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养护知识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42345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养护知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中药养护知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中药养护知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中药养护知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中药养护知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养护知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养护知识课件.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药养护知识,我公司使用的中药品种有哪些?,在贮藏、使用过程常见的质量问题有哪些?,养护的目的,养护的目的是保护中药的使用价值,保证医疗用药的准确、安全和有效。,养护的任务,养护的任务是预防中药的变化和对已发生变化的中药进行救治。,中药品质变异现象,霉变虫蛀变色泛油散气变味,霉变,霉变又称发霉,是霉菌在中药表面或内部的滋生现象。中药表面附着的霉菌在适宜的温度(2035)、湿度(相对湿度75%以上或含水量超过15%)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分泌的酶溶蚀药材组织,以致使中药有效成分发生变化而失效。,常见霉菌的种类,黑酵菌云白霉绿霉菌兰霉菌蛀药不蛀性,霉药不治病,中药发霉的主要原因,中药内

2、含有养料可供霉菌的寄生受潮湿影响中药本身“发汗”生虫后引起发霉外界环境不清洁,发霉的危害,药物变质失效产生有毒致癌物质,发霉的防治,加强来货的验收检查(水分)经常对库存中药的检查,常通风,虫蛀,虫蛀指昆虫侵入药材内部所起的破坏作用。虫蛀使药材出现空洞、破碎,被虫的排泄物污染,甚至完全蛀成粉状,会严重影响中药疗效,以致不能药用。,害虫的主要来源,原药材在产地收取加工处理不善运输过程中遭到感染贮藏过程中保管不当包装物或容器本身染有害虫或虫卵库房内外的清洁卫生做的不好,常见的中药害虫,谷象米象大谷盗赤拟谷盗药谷盗锯谷盗日本标本虫,烟草甲虫赤毛皮蠹地中海粉螟印度谷螟粉斑螟粉螨,中药虫蛀的防治,(1)预

3、防在先 室内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温度控制在30以下,相对湿度在70%以下),药物进仓前将容器、货位、打扫干净,消除死角隐患。来货严格接收凡有灰屑、虫迹、潮软或质量低劣的药品拒收。平时认真执行有关制度,勤查勤晒勤里,防患于未然。克服“蛀药不蛀性,生虫难免”等错误观念。,中药虫蛀的防治,(2)高温杀虫(4852 害虫只需较短时间及死亡;4548害虫处于热昏迷状态,若时间长,害虫就全部死亡;-48害虫处于冷麻痹状态,若时间长久,害虫也会死亡。-4以下害虫经若干时间后死亡)暴晒 以太阳辐射热作用于虫体,破坏虫体软组织及生活机能,使虫死亡。a.时间与温度 杀虫温度应4552,时间46小时。b.

4、薄摊勤翻一般摊35cm为宜,每小时翻动一次。c.晒后先将药聚堆,保持堆内高温,达到杀虫目的。,中药虫蛀的防治,(3)经验储藏a.对抗法 人参与细辛、冰片与灯心草、泽泻与牡丹皮、土元与大蒜、三七与樟脑。b.用酒 白酒或95%的酒精撒在药物的表面,然后密闭。(栝楼、当归、紫河车、大枣、枸杞、黄精等不宜暴晒烘烤的药物)。(4)熏蒸法 用磷化铝熏蒸与其他,变色,变色指中药的颜色发生变异的现象。每种药材都有相对固定的色泽,是中药品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变色的主要原因,酶的作用非酶所引起的变色干燥过程中,或因霉蛀后用火烤,温度升高使药材变色使用硫磺熏后发生变色日光照射氧化作用,变色的预防,a加强养护 将药物

5、处于阴凉干燥处,避光、防止受潮、受热,掌握出库原则,储存时间。b破坏酶的活性,泛油,中药泛油,又称“走油”,是指某些含油中药的油质溢于药材表面的现象。含有脂肪油、挥发油、粘液质、糖类等较多的药材,在温度和湿度较高时出现的油润、发软、发粘、颜色变鲜等都被称为“走油”。,泛油的实质,泛油实际上是指干燥药材表面呈现出油样物质,此时,伴随有变色、变质的现象产生。,泛油的原因,中药本身的性质含脂肪油较多的子仁类,苦杏仁、柏子仁、桃仁、郁李仁等含粘液质、糖质较多的药材,麦冬、黄精、枸杞子等温、湿度的影响贮藏养护不善贮藏年限的影响,泛油的防治,a.降温 将易走油的药物选择阴凉干燥、通风条件好的仓位。b.防潮

6、 c.加快周转 d.明矾储藏法,泛油的处理方法,a.晾晒。常用于植物类药材,如柏子仁,泛油不甚严重,可曝晒几小时,待凉后再装包储藏;如较严重则采用冷藏处理b.烘烤。此法根据药材自身性质,分别采用。对含挥发油较多的药材则应将温度控制在50以下;对于昆虫类药材更要注意火力不能过猛,操作仔细小心,以防虫体残损、焦碎等;对于含脂肪油多的药材如刺猬皮等则不宜用此方法。c.酒喷。适用于不能沾水而色泽、质地变化的药材,如麝香存放过久,无油润呈干枯状,喷点白酒即可回润。d.硫磺熏。此为传统方法,其适用范围和作用均较广泛。可用于当归、独活、羌活等药材。但需要保持颜色的药材不宜用此法,散气变味,“散气变味”即是指

7、一些药材,含有易挥发的成分(如含挥发油等),因贮藏保管不当而造成挥散损失,使得药材的气味发生改变的现象。药材的气味是药材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古代医家、药师对药材气味,自古以来都是十分重视的,每逢取药除观其外形,必首闻其味。,易挥散走气的中药,在药材内存在着具有芳香气味的汕,这种油在常温下能挥散损失,故称为“挥发油”。挥发油在植物中分布甚广,尤以伞形科、木兰科、樟科、松科、桃金娘科、芸香科及姜科等植物的药材中挥发油的含量特别丰富。,含挥发油的中药,根类药材:当归、木香、藁本、独活、白芷、防风根茎类药材:川芎、姜、羌活、苍术茎木类药材:檀香、降香、沉香皮类药材:厚朴、肉桂叶类药材:艾、紫苏叶花

8、类药材:玫瑰花、丁香、番红花、金银花、月季花果实种子类药材:茴香、花椒、砂仁、陈皮、吴茱萸草类药材:藿香、薄荷、荆芥、茵陈其它类药材:樟脑、乳香、麝香、冰片,中药散气变味的原因,受热后药材的温度升高,使内含的挥发性成分散失药材包装不严,药材置露空气中挥发性成分的自然挥发损失。受热熔化变形、变软风化失水潮解,散气变味的防治,(1)密封储藏(2)去潮时禁止高温、通风过久(3)控制储存期(不宜超一年),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中药自身因素包括化学成分及其性质、含水量、细菌污染情况等。中药含水量及污染情况是发霉、虫蛀、变色的重要影响因素。含淀粉

9、、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较多的药材,易生虫、发霉、遭鼠害等。含挥发油多的药材易散失气味。含盐分较多的药材易潮解。,中药的含水量,中药含水量直接影响其质量与数量,是养护工作的关键。,中药水分与质量的关系,水分与虫害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药材的含水量越高,造成虫害愈严重。,中药水分与质量的关系,水分与霉变的关系水分越高,则霉菌新陈代谢的作用愈强,其生长繁殖愈快。,中药水分与质量的关系,水分与潮解的关系中药本身含有一定的水分,而且能不断地从空气中吸收水蒸汽。当含水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逐渐地分解变质,失去药用价值。,中药水分与质量的关系,水分与软化的关系中药的性质各不相同,有些软化现象是受温度的影响,

10、有些则是受湿度的影响。软化现象严重时也会造成质量的变化。,中药水分与质量的关系,水分与风化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和药材的风化成反比,即空气中相对湿度越低,风化现象越快,而空气的温度只起间接推动作用。风化后的药材质量和药性则会发生明显变化。,中药水分与质量的关系,水分与走味的关系中药本身含有多种成分,各有不同的气味,当空气中的温湿度变化时,这些成分就会散发和稀释,气味随之发生变化,质量受到影响。,中药的吸湿性和吸湿率,药材具有从空间吸收水分和向空间散发水分的性能,这种性能叫吸湿性。影响因素:空间的温湿度、空气的流动、药材表面积大小、药材结构性质。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温湿度条件下,药材吸收

11、空气中水分的数量叫吸湿量。吸湿量和其本身重量的百分比叫吸湿率。不同的药材在相同的条件下或相同的药材在不同的条件下,它的吸湿性都各不一样。,中药水分的平衡与安全,水分的平衡,水蒸汽压力和密度小,水蒸汽压力和密度大,药材,吸湿,散湿,中药水分的平衡与安全,水分的安全中药的安全水分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使其安全贮存,质量不发生其它异变的临界含水量。它是组成药材质量的重要成分之一。,中药水分的平衡与安全,安全水分的测定,中药水分的平衡与安全,安全水分的测定,中药水分的平衡与安全,中药水分测试方法烘干法甲苯法红外线干燥法电阻法,烘干法,甲苯法,红外线干燥法,电阻法,中药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质,生物碱类 如小檗

12、碱甙类 如黄芩苷鞣质类油脂类挥发油类植物色素类,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空气日光霉菌和害虫,中药的包装,包装的目的保存药材数量保护药材品质方便运输有利贮存改善经营管理,中药的包装,包装的种类商品包装 如内衬袋运输包装 如麻袋、编织袋,中药的包装,包装器材硬性包装器材 木质、金属、陶瓷半硬性包装器材 纸箱、竹篓软性包装器材 麻袋、编织袋,中药的贮存保管,中药分类贮存的目的,加强仓贮中药检查,加强仓贮中药检查,入库前检查入库前要检查中药的数量、含水量、变质情况等。若发现含水量超过安全范围或发霉、生虫等,需经适当处理后方可入库。这是保证仓贮中药不变质的前提条件。,加强仓贮中药检查,入库后检查(1

13、)经常性检查(2)不定期检查(3)定期检查,入库后检查,加强仓贮中药检查,库房检查,加强仓贮中药检查,重点检查的范围,中药养护常用方法,干燥养护法,干燥养护法,曝晒法(阳干法)摊晾法(阴干法)苦杏仁高温烘燥法 山药、当归石灰干燥法 怀牛膝木炭干燥法翻垛透风法密封吸湿法,埋藏养护法,石灰埋藏法沙子埋藏法糠壳埋藏法地下室贮藏法,化学药剂法,硫磺熏蒸法磷化铝熏蒸法氯化苦熏蒸法氨水熏蒸法 酸酸钠喷洒,变异中药的救治养护,撞刷法淘洗法抢水洗法沸水喷洗法醋洗法酒喷洗法油擦法吹霉法热蒸法,现代中药养护新技术,无污染药材对抗同贮养护无公害的气调养护远红外加热干燥养护微波干燥养护气幕防潮养护除氧剂封存养护低氧低

14、药量防治养护辐射防霉除虫养护,无污染药材对抗同贮养护,(一)泽泻、山药与牡丹皮同贮防虫保色泽泻、山药易生虫,丹皮易变色,或三者交互层层存放或泽泻与山药分别与牡丹皮贮存在一起,即可防止泽泻、山药生虫又可防止丹皮变色。,无污染药材对抗同贮养护,(二)藏红花可防冬虫草生虫藏红花、冬虫草属昂贵药材,加强冬虫夏草保管养护,有极高经济意义,藏红花与冬虫夏草同贮于低温干燥处,可使冬虫草久贮不生虫。此外,冬虫草在装箱时,先于箱底,铺放用约包好的木炭,再放些碎丹皮,然后在其上放冬虫草,并密封,即可防止霉蛀发生。如果能在装箱前,先将冬虫草按0.5千克分件用纸装箱封包,再将包件层层堆叠装箱,并在每层石灰粉,直至箱满

15、,最顶一层同样覆撒石灰粉,盖严密封,其防虫防效果更好。,无污染药材对抗同贮养护,(三)蜜拌桂圆肉可保味保色 桂圆肉富含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在高温霉雨季节,极易发霉生虫和变色,可将晒至干爽不粘手的桂圆,放进干净的容器中,并加适量的蜂蜜拌匀,然后倒入洁净的陶瓷缸内,密封好好置阴凉干燥处贮藏,用此方法保管桂圆肉,可安全渡过两个夏季,且色味完好,同理,在容器底部,放一碗蜂蜜,然后装上带也的隔板,将肉桂置于隔板上加盖保存,此法可保持肉桂色、香、味不变。,无污染药材对抗同贮养护,(四)、大蒜防芡实、薏苡仁生虫 芡石和薏苡仁含丰富的淀粉,在贮藏中极易造成虫害,如果在两者之中加适量用纸包好的生大蒜瓣,并在纸包

16、上扎一些小孔,使大蒜气味得以扩散,即可起到良好的防虫效果,其作法是将中药材与生长大蒜按20:1例匀放,并装入缸内盖严即可。此外,大蒜与土鳖虫、斑蝥、全蝎、僵蚕等虫类药材同贮,即能使这些虫类药材不易生虫。,无污染药材对抗同贮养护,(五)、细辛、花椒养护鹿茸 鹿茸为名贵药材,价值很高,但易生虫难扣管,若在锯茸后,将细辛碾未调成糊状,举在锯口或裂缝边缘处,再烘干置于密闭的木箱内(尤以樟木箱最好),且在箱内撒些樟脑或细辛盖严密封后置阴凉干燥处贮藏,则鹿茸不会生虫。此外,花椒与鹿茸同贮也能防虫,方法是将鹿茸装入盒内,盒底先铺一层花椒,盖好密封,如此保管的鹿茸也不会生虫。,无污染药材对抗同贮养护,(六)、

17、姜可防蜂蜜“涌潮”中药蜂蜜于夏季易发酵上涌,俗称“涌潮”,为防蜂蜜“涌潮”,可将生姜洗净,凉干后切片撒于蜂蜜上(每100千克蜂蜜用姜23千克),盖严封紧即可防止蜂蜜发酵“涌潮”。如果蜂蜜已经发生了“涌潮”现象,可用生姜汁涌入“涌潮”蜂蜜中,可使“涌潮”下落。下落之后,再在蜂蜜上撒些姜片,盖严即可防止“涌潮”。,无污染药材对抗同贮养护,(七)、毕澄茄驱除黄曲霉素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黄曲霉素是诱发人体癌症的罪魁祸首,为了防治黄曲霉素的危害,可用毕澄(山苍子)芳香油来驱除中药和食品中的黄曲霉素及其它霉菌,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加外用山苍子芳香油熏蒸杀虫,效果也很好。此外,也可直接用山苍子防虫,其方法是

18、在装有中药材的木箱或纸箱的四角和上下放适量山苍子(用纸包好)。然后将箱四周缝隙用血料封严,置阴凉干燥处贮存,即可起到防虫效果,尤其适宜于易生虫的蕲蛇、乌梢蛇、金钱蛇以及其它动物类药材的防虫防霉变。,无污染药材对抗同贮养护,(八)、当归防麝香走香气,变颜色 取麝香和当归各0.51公斤,分件用纸一起包好,然后一件件依次装入瓷罐内,将口盖严并密封,置干燥处保存。这样贮藏麝香不变色也不失香气。,无污染药材对抗同贮养护,(九)、酒蒜养护土鳖虫 土鳖虫异名土元,因含有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易发霉生虫,现介绍以下养护方法:先在贮藏土鳖虫的箱底四角和中间分别放上用纸包好的12枚大蒜,大蒜要剥去外皮,纸包好后

19、,在纸包上扎刺若干小孔,以利蒜味散发,再装10厘米厚的土鳖虫,其上喷洒适量的白酒或酒精,再放一层土鳖虫盖住,然后铺一层草纸,纸上照原法放大蒜,和土鳖虫和喷酒及酒精,如此反复一层层地装箱,直至箱满,最后将箱盖严密封即可,如此包装贮藏的土鳖虫不会发霉生虫。,常用中药的贮藏养护,党参当归人参甘草玄参麦冬地黄,川芎山药野菊花五味子苦杏仁天麻牛膝,党参,党参,当归,当归,人参,人参,甘草,甘草,玄参,牛膝,牛膝,麦冬,麦冬,地黄,川芎,川芎,天麻,山药,五味子,五味子,谢谢大家,谢谢!,供娄浪颓蓝辣袄驹靴锯澜互慌仲写绎衰斡染圾明将呆则孰盆瘸砒腥悉漠堑脊髓灰质炎(讲课2019)脊髓灰质炎(讲课20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