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词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南宋】辛弃疾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36293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宋词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南宋】辛弃疾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南宋词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南宋】辛弃疾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南宋词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南宋】辛弃疾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南宋词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南宋】辛弃疾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南宋词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南宋】辛弃疾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宋词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南宋】辛弃疾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宋词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南宋】辛弃疾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由于南宋小朝廷腐败无能,准备不足,金兵趁机大举南侵,兵分两路,一路下建康,陷临安,猛追高宗,直捣福建。,另一路从湖北进军江西,紧追隆祐太后,隆祐由南昌仓猝南逃,直到赣州才得到喘息机会。当时,赣西一带遭受金兵的侵扰,人民的损失极其惨重。,本篇是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作者在赣州任江西提点刑狱(主管司法与监察并兼管农桑)时所写。,作者路过皂口,见景生情,由郁孤台下的江水联想到当年逃难人民的血泪,想到沦陷的中原,禁不住产生了江山易主却无法收复的悲痛。,这首词含蓄地

2、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统治集团屈辱求和这一错误政策的不满,抒写了他关心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上片即先写登临郁孤台时,俯看清江之水,回想起了史事;继写遥望故都汴京而不可见,惟见无数青山而已。故国之思,中原陆沉之恨。,换头两句,慨叹岁月流去,壮志未酬,身世之感,复在句中托出。结拍两句,只是通过眼前哀景的描述,烘托作者此时对国事的殷忧。,词仅四十四字,举怀人恋阙,望远思归,悉纳其中,而以清空出之,复一气旋折,深得唐贤消息。集中之高格也。俞陛云宋词选释,此首书江西造口壁,不假雕绘,自抒悲愤。小词而苍莽悲壮如此,诚不多见。盖以真情郁勃,而又有气魄足以畅发其情。起从近处写水,次从远处写山。下片将山水打成一片,慨

3、叹不尽。末以愁闻鹧鸪作结,犹觉无限悲愤。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元夕:阴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这日晚上称元夕,亦称元宵,元夜。我国古代有元夕观灯的风俗。玉壶:指月亮。鱼龙舞:指舞鱼灯、龙灯之类。,这首青玉案元夕,是辛弃疾的名作,它以寻找情人为线索,用元宵节的盛况,烘托出一个孤高、忧郁的“那人”形象,表现出作者对这个形象的执意追求。,词的上片用铺叙的手法,极写上元灯节华灯逞艳,舞声喧的节日景象。词的上片写得很热闹,而这所有的热闹都是为最后冷清中

4、的发现作铺垫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前一句写灯,后一句写焰火。上元之夜,满城灯火,就象一夜春风吹开了千树万树的繁花,满天的焰火明灭,又象是春风把满天星斗吹落。,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写游人之盛。只“宝马雕车香满路”一句,游人如织、仕女如云的景象却跃然纸上;最后三句描绘歌舞之乐。节日的夜晚,一片狂欢景象,到处是笙箫齐鸣,彩灯飞舞,“一夜鱼龙舞”,写出了人们彻夜狂欢的情景。,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观灯看花的妇女,头上戴着“蛾儿”、“雪柳”、“黄金缕”等装饰品,一路笑语,带着幽香,从词人眼前走过。一个“去”字也暗传出对意中人的寻觅。,众里寻他千

5、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经过千百次的寻觅,终于在灯火冷落的地方发现了她。词到此戛然而止,而作者饱含感情的笔所创造的意境,却引人深思。“众里”一句极写寻觅之苦,而“蓦然”二字则写出了发现意中人后的惊喜之情。,这首词先用大量笔墨渲染了元夕的热闹景象,最后突然把笔锋一转,以冷清作结,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全词就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手法,反衬出了一个自甘寂寞、独立不移、性格孤介的女性形象。灯火写得愈热闹,则愈显“那人”的孤高,人写得愈忘情,愈见“那人”的不同流俗。,这一首词从爱情的角度来看,它的寓义是:爱情的路上经过千番努力万番追求,真爱终于没有被错过,正果就在不经意回首间被你得到。,

6、作者写这样一个不肯随波逐流、自甘淡泊的女性形象,是有所寄托的。词人假借对一位厌恶热闹、自甘寂寞的女子的寻求,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高洁志向和情怀。,梁启超艺蘅馆词选云:“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联系作者身世看这首词大约作于被罢职闲居期间,置身热闹之外的“那人”形象里,实有作者自身的影子在,或者简直就是作者人格的化身。,“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历来也为人传诵。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这三句也是“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然经过三境界的第三境,并以此作比喻。,对做学问、做人、成事业者,在经历了第一境界和第二境界之后,才能有所发现,自己所追寻的东西往往会在不经意的时候,

7、没想到的地方出现。,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这首词是作者婉约词章中颇具代表性的一篇。,上阕通过一个宫女的惜春而又怨春表现词人对南宋王朝“爱深恨亦深”的矛盾心情。,结构层次,所抒发的感情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和作者个人的身世遭际紧密相关,赋予了婉约词以崭新的内涵。,艺术特点,运用比兴、象

8、征等隐晦曲折、委婉含蓄的手法出之,也与传统婉约词章多用直陈情事、极少使事用典的赋体颇异其趣。,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早年随父任官至汉阳(今属湖北武汉市),父死,依姊居汉川(汉阳西北)。,后漫游湘鄂维扬,多次寓居合肥,长期来往于吴越一带。一生飘流困顿,在贫病交迫中死于杭州。,绛帖平 续书谱 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说白石道人诗集现存词中有十七首附自注工尺旁谱,余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余深爱之。,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

9、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据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姜白石系年附录白石怀人词考,作者流寓合肥期间,曾与勾栏中的姊妹二人有过一段恋情,并为她们写过好几首情致缠绵的词篇,此词即其中的一首。,上片描述作者离开合肥与女方分别时的情景。,上片全用柳树加以贯串,暗含着离别前和离别时的依依难舍之情,又为下片做了充分的铺垫。,下片顺势转入别后思念之情的正面抒发。,前三句写词人黄昏时分舟中之所见,从所见的景物中暗含着对伊人的强烈思念。,“韦郎”四句逆入,转而追忆、借伊人之

10、口表达此时此刻对男子的相思之情,并在客观上真实地反映了勾栏中女子的担心。,结拍将离愁别恨写到高潮,又戛然而止,使读者也同样产生“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传为李煜所作相见欢句)的共鸣。,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汴(今河南开封)人,寓居杭州。著梅溪词。,人称史达祖与姜夔姜史。,早年屡试不第,曾于扬州及荆楚一带任过幕职。宋宁宗嘉泰开禧年间,受韩侂胄赏识,任中书省堂吏,并曾随李璧出使金廷。开禧北伐失败,韩侂胄被杀,史达祖受株连而被流放。,梅溪词 奇秀清逸,擅长咏物,摹绘物态能写神取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

11、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双双燕,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栏独凭。,这是一首脍炙人口、传诵千古的咏物词,堪称梅溪词压卷之作中最有代表性的篇什之一。,上片描写双燕归来后重寻旧巢的具体过程,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双燕的形、神描绘得栩栩如生。,下片六句紧承歇拍,再依次描写双燕衔泥修补旧巢,完工后双双尽情在外嬉游,黄昏时回到巢中双宿双栖的过程,也同样是刻画得形神兼至,琢语也宛如燕子般的轻灵俊逸。,“应自”以下,由燕子双飞双宿的幸福生活,反衬闺中思妇的孤苦寂寞,而以双燕忘却传递行人给思妇的书信这一出人意表的想象作为纽带,揭出燕归而人未归的怅恨之情。,此词咏燕全篇不着一“燕”字。构思巧妙,手法多样,琢语形象“咏物至此,人巧极天工错矣”王士祯花草蒙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