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论文:泥土资源在农村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536805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美术论文:泥土资源在农村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美术论文:泥土资源在农村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美术论文:泥土资源在农村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美术论文:泥土资源在农村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美术论文:泥土资源在农村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美术论文:泥土资源在农村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论文:泥土资源在农村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泥土资源在农村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内容摘要】本文以红金泥为实践载体,以美术课堂教学为实践阵地,依据新课标“用好教材,活用教材”,充分挖掘和利用好乡土特色资源红金泥,努力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为他们日后审美情趣的提高打好基础,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关键词】红金泥 乡土资源 农村 美术 课堂教学 运用【引言】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1536号)中对如何加强资源开发就明确指出:依托本土化、校本化的课程资源,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资源建设的合作与共享。加强与高中学校、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行业企业

2、、社会实践基地的联系,统筹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美术是一门利用各种物质材料创造视觉形象的“造型艺术”,并具有独创性和个性的精神劳动;是一门以培养人类审美认知和审美创造力,为人类交流审美信息提供平台的综合性审美课程。新课程实施下的美术课堂教学有很强的人文性、区域性、综合性、扩展性,这为充分发挥教师的才能提供了平台,更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综合素养优秀的新世纪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和交流空间,教师可以灵活处理教材,充分挖掘乡土特色资源,让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开启学生的思维。结合这一特点,笔者从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实际出发,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不仅仅局限于“教教材

3、”,而是依据新课标“用好教材,活用教材”,充分挖掘和利用好乡土特色资源红金泥,努力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情趣、培养学生的综合创造力,为他们日后审美情趣的提高打好基础,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展开实践与研究。一、从学校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和利用好乡土特色资源,让课堂教学更加开放新课程观认为,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学校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坐落于缸窑村,周边是一片红泥山背,做缸工人来这里造缸、烧缸才有名,红金泥又是制缸的主要原材料,因此,有了

4、窑,也就有了制陶业的兴旺,才有了村,村名也因在这里定居的村民全从事做缸做钵而传名。解放前后义乌的制缸业以这里最为繁盛,一度成为当时义亭镇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笔者发现很多本地附近的学生平时都很少主动去发现和参与红金泥的相关活动。因此,笔者认为,这么好的资源不让身边的学生去体验一下实在是太可惜。为此,笔者把红金泥资源带到课堂,并设法努力把红金泥融入到美术课堂教学,使之相互形成整合。同时,这也得到了学校、家长、学生的肯定与支持。为了更有效的挖掘和利用好乡土特色资源,笔者把它分成了三个特色阶段:第一阶段是走进缸窑村;第二阶段是走进缸窑厂;第三阶段是实践在缸窑厂。走进缸窑村走访调查,

5、笔者让学生分成五个小组,并选好小组长,每位成员各施其职。通过与村民的接触和交流,让学生了解缸窑村的过去和现在;在采访中培养学生设计问题的能力,与人交际和口头表达的能力,使之学会如何更好的与人沟通;培养独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爱自己的学校、家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能写出调查报告。 (缸窑村老支书为学生现场解答) (学生采访缸窑村村民)走进缸窑厂,笔者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去了解和感受身边这神秘而又好玩的地方,通过调查和访问,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和发现缸窑村的过去和现在,体验和感受红金泥所带给学生们的乐趣,从而进一步了解美术中造型美;引导和激发学生对家乡乡土文化的

6、热爱,以及传承民间乡土文化的愿望。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校外实践这一授课方式,笔者发现,学生是非常喜欢的的,而且这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与社会有一个亲密的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其实这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充分体现出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学生观看做缸师傅做缸现场) (学生观看磨泥师傅磨泥现场)实践在缸窑厂,笔者让厂里有经验的师傅为学生讲解红金泥的一些特性,同时也为学生现场制作缸等陶器产品的制作过程。学生在缸窑厂里实践和体验,引导学生对民间艺人的尊重和敬仰,进一步体验劳动者生活的艰辛,同时也让学生对红金泥有一个很好的体验,从中感受到红金泥带给学生的乐趣,进一步

7、深入了解美术中对关于泥塑的不同造型美,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家乡乡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义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宏扬;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做缸师傅为学生现场演示制作过程) (学生现场感受陶泥所带来的快乐)二、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凸显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认为,学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驱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特存在,学生即目的。每一个学生既是具有独特性、自主性的存在,又是关系中的存在。学生首先是人,需要走向生活的人;学生是“文化遗产中的人”;学生是“生活世界的人”“关系中的人”;学生是“时代中的人”;学生是“世界背景中的人”。笔者认为,

8、要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实的体现,首先,就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兴趣。对所学的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对学习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才能长时间保持兴趣;做到有效的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这样的学习过程才能是愉悦的,学习愿望才可以不断得以增强。这也是评判课堂有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数。笔者把红金泥带到课堂,其实就是美术教学中 “造型表现”和“综合探索”领域的内容,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让“玩泥巴”,只不过现在还有很多人都认为“玩泥巴”很脏,它是“下里巴人”玩的游戏,登不了大雅之堂。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是非常喜爱去“玩泥巴”,其实,当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知识发生兴趣时,就会调动自身的一切潜能并且会

9、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感到的是一种沉重负担。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活他们的思维与创造力,就要因材施教,尊重他们的审美个性。正如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莫里斯说:“如果人的潜力和人的差别得到尊重,自我创造的方法就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在陶艺创作的实际指导上,可以以实践为契机,带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尽量让他们走出去主动的觅食,丰富自己的创作感受,积累创作素材,自己决定吃什么,吃多少。这样不仅能避免造成偏食、厌食和消化不良的情况,而且学生在觅食的过程中也得以锻炼并增强自身的生命力和生存能力,帮助他们发掘自身的天资、个性和激情。 再次,笔者认为可以改变过去美术课堂教学中多以临摹为

10、主、过于注重写实,的教学方法,强化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更容易且更多地获得和建立自信,这一点,红金泥就可以做到,因为泥塑的造型可以千变万化。但是,若以临摹为主,用它代替一切,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发挥不出来,机械地模仿就会使学生的审美思维产生极大的惰性,也会使他们的审美区域变得非常狭窄。所以,要让学生在泥塑创作中不受过多的限制,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要根据学生自己的内心经验和对周围事物的直接感知,运用所学知识和所使用的材料,进行最直率的表达和表现。此时,教师也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的思维想象得以更好的提升,从而变得有效,最终达到成熟。还有就是,笔者认为可以开放美术课堂教学的空间,美术课

11、堂可以不受传统课堂模式的限制,其实,美术活动空间可以在室内,可以在室外,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因为,现在学生的思维是奔放的,更是开饭的,有很强的兼容性,不同的教学空间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放飞学生的心灵,敢于突破自我,激活创新思维,使之美术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三、从教师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专长与特点,实现课堂教学新价值新课程观认为,教师需要把知识传授者角色进行转换: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的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因此,新课

12、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感受课程”、“实践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它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更是课程的创生和开发的过程。就美术课堂教学而言,笔者认为,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自身的专业、特长等密切相关,教师在注重激发和挖掘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不能够忽视教师本身的兴趣和特点。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要与师生的生活、兴趣、爱好等紧密联系,而生活又是新课程关于体验、感受、实践美术课堂教学的一个生命所在。而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美术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总和(美术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影视资料、历史遗迹、特殊材质等)

13、。如果能充分挖掘这些可利用的来自课内外各个方面的学习资源,对课堂教学是大有裨益的。红金泥是笔者参加工作之后才接触的,自己的专业并不是这个领域。刚工作那会,全市正好在大力实践新课程改革,特别要求学校要开发和挖掘好地方乡土文化资源,刚好那时,笔者发现了红金泥,就这样红金泥被笔者带到学校,带进课堂,觉得这么好的资源不让学生玩一玩实在是太可惜了。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值得笔者思考的问题就是学生天天生活在这个村里,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很不自信的回答,没有发现过村里有这些古龙窑遗址,听了这样的回答,笔者心中的滋味只有参与过的人才能体会到。现在回想起来,假如当时没有来到这里,红金泥也不会被笔者发现,笔

14、者的教育教学生活也就不可能这么丰富。随着时间的流逝,笔者的教育生活渐渐被时间所拉长,这期间,先后辗转过三所学校,但是不管到哪里,笔者的教育信念永远不会改变,那就是不管到哪里都会带上红金泥。虽然,工作的地方渐渐地远离了这里,但一有空闲就会带上“远方”的学生来重温这里的一切,回味这里的味道和气息,甚至有的时候笔者也会叫上拖拉机把这里的红金泥打包运走,设法努力让这里曾近的喧闹让远离这里的学生也能够感受到。笔者觉得这是历史在呐喊,这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责任与当担吧!通过近些年的实践积累,笔者觉得自己不仅仅局限于“教教材”,而是依据新课标“用好教材,活用教材”,每到一所学校我都会试着让红金泥成为学校校园

15、文化建设的一部分,笔者想让单一的红金泥活动成为系列专题或主题活动,最后的愿望是能够形成一套红金泥系列活动课程,理想的效果就是形成一校一品。在红金泥的系列实践过程中,笔者想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一种来源于内心深处的最强大力量,这种力量就是自信心,是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这种强大的力量一旦产生,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很明显的毫无畏惧的感觉、一种“战无不胜”的感觉。这里有一个案例要和大家分享一下,那就是笔者有幸参加了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的陶艺教材的编写(全省七年级使用),笔者把其中一位学生的制作过程拍录下来,并把它放进这本教材里,当把这件事告诉这位学生,你的作品在教材里出现

16、的时候,他一开始还不敢相信,当把陶艺教材翻到那页的时候,他所表现出来的激动和兴奋让自己都不敢相信,事后通过自己对这位同学的观察,他成为了这个班的一个榜样,同时也成为了自己在教学上的好帮手,每当有学生不会的时候笔者都会有意的引向这位学生,让他成为学生建立自信的榜样。笔者希望学生通过红金泥这个平台,让那些不善于动手实践的学生寻找到建立自信的通道。 【结束语】突破新教材,放飞新课程的翅膀。有的时候,会因为教师的灵感或是学生不经意的一个行为,就会让美术课堂教学带来许多惊喜。笔者认为,只要教师能够及时地发现并抓住它,多些思考,多些比较,多些学习,多些反思,多些尝试,那么美术课堂教学就会是另一番新天地。【参考文献】1、图形创意与联想,林家阳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欧阳芬课堂教学能力培养与提升华龄出版社;3、教师自我发展能力培养与提升 胡青主编 华龄出版社出版;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