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服装公司生产管理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服装公司生产管理课程.docx(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時常聽到在製衣廠工作的管理人員說他們的工廠是以流水形式生產成衣, 但當我到廠房探訪他們時, 十居其九都會令我有點失望, 因為不少管理人員吳誤以為分科生產便流水作業的模式, 亦有不少管理人員認為成衣製造是非常困難以流水形式生產, 所以他們的生產線仍保留著六十年代的傳統模式。不錯, 他們的理論都有正確的一面, 分科作業(即分部門)專門化生產單一工序是流水作業的開始或必須的步驟, 雖然成衣製造的工序繁複, 如能強化管理, 加上工業工程的應用技術, 相信仍能成功地把傳統的生產模式改良為流水式生產線。管理流水式生產線的技巧, 在企業內的企業文化與傳統式的生產線截然不同, 最前線的管理人員(即組長或車間
2、指導員)需有基本的生產管理及工業工程的知識, 但一般書本及訓練課程太艱深難明, 令一般管理人難以學習到所需的知識, 但一些能完全掌握所需理論的員工, 一般又缺乏成衣生產的經驗, 形成這方面的改進非常緩慢。為方便成衣業的管理人員提昇其管理能力, 筆者特別搜集了有關的基本理論, 以簡單化的形式介紹給大家。目 錄第一章61.香港製衣工業 -71.1香港製衣業的發展過程71.2香港製衣廠的規模和結構81.3香港製衣業的出口業績81.4香港製衣業有利因素91.5香港製衣業限制因素91.6香港製衣業的前景101.7世界性製衣業的趨勢112.成衣生產過程152.1服裝製造的方法152.2製衣(成衣)廠的工作
3、18第二章253.基本生產管概念263.2生產管理的目的273.3生產控制(Production Control)273.4組織與工作分配283.5組織結構圖303.6組織架構欠佳的表徵304.生產前策劃 - 工序分析324.1 工序分析的目的及用途334.2工序工程334.3工序圖344.6處理標準工序資料法 : -355.生產期間管理 - 生產線負荷與平衡365.1 生產線平衡的問題365.2 平衡生產線問題的特性365.3 平衡生產線的條件365.4 平衡生產線的方法365.5生產線負荷375.6人力分配385.7 生產線平衡385.8 進度控制395.9生產數據416.廠房佈置436.
4、1佈置定義436.2 廠房佈置的目的436.3廠房佈置之適當時間446.4 設計準則447.生產系統467.1設計車縫生產線的要求如下 : -477.2對設計車縫生產系統的主要影響要素477.4生產系統比較558.控制表格568.1生產計劃表格568.2生產管制表格578.4效率分析表格588.5其他表格59第三章601.10品管圈613.品管七工具623.1思維衡擊法Brainstorming633.2魚骨圖(因果分析圖)Cause and Effect Diagram633.3.柏氏圖分析(巴箂多分析圖)Pareto Charts643.4.分佈圖Scatter Diagrams653.6
5、.直方圖Histogram663.7.覆查表Check Sheet or Check List67第四章681.管理者的任務691.1何謂管理者691.2管理者在公司架構的位置692.管理者之職責範圍702.1計劃及編排工作702.2工作及權力分配702.3監督組內工作702.4採取跟催行動712.5管制品質712.6解決問題712.7聯絡上司與下屬712.8協助減低成本712.9處理工作上人事方面的問題722.10訓練屬下人員723.管理者應具備的條件723.1要決定需要做甚麼723.2組織人手執行工作733.3組長(指導員)每日例行工作清單744.控制生產754.1生產效率754.3轉款7
6、84.4技能分析及開發785.員工培訓805.1 有效率培訓的基本步驟805.2車縫員培訓的基本原則815.3車縫員的訓練方法825.4培訓車縫員所需的時間825.5管理者在培訓所擔當的角色836.維持紀律836.1如何維持紀律836.2採取紀律行動836.3常見的紀律問題847.溝通技巧847.1何為溝通847.2機構內的溝通857.3溝通對管理者的重要性857.4怎樣成為一個有效的溝通者868.人際關係878.1馬思勞(A. Maslow)的理論878.2管理者如何把需求等級理論套用在鼓勵下屬888.3如何能與下屬維持良好關係919.鼓勵及誘導員工919.1引發動機的理論929.2鼓勵員工
7、去工作的方法929.3如何改善員工的態度及提高工作情緒94第一章導論1.香港製衣工業2 .成衣生產過程1.香港製衣工業 -1.1香港製衣業的發展過程一九五零年, 香港只有41間製衣廠, 僱用1,944名工人,約佔本港工廠總數2.8%及佔本港製造業僱員總數2.4%。在五十年代, 大量資金、創業人才和廉價勞工從中國湧入, 本港製衣業藉此迅速發展。製衣業在六、七十年代繼續蓬勃發展。六十年代初期, 製衣業超越紡織業成為出口收益最大的工業, 也是製造業中僱員最多的工業。由於製衣業涉及較為勞工密集的工序, 該工業蓬勃發展的主要因素是那幾年間本港有大量廉價勞工供應。但是, 香港的工資現己提高, 而工資低廉的
8、亞洲競爭對手也發展了製衣業, 廉價勞工這個優點便隨著時間的過去而逐漸消失。出口數量受到限制, 加上生產成本相當高昂, 促使製衣業提高產品質量, 增加出口項目的價值及發展新產品, 其中包括用各種混合纖維製造的高檔時裝。八十年代製衣業因應市場對高質素及時髦服裝的需求, 繼續發展。現在生產的服裝, 由高級時裝至簡單的衣服配件, 應有盡有。在出口市場上, 製衣業面對激烈的競爭, 因此越來越明白到自動化生產的重要性。很多製造針織衣物的廠商裝置了電腦輔助設計儀器, 以及自動化電腦輔助針織機器。在其他成衣製造方面, 較大的工廠也通常設有電腦輔助紙樣放碼及排嘜機器、繪圖機以及自動裁剪機。近年本地製衣業己逐漸向
9、高檔市場發展, 並建立起高質時裝的形象。香港亦成為亞太區內著名的成衣採購中心, 既吸引到大批生產簡單貨式的定單, 亦吸引到小量高價成衣的定單。前一類定單(受配額限製的除外)通常交予該行業設於華南地區的生產基地製造, 而後一類小量高價成衣則由本地工廠生產。除了有限的外地加工, 受香港的出口配額限制的產品, 必須在本港製造, 以符合香港產地來源規定。1.2香港製衣廠的規模和結構在一九五零年至一九七零年間, 工廠數目以平均年增率24.9%增至3,491間,僱用人數以平均年增率24.6%增至148,025名。一九七五年, 香港有8,047間製衣廠(佔製造業工廠總數25.9%), 聘用257,595名工
10、人(佔製造業工廠總數37.9%), 成為製造業中最大和最重要的工業。由一九七五年至八十年代中期, 該工業以價值計算, 續有增長, 但佔整體製造業的比例, 則開始下降 : 在一九八七年製衣廠的數目達到高峰, 共有10,556間, 但郤只佔當時製造業工廠總數20.9% 。同樣地, 製衣業在一九八六年所聘用的工人數目也達到高峰,共有299,932人, 佔當時製造業僱員總數34.5%。 此後,工廠數目降至一九九二年的6,980間(佔製造業工廠總數16.6%), 而同期僱員人數則降至186,607人(佔製造業工廠總數32.7%)。 不過, 製衣業仍是製造業中最大的行業, 規模是紡織業的兩倍有多。製衣廠的
11、規模普遍比以前小。在一九七五年之前, 製衣廠平均聘用超過40名工人(一九六五年平均多達58名), 但到了八十年代, 製衣廠的平均僱員人數一直逐漸下降至平均每廠30名工人。1.3香港製衣業的出口業績本港製衣業的產品出口值, 從一九六零年的10.1億元增至一九九二年的771.56億元,平均年增率為14.5%。自六十年代起, 製衣業已是出口收益最大的工業, 佔本地產品出口總額30% 以上。除了一九七五年全盛時期的44.6% 外, 所佔比重一般在30%至36% 之間。一九九二年的數字為33% 。以價值計算, 香港在一九七三年至一九八五年間是世界上最大的成衣出口地區 (除了一九七八年和一九七九年被意大利
12、超越外) 。一九八六年, 意大利再次佔第一位, 並一直保持該位置。從此香港便一直是世界第二大成衣出口地區, 只在一九八八年一段短時間內為南韓所超越。在一九九二年, 香港隨中國和意大利之後, 為世界第三位成衣出口地區。1.4香港製衣業有利因素香港的製衣業以經驗及技術見稱, 並在海外享有製造優質衣物的聲譽。製衣業有熟練員工, 可以生產各式各樣的衣物, 不但可大批生產, 也可生產特定項目。他們可以就顧客自行設計或指定的成衣樣辦提供專業意見及協助。此外, 製衣業經常因應市場需求及時裝潮流的轉變而作迅速反應, 試驗利用全新及更先進的衣料, 並深諳管理之道, 以求符合顧客的需求。製衣廠以中小型為多, 這是
13、製衣業的有利因素。這些工廠製造多種款式的時裝, 並能夠在一個有效率的分包網絡下, 配合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本港製衣業越來越注重品質, 並能準時迅速交貨, 因此聲譽日隆, 競爭力亦隨之提高。香港的製衣業也得到一些輔助工業的幫助。這些工業提供線、拉鏈、鈕扣、扣件及標簽等配件, 以及一些對於生產時裝極為重要的多類型花邊。織造、針織及加工漂染廠亦為製衣業提供部份所需布料。1.5香港製衣業限制因素和其他工業一樣, 製衣業在聘請和保留員工方面也碰到困難, 這是因為很多工人都受到正在擴展的服務行業吸引。服務行業通常給予工人較高的工資、較佳的工作環境、以及較有社會地位的感覺。隨著工資上升及生產成本高漲, 香港
14、面對其他低工資生產地區的強烈競爭。自從一九八六年中以來, 操作員短缺問題一直未有改善。此外, 香港為離岸製造業擔起支援中心的角色, 提供設計、商品推銷、品質控制、搜集原料等支援服務, 業內郤嚴重缺乏從事此類支援服務的熟練員工。本地紡織業的生產量減少亦對製衣業廠商造成打擊, 因為製衣業非常倚賴本地所生產和供應的高質紡織紗線和布料。事實上, 迅速提供紡織樣辦正是製衣業能保持競爭力的主要因素。可是, 本地紡織業並未為製衣業提供完備系列的梭織及針織布料。織造業主要生產厚身棉質製品, 例如斜紋棉布; 而環形針織業則大多生產棉質布料供本地耗用。因此, 製衣業如需用人造織纖維輕質布料或混纖布料, 就要倚賴進
15、口物料。過往香港在優質成衣方面, 比低成本出口地區具競爭力, 並較能在短時間內更有效率地完作製造過程。可是隨著其他地區的發展迅速, 與香港的領導地位距離漸漸縮短。此外, 這些地區亦已能生產為市場接受的優質成衣, 跟香港的優越地位也漸漸拉近。美國及西歐的零售業在決定買貨時, 愈來愈強調短周期及迅速補給, 香港在這方面由於遠離這些市場, 因而失去地利。與紡織業一樣, 製衣業的發展亦因各主要市場限制香港成衣的出口數量而受阻。在一九九三年, 香港的紡織及製衣產品出口總額的59.9%(沒有製衣業的單獨分目) 受到出口數量限制。由於主要市場如美國和歐洲聯盟等對香港產品出口施加限額, 製衣業在產量上的增長因
16、而受到限制。1.6香港製衣業的前景面對在數量上的限制, 香港廠商現正製造更高質素及增值額更高的出口產品。由於保留業內工人及聘請新人遭遇困難, 製衣業因而需要長期的人手計劃及發展, 使業內有足夠的技術人手, 應付未來的需要。香港製衣業的長遠發展, 端視其是否有能力製造增值額更高的產品、實施生產多元化和開拓新市場。本港廠商深明這點。日本在很多出口製衣產品的廠商眼中, 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大市場, 而廠商已經在日本展開深入宣傳活動。另外, 由於人口眾多而居民生產日益富足, 中國是本港製衣業廠商已開始進軍的另一個龐大市場。其他活動如東南亞、東歐等, 亦有極佳前景。由於近年來香港勞工短缺, 地價及租金飛漲,
17、 部分本地廠商已經將勞工密集的生產工序, 及較低檔和不受出口數量限制的產品的製造工序, 遷往中國進行。不過, 如果最終產品要輸往實施限制的市場, 可遷往香港以外地方進行製衣的工序, 則受香港產地來源的要求的限制。如果產品在香港製造而部分在中國加工, 香港政府貿易署現負責執行一項特別外地加工安排, 確保只有符合香港產地來源規則的產品, 才取得香港產地來源資格。烏拉圭回合有關紡織品及製衣品之協議將在一九九五年實行, 根據這協議在未來十年內, 過往受制於多纖協議所簽訂的紡織品雙邊協議的數量限制, 將逐步放寬。預期在該十年協議的後期, 始會放寬有實質貿易利益的產品的限制。因此在未來數年內, 這協議對香
18、港製衣業架構所產生的影響將是微乎其微。製衣業的生產會繼續以香港為基地, 但為保持競爭力, 產品亦會繼續轉向高檔及集中於生產高品質成衣。由於紡織及製衣業所受的數量限制, 將於該協議的後期逐漸大幅放寬, 相信屆時製衣業在結構上將會重組; 並會把簡單的生產工序遷往低工資地區, 而在香港維持一定程度的生產, 以便發展產品及培訓管理及技術專才。1.7世界性製衣業的趨勢1.7.1買家的要求製衣業在全球的競爭日益劇烈, 為減少風險, 買家將落單與交貨期縮短, 大部份買家都傾向於工廠能生產迅速回應的訂單。部份資本雄厚的入口商都成立跨國的生產基地, 直接的控制有助於發展迅速回應的訂單及改善品質, 亦有部份入口商
19、有實力的製衣廠商聯盟以增強競爭能力。一些從事由零售直至生產的商家, 甚至爭取能在七天的補貨期, 即是說零售店鋪當天售出的衣服, 七天後便可從工廠生產及補回店鋪。除了迅速回應的新概念外, 買家亦較喜歡小批量多款式的入貨方式, 進一步增加在生產方面的壓力。為提高自己牌子的形象, 買家都不斷地提高品質要求, 甚麼全面品質管理, ISO 9000等等, 相信愈來愈受買家歡迎。買家為保持自己的競爭能力, 亦向一些工資低廉的地區提供技術性的支援, 最終期望此等國家能供應價廉物美的貨品給他們。東南亞的落後國家, 例如中國已發展了十年, 成為全球最大的成衣生產基地, 但成本亦上升了數倍。其他如: 越南、寮國等
20、更落後的地區亦開始發展其製衣業, 大勢所趨是消費者能買物超所值的貨品。相信在世界性製衣業的新趨勢下, 買家傾向要求廠家 : -* 短交貨期* 高品質* 更具競爭性的價錢廠商為滿足買家的要求及本港製衣業為維持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力, 在各方面不斷改進, 以求提高應變能力, 減低成本, 令客戶保持低存貨量, 及增添產品的價值。在整個製造過程中, 從處理訂單至分銷, 無不在改進。1.7.2近期科技發展香港廠家現在雖然普遍使用電腦輔助設計系統、製衣放碼系統及排嘜系統, 但使用電腦輔助生產系統及電腦統籌生產系統的郤為數不多。程式拉布系統可將數十卷布按照預計的拉布長度, 疊布厚度和拉布方式要求, 上機拉布,
21、 而整個過程是全自動的。電腦輔助生產系統另一種應用方法, 便是使用設有上下迴旋刀片的電腦剪布機。此外, 目前正迅速發展的鐳射光束裁剪機、高壓水柱裁剪機和超音波裁剪機, 可切割層數少的布料, 但本地廠家使用這技術的為數不多。在電腦統籌生產系統內, 生產過程的各個階段(即由最初設計到最後檢查和包裝)所用機器和設備都連接起來, 成為有邏輯和有效的生產系統網絡。有了電腦統籌系統, 零售訂單資料和布料存貨資料便可以輸入一個電腦化裁單安排裝置, 這樣便可以迅速地和準確地計算布料和排嘜的要求, 以及一切有關的裁剪部生產成本; 然後可以用有關數據來控制自動拉布機、裁剪器和電腦化布料處理裝置。這系統也印發不同的
22、標籤(包括條紋碼標籤)、即時報告、生產記錄和簿記資料。這樣, 製造商即可以不斷監察製造程序的生產力、質素和利潤, 亦可以大量減低對從事製造工序以外的人手需求。製衣業在科技上另一重要發展是採用模擬系統。這種電腦程式可選擇不同的變項, 模擬實際的情況, 廠家可利用這個程式估計所需新增資本開支, 善用勞工、廠房及設備, 評估廠房陳設、處理及生產系統, 安排人手及資源的需求, 找出所需培訓要求, 及計劃改變方法。1.7.3車縫方面的發展在車縫工序方面, 普遍使用電子縫衣機。集成電路片被廣泛應用於車縫工具中, 甚至是最簡單的型號也不例外。差不多所有現代縫紉機均可調校速度、車縫密度及車縫長度等。以自動化機
23、器按照樣辦的外形縫製口袋等成衣部份, 以及採用可調校的X-Y 縫紉器, 可達致進一步自動化。這樣, 細小部分或刺繡字體及簡單圖案亦可縫製。但要再進一步加快車縫速度, 仍有技術上的限制。提高效率的另一個方法是應用車間工程技術, 令操作員更加舒適, 並減少工人處理布料的時間。現時處理布料的時間佔整個製造過程所需時的75%。為迎合市場對款式多變的要求, 縮短生產過程, 提高應變能力, 部份香港廠家已採用店內即時資料收集及管理系統。這系統可幫助廠家改善生產質素, 充分使用廠房的生產力, 發揮廠房最高效率, 提高個別員工的工作表現, 並能找出生產線上防礙進度的因素, 密切注視工作進度以改善傳送程序, 以
24、上種種皆可幫助廠家減低成本。近年引進的單元式生產及組件式生產系統, 可使製造商一方面能提高效率, 另一方面可保持高度靈活性。單元式生產系統利用架空運送器, 將成衣部件夾於吊架上, 傳送給各個工人進行加工。這個系統使操作員與中央控制組在生產進行時可隨時溝通, 這樣, 管理和監督人員可以即時收到關於生產力和品質的報告, 並可有效地控制流水作業的情況和平衡各條生產線。這系統可以處理複雜流水作業, 例如在一條生產線上進行多款式、多顏色及多種尺寸的生產。另一方面, 組件式生產系統採用分組工作概念, 由5 或20人組成的獨立工作小組負責車縫整件衣服或衣服的一部分。廠商也盡量訓練操作員, 掌握製造過程中的多
25、項工作, 務求取得最大的靈活性, 並給予表現較佳者適當的獎勵。採用這兩個系統的廠商, 大多數在生產力方面提高10% 至40%, 生產時間則減少一至兩天, 產品質素也獲得改善。1.7.4其他方面的發展鑑於香港缺乏土地及勞工, 以致地價高昂, 工資上升, 於是將貨品儲存、寄倉及調度等問題日漸受重視。現代化的儲存及處理系統, 通過節省地方的軌道設計、機動的運輸裝置、電腦化的存貨軟件、全自動的價格標記系統、條紋碼或射頻資料分類法等等, 不但可節省成本, 亦可大大提高處理貨品的效率。在商品推銷、出口及零售方面, 最重要的科技發展便是利用產品資料管理系統, 改善通訊及綜合資料, 以提高操作效率及整體生產力
26、。根據電子資料互通及電子圖像互通技術發展的最新軟件科技, 可將布料、草圖、花紋、員工等資料存於在中央資料庫, 並加以組織。若結合數碼攝影機, 更可增強影像資訊的傳送。許多廠家推行合時應變管理系統; 那是說在安排貨品分銷細節時, 按需要來處理, 並把多餘及重複的步驟省郤, 以求迅速解決問題。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保持競爭力, 廠家必須分秒必爭, 放眼世界各地, 搜集資源, 安排分銷。許多工廠在分銷方面,採用應變管理系統, 以助改善效率。近年消費者的需求漸趨複雜, 以致越來越多訂單要求在較短時間內生產小批量款式不同的衣物。為協助廠商滿足這種需求,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與製衣業訓練局, 在一九九零年三月合辦了
27、一間製衣工藝示範中心。目前, 這中心正同時示範單元同步生產系統及吊架系統。這中心現正就採用吊架系統及單元同步生產系統的回應生產系統, 與單獨採用吊架系統或單元同步生產的各自優點, 進行評估。一九九四年一月, 製衣工藝示範中心以其在生產及設備上提供品質保証, 表現卓越, 獲頒發ISO(國際標準化組織)9002證書。該中心無疑樹立一個良好榜樣, 大大提高業內對改善品質的關注。該中心現正為紡織及製衣業成立一個迅速回應中心, 利用迅速回應科技協助廠家搜集資料, 並提高業內對迅速回應概念的認識, 並對這種科技進行研究及提供這方面的培訓。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2.成衣生產過程2.1服裝製造的方法服裝可按其生
28、產/製造方法大致可分為兩類 :i)訂製形式ii)現成或稱成衣此兩類服裝製造方式都對製衣廠的運作有一定的影響。2.1.1訂製服裝的生產方式很多服裝是按個別顧客的要求量身訂製的, 訂製衣服的每張訂單量通常只是一件或幾件。這些衣服有不同的款式細節, 且由於須按顧客的體型、尺碼及個別要求而縫製, 穿起來才合顧客的身材及要求。所以一般都是依靠裁縫師傅獨力操作所有工序, 由頭至尾完成整件服裝。訂製服裝有以下的優點 :i)不同體型的人均能得到合身的衣服ii)由於衣服是按個別顧客的要求縫製的, 顧客可以決定衣服的款式和衣料iii)由於訂製衣服的款式和衣料不用千篇一律, 所以能夠反映出個別穿衣者的喜好和風格。不
29、過, 訂製服裝也有其缺點 :i)由於訂製服裝要因應個別訂單的需要來縫製, 裁縫師傅或許需要較多時間才能將衣服交付給顧客;ii)由於是個別縫製, 訂製衣服的價錢也許會較為昂貴;iii)品質方面也因個別裁縫師傅而有所分別。2.1.2現成服裝的生產方式(成衣生產)成衣按固定的款式和尺碼來縫製。這類衣服是大量生產的, 完成生產階段分別運送到各地甚至全世界發售, 因此成衣生產便促進了服裝業在零售、製造和供銷方面的現代化; 此外, 由於是大量生產, 所以生產成本比訂製的衣服低, 讓顧客可以買到物有所值且價格合理的服裝。而且, 不同的牌子, 供應不同的尺碼, 尺碼表經過改良後, 令更多人能夠購得合身的成衣。
30、就成衣來說, 最理想的生產安排莫如以固定的速度生產同一款式、顏色及尺碼的衣服, 並且做到銷量與產量相等, 不過這種情況實際上並不可能達到, 原因如下 : -i)時裝的款式種類萬千, 而且時刻在變化;ii)服裝要因應季節需求, 不同季節需要不同服裝;iii)服裝的尺碼需有多種, 因為各人的體型不同;iv)經濟會有興衰, 因此人們在服裝方面的花費會有變化;v)國際上有貿易限制, 例如配額、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等。vi)地區性的文化及氣候不同, 形成需求不劃一。2.1.3傳統的製衣方式一百多年以前, 傳統的製衣方式是由一個人負責製成整件衣服, 裁縫師傅只需佔用家中或店鋪內的一個小房間工作。那
31、個時代, 衣服都是訂製的, 因應顧客不同的要求而縫製。顧客主要是富有人家, 例如地主、商人和貴族。較窮困的人家如農民和工人等多穿富有人家所丟棄的舊衣, 他們有時也許湊集一些物料自己縫衣, 甚至自己織布, 因此我們可以明白為甚麼那時勞工階級的衣著大多是簡單粗糙的。富有人家僱用裁縫師傅為他們自己及傭人縫製衣服, 管家和車夫等人的制服款式一般都是按照主人的喜好而設計的。這些衣服全都是由裁縫一個人手做的。十九世紀初期, 衣車問世, 並主要在歐美等地不斷改良, 令傳統的製衣方式改變過來, 製衣的過程開始出現分工的情況。舉例說, 操作衣車的工人需要特別的技術, 所以僱用專職操作衣車的工人以及負責手工的工人
32、, 這樣分工較為有效率及有助減低成本。早期的製衣廠就是從那個時代逐漸發展起來的。當時一般製衣廠採用現稱MAKE THROUGH SYSTEM 全件起的做法, 運作的方式是一件衣服的大部份工序都由一人來完成, 剩下一些不需要很多技巧的工序由另一個人(如學徒)來負責。每件衣服都是根據顧客個別的要求來縫製的。工作的地方通常有一個120cm乘60cm的車台, 零亂地放置了所有的縫紉工具, 但沒有特別用途的衣車附件。作手工的工人盤腿坐在地上或卓上, 以膝蓋作為工作檯。小型製衣工場一般的條件較差, 燈光照明不足。1830年之後, 法國和英國相繼率先開設了有機器設備的製衣工場, 機器由專門的技工來操作, 而
33、需要人手來做的工序也在廠內完成, 或是外發給別人在家中完成。上述工廠的東主, 不久就瞭解到可以將生產過程分工為機縫、手縫和壓熨、打鈕門和做手工等特別的工序。每個特別的工序完成後, 衣服都會再交回前述的主要縫製者。這種方式適用於縫製訂製的衣服和衣服樣辦。這類衣服都是按照個別要求裁製的。上述的方式至今仍是製衣的基本方式, 從衣車未發明以前的做法, 演變而來, 而發展至今天, 較基本的是分科方式, 將車縫工序再細分成精細的工序, 經過較嚴謹的生產安排, 適當地分配給每名車縫工人, 而每名車縫工人一般只負責單一的專門工序, 從而再將生產效率提高。2.2製衣(成衣)廠的工作不同的製衣廠有不同的組織結構和
34、目標, 但是我們可以將製衣廠的工作分為兩大類 :i)生產工作 - 是將原料製成顧客所需的衣服;ii)行政和後勤工作 - 是提供一切所需原料和服務, 以確保能夠順利生產衣服。2.2.1生產工作製衣廠的生產工作包括以下 : -1)設計一般來說, 大部份中型和大型的製衣廠都會僱用設計師來創作服裝系列, 以滿足顧客的需求。設計工作可分為兩個不同的範疇 : -i)創作設計 - 就是設計師參考時裝潮流和市場走勢來設計並草繪各款衣服。ii) 技術設計 - 設計師嘗試製成自己設計的服裝, 他們要知道該選用甚麼衣料, 以及製衣廠的設備和員工技術。在設計工作方面, 電腦的應用日益廣泛。2)頭樣製作當有了初步的設計
35、之後, 下一步就是按照設計的圖樣繪畫所需的紙樣。第一個由原設計繪出的紙樣, 在成衣行業中, 一般稱為頭樣或原樣, 而頭樣通常是標準尺碼或中間的尺碼。而繪製頭樣所需的技術要求較高, 在行內一般被尊稱為師傅。3)樣辦製作當完成初步的頭樣後, 下一步的工序就是根據頭樣裁製樣辦。這個程序一般都是安排在廠內的辦房完成的, 可分為裁辦及車縫樣辦等工序。樣辦製作通常只做一件或數件, 所以成衣廠內的辦房員工一般都是挑選較熟練的技術工人, 例如辦房的車縫工人一般都能將整件樣辦的車縫工序完成。當樣辦完成後, 如果某些地方不能滿足顧客的要求, 或顧客有某些地方或款式需要更改, 通常的過程都需從初步的頭樣開始在紙樣改
36、動再從新做樣辦, 可能需反覆數次, 直至顧客完全滿意為止, 樣辦製作才算完成。4)紙樣放碼當服裝的樣辦為顧客接納之後, 下一步是按照顧客的要求來繪製不同尺碼的紙樣。在紙樣放碼的工作方面, 電腦的應用在成衣生產的過程中最為廣泛及最早發展之電腦生產輔助設計之一。5)訂購所需布料及輔料顧客接納了樣辦之後, 製衣廠就需要根據所需用量訂購布料及輔料, 以供生產之用。很多製衣廠在這個環節出現的問題最多, (例如:估計用量不準確, 供應商所供應的布料及輔料的質量和數量出現問題, 延遲交貨)這些最終導致阻礙生產, 延誤交貨給客人, 質量問題在成品時才出現, 嚴重者可能導致客人退貨。6)裁剪布料這項工作可以再細
37、分為以下各項工序 : -i)計劃衣服裁片的尺碼和數量及裁剪的布料層數等通常是根據客人所訂購(訂購合同)的指示的尺碼及件數的配搭(ASSORTMENT)來計劃拉布的層數及所需裁剪的床數。ii)排嘜架製作(MARKER PLANNING)一般而言, 製衣廠將布匹裁成衫片形狀, 然後組合為可穿著的成衣。為了準確剪裁大量成衣, 需採用特別的裁剪儀器及安排嘜架。檢查了紙樣的準確性之後, 把紙樣片鋪在紙上排列, 造成一個組合, 這個組合在行內叫嘜架。嘜架的作用是以最省料的原則下安排, 使直接成本減至最低, 最準確的用量是從嘜架計算出來。嘜架的編排是一項技巧工作, 必須考慮多項技術需求, 例如: 布紋的方向
38、、布料的闊度、布料的性質、尺碼的組合及預備拉布的長度等等, 電腦輔助嘜架設計亦是最早及最廣泛為製衣業所應用之技術之一。iii)拉布及裁剪拉布時, 工作人員以人手或機器將一層一層長度均等的衣料根據(i)的計劃及(ii)的嘜架長度疊置在裁床上。整理好之後, 將嘜架放在整疊衣料上面。然後, 裁剪技工會按照嘜架的形狀來裁剪衣料。裁剪好的裁片會根據車縫部的要求分類和捆扎起來。為控制生產, 每一扎裁片都會繫上標籤, 然後再送到車縫生產線縫成整件衣服。如果款式需用裡布或朴布, 所需的過程也大同小異。7)黏朴部份裁片如需黏朴的話, 一般都被安排到黏朴機放置的地方進行。因為這是一部特別的機器, 一般是利用適當熱
39、力及壓力將布料與朴黏合在一起。8)車縫在這個過程中, 各塊裁片會縫合成為整件衣服。一般來說, 車縫工序都是按照一定的次序來進行, 由不同的工人來車縫衣服的不同部份。但分配的方法是需預先製定生產工序表(表2.1.8),並利用技術管理人員加上生產管理安排合適的工序予合適的工人, 令裁片能在最短的時間流通各既定的工人, 將整件衣服車縫完成。至於裁片和輔料, 則可以用人手、運輸帶或架空的運送裝置從一個車縫崗位送往另一個車縫崗位去。製衣廠內, 車縫生產線所佔的地方及人數是各項程序之冠, 所以製衣廠的管理完善與否, 車縫生產線所佔的比例也最大。部份質量要求較高的產品, 在車縫生產線上亦需加上中熨設備, 將
40、車縫完成部份工序的半成品加以中熨, 然後才繼續車縫, 原因是部份位置在完成車縫後才整熨是較困難或不可能。車縫生產線的安排也因不同的要求及不同的需要而有所不同, 在成衣生產管理上是一重要的課題。9)整熨衣服製成之後, 就會經過整熨處理, 以達至理想的外型。整熨後的衣服特別美觀。整熨時主要是需用熱力, 蒸氣和壓力。熱力和蒸氣使物料軟化, 而壓力則有助將布料塑造成所需的形狀。不同的布料所需的蒸氣和壓力份量都有所不同。整熨所需用的設備亦因應不同產品而有所差異。最基本的是電熨斗, 當然在工業上所用的熨斗一般有別於家庭式的, 所需的蒸氣可分為中央式設計及獨立式。因需用蒸氣的關係, 一般都需要同時設有抽濕的
41、裝置, 把多餘的蒸氣抽去及抽乾衣服, 令其長期保持良好的外觀。抽濕裝置亦可分為中央式設計及獨立式裝置。壓力方面, 除手用電熨斗可用人手加上壓力外, 一般外衣生產都會利用夾機來增加衣服外觀的美觀及耐看。其次的整熨設備有運輸帶型式的設計, 半自動化的設備及人像機等等。10)包裝包裝的方法可分為平裝(摺裝)或掛裝, 因應不同的產品及不同顧客的需求而定。平裝或摺裝的過程中, 工人將每一件製成的衣服根據客人的要求摺好, 放進膠袋裡面。當然, 如有需要掛牌或其他的吊牌也應在這個程序時處理, 然後再將包裝好的衣服放進紙箱內。如顧客需要掛裝式的, 成衣也會吊在衣架上, 然後掛上膠袋口, 封上膠袋。這個工序才算
42、完成。掛裝的運費成本較昂貴, 其優點是能保持衣服的外觀, 不至壓縐衣服。11)存倉一箱一箱的成衣或一件一件的掛架成衣送到貨倉存放, 直至裝箱(貨櫃集裝箱)和發送出去離開工廠為止, 生產的工作才算全部完成。生產平裝成衣與時常生產掛裝成衣的成品倉的設備有所不同, 掛裝成衣生產工廠的成品倉需安裝適當的設備供吊掛完成的成衣, 亦需有很多可推動的車架供內部運輸用途。2.2.2行政和後勤工作製衣廠的行政和後勤工作包括以下 : -1)市場推廣市場推廣就是推廣工廠的產品。一般來說, 廠商為了令產品為外人所熟悉, 都會做一些廣告宣傳。工廠也許聘請營業代表到各家公司向顧客展視產品的樣辦, 也可以舉辦展覽和時裝表演
43、, 在雜誌刊登產品的照片, 或是透過電台或電視台作宣傳。但一般生產客人指定的訂單的生產工廠(原件加工), 一般都較少市場推廣的工作, 而著重產品的質量及價錢, 所以一般利潤較低。現時越來越多廠家重視推廣自己的牌子, 亦有不少廠家成功地主力生產自己牌子的產品。2)採購採購部負責購買所需物品供應工廠生產的應用, 所購買的資源包括機器、衣料、甚至辦公室的文儀用品。採購部的職員必須確保購入的物品物有所值, 而且準時無誤地交付到工廠來。採購部可直接歸屬生產部門, 亦可設在行政部門下。一般設在國內的製衣廠, 都將採購部設在香港, 因為香港在支援性的行業較全面。而此類製衣廠, 在統籌購買到所需物料後, 再安
44、排送到工廠。但工廠仍需設置跟催及覆查所需布料、輔料及其他物品的部門而這項工作直接對生產構成嚴重影響。3)會計會計人員主要有以下五項職責 : -i)管理公司營運時的開支, 包括員工薪金、租金、稅項、機器的費用和電費等;ii)將顧客的付款和其他收入來源如投資所得的利潤收入帳項;iii)確保工廠一切的會計程序均符合現行的法例;iv)定期整理帳目並為管理階層提供有關的資料, 令工廠的財政狀況得到監控;v)核對工人的工資。一般的製衣廠大多以件工計酬的方法計算工資, 件工計酬的方法一般以工票點算控制, 會計人員須核實工票的真偽。4)人事人事部的職責主要是就僱用員工和勞資關係等事宜為管理層提供意見和實用的指
45、導。由於員工是生產過程中不可或缺少的元素, 所以人事管理是否得宜, 對於工廠能否順利運作有很大的影響。5)品質控制這是控制工廠產品的質量, 而且不單是要維持產品的品質, 還需要將之提高, 滿足顧客的要求。一般來說, 工廠的品質控制工作包括訂立品質標準, 監察生產過程, 檢驗產品, 分析錯誤, 並向管理階層匯報有關資料。6)生產控制工廠生產各類貨品, 生產控制就是要統籌生產這些貨品時所涉及的各種工作, 其主要目的是令生產資源(人手、機器、物料和生產方法)能夠配合顧客的要求。在將布料製成衣服的過程中, 生產控制部負責安排物料的流動。這個部門的員工收到顧客的訂單後, 就編訂生產通知單, 以最低的成本
46、達致最高的效率, 目的就是在指定的時間內製成所需數量符合品質和款式要求的成衣。生產控制部還需要控制存貨和在製品的數量, 這樣就可以盡量提高存貨周轉率和增加可用的流動資本。生產控制工作令營業部門和生產部門互相配合。7)維修任何一個生產系統要有效地運作, 它的每一個部份, 例如機器、廠房和設施, 均要維持正常。由於這些資產使用日久就會破損, 如果不定期檢查和保養, 用之製造出來的成衣品質及員工的操作速度亦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這樣會打擊員工的士氣。在小型的工廠裡, 例行的機器保養工作, 例如清潔、加油和調校, 部份是由操作機器的工人來負責的, 如果出現較嚴重的故障或進行大規模的檢修, 就會請外來的維
47、修技師或供應商來做。至於大型的工廠, 則通常會有獨立的維修部門, 聘有修理技工。維修部的員工負責保養和維修一切的機器和設備, 以及廠房和車輛。至於其他專門的檢修工作, 例如冷氣機系統的保養, 就可能需交由其他的專門公司來辨理。一般來說, 大型製衣廠的維修部都會有自己的貨倉, 儲存較常需要用的備用零件, 以供日常更換之用。除零件外亦儲存不同種類的車縫輔件(蝴蝶), 以備不同的需要。第二章生產管理3.基本生產管理概念4.生產前策劃 - 工序分析5.生產期間管理 - 生產線負荷與平衡6.廠房佈置7.生產系統8.控制表格3.基本生產管概念3.1現代生產管理的意義現代生產管理是指由各種資源包括人力、材料、資金、設備等的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