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4827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6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09金融专升本(4)班第一小组,银行承兑汇票市场,一、银行承兑汇票的概念,银行承兑汇票(Banks Acceptance Bill)是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出票、向开户银行申请并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的,保证在制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在商品交易活动中,售货人为了向购货人索取货款而签发的汇票,经付款人在票面上承诺到期付款的“承兑”字样并签章后,就成为承兑汇票。经购货人承兑的汇票称商业承兑汇票,经银行承兑的汇票即为银行承兑汇票。由于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承诺承担最后付款责任,实际上是银行将其信用出借给企业,因此,企业必须交纳一定的手续费。这里,银行是第一责任人,而

2、出票人则只负第二手责任。以银行承兑汇票作为交易对象的市场即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二、我国票据贴现市场的建立,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体制下,我国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全部按照国家计划进行,企业应收账款采用异地托收承付的办法,即收款单位发货后,委托银行向异地付款单位收取款项,付款单位向银行承认付款。为了解决企业较大范围的货款拖欠问题,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银行结算制度的改革,通过推广票据结算,逐步实现商业信用关系的票据化。自票据结算推广以来,商业承兑汇票遭到冷落,银行承兑汇票受到欢迎,这说明在当前整个社会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相对于商业信用而言,银行信用毕竟有着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而,,银行承兑汇票市

3、场在我国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银行承兑汇票市场的发展不仅是保证供货方合法权益、使交易得以顺利进行的需要,而且也是强化债务约束、加快我国信用制度建设的需要。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涉及了多个可追偿的责任人,形成了多个债权、债务的连带责任关系,这就使得原本仅仅涉及两方当事人的信用行为最终演变成为一种社会化、市场化的信用行为,从客观上强化了企业、银行的债务约束,形成了相互监督机制。,我国于1985年开始建立票据贴现市场。1985年,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颁布了商业汇票承兑贴现暂行办法和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会计核算手续两个文件,鼓励工商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票据化。1986年4月,在北京

4、、上海、广州、重庆、武汉、沈阳、哈尔滨和南京等城市开展了用商业票据承兑、贴现办法清理拖欠货款的试点,允许专业银行对工商企业进行票据贴现,用于贴现的票据限于在商品交易基础上产生的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同时允许各专业银行之间办理转贴现业务。,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改革了银行结算制度,取消了银行签发汇票必须确定收款人和兑付行的限制,允许一次倍数转让,试办银行本票等。中国人民银行1994年先后颁布商业汇票办法、再贴现办法和信贷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这些办法和通知规范了商业汇票行为,统一了操作流程,对商业汇票业务进行推广并给予再贴现支持。1995年票据法颁布后,中国人民银行又先后发布了商业票据承兑、

5、贴现和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票据管理实施办法和支付结算办法等一系列规章,票据业务的法,制基础逐步健全。以此为基础,我国商业票据业 务步入了规范发展阶段。促进了票据市场的发展。企业签发的商业票据、商业银行贴现额和中央银行再贴现额都有很大的发展,并且形成了地区性票据市场。1988年,人民银行加大了对再贴现政策的运用力度。改变了贴现和再贴现利率生成机制。1996年6月10日,人民银行再次调低了再贴现利率,拉开了再贴现利率与再贷款利率差距。商业银行充分利用央行再贴现资金,扩大票据贴现业务,极大地激活了商业汇票业务。,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工商银行成立了票据专营机构票价营业部。随后,工商银行又建立了

6、北京、天津、广州、西安、重庆等多个分部。其他银行如浦发银行、光大银行、上海银行、民生银行等也都相继成立了票据中心。其业务范围主要是票据承兑、担保、承销、经商以及票据贴现、转贴现和回购交易。这些票据专营机构集中办理票据业务,有利于提高经营效率、降低成本和风险。,银行承兑的过程,三、我国开展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存在的问题,(一)业务合规性方面1、承兑、贴现审查把关不严。表现为:(1)为不具备条件的承兑申请人办理银行承兑汇票。(2)为无真实商品交易和债权债务关系的企业签发或贴现银行承兑汇票。(3)背书不连续。2、保证金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为:一是无 保证金。二是保证金不足。三是保证金未专款专用、专户管理

7、。3、通过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变相发放贷款、拆借资金或套取银行资金。,(二)内控有效性方面1、授权授信管理不严格,办理业务效率不高。主要表现为:一是未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纳入统一授权授信管理。二是未经其总行或上级行授权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三是超越授权限额,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如采取“化整为零”方式变相超限额和超比例越权办理承兑。四是超越授信额度,为承兑申请人签发超过核定授信额度的银行承兑汇票。同时,现行的审批授权方式,使得对客户评价及授信工作滞后致使办理业务效率不高。,2、内控制度不健全。业务处理手续不规范。主要表现为:一是对承兑申请人的调查报告和会审单中无信贷员的签名。二是违规将空白承兑汇票交给承

8、兑申请人填写。三是汇票签章不规范,在银行承兑和票据转让过程中,印章使用混乱,不便于贴现银行审查、识别真伪,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四是承兑协议填写不规范存在要素填写不全等现象。五是对贴现汇票背书审查不够被背书人未签明字样现象普遍。六是侧重于贸易合同及增值税发票及营业执照的审查,对货物发运单据等审查不足。,3、内部审计力度不够,贷后管理薄弱。有些商业银行至今尚未建立起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在内的表外业务内部审计制度:没有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管理程序和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审计:没有对风险的计量、限额和报告等情况进行再评估;没有建立计量、监控、报告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的信息管理系统;贷后管理薄弱

9、,贷后检查不及时,检查频率、深度及跟踪管理不够。,4、基础工作不扎实,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一是档案管理不完善。目前,商业银行还不同程度存在银行承兑汇票档案资料不够完善的现象,如档案中无银行承兑汇票复印件、购货发票及增值税发票复印件等。二是表外业务操作规程需进一步完善。表外业务近几年才发展起来,还没有形成一整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三是人员亟待培训。信贷人员及会计人员没有真正掌握相关业务知识。对各项制度和操作程序也掌握不够。,(三)风险性方面1、办理业务把关不严,容易形成风险。有些商业银行签发银行承兑汇票时,三级会审制度流于形式。没有严格按规定对承兑申请人的财务状况、经

10、营管理、偿债能力等资信情况进行调查了解。2、未严格按规定落实有效担保,形成潜在风险。对保证金的敞口部分实行有效、足值的抵押、担保是资金运用过程中还款来源的重要保证这是目前商业银行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四、稳健开展我国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对策,(一)加强对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舍规性及风险性 的管理1、严禁承兑、贴现、再贴现不具有贸易背景的商业汇票。2、切实加强对保证金专户的管理。3、严格审查银行承兑汇票背书的连续性。4、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防范日常操作风险。5、加强监督管理。有效防范风险。,(二)完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基础工作l、建立科学完整的操作流程和登记制度。2、加强信贷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4、以客户为中心,提高审批效率。(三)切实加大对违规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处罚力度 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