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第07讲-宏观经济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084267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原理第07讲-宏观经济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经济学原理第07讲-宏观经济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经济学原理第07讲-宏观经济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经济学原理第07讲-宏观经济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经济学原理第07讲-宏观经济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原理第07讲-宏观经济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原理第07讲-宏观经济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济学原理第07讲-宏观经济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1、宏观经济基本模型,1.1、收入支出(Y-AE)模型1.2、总需求(IS-LM)模型1.3、总供给总需求(AS-AD)模型,2,研究短期波动的宏观经济理论,3,1.1收入支出(Y-AE)模型,、简单的凯恩斯收入支出模型总支出(Aggregate Expenditure,AE)价格不变情况下的总需求:AE CIGNX,NX=XM,4,消费支出:CCC0cYdC0:自主性消费c:边际消费倾向,c MPC C/YdYd:可支配收入,Yd=Y T,5,6,投资支出:I I I0政府支出:G G G0贸易净支出:NX=XM X X0 M M0,7,B.简

2、单的凯恩斯收入-支出模型图示,8,AE=C+I+G+NX,乘数效应,财政支出乘数:财政支出G增加会引起产出数倍于G增加的影响。dY/dG=1/(1-c)平衡预算乘数:在保持财政平衡下,财政支出G和税收T的同步增加对产出的影响。dY/dB=1,9,乘数效应的原理,G AE Y C Y C Y例子:AE=100+0.5Y第一阶段:G=1 AE=1Y=1第二阶段:Y=1C=0.5AE=0.5Y=0.5第三阶段:Y=0.5C=0.25AE=0.25Y=0.25第四阶段:Y=0.25C=0.125AE=0.125Y=0.125合 计:Y=1+0.5+0.125+=1/(1-0.5)=2,10,1.2、总

3、需求(IS-LM)模型,、商品市场均衡:IS曲线在现实中,投资水平取决于利率:I=I(r),11,IS 曲线的推导:,12,IS曲线体现出,在商品市场均衡时,产出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利率越高,产出越低;原因:高利率降低了投资,从而降低了总需求。IS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是商品市场均衡的点。,B、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货币需求函数:Md/P=L(Y,r)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要;投机性需求。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是利率的减函数。货币供给:Ms由中央银行决定,不受其他因素影响。,13,货币市场均衡,14,LM曲线的推导:,15,LM曲线体现出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收入的组合。收入越高,利率越低。原因:

4、在给定货币供给下,高收入交易货币需求多,只有相应的投机货币需求较低时才能保证货币市场出清。LM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是货币市场均衡的点。,ISLM模型,16,财政政策,17,扩张性财政政策:利率和产出都上升。,财政政策:挤出效应,18,挤出效应,财政政策:挤出效应,按照乘数效应,财政支出增加,产出应该达到A点。然而,财政支出增加导致收入增加后,要继续保持货币市场均衡,利率就必然上升。较高的利率减少了投资,降低了总需求。所以产出不能上升到乘数效应的水平。,19,货币政策,20,扩张性货币政策:利率下降,产出上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21,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是指当利率较低时,人们对货币需

5、求的利率弹性无限大的情形。流动性陷阱中,货币政策无效。,22,1.3 总需求-总供给(AD-AS)模型,A、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简称AD):总需求:在任何物价水平上经济中需求的所有物品与劳务量。总需求曲线的斜率: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这是由于存在着财富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23,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财富效应:物价水平下降使消费者感到更富裕。这又鼓励他们更多地支出。消费支出增加意味着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更大。这种效应有时称为“庇古效应”。利率效应:较低的物价水平降低了利率,鼓励了更多地支出于投资物品,从而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这种效应有时也称为“凯恩斯

6、效应”。汇率效应:本国物价水平下降会使利率降低,从而使本币贬值,使得本国的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即汇率贬值刺激了本国的净出口,增加了对本国的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24,总需求曲线推导,25,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在任一既定物价水平上对物品和劳务的需求增加,总需求增加,AD曲线向右移动;反之,总需求减少,AD曲线向左移动。财政政策(G):政府支出增加,对物品和劳务的需求增加,所以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反之,政府支出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货币政策(M):货币供给增加,人们的收入增加,对物品和劳务的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反之,货币供给减少,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外贸波动(NX):净出口增加,总需求

7、曲线向右移动;反之,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26,总供给,总供给:在任何物价水平上企业生产并销售的物品与劳务总量。长期总供给曲线:斜率:垂直在长期中,一个经济的物品与劳务供给取决于资本与劳动的供给,以及用来把资本与劳动变为物品与劳务的生产技术。由于物价水平并不影响这些实际GDP的长期决定因素,所以,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27,长期总供给曲线,28,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影响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因素主要是生产要素的存量和技术变动。生产要素的存量增加、技术进步会导致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反之,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29,短期总供给曲线,斜率: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的原因:货币幻觉理论:物价总水

8、平的变动会暂时误导供给者,使供给者对本身的产品价格产生错觉。物价总水平下降时,供给者会误认为是他们自己的产品的相对价格下降了,这种错觉使供给者减少产品的供给。,30,短期总供给曲线斜率为正的原因,粘性工资理论:工资不能根据物价水平迅速调整,即工资具有“粘性”,物价水平下降使企业的实际成本上升,从而对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的减少。粘性价格理论:由于并不是所有价格都根据物价水平变动的状况而迅速调整,未预期到的物价水平下降使一些企业的价格高于合意水平,而这些高于合意水平的价格压低了销售,并引起企业减少它们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31,短期总供给曲线,32,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生产要素存量、技术:生产要素

9、存量、技术等影响长期总供给的因素也同样影响短期总供给曲线。预期:预期高物价水平减少了物品与劳务供给量,并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相反,低预期的物价水平增加了物品与劳务供给量,并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社会平均生产成本:如石油价格,税收等。,33,C、宏观经济均衡,短期均衡:AD SAS长期均衡:AD LAS,34,凯恩斯主义vs新古典主义,35,D、AD-AS视角下的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当经济进入衰退时决策者不用采取任何有意的行动也会刺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变动。最主要的稳定器:累进所得税政府转移支付,36,财政政策的工具,财政政策的工具:税收T政府购买G政府购买G对总需求和总产出

10、的影响乘数效应:Y=1/(1-C)G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了收入,从而增加了消费支出时引起的总需求的额外移动。挤出效应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从而减少了投资支出时所引起的总需求减少。,37,G=200亿美元,MPC=0.5,38,乘数效应,挤出效应,39,E、AD-AS视角下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对总需求和总产出的影响货币政策影响投资货币供给增加时,利率降低,减少了借款的成本,刺激了投资货币政策影响消费货币供给增加时,利率降低,减少了借款的成本和储蓄的收益,消费者会增加支出,40,货币政策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总产出,货币供给增加会导致利率的降低,这又增加了对物品和劳务的需求,从而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反之,货币供给减少会导致利率上升,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会引起总产出的变动。,41,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42,结束!,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