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汉道歉的差异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25629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英汉道歉的差异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英汉道歉的差异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英汉道歉的差异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英汉道歉的差异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英汉道歉的差异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英汉道歉的差异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英汉道歉的差异毕业论文.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英汉道歉的差异摘 要:道歉在和谐人际关系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的角色,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显得更为重要。本文阐明了道歉的重要性,并从道歉方式、道歉策略及其运用、道歉语功能及其产生的原因等方面分析了英汉道歉的差异。关 键 词:道歉方式;道歉策略;道歉语作用Talking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to apologizeAbstract: Apology in a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especially i

2、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the importance of apology, apology means and apology strategi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and pragmatic function differenc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Key words: apologize means; apology strategies; apology function引 言道歉是人们日常交际中经常

3、使用的一种礼貌言语行为,它主要是用来维护或顾全听话人的面子,表达对听话人的尊敬。因此,通过道歉可以弥补自己冒犯别人所带来的后果,从而恢复双方的和谐关系。由于大部分人不是很了解英汉道歉方面的差异,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不了误用,有可能在合适的场景没用相应的道歉策略进而产生摩擦,为了减少人们在跨文化交际关系中不必要的误会,在此浅谈一下英汉道歉的差异。1道歉的重要性1.1道歉的含义关于什么是道歉,不同的语言学家有不同的见解。J.霍姆斯将道歉定义为这样一种言语行为:假设甲为致歉者,乙为冒犯者,道歉是甲为了弥补自己的冒犯行为向乙致歉,以挽回乙的面子,从而恢复双方的言语行为。Fraser对此定义又进行补充

4、,指出:“只有两种基本条件成立时,道歉才有可能发生。第一,说话者对自己的举止行为承认负有责任。第二,由于说话者自己的举止行为产生了冒犯听话者的后果,说话者因此传递出遗憾的信息。”【1】由此可以看出,道歉是这样一种言语行为:当A冒犯了B,道歉可以被用来维护B的面子,并且弥补冒犯的后果,进而恢复A与B之间的和谐。12道歉的作用当交际中一方的言行冒犯到另一方的面子时,其中一方需要用挽救面子来缓解这种威胁,道歉就是在冒犯到对方面子时可采取的一种挽救面子的方法。道歉可以消除冒犯者心里的不安,减轻其内疚感;道歉可以化解双方矛盾,和谐双方关系;道歉还可以净化心灵,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等。2英汉道歉的差异2.1英

5、汉道歉方式的差异英汉道歉方式的主要差别在于英美人倾向于直接道歉,而中国人则喜欢间接道歉方式。英美人认为做错事就应该当直截了当地向对方承认错误,只有这样才更容易得到对方的谅解。例如:I am sorry. Excuse me”等话常常挂英美人的嘴边。中国人常常采取间接、迂回的方式道歉。比如:给您添麻烦了,打搅您了。或说“麻烦您了,浪费您那么多时间。”又如于明编的礼仪全书把中国人常用的间接道歉形式归纳为四种,分别是:(I)书信式。即道歉的话说不出口时给对方写封信,表达歉意。(2)转达式。即求助于两人都熟悉的第三者,请他将自己的歉意直接或间接暗示给对方,转达歉意。(3)替代式。通过礼物或其他物品作为

6、无声的语言,表达歉意。(4)改正式。通过改正过失的行为来弥补,以行动进行最实际的道歉。上述间接道歉方式在英语国家也使用,但是不如中国人典型和普遍。例如:在中国,朋友之间吵架后,冒犯的一方可能用写信或者让两人都熟悉的第三者把传歉意达给被冒犯的一方,请求对方原谅。而在英美国家,朋友之间吵架后,冒犯者一方往往会采取直接道歉的方式向对方表达歉意,获得谅解。2.2 英汉道歉策略的差异 2.2.1道歉的策略许多学者根据自己的观察与试验对道歉策略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美国语言学家Cohen将道歉策略大致归纳为五种:1 直接表达道歉,如:Sorry,Excuse me, I apologize for.For

7、give me. Pardon me for.I regret for.等表示道歉的字眼。I regret for saying that kind of words, please forgive me. 2表达说话人对冒犯所承担的责任,如:My mistake; You are right to be angry; I did not mean to upset you.3对造成冒犯的原因进行解释和说明,道歉者向“受害者”陈述自己给对方带来某种“伤害”的原因,以此减轻自己的责任。如:The traffic was terrible,so I missed the bus and was l

8、ate for your report./I did not do that kind of stupid thing to hurt you, Mark did that and then he lied to you.4提供补偿,这是一种“伤害”或“冒犯”可以弥补时,道歉者采用的补偿手段。如:I will pay for the broken vase./ I will pay for the broken car. 5承诺将约束自己,允诺或保证不再犯错。当道歉者感到自己的冒犯严重时,会有强烈的愧疚感并会向对方保证不再犯此类错误。如:This wont happen again.或 I w

9、ont do it again. 【2】在这五项策略中第一项为中英美共同使用的策略,如在购物时不小心踩到对方的脚,中国人会简单地说声:“对不起”,而英美人士也会说“Sorry”。可见直接道歉策略具有普遍性,能够用于几乎所有需要道歉的场景。策略5是比较常用的道歉手段,比如说,在中国,邻居间借东西是常有的事情,假如一邻居借他人的物品而没有及时归还,结果呢,给对方带来很大的不便,当他去向借方要东西时,借方便会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下次借东西时一定记得准时还你。”而在英美国家,他们也会说“sorry ,This wont happen again.”但策略3和4多数为英美国家人使用,而策略2多数为中国

10、人使用。如这样一个场景:楼上邻居在阳台修剪花时不小心把花盆碰倒,摔在了楼下邻居的花盆上。英美人会说:“sorry, I did not mean to disturb you ,but the distance of my flower pots are too much close so that one of them fall down during my trimming, thus it caused your trouble, Im sorry, I will pay for the broken flowers.”可见当英美人士对他人财物造成“伤害”或“冒犯”时,他们常常着重于解

11、释事情发生的原因同时采取弥补冒犯行为的手段向被冒犯者提供补偿。而中国人会说:“实在不好意思呀,对不起,我马上赔您一个。”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往往会注重承担个人责任,而英美人士在事情发生后会找出原因并尽量减轻自己的责任。2.2.2常见英汉“道歉”策略运用的差异尽管英美两国人在道歉策略的应用上有些部分是相同的,但有时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而言,具体表现如下:1回绝别人的邀请或请求时,如果被邀请者直接拒绝邀请者的请求或邀请,被邀请者就会威胁到邀请者的面子,也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不给对方“面子”,此时被邀请者一般不说No(不),而是委婉地谢绝,这一点中国人和英美人士差

12、异不大,只是表达方式有点不同。如假设一位老师请求学生留下来帮忙做事。英美人会说:Id like to help, but I have a lot of things I need to get done at home. Sorry, Bye.这通常就表明自己本来是愿意“帮助”或接受“邀请”的,但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接受,并表示遗憾和道歉。而中国人一般会说:“李老师,对不起,我有件要事要做,实在不能留下来帮你。”但中国人一般较少说“我很乐意,但.”2英美人士在请求别人帮忙办事或询问别人事情之前,打断别人讲话或做事之前,与陌生人搭话之前或需要离开一下,让别人让路或说错话后等都要先笼统地说一声“E

13、xcuse me(对不起)”之类的话语,因为英美人士认为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都打扰了他人的行为自由,说声“抱歉,对不起”之类的话语会给人一种面子上的安慰。而在上述场合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没有这一习惯,而且更不像英美人士那样笼统而复杂的方式表达。如中国人求人办事一般会用“劳驾或帮个忙吧”等;请别人让路时用“借过”或“请让一让”等;询问某事一般加“请问”等词。而中国人在上述场合一般都不说“对不起”。3中国人表示谦虚时常说“对不起”。如听到别人夸讲自己的英语很好时,中国人为了表示谦虚,常说:“对不起,我英语不好。”另外为了对别人的帮忙表示感谢也会说“对不起”,此时一般先说“谢谢你帮忙”,然后再说“对不起

14、,浪费你这多时间”。这种形式的“道歉”其实隐含了对对方的感激之情。而英美人士则没有过这样的表达。4在说出令人不愉快的事实之前,英美人士常常间接幽默地说“I regret to say.”。如:“I regret to say that I am unable to help you.”(很抱歉,我爱莫能助)。又如:“I regret to say you are dismissed.”(很抱歉,你被解雇了。)而中国领导多数会直接说:“你被解雇了。”或“你失败了”“你没成功”或“你没完成任务”等。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3英汉道歉语作用的差异汉语中的“道歉”有时含有“感谢”的作用。如,“谢谢你帮我

15、修改论文,浪费你这么多的时间,真抱歉。”这句话形式上是道歉,可实际上中国人多用来表示感谢,可以说是一种“强调式”的感谢,其言外之意是“谢谢你给我这么多时间帮我修改论文”,而许多中国人在与英美人用英语交流时,还是按照中国式的“道歉”表达谢意,如果把上句话直译成英语“Thank you for correcting my paper. Im sorry to have wasted so much of your time.”,英美人士听后倒不觉得说话人是在感谢他,而是在向他表示道歉,而按英美人士思维习惯,此时应该说:“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time.”道歉用语在英语中

16、的使用非常频繁,因为英语中“道歉”的概念比较宽泛,而在汉语中“道歉”的概念比较狭窄,不像英语那样经常使用。如在一些场合,按英美人的习惯要“表示歉意”,而按中国人的习惯则不需要“道歉”。例如:在商店买东西时发现商品有缺陷,要求更换。Customer: Excuse me, Im sorry but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radio. Shop assistant: Oh, Im sorry. I will change another for you. Customer: Thank you.同样在商场买东西时顾客没有零钱,要店员找钱。Shop as

17、sistant: That will be ten pence, please. Customer: Im sorry, I havent got any change. Shop assistant: Oh, thats all right, Heres your change. Thank you very much. Good morning. Customer: Thank you, good morning.英语用“Excuse me”与“Sorry”在使用上也有明确规定。如不小心踩到了别人的脚或无意碰到了别人,这时只能说:“Sorry”或“Im sorry”。而汉语的“对不起”却能

18、适用于英语中用“Excuse me”和“Im sorry”的所有场合。4产生英汉道歉方面差异的原因英汉两种语言有时虽然都采用相似的道歉方式或策略,但显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中国人比英美人士更加注意自身所处的地位和关系,而英美人士往往就事论事,对权势地位并不那么在意,他们不论对方贵贱或高低,都采用相似的道歉方式。其次,在人际距离关系方面,中国人对关系较亲近的人正式道歉的频率远远低于对关系比较疏远的人道歉的频率,而英美人士则对关系亲近和疏远的人都一视同仁。另外,中国人不像英美人士那样比较注重个人隐私和个人空间距离。中国人认为某些轻微冒犯个人隐私的情况不足挂齿,根本不需要道歉,而在英美人士看来则是很严

19、重的冒犯行为。由此可以看出英汉之间道歉策略及其选择的差异其根本原因在于其社会准则与文化价值观的不同,因为英美人比较注重分散、差异,推崇个人主义,重视个体发展,鼓励个人之间差异的产生,认为一定程度的差异是有积极作用的。所以当一方冒犯另一方时,其中一方会尽量会为自己开脱,减轻自己的责任。而中国注重统一、同一,推崇集体主义,比较重视人际关系和谐发展,避免紧张气氛,所以当矛盾一旦发生时,中国人会主动承认应负的责任,避免矛盾激化。5结束语道歉是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种礼貌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积极的和谐人际关系的作用。由于中美两国在道歉的使用上存在差异,所以在何时以何种方式来道歉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如果想在跨文化交际中成为文明、有礼貌的人,懂得英汉道歉方面的差异是很必要的。参考文献:1李娟.简析英汉道歉语的话语模式J.社会科学论坛,2006 .9(下).2方瑞芬.汉英语用对比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P100-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