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市传染病医院第三章区域环境概况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321669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市传染病医院第三章区域环境概况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市传染病医院第三章区域环境概况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市传染病医院第三章区域环境概况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市传染病医院第三章区域环境概况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市传染病医院第三章区域环境概况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市传染病医院第三章区域环境概况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市传染病医院第三章区域环境概况环评报告.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区域环境概况3.1 自然环境3.1.1 地理位置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地处北纬33083420,东经1121411341。全境东西长140km,南北宽133km,总面积7882km2。中心市区位于北纬33403420,东经1121411341,城区东西长40km,南北宽17km,面积459km2。平顶山市传染病医院病房综合楼扩建工程项目平顶山市平宝大道与西环路交叉路口西侧市传染病医院院内,项目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一,周围环境情况见附图二。3.1.2 地形地貌平顶山市处豫西山地和淮河平原的过渡地带,西部以山地为主,其多数山峰海拔高度为5001000m,部分山峰海拔高度为10001600

2、m,最高山峰为鲁山县西部边界的尧山,海拔2153m。东部以平原为主,其海拔在200400m。在低山和平原之间,分布着高低起伏的丘陵。从南北看,大体有三列呈北西南东分布的山地夹两组河谷平原。北部是祺山,中部是外方山东段及其平顶山以北的低山,南部是伏牛山脉东段及其余脉,北部夹北汝河冲积平原,南部夹沙河、澧河等冲积平原,其海拔高度大多在300m700m之间,具有西高东低的地形特征。通过现场查看,本项目地势平坦,属平原地区,适宜项目建设。3.1.3 水文、地质3.1.3.1 地表水体平顶山市辖区属淮河流域的上游地带,分属洪汝河和沙颍河两个水系。湛河属于沙颍河水系,沙河为淮河流域的二级支流,沙颍河为淮河

3、流域的一级河流。沙河:发源于平顶山鲁山县西部的木札岭,河源南、西、北三面为山地环抱,是河南省的暴雨中心之一。雨量充沛,河网发达,流经鲁山县的上、中、下三汤后注入昭平台水库,而后经鲁山县城南,孙街后汇入白龟山水库,又流经平顶山市郊的梁李、叶县的汝坟店在襄城县与北汝河相汇,经漯河市后在周口市与颖河相汇。该河在平顶山境内控制上游地区流域面积3904km2,占辖区总面积的49.53%,干流长度昭平台水库以上75km,白龟山水库以上115km,出市辖区界191km。沙河建有昭平台、白龟山两座大型水库,有效控制河川径流。沙河多年平均流量9.06亿m/a,最大流量22.95亿m/a,最小流量1.497亿m/

4、a,最大洪峰量10700m/s。湛河:湛河上游称乌江河,发源于平顶山市新华区的马跑泉村,横贯平顶山市区,经武湾出市区,目前是流经平顶山市区的一条主要纳污河流。湛河全长48.3km,流速0.8m/s,最大排洪量80m/s,姚孟以东经人工开挖,河底宽度40米,最大排水量480m3/s。目前湛河治理工程正在进行施工,工程内容分为截污工程、河道治理工程、景观工程和引水工程四部分,其治污体系建设主要是通过对点、面源污染治理及排污管网、污水处理设施、人工生态净化系统建设,杜绝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恢复各类水体功能,提高城市水的循环利用率,保护河道水系的生态环境。湛河治理工程截污工程的治理任务为湛河两岸及1

5、7条主要支沟两侧,目标为建立完善的“污水截流系统、污水输送系统、雨水排放系统及生态治理系统”,从源头开始治理,彻底实现“清污分流”,从本质上改变河道内的水质环境,还清于民。通过对点、面源污染治理及排污管网、污水处理设施、人工生态净化系统建设,杜绝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恢复各类水体功能,提高城市水的循环利用率,保护河道水系的生态环境。截污工程施工期共21个月,从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工程完工后,湛河上游乌江河沿岸的污水将按照规划全部排入湛河暗涵最终入平顶山市污水处理厂,不得排入乌江河。白龟山水库:白龟山水库位于平顶山市市区西南部的沙河上,距市区约5km。1963年正式投入使用。它控制

6、着沙河昭平台水库以下区间流域面积1318km2,总库容为6.49亿m3,相应最高水位为107.0m,设计库容为5.12亿m3,相应水位105.5m,兴利库容2.48亿m3,相应水位103.0m。白龟山水库功能定位为:以防洪和城市生活、工业供水为主,兼顾农业灌溉。担负着沙河漯河以西区域的防洪任务;供给平顶山市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供给白龟山灌区(3.33万公顷)的灌溉用水。目前,白龟山水库已经达到2000年校核的设计标准,库容可超过9亿立方,是平顶山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主要来源。供水量占平顶山市区城市供水总量80%以上。根据现场查看,项目用地西南侧为白龟山水库,用地边界距白龟山水库最近距离约

7、1.7km。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废水经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湛河暗涵最终至平顶山市污水处理厂。平顶山市区域水系图详见附图三。3.1.3.3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平顶山市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10.5亿立方米。平顶山市范围内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松散岩类孔隙、基岩裂隙中。在气候、地形、地貌的自然背景下,受地质构造控制,它的富集和分布有着明显的规律性。根据地貌类型、地层岩性和地下水赋存空间特征,分为平原区松散岩类孔隙水、岗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山区基岩裂隙岩溶水三大类。平原区主要有汝州市、郏县和宝丰县的北汝河,鲁山、市郊和叶县的沙河,舞钢市的滚河等河流的洪冲积平原,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孔隙中。由于

8、沉积物的形式年代和埋藏条件不同,其地下水的赋存特征和分布规律也不相同,主要有沙、汝河河谷的极强富水区(单井出水量大于100m/h),沙、汝河冲积扇、洪冲集散边缘的强富水区(单井出水量60100m/h)和中等富水区(单井出水量1040m/h),其中弱富水区及贫水区地下水没有开采价值。岗区松散岩类孔隙的赋存特征和富集分布规律取决于岗区的形成条件,岩性结构及微地貌特征。在冰碛、冰水岗地、岩性多为冰碛泥砾上部,由于风化作用,形成了一些微粒隙,地下水主要赋存于这些微裂隙和岩层的孔隙中,但由于裂隙微弱,孔隙小,其富水性较差。项目场地地下水主要含水层为第层粉质粘土、第层粘土、第层全风化页岩和第层强风化角砾状

9、石灰岩,地下水类型为潜水、裂隙水,潜水补给来源以大气降水,侧向径流补给为主;裂隙水补给来源以孔隙、裂隙渗透为主,水量较小。3.1.3.4地质状况平顶山市地层属于华北地层区,豫西地层分区。由老到新有太古界登封群、太华群,下元古界嵩山群,中原古界熊耳群、汝阳群、管道口群,上元界落谷群和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中上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缺乏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系和侏罗系。平顶山市历次构造运动在不同时代的地层和岩浆岩中产生了许多规模不等的褶皱和断裂构造,构造线以北向西为主。平顶山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矿坑地面塌陷、山体开裂、膨胀土等。3.1.4气候特征平顶山

10、市处于暖温带,为大陆性季风气候。雨水充沛,日照充足,热量资源丰富。由于受季风影响,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季节四季分明。平顶山累计年平均气温在14.216.3,最低气温在1月,月平均温度0.51.3;年最高气温在7月,月平均温度在27.029.5之间。平顶山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10mm,其中45%的降雨形成径流。全市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21.68亿m3。地表水资源为24.6亿m3,浅层地下水储量为7.46亿m3,水资源总量为32.1亿m3。表3-1 平顶山市历年主要气候气象要素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参数1多年平均气温14.52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3.73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6.84历年最高降

11、水量1119.8mm5历年最低降水量422.1mm6年平均降水量704.6mm7多年平均辐射热量110.92千卡/cm28历年最大辐射热量119.3千卡/cm29历年最小辐射热量101.22千卡/cm210多年平均无霜期223d11历年最短无霜期206d12多年平均日照时间2235.4h13多年平均气压1002.9hpa14多年平均蒸发量1432.7mm15多年平均湿度70%16多年平均风速1.98m/s17全年最多风向及风频ENE,18.28%18次多风向及风频WNW,12.6%3.1.5 饮用水水源地情况根据河南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核定:一、地表水源地为白龟山水库、昭平台水库及其沙

12、河干流以及其汇入支流。具体划分如下:一级水源保护区:白龟山水库高程103.0米以下的区域;昭平台水库环库路内的区域;应河、大浪河、澎河、荡泽河、沙河、团城河、清水河等主要支流入库口上游2000米的水域;昭平台水库坝下高程144.0米以下,沙河干流昭平台至白龟山水库间的区域;将相河、三里河、七里河、瀼河、肥河入沙河口上游2000米的水域。二级保护区:白龟山水库环湖路至平鲁大道之间的区域;昭平台水库高程177.1米内的区域;将相河、大浪河一级水体保护区外所有的水域;其他主要支流一级水体保护区外2000米的水域。准保护区:汇入白龟山水库、昭平台水库、沙河所有支流二级保护区以上水域及其沿岸500米的陆

13、域。二、地下水水源地的范围:沙北地下水井群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共12眼井),一级保护区:水井外围100米的区域。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外水井外围500米以内的区域。准保护区:白龟山水库大坝以东,河山以西,湛河区的李堂、北渡、徐庄以南,沙河以北的区域。本项目位于平顶山市平宝大道与西环路交叉路口西侧市传染病医院院内。项目用地西南侧1700m为白龟山水库。本项目不在白龟湖饮用水水源划定的保护区范围内,且项目废水经项目区内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最终进入湛河暗涵,不会对白龟山水库水质产生影响。平顶山市区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规划图详见附图三。3.1.5 气象平顶山市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交错的边缘地区,具有明显

14、的过渡性特征。平顶山一带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季风气候特别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平顶山市历年常规气象参数如下:(一)气温历年平均气温 14.8历年最低气温 -18.8历年最高气温 42.6(二)风速及风向该项目所在区域属季风气候,冬季12月、春季风速较大,秋季风速较小,8、9月达最小值。历年平均风速:2.2m/s;历年主导风向:偏东风;冬季主导风向:西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东北风。风向风频:平顶山市近三年统计各风向出现频率见表3-1、全年各季节风向玫瑰图见图3-1。表3-1 各风向出现频率一览表 风向时间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

15、C春季3.05.212.97.07.12.64.44.115.99.56.31.83.81.96.12.55.9夏季5.75.915.23.85.12.23.32.617.16.55.01.64.21.86.82.510.3秋季4.110.010.22.73.32.31.93.07.43.23.63.36.46.710.94.216.9冬季3.35.615.26.54.81.92.73.77.94.85.53.15.23.09.56.111.0全年4.06.613.55.05.12.23.23.312.36.15.12.44.93.38.23.810.9图3-1 各季节风向玫瑰图(三)降雨、降

16、雪及其他平顶山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38.62mm,降雨集中在6、7、8、9四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0%;最大积雪深度为130mm,最大冻土深度为14cm;全年无霜期212275天。3.1.6矿产资源平顶山市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有煤、盐、铁、铝、石膏、耐火粘土、石灰岩等57种矿藏,尤其煤、盐、铁储量较大。煤田面积1044平方公里,原煤总储量103亿吨,占全省总储量的51%,素有“中原煤仓”之称;铁矿储量6.64亿吨,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的76.3%,矿石品位20.7844.13%;盐田面积400平方公里,远景储量2000多亿吨,含氯化钠90%以上,居全国井盐第二位;石膏储量3.16亿吨,占全省总储量的

17、77.3%;铝钒土、粘土、花岗岩、水泥灰岩、石灰石等几十种矿产资源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丰富的矿产资源为能源、冶金、建材、化学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3.1.7土壤、植被平顶山市土壤类型繁多,多黄棕、棕、褐、潮、砂礓、黑等10个类型、24个亚类、41个土属、72个土种。宜于小麦、玉米、烟草、油料等农作物的生长。其中,亚类立黄土、油黄土和红粘土是烟草生长的最佳土壤。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平顶山市植被属华北落叶阔叶林向华中常绿阔叶林过渡类型,以针阔叶混交林为主,植被垂直带普明显,具有种类多、分布广、南北区系兼容并蓄等特点。根据现场查看,项目用地范围内主要植被为绿化树木。3.2 社会环境概况

18、3.2.1行政区划及教育平顶山市辖4区、4县,代管1个县级市;全市共有34个街道、31个镇、47个乡。平顶山市面积约为6301平方千米,2011年年常住人口435万人。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452所。普通高等院校4所(河南城建学院、平顶山学院、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河南质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等院校1所(平顶山教育学院),在校生61072,教职员工3675人。中等职业学校29所(不含技工学校),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7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0所,职业高中10所,在校生41285人,教职员工2833人。文化、旅游、体育、广播电视等都蓬勃发展,全市各行各业均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荣局面。3.2

19、.2经济发展平顶山市工业基础雄厚,全市具有规模以上企业893家,职工人数47.85万人,特大型企业3家,大型企业13家,中型企业35家,小型企业344家。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是在平煤集团和神马集团的基础上重组整合而成,是国有特大型能源化工集团,隶属于河南省人民政府, 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1192亿元;舞钢公司是我国特宽、特厚钢材的生产、科研基地,特厚钢板技术世界领先;平高集团是全国三大高压电器制造企业之一,超高压技术全国领先;天瑞集团是河南省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已达1200万t/a。姚电公司、宝丰酒业、中材环保、中盐皓龙等一批企业在全国也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平顶山市2011年全年完

20、成生产总值1539.4亿元,增长10.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5.3亿元,增长18.3%;固定资产投资815.2亿元,增长2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0.7亿元,增长17.4%;外贸出口3.3亿美元,增长1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48元,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6578元,增长19.5%;城镇化率43.2%,提高1.8个百分点。3.2.3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平顶山新城区风景旅游区主要包括香山寺风景区、平西湖风景区和新城区风景区。香山寺风景区位于新城区北部,香山寺始建于东汉,传说观音菩萨在此修炼并完成汉化和女化过程的地方,在佛教界享有盛名。水库风景区位于新城区南边的白

21、龟山水库,这是一座碧波浩淼的人工湖泊,既有湖的秀姿,又有海的气魄,水域面积近70平方公里,库容可达9亿立方米。主要由湖泊景观、沙滩休闲带和水源保护区构成。新城区景观区自东向西有水湾公园、东留村旧村改造商业街、凤凰山水上乐园、紫金山水湾度假区、水上船文化博物园、中心区湖滨公园、湿地候鸟生态园、鱼米之乡观光园、应国墓保护公园等十个风景旅游区;还有连接香山寺、城区、平西湖的四条南北向绿化生态廊道及道路景观带。同时,市区及周边还有众多的风景名胜区:如鲁山的石人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郏县的三苏坟,叶县的叶公祠,汝州的风穴寺,舞钢的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建设现代化滨水生态旅游城市提供了得天

22、独厚得条件。3.3 区域发展规划3.3.1平顶山市相关城市发展规划(一)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规划中把平顶山市列为中原城市群体发展中的九个中心城市之一,把平顶山的城市定位为:中国中部化工城,中原城市群化工、能源、原材料、电力装备业制造基地。平顶山市位于中原城市群空间发展基本布局中提到四条产业发展带中的“洛平漯”产业发展带上,该产业发展带规划以原材料工业和重工业为主,以洛阳南京高速公路、省道、焦支线中段、孟宝铁路为依托,重点布局能源、煤化工、钢铁、盐化工、建材等产业,向西南连接辐射南阳等豫西南地区,向东连接辐射周口等豫东地区。(二)平顶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23、纲要纲要中提到,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把化工、机电、食品等产业发展作为平顶山市工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重点开发中高端产品,拉长加粗产业链条,形成主要产业新优势。大力发展化工工业,做强做大机电装备工业,发展壮大食品工业。(三)平顶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城市定位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豫中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发展规模至2010年,主城区城市建设总用地为83.7平方公里,人均规划建设用地95.1平方米。至2020年,主城区城市建设总用地为112.1平方公里,人均规划建设用地为101.9平方米。发展产业要重点发展化工、机电两大主导产业,优化提高煤炭、电力、纺织、冶金、食品、建材六大支柱产

24、业,努力从单一支柱产业过渡到多元产业,实现主导产业的顺利更替与发展。在现有高压开关等产业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机电装备业,并以此为契机,在大力发展各种非资源型的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及其他面向新需求的新产业上加快步伐。城市结构布局以现建成区为核心东展西拓,新城两大片区,五大组团“带状组团式”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五个组团之间由建设路、南环路、高阳路及延伸段等贯通。东部片区由老城区组团、东部组团组成。其中,老城区组团通过适度向周边扩展,置换、更新建成区内的部分功能,形成全市的商业和经济中心;东部组团结合现已建成的部分工程和仓储用地,发展成为城市的工业园区;南部组团在铁路以南建设完善的生活居住设施,以疏解

25、老城区人口。西部片区是城市的新城区,有东西两个组团组成。其中,东部组团以城市行政服务中心和已建成的两所高校为核心形成城市的行政中心和文化中心;西部组团为工业和居住区,工业区主要发展高新型高技术工业。3.3.2平顶山市新城区城市发展规划平顶山市新城区的规划勾画了一条东南西北走向的历史文化和生态发展轴线。新老城区之间通过生态园这条生态廊道相连。新城区的规划范围是北至漯宝铁路,东至姚孟电厂,西至毛营军铁专用线,南至水库,规划共分三个阶段:起步区7.6平方公里,近期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新城区起步区北依香山,湛河、漯宝铁路、漯平洛高速公路在北面穿过,白龟山水库西干渠纵贯南北

26、。规划区内有坡度较缓的丘陵分布和近70平方公里的水库面积,自然资源丰富,为新城区的生态景观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新城区的规划引入生态城市、共生城市、新陈代谢城市等先进理念,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和改善人居环境的意愿。同时规划一改过去“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模式,采取组团开发的概念,把城市结构分为行政办公区、教育科研区、居住商贸区、高新产业区等若干组团,从而为平顶山市远景建设制定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教育科研文化区位于新城区北部和起步区东部的锅底山一带。锅底山是平顶山师专新校区所在地,占地2000余亩,这里景色秀美,水库景色尽收眼底,是教书育人的理想用地。纬四路南侧从东至西分别为

27、:平顶山市工业学校、河南城建学院、平顶山卫校、平顶山金世纪高级中学,与纬四路北侧的文化居住用地一起构成新城区的教育文化景观轴线。目前,河南城建学院、平顶山师专和金世纪高级中学的建设都已初具规模,教育产业的发展对周边的文化、居住用地的开发利用必将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区位于主干道纬一路以北,该区域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势,依山就势,将办公、商业旅馆、居住、文娱、社交游憩等功能组织在一起,塑造出功能齐全,交通便利,生态优美且有文化内涵的城市公共空间。市政大厦位于湖滨生态公园北部,背靠景色优美的中心公园,前面通过开阔庄重的中心文化公园和湖滨生态公园与水面相连,该区域以其便利的交通条件和

28、市政大厦的主导带动作用构成新城区的核心区域。 居住区主要沿滨水地带布局。规划的一类居住用地主要结合地势兴建阶梯式山地住宅,使每一户都有较好的视觉效果,达到推窗见水的视觉享受。住宅层数以24层为主,适当兴建别墅式高档住宅,以丰富居住用地的开发层次。二类居住用地以建设46层的现代化住宅为主,适当点缀高层,每个居住区都充分结合现状自然地形与周围环境,引入生态化、智能化概念,创造出富有生命活力的现代环境社区。 工业园区位于新城区西北部,以一类工业和仓储用地为主,主要发展无污染的高新科技产业,附带周边的商业金融设施及住宅产业,成为新城区发展的产业动力区。 新城区的规划形态是带状,交通流量主要是东西方向,

29、新城区与老城区之间距离10公里,通过6条城市道路和规划的轻轨交通相互联系,十分钟即可到达。向西通过2条公路和郑石(郑州至石人山)高速公路与鲁山县和宝丰县相接,北部的漯平洛高速公路出入口在新区起步区东部2公里处,通过此入口向东南20公里处即可接许平南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快捷顺畅的交通联系对新城区的建设必将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新城区规划在强调功能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的同时,还注重对自然景观的利用和人文景观的塑造。新城区生态景观可用“一轴两片三点两横四纵”来概括。一轴指香山寺、中心公园、中心广场、白龟沙洲景观轴;两片指北部香山寺和南部平西湖风景区;三点指东部森林公园、中心公园、西部休闲公园;两横指

30、北边道路防护林景观带和南边临水湖滨生态休闲景观带;四纵是指南北向的生态廊道。新城区的给水、排水、电力、通讯、热力、燃气以及污水处理厂等市政工程规划也充分结合城市的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确定管网走向和管线管径,做到一百年不落后,形成完备的市政基础设施系统。3.3.3相关环保规划平顶山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2015年全市(不含汝州市)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控制在5.8万吨和0.67万吨,在2010年基础上削减10.99%和13.64%;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在9.06万吨和7.42万吨,在2010年基础上削减11.5%和16.5%。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澧河叶舞公路桥断面、沙河马湾断面和八里河石庄桥断面的达标率分别达到90%、60%和50%。市区空气环境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超过292天。白龟山水库水质常规因子达标率达到98%。城乡环境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城市污水处理率市区不低于88%,县(市)不低于80%。城市(含县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