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综合训练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18071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综合训练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综合训练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综合训练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综合训练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综合训练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综合训练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综合训练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必修1,单元综合训练(一),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必修1单元综合训练(一)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2018全国100所名校高考冲刺,24)先秦时期的中国将对图腾的崇拜转化为对祖先的崇拜,将英雄与祖先重合,将祖先英雄化和神化;而后又发展为对祖宗的崇拜。该变化有利于A.弱化神权的影响B.中央集权制的建立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宗族观念的强化,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一、选择题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从图腾崇拜到祖先崇拜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根据题目中“将英雄与祖先重合,将祖先英雄化和神化”

2、,故A项错误;秦朝时期建立中央集权制,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土地私有制的建立时间是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商鞅变法,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题目中“对祖宗的崇拜”有利于强化宗族观念,故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从图腾崇拜到祖先崇拜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根据题目中“将,2.孟子万章中说:“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由此可得出西周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来巩固统治B.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C.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D.导致了诸

3、侯争霸的局面,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2.孟子万章中说:“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解析材料主要讲述西周分封诸侯有一定的等级规范,但没有体现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故A项错误;周王室没有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集权机制,故C项错误;森严的等级制度无法导致诸侯争霸局面,各诸侯国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强国兼并弱国,导致诸侯争霸局面,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材料主要讲述西周分封诸侯有一定的等级规范,但没有体现以,3.(2017北京朝阳二模,12)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许多实物是重要的史料。下图

4、器物可以佐证的是,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A.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 B.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实现C.第一个国家政权的诞生 D.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3.(2017北京朝阳二模,12)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许多实物,解析根据材料“约公元前11世纪”“成王”,尚未实现中央集权制度(秦朝确立),故A项错误;大一统不仅是地域上的统一,更是思想、文化、经济的统一,秦朝是第一个大一统国家,商周时期尚未实现大一统,故B项错误;第一个国家政权是夏朝,故C项错误;根据成王与时间判断是周朝,“宅兹中国”中的中国一词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突出王的地位,故D项正确。,1

5、,2,3,4,5,6,7,8,9,10,11,12,13,14,解析根据材料“约公元前11世纪”“成王”,尚未实现中央集权,4.(2018湖南高三新考纲摸底联考,25)有学者指出,秦朝以武力统一天下,却没有使原本属于各国的百姓感受到新政权带来的温暖,这成为秦朝短命而亡的“基因缺陷”。秦朝的“基因缺陷”指的是A.强力推行重农抑商B.实行皇位世袭制度C.以郡县制控制地方D.不合理的治理方式,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4.(2018湖南高三新考纲摸底联考,25)有学者指出,秦,解析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有利于统治,故A项错误;实行皇位世袭

6、制度是加强皇权的体现,这是秦朝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部分,是历史的进步,故B项错误;以郡县制控制地方,有利于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却没有使原本属于各国的百姓感受到新政权带来的温暖”得出秦朝的暴政,即不合理的治理方式,加速了秦朝的灭亡,故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有利于统治,故A项错误,5.(2017莱芜二模,25)史记载:“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如此不禁,则主

7、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这说明李斯认为A.古代天下分裂是由于各种学说并存B.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C.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D.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5.(2017莱芜二模,25)史记载:“丞相臣斯昧死言,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李斯认为古代天下分裂是由于各种学说并存,要想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就必须要求思想统一,古代天下分裂是由于各种学说并存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不合题意

8、,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李斯认为古代天下分裂是由于各种学说并,6.(2018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押题考试,25)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这在关于西汉历史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A.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B.门阀士族的政治作用显著提高C.豪强势力推动了国家政权发展D.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皇权,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6.(2018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押题考试,25

9、)后汉,解析“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而在西汉史料中较少出现,可见豪强势力在东汉政权中影响非常明显,故C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7.(2017厦门二模,26)魏晋时期,人口不过汉代的几分之一,州、郡、县数却不断增长,远过东汉。此举主要是为了A.开发江南地区 B.加强控制地方C.强化君主权威 D.顺应民族融合解析题目中并未说明郡县的设置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州郡县是地方行政制度,讨论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是为加强对

10、地方的控制,故B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提到中央君主和宰相的矛盾,故C项错误;题目中并未体现州郡县的设立牵涉到少数民族,顺应民族融合之说不成立,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7.(2017厦门二模,26)魏晋时期,人口不过汉代的几分,8.(2018临沂一模,4)辞海称:“唐以后特派负责某种政务者称使,如节度使、转运使等。”唐朝,中央由工部下的屯田郎中和司农寺主管屯田、营田,而州郡却无相应的主管机构或官员;中央由工部、少府监和将作监主管手工业生产,州郡亦无相应的主管机构或官员。于是才有营田使、盐铁使、群牧使等使职的设置。材料反映唐朝使职大量

11、出现的具体原因是A.唐朝现行官制的弊端B.职官制度运行的惯性C.唐朝行政制度的僵化D.唐朝政治形势的剧变,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8.(2018临沂一模,4)辞海称:“唐以后特派负责某,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据材料可知唐朝中央和地方的官制并不配套,才有了唐朝使职大量出现,说明唐朝现行官制是有弊端的,故A项正确;唐朝使职大量出现的具体原因是由于唐朝中央和地方的官制不配套,而不是职官制度运行的惯性,故B项错误;材料提供的信息只是有关唐朝使职大量出现的具体原因,唐朝行政制度的僵化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

12、;唐朝政治形势的剧变也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据材料可知唐朝中,9.(2017日照三模,25)宋代所有的敕书都以皇帝的名义颁发,经宰相副署,由宰相机构发布,才能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法令。这表明A.丞相权力不断遭到削弱B.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C.皇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D.丞相权力已经超过皇帝,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9.(2017日照三模,25)宋代所有的敕书都以皇帝的名义,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根据材料不难看出,宋代的宰相仍具有较大的权力且材料体现不出其权

13、势变化与渐进性,故A项错误;宰相并不代表整个士大夫群体,故B项错误;“宰相权力已经超过皇帝”,这属于明显的史实谬误,纵观整个封建王朝,相权都没有凌驾于皇权之上,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根据材料不难看出,10.(2018全国100所名校高考冲刺一,26)唐高宗、武后之世,国人日益弃武就文,风气所趋,民族尚武精神已经是日渐消失。这主要是由于A.私学教育的广泛兴起B.门阀世族势力的衰落C.三省六部制度的完善D.科举制度的日益推行,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10.(2018全国100所名校高考冲刺一,26)唐高宗、,1

14、,2,3,4,5,6,7,8,9,10,11,12,13,14,解析国人弃武就文和民族尚武精神日渐消失与“私学教育的广泛兴起”无必然关系,且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门阀世族势力的衰落主要涉及选官的范围,与材料中国人弃武就文和民族尚武精神日渐消失无关,故B项错误;三省六部制是解决君权和相权的关系问题,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国人弃武就文和民,11.(2017长沙高三期末,9)明中叶以后,朝廷中以内阁为首的文官集团经常与皇帝争辩,甚至出现官员以因批评皇帝受到惩处为荣的现象。这主要表明当时A.君主专制进一步削弱B.内阁职权凌驾六部之上C.君权受到一定程

15、度约束D.文官集团以批评皇帝为乐,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1.(2017长沙高三期末,9)明中叶以后,朝廷中以内阁,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故A项错误;内阁只是一个顾问机构,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故B项错误;官员敢以死进谏,并以此为荣,对皇帝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故C项正确;文官集团是以皇帝为权力核心的官僚集团,效忠皇帝是其主要宗旨,故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故A项错误,12.(2017吉林四模,27)乾隆四十六年(1

16、781年),四库全书的编纂者们惊讶于乾隆表达的对正统辩的认可:“以元继南宋为正统,而不及辽金,持论颇正。”乾隆持此说的主要原因是A.清朝仍处于立国初的紧张态势B.对抗清入关的人士严惩不贷C.欲树立为本朝尽忠的价值观D.少数民族政权难以作为正统解析材料“以元继南宋为正统,而不及辽金,持论颇正”中乾隆皇帝以宋元为古代王朝的正统,体现了对宋朝历史地位的认可,从而缓和与汉民族的矛盾,树立为清朝尽忠的价值观,故C项正确。,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2.(2017吉林四模,27)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二、非选择题13.(2017淄博二模,40)阅

17、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大规模的都城营建活动对关中地区的森林造成了毁灭性破坏,而且随着关中地区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张。农业生产的过度开发,加剧了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造成了农业经济的停滞甚至衰退。唐高宗在文告中说,因长安粮食供应困难,而洛阳有运河,运输方便,故建为东都。自唐高宗时到玄宗开元二十四年间,皇帝均住在洛阳。五代时期,除后唐都洛阳外,其他朝代均都开封。宋太祖赵匡胤建都非在洛阳、长安,而在河南开封。北宋大权集中于中央政府,鉴于中央政府消耗大,又鉴于长安离江淮太远,洛阳虽较佳,但开封更好,故建都于开封。摘编自全汉昇中国社会经济通史等,1,2,3,4,5,6,7

18、,8,9,10,11,12,13,14,二、非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材料二朱元璋定都南京,为中国统一后建都江南的第一个皇帝。居于长江下游的南京,山川险固,气象十分雄伟。但是,北方边疆的防御问题,北方元朝残余势力的存在等,都关系着国家的安全,南京远离要防,不便用兵,对北方的控制鞭长莫及。朱元璋曾有迁都的意向,但终未成行。明成祖朱棣,出身燕王,对政治中心脱离军事中心的危害很有体会,成功的迁都北京。北京虽然远离全国经济最发达的江南地区,但有京杭大运河联接江南经济中心,还可以通过海运从东南补给京师。明朝对国都的选址问题,争论一直非常激烈。摘编自李传永论中国历代都城之变迁,1,2

19、,3,4,5,6,7,8,9,10,11,12,13,14,材料二朱元璋定都南京,为中国统一后建都江南的第一个皇帝。居,(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至北宋都城变迁的主要特征并简析其原因。答案特征:由西向东转移(由关中到中原地区转移);都城多在北方;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军事中心尽可能保持一致。原因: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粮食短缺;大运河的开通,洛阳、开封地理位置优越;江南经济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战乱和民族关系的影响。,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至北宋都城变迁的主要,解析第一小问特征,从时间

20、上唐朝至北宋,据材料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造成了农业经济的停滞甚至衰退”得出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粮食短缺;根据材料一“因长安粮食供应困难,而洛阳有运河,运输方便洛阳虽较佳,但开封更好”得出大运河的开通,洛阳、开封地理位置优越;江南经济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战乱和民族关系的影响。,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第一小问特征,从时间上唐朝至北宋,据材料概括即可。12,1,2,3,4,5,6,7,8,9,10,11,12,13,14,(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朱棣迁都北京。答案评述:背景:历史上统

21、一政权的都城多在北方;元朝残余势力存在,南京远离要防;意在加强北方边疆的防御。影响:加强了北方地区的军事力量,有利于维护明王朝的统治;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河海运输多有不便,远离经济中心,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认识:都城的选址只有相对较好的区位,没有绝对理想的区位。,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2)根据材料一、二并,解析根据材料中“北方边疆的防御问题还可以通过海运从东南补给京师”得出背景和影响。根据材料中“明朝对国都的选址问题,争论一直非常激烈”得出都城的选址只有相对较好的区位,没有绝对理想的区位。,1,2,3,4,5,6,7,8,9,10,11,12,1

22、3,14,解析根据材料中“北方边疆的防御问题还可以通过海运从东南,14.(2018泉州一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6世纪隋朝重新统一中国,到16世纪西方人开始由海上侵入中国,这1000年是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空前稳定的时期。然而,似乎有悖常理的是,这种稳定既是好事,又是坏事。说它是好事,是因为比较起世界上其他任何社会,中国社会在这1000年中向更多的人提供了更多的物质利益和心理安全感。说它是坏事,是因为中国是如此成功和舒适,以致它虽未完全停滞不前,但却相应地保持不变。不过,在这同时西方由于自己的技术成就、经济活力以及社会和政治的多元化,正在发生着变化。而所有这一切,形成一种最终

23、导致西方主宰全球的推动力。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2,3,4,5,6,7,8,9,10,11,12,13,14,14.(2018泉州一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2,3,4,5,6,7,8,9,10,11,12,13,14,解读材料,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写出一个具体观点,可以从材料中提炼观点,也可以质疑材料的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解读材料,提出一个观点,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示例1:观点:中国的空前稳定促进社会繁

24、盛。论证:政治上,中央集权加强,战乱较少。经济上,农业经济发达,农业产量和农产品的商品率提高;传统手工业技术先进,产品大量投入市场;城市发展,工商业市镇大量出现,商品经济繁荣,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思想文化上,儒学复兴,理学兴盛,科举制度富有活力,文学艺术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完成,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顶峰。综上所述,稳定促进农耕文明高度繁荣,国力强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示例1:观点:中,1,2,3,4,5,6,7,8,9,10,11,12,13,14,示例2:观点:中国的空前稳定导致社会停滞不前。论证:政治上,皇权

25、不断加强,专制统治强化导致富有活力的制度走向僵化,如科举制度。经济上,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仅在江南地区稀疏出现;明清时期闭关自守,对外贸易得不到发展。文化上,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束缚人们的思想,科技大多停留在前人经验的总结,缺乏创新,没有起到促进中国社会形态发生质变的作用。综上所述,稳定导致固守农耕文明,缺乏创新,导致近代社会发展落后。,1234567891011121314示例2:观点:中国的空,1,2,3,4,5,6,7,8,9,10,11,12,13,14,示例3:观点:变与不变是中西方国力易位的关键。论证:明朝中后期,中国仍固守农耕文明,强化君主专制,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

26、位,思想文化专制进一步加强、科技缺乏创新,推行“海禁”政策,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制约了新经济因素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衰弱。而同时期的西方国家,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冲破了教会神学的束缚,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新航路的开辟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导致西方列强国力日益强大。综上所述,固守农耕文明,缺乏创新,终究抵挡不住新兴工业文明的冲击,导致中西方国力易位。示例4:观点:辩证看待古代中国的变与不变。(提示:综合示例1、示例2史实进行论证。),1234567891011121314示例3:观点:变与不变,1,2,3,4,5,6,7,8,

27、9,10,11,12,13,14,解析解读材料,先提出一个观点,如果选取从6世纪到16世纪,中国的空前稳定促进社会繁盛,从政治上中央集权的加强、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上理学的复兴、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发展等方面论述;如果选取从6世纪到16世纪,中国的空前稳定导致社会停滞不前,则从政治上君主专制的加强、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和对外贸易受阻、思想控制的加强、科技缺乏创新等方面分析;如果选取变与不变是中西方国力易位的关键,则还需要增加介绍同时期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上的解放,因此论证中西方国力差距的扩大。也可以选择其他观点,言之有理即可。,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解读材料,先提出,本课结束,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