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宏观经济政策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10973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讲宏观经济政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第五讲宏观经济政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五讲宏观经济政策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五讲宏观经济政策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五讲宏观经济政策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讲宏观经济政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讲宏观经济政策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本章主要内容,经济政策目标(四大目标)财政政策(政策工具、自动稳定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功能财政)货币政策(政策工具)财政政策的效果(中间区域、挤出效应、凯恩斯极端)货币政策效果(中间区域、古典区域、货币政策的局限)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混合使用的四种方案),本章主要内容经济政策目标(四大目标),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一、四大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一、四大目标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二、各目标之间的冲突与协调,1.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矛盾:菲律普斯曲线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此消彼涨的

2、关系。2.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出口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易形成贸易顺差。3.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二、各目标之间的冲突与协调1.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矛盾:菲律,各目标之间的协调: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相机抉择,突出重点,根据宏观经济的具体运行状况和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选择相应的目标。,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各目标之间的协调: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第二节 财政政策,一、财政的基本构成(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就是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开支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使国民经济达到理想状态的一种宏观经济调节政策。1.财政支出 政府购买(g)转移支付(Tr)2.财

3、政收入 税收(T)公债(Public debt,Pd),第二节 财政政策一、财政的基本构成(政策工具),美国联邦政府的收入:1999.,社会保险税,34%,公司税,10%,特种商品消费税,4%,其他,4%,个人所得税,48%,第二节 财政政策,美国联邦政府的收入:1999.社会保险税,34%公,美国联邦政府的支出:1999.,社会保障,23%,国防,16%,净利息,13%,收入保障,14%,医疗保健,12%,卫生,8%,其他,14%,第二节 财政政策,美国联邦政府的支出:1999.社会保障,23%国,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

4、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毋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如税收和转移支付。经济萧条时期:Y TR C AE Y 经济繁荣期间:Y T C AE Y 局限性:自发调节;作用有限。,二、财政自动稳定器,第二节 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三、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1.含义:指为了影响总需求水平而有意地改变税率或政府支出水平。扩张性政策:对付经济衰退 增加政府支出:g,Tr 减少政府收入:T紧缩性政策:对付通货膨胀 减少政府支出:g,Tr 增加政府收入:T中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总需求增加,总需求减少,第二节 财政政策,三、相机抉

5、择的财政政策1.含义:指为了影响总需求水平而有意地,2.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局限性(以扩张为例说明),程度不可测,时滞问题,政府购买(g)增加 挤出效应,税收减少或转移支付增加 可支配收入增加引起的支出多还是储蓄多,内部时滞:认识决策批准传递,外部时滞:执行作用,第二节 财政政策,2.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局限性(以扩张为例说明)程度不可测时滞,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第二节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四、预算政策之一:,年度平衡预算,含义:要求每个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缺陷:加重了经济周期的波幅。,四、预算政策之一:年

6、度平衡预算含义:要求每个财政年度的收支平,四、预算政策之二:,周期平衡预算,含义:财政预算应在整个经济周期中达到平衡。,缺陷:难以估算繁荣和衰退的时间和程度,无法保证在此期间盈余和赤字能够相抵。,四、预算政策之二:周期平衡预算含义:财政预算应在整个经济周期,四、预算政策之三:功能性财政,含义:政府应采取必要的财政措施,以达成物价稳定下的充分就业及经济增长,而不必顾及预算本身是否平衡,此即从功能性的意义来看政府预算。,是凯恩斯学派最强烈支持的观点。,缺陷:批评者称,不考虑均衡预算的长期目标,常产生巨额赤字及物价上涨的双重后果。,四、预算政策之三:功能性财政含义:政府应采取必要的财政措施,,四、预

7、算政策之四:充分就业平衡预算,含义:只从长期考虑,无视经济波动,决定政府支出水平;制定的税率水平应满足充分就业下的政府支出需要。,优点在整个经济周期中,可产生大致平衡的预算。避免财政政策的政治周期。准确判断政府财政政策的方向及有效性。,缺点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难以准确估算。,四、预算政策之四:充分就业平衡预算含义:只从长期考虑,无视经,一、货币创造,银行存款的创造是指通过银行系统可以使银行存款总额扩大为原始存款的若干倍.商业银行在日常业务中,为了应付存款客户提款的需要,必须保留一部分准备金。这种制度称为存款准备金制度。,第三节 货币政策,一、货币创造银行存款的创造是指通过银行系统可以使银行存款总

8、额,准备金有两类: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银行准备金与存款额之比称为存款准备率。法定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所吸收的存款中必须保留的准备金比率。通常用rd表示。超额准备金是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那部分准备金。超额准备率通常用re表示。,第三节 货币政策,准备金有两类: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第三节 货币政策,货币创造:,(支票)64,(支票)51.2,活期存款64,付64,付51.2,r=20%,第三节 货币政策,货币创造:(支票)64(支票)51.2甲A乙丙B丁戊CD庚己,整个商业银行系统存款之和:整个商业银行系统贷款之和:整个商业银行系统准备金之和:,=100+

9、100(1-20%)+100(1-20%)2+100(1-20%)3+100(1-20%)n-1=1001-(1-20%)n/1-(1-20%)当n=1001/20%)=500,=80+80(1-20%)+80(1-20%)2+80(1-20%)3+80(1-20%)n-1=801-(1-20%)n/1-(1-20%)当n=801/20%)=400,=20+20(1-20%)+20(1-20%)2+20(1-20%)3+20(1-20%)n-1=201-(1-20%)n/1-(1-20%)当n=201/20%)=100,第三节 货币政策,整个商业银行系统存款之和:=100+100(1-20%)

10、+1,派生存款是指由于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引起的存款增加额。存款乘数就是派生存款是原始存款的若干倍 存款乘数=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款乘数对银行存款具有倍增或倍减的双重作用。,第三节 货币政策,派生存款是指由于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引起的存款增加额。第三节,二、存款创造过程中的漏出因素,银行有超额储备,超额存款准备金为ER,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re=ER/D。企业不是将一切货币存入银行,交换行为不完全采用支票进行,而是允许有一定的现金交易行为发生,现金为C,现金比率为k=C/D。,第三节 货币政策,则:存款乘数=1/(rd+re+k),二、存款创造过程中的漏出因素银行有超额储备,超额存款准备金,

11、基础货币:指商业银行准备金总额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总额。这是商业银行派生存款或创造货币的基础,也叫高能货币(H)。则,货币创造乘数:m=M/H=(CU+D)/(CU+Rd+Re)=(k+1)/(rd+re+k)Cu: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Rd:法定准备金;Re:超额准备金;H(基础货币)Cu+Rd+Re D:活期存款,第三节 货币政策,基础货币:指商业银行准备金总额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总额。,第三节 货币政策,三、货币政策之传导机制,调节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市场利率,调节投资从而调节总需求,实现相应的经济目标,第三节 货币政策三、货币政策之传导机制调节流通中的货币

12、供,四、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第三节 货币政策,涵义“所谓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力范围之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从而达到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措施。”,四、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第三节 货币政策涵义,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机制,第三节 货币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机制第三节 货币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局限性*作用力猛烈,可能会引起经济的剧烈振荡;*缺乏弹性,不易作为日常的操作工具;*对各类银行和各类地区的影响不一样。,第三节 货币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局限性第三节 货币政策,涵义:再贴现:指商业银行或其

13、他金融机构将企业已向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再向中央银行贴现,以融通短期资金的行为。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率(商行再贴现成本)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五、再贴现政策(Rediscount Ratio),第三节 货币政策,涵义:五、再贴现政策(Rediscount Ratio)第,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机制:,第三节 货币政策,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机制:第三节 货币政策,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效果能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使其改变放款或投资活动;有告示性效应,再贴现率的改变通常能表明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从

14、而影响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的心理预期;能决定何种票据具有再贴现资格,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投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银行危机的恶化和蔓延。,第三节 货币政策,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效果第三节 货币政策,涵义“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措施。”,六、公开市场政策(Open Market Operation),第三节 货币政策,涵义六、公开市场政策(Open Market Operati,公开市场政策的作用机制,第三节 货币政策,公开市场政策的作用机制第三节 货币政策,公开市场政策的优点主动性经常性和连续性微调性灵活性迅速性,第三

15、节 货币政策,公开市场政策的优点第三节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进行总需求管理的两大基本经济政策。这两大经济政策的作用和效果可以通过分析IS-LM模型得到清楚的说明。本节的目的是阐述如何运用IS-LM模型分析经济政策的影响和效果。,第四节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进行总需求管理的两大基本经济政策。这,虽然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能产生增加国民收入的效果,然而,政策效果的大小却因IS和LM曲线的斜率的不同而大有差别。IS曲线 LM曲线,斜率由d决定,斜率由h决定,总的规律:本身越陡越有效,对方越平越有效。,虽然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16、和货币政策都能产生增加国民收入的效果,(一)财政政策的效果中间区域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效果:LM斜率一定时,IS斜率不同的影响。IS斜率一定时,LM斜率不同的影响。,二、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规律:本身(IS)越陡(d越小)越有效,对方(LM)越平(h越大)越有效。,(一)财政政策的效果中间区域二、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规律:本,LM斜率一定,不同斜率的IS右移同为,ryyrLMISISLMISISr0r1y0y1EEE,IS同样右移,ryLMISISr0r1y0y1EEEy

17、3图16-2,(二)财政政策的效果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形,IS,y,(二)财政政策的效果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形ryISISr,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一)货币政策的效果中间区域从IS-LM模型看,货币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变动货币供给量使LM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用ISLM模型分析货币政策效果:LM斜率一定时,IS斜率不同的影响。IS斜率一定时,LM斜率不同的影响。,规律:本身(LM)越陡(h越小)越有效,对方(IS)越平(d越大)越有效。,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一)货币政策的效果中间区域规律:,IS斜率不同,斜率一定的LM右移同为,LMLMISryy0y1y3r0r1EEELMLM,r,y,y,

18、LM,LM,IS,r0,r1,y0,y1,y3,LM,LM,r0,r1,y0,y1,y2,E,E,E,E,E,E,IS,(1)政策效果小,(2)政策效果大,货币政策效果因LM曲线的斜率而异,IS斜率一定,不同斜率的LM右移同为,r,ryyLMLMISr0r1y0y1y3LMLMr0r1y,(二)货币政策的效果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形,r,r0,0,y,LM,LM,IS,IS,(二)货币政策的效果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形rr00yLML,三、两种政策的配合,三、两种政策的配合类型政策配合产出利率1扩张性财政政策不确定,1.双紧组合和双松组合 双紧适用于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双松适用于经济陷于严重的萧条。

19、缺点:这两种组合容易对经济产生剧烈的影响。2.松财政、紧货币组合 优点:对滞胀有效。紧货币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松财政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缺点:可能产生挤出效应。,1.双紧组合和双松组合,3.紧财政、松货币 优点:有利于鼓励和增加企业和私人投资,提高整个社会资金的利用效率。缺陷:松紧力度的难度较难把握;紧财政较难;松货币容易引起通胀。,3.紧财政、松货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比较:共同点:都是调节国民收入以达到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的目标,实现经济稳定增长;都有扩张性、紧缩性政策之分不同点:财政政策直接影响总需求的规模,这种直接作用没有任何中间变量的;货币政策还要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对总需求发生影响因而是间接地发挥作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比较:,下周自主学习作业完成小论文对我国现行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分析,具体要求:1、字数3000-50002、格式:题目-宋体+三号+加粗 摘要和关键词-宋体+五号 正文-宋体+小四 行间距:固定值20磅参考文献示例:1俄林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8)2陈菲琼,王晓静我国企业国际化程度测量J统计与决策,2005(8),下周自主学习作业完成小论文对我国现行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