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论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美术高效教学.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17809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美术论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美术高效教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美术论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美术高效教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美术论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美术高效教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美术论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美术高效教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美术论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美术高效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论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美术高效教学.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美术论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美术高效教学摘要: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通过美学教育可以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传播美的能力,美术教育是一种智力活动的教育,老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分数,还要注重教学策略,要能够针对小学生的自身特点,为学生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空间。本文,笔者就对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美术高效教学进行探讨,以期能和各位一线教师共同学习与借鉴。关键词:小学;美术;高段;高效教学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并且具有一定的想象力,所以在这个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最佳时期。因此,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也就备受人们的重视。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

2、学的设计,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为本,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学,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美术绘画技能,并为学生今后的美术学业发展奠定一定的接触基础。接下来,笔者就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开展游戏教学,实现寓教于乐;利用信息技术,启迪个人思维;融合民间美术,拓展艺术知识三个方面,谈谈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美术高效教学。一、开展游戏教学,实现寓教于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使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原动力,当学生有了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自然会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曾经有实验研究表明,因为小学生的活动范围比较有限,与社会外界的接触相对较少,对于很多新鲜事物都没有深入了解过,所以小学生对于新兴事物

3、的兴趣会更高。虽然与人沟通交流是他们的一个障碍,但是也不妨碍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向往,尤其是在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中,教师为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不断提升,可以在课前精心开展备课活动,并设计相关游戏环节,带领学生用一种适合他们的方式来参与游戏活动,感受游戏的乐趣,进而迸发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真正使其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有效达到一个寓教于乐的目标。例如,在教学“肖像艺术”这一课相关内容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人物肖像的绘画方式,感受人像五官的特征,在进行绘画指导活动前,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先画出一个脸型,然后让不同学生来进行面部和身体各部位的填充,过程中学生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想象出各种有趣的五官,在

4、合作中完成对整个人的创作。通过这个游戏,意在让学生尝试夸张、变形的方法,进行创意设计,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人物五官的不同特征。另外,还可以使学生分组开展游戏,组内可以根据班上个别同学的样貌,来进行合作绘画,各个成员分别负责画出其不同五官,看谁画的好,画的像。在课堂中穿插游戏,能够使学生放松心情,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二、利用信息技术,启迪个人思维小学生思想更加单纯,对于美的认识更加偏向于自然,虽然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接触较少,但是他们的心却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只要善于引导,用正确的方法去培养,就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发挥。因此,教师要在美术教育过程中,立足教材内容,根据教材中的主题,

5、进行相关延伸,并利用多媒体的展示功能,为学生搜集相关材料,让学生多欣赏一些相关美术作品,引导他们感受其中的美好,激发其审美情趣,提升其审美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很多时候对于社会生活中很多事物的感受机会相对较少,因此美术教师应充分利用了课堂教学时间,可以帮助学生增多对于这个世界中美好事物的感受机会,任何人在缺乏认知的时候都不会迸发创新思维,只有在不断积累中,才能够对事物的认知得到提高,进而使创新思维得以有效发展。例如,在教学“偶戏”这一课相关内容时,笔者在课前就为学生搜集到种类多样的木偶样式,让学生进行欣赏,在各式各样的木偶类型中,在丰富多彩的色彩中,学生的视觉感官能够得到充分调动。接着,笔者再

6、让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相关的用具,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自己动手设计一个木偶,可以是送给爸爸妈妈的,也可以是送给老师朋友的,看谁的木偶设计更有创意,看谁的木偶更加精美。如此,在这样的活动中,就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木偶基本样式,并在动手操作中不断提升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三、融合民间美术,拓展艺术知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民间美术知识教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拓展艺术知识。剪纸这一民间美术形式历史悠久,据考古遗存发现,剪纸艺术在北朝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隋唐以后,剪纸艺术日趋繁荣,唐代还出现了专门描述剪纸的诗句。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便可以将剪纸中的艺术

7、知识融入其中,从而使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够掌握剪纸的艺术知识。例如,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就为学生播放有关剪纸的视频,使学生了解剪纸悠久的历史,了解剪纸“镂刻”的艺术形式。笔者还将剪纸的构图与内容为学生进行讲解,以便让学生观看这一剪纸的形式,以便为学生讲述剪纸中的内容。剪纸的内容大部分所反应的是现实生活,以生活场景、风土人情、美丽风景为主题。从技法上讲,剪纸实际也就是在纸上镂空剪刻,使其呈现出所要表现的形象。中国劳动群众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将这一艺术形式锤炼得日趋完善。剪纸中充满了对生命、生活的热爱,对传统美德的赞扬。当为学生讲授这些有关民间美术的知识时,学生便能够了解该

8、民间美术形式的具体信息,若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便可使学生主动探索该民间美术的知识,这便能够对学生的艺术知识进一步进行拓展。总而言之,美术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激发学生的情感素养。因此,我们作为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就应该抛弃主科与副科的认知差异,重视美术教学,并且应该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美术技能,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创新型美术教学,进而让美术课堂发挥它真正的作用。参考文献:1李力.小学美术课中培养核心素养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7(14):79.2学科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体验教学初探J.周傲南.美术教育研究.2017(18).3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探究J.王鹤.西部素质教育.2017(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