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县丁莘河流域水库灌区水利血防工程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039822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14 大小:21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县丁莘河流域水库灌区水利血防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安徽省××县丁莘河流域水库灌区水利血防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安徽省××县丁莘河流域水库灌区水利血防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安徽省××县丁莘河流域水库灌区水利血防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安徽省××县丁莘河流域水库灌区水利血防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县丁莘河流域水库灌区水利血防工程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县丁莘河流域水库灌区水利血防工程可研报告.docx(1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程设计乙级: 合 同 编 号: 安徽省县丁莘河流域水库灌区水利血防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市水电勘测设计院二00七年六月批 准审 查项目负责人校 核编 写未加盖本院工程勘察设计资质(出图)专用章者对外无效目 录综合说明61.1 绪言61.2 工程概况61.3 水文气象71.4 工程地质、土壤81.5 血吸虫病危害现状91.6 项目范围、建设内容及规模91.7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01.8 经济评价111.9 建设管理和施工组织121.10 可行性研究结论及建议122 水文气象142.1 流域概况142.2 气象142.3 水文基本资料152.4 径流分析计算163 工程地质203.1 灌区地质概况

2、203.2地层结构213.4灌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243.3 天然建筑材料253.4 结论与建议264 工程任务和规模284.1 灌区概况284.2 灌区水利工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34.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74.4 灌溉制度94.5 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94.6 灌区渠首设计流量推求114.7 工程建设规模125 工程总体布置及主要建筑物135.1 设计依据和工程资料135.2 工程总体布置145.3 渠道工程设计145.4 主要建筑物设计195.5 主要工程量及材料用量216 工程管理设计236.1 灌区运行管理现状236.2 工程建设管理246.3 工程运行管理256.4 管理设施

3、277 施工组织设计297.1 施工条件297.2 主体工程施工317.3 施工交通327.4 施工总布置337.5 施工进度安排357.6 主要技术供应368 工程占地与拆迁388.1 工程临时占地388.2 工程占地投资估算388.3 移民安置389 环境影响评价399.1 评价标准399.2 环境影响分析399.3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439.4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469.5 投资估算469.6 综合评价及结论4610 水土保持4710.1 编制依据4710.2 灌区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现状4810.3 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分析4810.4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5010.5 水土保持监测

4、5210.6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5311 投资估算5411.1 编制说明5411.2 工程总投资5711.3 资金筹集和实施计划5712 经济评价5812.1 概述5812.2 国民经济评价5812.3 财务分析6412.4 社会和环境效益分析6712.5 综合评价6813 结论与建议70附件:1、县丁莘河流域水库灌区水利血防工程投资估算附件2、县丁莘河流域水库灌区水利血防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图纸综合说明1.1 绪言水利血防是血吸虫病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安徽省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20042015年)和安徽省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水利专项规划(20042015年)(修订本)中提出防治目

5、标和任务,以及安徽省县水利血防中长期规划(20042015年)中总体安排,受县水务局委托,我院编制完成了安徽省县丁莘河流域水库灌区水利血防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2 工程概况丁莘河流域水库灌区水利血防工程项目范围包括石岭水库、张田水库、朱冲水库三个灌区,涉及丁香镇、小河镇、莘田乡三个乡镇的16个行政村。灌区总面积124km2,设计灌溉面积1.27万亩,灌区实际耕地面积0.8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仅0.61万亩。项目具体位置见图-01。该项目区主要灌溉水源为石岭、张田、朱冲3个小(一)型水库,另有16口山塘和7座拦河堰坝拦截地面径流进行补充。石岭、张田、朱冲三个水库灌区枢纽工程均始建于上世纪60年

6、代,其中:石岑水库位于丁莘河支流石岭河上,坝址处集水面积8.7km2,水库总库容320万m3,兴利库容180万m3,主要灌溉范围为小河镇6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设计灌溉面积5000亩,实际灌溉面积3650亩,灌区现有总、东、西干渠3条,总长度11164m,支渠22条,总长度15020m,主要渠系建筑物29处;张田水库位于丁莘河支流张田河上,坝址处集雨面积7.4km2,水库总库容364万m3,兴利库容232万m3,主要灌溉范围为丁香镇7个行政村41个村民小组,设计灌溉面积5200亩,实际灌溉面积3540亩,灌区现有干渠1条,总长度9573m,支渠18条,总长度23760m,主要渠系建筑物14处

7、;朱冲水库位于丁莘河支流朱冲河上,坝址处集雨面积1.7km2,水库总库容112.5万m3,兴利库容90.5万m3,主要灌溉范围为莘田乡2个行政村13个村民小组,设计灌溉面积1500亩,实际灌溉面积1010亩,灌区现有西干渠1条,总长度4670m,支渠9条,总长度5475m,主要渠系建筑物11处。本项目区内的交通以省道和县乡公路为主网络,S221省道横贯灌区,灌区内乡村道路相互连接通畅,路况较好,形成便捷的交通网。1.3 水文气象本项目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雨丰沛集中,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6.0,极端最高气温40.9,极端最低气温-13.2;全年无霜期平均234天;日照

8、时数为1704.4小时,多年平均风速0.9m/s,风向以东南风居多。气候条件适宜水稻、棉花、油菜等农作物生长。本项目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39.9mm,最大降雨量为1999年的2460.3mm,年最小降雨量为1978年的940.8mm;多年平均最大24小时降雨量为125mm。灌区内多年平均径流深为970.9mm,平均产水模数为97.09万m3/km2。1.4 工程地质、土壤丁莘河流域位于扬子准台下扬子台坳沿江拱断褶带石台穹褶断束(22-3)内,石台穹褶断束处于沿江拱断褶带与皖南陷褶断带的过渡地带,燕山期以来一直处于断块隆起状态。项目区主要受高坦断裂控制,该断裂自北东向南西,经贵池太平槽、梅街、

9、高坦及石台,长105km,断裂走向4570,断层面在北东段倾向北西,南西段倾向南东。项目区主要分布地层为奥陶系(O)灰岩和第四系全新统河床冲积砂卵石。项目区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水与基岩裂隙水,孔隙水分布于河床砂卵石、风化残积土中,裂隙水分布于基岩裂隙中。基岩裂隙水为本区广泛分布的地下水类型,含水层厚度随裂隙发育和地貌特征而定,一般埋藏较深,为弱微透水层,含水不丰富。裂隙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以地表蒸发和由高处向低洼处(河流、水库)排泄为主要排泄方式。项目区是我县典型的丘陵区,平均海拔在50100m。在地质上分区域分布,主要为泥质灰岩、白云岩、石灰岩等,沿丁莘河两岸均受多年冲积,形成较大平坦的平畈区

10、,土层厚,土料一般为酸性或偏酸性岩类的残积物,主要有红黄壤土、耕植土,土层厚实、肥沃,较适宜农物生长,是我县农业生态试范区。根据国家地震局2001年出版的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50年超越概率10%),项目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度。1.5 血吸虫病危害现状县是安徽省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之一,血吸虫病流行类型属山丘内陆型,疫情主要分布在秋浦河流域和丁莘河流域。全县血吸虫疫区达12个乡镇、91个行政村,疫区人口达7.83万人;历史累计钉螺面积1894万m2,历史累计病人15566例,其中,急血49例(1

11、9982005年),晚血109例。2006年底,尚有钉螺面积293.4万m2,易感染面积20.29万m2,分布于10个乡镇,流行乡镇人口7.7万人,血吸虫病人1633人,急性血吸虫感染2人,晚血治疗25人。本项目区是我县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之一,项目区内共有16个行政村,其中:疫情未控制村1个,疫情控制村8个,传播控制村6个,传播阻断村1个,总人口为13444人。累计有螺面积867.59万m2, 现有钉螺面积为68.59万m2,其中石岭水库灌区15.36万m2、 张田水库灌区37.96万m2、朱冲水库灌区15.27万m2;历史累计血吸虫病人7633例,晚血治疗7人。血吸虫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

12、全,严重影响我县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为此,加快我县水利血防工作势在必行。1.6 项目范围、建设内容及规模1.6.1 项目范围本次县水利血防工程拟定在血吸虫疫区丁莘河流域3座小(一)型水库灌区内实施,涉及小河镇樟村、红石、小河、桂村、胜利、栗阳,丁香镇梓岭、丁香、红桃、红星、龙泉、华桥、象石、西岩,莘田乡莘田、三义等16个行政村,总人口1.34万人,总面积124km2,耕地面积0.82万亩,其中水田面积0.76万亩,旱地面积0.06万亩。1.6.2 建设内容及规模本次治理主要内容有:对石岭、张田、朱冲3个灌区的4条干渠及有螺支渠进行硬化达标,建沉螺池,配套完善渠系建筑物,通过对疫区

13、渠道的硬化,改变钉螺的生存环境,直至在渠系范围内消灭钉螺;对渠系的硬化配套,可解决灌区多年来放水困难的问题,提高灌区灌溉保证率,节约使用水资源。建设规模:硬化干渠11.63km,硬化支渠25.53km,修建沉螺池2处。彻底解决灌区内68.59万m2的有螺面积,减少血吸虫病对项目区群众的威胁,改善灌区生产条件。1.7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项目估算总投资499.23万元,其中,建筑工程367.19万元,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2.85万元,临时工程14.21万元,独立费用42.98万元,水土保持工程15.42万元,环境保护工程14.49万元,基本预备费42.09万元。本项目规划资金来源于3个渠道,一是

14、申请中央补助资金166万元(1/3补助资金,主要用于疫区工程建设),二是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含省级财政资金补助)166万元,三是受益乡镇、受益群众自筹资金167.23万元。1.8 经济评价对项目区由项目开工建设后所产生的经济增加值,通过量化指标进行分析,确定工程使用期限20年,所产生经济价值通过计算得出经济净现值235.66万元,经济内部收益率14.26%,经济效益费用比达到1.45。该项目具有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要求该项目列入本年度经济建设计划。项目区3个水库灌区工程运行至今,促进了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将继续在该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工程年久失修、灌区

15、工程配套不完善、钉螺滋生,血吸虫病害蔓延,影响了灌区范围内群众生产生活,对灌区实施水利血防工程已势在必行。丁莘河流域水库灌区水利血防工程是一项“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为目的的德政工程,是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综合性水利建设项目。它不仅能产生很大的社会和环境效益,而且还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从国民经济整体角度出发,经过对主要增量经济效益的估算、增量经济效益和增量经济费用的动态对比分析,工程经济寿命期内,可为国民经济贡献235.66万元的净现值,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4.26%,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45,国民经济评价指标满足规范要求,说明本工程在国民经济上是合理的。从敏感性分析结果看,当效益不

16、变,投资增加10时,其经济内部收益率最小为12.52%,相应的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32,经济净现值为183.26万元;当投资不变,效益减少10时,其经济内部收益率最小为12.35%,相应的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30,经济净现值为159.72万元。说明本工程经济指标较好,并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1.9 建设管理和施工组织项目落实后,县政府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工程建设及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明确主体责任单位,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和施工组织。根据行业行政管理要求,明确项目行政管理单位,技术管理单位和项目主办单位,做到责任明确,任务落实;做到科学规划,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有序施工,文明施工;加强项目管

17、理,发挥项目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工程建设严格采用招投标制、项目法人制、施工合同制、监理制,将工程建设内容公开,做到公开、公正,把灌区工程建成优质工程,德政工程,阳光工程。本工程计划施工期8个月,即项目初设批准后第一年9月至第二年4月。1.10 可行性研究结论及建议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出发,着眼于农村可持续发展,从实现农村“小康”目标考虑,对丁莘河流域水库灌区渠系进行改造势在必行;从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相关规划要求、群众参与认同等方面论证,项目实施可行;从项目资金筹措、国民经济评价、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论证分析,项目合理。鉴于本项目在经济、技术上科学合理,建议项目早日实施。表1-1 丁莘河流域水

18、库灌区水利血防工程特性表灌区情况名称丁莘河流域水库灌区水利血防工程面积土地面积124km2干支渠(m)总长度69662所在流域长江流域黄湓河水系耕地面积0.82万亩有螺长度36920位置安徽省县有螺面积68.59万m2改造长度37155存在问题渠道断面未达标准,渗漏、淤积严重;渠道未硬化,杂草茂盛,钉螺滋生,成为血吸虫病传播源头;渠系配套建筑物不完善,水资源浪费严重,灌溉效益低下。工程建设投资(万元)建筑工程渠道(m)37155总投资其中建筑物 处数 (处,座)沉螺池2建筑工程机电设备临时工程其他费用水保环境499.23367.19 2.8514.2185.0729.91工程量土方开挖(万m3

19、)土方回填(万m3)砼及钢筋砼 (万m3)砂石料 (万m3)水泥 (t)钢筋 (t)2.090.950.580.3912082 水文气象2.1 流域概况丁莘河属长江流域黄湓河水系,发源于丁香镇新岭,自东向西流经丁香、莘田,于东至县双河口汇入黄湓河,经黄湓闸注入长江。丁莘河干流长23.7km,流域面积245.5km2。2.2 气象本项目区内有丁香雨量站,该站距张田水库下游3.5km,始建于1967年,具有19672005年计39年(1969年资料不全)实测雨量资料;距本项目区30公里处有县气象站,该站始建于1967年,具有19672005年计39年气象、雨量和蒸发资料。气象、雨量站分布情况见表2

20、-1,石台气象站及丁香、小河雨量站图2-1。本项目区所在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春夏季雨量较多,易形成洪涝,秋冬季雨量偏少,易形成干旱。根据丁香雨量站19672005年计39年资料统计(1969年资料不全),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39.9mm,降雨年际及年内分配不均匀,实测最大降雨量为2460.3mm(1999年),年最小降雨量为940.8mm(1978年),极值差1519.5mm,极值比2.62。丁香雨量站年降雨量见表2-2。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冷暖气团交锋频繁,天气多变,年内梅雨显著,降雨集中,汛期(48月)降雨占全年降雨量的64%,是洪涝灾害频发期

21、。实测最大24h降雨量为202.1mm(1981年),暴雨一般都出现在6月上旬至7月下旬。查安徽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得本项目区年最大24小时点雨量均值为120mm,年最大1小时点雨量均值为45mm。根据县气象站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6.0,最冷月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3.5,最热月7月份平均最高气温27.9;极端最高气温40.9,极端最低气温-13.2;年无霜期240250天,初霜出现在11月上旬,终霜出现在3月上旬;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04.4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38%;多年平均风速0.9m/s,风向以东南风居多。气候条件适宜水稻、棉花、油菜等农作物生长。2.3 水文基本资料2.3.1 测

22、站及观测情况黄湓河流域集雨面积较大,流域内现有水文测站1个、雨量站8个,各测站观测内容及年限见表2-1。雁塔水文站位置见图2-1。2.3.2 水文基本测量资料雁塔水文站位于黄湓河中游干流上,位于本项目区下游,距本项目区21km,控制流域面积802km2,观测项目有降雨、水位、流量及含沙量等。测量断面以上控制流域内无大中型水库,径流调节影响小。流量观测采用固定垂线断面测流速,建立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推算出流量。雁塔水文站观测资料全面,均已按规范要求编辑刊印,精度满足规范要求。表2-1 黄湓河流域内水文(雨量)测站情况表站名所在河流地理坐标观测内容观测时间东经北纬雁塔水文站黄湓河117093017

23、水文、降雨等径流33年(19732005年)降雨49年(19572005年)石台气象站秋浦河117253012气象、降雨、蒸发39(19672005年)葛公雨量站黄湓河117083003降雨41年(19652005年)洪坊雨量站黄湓河117113002降雨30年(19762005年)洋湖雨量站黄湓河117103010降雨32年(19742005年)丁香雨量站丁莘支河117203012降雨39年(19672005年)黄湓闸水位站、雨量站黄湓河降雨、水位39年(19672005年)候店雨量站黄湓河117103015降雨32年(19742005年)唐田雨量站黄湓河117123022降雨28年(197

24、82005年)瓦垅雨量站黄湓河116593022降雨30年(19762005年)小河雨量站石岭河117173015降雨不全 (19742005年)2.4 径流分析计算根据雁塔水文站实测年径流资料统计,项目区内多年平均径流深为970.9mm,径流系数0.59,平均产水模数为97.09万m3/km2。灌区以张田、石岭、朱冲3座水库为主要灌溉水源,以塘坝拦截地面径流水灌溉为补充。3座水库总集雨面积17.8km2,总库容796.5万m3,兴利库容502.5万m3,水库多年平均总径表2-1 丁香雨量站年降雨量、雁塔水文站年径流深统计表序号年份丁香雨量站年降雨量(mm)雁塔水文站年径流深(mm)11967

25、1438.9219681223.9319691723419701974.3519711291.9619721643.3719731970.21036.1819741372662919751809.7934.71019761321.7643.61119772082.91297.9121978940.8475.11319791292.9669.61419802074.51496.31519811938.91046.11619821498.3761.81719832166.81521.21819841510.5869.11919851262.5672.12019861447.4947.6211987

26、1776.9998.8续表2-1 丁香雨量站年降雨量、雁塔水文站年径流深统计表序号年份丁香雨量站年降雨量(mm)雁塔水文站年径流深(mm)2219881440.8774.32319891899.81159.62419901906.51017.72519912184.81334.22619921447.8672.22719931844.61094.92819941258.1686.32919951684.3978.13019962189.116183119971337.3760.63219981862.914203319992460.317643420001370711.83520011230.

27、6596.13620021725.51032.83720031614.8935.23820041414.4763.43920051324.2688.1合计50308.432039.3平均1639.9970.9流量为1728万m3,多年平均流量为0.54m3/s;7处拦河堰坝截引径流面积39.5km2,径流总量为2355万m3,年平均流量为0.75m3/s,另有16座山塘,总有效库容32万m3。3 工程地质3.1 灌区地质概况3.1.1 地形、地貌丁莘河流域位于县西部,距县城约30km,地理位置为东经1171511721,北纬30123016。本项目区范围有小河、丁香2个镇15个行政村,总人口1

28、.47万人,总面积124km2,耕地面积0.82万亩,其中水田面积0.76万亩,旱地面积0.06万亩。本项目区属低山丘陵区,境内地势低平,地形总体是南北高中间低,东面高西面低,地面高程在50.0m100.0m之间。项目区内土地肥沃,适宜粮食作物的生长,是我县的粮食主产区。3.1.2 地层岩性项目区主要分布地层为奥陶系灰岩志留系砂质页岩、白云岩和第四系全新统河床冲洪积物砂卵石。3.1.3 地质构造与地震丁莘河流域位于扬子准台下扬子台坳沿江拱断褶带石台穹褶断束(22-3)内,石台穹褶断束处于沿江拱断褶带与皖南陷褶断带的过渡地带,燕山期以来一直处于断块隆起状态。项目区主要受高坦断裂控制,该断裂自北东

29、向南西,经贵池太平槽、梅街、高坦及石台,长105km,断裂走向4570,断层面在北东段倾向北西,南西段倾向南东。根据国家地震局2001年出版的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50年超越概率10%),项目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度。3.1.4 水文地质项目区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水与基岩裂隙水,孔隙水分布于河床砂卵石、风化残积土中,裂隙水分布于基岩裂隙中。基岩裂隙水为本区广泛分布的地下水类型,含水层厚度随裂隙发育和地貌特征而定,一般埋藏较深,为弱微透水层,含水不丰富。裂隙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以地表蒸发和由高处向低

30、洼处(河流、水库)排泄为主要排泄方式。3.2 地层结构3.2.1 石岭水库灌区3.2.1.1 东干渠(桩号4+7105+257段)层(Q4al):重粉质壤土夹砾石,灰黄色、可塑状,砾石直径一般小于0.5cm,主要分布于渠道沿线,中等压缩性,层厚1.702.40m。层(Q4al):卵石层,中密密实,卵石直径一般大于48cm,少量大于20cm,低压缩性,层厚4.304.80m。层(O):岩性为奥陶系嵛山组灰岩,呈强弱风化状态。3.2.1.2西干渠(桩号1+9804+907段)层(Q4al):重粉质壤土夹砾石,灰黄色、可塑状,砾石直径一般小于0.5cm,主要分布于渠道沿线,中等压缩性,层厚2.102

31、.80m。层(O):岩性为奥陶系嵛山组灰岩,呈强弱风化状态。3.2.2 张田水库灌区3.2.2.1 干渠(桩号3+5279+573段)根据勘察资料,揭露的地层从上到下分述如下:层(Q4al):重粉质壤土夹砾石,灰黄色、可塑状,砾石直径一般小于0.5cm,主要分布于渠道沿线,中等压缩性,层厚0.701.60m。层(Q4al):卵石层,中密密实,卵石直径一般大于48cm,少量大于20cm,低压缩性,层厚3.404.20m。层(O):岩性为奥陶系嵛山组灰岩,呈强弱风化状态。3.2.2.2沉螺池(桩号3+100处)层(Q4al):重粉质壤土夹砾石,灰黄色、可塑状,砾石直径一般小于0.5cm,主要分布于

32、渠道沿线,中等压缩性,层厚0.901.60m。层(O):岩性为奥陶系嵛山组灰岩,呈强弱风化状态。3.2.3 朱冲水库灌区3.2.3.1 干渠(桩号3+5279+573段)根据勘察资料,揭露的地层从上到下分述如下:层(Q4al):重粉质壤土夹砾石,灰黄色、可塑状,砾石直径一般小于0.5cm,主要分布于渠道沿线,中等压缩性,层厚1.702.60m。层志留系下统高家边组地层(S1g):岩性为砂质页岩,强弱风化时呈土黄色,微风化新鲜时呈青灰色。3.2.3.2 沉螺池地质条件层细砂夹薄层砂壤土,局部夹粘性土,灰黄色,很湿,松散稍密。天然含水量20.621.7%,孔隙比0.7250.763,具中等压缩性。

33、主要分布于朱冲河左岸,中等压缩性,层厚0.901.60m。层(Q4al):卵石层,中密密实,卵石直径一般大于48cm,少量大于20cm,低压缩性,层厚3.404.20m。层志留系下统高家边组地层(S1g):岩性为砂质页岩,强弱风化时呈土黄色,微风化新鲜时呈青灰色。3.3岩土体主要物理力学性质3.3.1 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根据室内试验及野外注水试验成果,参考类似工程经验和有关规范,丁莘河流域水库灌区水利血防工程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建议值见表3.1。表3.1 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土 层 名 称REsCKKPaaMPaKPa度cm/s重粉质壤土夹砾石1406.030.018.01E-04砂壤

34、土1408.05.025.01.010-3卵砾石22016.05.035.01.00E-023.3.1 基岩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本项目区渠道沿线基岩以灰岩及砂质页岩为主,岩体较坚硬,且完整性较好。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类,岩石天然容重为2.682.77t/m3,单轴抗压45.468.9Mpa,弹性模量为8.010312103Mpa,弹性抗力系数为4002000kN/m3。3.4灌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灌区工程由灌溉渠道及渠系建筑物组成,各水库灌溉干渠有绕山丘而建的盘山渠道和在平畈区的开挖渠道,支渠为平畈区半挖半填渠道。本次改造重点是灌区的干渠、支渠的硬化衬砌和干渠维修护砌及建沉螺池,拟硬化的干渠长度11

35、6647m、支渠长25525m,维修护砌渠道1280m,沉螺池2座。现对渠道和主要渠道建筑物的工程地质评价如下。3.2.1 石岭水库灌区该灌区干渠所经过的岩体为灰岩、砂质页岩及少量白云岩,大部分岩体裸露,总体弱风化,裂隙较发育,易产生渗漏,强度均能满足渠道稳定要求。总干渠所经过的岩体为泥质灰岩,渠道断面为全挖全挖矩形断面形式,均用砼进行了防渗减糙护砌,渠床基本稳定。东干渠1+4503+650段岩体为灰岩,渠道断面为半挖半填矩形断面形式,浆砌石护砌,渠床基本稳定;3+6504+710段岩体为砂质页岩及白云岩,渠道断面为全挖矩形断面形式,浆砌石护砌,渠床基本稳定;其余2647m渠段为土方渠道,土质

36、为粉质壤土夹少量砾石,透水系数10-4cm/s,具有中等透水性,其中4+7105+257段已用浆砌石护砌,未护砌渠段受水流冲刷,断面很不规则,且淤积严重。西干渠1+1001+980段岩体为砂质页岩,渠道断面为半挖半填矩形断面形式,浆砌石护砌,渠床基本稳定;其余2927m渠段为土方渠道,土质为棕红色重粉质壤土夹砾石,其中1+9802+607段已用砼护砌,梯形断面,边坡为1:0.5,渠床基本稳定,未护砌渠段受水流冲刷,断面很不规则,且淤积严重。3.2.2 张田水库该灌区干渠所经过的岩体为泥质灰岩、石灰岩,岩体均裸露,呈强弱风化,岩体裂隙较发育,易产生渗漏,强度均能满足渠道稳定要求。0+9402+5

37、00渠段岩体为灰岩,渠道断面为半挖半填矩形断面形式,浆砌石护砌,渠床基本稳定;2+9963+527渠段岩体为石灰岩,渠道断面为半挖半填矩形断面形式,浆砌石护砌,渠床基本稳定;其余6046m渠段为土方渠道,土质为棕红色重粉质壤土夹砾石,透水系数10-4cm/s,具有中等透水性,已用砼护砌1516m,为梯形断面,边坡为11,尚有4530m未护砌,受水流冲刷,断面很不规则,且淤积严重,但无不良地质情况。3.2.3 朱冲水库灌区该水库灌区干渠所经过的岩体为砂质页岩,总体弱风化,岩体裂隙较发育,易产生渗漏,强度均能满足渠道稳定要求,渠道沿线无不良地质情况。渠道断面为半挖半填矩形断面形式,已用浆砌石护砌1

38、970m长渠段,已护砌渠床基本稳定。3.3 天然建筑材料本工程使用天然建材主要有土料、黄砂、砂砾石、碎石、块石等。3.3.1 土料土料主要用于渠道渠堤填筑及建筑物施工开挖回填,填筑土料规划就地取用,现状渠道土方开挖剔除有螺土后可以利用部分用于渠堤的填筑,不足部分可就近开挖取用。3.3.2 黄砂本工程所需砂料可从贵池区高坦砂料场采购,砂质为灰黄黄色粗粒,含有砾石,砂料质量较好,可满足施工要求。砂料可经殷石公路、S221省道运至工地,平均运距40km。3.3.3 块石、碎石本工程所需块石和碎石可在项目区所在丁香华桥采石场、红石采石场、小河采石场及小河水泥厂采石场采购,距项目区平均运距约10km。各

39、采石场岩石为灰岩,岩性坚硬,储量丰富。石料风干容重2.85g/cm3,饱和容重2.87g/cm3,饱和极限抗压强度为110.2125.3MPa,软化系数0.91,块石质地优良,可满足工程需要。3.4 结论与建议1、项目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建筑物可不进行抗震安全复核。2、灌区主要地形为丘陵区,地势平缓,无不良地质现象。3、灌区的地层岩性一般为奥陶系灰岩。地表为第四纪沉积物、土夹碎石层及河床冲积物覆盖,其厚度不等。出露的岩层为砂质页岩、白云岩和石灰岩等,呈强弱风化,岩体裂隙较发育,一般为强透水性。4、盘山干渠渠道断面以半挖半填形式为主,局部渠段为全开挖断面,均座

40、落在岩基上;在平畈区的干渠、石岭水库东西干渠末端及支渠为全开挖渠道,渠床一般为砂壤土,土质较松散,雨水冲刷严重,存在水土流失现象,流失的冲积物进入渠道极易产生淤积。5、在初设阶段对重要渠段及主要建筑物的地质情况进行补充勘探,进一步了解渠道的地质状况,确保工程安全。6、本工程所需的天然建筑材料丰富。土料就地合理取用,砂料可从贵池区高坦砂料场采购,块石和碎石从附近料场采购,储量及质量满足工程需要。4 工程任务和规模4.1 灌区概况4.1.1 自然地理概况丁莘河流域水库灌区水利血防工程位于县西部的小河、丁香和莘田3个乡镇,距县城30km,地理位置为东径1171511721,北纬30123016,总面

41、积124km2。丁莘河发源于丁香镇新岭,流域面积245.5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7.5%。项目区具体位置详见图4-1。本项目各水库灌区农田主要分布在丁莘河沿岸,由河流冲积物形成的农田土壤,经上千年的人为耕作,形成了肥沃的畈区农田,是县主要的粮食产区。灌区原设计耕地面积1.17万亩,因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目前灌区实际耕地面积为0.82万亩。4.1.2 社会经济概况县国土面积1403km2,耕地面积4.45万亩,其中水田4.00万亩,全县总人口10.9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18万人,2005年全县粮食总产量2.25万吨,2005年农业总产值1.2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94

42、元。丁莘河流域水库灌区水利血防工程受益范围有小河、丁香、莘田3个乡镇15个行政村,总人口1.37万人,总面积124km2,耕地面积0.82万亩,其中水田面积0.76万亩,旱地面积0.06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1264元。4.1.3 灌区农业及灌溉发展情况本项目区以种植水稻为主,棉、油次之,是我县主要粮食产区,总耕地面积0.82万亩,其中水田面积0.76万亩,水田率为93%;旱地面积574万亩,旱地率为7%。项目区内年平均粮食产量为4315t(其中水稻产量3622t),油料产量605t,棉花产量125t。本项目区2005年农业种植结构及作物产量见表4-1。2006年3月经中国绿色食品协会批准,县为

43、首批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县,将建成12万亩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根据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和县“十一五”农业和农村发展规划及2020年规划纲要,本项目区为我县粮油生产基地。为此,本项目区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农产品种植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优质水稻和优质油菜,以提高粮油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同时结合血吸虫防治水改旱措施,扩大蔬菜、经果林和烟叶等旱作物的种植面积。经调整后,水田面积为0.74万亩,水田率降为90%,旱地面积为0.08万亩,旱地率升为10%(见表4-2)。表4-2 丁莘河流域水库灌区2010年农业发展情况灌区名称耕地面积(亩)水田面积(亩)旱地面积(亩)合计早稻中 稻晚 稻石岭水库365031902102490490460张田水库354033002502590460240朱冲水库1010890100680110120合计8200738056057601060820注:1、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蔬菜、瓜果、棉花和烟叶等;2、晚稻含单季晚稻、双季晚稻,中稻收割后,种植油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