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机械零件强度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04509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机械零件强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3章机械零件强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章机械零件强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3章机械零件强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3章机械零件强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章机械零件强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机械零件强度ppt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3-1 材料的疲劳特性,3-2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3-3 机械零件的抗断裂强度,3-4 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3-5 机械零件可靠性设计简介,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强度理论:是判断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是否破坏的理论。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有两种不同的破坏形式:一是在不发生显著塑性变形(永久变形)时的突然断裂,称为脆性破坏;二是因发生显著塑性变形而不能继续承载的破坏,称为塑性破坏。破坏的原因十分复杂。,应力: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附加内力。,屈服极限s:材料受外力到一定限度时,即使不增加负荷它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这种现象叫“屈服”。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应力,称屈服极限。,强

2、度极限B:材料在受力过程中,从开始加载直至断裂 的整个过程中,按杆件原截面计算所能达 到的最大应力值。,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静应力下的许用应力,静应力下,零件材料的破坏形式:断裂或塑性变形。,1.塑性材料的许用应力:取屈服极限S 作为极限应力,许用应力为:,2.脆性材料的许用应力:取强度极限B 作为极限应力,许用应力为:,变应力下的许用应力,变应力下,零件材料的破坏形式:疲劳断裂。,材料的分类:,(1)塑性材料:钢,含碳量2%,健身增肌 二次发育,WeiXin,TaoBao,载荷,载荷是机械设计中的重要参数,是重要的设计目标之一,也是造成失效的重要原因,机器在工作时所出现的载荷是力和力矩。

3、,2、载荷分类 静载荷:大小、作用位置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或缓慢变化的载荷。动载荷:大小、方向、位置随时间变化(周期或非周期)的载荷。即循环变载荷或随机(变)载荷,1、载荷,机器正常工作时所受的实际载荷(一般难以确定),名义载荷:,工作载荷:,功率 kW,转速 r/min,计算载荷:,载荷系数(考虑各种附加载荷),按原动机功率求得,(理想状态下),Pc=KP,(F、P、T),考虑原动机、工作机、零件受力不均匀等因素影响而设计出的载荷,应力,静应力:,不随时间而变的应力,变应力:,随机变应力:,变化无规律,仅讨论稳定循环变应力,不随时间变化,稳定循环变应力,规律性不稳定变应力,之一随时间变化,3-

4、1 材料的疲劳特性,零件疲劳破坏的过程:疲劳裂纹源 微观裂纹扩展 宏观裂纹扩展 瞬时断裂,疲劳裂纹源:表面滑移带、晶界、内部非金属夹杂物、表面机械划伤、焊接裂纹、锻造缺陷、零件的轴肩、键槽、缺口等。,疲劳破坏的特点:1.破坏时应力远小于B,甚至小于S。2.脆性和塑性材料都表现为突然 脆性断裂。破坏前无明显塑性变形。3.破坏断口表面明显地分层:光滑表面疲劳区和粗糙表面断裂区。,疲劳是零件长期在变应力条件下工作引起的。,3-1 材料的疲劳特性,循环变应力的描述:,m 平均应力;a应力幅值,max 最大应力;min 最小应力,r 应力比(循环特性),非对称循环变应力,典型循环变应力,s0,s-1,s

5、+1,几种稳定循环变应力,最大应力,最小应力,应力幅,平均应力,(2)对称循环变应力,循环特征,(3)脉动循环变应力,(4)静应力,脉动循环变应力,对称循环变应力,非对称循环变应力,已知 2 个参数,可确定其余参数,静应力,3-1材料的疲劳特性,表示在给定循环特性下,N 的关系。,CD 段:N10 4 高周疲劳 r N 有限寿命疲劳极限,脉动循环时,弯曲疲劳极限 r=0 对称循环时,弯曲疲劳极限 r=-1,(一)N 疲劳曲线(实验得出),rN 循环N次的疲劳极限 m 寿命指数(钢:m=9)N 试件实际循环次数 r D点疲劳极限,与N无关。N0 人为设定的循环次数(N0 ND,大:N010 7)

6、,CD曲线上任意点疲劳极限表达式,疲劳曲线方程:,AC 段:N10 4 低周疲劳 视其等同静应力强度状况,D点之后:N10 6 高周疲劳r N D(r)无限寿命疲劳极限,104,疲劳曲线方程:,AB等同静应力,BC应变疲劳,D点以后作用的变应力小于D点,无论N多少次都不破坏,(二)等寿命疲劳曲线,3-1材料的疲劳特性,线上任一点代表一定应力比时的疲劳极限,m a 曲线:在某一给定的循环次数时,不同应力比的疲劳极限特性。,对称循环极限应力点:A(0,-1)脉动循环极限应力点:D(0/2,0/2)静应力极限应力点:C(S,0),A G 疲劳强度极限线,线上各点极限应力数值为:G C 屈服强度极限线

7、,线上各点极限应力数值均满足:,结论:试件材料的工作应力,只要在A D G C区域内,即可满足 其最大应力既不超过疲劳极限,又不超过屈服极限。,3-1材料的疲劳特性,A G直线方程:,试件受循环弯曲应力时的材料常数,碳钢0.1-0.2;合金钢:0.2-0.3。(AG 直线的斜率),碳钢:0.1-0.2合金钢:0.2-0.3,3-2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零件的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1e 试件的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1,k 应力集中系数 零件尺寸系数 表面质量系数q 零件强化系数,AG方程:CG方程:,K 弯曲疲劳极限综合影响系数,脚标表示在正应力条件下,零件受几何形状、零件尺寸、表面质量、强

8、化因素影响,同理对于切应力用换即可,3-2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一)单向稳定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计算(只受一种应力),零件的实际工作应力点 N、M零件的疲劳极限应力点 AGC 线上某点,根据零件工作时所受的约束来确定应力可能发生的变化规律,从而决定以哪一个点来表示极限应力。,典型的应力变化规律有以下三种:应力比为常数:r=C 平均应力为常数:m=C 最小应力为常数:min=C,计算安全系数及疲劳强度条件为:,Sca 计算安全系数 S 许用安全系数max零件的疲劳极限应力max 零件的实际工作应力,求出危险截面上的最大工作应力max和最小工作应力 min,然后求出平均应力m和工作应力幅a,OG

9、A区域内,零件做疲劳强度计算,M1 点的极限应力值为:,欲使M、M1具有相同的应力比,则它们必在过原点的射线上。,M(a,m)零件实际工作应力点,M1(a e,me)零件的极限应力点,OGC区域内,零件做静强度计算,N1点的极限应力值为S,结论:该射线上所有点的 应力比均为 r=C,M1 为这些点的极限应力点。,1.应力比为常数:r=C,3-2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2.平均应力为常数:m=C,M、N 工作应力点M2、N2 极限应力点M M2 线 纵轴,线上各点具有相同的 m。,3-2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M 2 点的值:,安全系数校核公式:,M 工作应力点M3 极限应力点M M3线与横轴相

10、交 45,线上各点具有相同的 min。,3.最小应力为常数:min=C,3-2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min=m-a,安全系数校核公式:,4.等效对称循环变应力,5.较短使用期限时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相当于把原来的不对称循环变应力折算为一个对称循环变应力,且在数值上与原来的不对称循环变应力等效。称为应力的等效转化。,当104NN0 时,即CD段,属于有限疲劳寿命计算,公式中的极限应力应按rN求出。,3-2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对于对称循环来说,-1 既是最大应力,也是应力幅。Ka项本身就是应力幅。如果将m项看做是折算后的应力幅,则式(3-17)就是一个应力幅的比例式。,式(3-17),把平

11、均应力折算为应力幅的等效系数。则,规律性不稳定变应力,(二)单向不稳定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计算,当损伤率达到100%时,材料即发生疲劳破坏。,疲劳损伤积累假说,Z 变应力级数,3-2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材料疲劳曲线,故对应于极限状况有:,1循环1次,材料的损伤率为1/N1。1循环n1次,材料的损伤率为n1/N1。,N4不加到里面,3-2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例题:P31,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6,(三)双向稳定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计算,M 零件上同时作用的同相位稳定对称循环切应力a 和 正应力 a。,M 同时作用的切向及法向应力幅的极限值 a、a。,工作应力点在AMB弧线内,因而是安全的。,

12、对称循环:a=max,计算安全系数:,3-2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极限应力关系式为:,AM B 曲线在坐标系中是一个圆。,而:,(四)提高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措施,在综合考虑零件的性能要求和经济性后,采用具有高疲劳强度的材料,并配以适当的热处理和各种表面强化处理。,适当提高零件的表面质量,特别是提高有应力集中部位的表面 加工质量,必要时表面作适当的防护处理。,尽可能降低零件上的应力集中的影响,是提高零件疲劳强度的 首要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或消除零件表面可能发生的初始裂纹的尺寸,对于 延长零件的疲劳寿命有着比提高材料性能更为显著的作用。,减载槽,在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较大应力集中的结构处,可采用减

13、载槽来降低应力集中的作用。,3-2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3机械零件的抗断裂强度,3-3 机械零件的抗断裂强度,低应力脆断:工作应力 许用应力,发生原因:大型结构件、焊接件、工作条件复杂、载荷形式多样,高强度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要随着强度的增高而下降。,断裂力学 是研究带有宏观裂纹或带有尖缺口的结构或构件的 强度和变形规律的学科。,发生场合:高强度或大型焊接件。,度量含裂纹结构体的强度,判别结构安全性的参数:,KIKIC 时,裂纹不会失稳扩展。,KIKIC 时,裂纹失稳扩展。,提醒设计者:对高强度材料结构、大型焊接件,传统的强度理论计算不 再适用,而应考虑防止发生低应力断裂问题。,KI 应

14、力强度因子。反映裂纹顶端附近各点应力大小的物理量。KIC 断裂韧度。反映材料阻止裂纹失稳扩展的能力。,3-4 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接触应力H当两零件以点、线相接触时,其接触的局部引起的应力。,其特点是:仅在局部很小的区域内产生很大的应力。是脉动循环变应用。(0-H),弹性力学问题:赫兹应力公式:(线接触),F 作用于接触面上的总压力。B 初始接触线总长度。1、2 零件沿连心线方向的弹性位移。1、2 分别为两零件初始接触线处的曲率半径。H 接触面上的应力最大值。1、2 泊松比,E1、E2 弹性模量,零件间力传递靠接触来实现,3-5 机械零件可靠性设计简介,传统设计方法 将设计变量作为确定性变量。

15、,可靠性设计方法 将设计变量考虑为随机变量。,可靠度 产品在规定工作条件和寿命下,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可靠度系数(查表3-12),可查可靠度r强度限值数学期望s应力的数学期望r强度限值的标准差s应力值的标准差,应力 引起失效的外部作用的参数。强度 零件本身抵抗失效的能力。计算强度高于应力的概率。,3-5 机械零件可靠性设计简介,例3-2 齿轮材料齿根弯曲疲劳的数学期望r=425Mpa,其标准差r=40Mpa.齿根弯曲应力的数学期望s=325Mpa,其标准差s=30Mpa。求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可靠度。,查表3-12对应可靠度为:,解:按下式求出。,第三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1.变应力的种类及定义

16、。2.-N疲劳曲线、等寿命疲劳曲线中各点、各线段的意义及用途。3.根据给定数据,绘制试件和零件的极限应力简图。4.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概念。5.max,min,m,a,-1,0,r,N,N0,K的物理意义。6.掌握单向稳定变应力r=c;m=c;min=c 的循环特性。根据工作应力点的位置,确定极限应力点的位置。7.会查本章附录有关线图和数表。作业:3-1,3-2,知识要点:,一、选择1在进行疲劳强度计算时,其极限应力应为材料的_。(1)屈服点(2)疲劳极限(3)强度极限(4)弹性极限2碳钢与合金钢是按_来区分的。(1)用途不同(2)材料的强度(3)材料的塑性(4)材料的化学成分3在高温下,钢材性

17、能变化的趋势是_。(1)强度降低而硬度增加(2)强度降低而塑性增加(3)强度和塑性均降低(4)强度和塑性均增加4在应力变化中,如果周期、应力幅和平均应力有一个不同,则称为_。(1)稳定变应力(2)非稳定变应力(3)非对称循环变应力(4)脉动循环变应力5循环特性r=-1的变应力是_变应力。(1)非稳定(2)脉动循环(3)非对称循环(4)对称循环6在静应力作用下,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为_(1)B(2)s(3)0(4)-17在静应力作用下,脆性材料的极限应力为_。(1)B(2)s(3)0(4)-1,8塑性材料在脉动循环变应力作用下的极限应力为_。(1)B(2)s(3)0(4)-19在循环变应力作用下,影响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是_(1)最大应力(2)平均应力(3)最小应力(4)应力幅10零件表面粗糙度增加,承载能力_。(1)降低(2)提高(3)不变11零件的形状、尺寸、结构相同时,磨削加工的零件与精车加工相比,其疲劳强度_。(1)较高(2)较低(3)相同12零件表面经淬火、渗氮、喷九、滚子碾压等处理后,其疲劳强度_。(1)增高(2)降低(3)不变 二、填空1稳定循环变应力的三种是本形式是()、()和()。2高副元素表面产生的应力是()应力。3零件的疲劳强度与()、()、()和()等因素有关4接触表面材料由一个表面转移到另一个表面上,这种现象称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