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园林山石艺术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10680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9.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园林山石艺术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第二节园林山石艺术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第二节园林山石艺术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第二节园林山石艺术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第二节园林山石艺术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园林山石艺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园林山石艺术课件.ppt(1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园林山石艺术,第一章 造 景 基 础,园 林 艺 术,1,a,第二节园林山石艺术第一章 造 景 基 础园,一、山石史话二、堆山 三、置石四、山石品类五、名山、名园欣赏,园林山石艺术,2,a,一、山石史话园林山石艺术2a,一、山石史话,1、自然崇拜与巨石文化,巨石文化:,是指从石器时代至铜器时代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世界各地的以巨大石结构建筑为标志的古代文化类型,这些以宏大的平面布局和奇特的造型而著称于世的巨大石质建筑物,这些巨石建筑物一直以其神秘的作用和抽象的建筑魅力感染着人们,被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称为“巨石建筑”、“巨石碑”或“巨石文化”、“大石文化”。,3,a,一、山

2、石史话1、自然崇拜与巨石文化巨石文化:,英国南安普顿郡阿姆斯伯里英格兰巨石阵,4,a,英国南安普顿郡阿姆斯伯里英格兰巨石阵 4a,5,a,5a,6,a,6a,7,a,7a,2、山石崇拜与假山的发源,山石崇拜:“封”与“禅”、祭坛与台,8,a,2、山石崇拜与假山的发源山石崇拜:“封”与“禅”、祭坛与台8,3、园林假山史略,(1)起源:秦汉苑囿中的假山模仿仙山,“秦始皇作长池,引渭水,东西二百丈,南北二十里,筑土为蓬莱山”太平御览,9,a,3、园林假山史略(1)起源:秦汉苑囿中的假山模仿仙山,(2)叠山置石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写实山水:,崇尚真山大壑、深岫幽谷的形式,用土石模仿山林。形态、体量与真山

3、相似,规模宏大。宋代艮岳为顶峰之作。,10,a,(2)叠山置石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写实山水:,第二阶段写意山水:,追求宁静、和谐、淡泊、清幽、超脱的审美情趣,以直觉观感、沉思冥想为创作的构思,以自然简练、含蓄为表现手法。置石风格浪漫而夸张。体现了抽象的意境。,太湖石为置石珍品透、漏、瘦、皱、丑。,透此通于彼、彼通于此、若有道路可行漏石上有眼、四面玲珑瘦壁立当空、孤峙无依皱石上的皱褶丑奇形怪状,11,a,第二阶段写意山水:追求宁静、和谐、淡泊、,12,a,12a,第三阶段以小见大,体现山的客观本质,明清时期假山艺术的特点是体现真山的一个局部,好像自己处于山间。,13,a,第三阶段以小见大,体现山的客

4、观本质 明清时,14,a,14a,第四阶段近现代假山艺术,近代园林中的叠山置石在继承了传统的写意手法的基础上,更加趋向于造型简洁、整体感强。,15,a,第四阶段近现代假山艺术 近代园林中的叠山置,16,a,16a,17,a,17a,18,a,18a,随着技术的发展,人造假山技术更加成熟。,(1)可以塑造较理想的艺术形象雄伟、磅礴富有力感的山石景,特别是能塑造难以采运和堆叠的巨型奇石。这种艺术造型较能与现代建筑相协调。此外还可通过仿造,表现黄腊石、英石、太湖石等不同石材所具有的风格。,(2)可以在非产石地区布置山石景,可利用价格较低的材料,如砖、砂、水泥以及较先进的GRC(玻璃纤维强化水泥)造山

5、技术。,(3)施工灵活方便,不受地形、地物限制,在重量很大的巨型山石不宜进入的地方,如室内花园、屋顶花园等,仍可塑造出壳体结构的、自重较轻的巨型山石。,(4)可以预留位置栽培植物,进行绿化。,19,a,随着技术的发展,人造假山技术更加成熟。(1),20,a,20a,21,a,21a,22,a,22a,23,a,23a,24,a,24a,二、堆山,1、假山分类,2、假山艺术,3、假山在园林中的布局,25,a,二、堆山1、假山分类2、假山艺术3、假山在园林中的布局25a,1、假山分类,(1)大山用土、小山用石,真山:土山、石山、土石结合山。与各个地区的地质特点有关。,“石为骨,土为肉,骨肉不分离。

6、”大山间石,小山点土,26,a,1、假山分类(1)大山用土、小山用石真山:土山、石山、土石结,(2)土包石,石包土,石包土:外石内土。以土为基础,以石为景土包石:将石埋在土中,露出峰头。,土山 以土堆成,较矮、占地面积较大的假山。坡度最好在土壤安息角(30)之内.石山 以自然山石堆砌而成,外形多变的假山。土石山 土石结合堆成,应用最多。,27,a,(2)土包石,石包土石包土:外石内土。以土为基础,以石为景土,土石山中自然山石的应用,28,a,土石山中自然山石的应用28a,假山布局的主从关系与造型风格,竖向与横向造型,29,a,假山布局的主从关系与造型风格 竖向与横向造型29a,主客分明;未山先

7、麓,脉落贯通;山观四面而异;山水相依,山体最宜东西走向,山居北面,水于南面,山坡南缓北陡。,30,a,主客分明;30a,筑山,未山先麓,左急右缓,主客分明,土中间石,山观四面,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31,a,筑山未山先麓左急右缓主客分明土中间石山观四面横看成岭侧成峰3,2、假山艺术,(1)要有宾主:,计成园冶:师法自然、追求神似意境,突出群山中的主山和主峰。群山群峰,要高低错落,疏密有度。峰与峰之间要互相呼应、掩映和衬托,使宾主相得益彰。,(2)要有层次,高远:前低后高的上下层次。,深远:两山对峙中的峡谷,犬牙交错。,平远:平冈小埠,错落蜿蜒,32,a,2、假山艺术(1)要有宾主:计

8、成园冶:师法自然、追求神似,(3)要有起伏:,山形不能直线上升,而应波浪起伏。就一山本身,要有山麓、山腰、山肩、山头、山坳、山脚、山阳以及山阴之分。而山与山之间要有宾主,有支有脉是全局的大起伏。,(4)要有来龙去脉,不能来得突兀,而应与周围环境相联系,有始有末,一气呵成,才能显出山的神韵气势。,(5)要有曲折回抱,能形成开河收放、大小不同、景观迥异的空间环境,产生较好的小气候。如结合水瀑溪涧,能取山水之胜。,(6)要有虚实、疏密,疏不见空旷,实不见拥斥。,33,a,(3)要有起伏:山形不能直线上升,而应波浪起伏。就一山本身,,3、假山在园林中的布局,(1)假山作为主体建筑的对景,是传统园林中最

9、常见的一种布局方式。,“不下堂筵、坐穷山壑”,以此满足园主人赏景的要求。,体量上,要与空间相适应,过大会感到拥斥假山与建筑之间要有一定的视距,便于观赏,视距范围内,可布 置水池或草坪形成对比,是山显得高耸灵秀。山不能正对大厅,应稍偏离。,(2)假山布置在园地周围,山上种植花草树木,用以阻隔园外,保持园内安静。,34,a,3、假山在园林中的布局(1)假山作为主体建筑的对景,是传统园,(3)布置在园的一角,以缓坡过渡到平地。,(4)之字形布置,可分隔园林空间,既相互封闭独立,又互相流通,保持空间的独立性、空间特色和空间景观深度。,(5)山水结合。山为主,则山体临水,造成悬崖峭壁,与水中倒影虚实相辅

10、,景色更为深沉。水为主,山应离水有一定距离,中间用缓坡相连。,(6)假山布置在主要出入口的正对面,两侧延伸,其上密植树木,造成林木葱郁,使园景高深莫测。,(7)峭壁山,以粉墙为背景,将石嵌于墙内,再用树木花草装饰,在江南园林中很多见。将三维的山做成二维的,更有画意。,35,a,(3)布置在园的一角,以缓坡过渡到平地。(4)之字形布,三、置石,1、特置,特置的山石一般作为孤赏石,是以自然界为蓝本的。自然界中如黄山的仙桃峰,三峡的神女峰,都是以屹立在山顶的一块巨大岩石形态命名的,这些就是自然风景中的特置。作为特置的石,对石的形态和质量要求很高。,园林中常以较少的石头进行点置,形成突出的的特置或山石

11、组景,用以增加园林的野趣。,体量大,轮廓清晰,形态变化丰富,每一面都有较强的观赏性,一般置于相对封闭的小空间,或为局部构图的中心位置,36,a,三、置石1、特置 特置的山石一般作为孤赏石,是以自然界为蓝本,特置 留园的冠云峰,37,a,特置 留园的冠云峰37a,38,a,38a,39,a,39a,40,a,40a,41,a,41a,42,a,42a,43,a,43a,44,a,44a,45,a,45a,46,a,46a,2、对置,并非对称布置,而是把石放在门庭、路口、道路两侧或桥头作对应布置,以陪衬环境。在构图上需均衡,形态上也要互相呼应。,47,a,2、对置并非对称布置,而是把石放在门庭、路

12、口、道路两侧或桥头,48,a,48a,49,a,49a,50,a,50a,3、群置,多数山石互相搭配。山石体型大小互不相同,交错搭配,可配出丰富多彩的石景。配石也要有主从关系,有三不等原则:大小不等、高低不等、间距远近不等。石配好之后,还应以观赏植物相搭配。可布置在山顶、山脚、池畔、路边、大树下等等。,配石的方法一般有三种:墩配、剑配、卧配。要注意主从分明、层次清晰。,51,a,3、群置 多数山石互相搭配。山石体型大小互不相同,交错搭配,群 置,子母石,52,a,群 置子母石52a,53,a,53a,石之态势,54,a,石之态势54a,主次、顾盼、呼应,55,a,主次、顾盼、呼应55a,56,

13、a,56a,57,a,57a,58,a,58a,59,a,59a,4、散置,模仿山野间自然散落的石为蓝本。包括了孤置和群置,要求”似多野致“。在园林中,有选择的利用岩石点缀园林,配置植物,构成石景小品和假山。由山洪冲刷下来的岩石,常顺着山涧小溪滚落下来,散落在水底或岸边。人工造园在溪涧置石时,就模仿自然,产生了迎流石、抱角石、劈水石、护岸石以及基地石之分,造成了水流的千姿百态。置石时要注意石的形状和纹理;数量要恰到好处,多则使庭院失去生机,少又会失去野趣。总之要根据实际的景观要求和石材的情况进行安排,力求自然。,60,a,4、散置 模仿山野间自然散落的石为蓝本。包,61,a,61a,散置的黄石

14、,62,a,散置的黄石62a,63,a,63a,64,a,64a,65,a,65a,5、山石其他方面的配合,(1)山石与墙面配合,a 峭壁山 b 镶嵌于墙上,如浮雕一般,多用云片石。,66,a,5、山石其他方面的配合(1)山石与墙面配,(2)山石与建筑结合,用山石做成建筑的基座、抱角和镶隅,使建筑如同建在天然山崖上。抱角、镶隅是为了减少墙角线条平板呆滞的感觉而增加自然生动的气氛。置石于外墙角称抱角;置石于内墙角称镶隅。,67,a,(2)山石与建筑结合 用山石,68,a,68a,69,a,69a,抱角,70,a,抱角70a,镶隅,71,a,镶隅71a,踏跺和蹲配,72,a,踏跺和蹲配 72a,(

15、3)山石与室外楼梯相结合,73,a,(3)山石与室外楼梯相结合 73a,(4)山石蹬道,74,a,(4)山石蹬道74a,(5)山石器设,石桌、石凳;石门、石屏;石室;名牌等等,75,a,(5)山石器设 石桌、石凳;石门、石屏;石室;名牌等等 75,76,a,76a,77,a,77a,78,a,78a,(6)与植物结合,山石花台,79,a,(6)与植物结合 山石花台 79a,(7)其他,80,a,(7)其他 80a,四、山石的品类,(1)太湖石,太湖石是一种石灰岩的石块,因生产于太湖而得名。好的太湖石有大小不同,变化丰富的窝或洞,石面上还形成沟缝凹坎、纹理纵横。太湖石在水中和土中皆有所产,水产太

16、湖石经浪雕石刻,形成玲珑剔透、瘦骨突兀、纤巧秀丽的风姿,常被用作特置石峰以体现秀奇险怪之势。宋徽宗造艮岳的”花石纲“运动对湖石价值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81,a,四、山石的品类(1)太湖石 太湖石是一种石灰岩,瑞云峰,玉玲珑,绉云峰,江南园林“三大名石”:上海豫园的玉玲珑、苏州原织造府的瑞云峰、杭州花圃的绉云峰,言山石之美者,俱在透、漏、瘦三字。此三峰者,可各占一字。瑞云峰此通于彼,彼通于此,若有道路可行,透也。玉玲珑四面有眼,漏也。绉云峰孤峙无倚,瘦也 李渔,82,a,瑞云峰 玉玲珑 绉云峰 江南园林“三大名石”:上海豫园的玉,83,a,83a,留园内的冠云峰乃太湖石中绝品,是江南园

17、林中最大的一块湖石。其集太湖石“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相传这块奇石还是宋末年花石纲中的遗物。,84,a,留园内的冠云峰乃太湖石中绝品,是江南园林中最大,2、房山石,房山石属于砾岩,因产于北京房山而得名,又因某些方面像太湖石,又被称为北太湖石。石块表面多有蜂窝状的大小不等的环洞,质地坚硬,有韧性,多产于土中,色为淡黄或略带粉红。虽不像太湖石那样玲珑剔透,但端庄典雅,别有一番风采。,85,a,2、房山石 房山石属于砾岩,因产于北京房山而得,青芝岫(颐和园),86,a,青芝岫(颐和园)86a,3、黄石与青石,黄石与青石皆成墩状,形态顽夯,见棱见角。色黄称为黄石,色青称为青石。属砂岩或变质岩。与湖

18、石相比,黄石假山浑厚挺括,雄奇壮观,棱角分明,粗狂而富有力感。,87,a,3、黄石与青石 黄石与青石皆成墩状,形态顽夯,,88,a,88a,89,a,89a,90,a,90a,4、青云片,青云片是一种灰色的变质岩,具有片状或极薄的层状构造。园林中使用横纹时叫青云片,多用来表现流云式叠山;用竖纹时称作剑石(青剑、慧剑等),91,a,4、青云片 青云片是一种灰色的变质岩,具有片状,5、象皮石,象皮石属石灰岩,我国南北广泛分布。石块青灰色,常夹杂白色细纹,表面有细细的粗糙皱纹,很像大象的皮肤。一般没有透漏洞窝,但整体仍有变化。,92,a,5、象皮石 象皮石属石灰岩,我国南北广泛分布。,7、英德石,英

19、德石属石灰岩,产于广东英德县。一般为青灰色,称灰英。也有白英、黑英、浅绿英等罕见品种。英德石嶙峋剔透,多皱折的棱角,清奇俏丽。石体多皱褶,少窝洞,质精润,坚而脆,扣之有声,又称音石。,93,a,7、英德石 英德石属石灰岩,产于广东英德县。一,94,a,94a,95,a,95a,8、石笋和剑石,主要以沉积岩为主,采出后直立形成山石小景。,96,a,8、石笋和剑石 主要以沉积岩为主,采出后直立形,97,a,97a,9、菊花石,是一种热变质的矿物,表面形成放射状的菊花图案。,98,a,9、菊花石 是一种热变质的矿物,表面形成放射状,99,a,99a,1、太湖石,2、房山石,3、黄石与青石,4、青云片,5、象皮石,6、灵壁石,7、英德石,8、石笋和剑石,9、菊花石,10、黄蜡石、硅化木等等,返回,100,a,1、太湖石2、房山石3、黄石与青石4、青云片5、象皮石6、灵,安息角(自然倾斜角):土壤自然堆积,经沉落稳定后的表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夹角,就是士壤的自然倾斜角。,返回,101,a,安息角(自然倾斜角):返回101a,返回,102,a,返回102a,返回,103,a,返回10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