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别饿坏了那匹马》.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356585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别饿坏了那匹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别饿坏了那匹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别饿坏了那匹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别饿坏了那匹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别饿坏了那匹马》.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0、别饿坏了那匹马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意,理解“善意的谎言”。 2、体会词句在表现人物心理活动、品质方面的作用,学习写作方法。 3、感受人物善良、淳朴的美好品质,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人世间的真善美。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以及“我”对残疾青年的感激之情。教学难点:领会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教学时间:一个课时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质疑问难课前:同学们,现在请你们快速读读第三单元的单元导读,想想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写出人的美好心灵的课文,齐读课题:10、别饿坏了那匹马 读

2、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问题?二、速读课文,理清文意,探讨学习1、好,请大家打开课文,带着刚才大家提到的问题和老师的这两个问题,自己读课文:1、快速阅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找一找,“别饿坏了那匹马”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并在书上划出来,看看分别是谁说的,想想为什么这样说。2、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我”的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板书:爱看书3、“别饿坏了那匹马”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哪三次?4、一起把这三段话读一读。这三次分别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这样说呢?(板书:善良、用心良苦)5、

3、小结:从看似简单的一句语言中,大家读出了人物内心的思想,这就是会读书。6、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文中多次出现了残疾青年的一种神态,你能找出来吗?你从中又体会到了什么,同桌交流一下。1) 反复出现的神态是笑。第一次残疾青年是什么时候对我笑的?为什么对我笑呢?你从他的笑中读懂了什么?此时如果他说话的话,你觉得他会说些什么?2)第二次呢?谁来说说?请大家一起再读这段话,想想这段话中还有哪里也是神态描写?你能从神态读懂他的内心吗?(看来从神态描写,也能看出人物的内心世界。)3)除了神态,这一段还有什么描写? 你从动作、语言描写中又能读懂人物的什么内心呢?(这段言行与神态描写烘托出青年关心“我”的良苦用心。

4、)5、小结: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相信这个善良的青年已深深印入你的脑海中。为了能让喜爱读书的我每天看到书,他说了这样一句善意的谎言“别饿坏了那匹马。”7、就这样,他收下了我卖给他的所有马草,直到我明白真相的那一天(配乐,出示:大家一起读: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了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来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那匹马呢?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我扭头冲了出来,直想哭。)1)此时此刻,“我”心情如何?(板书:震惊)你从哪里读懂的?(关注!?)你带着你的震惊,谁来读这一段。2)那么“我”难道仅仅只看到了马草吗?(还看到了一颗善良的心)此时此刻,我的心情除了震惊还有(感激,板书

5、:感激)。带着你的感激,谁来读这两段话。3)读课文就是要学会从字里行间,甚至从标点符号读懂人物的内心。8、随着“我”推开后院的门而真相大白。我站在那一堆枯黄的马草前,脑中浮现出一幕幕往事,耳畔仿佛还回响着书摊青年说过的每一句话,“我”的心中充满感动此时此刻,他在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把它写下来吧。三、感受其他人的美好品质文中只有残疾青年有着美好的心灵吗?从课文中,你还看到了谁的善良和淳朴?作者是通过什么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美好品质呢?1、父亲很善良淳朴。1)课文哪些句子是描写父亲的,请你把它画出来,并想想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这样做的?这样做说明了什么?2)出示句子:有一次,突然身后有人揪住

6、了我的衣领。我张皇地回过头来,看到了父亲怒目圆睁的脸。然后父亲的两巴掌不由分说地抽在我的脸上。“我不反对他看书。”父亲说话变得嗫嚅,“是,是为其他事”说罢,父亲夺过我手里的书,匆匆地翻了一下,还给那个年轻人,拽着我就走了。我回头去看愣在轮椅上的他和他手中的那本书,书页上分明多了几张毛票。晚上,父亲对我说: “打你不为别的事,都像你这样白看书,人家怎么过日子?搬运队的马车夫需要马草,你可以扯马草换钱。” 3)体会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 A. 从“揪住”、“怒目圆睁”、“ 抽” 这些动作神态的词,反映出父亲虽然赞同“我”看书,但他不赞同我不劳而获地白看书,所以很生气,忍痛打了“我”。B. “书页中

7、分明多了几张毛票”,那是父亲利用翻书的机会,悄悄夹在书里的。父亲让“我”认识到:做人不能只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别人着想,做人要善良,不能做不劳而获的事。C. “你可以扯马草换钱。”这是父亲的语言,让我知道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取钱,然后去看书获得知识。4)父亲的言行让我明白了什么?小组讨论,明白道理:要靠自己的劳动付出来获取知识2、碧云同样善解人意。她很能理解哥哥的想法,配合着哥哥把谎言维持下去。3、我也很善良。小结:课文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反映了人物的品质。在写人的文章时,大家也可以运用这些描写。五、情理交融 ,明白道理1、读书的最高境界是读有所悟,就是说要读出道理来。你们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悟? 2、出示句子,齐读:每人一点点善意的付出,会给这世界增添许多美好和欢乐。做人要正直、厚道,要靠自己的劳动付出来获取知识六、课堂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板书设计】:10* 别饿坏了那匹马 残疾青年 善良 用心良苦 “我” 善良 爱读书 父亲 善良 淳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