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学1.ppt.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14030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方言学1.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汉语方言学1.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汉语方言学1.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汉语方言学1.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汉语方言学1.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语方言学1.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方言学1.ppt.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汉语方言学,第一讲 方言与方言学,一、方言是什么?(一)、方言概念 方言:俗称“地方话”。它是通行于某一个地点或某一个地区的“话”。我国自周代始就已经有“方言”的概念了,那时的方言称作“殊方异语”,“殊方”指的就是不同的地方。,“方言”的含义:一、方言是同一个语言的地方变体。语言学家们对方言的理解就是着眼于它的地域性,把方言看作是“语言地域性变体”。二、方言是土语,不够文雅、是不见于书面语的特殊口语。三、方言间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几组概念:1、方言、次方言、土语、次土语 关于“方言”的概念50年代的方言学论著有不同的提法:方言、次方言、土语、次土语,这些概念是引用欧洲人的说法:D

2、ialect、Sub-Dialect、Patois、Sub-Patois而来。像“次方言”、“次土语”这样的说法有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方言之间没有优劣之分。,2、语言与方言 方言也就是语言,而语言通常指的是民族语言,包含着民族共同语和分布在不同地域的方言,因此,语言大于方言,是方言的“上位”概念。方言是民族语言的组成部分,也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变体。,3、方言与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包含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各种现代汉语方言,现代汉语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变体。,4、地域方言、社会方言 现代西方语言学所理解的方言(Dialect),包括着地域方言(Regio

3、nal Dialect)和社会方言(Social Dialect)所谓“社会方言”就是同一种语言或方言在不同人群中的各种变体,例如因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不同而造成语言的变异,这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内容。,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都是语言的“变体”但二者有着性质的差别:一、地域方言是全民通用的语言,具备“全民性”,而社会方言只是在部分人之中使用;,二、地域方言是自足的完整的体系,社会方言往往只是语音、词汇或某些表达方式的差异;旧社会江淮地区土匪黑话:船 飘子;狗 咬子;女孩 花子;旧时商贩把一至十的数目字称:旦底、空工、横川、侧目、缺丑、断大、皂底、分头、未丸、田心。,三、地域方言是经过长期的演

4、变和整合而形成的,有一定的稳定性,而社会方言不具备稳定性;四、研究方法的不同,社会语言学只是研究同一语言之中不同群体的人在使用语言上的各种变异。因此,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这两种变体不能归为一类。,(二)现代中国的语言和方言 中国境内究竟有多少种语言?据目前的调查资料和调查的状况,大约是130种。按国内语言学界的最新看法,这130种语言,分属以下几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南亚语、印欧语、混合语,国内各种语言的系属关系见下表:一、汉藏语系 汉语 汉民族共同语,回语,满语,畲族通用 壮傣语支 壮语、布依语、傣语壮侗语族 侗水语支侗语、水语、仫(m)佬语、毛难语、拉珈语 黎语支 黎语,藏语

5、支 藏语、羌语、门巴语、珞巴语、嘉绒语 藏缅语族 彝语支 彝语、傈僳语、纳西语、白语、拉祜语、哈尼语、基诺语 缅语支 阿昌语、载佤语 景颇语支 景颇语、独龙语 语支未定 普米语、怒语、土家语、僜语,苗瑶语族 苗语支苗语、畲语 瑶语支 瑶语 语族未定 仡佬语 暂归本语系 京语,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语族语支的归属,学术界尚无定论。目前也只有少数老人通仡佬语。过去认为仡佬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以汉字为共同文字,2008年底,贵州仡佬学会在贵州民间发现了九天大濮史录一书,证明仡佬人有自己的文字仡佬文。此书被称为“天书”,对仡佬族的历史等各个领域的研究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九天大濮史录书影,贵州

6、仡佬学会在贵州民间发现了九天大濮史录一书,证明仡佬人有自己的文字仡佬文。此书被称为“天书”,对仡佬族的历史等各个领域的研究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京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历史上自称“京”,他称“越”。1958年定名为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东兴市的山心、澫尾、巫头三地及恒望、潭吉、红坎、竹山等地区,其他一小部分京族人散居在北部湾陆地上。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京族人口数为22517。主要从事渔业,兼营农业和盐业。使用京语,与越南语基本相同。现基本上通用汉语广东方言和汉文。京族与越南的主体民族越族是同一个族群,大约是在16世纪开始陆续从越南的涂山(今海防市附近)等地迁

7、来的。最早迁来的一批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了。京族过去曾被称作“越族”,1958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和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汉语 汉台语群 暹罗侗傣语族 苗瑶语族 越南语 汉藏语系 其他 藏语 藏缅语群 彝语族 缅甸语 其他 王力汉语史稿,二、阿尔泰语系 西匈语支 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撒拉语、乌孜别克语、塔塔尔语突厥语族 东匈语支 柯尔克孜语、西部裕固语 蒙古语族 蒙古语、达斡尔语、土族语、东乡语、保安语、东部裕固语 满通古斯语族 通古斯语支 鄂伦春语、鄂温克语 满语支满语、锡伯语、赫哲语暂归本语支 朝鲜语,三、南岛语系 印度尼西亚语族高山语 四、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崩龙语支佤语、崩龙

8、语、布朗语 五、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俄罗斯语 伊朗语族 东伊朗语支塔吉克语 六、混合语 分布于广西、四川、西藏、青海、甘肃等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5种混合语。汉语是汉藏语系中最主要的语言,它包括九大(十大)方言(公认是七种),(三)、方言差异和方言特征1、方言差异 方言差异是不同的方言之间在语言结构和语言材料上的差异,了解方言、调查方言必须从这里入手。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其中最易感觉到的差异是语音和词汇,事实上随着汉语方言调查的深入发展,汉语方言不仅在语音,而且词汇和语法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词汇:体现在日常用语;如普通话 公鸡 湖南:鸡公;母牛 福建:牛母

9、花生 梅县:番豆 闽南:土豆 上海:长生果 蛇 徐州:长虫,语法:体现在虚词上、语序上以及体貌特征上等等;虚词:助词 的 ke(湖南、梅县);ko(南昌、阳江);ki(福州);kai(潮州话)起“子”尾的作用 河北邯郸:鼻子 鼻的;脖子 脖的;桌子 桌的;筷子筷的;包子 包的;饺子 饺的 了 咖、哒(湖南);佐、口者,介词 闽南话:“在”垫、带、伫、嘞“坐在地上”可用以上四个介词代替;或以“嘞”为必要语素,组合其中的两个、三个或四个:伫嘞,带嘞,垫嘞,带伫嘞,垫伫嘞,垫带伫嘞,语序 普通话 湖南 广东 我先走 我走先 我行先 我不知道 我晓不得 说得过他 上海:讲伊得过,2、方言特征 方言特征

10、是拿方言差异作比较,各种方言归纳出来的特点。方言特征在一定区域的形成,原因有三:1、类型相同:如语音:n和l分混的三种类型;区分、或读n,或读l、或两可(自由变读)。词汇:双音词的组合的两种类型;介绍绍介;地道道地;牵连连牵;热闹闹热。语法:动词语序的先后 走前面前面走;先走走先;快走走快。,2、源流相关:如客赣方言的语音上有许多共同点:全浊声母今读送气清音;大 tai 坐tso 晓匣合口混入非组;黄fog 户fu 湖 fu 这是因为客家先民曾在赣语区停留过,源流相关的原因;,3、地域相连:如浙南吴语的厝(房子)、箸(筷子)、卵(蛋)、驮(拿)、滥(湿)与闽东闽语说法相同,有学者认为是古吴语曾

11、是闽语的源流之一;又如广东境内的客家话和闽南话都把以下词语说成:煤油火水,大衣褛,雨伞遮、衬衣恤衫,显然是受了粤语的影响。,研究方言特征意义:1、为汉语分区提供依据;2、帮助理解各方言的渊源关系和亲疏关系;3、考察方言间的互动关系;4、各方言区语言的规范化。,(四)、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 1、共同语的产生和发展 共同语是随着阶级的分化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汉语历史上最早的共同语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秦代统一六国文字进一步推动了共同语的发展。先秦的“雅言”和东汉的“通语”都是以黄河下游的“中原”地区(当时称为“中国”,国之中也)的方言为基础的。隋朝时的“中原音”就是“标

12、准音”。,从先秦、两汉、隋唐时期的典籍,体现着汉民族共同语的文字、词汇、语音各方面的规范,标志着这一共同语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此后,随着官方的提倡,以及唐代和清代的古文运动和科举考试,这种“文言”形成了一种权威,形成一种坚固的书面语,与口语愈来愈分道扬镳。分布最广的官话方言从六朝以后就逐渐与书面语分家,经过隋唐五代的数百年的变迁,形成了一种崭新的口语的共同语,这就是宋元白话和中原音韵所代表的近代汉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在近代汉语的基础上形成的。,目前,普通话作为强势语言对方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渗透,二是覆盖。渗透就是普通话的语言成分进入方言,逐渐在方言中形成新派和老派的不同

13、层次。,覆盖:是普通话与方言以双语的方式在同一地区并用,二者在使用范围、场合上有所分工。,2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各家见解不同。汉语共同语和汉语方言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首先表现在差异上。既有结构的差异,也有功能的差异。统一:表现在,在中国长期存在着双轨制和双语制。,二、汉语方言学 1、方言学:以方言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就是方言学。2、汉语方言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任务研究对象:汉语方言学研究的对象就是现实存在的方言口语,一切的汉语方言现象都在其视野之内。简言之,汉语方言研究的对象就是现代汉语方言这种活的口语事实。,汉语方言的研究对象与西方的方言研究是不同的。西方早期也有方言研究,到19世纪,方

14、言的研究主要是使用绘制方言地图的方法,方言又称方言地理学,主要是记录方言特殊成分,对个别方言作局部或全面的描写,调查方言特征的分布,绘制方言地图,说明方言差异的原因和过程,但没有把方言作为一个完整的结构系统来研究。而在中国,对汉语方言的研究一开始就是整体的研究。,研究内容:1、方言结构系统的研究 包括静态的描写和动态的考察;2、理论的研究方言学本身的许多理论问题,如分区、方言发展的历史层次;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现代汉语共同语、古代汉语、少数民族语言的对比研究。研究任务:1、首要的任务是对现实的方言的分类、分区弄清楚。2、其次是方言还应该为许多相关的语言学科和人文学科服务。3、此外,汉语方言的研究

15、还可以为地域文化的研究、地方文艺的研究、地名的研究、地方习俗的研究提供重大的帮助。,2、汉语方言学的研究方法(1)从研究方法看:方言学有历史方言学、描写方言学和方言地理学。历史方言学:用历史比较的方法研究方言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描写方言学:用静态描写的方法研究一定时期中的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表现;方言地理学:用绘制地图的方法来研究方言特征的空间分布。(2)从研究内容看:方言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普通方言学,属于普通语言学的范围,以一般方言的理论为研究对象;一类是个别方言学,以某一种方言或几种方言作为研究对象,如汉语方言学、德语方言学等。,汉语方言学研究的意义(1)、为语言学研究提

16、供语言资源 汉语方言是语言学研究的宝库,能为语言学研究提供活的标本,无穷无尽的活素材。汉语方言的复杂是世界语言都少见的。,(2)、促进了汉语规范化的工作 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也是相互丰富、补充的关系。对于不规范应剔除,对于语言中的有用的成分要吸收。如:吴语瘪三、亭子间、货色、垃圾、尴尬;西南官话打摆子、搞;湖南过硬、过细。“搞”还成为现代汉语的基本词。,(3)、加深了对现代汉语特点的认识 如:语音辅音韵尾的变化,辅音韵尾收尾少的特点;词汇汉语双音节化。现代汉语 眼睛 目(闽)、眼(粤)筷子 箸(闽、湖南)翅膀 翼(粤),语法许多特殊现象普通话没有。厦门话:人称代词的单复数

17、我 你 伊 我们 你们 伊们 gua53 li53 i44 gu(a)n53 lin53 in44 以有无鼻音尾的变化来区分单复数,说明汉语方言具备构形手段,而普通话不具备。,(4)、为汉语史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活素材如:古入声字的消失,而在方言中完整保留了古入声韵的塞音韵尾。古无舌上音,(5)、有助于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和考古学的研究 如 从社会学角度,可以考察沿海词汇的变化对现代汉语的影响;语言中先民的遗迹,可以考察民俗及历史:粤语(四邑、两阳、高州)、广西桂南保留舌边清擦音壮语也有;粤语的地名以“那(罗)、六(禄、绿、渌)”等字冠首。壮语也有那(罗)na意为“田”、“水田”。六luk(

18、禄、绿、渌)原意“谷”、“山地”。,4、汉语方言学的研究历史和未来方向 研究历史:汉语方言学的研究源远流长,从西汉扬雄的方言一书算起,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古代时期 汉语方言学研究最早的成就是汉代扬雄的方言,这是最早的汉语方言比较词汇集。后来晋代郭璞为它作注,又补充了许多晋代的方言词。它们开辟了重视实际语言调查研究的传统,保留了二千多年的许多汉语方言词汇,被誉为“悬之日月而不刊”的著作,后来汉代之后,语文学把方言现象作为“匡谬正俗”的对象,方言调查很快衰竭下去。,近代时期(1)清代,我国传统语文学研究全面大发展的时代,在“今之殊语,不违姬汉”的“好古”思想的指导下,导致以方言词语的搜集和考证为中

19、心的方言研究工作相当活跃,出现了两方面的主流成就:一是方言词语的调查研究:这些考证方言词语的著作,被学者分别称为“分类考词(语)派”和“分类考字派”。分类考词(语)派:是以考证某一词语的历史渊源为目的的,这一派的著作很多,可以通俗篇和恒言录为代表。通俗篇全书分为天文、地理、时序、伦常、仕进等38类,共38卷。,例如通俗篇卷一天文:“天然:后汉书贾逵传:通天然之明,建大圣之本,二字始见。”恒言录全书分言语、人身、交际、毁誉等19类,共6卷。恒言录卷一人身:“寒毛:晋书夏统传:闻君之言,不觉寒毛尽戴,白汗四匝。陈师道诗:起栗竖寒毛。”这两部书的丰富材料及其考源对学术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也有不科

20、学之处,如对“胡同”的考证。分类考字派:专为方言俗语考求其古雅之本字,目的是“正俗世之伪字”。这一派以胡文英的吴下方言考和杨恭桓的客话本字两书作代表此外,清儒还撰写了系列续补疏校扬雄方言的著作。,一是方言韵书的编纂:课本:兰茂韵略易通、梵腾凤五方元音(属官话,1654,河北);韵书:十五音(山东);十三韵(徐州);字音汇集(武汉);赣语的辨字摘要(江西清江)、粤语的千字同音(广州)闽语的槭林八音(福州)、建州八音(建瓯)、汇音妙悟(泉州)、雅俗通十五音(漳州)、八音定诀(厦门)、潮汕十五音(潮州),(2)近代西方传教士和汉学家的汉语方言研究 利玛窦西字奇迹、金尼阁西儒耳目资、万济国华语官话语法

21、;马礼逊广东土话字汇、麦都思福建方言词典、艾约瑟上海方言语法、汉语官话口语语法、北京话语法(1871),何美龄南京官话。此外,有大量方言的圣经译本和一些方言地图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19011920)。以上参见游汝杰西方传教士汉语方言学著作书目考述。,现代时期自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的半个世纪是汉语方言研究的现代时期。1924年北京大学成立方言调查会,拉开方言调查序幕。1928年之后,中央研究院先后组织了两广、陕南、徽州、江西、湖南、湖北、云南、四川等省的方言调查。之后,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等发表一系列方言著作现代吴语的研究、厦门音系、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等等。50年代,1956年

22、,教育部发起全国汉语方言普查的工作,两年多的时间,全国普查了1000多个县的方言,后来有20多个省区编写了方言概况。,当代的研究文革后,方言创刊,全国汉语方言学会成立,90年代,出版41分卷本的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出版中国语言地图集,目前新编中国语言地图集正在加紧编撰。新世纪在方言的研究上启用了新的理论和方法,也开始了跨学科、跨语言的研究,方言研究正在蓬勃发展。,未来方向 汉语方言研究,要紧迫地注意到中国语言理论界的尴尬:中国语言学有丰富的资料而无切实的理论。汉语方言学的研究应为普通语言学总结汉语语言的理论提供类型学的资料;理论研究的同时,还应注重应用研究:我国采取怎样的语言政策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方言区的儿童语言习得;方言对地域文化的发展的影响等等,都是今后有待深入挖掘的问题。,阅读书目: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语文出版社 2001年詹伯慧汉语方言和方言调查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王福堂二十世纪的汉语方言学(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李如龙汉语方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侯精一现代汉语方言调查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游汝杰汉语方言学教程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李小凡、项梦冰编著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