架,拆除瓦旺、构件和围墙,对瓦、构件进行编号。在撑高前,用水准仪抄平,在四周弹好撑高0.50米标准水平线

14、,拉好十字线。在每根楠木柱根部向上0.40米同一个水平位置上,由北向南柱与柱之间夹上两小段夹板方料,在柱与柱之间的夹板方料上再搁上两根平行长方料,将东西两根楠木柱相互夹紧,并用铅丝绑扎牢固,再将夹板方料和平行长方料及柱之间用0.30米长度的扒锔和木角撑相互钉牢。这样16根楠木柱根部呈“井”字形相互拴紧。然后在南北朝向的短夹木下口垫上一块铁板,铁板下放好液压千斤顶。中间八根楠木金柱放两只千斤顶,其他柱下放一只千斤顶。同时对木构架上部所有枋、梁、桁等榫卯进行细致检查、局部进行加固措施,并利用钢管代替“迎门戗”和“捋门戗”,使之整体大殿木构架稳固地套设在井字形钢管脚手架框内。在操作时,十几个人转动千

15、斤顶同步稳而慢,一次撑高0.05米,分十次撑到标准水平线位置。在操作过程中,另一人要随时随着柱升起不断地及时地在柱底下垫刹木楔和砖墩,同时还派人观察和检查屋架上部情况变化,做到左右、前后、上下相互照应、协调,结果用了半天时间即圆满地将近200平米约有数十吨的大殿木构梁架整体撑高到位,然后用线垂、水准仪进行校正、加固、修整。 (二)柱糟化学浇注加固作法 大殿撑高后,发现柱糟比预料的严重得多,殿内16根楠木柱均有不同程度地被白蚁蛀空,其中有一根金柱最长柱空深度达3.00米余,最大蛀空直径达0.30米。承载能力受到严重影响,不能再使用。 结合楠木柱蛀空实际情况,提出采用化学浇注和木材填空相结合加固法

16、。 具体化学材料:选用了尿醛树脂胶。此胶系尿素和甲醛缩聚而成高分子化合物,具有黏结力强、渗透性、密实性、可塑性、防腐性能好、固化后强度高、价格低、操作简便等优点。 具体操作方法:首先用角铲深入柱内铲除糟朽部分,并清理干净。用治白蚁药剂进行射喷,待干燥后,柱内用一根整杉木填实。柱外将表皮裂缝、洞眼用腻子堵封。然后根据柱子内部糟朽长短情况,每间隔1.00米左右钻一个拇指大的洞眼,以便灌浇尿醛树脂胶。待此工序完成后,将尿醛树脂胶加入0.4%固化剂搅拌均匀。灌浇注时,由下而上分段实施,待下一段固化后,再灌浇上一段。并及时清除因浇注时流淌在柱外皮上污迹。最后将浇注眼口补好。通过化学填充浇注补强,既保持楠

17、木柱历史外貌,又增强其承载能力。 大殿修复特殊技术运用特色 使工程避免全部拆除重建和避免更换楠木大柱四根,使工期缩短两个月、节省木材7个多立方,节约资金4万多元(当时价格),保持大殿和楠木柱原有风貌。符合“修旧如旧”的原则,其工程被评为江苏省房产科技二等奖。 3、年月,扬州师范学校迁进万寿寺。年将寺内所藏龙藏经连同樟木经柜,全部移至旌忠寺保存,不想年后付之一炬!1950年扬州万寿寺改为师范学校(今田家炳中学)后,将寺内龙藏经七千余卷移之旌忠寺藏经楼(原为文选楼)。文革时,因藏经楼中木柜上贴满毛主席像和语录而幸免毁坏。然所藏经文在1992年遭火焚而灰烬。 年月日 位于仁丰里的旌忠寺藏经阁因遗留烟

18、头发生火灾,更因缺乏消防通道和水源,延误扑救时间,大火除烧毁藏经楼外,还烧毁清代乾隆年间扬州仅存的大藏经一部计卷,其他经典经书共余卷,及缅甸国赠送的白玉佛一尊。佛教协会保存在此楼的余卷文物也被烧毁。大藏经,又称为“龙藏”。它是清代唯一的官修大藏经,由两代皇帝雍正和乾隆敕命编修,和颐庄亲王允禄、和颐和亲王弘昼主持编刻。其所收经文之多,字体雕刻之精美,历代藏经皆无出其右者。光绪二十九年(),万寿寺和尚印真入京迎请全藏经乘,得内务府准请,颁发龙藏经(即大藏经)一部,余卷,赐额“万寿戒幢律寺”和御书“福”、“寿”字各一方。4.、旌忠寺现为扬州佛教协会驻地,为扬州八大寺庙之一,在江苏、扬州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相对于扬州的大明寺等名声很大的寺庙或旅游景点,旌忠寺的开发情况还不是很好,在全国的知名度不够,游客来扬州所选择游玩的景点很少有旌忠寺。虽处于市中心,但地理位置不够突出,小巷深院很容易被有人忽略。因而,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无论是寺庙的整体建筑和历史价值,还是周边的交通情况等,都有待改善,进行深入开发。图片资料视频资料新单体聚合体序号签名: 陆明玲,桑佳,贡亚辉 附件:图片大雄宝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