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中国碳信用市场投资报告.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3756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 中国碳信用市场投资报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0 中国碳信用市场投资报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0 中国碳信用市场投资报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10 中国碳信用市场投资报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10 中国碳信用市场投资报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 中国碳信用市场投资报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 中国碳信用市场投资报告.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n,n,n,n,报告主旨:,介绍碳信用市场的形成机制阐述国内国外的气候政策预测碳指标的价格走势,剖析资本进入碳市场的投资渠道,报告摘要:,本报告以碳交易的原理为切入点,分析了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 IET、CDM 和 JI 三种机制与欧盟内部的 EU ETS 体系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同时回顾了 2005 年以来的碳指标价格走势,得出即使在 20082009,经济危机爆发市场最悲观的时期,碳交易市场的规模仍然在扩大的结论。并且,预测随着世界经济进一,步复苏,碳指标价格将稳中有升,有望在 2012 年翻倍。此外,还对国内国外气候政策加以解读,特别剖,析了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演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最后,鼓励

2、中国的投资机构通过投资减排项目、购买拥有碳资产的上市公司股票、开设碳信用服务机构、交易碳信用指标和入股碳基金等多种方式参与碳交易,抓住近在咫尺的机遇。,1、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机制,碳排放权交易产生的源头,可以追溯到 1992 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以下简称框架公约)和 1997 年的京都协议书(Kyoto Protocol)。,为了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1992 年 6 月,150 多个国家制定了框架公约,设定 2050 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 50%的目标,1997 年 12 月有关国家通过了京都议定,书作为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成为具体的实施纲领。京都议定书设定了

3、发达国家,(框架公约附件 1 中所列国家)在既定时期(2008-2012 年)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要求实现 2012 年底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 1990 年的水平降低 5.2%,其中欧盟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削减 8。,由于京都议定书中对各个发达国家的碳排放量都有所限制,因此发达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承担相应的减排义务。京都议定书为发达国家规定的减排压力以及减排成本的差异促成了碳排放权的交易行为,因此碳交易市场随之兴起。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经过 5 年的发展,碳交易市场日益成熟:2007 年,全球碳交易市场交易总额已达到 400 亿欧元,比上年提高了 81.8,即使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

4、08 年全球碳交易市场交易总额也达 910 亿欧元;到 2012 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将达 1400 亿欧元。,在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了三种交易机制 International Emission Trading(IET,国际排放贸易机制),Joint Implementation(JI,联合履约机制)以及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清洁发展机制)。具体介绍如下:,1.1 IET(国际排放贸易机制),IET 主要是在京都议定书的负有履约义务的附件 1 国家之间关于配额排放单位(Assigned Amount Units,AAUs)的交易。各履约国根据京都议定书规

5、定的减排责任分配到既定的 AAUs 指标,并且可以依本国的实际情况买卖该指标,以确保完成履约义务。超,量减排的国家可以出售减排指标,超量排放的国家需要买入减排指标,以此来实现总体的最终目标。,IET 的主要特点在于:,l 参与方为京都议定书附件 1 国家;,l 不存在资金,技术,人力等问题,但是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受认可的市场;l 排放权的所有权属于卖方国,但通过交易可以由买方国取得,转让完全自由。,1.2 JI(联合履约机制),JI 以京都议定书的附件 1 国家为对象,允许缔约国之间以项目为基础,通过联合履约的方式共同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和削减量为参与方共享。交易单位为 EmissionRe

6、duction Unit(ERU)。,1,l,l,l,l,l,l,JI 的主要特点在于:,参与方为京都议定书附件 1 国家;,基于项目,有关技术,资金,人力等要素的问题,由参与方之间的协定决定;达成的削减量不能被用于其它国家进行交换,只能由参与方所属国家共同所有。,1.3CDM(清洁发展机制),CDM 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发达国家能够以较低成本达到本国 CO2 排放量的削减目标,允许他们购买在发展中国家的减排项目产生的经核证的 CO2 排放削减量作为本国的减排指,标使用,并且促使发达国家转让先进的节能技术或者提供节能资金给不承担减排义务的发,展中国家。交易单位为 Certified Emissi

7、on Reduction(CER)。CDM 是目前中国唯一能够参与,的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碳交易机制。,图 1:CDM 的交易原理,CDM 的主要特点在于:,参与双方分别为附件 1 国家和附件 2 国家;,由发达国家提供人力(专家)、财力、技术,发展中国家不需要承担太大的费用;,通过发达国家技术援助或资助而达到的 CO2 削减量,发展中国家必须优先将产生的减,排量转让给该发达国家。,1.4 不同机制的对比,IET 是基于配额分配的交易机制,即“总量控制与交易”(Cap and Trade),由管理者制,定总的排放配额,并在参与者间进行分配,参与者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进行排放配额的买卖。,CDM 和

8、JI 是基于项目的交易机制(Project-based trade)。低于基准排放水平的项目或碳减排项目,在经过认证后可获得减排信用(CER 或 ERU)。受排放配额限制的国家或企业,,可以通过购买这种减排信用来部分抵消其所强制减排约束,这类交易需要涉及到具体项目的开发。,2,1,JI,基于配额的交易市场具有排放权价值发现的基础功能。配额交易市场中一个单位的碳,排放许可配额(如 EUA)相当于与其相关联的项目交易市场中的一个单位的碳减排信用(如CER),但总量限制所产生的约束要比没有总量限制的减排项目自身产生的利益激励更为严,格,因此,配额市场的交易成本更低,流动性更高,交易规模也远远大于基于

9、项目的交易市场,项目市场的价格基本随着配额市场价格波动。这两类市场为排放权交易提供了最基本的框架,以此为基础,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也随之发展起来。,最具影响力的交易机制 EU ETS。2005 年 1 月,欧盟正式启动了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EU ETS 是京都议定书之外的交易体系,但几乎完整地复制了京都议定书所规定交易机制,但与后者以国家为约束对象不同,EU ETS 的管制对象是工业企业,交易也,主要是私人企业(包括金融机构)之间的排放配额的转让。,该体系由欧盟和成员国政府设置并分配排放配额(欧洲排放单位,EUA)。所有受排放管制的企业,在得到分配的排放配额后,可根据需要进行

10、配额买卖。如果实际排放水平超过其持有的排放配额,企业将受处罚。,此外,欧盟还允许受管制的企业通过使用 CDM 机制的 CER 和 JI 机制的 ERU 来达到管,制要求。自该计划实施后,欧洲的碳排放交易发展迅速,仅欧洲气候交易所(ECX)的二,氧化碳排放权期货的交易自 2005 年开始到 2007 年两年间,其交易总额已达 237 亿美元1。,CDM 与 EU ETS 关联度最高。从发展规模上来看,由于 JI 和 CDM 都是基于项目开发的减排信用交易市场,从交易规模和流动性上都落后于基于配额的 EU ETS 市场。项目最少,参与双方均为附件 1 国家,ERU 的交易在国际碳市场中处于较边缘的

11、位置。在 CER 的交易中,供给方以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为代表,购买方则是英国、日本、德国等附件 1 国家。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由于 EU ETS 市场发展的日趋成熟,加上 CDM 一级市场上获取 CER 的成本较低,CDM 与 EU ETS 市场的结合度越来越高,已经渐渐成为国际金融机构,重点投资的目标。某些以套利为目的的国际金融机构也加入了碳交易,他们通过参与项目,开发在 CDM 一级市场获得减排信用,然后转手在 EU ETS 市场将之出售给欧洲客户,从而,赚取利润。,碳交易市场与碳货币 http:/,3,l,l,l,l,2、碳信用市场行情回顾,2.1 EUA&CER 价格影响因素,供

12、求关系决定碳信用价格的走势。EUA/CER 从本质上看与一般商品无异,作为以减排,指标为标的物而量化的金融产品,在二级市场交易的价格主要受供求关系影响。,从基本面上分析,主要有以下四个影响因素:,宏观经济影响:当经济持续增长时,能源消耗增加,发电量上升,温室气体排放量上升,碳指标的购买需求增加,价格上扬;当经济走低时,能源消耗减少,发电量下降,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碳指标的购买需求下降,价格下行。,短期政策影响:由于碳交易是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产物,所以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走向以及国际谈判结果对碳信用指标价格的影响十分明显。比如哥本哈根会议,不明朗的结果使得价格出现短暂疲软,交易量下跌;2010 年

13、8 月联合国决定对中国 HFC 项目提出复审,使得短期供给可能出现不足,导致价格走强等。,气温变化影响:夏季和冬季制冷和供暖的需要使得耗电和耗煤量上升,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碳指标的购买需求增加,价格上扬。,能源价格影响:当原油、天然气价格上升时,能源用户倾向于采购价格较低的煤炭,由于单位能量煤炭产生的碳排放高于原油和天然气,使得能源用户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指标购买需求增加,价格上扬。,2.2 EUA&CER 价格走势回顾,图 2:EUA2005 年 1 月2010.年 4 月走势,市场初期,以积累经验为主。EUA 的第一笔交易产生于 2005 年 1 月,即 EU ETS 第一阶段开始日,价

14、格为 8 欧元,随后价格一路高涨,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在当年 7 月份就冲高,4,到 30 欧元,然后经过一轮在 23 欧元附近的震荡调整,于 2006 年 5 月达到新高 32 欧元。由于第一阶段经验不足,欧盟基于历史排放数据分配给各个成员国的排放额度高于实际排放量,使得第一阶段后期 EUA 的需求非常小,价格开始一路走跌。另外由于第一阶段的 EUA 逾期无法结转,不能用于履行第二阶段的义务,导致在 2007 年底 EUA2007 价格跌至 0 欧元。但是,价格归零并不等同于崩盘,因为同期的 EUA2008 价格仍处于 20 欧元的高位。总体来说,在第一阶段 EUETS 系统的运行还是基本达到预

15、期的,吸取了前期配额分配过剩的教训,欧盟在制定第二阶段(20082012)配额分配方案时采取更为严格和保守的态度,给了企业较大的减排压力。图 3:EUA&CER 2007 年 3 月至 2010 年 7 月交易价格Euro30,252015105-,ECX EUA,CER,Mar-07,May-07,Jul-07,Sep-07,Nov-07,Jan-08,Mar-08,May-08,Jul-08,Sep-08,Nov-08,Jan-09,Mar-09,May-09,Jul-09,Sep-09,Nov-09,Jan-10,Mar-10,May-10,Jul-10,资料来源:ECX,Thomson

16、 Reuters,BlueNext经济危机,价跌量涨。进入第二阶段,2008 上半年 EUA 的走势比较平稳,在 5 月份EUA2008 达到高点接近 30 欧元,然后受突然爆发的金融危机影响,价格骤然走跌,于 2009年 2 月跌至近期最低点 8 欧元附近,但交易量却攀至新高。可见,在市场最悲观的金融危机爆发初期,尽管碳信用价格走低,但交易并未停滞,反而更加活跃,交易量上升,总的市场规模仍在扩大。经济复苏,碳价回暖。作为 EUA 的准替代品,CER 与 EUA 的价格紧密相关,两者之间基本是以相似的幅度同升同降。2009 年 5 月以来,EUA 和 CER 二级市场价格相对稳定,波动较小。E

17、UA 始终在 13 到 16 欧元之间徘徊,同期 CER 的波动范围在 10 到 14 欧元之间,两者之间的差价基本在 3 欧元左右。尽管 EUA 和 CER 与 2008 年 6 月的最高位时的 30 欧元和 23 欧元相比缩水了 50%,但与 2009 年 3 月的低谷 8 欧元和 7.5 欧元相比已经大有起色,并且趋势是稳中有升,从侧面反应出世界经济正在缓步复苏。5,2,表 1:2008-2009 年 EUA&CER 交易统计,交易量(百万吨 CO2),交易金额(百万美元),2008,2009,2008,2009,EUA一级市场 CER二级市场 CER合计,3,0934041,0724,

18、569,6,3262111,0557,592,100,5266,51126,277133,314,118,4742,67817,543138,695,资料来源:The World Bank,”State and Trends of the Carbon Market 2010”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09 年 EUA 的交易量比 2008 年增长了 104%达到 63 亿吨,交易金额增长了 18%达到 1185 亿美元;一级市场 CER 的交易量 2009 年比 2008 年下降了 48%,仅为 2.11 亿吨,交易金额下降了 59%为 27 亿美元;同期二级市场 CER 的交易量却只下降1.

19、6%为 10.55 亿吨,交易金额下降 33%为 175 亿美元。可见,2008 年中爆发的金融危机对碳信用市场确实造成了一定冲击,使得 EUA 与 CER 的价格下跌,而 EUA 的跌幅更大,两者之间的差价大幅缩小,从高位的 7 欧元降至低点的 0.5 欧元。在此差价不大的情形下,碳信用买家更倾向于购买风险低金融属性高流通性更好的 EUA,使得原先属于 CER 的份额转移给 EUA 市场。2009 年与 2008 年相比总的碳信用市场规模不但没有下降,反而略有扩大。交易量增长了 66%为 76 亿吨,交易金额增长了 4%为 1387 亿美元。政策未定,交易量与价格均稳中有升。步入 2010

20、年,即便刚刚闭幕的哥本哈根会议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EUA 的价格也没有出现大幅的震荡。与去年相比,2010 年 EUA 的交易量继续上升,特别表现在 2010 年 4 月至 2010 年 6 月期间,受世界经济复苏,欧洲发电量增长,特别是原油价格的从 2009 年 7 月的 60 美元/桶回升至 2010 年 5 月的 90 美元/桶反弹幅度超 50%等利好消息多重作用下,EUA 的 10 日平均交易量超过 15 万吨2创年内新高。与此同时 EUA 与 CER 二级市场的价格也达到近期高点,分别为 16.5 欧元和 14 欧元。图 4:2009 年 6 月至 210 年 6 月原油价格走势资料

21、来源:BPNew Energy Finance6,同期相比,2010 年初以来中国 CDM 一级市场 CER 价格基本维持在国家发改委的指导价格,风电项目成交价 10.5 欧元,其他项目类型在 89 欧元之间。由于在时间上越来越接近 2012 年,新项目在 2013 年前可产生的减排量越来越有限,使得前期投入成本摊薄后比以往大幅提高。前期开发成本接近于 1 欧元/吨 CER,再加上购买价格,使得 CER 二级市场价格与一级市场价格之间的头寸越来越小,而注册风险却在加大,特别是对于风电类型而言,其底价已经很高,再考虑开发成本,使得一二级市场间的获利空间更小,甚至不足1 欧元。许多以往备受追捧的风

22、电 CDM 项目业主也面临难寻买家的困境。2010 年 8 月就出现一家大型国有电力企业的风电 CDM 项目招标会上,只有寥寥 3 个买家应标,刚刚满足对参与竞标机构数目的要求,这与以往如火如荼的招标场面形成鲜明对比。造成 CER 一级市场低迷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由于后 2012 国际政策的不明朗造成的。一旦政策清晰明了,阴霾也将散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即使是在经济低迷的 2009 年碳信用市场的规模依然在扩大,那么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回暖碳信用的需求逐步上升,对于未来碳信用市场的走势大部分专家和机构均持比较乐观态度。世界银行在它的 2010 年度碳市场现状和趋势报告(State and Tr

23、ends of the Carbon Market 2010)中分析了 EU ETS 第二阶段碳信用的供求空间,几个大宗碳信用买家对碳信用价格做了预测,纷纷看涨未来的碳市场。例如在欧盟减排目标为 20%的前提下,Barclays 认为后 2012 的 CER 价格将达到 20 欧元,EUA 会攀至 35 欧元,Deutsche Bank 甚至估计 EUA 会高到 48 欧元,达到当前价格的 3.4 倍。总体而言,普遍预测未来 EUA 在 3548 欧元,CER 在 1220 欧元之间。,表 2:EUA&CER 价格预测2012,(单位:欧元/吨 CO2)20132020(减排目标,总量降低 2

24、0%),二级市场 CER,EUA,二级市场 CER,EUA,BarclaysDeutsche BankOrbeo,1218N/a15.9,13.5242518.8,20N/aN/a,354830.1,资料来源:The World Bank,”State and Trends of the Carbon Market 2010”2.3 交易形势的变化最终用户积极入市,放眼后 2012。由于目前一级市场利润空间的下降和注册风险的提高,很多市场上曾经很活跃的国外碳信用买家对于购买新项目都持保守审慎态度。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以往只在二级市场采购碳信用的最终用户型买家近期却表现的很活跃,扩大了其在

25、一级市场上的采购份额,而且对 2012 年之后的碳指标也表现出积极地接纳态度,尽管后 2012 的政策仍未清晰。例如以往只在二级市场出手的俄罗斯天然气集团最近频频在中国购买尚在申请阶段的 CDM 项目,并且成功获得了中国第一个纯 2012 后项目的核准函,足见其对未来碳市场的信心。7,中国企业对碳资产加大重视。作为碳信用出售方的中国企业在经历了 2006 到 2010 年,间价格的大起大落之后,对碳信用的认知度大为提高,使得在碳交易的谈判中控制力增加,话语权加大。很多项目业主例如大唐、中电投、中广核等大型中央企业以及凯迪电力、桑德环境等地方企业都纷纷成立了各自的碳资产管理部门,派专人负责碳资产

26、的开发、管理和出售。交易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从传统的点对点交易,发展到一对多的邀标、招标形式,还有利用新成立的环境交易所采取公开挂牌竞价的市场化形式。,法律观念增强,规避风险意识提高。不同于有实物作为载体的传统商品交易,碳交易可以用“看不见,摸不着”来形容。整个交易都是基于买卖双方达成的减排量购买协议,(Emission Reduction Purchase Agreement,简称 ERPA)。ERPA 属于买卖合同,而且必然是跨境交易。所以早期的 ERPA 都是由外方主导和起草,管辖法律英国法占据了统治性地位。ERPA 中合同生效的前提条件、尽职调查方式、减排量的支付等条款都蕴藏着许多机关

27、,很,多业主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草率的签署合约,埋下了隐患,一旦出现了问题只能吃哑巴亏。,现在,国内很多律所都开设了专门的 CDM 业务部门,为 CDM 业主提供常年的法律服务。市场上也出现了以中文为主的 ERPA 版本,管辖法律也更多的选择对买卖双方相对公平的,香港法。,开发模式暗暗转变,单边模式浮出水面。长期以来,我国 CDM 市场一直处于信息不透明的场外交易阶段,并且一直以双边项目开发为主(双边项目是指 CDM 项目在开发的前,期就有买家入场,参与项目开发的前期流程,与项目业主签订购碳协议并承担相应风险)。,这种模式在 CDM 进入中国的早期阶段对市场的培育是有利的,极大的调动了卖方的积极

28、,性。随着经验的积累,以及一二级市场巨额差价的刺激,越来越多的业主采取了单边的开发模式,即业主自己负担前期开发成本和开发风险,等到碳信用最终签发后以现货价格出,售获得收益。以今年 8 月在北京环境交易所成交的一笔单边项目为例,一个在一级市场上只能以 8 欧元左右成交的水电 CDM 项目,由于业主采用了单边模式,最终以超过 11 欧元的价格售出,碳信用收入增加了近 40%。,由上看出,金融危机使得投机资本数量减少,一级市场上买家的态度变得谨慎,与此同时,卖家对碳信用的价值的认识变得更加透彻,交易双方的地位趋于平等。中国的碳信用市场正在从最初的乱而无序走向清晰有序,从买方主导转向双方均衡,从参与随

29、意化迈向管理专业化。,链接 1:金口坝单边 CDM 项目在北京环境交易所成交,2010 年 8 月 5 日,时值北京环境交易所成立 2,周年之际,甘肃锦泰电力有限公司与摩科瑞能源贸,易公司(Mercuria Energy Trading S.A.)在金融街 17号举行“金口坝 28MW 水电 CDM 项目碳减排量购买,协议书签字仪式”,这是在交易所场内达成的首个,单边 CDM 项目。项目于 2009 年 2 月 18 日在联合国注册成功,年减排量达到 10.8 万吨,预计到 2013年前累计产生总减排量 40 万吨。,8,链接 2:大唐与俄罗斯天然气在北京环境交易所签署 CDM 减排量购买协议

30、,2010 年 10 月 19 日,大唐集团所属的中国水利,电力物资有限公司与俄罗斯天然气集团市场与贸,易公司(Gazprom Marketing&Trading)在北京环境交易所举行“六螯三期风电 CDM 项目减排量购买,协议书签字仪式”。这是在交易所场内达成的第二,个单边 CDM 项目,也是场内首个成交的来自大型国有电力企业的单边 CDM 项目。该项目于 2010 年2 月 22 日在联合国注册成功,年减排量达到 4.8 万吨,预计到 2013 年前累计产生减排量 13 万吨,为企业带来碳交易收益 1000 余万人民币。,2.4 中国 CDM 项目情况,政府成立专门机构管理 CDM 项目。

31、为了协调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1998 年中国政府,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它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牵头,成员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SDPC)、国家经贸部(SETC)、科技部(MOST)、国家气象局(CMA)、国家环保总局(SEPA)、外交部、财政部、建设部、交通部、水资源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CAS)以及国家海洋局等部门组成。目前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负责批准 CDM 项目。,在中国境内开展 CDM 项目应符合中国的法律和法规要求。2006 年 10 月 12 日多部委联合发布并实施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是专门针对 CDM 项目的部门规章,全面规定了

32、 CDM 项目开发、申报、审批、管理的相关程序和要求。,图 5:CDM 项目分布图,资料来源:UNFCCC,9,图 6:注册项目 CER 分布图资料来源:UNFCCC中国 CDM 数量世界第一。在管理办法的规范下,经过近 5 年的发展,中国已经稳稳占据着全球最大的 CDM 项目供应国的地位,并且遥遥领先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如图 5、图 6 所示,截止到 2010 年 9 月 8 日,在联合国共成功注册了 2,363 个 CDM 项目,中国为938 个占其中的 39.7%;全球项目的预计年减排量为 379,457,942 吨,中国为 230,715,149吨占 60.8%。巨大的碳信用资源吸引了大

33、量的买家不远万里到中国采购,早期以日本买家为主,目前则是欧洲买家占据多数。图 7:中国已注册 CDM 项目按类型分布资料来源: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表 3:中国已注册 CDM 项目按类型数据统计,减排类型节能和提高能效,项目数78,减排类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项目数718,减排类型燃料替代,项目数17,源,甲烷回收利用垃圾焚烧发电,554,N2O 分解消除造林和再造林,252,HFC-23 分解其他,117,资料来源: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10,图 8:中国已注册 CDM 项目减排量按类型分布资料来源: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表 4:中国已注册 CDM 项目减排量按类型数据统计,减排类型节能和提高能效甲烷回收

34、利用垃圾焚烧发电,估计年减排量21,158,13320,925,0921,159,812,减排类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N2O 分解消除造林和再造林,估计年减排量85,932,307.224,600,96646,000,减排类型燃料替代HFC-23 分解其他,估计年减排量16,332,92666,798,4461,974,455,资料来源: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中国的项目数量虽然庞大,但项目类型分布上却并不均匀。通过对比图 7 和图 8,表3 和表 4 可以看出,我国已经注册成功的 CDM 项目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数量最多为718 个(占总数的 76.55%),产生的减排量所占的比例也最大(占总量的

35、 37.20%),约为 8600万吨。但是,HFC-23 分解项目虽然项目数量不多只有 11 个(占总数的 1.17%),但其单个项目的减排量巨大,普遍在百万吨级,该类型产生的总减排量高达 6700 万吨(占总量的28.95%)。由此可见,作为 CDM 项目减排量比重最大的两个类型,可再生能源项目与 HFC-23分解项目在单个项目减排规模和项目储备量上的差异是很大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类型单个项目的减排量比较小,但碳资源储备比较大。HFC-23 分解项目则作为最早的一批注册成功的 CDM 项目类型,具有减排原理简单、监测容易、减排量大的特点;但同时也由于其减排机理对可持续发展贡献小、经济效益夸张等

36、弊端而广受国际舆论诟病。欧盟曾多次表态,并发出信号预示该类型项目极有可能在 2012 年以后的第三阶段减排体系中将不被认可,届时项目产生的减排量将不予接纳,价值也随即荡然无存。一旦如此,中国的碳信用产出量将大幅缩水,国际碳交易市场上的供给也会出现严重短缺,供求间的缺口将使得碳信用价格有巨大的上升空间。另外,中国的 CDM 项目涉及的领域较少,主要集中在方法学简单、监测容易的可再生能源发电、HFC-23 分解和 N2O 消除等领域,而对农业、林业的碳指标开发,以及对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的引进相对滞后。尤其是在拥有巨大减排潜力并对社会科技进步有突出贡献的节能和提高能效类型上,申请 CDM 的项目数量

37、较少,减排规模也比较小。能效提高类是发展趋势。随着中国政府在节能领域的投入加大,税收政策向节能企业11,倾斜,未来节能项目的数量和规模都将快速增长,能效提高领域蕴含的尚未开发的碳信用指标将是巨大的,再加上国际商场上此类碳信用一直很受买家喜爱,选择在这一领域投资相对较安全,收益也比较稳健。,12,3,3、政策面分析,3.1 美国气候政策,美国是碳交易的发明者,却不是推广者。美国是最早开始排放权交易理论研究的国家,,其于 1977 年通过清洁空气法修正案,并建立了第一个排放权交易计划,引入了“总量与贸易”(cap and trade)概念,是目前全球碳交易的理论基础。可以说在碳交易理论前期美国一直

38、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直至 2001 年布什政府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自此,,美国开始了以保护国内经济发展为前提的本土应对气候变化方案,以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成立为标志建立了自愿性的减排体系,鼓励公司自愿报告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排放计划,取代京都议定书的强制减排体系。,2008 年大选后,美国新一届民主党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较之前一届布什政府有所改善。2009 年 6 月底,在奥巴马总统等人的合力推动下,瓦克斯曼-马基法案(Waxman-Markey Bill)在众议院以微弱优势获得通过,标志着美国高层就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立场有了一个新的转折点。3,此外,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已成为后危机时代发达

39、国家的一个普遍共识。以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为代表的新产业开始浮出水面,成为发达国家未来的希望。奥巴马也力图用新能源方案刺激经济和就业,曾放言“哪个国家在清洁能源经济中领先,哪个国家将领,导 21 世纪的全球经济”。但尽管已经通过众议院,瓦克斯曼-马基法案要想通过美国参,议院尚需时日,2012 年底前应该会有结果,时间是可预见的。,联邦政府的冷淡有利于 CDM 机制的延续。美国的国内局势限制了其现阶段在国际气候变化领域的干预,使得欧洲将继续扮演着领军者的角色。此种情形对于中国 CDM 项目也,是相对有利的。首先,欧洲的减排态度十分积极甚至有些激进,使得企业对碳指标的刚性需求始终存在,碳市场的规模还

40、会继续扩大。另外,欧洲的企业是现阶段碳信用指标的最,大购买方,购买合同中的购买期限基本在 7 年以上,购买价格也比较低廉,所以企业为了避免以后采购碳信用的成本增加,本能的倾向于支持 CDM 机制的延续,而这对于 CDM 机,制的继续存在以及国际碳市场的长期平稳发展是有着积极作用的。,地方州府的积极参与将创造潜在市场。虽然从联邦的角度开展碳交易的时间尚无定数,但美国的一些地方州政府已经联合起来开始区域内的碳交易实验。例如美国内部电力,系统的减排体系 RGGI 自 2009 年 1 月 1 日开始,已经开展 1 年时间,目标是到 2018 年将电力行业的排放量与 2009 年比降低 10%,现在处

41、于探索和实验期,第一阶段将于 2012 年到期。还有,美国西部 7 个州联合加拿大 4 个省发起的 WCI 减排体系,将目标定为 2020年该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 2005 年降低 15%。这一系统计划于 2012 年开始运行,每 3年为一个履约期。由此可见,不晚于 2012 年,美国局部州府就会正式开展跨州的碳交易,,继而将会产生对碳信用指标的需求,很有可能会成为中国碳指标的购买方,为中国碳资产,开辟了区别于 CDM 机制的另一条交易通道。,熊焰 低碳之路,13,4,N,3.2 欧盟气候政策,欧盟在推广碳交易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欧盟是目前国际气候谈判的主导者,是全,球减排的最主要推动力。

42、依据京都议定书,截止至 2012 年欧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在 1990 年基础上削减 8%。为实现此目标,欧盟成员国间已达成意向分担协议以具体落实各自的减排指标,并决定建立欧盟内的减排体系 EU ETS。2003 年欧盟理事会的ETS 指令生效,并于 2005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运行 EU ETS。,EU ETS 是配额市场的代表,是国际上最严格、最透明、最活跃的温室气体减缓制度,也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碳信用指标的首要出口目的地。近年来 ET ETS 发展迅速,包含的试,点行业逐步扩大,第一阶段涵盖炼油、能源、冶炼、钢铁、水泥、陶瓷、玻璃与造纸行业,约 12,000 个排放源,第二和第三

43、阶段的覆盖面将继续扩大,伸向会影响发展中国家排放的,航空和航运领域。,欧盟对后 2012CDM 项目的严格态度将推高碳指标价格。目前,欧盟对 2012 以后 CDM的态度尚未明确,但从已释放出来的信息分析,即使其依然接纳 CDM 项目所产生的碳指标,对指标的要求也会有更加严格的限定,HFC、2O 以及大型水电等项目类型的前途十分堪忧。而这几类项目在中国 CER 产量中所占的比例非常高,一旦无法获得欧盟的认可,相关已经,注册项目的预期收益将受到很大影响。,如果欧盟限定了 HFC、N2O 和大水电项目产生的 CER 的使用量,势必碳信用的供给量,将会出现短缺,碳信用的价格会受到强大的向上推力。CE

44、R 价格极有可能超过世界银行的,报告中预计的 20 欧元的平均价,与现在的 12 欧元价格相比,涨幅超过 70%,投资碳信用,所带来的收益将会是十分诱人的。基于此种预期,众多机构投资者,如摩根士丹利、美林、高盛等都在扩充旗下在欧洲的碳交易业务,采取了收购碳交易经纪公司等行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也已纷纷增设针对后 2012 项目的碳基金。,另外,今年 5 月欧盟气候行动委员会暗示,欧盟可能会考虑加大温室气体减排力度,将此前单方面作出的 20%减排承诺提高至 30%,由此产生的额外成本预计约为 330 亿欧元。为了达到减排 30%这一目标,企业除了利用新技术之外,势必还会通过购

45、买碳信用指标来实现。届时,EUA 的需求将增大,价格将会走强,专家预测 EUA 的价格将至少维持在 30,欧元左右4,这与上文提到的世行报告中的预测不谋而合。为了避免 EUA 供应的严重不足,,欧盟还会继续使用国际碳信用杠杆,有可能采用新的行业减排信用额来替代一部分 CDM 信,用额,将国际碳信用的来源从项目级扩展到行业级。此举相当于拓宽了碳信用的认可范围,碳信用的投资领域可以适当扩大。,3.3 中国气候政策,气候谈判,中国压力巨大。中国作为京都议定书缔约国,是发展中国家,履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现阶段无须承担强制的减排任务。但据有关报道,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并且由于自

46、身发展的需要,短期内尚不会达到排放峰值。有专,“欧盟:减排目标提至 30%可行 碳价需维持 30 欧元”http:/,14,,,家预测峰值最早也到 2030 年才会出现。这使得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中国受到来自西方的压,力很大,中国已经无法在减排声中独善其身,4045%碳强度降低的自主减排承诺已经表达了中国政府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国内碳交易市场隐隐若现,交易渠道逐步拓宽。中国政府在积极参与 CDM 机制下的国际碳交易的同时也密切开展本国内部的碳交易体系建立方面的研究。2010 年 8 月初国家,发改委选择五省八市为低碳试点区域,其中就提到尝试局部范围内开展碳交易的内容。,新管理办法出台,为碳

47、价托底,为交易开新路。国家发改委将在 2010 年底发布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活动管理办法这一办法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国内的自愿减排市,场,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愿减排指标的资产化,这对于那些未能开发成 CDM 但自身确实,能实现减排效果的项目是一个利好消息,也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托市效果。同时也为中国的碳资产开辟了一条国内交易的路径,碳信用的出入通道增多。,新的模式让国与国间的交易更加便捷。根据 8 月底的消息,中日政府已经就两国之间,双边碳交易模式的开展达成一致意见。自此,中国的碳减排指标可以便捷的在中日两国之间交易,而不需要繁琐的联合国审核。,以上信息表明,政府在十一五规划的末期已经把碳交

48、易提上了议程,而具体的措施很,有可能将在十二五规划里更淋漓尽致的体现。20102012 年之间是中国碳市场的突变期,,规则制度将从模糊变为清晰,交易方式将从单一转向多元。这一转变的过程中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投资者参与其中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15,链接 3:国家发改委启动低碳省市试点工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8 月 18 日在北京启动国家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承担低碳试点工作的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 5 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 8,市政府有关负责人承诺将研究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为全

49、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在国家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启动会上说,为了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长远利益,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确定了我国到 2020 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我国将把这些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开展低碳试点工作,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既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又应对气候变化、降低碳强度的成功做法,积累在不同地区推动低碳绿色发展的有益经验,具有重要意义。,根据 8 月 10 日公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

50、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试点,省和试点城市要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全面纳入本地区“十二五”规划,研究制定试点省和试点城市低碳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本地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降低碳排放强度。,此外,通知要求试点地区发挥应对气候变化与节能环保、新能源发展、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协同效应,积极探索有利于节能减排和低碳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实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制,探索有效的政府引导和经济激励政策,研究运用市场机制推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落实;密切跟踪低碳领域技术进步最新进展,积极推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或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